其他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于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会议特别指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在面对前所未有严峻的国际形势下,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人才政策?特首刚刚发表的《施政报告》也花了不少篇幅谈人才问题,但对于中央要求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香港又是否准备好?本地劳工优先,优才申请冷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聚四大支柱产业,还有诸如高等教育、工程建筑和医疗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肯定汇聚了大量人才,包括得益于宽松入境条件的国际人才。但香港是个移民城市,严格来说我们有移民政策,有外来劳工政策,但没有清晰和前瞻性的人才政策。事实上,以一个国际大都市来说,香港的外来劳工(包括各个行业和技术的劳工)比例是相当低的,只有13.9%,其中内地来港定居未满七年的1.9%,外佣8.8%,其他外籍人士只有3.2%。近年,特区政府陆续推出一些吸引人才的措施,包括2006年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吸引世界各地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年度配额将由2000个增至4000个。2018年8月,特区政府制定了“香港人才清单”,列出11项专业,刚发表的《施政报告》有所增加。符合要求的申请人经评核后,可在优才计划的“综合计分制”下获额外分数,便于来港。然而,该计划旨在为合资格人士提供入境便利,获批准的申请者毋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但没有其他方面的资金补贴或福利。至于为配合国家科研计划,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新措施,为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实施快速处理安排,便利创科业界延揽人才。但截至今年7月,该计划自推出以来仅收到282封申请,有251人获批。总结而言,香港至今仍然抱持相当保守、以本地劳工为优先的劳工政策。一系列吸引人才措施是对这些保守甚至过时的政策进行“拆墙松绑”,但高门坎、低配额,反应未如理想的情况维持。先不论中央人才会议的重大、全面且前瞻性的措施,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吸纳人才措施的积极性也是望尘莫及的。须增优惠政策,吸引精英聚集以深圳市为例,先后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法规,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深圳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享受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修津贴、医疗保健、文献讯息服务等6类政策。面对房价居高不下,深圳正在相应的政策性保障住房方面加大力度,对于人才实际上是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通过加快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符合深圳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紧缺人才,可享受租住和购买人才住房优惠。“高精尖缺”人才更可享有高质量人才住房,以更大优惠租住。深圳也将为全职工作、35岁以下的博士制定生活补贴政策。此外,跟香港一桥之隔的珠海,也因为人口增长速度未如理想,向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人才提供包括入籍、购房优惠、一次性“安家费”、创业就业补贴等各种措施。不少香港人“片面”地以为大湾区是个吸走香港人才的“阴谋”,事实上全国各地都上演“人才之战”,都争相用各种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大湾区内地城市更是当中的表表者。香港人才政策的激励机制和吸引力不足,力度不及其他大湾区城市,这令香港容易成为人才的“中转站”,不能持续扩充人才储备。香港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数据库”中作出贡献,值得特区政府在人才引进政策上作出反思。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最国际化的城市,在制度、基建和法治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仍有吸引境外人士来港的空间。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特区政府可参考深圳和广州的经验,考虑专门为在港全职工作的境外人才设立租房补贴、交通补贴、医疗补贴,以及创新创业津贴等,提高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除了增加优惠政策以外,特区政府应该在引进人才方面订立具体指标。内地省市的政策约束性较强,地区和部门都要达到指定的目标,如果不达标便需要问责,香港在这方面仍有所欠缺。本文建议根据人才清单中的重点行业,规定每个行业在5年内要吸引一定数量的人才创业就业,积极地提升香港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以“不干预”为借口消极地等待企业申请。除此以外,如何加大吸引人才措施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才标准的透明度、简化申请程序,以及放宽续签条件等问题,都需要特区政府重新审视,推动香港成为开放的人才聚集高地。人才不只是个经济发展的问题。人才是实行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所谓“国家所需,香港所长”,除了制度优势,不外乎就是我们的人才。人才大会对特区政府的最大启示,不只是加大力度提供诱因与否,而是能否站在历史的高度,把吸纳人才看成香港以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如何把现有的一大堆人才措施,整合成有理论有目标有定位的人才政策,继而提升为配合国家需要的人才战略,是特区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何建宗,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全乃天,一国两制青年论坛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