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昕理学

其他

如果想挽留一颗走上绝境的心,5分钟是不够的

我这两天看到了一封据说是心理咨询师写给胡鑫宇的信,名为《胡鑫宇,请给心理咨询师五分钟》,有读者想让我谈谈这封信。信的内容如下:孩子啊,请给我5分钟,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你“人间值得”,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你15岁的青春,不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你甜美的微笑,不就是父母最得值得的骄傲?!你每一个存在的日子,都家庭圆满!你走之后的每一个清晨与傍晚,都是爹妈暗无天日!孩子啊,请给我5分钟,我可以告诉你,现在的你“并不是想要结束生命,而是想要结束痛苦”。你遇到了学习成绩不如意,上不了大学或者上不了好的学校,那是只是考试的结果,而不是人生全部。你说,同学关系紧张、师生交往不良。大家都很忙吧,各自照顾自己,不能分心与你。是的,你们在一起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大量的良师益友,喝酒到醉、聊天到睡。你说,活着就是痛苦。你厌世了,你情绪不高,你感觉愤怒或者悲伤。是的啊,每一个情绪,只有你感受到了它的存在,那种情绪才有意义。如果你不在了,就没有机会感觉到悲伤与痛苦:刺激你发愤,激励你斗志,产生壮怀激烈的男儿豪情!孩子啊,请给我5分钟,我可以告诉你,世界上的独孤并非只有你一个人。有的人写下《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的人终身残疾,成为著名物理学家。人,生而孤独,这是人的伟大情感中,珍贵的一种。我理解你,含着泪的微笑背后,自我设下的孤独牢笼,可以保护你,只要能从缝隙中呼吸空气,你,就有活下去的意义。我不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真是心理咨询师写的,如果真是的话,我挺惊讶的。里面有些话单独拎出来看也不能说不对,比如“上不了好学校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遇到良师益友”这些话单论并没有错;写信者的动机可能也是好的,想劝阻一个人向死的心。所以这封信如果是一个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写的,我都可以理解为是“好心想劝,但不懂怎么劝”。但如果是从业人员就不应该了,因为学过临床心理学的人都要达到一个基础的要求:对求助者做到“共情”和“接纳”。这封信例举了很多很正能量的东西,但为什么起的作用却正好相反呢?因为说教意味太重,没有共情对方的痛苦。我一看到开头的“孩子啊,我可以告诉你”就直皱眉头,这种“过来人”的说教可能是他的真心话,但是潜台词却充满了否定:你不懂,你听我说。你做得不对,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你怎么能这样?你应该那样。你感到痛苦是因为你的想法不正确,你的痛苦也不是什么真正的痛苦。这种指责式的安慰、否定式的劝导,会让情绪困扰者在本身的困扰之外又再增加一重“不被接纳感”和“自我怀疑”的困扰:我的痛苦被忽视了,大家都觉得是我做得不好。对于“接纳”这个说法,有些朋友可能对这个概念没有感性认识,觉得有点空洞,甚至会觉得“他都想自杀了,还一味接纳,难道要见死不救吗?”任由危机发生和发展,这不是“接纳”的含义。我来举例一个讲述,同学们就知道什么是“接纳”的做法了。案例讲述:我和男友分手多年,相互拉黑也从来没有联系过,我也很少向身边人提及他。我本来以为这个人已经从我的生活中消失,直到前几天晚上我突然梦到了他。想到他带给我的痛苦和伤害,胸中意难平,我深夜Emo了。第二天向朋友们诉苦之后,得到的劝慰是:“你能不能从恋爱脑里面清醒过来啊,分手多少年了怎么还想这些。”“你就不该纠结这些事,应该把精力放在好好工作上。”“要怪只能怪自己,路是自己选的,面对现实吧。”我知道朋友们这么说也都是为我好,也劝自己“大家说得对,我真是个白痴,我应该好好工作,不应该纠结这些无聊的事情。”我压抑下所有的眼泪,但心里的委屈、愤怒、不平、抑郁却越发汹涌。还有一些朋友将我的痛苦情绪理解为“余情未了”。虽然我自己认为并不是,但是被别人说多了,连我也忍不住自我怀疑“难道我真的是还爱他?”然后我的好朋友小A,她没有批评我,她去加了我前男友的微信,和他闲聊中了解了他的近况、他的工作、他的生活,然后告诉了我。我说:“你不认为我是对他余情未了吗?”她说:“我不知道啊,我只是觉得你应该很想知道他的近况而已。”我说:“你不怕我去打扰他的生活,然后搞乱自己的生活吗?”她说:“我知道你不会啊,你看你这些年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多好啊!人的心又不是水泥做的,有时情绪绷不住一下,多正常啊。”我说:“你不觉得我现在纠结这些事很幼稚可笑吗?”她说:“你整天清醒,在我面前都不能幼稚一下吗?”突然之间,我觉得胸中的那股不平之气,一下子顺了。那一刻我也确信了,我根本不是余情未了,我根本不是什么“还爱他”,我根本不关心那个前男友过得是好是坏,我也不想和他再有任何联系。我梦到他是因为当初的伤害从未被消解过,我诉苦是因为心中的委屈从来没有被接纳过。这种未得到消解的痛苦让别人误以为我是“余情未了”,当然,我没有责怪别人的意思,因为甚至连我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真实需求。但我很幸运的是有小A陪我一起任性,她看见了我的委屈,抚平了我的炸毛,她让我觉得谁都有偶尔犯傻的时候,这是正常的,她不加评判地接纳了我的幼稚行为,愈合了我的伤口。她没有给我讲大道理,但消解了我心中多年的积怨,让我与过去的伤痛和解了。上面的事例就是一个很绝妙的关于“接纳”的例子。“接纳”的意思,并不是说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或乱子都放任不管,而是说我们可以不加评价地陪伴着对方,在这个陪伴的过程中引导对方梳理情绪的线索,既让助人者了解对方更深层次的需求,也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当真实需求被暴露出来之后,不少求助者往往自己就有能力化解危机了。(不加评判的意思是说:不要把对方所有跟你想法不一致的地方都认为是对方有问题,然后自我满足式的一通输出——俗称“说教”“讲大而空的道理”)。心理咨询的目标不是说“我是懂王,我来教你”,而是说“我能看见你有自救的能力,我来陪着你一起激发自己的自救能力”。我和鹿老师写这篇文章,目的并不是想批判,因为我们其实很难在第一时间对所有人所有事都做到不加评判的、无条件的接纳。但人类的可贵品质在于能够反思,能够兼听,多听多思考,也许我们以后就能在处理类似悲剧的时候,想到更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想说,一个人的心理困境如果已经到了想要走上绝路的程度,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治愈也是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肯定不是5分钟就能搞定的。(如果你觉得“为什么我没有能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什么我没有能力化解自己的危机”“为什么我遇不到那样的朋友”,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不要苛责自己。)好了!我要继续滚回去写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解锁科学姿势扫码关注Dr昕理学
2023年2月6日
其他

现在每阳一个人,就有一个心理学家多挨老婆一次骂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北京这几天遍地开花了。以前大家都说自己是牛马,现在大家都说自己是羊。我的几个北京朋友群里,几乎都是一家子接一家子的中招(仅指我个人身边的情况,没有代表其他人的意思),有的群全军覆没,有的群只剩下一个“硕果仅存”的“小阴人”。所以没错,消失的这几天是因为我也一家子都阳了。周五晚上,鹿老师说她感觉忽冷忽热,感觉身上疼。她不停地量体温,一直是37.6左右,但因为她平时基础体温偏高,所以我认为这并不算发烧。我安慰她说:“你别自己吓自己,你这可能就是心理作用。”第二天早上,她开始鼻塞流涕咳嗽,说要测一下抗原。我认为没必要测,说:“你都好几天没出门了,要阳也是我先阳啊。而且如果有症状了,阳不阳的都是像感冒那样治,不如别自己吓自己。”她说:“不行,不一样,阳了我得发朋友圈啊。”这一测,C线还没出来,T线刷一下子就黑紫黑紫的,于是我对她说:“这应该是个无效结果。不是阳。”鹿老师不满:“你等会儿,C线都还没出来,你怎么知道就无效。”话音刚落,C线也紫了,结果显示是强阳。过了一会儿,鹿老师说:“我感觉我的难受程度加重了,头痛,腰酸和乏力的感觉更强了。”我对她说:“你又自己吓自己,就算阳了病程发展哪就一定这么快了,你这还是心理作用。我觉得你还是别想那么多,好好休息就没事了。”鹿老师没理我,拿出温度计一测:39度。测完之后,她突然怒了,对我说:“你为什么一直要否定我的感受??抗原阳性、温度计高烧,这些事实都摆在眼前了,你为什么非要说我是心理作用?”我一下子愣了,我说:“我没想否认你的感受,我只是想安慰你别多想。”她说:“问题是我并没有在‘想’,因为这些疼痛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的切身感受,你为什么要无端评判这种痛苦是我的想象呢?”我说:“我没想评判你,我真的只是想叫你宽心。”她说:“你评判了但是你没意识到,你不但三番两次将我的痛苦说成是心理作用,甚至在测抗原的时候,你都没等到结果出来就说是‘无效’的。因为你在心里已经认定了我肯定没有生病,你让我觉得你在说我装病、矫情。”我说:“你肯定不是装病也不是矫情,我没有那个意思。我是进行了一个中性的表达,你误会成负面的意思了。”后来她不跟我吵了,因为咳嗽厉害。但是她余怒未消,我也非常委屈。当然,三天后我也开始了一样的症状。我在上网课的时候对同学们说:“我的感受是和重感冒差不多,但传染性更强,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但也不必过度恐慌。”但我很快刷到一些帖子,但凡说“和重感冒差不多的”,下面都是一片骂声“谁说和重感冒差不多的我想打死他”。我很纳闷,毒株不一样,各人体质不一样,耐受力不一样,所以感受也都不一样……有人觉得和重感冒差不多,有人觉得比重感冒痛苦,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为什么要这么愤怒呢?思考了十分钟后,我突然明白了。因为虽然前者是想安慰,想减轻恐慌,但是后者会认为这是对自己感受的一种否定。否认一个人的感受,会令人感到愤怒、委屈、挫败和无助,会让人感受到被无视、被怀疑、被排斥。别人认同和接纳自己的感受,才能让人觉得受到重视,说明真实的自我和完整的需求被认认真真地看见了。感受本身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所以我们应该不加评判地去接纳它(不管是接纳自己的感受,还是接纳亲密之人的感受)。但我所说的“心理作用”“别自己吓自己”,我认为我是在安慰,但实际上是将鹿老师的感受归类到了“不好的感受”“应该被否定、应该被压抑的感受”中。回想一下,这种否定感受型的“安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别哭啦,哭也没有用啊。”“别想了,有这时间不如干点别的。”“你不要太敏感啦。”“没你说的那么严重。”“你别总想着它就没那么疼了。”“你只是被带节奏了”。虽然这个否定你的人,也许是出于好意,但还是会让被否定了感受的人有一种被攻击的感觉,所以会引起后者的愤怒和反击。反而是同病相怜的人,抱团取暖,相互交流,大家不会把情绪浪费在“自证”和“辩论”上,更能彼此温暖,彼此接纳。不过,我仍然认为不同症状的病友们多把自己的情况分享出来是好的。我能理解一方的愤怒,不代表我认为另一方不该发声。因为不同感受的人都说话,信息才会更丰富更全面,对想了解信息的人来说都是参考,这样盲目乐观的人能提高警惕,过度恐慌的人也能缓解焦虑。最近网上老有段子说,最近北京人只要阳了的都立马奔走相告——确实,现在我的朋友群里,大家每天都在汇报自己的病情变化,这是因为北京人民都喜欢以生病为豪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这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相互打气的作用——对病情,大家就只是汇报病情本身,没有人评判,没有人排挤——只是有人理解,有人陪伴,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去跟鹿sama道歉,我说:“我真的错了。我之前的沟通没有跟你共情,就是无效的沟通,所谓的安慰也没有不加评判地接纳你的感受,就是适得其反的安慰。”本来她都原谅我了。谁知两天后我们又一个朋友家阳了,身为心理学家的先生对太太说:“没事儿,我觉得你这就是心理作用。”太太气得骂了他一顿然后来找鹿sama吐槽。鹿sama本来忘了的,这下又想起来这件事,并且越想越生气。然后我又跟着挨了一顿骂。现在只要有人再怀疑自己要阳(俗称幻阳症),接着别人再提到心理作用,我都会再挨一次骂,唉……好了!我要继续滚回去写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解锁科学姿势扫码关注Dr昕理学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玩了两宿“羊了个羊”以后,我悟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玩一款叫做“羊了个羊”的游戏,还老有人叫我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一下为什么这游戏这么让人上头。开始一个两个这么说我也没往心里去,但后来问的人越来越多,我这好奇心就上来了。于是趁着周末,本着科学的精神,晚上安顿好娃们睡觉后,我也开了一局玩玩。刚开始玩的时候我内心的疑问是:“就这?就这?这不就是三消吗?这能让人上瘾?”然后不知不觉就玩到了——我自认算是个有自控力的人,于是压制住了强烈的求玩欲,不玩了不玩了赶紧睡。没想到睡着之后梦里,树桩子,玉米棒子,红水桶子……它们三个三个地手拉手围着我转,但我就是无法靠近,手一碰到,它们就散开了……睁开眼发现,天已经蒙蒙亮了,鹿sama居然还在玩,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侦探家的精明,耳朵竖得像天线,侦查一切可疑的敌情。我说不行不行,觉都不睡了通宵玩这还行吗?没有自控力的人真不能玩这个,给我拿来吧你!就把她手机没收了。但是十分钟后又被她抓到了我在玩……在我俩互相抓包了好几个回合之后,我说不对,这游戏真是缺了大德了,它可太懂心理学了!就是爱因斯坦来玩,他也得看好几个广告才能走。有人可能会说,老师这题我会,它是利用了跨越难度实现目标的预期误差,来刺激人体内的多巴胺分泌!是,但不完全是。因为所有的游戏其实都是这么个原理,所以这并不是“羊了个羊”让人格外上头的原因。它让人上瘾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控制幻觉首先,它利用个体的归属感,给大家设置一个大目标(为自己所在的省市增加一头羊),然后又将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三消)。这样小任务的设置,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太简单了,会即时地获得反馈,更容易让我们坚持下去,觉得自己能赢(但其实并不会)。更关键的是,每当我感觉要输的时候,发现看个广告就能洗牌,我感觉我又行了;然后又快输了,发现看个广告还能消掉三张牌,我感觉又行了;然后又又要输了,看个广告还能悔一步牌,我感觉我又行了;然后我又又又要输了,结果翻开一张牌,下面的牌居然就是我要等的那个“二缺一”!我感觉我这把真的能行!每次快要输的时候,又仿佛还能有翻盘的机会,这就会给人一种“控制幻觉”。控制幻觉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提出的,他指出很多时候,人对自己成功可能性的估计远高于其客观可能性,这种不合理的期望就是控制幻觉在作祟。控制幻觉常出现在一些博彩的情境中。例如,某些成瘾的博彩者总是表现出更多的控制幻觉,因为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与赢钱这样的结果联系起来,认为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水平,获得更多的赢钱机会,殊不知,这些都是随机游戏(赌博是,羊了个羊也是),在随机游戏中,原本不相关的两件事(行为的意图——想赢,以及行为与结果关系——完全随机)被错误地联系在一起(想赢,就会有行动,继而产生结果)以至游戏者对结果产生一定的掌控感。就好像很多人的心路历程一样——“这把我又行了”,“我还可以抢救一下”,“这把开局不错,真的有希望赢”,“刚刚就差一点了,再来一次肯定行”,“扶我起来,我还能赢”……但其实这些都是徒劳。在我这个大怨种输了无数遍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在做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持续性测试(persistency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一边躺平,一边努力

疫情之下众人皆难。中年人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真切物质难关,而青年人面临的困境则是飘渺但沉重的,他们可能正在经历高考/考研/考公/求职,正处于“身份转换”和“身份找寻”的人生重要关口,而艰难的外部环境无疑会加大这个过程的难度。
2022年5月6日
其他

疫情三年了,但我心态很好,因为我没有办法

3、我们焦虑的根源在哪呢。在于我们认为那个顺流而下的结果,是无法让人安心接受的。如果我就任由自己一直向下,天知道我会堕落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但焦虑着逆流而上的结果,带来的却可能是精神上的“内耗”。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后浪为什么不喜欢前浪的赞美诗

所以,趁着北大校庆之际,还是引用北大先哲的话吧——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好了!我要继续滚回去写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解锁科学姿势扫码关注Dr昕理学
2020年5月4日
其他

“工作忙还要约会,见面又不理人,你是故意耍我吗?”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提问:“老师,我们城市已经市内解禁了。我最近刚复工,事情还挺多挺忙。昨天我和男朋友约会,期间我一直在焦虑工作上的事情,看得出来他是想逗我开心,一路上给我讲好多有的没的事情,想分散我的注意力,但是他说的那些事我其实都不感兴趣,我就觉得很烦人。再加上我脑子里一直在盘算工作上的安排,有好几次都没有及时给他回应,而且语气可能也有不耐烦。后来男友有点生气了,说我扫兴。我希望他能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可是他说,既然答应了出来玩,就该放下工作玩个痛快,要是一直想着工作还不如别出来了,还说我是不是故意耍他。吵到最后我很委屈地哭了。他说我不体谅他一番好意还闹情绪,说我作;我的朋友说是他渣、心眼儿小脾气大。我知道我扫了他的兴,但要说‘忙就别约会’的话,我的工作一直都是这么忙,难道就一直不见面了吗?我答应出来玩,是因为我也想他呀,我也想好好陪他的呀。”其实,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我一般不太轻易用“作女”或者“渣男”这样比较极端的标签去定义某类人。因为我们和亲密关系中的人在日常相处中,很多时候面临的其实并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部分人其实只是没有看到对方的真正需求,没有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在沟通方式上面拧巴了而已。其实以前就有不少情侣向我提问过:为什么明明两个人是爱对方的,可是相处起来就总是矛盾不断,吵架不断?要不怎么说相爱简单相处难呢。从浪漫关系的心理学研究来看,一段爱情从出现萌芽到开花结果,大约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就是刺激(简单来说就是情绪甚至是性的唤起),爱就是来的这么直接。到了第二阶段(相处阶段)和第三阶段(最后决定阶段),影响因素就变得复杂了,不再是双方是否互有好感这么简单,而是价值观、角色分配、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都可能为以后的争吵埋下伏笔。那我就以开头案例中的这对情侣为例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初衷都是替对方着想,都是想“为对方好”的:
2020年3月9日
其他

中老年震惊体宣传图片出炉,有需要的同学自取

前天我出了一篇如何劝说中老年人戴口罩、勤洗手、避开人流的指南(想看的点这里回顾),很多人说“眼睛会了,手和嘴巴没会”,所以希望我直接出一个中老年震惊体宣传文案,方便有需要的人直接自取转发。
2020年1月25日
其他

震惊!!!300万中国父母不戴口罩!北大教授竟然这样说!!

随着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他们的冷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差,从而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情绪/经验(即热系统)来做判断。那些被老年人疯转的微信谣言,往往都是情绪色彩很浓的(“震惊!!!太可怕了!!!”这种),
2020年1月23日
其他

我们会教出垮掉的下一代吗?

有阵子鹿sama在我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些有我“参演”的抖音视频,然后前几天我在后台收到了一条指责——看到这儿我就不服气了,陪老婆自娱自乐一下嘛,该配合她演出的我能视而不见吗?难道我还真指望鹿sama抖音上的那68个粉丝让我红吗?我红靠的都是脑袋里的硬核科学知识好吗!
2019年3月11日
其他

新技术没有好坏,人才有 | “我是科学家”演讲

比方说,很多家长都说,我已经在APP上给孩子买了很多学习课程,他为什么还学不好?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你和孩子的互动,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亲密感,才能对孩子智力发展有更好的影响。
2018年9月14日
其他

为人父母,我很抱歉

儿童两三岁会进入秩序敏感期,就是会有一些强迫行为,不能以此为依据判定为偏执或强迫症。“昨天我抱着20个月的女儿进电梯,电梯里进来两个男的,她就吓哭了。她是不是有社交障碍?怎么提升她的社交能力?”▲
2017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