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图源:品牌官方//来源:FDL数食主张(ID:foodatalink)//作者:芥末之父、littleZhong消费者“按需购买”后,品牌去哪里找寻新增量?近年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持续进化,年轻一代的消费主力军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讨好”。他们既要高质量,又要完美的消费体验,还要兼顾产品高性价比,“既要又要还要”的同时还很强调情绪价值。加之当前信息呈现碎片化的趋势,传统狂轰乱炸式的广告宣传、商品的流行度以及明星效应,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影响力与效果。最明显的是,往年在口味和包装噱头上竞争一番的粽子,今年端午节都悄无声息;同样的618大促,也不见了往年晒购物车,晒销量榜单的场景。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不再为明星代言买单,据《当代青年消费报告》调研显示,95后和00后消费者在购物时最不关心的是商品的“流行程度”,其次是“网红推荐”,之后是“品牌或代言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年轻一代有如此大的行为转变?这将对食品饮料市场产生何种深远影响?向来价格不菲的明星代言,对于当下生意颇为艰难的食品饮料品牌们来说,究竟还有多少商业价值?当营销的春风难以吹不进消费者的心,品牌下一步该怎么走?今天,FDL数食主张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希望揭示大众消费观念变革的内在原因,同时为后续品牌研发产品提供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意见。商品的流行性指标,已经不是风向标过去,与讲究“货比三家”的中年人和“精打细算”的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们更倾向于“随心所欲”“冲动购物”,特别是在网购如此便捷的环境下,年轻人们更是沉迷于“买!买!买!我买故我在”带来的快感。因此,“冲动消费”似乎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标签。然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摒弃过度消费的欲望,转而倡导“该省则省,该花则花”的消费理念。这一现象在电商领域尤为明显:与过去的辉煌相比,曾经热闹非凡的618、双十一或逢年过节的大促活动如今变得异常安静,消费者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商家吐槽声此起彼伏,品牌方意识到,即便投入了大量的营销资源和创意,消费者的反应还是平平。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即使是传统节日食品,如清明节的青团和端午节的粽子,也未能像过去那样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追捧。以粽子为例,从2014年到2019年,中国粽子行业市场规模从42.26亿元攀升至96.68亿元,2019年端午节前一周,消费者共购买了1.23亿只粽子,较前一年同比增幅超过250%。然而,事实上这个时期不只是粽子的黄金时期,也是消费品的黄金时代。反观今年的端午节,即便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打折促销活动,许多品牌的粽子礼盒仍然处于滞销状态。一方面,品牌粽子的销售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粽叶和糯米的销售额却直线上升。这反映出消费者正在回归传统,手动包粽子是消费者回归传统的方式,也是消费者追求产品体验感的一大表现。粽子消费模式的巨大变动是节日消费品市场的一大缩影,消费者“体验主义”的形成,也是理性消费的侧面反映。可以见得,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消费观念转变,这些都导致消费者购物时更加谨慎,不再盲目追求节日促销。网红推荐,这波草怕是难种下虽然生意不好做,但在人人都离不开社交媒体和电商购物的时代,尤其随着自媒体兴起和网红种草、直播带货模式的崛起,也为品牌抢占大众注意力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流量变现的机会。网红群体在移动互联时代迅猛发展,被大众所熟知与接受,同时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网红经济,并凭借时代红利成为当下的新型名人。比如,通过短视频植入产品推荐,或线上直播互动行为比拟真实的购物场景,刺激消费者的冲动型消费,也让网红们成为商家最具冲击力的前沿“代言人”。图源:第16届中国互联网大数据盛典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觉醒,网红种草似乎也没那么灵了。最明显的例子是,曾经靠小红书一度辉煌的完美日记以及因为李佳琪不当言论而遭受重创的花西子,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现实:依赖于流量驱动、过分强调营销而忽视产品开发的网红经济模式,正逐渐失去其效力。特别在当下线上流量红利逐渐减少、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那些曾经不惜重金投入营销战的新消费品牌,已经未能很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消费主义讨论愈发深入,公众也逐渐认识到,许多购物需求实际上是被基于市场策略被人为塑造出来的。因此,网络上也涌现出许多自发的反消费主义社群。例如豆瓣上的“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成员们互相支持,共同识别并抵制消费主义的诱惑,努力降低不必要的购买欲望;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省钱技巧”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高达55万+多篇笔记,内容涵盖了如何在不同平台寻找更优惠的价格、如何获取优惠券以及推荐性价比高的商品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图源:豆瓣app、小红书App显然,在实用消费主义的驱使下,无视网红种草的消费者们,找到了更多真正省钱而又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明星一路“飞升”,销量却未能一起攀升除了当下流行的网红种草,一直以来,请明星代言或与明星深度合作在各行各业也很常见。根据艺恩营销智库数据显示,2022-2023年各行业中官宣代言人数量最多的是美妆护肤领域,其次是3C消费电子,而食品饮料代言人数量排名第六。而在食品饮料品牌官宣代言人数量TOP10品牌中,伊利代言人数量最多,高达29位。图源:艺恩营销智库明星代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利用个人的知名度为商品带来关注度,并致力于将粉丝基础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者群体,因此品牌也热衷于选择高商业价值,较有话题和流量的明星。较全行业,食品饮料领域代言人男性比例略高,年龄集中于90后,目前处于代言人风口的有以李现、肖战、王一博为首的“流量明星”,如隅田川、RIO、欧扎克、新养道挑选了肖战做代言,伊利、百事、七喜则看中了李现的合作商业价值,此外王一博也与妙可蓝多、燕之屋、康师傅冰红茶多家品牌合作,为它们旗下产品加持推广。图源:品牌官方虽然明星代言自带一定的市场曝光度和粉丝效应,但在粉丝经济魔幻迭代的当下以及流量分布的日益分散化,明星代言人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渐下滑。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大家都清楚“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明星代言伴随的高昂代言费用最终都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产品本身,尤其是价格较高的产品;其次,对于品牌来说,明星代言多数都只是用于传统的传播路径,在精细化的社交运营时代明星传播的效益和势能非常有限,同时明星并不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在吸引粉丝消费者的同时也可能面临明星出现负面问题而为品牌带来影响。图源:推特根据DT研究院的调研数据,从80后到00后群体,普遍不太看重“KOL推荐”和“明星代言人”作为购买的依据。这种趋势反映出消费者更倾向于自主判断与选择,以及他们更愿意根据产品的实际价值和个人需求来做出决策,也就意味着明星代言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