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胖本胖

其他

经济民族主义,太害人了!

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主要是三条:其一,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的出口退税;其二,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
2024年12月8日
其他

比亚迪们埋下的雷,愈来愈大…

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起风波。国内某头部车企对供应商的降价通知引发了争议。对“极限压榨供应商”的批评出于同情弱者的朴素道德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在商言商的分析评论就要更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极限压榨供应商”不是“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而是汽车制造业的“痛苦面具”。车企的负债率高于房企,产能严重过剩,增长乏力,盈利能力羸弱,不往死里“卷”才怪。01车企高负债堪比房企“造车”是根红苗正的制造业,但是车企的高负债率绝对是国内制造业企业中的异数。今年前三季度,20家A股港股上市车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0.2%,中位数为64.4%。比制造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55%,高出了一大截。车企的负债水平堪比房企,甚至有超越之势。2023年龙头房企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为62.63%。主流车企的负债率的确比房企高。(注:预收账款计入负债是房地产行业特殊的会计处理,评估真实负债状况时通常会扣除)。因此,有不少人担心车企会不会步房企的后尘,走上爆雷的不归路。单纯从债务压力角度看,不至于。债和债不同,有的债是债主强势,有的债是欠债的强势。房企的债主主要是金融机构,至少是势均力敌。而车企的“债主”主要是供应商,是甲方欠乙方的钱,欠债的明显强势——“黄世仁”向“杨白劳”借钱,能还就不错了,哪里敢要利息?所以,车企的负债中有息负债占比很低,偿息压力约等于零。今年上半年吉利、上汽的有息负债占比分别为19%、18%,而比亚迪、长安只有4%、1%。高比例的“无息负债”,还多还少、什么时候还,主动权完全在车企,这真是羡煞了疲于应付金融机构的房企。不过,车企和房企的债务结构差异也是各有“利弊”。房企欠银行的钱,债务有长有短。车企债务主要是应付账款,几乎全是半年期、一年期的短债。20家A股港股上市车企2万亿的总负债,基本上都是2025年内要偿付的。所以,车企的债务的总规模和成本比房企低,但短债压力远大于房企——2025年房企的到期债务总额为7千多亿‌,再加今年11月-12月的1千亿元左右,拢共也就8千多亿。中国汽车产业和房地产的总产值大致持平,都在12万亿左右。车企的短债压力是房企的一倍有余,就算一年能卖12万亿,要还将近2万亿的短债,难言乐观。因此,别看主流车企的总负债加起来也就相当一个恒大,但是短债占比过高,债务压力并不比房企要低。中国汽车业的2025年,注定不会平静。02
2024年12月4日
其他

历史上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一夜垮塌?

编者按东德曾是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仅存40年令其隐入了历史尘烟,以至于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大多对这个国家闻所未闻。与东德是如何诞生的相比,东德的消亡更值得我们审视,尤其是东德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与债务危机,对思考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乏启示。为此,赛格大道专访了中德关系史专家、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童欣老师,请他介绍东德的国家经济与居民日常状况。曾经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赛格大道:今天中国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压根没有听过东德这个国家,虽然东德可能是社会主义国家里面第一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用现在非常时髦的话来说,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东德的基本情况,怎么诞生,又是怎样消亡的?童欣:我觉得还是得谨慎使用“新质生产力”这样的表述,你刚才说它首先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也牵涉到关于现代化的定义,这些都有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说,它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发达的国家,这是毫无问题的。东德的全名应该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因为它地理上是在靠东边些,所以在英语世界和中文世界,它被常常称作“东德”或者“East
2024年11月30日
其他

封杀擦边冠军,激怒全国首富,字节的瓜越吃越大…

“首富怼首富”、“冠军怼冠军”,搅动互联网江湖的风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瓜”,却都拴在了字节这根“藤”上。字节的“算法”如此高端,是群魔乱舞、谣诼满天的“避风港”,却在能无数“擦边”中定点清除吴柳芳。01
2024年11月27日
其他

厦门发生的扒球衣事件,非常蹊跷!

厦门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VS日本”,比赛本身平平无奇,场外发生的“中国球迷穿日本队球衣事件”非常蹊跷。11月19日比赛前夕,一名身穿日本队主场蓝色球衣的男子在现场遭到大批国足“球迷”的围攻和辱骂。目击者描述,现场气氛异常紧张,大量“球迷”迅速聚集,对这名穿着日本球衣的球迷发起言语攻击。视频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只是言语攻击,还把人家的帽子打掉了。还有目击者称,多名在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先是试图隔离冲突,发现情况未有改善后强行脱掉了该男子身上的日本球衣。事件发生后,“汉奸穿日本队球衣”为标题的视频、文章,在各大平台迅速传播。然而,事后证实,这位遭到围攻、被迫脱衣的男子是日本人。日本球迷穿日本队球衣观赛,天经地义。一个日本人当然也不可能是“汉奸”。没有“汉奸”也要创造“汉奸”,何其荒唐!然而,这只是因误会造成的乌龙事件吗?就算我们的球迷“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也不至于看到个穿日本队秋衣的就认作“汉奸”吧?这实在是太有违常理了。事发厦门,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厦门是一座以文艺小清新风格著称的沿海旅游城市,2023年接待了近80万的境外游客。在厦门街头遇到外国游客,是司空见惯的事。赛事期间,日本球迷出现在赛场周围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怎么就会迅速形成“抓汉奸”的汹涌人潮?即便以“乌合之众”的标准衡量,这一事件也太匪夷所思了。而且,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这位被围攻的日本球迷在事发前一天晚路遇某视频博主。该视频博主连续呼喊“中国队必胜”后,该日本男子礼貌地回应“Good
2024年11月23日
其他

钟睒睒刷屏的“狠话”,让我看到了希望

钟睒睒和媒体的对话,在网上传播。最初看到的版本是两条,一条是他批评直播行业的,不仅“我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还表示“看不起直播带货的企业家”。另一条是炮轰拼多多,他说“价格体系下降是巨大伤害”。我没怎么在意。农夫山泉的销售体系师承宗老的娃哈哈,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和后来的线上销售“八字不合”。他看不上直播带货和拼多多,一如宗老当年不看好电商。姑妄听之即可,不能当真。当然,不是说前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都要丢了,农夫山泉能坚持那么多年屹立不倒,自有他的道理。只是缺乏普适性,生产企业主导价格体系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价格体系下降”不是互联网平台的错,更不是拼多多的错。至于直播带货,虽然我也不太看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总之,钟睒睒批评直播和炮轰拼多多,只是不算很有营养的发言。因此,最初看到钟睒睒的讲话,我并没有太在意。后来看到较为完整的版本(《对话钟睒睒:骂我的人也是受害者!》),我眼前一亮。钟睒睒敢言!上来就是“爱国”这样敏感话题,钟睒睒一句“一分钱都没出去,都在国内”,好刚。是啊,动不动就给企业家扣“卖国”帽子的口力劳动者有几个不是“离岸”的?有躲在德州大别墅里“水深火热”的大教授,有“美国有个小房子”的流量天王,还有“口罩时期”一边骂日本要完自己却跑到日本“治病”一直没治好的,怎么就成了“爱国鉴定官”了呢?为我们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企业家,却成了它们攻击的对象呢?谈网暴的那句“很多恶是人为造成的,骂我的人也是受害者”更亮,一大段话,酣畅淋漓。“这种大恶是社会要去遏制的,政府要站出来主持公平”,“社会的恶是上层的有知识的人产生的,不是底层老百姓,底层老百姓仍然是受害者”,直指问题根源。后面致敬褚时健的,有商务色彩,但也体现了担当和情怀——毕竟褚时健这样“污点人物”,为他说公道话是要有勇气的。公开的讲话记录和视频不长,值得一看。毕竟企业家们沉寂已久,立正挨骂的压抑氛围下,大部分都噤若寒蝉,少数还能说两句的也是片汤话和心灵鸡汤。可以理解,但也颇为失望。让人失望的不是企业家,而是企业家失声的时代。没想到打破沉默的是钟睒睒。中国历任首富中,钟睒睒是相当低调的一位。把王健林、马云当年的快人快语翻出来看看,令人唏嘘。老王意气奋发的“一个小目标”还是经典网络梗,马老师的金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已经罕有提及。如今老王瘦了,马老师老了,不复当年的精气神。和老王、马老师当年巅峰时期相比,钟睒睒此番讲话算不得多惊艳,却更难能可贵。可贵之处是,首富不畏争议,又回来了。名满天下谤亦随之,本是正常现象。首富的话也不能一句顶一万句,有争议很正常,有争议也不怕。老王的“一个小目标”当时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骂骂咧咧的很多,但是没人要老王道歉,更没有“挂路灯”的杀气腾腾。正因为人和人的心意不能相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风景。所以,“一个小目标”确实扎心了,骂骂咧咧也是正常,却也没人做恶意的揣测。首富敢说,大家就敢笑骂。这样的隔空喊话热闹、好玩,生气勃勃。老王的“一个小目标”,云淡风轻。马老师“中国没有金融体系”却成了最后的金句。又是底线又是雷区,吓人兮兮的。可是,回头看,真说错了吗?当时听来是天方夜谭,现在想想还是站的高度不同,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总而言之,首富们不是字字珠玑,说错了可以批评,不服气可以争论。首富们敢于发声的价值不在于他们说对了,企业家敢言能言不惧争议,本身就是价值。首富们都三缄其口,唯恐祸从口粗开口,其余可知。舆论场上只剩下口力劳动者飞扬跋扈、口沫四溅,才是最可怕的。口力劳动创造不出经济价值,只会创造出喊打喊杀的戾气满盈。这样压抑的社会氛围,还谈何社会活力?失去了社会活力,经济发展也失去了动力。企业家连说话都战战兢兢、动辄获咎,还能指望他们大胆经营?首富们都不得不降低存在感、装小透明,升斗小民也就只能躺平了。万马齐喑,是社会得了渐冻症。钟首富站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是七十老翁何所求的勇气。他们还有勇气,是社会回归正常的希望。但愿我们的社会能一扫沉闷压抑的氛围。首富们敢言,大家都敢言。首富不惧争议,大家就敢争议。社会回归正常,社会活力复苏,经济自然就正常了。热热闹闹、轻轻松松,才是正常社会应有的样子。正常的社会,首富们安心发财,普通人安心过日子。大富大贵不可期,“一个小目标”依然很遥远,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让人怀念。
2024年11月20日
其他

特朗普一上台,乌克兰就完了?

作者按:美国政坛发生巨变,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共和党横扫两院,美国政府的政策将会大幅调整。这无疑会对俄乌战争的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认为,特朗普会以停止援助等强硬手段,逼迫乌克兰对俄让步,实现“和平”。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此前在给南周写了一篇评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南周APP上阅读。随着事态的进程,以及与师友们的探讨,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结合上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在个人号码一篇,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尽快结束俄乌战争,是特朗普竞选期间明确做出的承诺。他的竞选班子通过多种渠道向外界透露了“特朗方案”。主要有三点: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在战线两边建立非军事区,由欧洲负责派遣部队维持和平;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武装乌克兰”作为未来的和平保障。(同的版本有所出入。比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有的版本有20年的时效。再如,非军事区的维和部队在有的版本中是“待定”,但特朗普明确表示过美国不会参与)这个“特朗普方案”的确是对拜登俄乌政策的大清算。加之特朗普本人的“亲俄”姿态、上一任内核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因“电话门”结下的夙怨,以及共和党此前竭力阻挠拜登政府援乌政策的表现。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共和党的全面胜利,被视为俄罗斯的福音、乌克兰的灾难。有观点认为,由于美国的“转向”,俄乌战争将以“慕尼黑协定”的方式结束。这种观点并非无凭无据,却是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01“特朗普方案”不是慕尼黑协定首先,“特朗普方案”本身就存在明显的缺陷。“特朗普方案”的蓝本并不是“慕尼黑协议”。“慕尼黑协议”不会带来和平,连停战都无法实现,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常识。无论怎么低估“懂王”的知识储备、政治判断能力,也不至于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懂王”的虚荣心也不容许自己成为“张伯伦二世”。“特朗普方案”真正的蓝本是朝战的板门店停战协议。以战场实控线实现停火,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军事地带,以长期军事对峙的方式实现“冷和平”。可是,目前的俄乌战局是无法以这种方式结束的。核心问题是战线。板门店停战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在协议达成前,交战双方已经默契地把战线维持在“三八线”附近。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是以回到战前边界的方式“体面”地结束。参战各方都有充分的理由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这是长期和平的基础。而俄乌战争目前的战线,是双方互相推进到了对方的境内。乌克兰损失了20%以上的国土,而且是经济发达的膏腴之地。如此屈辱的和平,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反观俄方,尽管国土损失很有限,却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接受这样的停战,也难称“体面”。因此,“特朗普方案”按照实际战线就地停战的想法,对俄乌双方都是难以接受的。当然,停战分界线可以在谈判桌上调整。可是,俄乌两国的内部都存在足以左右政局的强硬派,谈判桌上的协调难度远超板门店。即便因无力继续战争勉强达成停战,也是极其脆弱的。维持脆弱的停战,需要强大且可靠的外部力量保证。这是“特朗普方案”无法给出的。乌克兰显然不能指望欧洲孱弱的维和力量。而美国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明确表态不承担维和责任,清晰地表明了置身事外的态度。美国的对乌承诺是“武装乌克兰”,这是帮助乌克兰增强军事实力,以维持俄乌的平衡。美国这一承诺对乌克兰而言,充其量算是随时可以放弃的弱支持,在俄罗斯看来却是再战一场的强威胁。因为,美国承诺“武装乌克兰”,意味俄方必然会面对乌克兰的复仇。乌克兰在极其艰难的局势下,都有决心、有能力反推到俄境内。可以想象,被美国武装的乌克兰,将会采取怎样的报复行动。真到了那一天,俄罗斯能指望美国拔掉乌克兰的枪栓?美国可没有给俄方承诺。“特朗普方案”公布后,大部分人都关注乌克兰脆弱的安全处境,却忽视了这场战争也暴露了俄罗斯的外强中干,透支了俄罗斯的国力,俄罗斯的安全处境也不乐观。今天的俄罗斯可不是“慕尼黑协定”中处于上升期的第三帝国,而是严重透支国力的夕阳大国。因此,俄方对“特朗普方案”也疑虑重重,视之为“特朗普陷阱”的大有人在。俄联社就有评论抨击该方案是“特朗普的诈骗”,呼吁克里姆林宫要高度警惕。这并非危言耸听——特朗普或许无意诈骗俄方,但是下一任美国总统又会如何理解与执行“武装乌克兰”?因此,特朗普目前给出的停战路线图,实现的难度极大。乌方很难接受就地停战大量丢失国土的现实损失,俄方无法容忍“武装乌克兰”的未来威胁。这个先天不足、后天残缺的阉割版半岛方案,美国的定位模糊是该方案的死穴——既不能置身事外,又不能提供安全保障的明确承诺,双方都不能信任的调停者人,难有作为。这一模糊的角色定位,是美国国内政治格局造成的,无法消除。02特朗普会选择“断供促和”吗?即便特朗普真如政敌描述的那样高度亲俄、出卖乌克兰讨好普京,也难以获得政治支持。民主党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毋庸赘述。沦为弱势反对党后,民主党会更激烈地“逢特必反”。共和党也不是特朗普“亲俄”的坚强后盾。特朗普的亲俄立场、“联俄制华”的政策,并非共和党的主流。特朗普和共和党主流在俄乌政策上的共识是:反对拜登政府援乌政策,尽快结束俄乌战争,而不是“美俄友好”。这从特朗普执团队的人选,拟任国务卿的卢比奥、国家安全助理的华尔兹、都是铁杆的反俄强硬立场著称。外交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岗位由这两位执掌,特朗普政府制定、执行对俄友好、改善俄美关系的政策空间能有多大?在援乌问题上,卢比奥和华尔兹的立场也很有代表性。两人都激烈反对拜登的援乌政策,两人也都要求尽快结束俄乌战争。但是,在具体的政策主张上,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卢比奥有对乌“断供”促和的表态,而华尔兹则是主张“解除对乌克兰的束缚;允许他们在俄罗斯境内进行打击”的极限施压。这两种观点在共和党政治人物、选民中都有大量支持者。持有这两种观点的,都反对拜登政府援乌政策,都批评拜登援乌的资金使用不透明,都对援乌层层加码的“添油战术”的高昂成本不满。因此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一次又一次阻挠援乌议案。但是,他们的“解题思路”截然相反。“断供派”是反对美国介入俄乌战争,认为那是欧洲事务,和美国无关。“极限施压派”是反对援乌的“添油战术”而不是反对“援乌”,他们认为“添油战术”束手束脚,劳民伤财还起不到威慑作用,人为延长了战争。所以要反其道而行之,加大援乌的力度,缩短战争进程,事半功倍。实际上,“极限施压派”在共和党中更主流。特朗普和卢比奥虽然都提“断供”,但是他们也有“极限施压”的表态。共和党选民中,“极限施压”的呼声也远远高于“断供”。因此,不能因为共和党反对拜登政府援乌,就误以为共和党是对俄温和、对乌断供的“鸽派”。恰恰相反,他们中大部分都嫌弃拜登太“鸽”的鹰派。特朗普本人,实际上是极限施压最虔诚的信奉者和实践者,无论是中东政策还是太平洋战略,他都坚定地主张极限施压。他在俄乌问题上不那么极端,有“电话门”夙怨的个人因素,也有“联俄制X”的战略考量。但是,深入骨髓的“极限施压”思维主导下,他对俄罗斯的“善意”、耐心到底能保持多久,是很值得怀疑的。更为重要的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号召起来的保守主义支持者,不会接受美国的对俄外交“示弱”。美国社会对俄罗斯的反感根深蒂固,在保守阵营中更是如此。他们认可特朗普、共和党尽快结束俄乌战争的政策方向,并不等于他们可以容忍对俄示弱。“特朗普方案”中,美国的角色定位模糊,实际上是妥协的结果。置身事外的姿态,体现了共和党保守阵营“孤立主义”倾向。“武装乌克兰”而不是直接断供离场,则是共和党保守阵营鹰派外交、反俄立场的操作空间。因此,断供促和、逼迫乌克兰接受“城下之盟”,是特朗普执政团队的政策选项,却不是唯一选项,更不是最优选。特朗普政府的援乌政策、对俄外交政策,存在很大的变数。诸多变数中,最重要的是美欧关系。03
2024年11月14日
其他

大学生“夜袭开封”,一场彻头彻尾的失控闹剧

大宋灭亡后,开封就没这么火过。郑开大道上挤满了骑着共享单车的大学生,据说人潮的起点是几个姑娘想去开封吃汤包——谁信谁傻帽。稍有点“时事感”感的,心里都和明镜似的——这波目光清澈而愚蠢的人潮,不过是一次失控的文旅操作。自从淄博被“报恩”的大学生带火后,各地文旅系统都很来劲。虽说这些年轻的“特种兵”真实的消费拉动极其有限,但是干柴烈火的场面煞是好看。各地文旅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的精神,各显神通。竞争最激烈的,就是“山河四省”。其中,河南是用力最猛的,宣传力度和尺度都很大。惹得超级网红司马南发文猛怼,什么“讴歌帝王将相”、“为封建社会制度唱挽歌”的上纲上线,“血呼啦大红唇”、“疑似垃圾”、“乱啃”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后来他删除了视频,再后来又跑到开封撒了把欢,亲自下场“讴歌帝王将相”了,却被“黑粉”怼了个没趣。必须夸咱们的河南人民目光如雪。司马南的横跳表演,没能带火河南文旅。日常挖煤的山西都靠爆款游戏《黑悟空》出奇兵,不声不响打赢了暑期档,都搞得有声有色。河南各地文旅还是不温不火,眼瞅着这都到年底了,总结不好写啊。于是乎,有了馋妹子很凑趣地“夜思汤包”,有了“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有了景点全免费,有了城管开接驳点的贴心服务,甚至还有霸王餐……这行云流水的操作、这大手笔,能是当代大学生自发的吗?就咱这教育,咱没点数?咱们的大学生,除了少数往厅局级培养的,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搬砖人,甚至有一些是打螺丝、送外卖的后备力量。高中低都是主打个听话。老师不准上厕所,能整堂课憋着的超级忍者。就这出厂配置,自发组织几局掼蛋可能都超纲了,还能整出这么大动静?不是汤包的引力大,而是“泼天富贵”真的香。只不过,剧情没按剧本走。想要的流量来了,开封却接不住。计划外的三小时骑行,对体力还是有很高要求的。交通工具也不行,共享单车的性能压根就不合适,只能走一路扔一路。更要命的是,这波人潮不是四面八方过来的,而是集中在郑州和开封之间的点对点,交通确实承受不了。结果是预想的“泼天富贵”变成了了现实中的“满地残”。大学生成不了流量侠,那就当背锅侠。郑州的高校一大堆,却没有一个“985”的硬茬子,可劲骂也没事。什么“流动的造粪机”“一群苍蝇”,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泼天富贵竟成了“求人得锅”的弥天大祸。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猛夸,“追求个性”、“还活着”、“在路上”,与“夜思汤包”形成文艺腔的闭环。也算是夸出了骨感清奇。夸的骂的,都有一定道理。谁活着不是“造粪机”呢?就算不行走,也得“造粪”啊。至于“还活着”,能喘气都算,人和猪无差别。道理各说各的,都是强行上价值,都和事实无关。乌央乌央的轧闹猛,就别谈“个性”啦。在红绿灯分明的大路上机械往复运动,算啥“在路上”。文艺腔媚青想象的狂野人潮,不过是一次盲目的动员。大骂“行走的造粪机”的,也别义愤填膺——出厂设置成这样,是谁的责任?总而言之,“夜袭开封”是且只是一次失控的操作罢了。没必要苛责谁,包括文旅部门。使唤个扳手都有失手掉地上的时候,大学生也是一样的。这事就没啥价值,所以也别强行上价值。夸的骂的,都洗洗睡吧。为今之计,还是优先考虑人身安全。毕竟,“临时出门证”这样的大杀器,“别有用心的坏人”百试百灵,当初管用,现在也管用,至于将来,应该也是管用的吧……
2024年11月11日
其他

果然有人惦记上了公积金……

这几年老百姓的购房意愿下降,3.5万亿的公积金趴在专用账户上不动,就被一些专家惦记上了。于是乎,执行了20多年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浑身的毛病”,在这个正确的时间点上被“发现”了。有“专家”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种种不合理,诸如提取困难、使用限制过多、利率机制僵化等等。从头到脚数落一通后,给出的解决方案居然是“统筹”,也就是像社保、医保一样成立国家层面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等,还说这是“市场化改革”。不得不说,《西游记》都没这么大的脑洞——各路妖怪流着哈喇子惦记唐僧肉,也不敢说“唐长老,我可不是吃你,而是帮你以身饲虎、立地成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确不合理,20年后才想起来的种种不堪也是真实的。3.5万亿资金既不能用于消费,又不能用来投资,沉淀在银行的专用账户上。有钱不能花,当然不合理。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原因也的确是不符合市场机制。住房公积金的来源是个人和企业公同缴纳的,本质上就是劳动报酬。按照市场原则,谁赚的钱就归谁花。可是,住房公积金却被严格限制在住房相关的消费,也就是所谓的“专用账户”。住房公积金的性质明确,属于全体职工。专用账户的归属也很清晰,属于个人名下。但是,不买房,这钱名义上是你的,你只能看看。拿出来买房,那就不是你的钱。因此,住房公积金说好听点是“鼓励住房的福利”,说难听点就是对劳动报酬的强制储蓄。这种把劳动者的报酬与特定消费绑定的强制储蓄,当然不符合市场原则。不符合市场机制的经济行为,注定会出问题。住房公积金长期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实际上,房地产红火时,住房公积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就不高。买不起、不想买的,用不上这钱。就算买得起,限购政策还不许买,又或者是跨区、跨省不能使用。资金不使用,当然没效率。房地产不香了,问题就更为凸显。微观层面,哪怕你失业了,买菜钱都困难时,住房公积金还得存着“专款专用”。有钱不能用的微观堵点呈现在宏观层面,就是流通不畅,消费乏力。归根结底,这都是强制惹的祸。符合市场化方向的住房公积金改革,当然是解除强制,让住房公积金回归正常的劳动报酬。老百姓增加3.5万亿的可支配收入,日子好过一点,心情舒畅一点,经济信心多一点,消费和投资活跃一点。何乐而不为呢?主张统筹的偏不。他们提出,以统筹的方式集中资金用于投资,就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哪里是市场化改革,而是把强制储蓄转化为强制投资的反市场化倒车。而且,给出的理由极为荒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要用对。用于投资,那就得投对。投错了,只会提高亏钱效率。要是投出一堆无效资产,不但本金打水漂,还得当花钱供养。供养无效资产可比供养祖宗金贵,供养祖宗只要烧点纸钱,供养无效资产烧的可是真钱!真要有投资包赢的好事,不该优先照顾市区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补缺口吗?预算省一点,高低总能统筹出些钱的。稳赚不亏转几圈,地方债都不必“化”了,直接还了多硬气。再大胆想象一下,既然是投资包赢,央妈印钱也好,财政部发债也罢,筹措几万亿的资金不算个事。稳赚到手后,减税、全民福利都不是事儿。总之,真有包赢不亏的投资项目,筹措资金轻而易举。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选择住房公积金的羊肠小道呢?打这主意的,可不是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傻白甜”,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大聪明”。钱和钱不一样。有的钱碰不得,有的钱亏了白亏。拿亏了白亏的钱搞投资,谁不想啊?这就是钱中“唐僧肉”。前段时间连住房维修基金那点“蚊子肉”都被惦记了,何况3.5万亿住房公积金的“唐僧肉”?惦记就惦记,还要指鹿为马把双重强制说成是“市场化改革”,就更过分了。这是为甩锅“市场失灵”埋伏笔吗?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有点强。总而言之,住房公积金问题很多,确实需要改革。正确的改革方向是解除限制、消除强制的市场化方向——老百姓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才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正解。但是,和所有真正的市场化改革一样,阻力一定很大。暂时改不动,也不必急于一时。毕竟趴在账上的使用效率低,总好过乱使用的亏钱效率高。“妖怪”太多,老百姓手头的“唐僧肉”有限,不够分,专家们还是别惦记了。
2024年11月3日
经济

楼市,又行了?

10月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宣布,将在前期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新增100万套改造任务,并通过货币化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货币化棚改重启,再次点燃了楼市的希望……吗???01今年“10.1黄金周”的楼市含金量很足,一线城市的房产交易数据很好看。热度蹿升最明显的是深圳。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深圳监测项目假期平均认购量达9月全月2倍水平;二手房成交套数也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100%。上海的看点是二手房交易量大增。10月1日至13日,上海二手房总成交套数达到7949套,环比上涨7.7%;而相较于去年同期,涨幅更为明显,成交同比涨幅超75%。这波深沪的“金十”行情,是9.29两地解限新政催生的。北京和广州的情况也差不多,长假前的“临阵磨枪”,确实起到了奇效。中国楼市目前正处于“药不能停”的状态。图/图虫创意4、5月份一二线城市纷纷“解限”,楼市启动。出一波政策来一波行情。政策刺激的有效期短则一周,长则一月。比如上海5月27日发布“沪九条”新政。6月份二手房交易量2.6万套,环比大涨40%。7月份迅速回落到2.04万套,环比下跌22.5%。9月份只有1.59万套,与年初相差无几。上海楼市在这轮“政策行情”中已经算是表现上乘,“帅不过三秒”、毫无波澜的大有人在。既然药不能停,那就得持续下药。住建部节后及时推出重启货币化棚改的“大招”,情理之中。然而,这真是大招、猛药吗?目前看来,算不上。02上一轮棚改之所以能把楼市搞得风生水起,是因为极限资金导入的“超级大餐”。2015年-2018年棚改高潮期,4年开工2442万套,年均600万套,注入房地产的资金高达8万亿左右。相形之下这轮“新增100万套改造任务”,只能算是小菜一碟。而且,这100万套覆盖地级以上35城,比2015年大规模棚改的52城要少,确实少得有限。“蛋糕”大幅缩水,“分蛋糕的”只是减少有限。如果雨露均沾,每城不到3万套,那就真成了“雨露”——比“露”大一点,比“雨”小不少。这点“雨露”,也不好拿。货币化棚改投入的资金分三部分——政策性的扶持资金,地方专项债和市场融资。本质上就是用少量的政策扶持资金撬动金融杠杆。图/图虫创意在棚改启动阶段,负债主体是地方政府和房企。地方专项债由财政部代发,还不出是要中央财政兜底的,“天花板”不会很高。房企参与棚改的融资,没有地方财政隐形担保很难拿到。地方财政隐形担保的主力是城投等地方融资平台,早已风光不再。因此,这轮棚改启动,可获得的金融资源大不如前。启动阶段配杠杆的债务包,最终要靠楼市的终端销售消化。35城虽多,但是其中有产业基础、人口稳定流入、具备有效市场需求的有多少呢?35城“雨露均沾”,有能力有意愿启动的有几城?最终能通过卖房“出货”还债的又有几城?谁都没底。不是住建部不想放大招,而是形势比人强,不能放大招。有2015年前车之鉴,受制于现实条件,随手画饼300万套、500万套也没意义。上面敢放,下面未必敢接。这轮货币化棚改对楼市的资金导入规模,不是2015年那轮能比的,全国普涨的“泼天富贵”绝无可能。能从中这一政策中获益,只是少数高线城市的楼市。03货币化棚改主要是释放楼市的改善型需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改善型需求的主力。这些经济发达城市是中国经济的主力,长期承担高比例的转移支付,导致城市更新的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其中的落差积累了更多的改善型需求。比如上海,目前存量住宅800万套中,“老破小”占比高达60%,比中西部中心城市西安、重庆高出20%左右。这种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脱节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新市民受害尤甚,高昂的租金、巨额的房贷却只能换来简陋的“蜗居”,苦不堪言。本质上这是城市更新的公共服务投入不足,造成居住成本过高的恶果。意愿和能力相匹配,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居住的改善型需求也是如此。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财政能力,保障货币化棚改。这些地区的居民存款和收入,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响应政策的经济能力较强。过去是高昂的房价抑制了居民的改善性需求,而这正是货币化棚改的用武之地。图/图虫创意货币化棚改本身具有一定的福利属性,而且主要是“熟地”再开发利,有降低基建成本、生活设施配套成本的空间。只要地方政府愿意让利于民,货币化棚改可以降低居民成本,从而更好地释放改善型需求的市场潜力。由此形成的链式反应,会从中低端市场向上传导,“溢出”一定的土地红利。这对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改善营商环境,会有帮助。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线城市重启货币化棚改,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的确可以对当地楼市产生较为明显的正面作用。前提是不能走土地财政竭泽而渔的老路。如果再把货币化棚改搞成了高杠杆的债务游戏,即便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承受不起高负债的后果。04这轮重启货币化棚改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如果是上轮棚改那样搞下沉式的“雨露均沾”,那么对楼市的提振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下沉”导致失控的风险。楼市回稳不可能脱离宏观经济的回暖,急不得。目前靠政策调整释放的是存量需求,解限多少就释放多少,因此“药不能停”。但是,这种解除限制带来的存量释放,终究会到头的。都解完了,也就释放完了。重启货币化棚改的政策“续杯”,无非是挖掘存量需求潜力的更进一步。但是,资金规模和适用范围都很有限,不能指望楼市就此走上快车道。能够从这一政策中受益的,主要是高线城市的改善型需求。想小换大、逃离“老破小”的,可以关注政策落实的后续情况,谨慎地选择“上车”时机。图/图虫创意此外,如果政策落实到位、操作得当,那么有意在高线城市安家落户的“刚需族”,也将是潜在的受益者。至于投资性需求,切勿盲目跟风“买房抗通胀”。楼市的长期动力,是经济真实增长,而不是通胀。只有真实的经济增长才能带动真实的资产升值,才能有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预期。两者叠加才有房产升值的空间。,高通胀未必带来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环境下,固定资产因其流动性差,并不具备保值功能。何况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高通胀的迹象。现阶段有意购房的,还是以居住功能为重,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2024年10月30日
经济

眼下这个样子,还是不要乱“刺激”…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从“提振市场信心”到“提振资本市场”,定调更为明确。打通三大资金入市堵点等具体措施,路径愈加清晰。体现了高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更上了一个台阶。1资本市场不只是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沉寂已久,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不足,评论者满腹“牢骚”。有批评“资本市场停摆”的,甚至有“干脆别干了”的惊人之语。怒其不争的心情可以理解,却不能当真。因为资本市场对经济太重要了,其重要性超出了一般的认知。今天,几乎没有人会否认资本市场对经济的重要性。但是,观念上还存在低估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误区。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资本市场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这是低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资本市场是“晴雨表”,更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还是创造和分配经济红利的重要工具。资本市场按照供需关系形成资产定价,通过交易机制引导资金在不同企业、产业、地区之间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因此,资本市场并非被动地反映经济形势的好坏,而是主动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加速器。资本市场也不是“零和游戏”。资本市场的经济红利分配不是存量争夺,而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出经济效益的增量分配。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就轻言放弃。资本市场的存在本身是市场化道路的标志,也不可能放弃。面对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知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定调,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2024年10月26日
社会

京东内部有“坏人”……

企业明星代言频繁翻车,司马南把西凤酒搞得臭不可闻,杨笠引发京东会员退货、注销狂潮,还有易建联出事被被多家知名体育用品企业解约。三场风波,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各有不同。损失最小的是易建联代言的企业。明星私德不谨,企业遇人不淑。舆论非议主要集中在明星个人,对企业品牌的伤害比较小,企业的损失主要是更换代言的成本。输钱不输人。司马南那茬,西凤酒的口碑一时稀碎。好在只是参加活动的一次性付费,花不了几个钱。算是输人不输钱。京东却是实打实地血亏了一波,输人、输钱,还输人品,与杨笠的合作带来的是天灾级打击,错得离谱。企业选择艺人商务合作,可以不怕争议,但要权衡得失。比如上回因杨笠代言惹争议的英特尔,作为国际科技业巨头,权衡全球市场的得失。在“政治正确”如日中天时,在中国市场“传道”引发争议,可以在欧美市场吹一阵子。得大于失。还有一些海外化妆品品牌找杨笠代言,也有商业盘算也很清晰——既有“政治正确”的形象加分,还不用担心用户群体的不满。可是,京东找杨笠图啥呢?杨笠以挑动性别对立的小众流量生意起家,冒犯是吸引客户的卖点。京东做的是大众化的电商生意,冒犯意味着客户流失。京东和杨笠的市场规模不匹配,业务方向相反,天生八字不合。京东在电商领域以电子消费为主,男性客户占比高。杨笠在这一群体中的人缘很差,怎么强调“政治正确”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这些“普通而自信”的客户的确没精力、没能力陪杨笠的拥趸们“打拳”,但是他们会用脚投票。杨笠的铁粉、热衷“政治正确”的高尚人士会为京东的“勇气”卖力叫好,长篇大论地教育“普信男”。但是,能指望他们为京东的“勇气”下单吗?码字三千不难,在京东上多买个冰箱不太现实。廉价的口头正确是脱口秀的生意,却不是电商的生意。企业在商言商,赢得业绩靠的是服务客户而不是教育客户。企业可以不避争议,但是要避免冒犯客户。京东只看到网络舆论的纷纷扰扰、热热闹闹。误以为“会叫的狗”代表了大众。殊不知,沉默的大多数才是自家的主流客户。为了时髦的政治正确,冒犯主流客户,输钱不冤。而且,京东自家的30万外卖小哥很普通,按照杨笠的调调,他们大概是不配自信的。所以说,京东这回是输人、输钱、输人品。直接的销售损失是输钱,客户流失是输人。为了“政治正确”赶时髦里外都得罪,是输人品。堪称企业与明星合作翻车案例的“典中典”。“政治正确”是很好的流量生意,但是此流量非彼流量。点个视频图一乐的流量,和真金白银下单买东西的流量,完全是两码事。何况杨笠的手艺也不太行。靠“普信男”出圈的杨笠,这些年充其量是算是吃老本。玩不出新梗,单纯靠“争议性”的高辨识度标签混个脸熟,成了一个“普通而自信”的脱口秀艺人。这次和京东合作,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也没有,要幽默没幽默,要才情没才情,成了“京东11.11,又便宜又好”的口号复读机。“有强壮的身体,也有无敌的精神内核”,是卖药还是卖跑步机?还“闭眼下单”,买药能如此草率?随便找个小剧场的驻场艺人,都比这要走心。杨笠的演出水平配不上争议性的热度,这也是京东这次宣传活动的重大失分项。要是杨笠真能贡献出金句,路人缘好些,多少还能挽回一点损失。实际上,杨笠此前的商务活动中从未留下出彩的记录,无论是形象还是表达,都乏善可陈。还有2021年代言奔驰失败的黑记录,因被嘲“太Low”、遭遇抵制,奔驰迅速祭出危机公关“三件套”——下架、道歉、切割,很是狼狈。京东的重蹈覆辙,颇费思量。到底是京东不开眼,还是大强子内部管理不善,出了“坏人”,找来一个江郎才尽的争议过气艺人。抑或这事另有隐情,给杨笠砸钱,是她有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还是花钱消灾的保护费?外人无从得知……总而言之,企业也好,艺人也罢,都不是活在时光凝固的想象中。开门做生意的,都要明察时代的动向。所谓“时髦”,不过是时代的毛发乃至皮屑,新陈代谢很快。放眼全球,操弄性别议题之类的“政治正确”今天已经式微。天下太平,饱食终日的没事找事,在战争阴云密布、民生艰难的时代难以为继。老美都没心情听哈姐瞎逼逼,这边还有多少人有心情听杨笠的万年老梗?今天,绝大多数国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社会的主流问题和性别无关。大家都是苦哈哈的普通人,面对时代的滚滚洪流都难言自信,已经没有在“群众斗群众”里找乐子的余裕。杨笠们翻云覆雨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就别到处现眼给大众添堵了。至于企业,尊重客户、服务客户才是做生意的长久之道,哗众取宠的投机取巧只会适得其反。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10月21日
其他

论韭菜,哪也没有我大A股多!

“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央妈的5000亿还没进场,跑新股民已经踏破门槛跑步进场,“带飞”股市。截至2024年10月7日,A股总市值达到了85万亿元,比2015年的71万亿元还高出了14万亿。9月24日,潘行长宣布表示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抵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第一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10月10日开始接受资产抵押申请。很多老股民还在观望算计——5000亿到底能多“刺激”;10月10日后有多少资金入市;后续还有多少政策释放。新股民已经毅然决然、轰轰烈烈地入市了。东吴证券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自9月24日以来,东吴证券线上线下均迎来开户热潮,预约开户量呈爆发式增长。节日期间7天的预约新开户总量达到了9月30日当天开户量的3—4倍,接近行情启动前日均新开户的20倍。久违的开户高潮,证券公司措手不及。可能是因为业务有点生疏了,又或是前几年裁员太狠缺人手,不少证券公司不得不开启久违的长假加班模式。新股民“杀疯了”,证券公司有点慌。10月8日,长假后开张第一天,多家券商纷纷向新股民发公开信,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行情肯定好,但是也要悠着点。有的还很贴心地给新股民做了一点科普,诸如T+1、涨跌停和各种“新手禁入领域”之类。这些基础知识的科普的确很有必要,因为有不少新股民在社交媒体上说,跟着“大神”恶补两三天就冲进来了。至于他们口中的“大神”,到底是“节后必暴涨”的大蓝,还是“14000不是顶”的上海爷叔,那就不得而知了。其实,比起T+1、涨跌停,新股民更应该了解一下“韭菜”的品格。毕竟大A股是“天下三分,熊二牛一”、“八亏一平一赢”,“成韭率”有点高,新股民需要强大的心理准备。大A股的本质就是“政策市”。每一轮股市的悲喜剧,都是政策刺激、政策刹车、政策救市的三部曲。“成也政策,败也政策”,是大A股的硬核逻辑,没有之一。以2001年股灾为例:1999年7月,证监会启动“三类企业”入市,即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三类企业投资股票一级市场,9月又允许三类企业投资股票二级市场。国资的水龙头松开了,A股自然是水涨船高。总市值从1999年的2.6万亿一口气涨到了2000年的4.8万亿。这茬熟了,政策变数也来了。2001年春节后,监管部门强势出击“清理门户”,打击市场“不规范行为”,市场主体、中介机构风声鹤唳。一通操作猛如虎,把市场管得服服帖帖后,开始放大招。当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资连本带利出货的信号如此直白,股民的心态和股价崩了。6月14日,股指站到2245的高位后掉头向下,一直暴跌。直到10月份,叫停国有股减持的“救市政策”出台,A股又戏剧性反转大涨几天。奈何政策引导国资入市的盛况不复,这波反转行情没坚持多久,转入阴跌,一路“熊”到2005年6月。股指最低点998点,惨不忍睹。期间还动用了“救市三件套”——2002年2月降息、2005年1月降印花税、2005年2月险资入市。“救市三件套”的效果照例乏善可陈,真正发挥救市作用并启动2006年行情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和汇改。前者算是限制了国资减持的规模,后者为股市导入了新的增量资金。大A股又进入了新一轮牛熊转换的周期……带着大钱的政策启动了股市,撤走大钱的政策踩刹车,一点小钱“洒洒水”的政策救市以表尽力。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四大股灾”如出一辙。既然是“成也政策,败也政策”,理论上讲“懂政策”就能从A股赚钱。可是,实际上,“懂政策”何其难哉?且看1999年到2005年的诸多政策,有大雨滂沱的,也有光打雷不下雨的。有指向明确的,也有指东打西的。其中的门道很多,政策的意图、方向、力度、时效、决心等等,读懂政策文本已属不易,文本之外的“言外之意”更是深不可测。正因为政策表达讳莫如深,以致于“政策解读学”是我国独有、门槛极高的高端大学问,靠这个吃饭的专家学者都难免翻车,区区股民有几个能真正弄明白的?因此,绝大部分股民操盘是靠的是“信政策”,而不是“懂政策”。坚定的“政策信仰”,是股民坚守A股的心理底线。可是,“心诚则灵”终究是个玄学。总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大A股都不能算是河边,而是茫茫湿地。遭遇“信仰危机”后如何坚持“多年生长”,是对“韭菜品格”最大的考验。韭菜的品格主打一个坚持。如果一割就蔫、一痛就跑,就配不上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态位。所以,无论被割成啥样,“政策信仰”不能倒,否则,成不了合格的韭菜。坚持“多年生”的无上法门是善忘。好了伤疤忘了疼还不够,一边鲜血淋漓一边忘才合格。每一波大熊市的小反弹,靠的就是韭菜的善忘品格。熊了三五月,还在省买菜钱补仓,照样能被语焉不详、来路不明的消息激发出爆棚的信心。无论熊多久、套多深,合格的韭菜都要坚信“优势在我”;坚信凭着自己的八百个心眼子和爆棚的幸运值,身为小散却能打败其他小散,最终站在胜利者的一边。要做到善忘,仅仅靠坚持信念还不够。信念不是橡皮擦,擦不干净记忆。因此,还要有强大到足以转移情绪、覆写记忆的丰富想象力。“肉身成韭”,要靠脑补。很多老韭菜回忆股灾之痛,都能成功地在全球经济、国际形势中找到精神慰藉。比如,他们谈及2001年股灾时,能很神奇地和美股的“互联网泡沫”强行关联。即便当时的大A股基本还处于对外封闭状态,与全球资本市场几乎隔离;当时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并不是A股主力,就那么几个小卡拉米蹦跶;美股早在2000年已经回调,大A股还蹦跶了大半年才崩的,时间线完全对不上。但是,老韭菜们坚信,A股的劫难是受到了美股拖累。同理的还有2008年股灾。在很多老韭菜的记忆中,2007年“5·30事件”引发股市一周狂泻900点的惨烈早已淡漠,却对2008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耿耿于怀。这种李代桃僵式的“总结经验教训”,显然不能阻止众韭菜被收割的经济损失,却能最大程度降低韭菜的情绪损失。这种强有力的自我安抚,让韭菜们深信从没有“政策误我”,只有“外敌难防”。这是保持“政策信仰”不动摇的关键。因此,A股股民对国际形势、全球争霸的热衷程度,远超经济数据。他们以令人惊叹的想象力,脑补出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在“A股宇宙”中,“中美对抗下大棋”的宇宙中心。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中国的阴谋,顺便还是“美股要崩,A股崛起”的铁证。从地缘政治冲突到产业布局,都可以找到“中美对抗下大棋”的角度。由此A股凭空增加了很多天马横空的行情,十分抽象。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A股是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以及本轮美联储降息后的“万亿美元回流”。这些“预测”从不被证伪,因为即便“预测”与事实相差甚远,也可以用另一步“大棋”解释。这种奇特的想象力,是韭菜必备的思维工具。“内服”可以保持情绪稳定、心态乐观的工具,“外用”是股友之间社交沟通、身份认同的利器。其功能之强大、泛用,堪比传说中的含笑半步癫。唯一的遗憾是,无论脑补多么精妙,大A股还是会按照真实世界的规则运转。长期脑补会导致分不清现实和幻想,造成判断能力大幅下降的副作用。但是,既然要“肉身成韭”的愉快玩耍,这点副作用还是应该欣然承受的。降智后能不能赚钱并不重要,只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良好心态,就能坚持屡败屡战的韭菜精神。结语总有人批评A股的投机性太强,很不成熟。此话偏颇。谁规定政策连续性强、投资的长期预期清晰、回报稳定的股市,才是成熟的股市?换个角度看,A股市场是很成熟的。例如,“政策市”潮汐式机制的收放自如,股民“优势在我”的高度自信和愿赌服输的娱乐精神,还有同仇敌忾、攘外安内的集体想像。高度匹配的三位一体,稳定成熟,创造奇迹——即使A股长期稳定地发挥着“民间财富蒸发器”的巨大作用,股民还是不离不弃、前赴后继。投资者“不怕亏的资本市场”不少,投资者“亏不怕的资本市场”找不到第二家。A股市场久违的“新手局”长势喜人,高喊“赌国运”的新股民跑步进场,足以说明“韭菜精神”后继有人,高度成熟的A股游戏还将继续。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10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上海爷叔?一颗老韭菜罢了!

股市风起云涌,带火了广东路“马路股市沙龙”的“上海爷叔爱在深秋”。在上海市区,老股民的野生沙龙有很多。广东路是其中资格最老的,因为1988年成立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就在这条路上。九十年代初是广东路的高光时刻,在散户群体中颇有影响力。后来证券公司的门店比便利店开得还多,野生股市沙龙也随之“去中心化”,广东路也就泯然众人了。进入网络时代后,年轻一代的股民走上了云端,实体的“野生沙龙”后继乏人,也就“上海爷叔爱在深秋”这样六七十岁的“银发股民”还在其中活跃。等他们退出历史舞台,这些野生股市沙龙也将彻底归于沉寂。这次爆红网络,倒是有点“回光返照”的味道。这次捧红广东路和“上海爷叔”的爆红,和前段时间爆火的电视剧《繁花》有关。《繁花》点名了广东路,游本昌老先生出演的“爷叔”更是全剧的亮点。戏份不多,但是每次出场都很惊艳。《繁花》是一部不错的怀旧作品,这次炒作广东路和“上海爷叔”的炒作却是现实魔幻主义的网络二创,尽显大A股的诡谲。早已脱离时代主线多年的“野生股市沙龙”翻红,此“爷叔”却不是彼“爷叔”。《繁花》里的“爷叔”和爱在深秋其实是两代人——游本昌老先生已经九十多岁,是角色的同代人,几乎就是“爱在深秋”的父辈。这两代人的经历、见识,天壤之别。游老爷子演的“上海爷叔”在上海滩时代的交易所穿过“红马甲”,在德大、红房子吃过西餐,在百乐门跳过舞,解放后又在提篮桥吃过牢饭,是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的一代。现在活跃在广东路的“爷叔阿姨”,大都是该读书的年纪没书读,该上班的岁数又遭遇下岗。其中也有吃牢饭的,却是“严打时”因各种偷鸡摸狗的刑事犯罪进去的,不配进提篮桥,发到外地的劳改农场去。两代人的经历都很曲折,跌宕起伏的人生都饱受时代的暴击。但是,底蕴和见识完全没有可比性。游老爷子那代“爷叔”可不会在马路边上咋咋呼呼“传道”,更不会情绪亢奋地“涨涨涨”、“冲冲冲”。有兴趣地可以去看看《繁花》里“爷叔”和阿宝的互动,哪有唾沫星子乱飞的口若悬河?三言两语甚至一个眼神,就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再看看“爱在深秋”满口烂牙的口若悬河,货比货得扔。其实,用脚趾头想也能想明白,现在野生股市沙龙里出没的“银发股民”,有几个在股市赚到大钱的?真赚到钱的“老克拉”,岂会在这种地方消磨时光?老洋房的庭院深深和加州海滩的阳光沙滩不香吗?广东路的翻红、“上海爷叔”的爆火,是股市的悲哀。我们的股民非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反而越来越“下沉”了。满口胡话的“爱在深秋”,竟然在今天的股民群体中收获了那么多的拥趸粉丝,可悲可叹。这位“上海爷叔”翻来覆去宣讲的,是这代“银发股民”万年不变的老调子——股市涨涨涨,1万点不是顶、1万4不足观;股市起来了,经济就好了;股市抗美,制霸全球……再搞一点自己也不明白的夹生术语,发布一些“神预言”。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他敢说、你敢信,总能蒙对一条两条。每个野生沙龙里年复一年的都是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股市沙龙,不如说是情绪沙龙。就是这些情绪化的“见识”支撑着这些“爷叔阿姨”一路走来,过着高度分裂的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精打细算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在菜市场里抠出每一分钱,却在股市里为自己的暴富梦豪掷千金。这代人最突出的特质是就是偏执,生活中所有的谨小慎微、克勤克俭,都化作了股市中孤注一掷的勇气。这些“银发股民”从来没有学会情绪管理的自我管理。他们之中不乏很用功的“技术派”,日复一日地画曲线、做功课。但是,他们投入的精力、苦练的“技术”,都只用来证明一件事——“我买的股票一定涨”。虽然他们内心深处很清楚自己正在参与一场怎样的游戏,但是他们执着地相信“下一次”。坚信自己终将成为镰刀的韭菜,是最皮实耐操的韭菜。这位“上海爷叔”的倾情表演,充分展现了A股老韭菜的风采。这些“银发股民”本身就是A股大环境的负面存在,是A股投资者的“猪队友”。A股市场的投机氛围之重、公平意识之淡薄,和这些永远相信“奇迹”的非理性投资者有着莫大的关系。投资者不会“用脚投票”,资本市场就不会有健康成长的动力。“上海爷叔”的韭菜精神竟要代代相传吗?
2024年10月11日
其他

通货紧缩到底有多可怕?看看日本那30年就知道了

通货紧缩,一个中国人这两年开始逐渐耳闻的幽灵,但中国人并不知道通缩之下民生如何多艰。这样的岁月,隔壁的日本过了三十多年。现代国家长期陷入通缩的现象并不常见。长期通缩是一种“富贵病”。只有家底殷实的发达经济体才能承受长期通缩的慢性折磨,也只有发达经济体才有相对成熟的机制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滥用“印钞权”的冲动。二战以来,五年以上的长期通缩现象仅有两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滞胀”和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失落的30年”。因此,对普通人而言,相比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高涨的恶性通胀,长期通缩是更为陌生的经济现象。以至于会产生“物价不贵、压力不大”的玫瑰色幻想。然而,日本社会“失落的30年”,并不是“岁月静好”的乐土。▲
2024年9月27日
其他

鼓吹“万亿美元回流中国”,非蠢即坏!

中国经济需要好消息,如果没有好消息,那就假装有……比如,美联储降息的“重大利好”,已经传了很久。当初信誓旦旦说“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的专家大V,却把“反作用力”当作了救命稻草,何其讽刺?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官宣降息50基点,“靴子”终于落地了。美联储这次降息的身段很柔软,“预热”很充分,50个基点的降幅也大于此前的市场主流预期。那么,“万亿美元回流中国”的大胆预测,能实现吗?吹牛不上税,那就大胆吹。各类财经媒体上流传颇广的“万亿美元回流中国”的说法,大都是出处不详的“专家说”。非要说个出处,只有史蒂芬·詹(Stephen
2024年9月21日
其他

“骑手很惨”的背后,全是流量生意!

中国互联网舆论对外卖骑手的“重视”,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的。忽而是“困在系统中”的悲情满满,忽而是“年入百万”的励志传奇,忽而又成了“每月不到900块”的心酸代表,乃至骑手的队伍规模、收入水平竟成了观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各路人马拿着放大镜研究“骑手“,不管是电影导演、高校学者,还是街边路人、营销号段,都能在这个话题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叙事角度。这两天关于“745万骑手收入800亿”引发的全民帮外卖骑手算账,就很有代表性。许多人动动计算器简单做个除法,便得出“每人合计1万多元”“人均每月不到900块,年薪刚过万”的唱衰语调,表示心酸!且不论这个算数水平如何,光是引发的批判算法、批判平台的“政治正确”言论,就再一次如蛆附骨般海量涌现。事实上,根据美团研究院自己公布的数据,近一半骑手接单天数不足30天。也就是说,这些算术爱好者首先就选错了基数,犯了常识性错误。而如果一个骑手全年跑单超过260天,日均接单时长在6小时以上,其收入在当地具有一定竞争力。美团公布的数据表明,以2024年6月为例,如果骑手在一线城市跑单,月收入可达7354元以上,如果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月收入可达5556元以上。今年1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也指出,2023年外卖员月均收入为6803元,超过蓝领群体的平均值6043元,外卖员、月嫂、货车司机等职业的收入水平位居蓝领前列。但数字常常抵不过情绪,频上热搜的“骑手叙事”,杂糅了底层悲情、劳资矛盾、经济焦虑,依然成为中国互联网舆论的独特叙事。支撑“骑手叙事”的,是三套“算法”:送餐服务的平台算法、社交媒体的流量算法和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市场算法。三种算法一台戏,骑手叙事一锅粥。被污名化的平台算法平台算法是中国网民熟悉的“陌生人”。2023年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了5.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9.9%。同平台算法打交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算法的网民,真正了解过平台算法的百无其一。但是,无知并不影响他们声讨“算法罪恶”的正义。绝大部分的骑手叙事中,“平台算法”都是头号反派,是“资本万恶”、“算法剥削”的罪恶工具。那么,一边点着外卖,一边骂算法的正义网友,又算什么呢?二十块钱点外卖,附赠一份声讨算法的免费正义。键盘侠总能赢两回——花钱买回来的服务,和靠无知充值的自信。只要你足够无知,看啥都是恶意满满的阴谋。平台算法就这样被“无知之幕”包装成了罪恶工具。平台算法哪有什么阴谋?按件计酬是人类最古老的报酬支付方式,又不是平台经济崛起后的新发明。流水线作业不是按件计酬吗?平台出现之前,零星分散的外卖业务不也是按件计酬的吗?所有的按件计酬都需要精确计算劳动贡献,底层逻辑别无二致。归根结底平台算法只是按件计酬的技术工具罢了。何至于“算法剥削”,一惊一乍?平台算法并没有改变按件计酬的底层逻辑,而是在技术力加持下让计算更便捷、更公开、公平了。每一单平台收费多少、外卖员取酬多少,明明白白的。所有的计算自动完成,没有“人情世故”的人工干预。收入即时计算按时给付,算法可不会拖欠薪资。算法的确是机械的、冰冷的,无喜无悲不带好恶的偏见,这不正是按件计酬的最好工具吗?批评算法“没人性”的,难道都是没有被人事部门“手工KPI”毒打过的温室花朵吗?真正的“打工人”,可不会对职场的“人性”抱有温情脉脉的圣母想象。送餐服务这样技术门槛不高的自由职业,需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性之光”,而是“丁是丁卯是卯”的精确计算。这种有一单算一单的行业,不折不扣地做到多劳多得,才是对劳动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对于劳动者而言,“人性化”不是道德高调的空头支票,而是更多元化的自主选择。便捷高效的平台算法降低了从业的门槛,增加了劳动者自主选择的空间。从业者可以选择兼职赚零花,也可以全职干。可以卖力接单当“单王”,也可以选择“摸鱼”放空。传统的按件计酬可没有给打工人自主安排工作量的选择空间——进厂打螺丝的“临时工”,别说白占工位摸鱼,就是上厕所也得精确到秒。只要不带偏见,不难发现平台算法不仅比传统流水线生产的计件报酬更公开公正,也更“人性化”。当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平台算法不是万能的。平台算法只是送餐服务的计酬工具,这种企业经营机制不能替代社会福利分配机制,更不能替代宏观经济和劳动供需关系的市场算法。骑手的“苦情叙事”总是把骑手收入、平台经济红利的矛头指向平台算法,完全搞错了方向。被遮蔽的市场算法“算法剥削”的指责,是对骑手收入分配机制无知的想象。这些键盘侠的经济观念还停留在前工业化时代,想当然地认为平台的盈利和几百年前的手工工场那样赚取劳动力的“剩余价值”。这是非常荒谬的想象。实际上,平台企业的财务报表清晰地显示,非但不是平台赚了骑手的血汗钱,反而是平台用“生态红利”补贴骑手的劳动收入。2023年,美团全年营收2747.45亿,其中配送服务收入821.91亿及佣金收入746.31亿。美团有745万骑手,不计任何其他成本,配送服务收入即“跑单费”收入全部平摊到骑手每个人头上,人均年收入1.1万元。同理,把从商家收取的佣金收入也平摊上去,人均1万。反正,用户给的跑单费和商家给的佣金加在一起,也只够支付外卖骑手2.1万元的年收入,月均仅1千多元。就这三瓜两枣,得多大脑洞才能想象出平台抽成骑手收入赚钱?真要靠骑手跑单收入抽分子,那平台只能喝西北风。“算法剥削”,实在荒唐。真实的情况是,大型外卖平台不仅不能从外卖员跑单费里“抽分子”,还得从广告等其他线上业务中转移一部分收入,用以补贴外卖骑手收入。2023年51%的中国外卖骑手月收入处于7000—12000元区间。显然,骑手收入主要来自平台生态红利的补贴。平台的生态红利来自平台经济的规模效应、科技效应,增值了外卖员的劳动。在整个生态体系中,送餐服务是“烧钱”养着的成本支出项,而不是利润来源。外卖配送服务的平台经济中,从来都没有“骑手红利”,只有补贴骑手的“配送成本”。由此可见,对外卖骑手终端收入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按件计酬的平台算法,而是宏观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市场算法。宏观经济好一点,平台上的商家经营活跃、广告投放多,可供分配外卖骑手的生态红利蛋糕就大一点。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分流外卖骑手的队伍,那么外卖骑手的人均收入就高一点。反之,平台商家的日子紧巴巴、广告等线上业务收入减少、跑外卖的人员增加,平台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外卖骑手的收入也堪忧。平台和骑手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生态体系中的合作共赢,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互害。这几年骑手收入下降,就是“市场算法”的结果。消费和就业两头堵的大环境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平台经济的生态红利分配僧多粥少,就算把平台算法改出花来,也改变不了“市场算法”对平台和骑手造成的宏观压力。把骑手收入问题归咎于“平台算法”的“道德家们”,是对“市场算法”选择性失明。这种有意识的顾左右而言他,构成了“骑手叙事”的第三种算法——流量算法。靠渲染骑手职业的苦情赚流量,并不是真的关心骑手权益,而是挑动、激化社会矛盾,“吃人血馒头”。贩卖情绪的流量算法“骑手叙事”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舆论的常驻热点,“流量不够,骑手来凑”已经到了怪异荒诞的程度。编造骑手“苦情叙事”,特别符合国人听祥林嫂哭诉的重口味,今年4月份,江苏省泰州警方破获一起冒充外卖骑手虚假摆拍引流案件。作案者没有跑过一天外卖,却天天晒“外卖员真实工资收入”,千篇一律的六七十和各种奇葩扣款。作案者赚到了流量和打赏,却给当地外卖平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无独有偶,近日一名外卖小哥自拍在大雨中崩溃大哭的视频引发公众关注。视频画面字幕中写着“三单全白跑,还摔了两跤”“外卖小哥大雨中连接3个订单,第一单顾客说没做好防护,雨水打湿了,虽然那只是一箱矿泉水。第二单地址不详……第三单骑车摔倒……等红绿灯时情绪瞬间‘绷不住’在路边崩溃大哭”。虽然有一些评论看出了猫腻,指出了“哪有那么巧,肯定有剧本”,但是更多的还是出于同情的点赞转发。结果,该短视频播放量超过千万,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然而,这也是一条摆拍的假视频。经公安机构查证,拍摄该视频的张某摆拍造假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带货变现。最终张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这是真要“崩溃大哭”了,但不是骑手的苦情,而是骗子的报应。这类爆款视频还有很多,短视频行业“小剧本”的想象力都用在了“骑手卖惨”上。诸如“女骑手深夜被盗车后大哭”的闹剧,以一窝骗子被警方处理告终。“#211毕业男子被裁员后瞒着妻子送外卖#”上热搜,其实是盗用身份的炒作。“骑手卖惨”的苦情叙事,已经成为公开的、成规模的灰色流量生意。剧本被批量制造,在网店里公开售卖,业绩不俗。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外卖小哥被投诉”“叫外卖不让打电话”“送外卖电梯坏了”……在相关网店里,38元就可买到两万多个短视频剧本,这些与外卖骑手相关的剧本也在其中。网店上还服务周到地提供外卖工装,号称“保真”。显然,摆拍的“苦情”不是同情,批量制造的“卖惨”剧本不是真惨而是“卖”。被这些流量生意伤害最深的,正是外卖骑手群体。自食其力、靠劳动吃饭的正当职业被刻意地贴上了“底层标签”后,就成了社会情绪宣泄的猎奇狂欢。闻者无意,说者有心。围观外卖骑手、编造骑手叙事,已经成了一种病态的舆论病。这是利用大众同情底层的朴素感情,炮制了一场对普通劳动者的集体羞辱。有外卖小哥在视频中抱怨道“我跑外卖赚的又不比村里的少,怎么就成了弱势群体,害我娶不上老婆”。这个老实孩子不可能理解,中国社会高举“劳工神圣”的旗帜,却是用来包根深蒂固的体力劳动歧视。哪怕月入7000-12000的中位收入水平,高于唱唱跳跳擦擦边的小主播,也高于写字楼里的小白领,却洗不掉身上的“底层标签”。一个靠劳动赚钱的体面职业,被流量炒作成了灰头土脸的“失败者”、“弱者”。苦情和卖惨不是同情和关心,而是侮辱和损害。这些“假骑手”的小剧本大行其道,是流量算法的最优解。骑手被剥削的底层受害者和平台企业加害者的身份标签,完美符合国人的经济想象。因此,刻意制造骑手的“苦情叙事”,已经从短视频的“草根领域”向学者专家的专业领域蔓延,制造了“算法剥削”“逆向改进算法”之类的“金句”。专业性挡不住流量算法的诱惑,守不住理性的底线,屠龙勇士变成了恶龙。上下呼应之下,骑手成了“完美受害者”,平台企业也就成了黄世仁、周扒皮的平替。编好了故事,分配好了角色分配,生意就更好做了。制造话题、挑动矛盾、贩卖情绪,的确是完美的流量生意。“外卖骑手”的叙事之争,成了三种算法恩怨情仇的大戏——平台算法创造就业、释放经济红利,却遭到了流量算法的狙击。流量算法从污名化平台经济中赚得满坑满谷,全然无视市场算法发出的报警……很大程度上,这台“大戏”可以视为中国社会的缩影。之所以流量生意的骗子能无往不利,不是骗子太高明,而是我们的经济观念太陈旧。敌视商业、漠视市场规律的陈旧观念依然主导着我们的社会。道德空谈和乌托邦空想扭曲了现实,已经影响了中国社会整体的经济决策。只要错误的观念还在制造中国经济的出血点,源源不断地向流量生意输送卖血钱,我们就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经济痛感之下,狂热的情绪终于有了冷静下来的迹象。为平台算法正名,高度警惕流量算法的危害,才能改善市场算法的结果。唯有如此,中国平台经济的发展才有未来。千万外卖骑手和数不尽的普通人,才能重获到经济发展释放的红利。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9月19日
其他

中国最知名烂尾楼,要再烂一次?

建筑外观的大幅改造,无疑显示了当地政府将盘活闲置资产的决心落到了实处。然而,这一庞大的闲置资产地标,真的就此“浴火重生”了吗?撰文丨关不羽一座水司楼,让西南边陲默默无闻的独山县一夜“爆火”。2.56亿元投资造了一座巨大的烂尾楼,烂得如此彻底——被住建部通报批评,被网友评为“2019年全国十大最丑建筑”第二名,还牵扯出独山县400亿地方债。这样一座负面光环叠满的“地标建筑”,却在近日传出了投资1.5亿改建盘活的消息。是知难而上的勇气,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荒诞的开始,不该以更荒诞的方式收场。01其实,水司楼因“天价烂尾楼”暴得大名,有点“冤”。因为,2016年水司楼开工时,2.56个小目标在独山县的“城建狂潮”中充其量只是个小浪花。这个人口仅36万、财政收入不到9个亿的贫困县,2016年20项城建、旅游投资,累计投资目标达131亿。单一个水司楼所属的净心谷景区项目,就是50亿的总投资规模。如此狂热的氛围下,投几个亿建个“文旅地标”,多大点事?不过,在独山县众多大项目里,水司楼也算得上是雄心勃勃、“创意”满满。按照最初的设想,要用全木质框架式榫卯结构打造这个高达99.9米、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进深240米的庞然巨物。这要是干成了,能让26.92米的故宫太和殿相形见绌。当地政府还为水司楼申报了三项吉尼斯纪录:世界最大牌楼、最大的水族建筑、最高琉璃陶建筑。‌按计划,这座奇迹般的建筑将在2019年完工,作为文旅综合体对外开放。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开工两年,砸下2.56亿元后,资金续不上了。2018年,水司楼实际上已经停工了。此时水司楼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木结构和琉璃陶的外立面也做了大半。这样一个30层楼高、非古非今的巨型烂尾楼,突兀地立在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的“景区”里,很是辣眼。当地试图用围栏遮挡,却连门口那对8米高的石狮子都挡不住。更挡不住慕名而来的“废墟探索爱好者”,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独山县水司楼(图/视频截图)2020年10月8日,相关结论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和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有关问题的通报》中指出:贵州省独山县在影山镇净心谷景区内建设的水司楼,建筑高达99.9米,投资高达2.56亿元,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楼和造楼的人都成了全国著名的反面教材,名副其实的“人去楼空”。彼时,力推水司楼上马的时任县委书记潘志立,人称“城建狂魔”“潘大胆”,已经落马近两年。“潘大胆”2011年主政独山,到2018年被免职,不到两届任期给独山县留下了400亿债务,和一堆光怪陆离的大项目,包括大学城、影视城、人造古城、数据中心等等。水司楼是其中最出名的,但绝不是投资规模最大的。“潘大胆”留下的庞大遗产,对2020年3月才脱贫的独山县何其沉重。02独山县成“网红”后,水司楼的命运也受到广泛的关注。2021年9月,“水司楼正被拆除”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镜头里的水司楼周边竖起了吊车,外挂的木结构肉眼可见地减少了。不过,媒体采访时,对方给出的正式回应是“只是安全维护工作”。拆除已经损坏的外挂木结构,是为了排除安全隐患——此前消防部门就指出过,大量外挂木结构过不了关。因此,拆除木结构的工程不是为了拆楼,而是为了“资产盘活”。▲独山县水司楼(图/视频截图)独山县政府从没有拆除水司楼的打算,有文件为证。2020年7月14日,独山县发文称:新一任领导班子“针对此前因盲目举债、乱铺摊子遗留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烂尾工程问题进行整改,通过续建、缓建、转建和压缩建设规模等方式,分类分批推进整改”,“将水司楼变为净心谷大酒店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签订合作协议盘活资产”。独山县选择为这座“网红建筑”续命。可是,烂尾项目找接盘侠并不容易。仅仅是前期扫尾,就劝退了“接盘侠”。2020年3月2日,“净心谷酒店续建”的相关招标文件发送至贵州酒店集团。贵州酒店集团要求,原“水司楼”后续工作启动必须先完成工程质量和消防验收,但净心谷酒店消防工程未完工不满足验收条件;加之原项目消防施工图未经审查无法进行备案,该问题无法解决将严重滞缓净心谷酒店整改进度,目前正在公开招标吸引外部资金进入解决净心谷酒店的消防等问题。这是一个“囚徒困境”。潜在的“接盘侠”当然希望掉坑风险最小化,坚持扫尾干净后再进场。可是,当地肯定也有顾虑——扫尾的钱哪儿来?就算放着一堆债务违约不处理,优先盘活水司楼,还是会有顾虑——扫尾的钱花了,人家还是不接盘怎么办?水司楼当年开工时,很多证都没办齐,说是违章建筑都不为过。面对这种从头烂到底的烂尾工程,接盘的决心不好下,不想接的理由是很容易找的——需要扫尾的何止一个消防工程?总之,独山县和贵州酒店集团没有谈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后来的接盘传闻中,这家专业对口的本省国企再未出现。03传闻有接盘水司楼意向的企业中稍有眉目的,还有两家。一家是上市公司洪涛股份。洪涛股份2017年4月承接水司楼工程的施工,2019年底洪涛股份称,对该项目的回款为6000万元,应收账款已滚至1.5亿元。该公司在年报中把水司楼项目列为“重大未完工项目”,还给出了理由:后续建设资金未到位,且项目投资规模过大与实际需求不符”。怨气之大,隔着屏幕都闻得到。这个被水司楼深度套牢的“大冤种”,一度被传为潜在的接盘侠,外行可能会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把“债主”变成“业主”的确是这轮地方“化债”的常规手段之一。这就有了“洪涛股份接盘水司楼”的想象空间。不过,这则传闻是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臆想。洪涛股份从未公开表达过接盘意向。即使当地政府有心,洪涛股份也无力接盘——这家被地方政府欠款深套的建筑企业自顾不暇,此后的经营状况也是一路走低,就算硬着头皮接,水司楼还是继续烂尾。▲正在改造的水司楼(图/视频截图)另一家传闻中的接盘侠南卓集团,是一家贵州本土企业。南卓集团主要从事贵州省内的文旅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擅长“参与地方政府平台实体化转型升级”。该集团在贵州省内大部分文旅项目,几乎都是与地方平台合作的。2020年7月,的确有南卓的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我们的确准备接手这个项目”。不过,南卓集团主要还是搞建设的,运营能力并不强。该集团此前投资的项目就有收益确权、应收账款等问题,接盘能力存疑。结果的确是雷声大雨点小——南卓股份仅仅参与了独山县净心谷景区道路建设项目后,就再无下文。总之,水司楼这样的烂尾项目,要找到想接盘又能接盘的“白马骑士”并不容易。因此,给水司楼续命的资产盘活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2021、2022年两年间的公开信息少之又少。唯一值得关注的,仅有2022年独山县发改局发布的“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备案”,项目建设单位为鑫影文旅投资,项目总投资3.6亿元——2016年水司楼项目的总预算为3.1亿元,烂尾改造比新造都贵。不过,这一备案信息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鑫影文旅投资由独山县金融业发展服务中心全资控股,实际上是个“化债中心”,其投资实力可想而知。2022年总资产两亿多的鑫影文旅投资,亏损高达5000多万,可堪大用?042023年7月以来,化债相关重磅文件相继出台。地方化债压力层层加码,独山县也加大了“资产盘活”的力度,“净心谷酒店项目”的动作频频。同年8月4日,独山县发改局于县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备案已调整”。项目总投资由3.6亿元增至3.645381亿元,建设规模及内容由“净心谷酒店建筑面积71318.5平方米的装修改造及广场附属设施”改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0785.19平方米,占地面积7307.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654.22平方米”。更精确细致的数字调整,说明实质性推进“走心”。果不其然,8月9日,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此次招标的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0785.19平方米,占地面积7307.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654.22平方米,合同估算价为1.5亿元,计划工期213天。2024年1月初,项目推进再次加速。招标代理进场、规划设计招标公布了中标候选名单,“净心谷酒店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2024年独山县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年内净心谷酒店建成投用,净心谷景区实现运营”。独山动作频频、底气十足,有赖两位出资的“贵人”——该省国资委实控的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格美集团。省国企出场意料之中,格美集团的参与更受关注。格美集团旗下的格林酒店集团拥有“格林豪泰”等多家酒店品牌,是国内酒店业的龙头之一。格美集团正式入局独山县,始于2023年10月25日格美集团董事长率队到独山考察调研。2024年1月15日到17日,格美集团董事长再赴独山,项目随即加速。▲改造后的净心谷酒店(图/视频截图)最近网上流传的现场照片显示,水司楼标志性的琉璃件、木结构外挂已经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大型酒店常见的建筑外观。世上不再有水司楼,只有净心谷酒店。05建筑外观的大幅改造,无疑显示了当地政府将盘活闲置资产的决心落到了实处。然而,这一庞大的闲置资产地标,真的就此“浴火重生”了吗?坦率地说,目前无法乐观。首先,净心谷酒店的“起点”太高了,总建筑成本贵到高不可攀。此次招标的1.5亿元投资,相当于每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的成本2万元左右,这比国内五星级宾馆平均每平方米5000—10000元的建筑成本要高得多。而且,1.5亿元还不够。按照项目备案的3.645亿元,项目后续还需投入2个亿。再算上烂尾的2.56亿元、2018年以来陆陆续续的维护投入,建成后的净心谷酒店造价已经超过6亿元。经营如此昂贵的大型酒店,后续经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再者,净心谷酒店是景区配套设施,盘活酒店就要盘活景区。净心谷景区是个50亿投资预算的大项目,当地有能力盘活吗?即便能够顺利完成景区建设,游客数量也是个大问题。养活净心谷酒店这个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超级“吞金兽”,一年得接待多少游客?▲净心谷景区(图/视频截图)贵州确实是旅游大省,但是距离县城近20公里的建筑面积有7万平方米的豪华酒店也过于奢侈了——即便是省会贵阳的五星级酒店贵航喜来登酒店,也不过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为了一个豪华马鞍,先配一匹千里马,可不是正常的市场逻辑。唯一能指望的“千里马”,就是旅游了。独山的确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是在贵州真能排上头部吗?处于贵州省旅游头部的荔波县一年的游客接待量为1200万人次,是独山县的4到5倍,也没有配置如此昂贵、如此庞大的“超豪华酒店”。综合各种因素,水司楼变身大酒店即便能顺利实现项目建设,未来要维持经营也颇为艰难。当地急于“化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此庞大的地方债不可能“无痛化解”,“一个也不能少”的化债思路是不现实的。独山的经济恐怕承担不起“同一个坑跳两次”的代价。
2024年9月11日
其他

多地国道恢复收费,更棘手的还在后面

国道,又要恢复收费了?近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济南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的批复》,同意济南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收费期限长达25年,具体收费标准和起止时间由省政府有关部门核定后另行公布执行。图/网络济南黄河大桥位于104国道上,设置收费站的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广大网友表示惊诧时,有媒体晒出了一个更扎心的事实——国道收费不是个案,自2021年至今,安徽、山西、甘肃、湖北、吉林、陕西、江苏、山东多地,均发布过国道收费站开通收费的公告。公路养护高峰期正在到来,面对不断增加的养护资金压力,地方财政的窘迫呼之欲出,修得起但养不起的道路,正在成为沉重的负担。问题在于,一没钱就收费,这真的合适吗?01国道收费引发争议,不是个案。去年10月,江苏发布《关于同意205国道宿淮收费站开征车辆通行费的批复》,也引发强烈的质疑,但这一纸批复文件说明,国道收费只是“通知”大家一个结果,舆论反对也改变不了要收费的事实。地方顶着舆论压力,也要在国道上设置收费站,原因很简单,公路建设养护“没余粮了”。众所周知,道路和桥面铺装层,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左右。中国在2008年之后有一轮大规模的公路基建浪潮,随着道路老化,当年修的路,现在基本都到了需要大规模养护维修的节点。公路养护的钱,从哪里来呢?
2024年9月9日
其他

我们大大低估了房价下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最近,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4”上提出,“房价一旦下跌,连40元的咖啡都不敢喝了”,让人有点猝不及防。此前对房地产持续低迷的讨论,主要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宏观视角,诸如通胀、土地财政和GDP增长。房地产行情和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冷门的话题。而且,付鹏的观点和此前的主流观点相反,颇具争议性。过去的主流观点是高房价抑制了消费,这也是支持房地产调控“下狠手”的主要依据之一。按照这种观点,房价越高,购房支出在收入中占比就越高,挤占了其他的消费项目。所以,抑制房价等于释放了消费力。应该承认,这种观点很符合“经济直觉”,因此很容易被大众接受。不过,也有反对者提出,不应忽视购房带动的消费增长。装修、购置家具和家用电器,都是“大消费”,消费拉动力远远大于剩下“买菜钱”的“小消费”。既然房市行情一向是“买涨不买跌”,所以抑制房价非但不能增加消费,反而会导致房市低迷降低了消费。这种“反直觉”的观点,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招商宏观的张静静团队今年4月29日的《居民消费回暖的结构性特征》报告中有专门的研究,通过分析2005年至今五轮房市景气周期和消费趋势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房价走势与整体消费变化的关系并不紧密。从数据上看,这一结论是可以成立的。逻辑似乎上也可以讲得通。房地产拉动的“大消费”和买房省下的“小消费”此消彼长,是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是消费总量的变化。可支配收入的流动性约束,才是决定消费总量的刚性约束,和买房不买房关系并不大。但是,这一研究结论或许可以解释此前四轮房地产周期和消费趋势变化的相关性,却并不适用于当下。因为,这一研究中,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是盲区。“财富效应”正是付鹏观点的主要依据——消费降级因房地产财富效应消退和企业降本增效,中产阶级受房屋价值缩水影响显著,形成消费降级循环。所谓“财富效应”可以这样理解:房价上涨带来的资产性收入,产生了额外的消费动力。这在“有房一族”的中产人群中,普遍存在。房价长期上涨的预期稳固,“手上有房心中不慌”,为退休养老、失业风险预留的储蓄不再必要,提高了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甚至有了消费借贷的底气。“财富效应”作用在微观的消费心理层面,对消费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很难定量分析。谁也做不到“预计十年后房价涨多少,今年我能多花多少钱”的精准消费,无非是房价上涨预期稳定,花钱就松点。此前二十年,房价上涨预期一直很稳定、很乐观,几乎不受政策调控形成的短周期影响。“越调控越涨”的规律形成的惯性思维是“反正政策一放宽,房价又上一个台阶,没什么可担心”,该花的不该花都花了。所以,招商团队用房市景气的短周期和消费趋势作数据作比较的观察方式,是有局限性的。这种短周期观察,只能观察到可支配收入的变量影响,观察不到“财富效应”穿越周期的恒量影响。只有等潮水退去后,才能看到沙滩。“房价一旦下跌,连40元的咖啡都不敢喝了”并非臆想夸大,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2022年至今,长达二十年的房产升值预期终于被打破。“手中有房”的,心里也慌了。实际上,“财富效应”迅速退潮,对中产人群全年龄段、全方位打击。最先“反转”的还不是“40元一杯咖啡”的消费领域,而是金融行为。首当其冲的是2015年第五轮调控后踩着“周期尾巴”上车的“新中产”。2018年-2023年购置房产的,六成是80后,三成是90后。很多人才被高比例首付、高房价掏空“六个钱包”,还要承受历史高位的按揭利率,不得不自救。不仅自己要节衣缩食,还得再刮一遍“六个钱包”,以提前还贷的方式尽可能止损。70、80世代的“老中产”也没好到哪里去。“以房养老”、“卖房上岸”的中长期财务成了镜花水月,只能以增加储蓄的方式增强经济安全感。目前的情况,不是高房价挤占了消费,而是高储蓄增加挤占了消费。这是房价下跌导致中产人群资产性收入增长预期消失、经济安全感下降后的应激反应。汽车和茅台都卖不动了,“新中产”钟爱的“潮牌”迅速落潮,“老中产”身份标志的米其林也不香了。这轮消费冲击最为显著的是“四大一线”。2024年6月,北上广深的社零同比增速比5月分别大幅下滑了12.8、11、10.2、3.2个百分点,至-6.3%、-9.4%、-9.3%、-2.2%。如此明显的社零滑坡,颇为费解。四大一线上半年的经济增速的确放缓了,但也仅是放缓,对消费领域的传导作用不应该那么显著。问题还是出在房地产。四大一线的调控政策相继放宽后,楼市表现不温不火,没有预期中的“反转”。最后的救市预期幻灭了,四大一线的中产人群终于到了“梦醒时分”。当初“财富效应”效应有多强,现在的退潮就有多猛。事到如今,我们必须正视房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房产占中国家庭财产的80%之重,这块“大蛋糕”缩水导致资产性收入预期的下降,怎么可能不影响消费?房地产打个喷嚏,几万、几十万的家庭资产人间蒸发,“连40元的咖啡都不敢喝了”还是说得太轻了。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中国能有多少中产家庭幸存?多少消费动力将会化为乌有?失去消费升级的动力,产业升级之路能走多远?我们低估了资产性收入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9月6日
经济

也该轮到银行出血了!

最近,“存量房贷降息”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撩出了一波地产股行情。其实,呼吁“存量房降息”的呼声一直很高,不能说此前没有一点回应,但也只是“意思意思”,回应了一点点。012023年的8月31日晚,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过一个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由该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新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自主协商确定,但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的加点幅度,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应该怎么评价呢?“苦一苦客户”和“苦一苦银行”的二选一,终究还是站了银行。图/图虫创意通知开了“可以协商”的口子,但是不能跨行转贷,只能和承贷金融机构申请。降不降、降多少,最终决定权在承贷金融机构,妥妥的“优势在我”。不仅如此,还很贴心地托了个底——不准降到买房时的政策利率下限。结果是新房按揭的平均利率降到了“3字头”,2019—2023年搭上“楼市末班车”的存量房贷还是“4字头”。站在银行的角度看,政策效果很好,只降了一点点,不伤筋动骨,吃嘛嘛香。站在存量房贷客户的角度看,也是波澜不惊——还不起的还是还不起,不想还的还是不想还。还不起房贷的,“还”房子。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法拍房市场挂拍房源数达21.9万套,仅1月份就挂拍10.04万套,同比增长了48.2%。不想还的,提前还贷。全国多个房地产热点城市,办理提前还贷的“热情高涨”,预约排到了两个月以上。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9万亿元,同比下降2.1%。金融机构是吃到嘴里的肉不肯吐出来,可是,存量房贷客户也不肯“坐以待毙”,“还你房子”的“武断”和“提前还款”的“文断”一起上,竭尽所能地逃离被套的命运。意思意思降了那么一点点存量房贷利率,并没有打破僵局。02存量房贷利率政策改革号称“市场化改革”,却连随行就市都做不到。2019年8月LPR改革后,5年期以上LPR下降7次,从4.85%降至4.20%。一通操作猛如虎,年均降幅0.12%。2019年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多少变化,可是存量房贷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岁月静好,根本没有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可不是“市场失灵”,而是“政策失灵”。金融机构很笃定,房产占中国家庭资产的80%,是掏空“六个钱包”的命根子,所以政策设计很霸道。政策保驾护航下,牢牢握住定价权,吃定了存量房贷的既得利益。图/视频截图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违反市场规律的单边受益,却让经济付出不小的代价。“苦一苦银行客户”,也苦了经济。首当其冲的是消费。房贷压力持续增加,消费能力持续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跌跌不休”。除了7—9月的暑期窗口,环比、同比几乎全负。今年上半年,同比算是稳住了,但是环比依然不乐观。经济重镇的四大一线,消费形势更不乐观。国统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月,北上广深的社零同比增速比5月分别大幅下滑了12.8%、11%、10.2%、3.2%,至-6.3%、-9.4%、-9.3%、-2.2%。四大一线的居民既是消费的主力,也是房贷的主力。鱼和熊掌之间,他们选择了“熊”。“苦一苦客户”的结果无非是百姓节衣缩食。都节衣缩食了,又谈何“提振消费”呢?消费都要打折扣了,又谈何投资?03存量房贷利率逆势坚挺,不仅挤占了短期的消费力,更改变了市场心态。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收入增长预期消失,金融机构不肯“共度时艰”大幅让利,老百姓就只能防患于未然。买房显然是不可能了,买车也得缓缓,大消费让位给提前还贷。连小钱都得省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大消费大省,小消费小省,大量资金退出了流通流域,逃进了银行储蓄账户“保平安”。锱铢必较、一毛不拔的金融系统更“有钱”了,却不是如愿以偿地捡到聚宝盆,而是被超额存款“撑爆”的风险。央行数据显示,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6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94万亿元,是存款增加的绝对主力。可是,同期的住户贷款仅增加1.25万亿元。老百姓存了7块钱,只贷了1块钱,和银行的债务关系逆转了。轮到银行欠老百姓债了。银行不但不能从住户新增存贷款业务中赚到利差,还要以将近1:7的比例倒贴利息。比较一下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目前的形势有多逆天。住户存款增加4.26万亿元,约为今年1到7月份的一半。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6万亿元,是今年1到7月份的3倍。住户存贷款严重失衡、银行每个月都要倒贴大量的利息。金融机构用存量房贷“拿捏”客户,遭到了超额存款的“报复”。图/冰川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9万亿元,还在源源不断为银行创造利润,还能填补住户存贷款比失衡的流动性损失。可是,能经得起多少轮住户存款的超额增长呢?或许有人会说,住户存款增长终究会到头的。可是,老百姓的房贷承受力也是有极限的。一旦存量房贷出现“断供潮”,整个住户金融业务口秒变流动性黑洞,怎么收拾?金融机构死守存量房利率的既得利益,是硬生生把38万亿的存量房贷打造成了经济循环的堵点——堵住了消费力的释放,给市场信心添堵,经济循环不畅的压力“回旋镖”,最终反噬金融体系。金融机构死守存量房贷的做法,是典型的“搬石砸脚”,其中的教训值得深思。大幅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纾解民困,势在必行。随行就市、惠及民生释放出来的市场流动性,是直接进入经济循环的“活钱”,不是强行放水空转的“死钱”可比的。老百姓手头宽裕一点,心态稳一点,消费能力强一点,长期持有房产的信心足一点,都是真金白银的经济动力。经济发展“以人为本”不是道德高调,而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违背市场规律的过度攫取,逃不过市场的反噬。不要心存侥幸,抱有“苦一苦客户”的心理,真金白银的好政策就是要及时出、大力出,咬牙忍痛也得出。否则,错过了窗口期,就不好说。
2024年9月3日
社会

“砸锅”不易,“卖铁”更难…

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专班的文件流到了网上,引发围观。有的网友惊呼看不懂,也有批评地方政府文件用语太夸张了。其实,“砸锅卖铁”的提法并不是重庆首创,此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用过。这也不是哪个地方政府拍脑袋发明的,而是出自著名的“47号文”,即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47号文”要求,在地方债务风险降低至中低水平之前,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还开出了12个重点省市的名单,叫停了这些负债大户的基建投资。文件中有“砸锅卖铁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明确表述。去年底发的“上位文件”还热乎着,今年各地齐齐刷刷地“砸锅卖铁”,正常操作。从“化债”到“砸锅卖铁”真要比创新程度,“化债”能甩“砸锅卖铁”好几条马路。自古以来,只闻化缘,未闻化债。欠债要么还,要么赖,怎么能“化”呢?除了地方债,也没听说别的债能“化”的。“化债”唯一能想到的手段,就是举新还旧,付出利息成本推迟债务档期。可是,地方债的规模太大了,大规模举新还旧,远远超出了金融系统的承受能力。因此,“化债”半年,地方债不降反增。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2.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大约5万亿。此外还有通过地方国企的融资平台借了大量有息债务,规模当在75万亿以上。“化”不掉,就得还。可是,拿什么还呢?按理说,当然是靠财政收入的增量还债。可是,没有增量。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情况并不乐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9万亿,同比下降2.8%。31省市中仅上海的地方财政有盈余,其余全部为赤字。地方财政没有“余粮”给地方债兜底,那就只能处理资产了。“砸锅卖铁”就是指出售“闲置资产”,用以还债。不得不说,47号文提出“砸锅卖铁”,是有先见之明的。“化债”的终点是“砸锅卖铁”还债,毫无悬念。可是,“砸锅”不容易,“卖铁”更难。“砸锅”不易地方政府手上有很多资产,但是真能拿出来“砸”的“锅”并不多。地方政府手头的“资产包”中,有不少是“楼堂馆所”等自持固资。前些年手头宽裕,投入这些“门面”的钱是不少的。其中有不少确实称得上是“闲置资产”,比如大量空置的办公楼、办公室。闲置是真闲置,但怎么“盘活”呢?对外招租,谁愿意在领导眼皮底下办公?出售就更不可能了。市面上空置待售的办公楼很多,谁会买那些“小白宫”?同理,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很难“处置”。总之,地方政府自持自用的固定资产,无论怎么闲置,都不好“处置”。地方政府手头的另一项大宗资产——土地。“锅”虽大,却不好“砸”。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是很多,但是,大部分低线城市的土地资产都不优质。就那么点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房地产开发下沉”的热潮中,进了银行当抵押物。何况目前房地产市场趋冷,房企选项目是慎而又慎的,谁敢轻易“下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供需两不旺,能把地卖出的地方政府没几家。如此看来,地方政府手上的“锅”,就只剩下国企了。最普遍的是水电煤等城市基础供应,各地方政府手里多少都有点。这些本质上是企业化管理的公用事业,自带垄断属性。“水电煤”只要敢涨价,就能盈利。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利润表现一枝独秀的就是这些。1~6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1%,可谓夸张。但是,这种“利润表现良好”是有舆情风险。此前昆明4月份的川渝天然气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就是一例。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很多已经“处置”过了。比如川渝天然气事件闯祸的那几家都有华润这样的央企参股,并没有多少“处置空间”。一些自诩“市场派”的人士想当然地认为,“砸锅卖铁”是90年代国企民营化改革的先声。只能说,很傻很天真。“卖铁”更难迄今为止,没有哪家“砸锅卖铁”的地方政府有过民营化改革的表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紧绷,谁敢越雷池一步?就算地方政府敢放手,也没有民营企业家敢出手。1990年代国企改革的“接盘侠”,倒在这根红线上的数不胜数,少数幸存至今的还活在某夹头之流的阴影里。他们可不管民营企业家当初接手时的摊子有多烂,你盘不活是你没本事活该。要是真盘活了,那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铁证。在这些“键盘侠”的推波助澜下,我们的舆论场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资本污名化”。资产在国资手上怎么搞、搞成什么样,都是“做大做强”的白月光。一到民企手上,就成了“万恶的资本”。这种社会氛围下,国企的民营化改革是无法推进的。勉强上,也会留下严重的后患。转轨不彻底、产权不清晰,经营权边界模糊等等问题,导致“国”、“民”之间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安乐。深入骨髓的民营企业歧视,对民营企业的抑制,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所以,就算地方政府舍得“砸锅”,找谁“卖铁”呢?结语目前地方政府的“化债账单”上,靠“砸锅卖铁”盘活两三千万资金,对几十亿、上百亿的地方债杯水而言,车薪罢了。实际上“化债”要还是靠举新还旧的债务置换缓一缓短债的偿付压力,这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拉长“引线”,并不能“排雷”。地方债问题的求解,任重道远。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直面问题。今天的国资规模绝非上世纪九十年代可比,但是资产质地并没有提高。且不说大量无效基建造成的债务压力是财政“无底洞”,就是国企的整体经营表现也很难说好。资产占比和经济贡献、经营效率不成正比。《经济观察报》报道提供的参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的98.1%,在全国各类企业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可能近60%。可是,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额86万亿元,仅占全国规上企业278.7万亿元的31%。资产营收率24.3%,明显低于全国规上企业的78.3%,相当于全国企业的近1/3水平。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3%,全国规上企业为3.9%。国有控股企业的营收利润率为5.4%,全国规上企业为4.9%。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4.4%,全国规上企业为58.3%。这组数据说明,国有企业的确做大了,有碾压性的规模优势。营收利润率高,体现了国有企业行业优势。但是,资产的经济贡献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均大幅落后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大,但是不够强。大而不强,反映在国企的财政贡献上。在全国经营性资产中占比六成左右的国企资产,仅提供了全国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大体上讲,国企资产的经济贡献、经营效率、财政贡献,都是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既然地方政府“砸锅卖铁”也解决不了地方债问题,那就只有等国企做强,强到足矣提供与资产规模相匹配的财政贡献时,才能成功“化债”吧。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8月30日
经济

房屋养老金背后,果然有“坏人”!

“房屋养老金”一石激起千层浪。8月23日,住建部宣布“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22个城市已试点”。舆论哗然,“变相房地产税”、“以房养老变成了为房养老”等种种解读,搞得人心神不宁。一些发布消息的官媒,直接关闭了评论区。8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回应称: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不会增加个人负担。公共账户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从试点城市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建立后,会增加社会福祉,不会增加个人负担。这场舆论风波才算告一段落。然而,从“研究”直接跨入“试点”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扑朔迷离。“不需要额外缴费”,就是“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吗?不见得。从各路专家的政策解读、解释看,另有玄机。“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是制度设计的题眼。“个人账户”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的资金”,还特别强调了“不得挪作他用”。为了保持这一专项资金的可持续性,还规定了“业主分户账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交存额30%的,应当及时续交”。根据上述规定,正常设立和运作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款专用,花完再交,是可以实现住宅的维护、更新和改造的资金长期闭环的。那么,设立公共账户是干嘛的呢?专家称,是用来“兜底”的。较早参与“房屋养老金制度”课题研究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淑云称,“房屋养老金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由政府主导的公共账户起兜底作用”。只有未设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才有需要“兜底”。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有三类住宅房屋没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分别是: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自建房”;未设专门账户的公有房、公租房;2007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之前的部分商品房。这三种房屋的维修资金性质不同。农村房的土地产权性质不同,建造和维修自成体系。公有房、公租房的维修资金当然应该由政府承担,不应该有争议的空间。未设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商品房,其维修更新的资金也应该由业主承担。即便这些需要“兜底”,那也是财政安排解决——“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用这样的方式筹集的资金形成公共账户,没任何理由牵扯上“个人账户”的商品房。总之,有“个人账户”的住宅房屋不需要公共账户“兜底”,需要政府“兜底”的住宅房屋没有“个人账户”。“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又该如何理解?其中隐藏的“关键词”是“统筹”。“房屋养老金”的提法,“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的组合设计,灵感来自医保、社保统筹。激发这一“灵感”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个人账户”的账上趴了很多钱。钱多了就被惦记上了,这从力推“房屋养老金”制度的专家的发言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等今年在《中国房地产金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结余超过百亿元,但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10%左右,成都和深圳分别约为4%和5%。严院长得出的结论是“大量资金沉淀未有效利用,且单项使用率不均”。数据部分很容易理解。一般住宅的使用寿命为50年,高层建筑理论上应该是100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实施至今不到20年。即便按照网上流传的说法,中国商品房住宅的实际寿命仅为30年,规范设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商品房的房龄距离“大限”至少还有10年以上。没到花大钱的时候,专项维修资金自然没花多少。因此,这1万亿的结余,不是“大量资金沉淀未有效利用”,这种“资金沉淀”本来就是设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设立初衷。难道房龄不到20年的房子大修三五遍,把钱花掉大半,才是“有效利用”吗?至于“单项使用率不均”,就有点不知所云了。全国的商品房房龄不同、设计和建筑标准不同,业主的需求不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进度不同、开支项目不同是正常,本来就不存在“平均”。严院长们想要的“有效利用”,显然不是让业主们提前大修,而是“统筹使用”。“房屋养老金”制度闹得沸沸扬扬后,严院长发了一段视频,其中一些提法颇为耐人寻味。在视频中,他先是强调了“公共账户是针对公共部位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资金来源自然要由公共部门来筹集,主要的来源包括城镇土地出让收益……另外还可以来自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这和住建部的政策解释一致。严院长后面的话就需要细品了,他说“当前研究建立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当然,在管理模式上,公共账户要实行统筹管理,与个人账户有区别”。一个“当前”、一个“直接”,很值得玩味。“试点”阶段乃至运行初期,公共归公共、个人归个人。但是,财政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个人账户会被公共账户“统筹”掉了。社保、医保个人账户统筹,就是这样的轨迹。统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个人账户”,的确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但是个人账户的钱会统筹进“公共账户”,被“间接”花掉,比如,你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就可以用到别人家的房屋维修、改造上了,相当于绕开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的原则。这也是社保、医保的老配方、老味道。这并非脑洞大开的妄自揣测,而是有迹可循的。试想一下,要是“公共账户”的资金来源自始至终都是城镇土地出让金等财政资金,那就是财政资金筹措和使用的“家务事”。所谓“公共账户”无非是财政资金的专项账户,政府想怎么设就怎么设,该怎么用就怎么用,不会有人反对。财政为缺乏维修资金来源的住宅兜底,也谈不上什么“特色制度”。财政对缺乏维修能力的贫穷社区进行专项补贴,是各国通行的做法。这是政府公共服务兜底作用的应有之义,并不是什么“特色制度”。各国的这种财政补贴,都不牵扯到归属业主、专款专用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的“特色制度”,是欲语还休的意味深长。然而,真要用设立公共账户的方式,把个人账户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统筹进去,于理不合,且存在明显的风险。实际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并不是“个人账户”,是与房屋绑定的专项账户,是房屋产权不可分割的部分。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按房屋户门号设分户账”,而不是以业主个人名义开设的账户。即便业主卖房走人,也不能把账户里的钱带走。因此,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用怎样的方式,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弄到其他账户挪作他用,都是对房屋产权的侵犯。这种以“公共”之名,化私为公的“统筹”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财政缺口,而是扩大了财政缺口。被统筹的社保、医保就是如此。统筹之后,“个人账户”不再独立核算,而是和“公共账户”搅合在一起,该补贴的没补贴,不该花的却花了,成了“多轨制”的糊涂账。以至于资金缺口迅速放大。目前社保、医保的统筹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统筹就能做得更好吗?更有一种专家意见,统筹后“引入金融工具”以实现资金“增值”。这就有点睁眼说瞎话的意思了。“金融工具”又不是包赢不亏的点金石,而是有风险的。以目前“资产荒”的金融形势,什么样的“金融工具”可以实现增值呢?一旦造成亏损,岂不是又要“兜底”了?为了“兜底”搞统筹,结果还得另外再找“兜底”,那就很尴尬了。当然,专家把主意打到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房地产行业现在这个样子,原来靠房地产带动的大量内需消失了,土地财政出现疲软,专家们急地方政府所急。但是,也不能病急乱投医。“急公好义”可以有,“急功好利”是危险的。1万亿的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看上去很庞大,和土地财政流失的大窟窿比,那就是一点“蚊子肉”。而且,这些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商品房过不了几年也要进入大修高潮,自顾不暇,哪有余力供财政“统筹使用”?真把这笔钱“统”没了,“老破小”缺乏维修资金的问题没解决,大量商品房的维修资金缺口又冒出来,还得找财政兜底,窟窿只会更大,安全风险更高。即便从当下提振房市的角度看,市场心态高度敏感,任何损害房屋产权的做法都会引发严重的负面反应。房市风雨飘摇,就不要再搞什么小动作了。总而言之,仅仅是“不需要额外缴费”并不能保证房屋养老金“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增加保障房、推进城市更新,无疑需要大量投入资金,这应该由财政负担,而不是转嫁给个人。专家学者的心思别用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乾坤大挪移”,不要把主意打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头上的歪脑筋。
2024年8月29日
其他

从IPO到DPO,SHEIN偷偷跑英国上市去了

近日,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媒报道,快时尚零售巨头SHEIN(希音)正计划直接向英国公众出售股票(DPO模式),其中包括散户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此前,在美国上市无望的SHEIN,被爆出已于2024年6月在伦敦秘密交表,计划以500亿英镑(折合660亿美元)估值上市,相比估值最高点1000亿美元的缩水了大概36%。结合已有国内外的报道,可以发现目前关于SHEIN赴英上市目前主要有五类问题,分别是:估值是否合理与发展前景、身份问题绕开国内监管合规性存疑、遭遇全球大面积知识产权诉讼、以及快时尚行业普遍遭遇的ESG问题与DTC跨境电商普遍面临的国外小额豁免政策收紧趋势。上述多重问题与争议,也使得SHEIN这项伦敦交易所有史以来最大的上市计划备受质疑。目前,快时尚领域ESG与跨境电商普遍面临的问题媒体已经有诸多分析、无须赘述,下面我们重点就SHEIN自身独有的前三大类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首先,SHEIN估值缩水36%后,估值或依然偏高,竞争壁垒低、市场正遭蚕食对标快时尚行业,我们发现Zara作为Inditex集团旗下门店最多、营收占比最大(超七成)的品牌,Inditex市值1,600多亿美元,2023年净利润约60亿美元,市盈率约26.7。而SHEIN2023年净利润在20亿美元左右,参照该市盈率,合理估值大致为530多亿美元,相比此次赴英IPO的估值660亿美元,比市场合理价格高估了约25%,市盈率在30左右。另外参照女装领域的新秀Lululemon的资本市场表现看(市盈率在20左右),以此为参照,SHEIN的合理估值应该在400亿美元左右,可见其自身谋求赴英上市给出的660亿美元估值,可能比合理的市场价格高出65%。当然一个企业估值的高低,除了同行业市盈率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外,自身的竞争壁垒是否足够高、竞争是否激烈等,也是保证企业持续性营利的重要因素。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就快时尚领域而言,SHEIN成功的概因其建立的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高效的供应链组织能力。相比Zara等巨头而言,SHEIN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广州番禺构建起了一张密集的供应网络,配套有1000多家服装供应商,以及300多家核心供应厂商,通过超高频率、更低价格的每日上新去快速迎合国外市场雪球。这一效率与成本壁垒对国外快时尚品牌而言可能不容易习得,也看似牢不可破。但中国作为服装大国、竞争对手层出不穷,这种供应链能力目前不仅正被多家国内的综合跨境电商平台所获得,更是被快时尚垂直行业内的包括诸如Cupshe、Halara、shopCider、lilysilk、Zaful等中国企业快速跟进。这意味着,SHEIN原有的女装快时尚的海外市场,正被来自国内的多家家企业,以更快速、更低价、更多样化的方式所蚕食。第二,SHEIN套壳新加坡,难掩内核是中国企业身份,绕开国内监管先例不可开关于身份问题可以追溯到2年前,SHEIN此前原本是一家毫无争议的中国公司,但为在美国上市,2022年SHEIN将主体移至国外,套壳为总部位于“新加坡”公司后,一直深陷舆论漩涡。后续赴美上市未成功后,此次拟上市地改为英国,但这一身份问题仍然饱受争议。无论是SHEIN的发展历史、甚至创始人成长历程,以及当前的最新的业务布局也会发现其中国企业的身份内核。为什么说即使把总部迁至新加坡,当下的SHEIN身份内核依然是一家中国企业?首先,从员工数量上看,媒体报道显示,希音在国内的主体公司为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员工人数在1.6万以上。而希音在新加坡的总部人数仅仅数百人。另外从SHEIN官网上也可以查询到,8月底所有在招岗位2009个,地点分别位于中国、新加坡、美国等全球13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中国招聘岗位数1869个、占比93%,新加坡招聘岗位数8个、占比0.4%。其中新加坡招聘岗位数量不仅远低于中国,甚至远低于美国52个。第二,从SHEIN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维度看与产能角度看,仍高度依赖中国。报道显示,广州番禺是SHEIN供应链的核心区域,SHEIN海外生产供应链仍未成型,虽然也有在海外建厂的个别案例,但让难以取代国内产能。比如SHEIN的供应商已在伊斯坦布尔建厂,但也仅占欧盟地区销售商品的20%。令人遗憾的是,SHEIN在准备IPO过程中遇到问题,虽然业务生产主体在国内、享受着中国制造业的高效与低成本红利,却把所谓的总部迁移新加坡公司、对外企图以模糊的说辞掩盖身份问题,不敢去大大方方承认中国企业身份。今年5月8日,在洛杉矶米尔肯研究所(Milken
2024年8月27日
社会

铁饭碗,也越来越不稳了!

屋子里有一只蚂蚁和一只大象,你会看到哪一个?我说是蚂蚁。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饿死在出租屋的外地女孩”,就是这样一只蚂蚁。那篇《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火了之后,引发不少质疑,然后就看不到了。有嗤之以鼻说是“咪蒙体”贩卖情绪的,我对咪蒙也不熟,不知道怎回事。也有批评作者是“喝人血馒头”,还有直斥作者编造的。我觉得很纳闷,一篇文章而已,怎就引发了那么大的恶意?后来作者发声明说是读者投稿的,删除是应警方要求。又是一波口诛笔伐。“警方不会有这样的要求”之类的言之凿凿,仿佛坐实了作者心虚。我觉得这样的恶意揣测挺可笑的,这作者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编造“警方要求”作为自行删稿的理由。果然,警方很快就大大方方地回应了——确有其事。警方的操作没问题,无需遮遮掩掩。在调查非正常事件的过程中,因办案需要,警方与媒体协商,希望媒体“保持静默”配合查案,是法治国家普遍存在的常规操作。那些脑补“警方不会有这种要求”以证作者作伪心虚的,顾左右而言他,一个道歉的也没有。口口声声“捍卫真相”的,却没有面对真相的勇气。本以为这事也就这样了,等警方给个调查结果就完事。没想到接下去又搞出那么大阵仗。大小媒体扎堆采访,密集报道铺天盖地,对“外地女孩”的人生进行了显微镜级别的审视。大有不能“证伪”誓不收兵的架势。各路人马正常发挥,有考据“外地女孩”性格问题的,有明示暗示家里重男轻女的,有专攻家庭条件尚可的,还有考据死者真实学历、考编成绩的。终于以“大量”的细节出入,成功“证伪”。我们的媒体大军以显微手术级的精妙解构技术,雄辩地证明了“外地女孩”之死轻如鸿毛。“外地女孩之死”就是个“意外个案”,作者是“流量猎手”、吃的是“人血馒头”。总之,死就死了,就不该写。一个非211毕业、家庭条件“尚可”、性格有缺陷、考编未进面试的“外地女孩”,不配受到关注,不配有流量,不配有“情绪爆点”,只配无声无息地死在公众视线之外。在我看来,细节的出入并没有影响基本的事实——一个考编屡战屡败的失意者,死在了出租屋里。这样的失意者,车载斗量。这场风波,是一堂生动的新闻伦理课。给出的教训是,如果媒体人不能给出完美事实,就应该选择完美回避。否则,大把的同行会华丽变身福尔摩斯,手持祖传的放大镜,代表“真相”消灭你。“外地女孩之死”就成了“真相显微镜”下的“意外个案”。蝼蚁之命,遮挡了“屋里的大象”——数百万考公考编大军,争夺一个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上岸机会”。这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用“上岸”代指考公,最初是上世纪香港的说法。彼时,香港经济经历了遍地黄金的高速发展期,年轻时“下海”捞金,人到中年拼出了有房有车有股票的中产身价,就考公“上岸”了。理想的配置是拿一份公务员工资,有一两套房子收租,美滋滋。“上岸”本来是个体完成阶层跃迁的胜利宣言,是奋斗终点的半退休,却成了这边大学生走出校门的第一选择,是一步登天的“宇宙尽头”。这多少有点荒诞的意味。中国大学生的“上岸”热情,冠绝全球。大学生考公务员意愿的人数比例,美国是3%,“大政府”的法国也只有5.3%,而中国达到了15%以上。另外,还有50%左右的准备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体制内的“铁饭碗”。虽然民营企业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却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铁饭碗在中国社会的超常吸引力,扯不上“东亚特色”、“华人文化”。华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新加坡,有考公意愿的大学生仅2%,比美国还低。公务员地位颇高的日本,2023年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仅为1.4万人。而同年在中国,仅“国考”就有250万人报名,竞争3.7万个国家公务员岗位。再加上20万地方公务员岗位的竞争人数,最保守估计,中国的考公大军也要达到1千万以上,与应届毕业生人数相当。日本人口数量为1.25亿,是中国的十一分之一,日本的考公报名人数只有中国的千分之一。都是东亚国家,都有长期的官僚精英体制,但是两国学子的“考公热情”,天壤之别。异常高的考公意愿,造成了异常低的“上岸率”。2023年,国考的竞争比按资格审核通过比计算,超过了100:1的大关,实打实的百里挑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考公”高。读破万卷书,都是为“考公”。这不是“出租屋女孩”的“偶发个案”,而是千万蝼蚁的命运写照。“上岸”不是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而是弱水三千的命悬一线。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第一年的岗位流失率高达50%,第二年更是高达75%。看上去只有“铁饭碗”是最牢靠的。应届毕业生很清楚自己的命运,出校门左转是“铁饭碗”,右转是“自由职业”、“慢就业”。智联招聘问卷调研显示,今年应届生慢就业、自由职业的比重为19.1%、13.7%。“自由职业”还算是就业,“慢就业”是个什么鬼?出校门左转是“铁饭碗”,右转是跑快递、送外卖和“慢就业”。考公考编的一纸试卷,是千万学子命运前途的分叉路。泾渭分明、人鬼殊途的三岔口,你会怎么选?过于沉重的选择,什么职业理想、什么前途规划、什么兴趣爱好,都被抛到一边。千里挑一的编制,究竟是含金量多高的职业?2023年4的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总报名人数30万。17个地市加省直,一半的竞争比超过100:1。鹤壁市殡仪馆招录1人,竟有1508人报名,仅次于郑州市检察院后勤服务中心的1560:1。2023年广东省单位统考最终报名人数57万,同比增加了10万。按照人口比例计算,广东的考编热情比河南还高两三成。竞争比最高的职位为深圳市工业展览馆综合部一职,竞争比为1815:1。寒窗苦读二十载,竟是为了这样的职业前途?后勤部门这样的养老岗位,竟成了千里挑一的香饽饽?所谓“上岸”,不过如此。何况就算“上岸”,还有“僧多粥少”的无尽泥泞在前方等待。“铁饭碗”的职业风险在增加,含金量却在减少。“铁饭碗”之所以香,一是稳,二是薪酬待遇高。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铁饭碗”的收入是体制外“纸饭碗”的1.7倍。说不香,肯定是假的。然而,今年的形势急转直下。多地传出公务员的绩效奖被砍、工资拖欠。含金量明显下降了。事业编更是连饭碗也不稳了,有直接减员的,有转企业编的。最夸张的,是河南省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人考编集体作废。41个倒霉蛋在“岸上”待了两个月,又被打回了水里。出租屋里的男孩女孩,正在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铁饭碗”还能捧多久?原因无它,财政养不起了。地方财政的“正财”税收收入,大幅滑落,“偏财””土地收入更是油尽灯干。很多地方都靠“非税收收入”维持“紧平衡”。“紧平衡”和“慢就业”,同样玄而又玄,却又对仗工整,相得益彰。“紧平衡”意味着资源减少,资源减少意味着生态恶化。铁打的“体制内生态”也不例外。“体制内”上下尊卑、秩序井然,资源分配自上而下层层递减。这种严格的金字塔结构,手头宽裕时上有肉、下有汤,雨露均沾,其乐融融。利益盘子缩水时,存量争夺的竞争压力陡增,职业风险加剧。不进则退,退则落水,一步天堂、一步地狱。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佩奇事件”,就是升迁未果引发的惨案。郎情妾意的你侬我侬,闹成了翻脸无情的恩断义绝。任你是驻龄有术的肤白貌美,还是满脸正气的浓眉大眼,终落得“成则毛奇,败则佩霞”的一时笑谈。弼马温的职场经历告诉我们。没佛爷道君看顾的野怪,纵是有点道行,终究逃不过一棒打杀的命运。李佩霞的官方通报里,照例给了“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的棺材钉。理想?初心?是出租屋里悬梁刺股对“铁饭碗”的朴素向往吧。经各路情绪稳定、三观正确的正义媒体深度挖掘,出租屋女孩考公的最佳排名是25,从未进入过面试阶段,“证伪力”十足。有识之士还要补刀,说她这样的性格进了体制也不行。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长袖善舞的佩霞都不行,怎样的性格才行呢?“佩奇事件”照例当然必须也是“偶发事件”,那些在镜头前举着身份证举报的呢?岸上的纷纷落水,水里的挣扎上岸,他们身上发生的都是“偶发事件”。个体皆蝼蚁,命运皆偶然。显微镜下的蚂蚁,放大了千百倍,足以遮蔽屋子里的大象。张雪峰老师对新闻学大不敬曾引起笔杆子们群起而攻之,错在张老师。他低估了用“真相”遮蔽事实的武器价值,对“偶发事件”的证伪需求是旺盛的,并且会越来越旺盛。不完美的事实不可信,完美的真相是人命如草芥的不值一提。只是,雄辩的真相成功地忽略了“屋子里的大象”——千百万考公大军的无奈、煎熬,栖栖遑遑。结语大象不是一夜养成的,考公大军不是一夜间冒出来的。“考公热”风向标的国考,在2010-2016年国考的报考人数稳在150万以下。2017年后不断攀升,2021年到2023年的报考人数更是以每年50万的增速“起飞”。与此同时,竞争比也从70出头快速攀升至100以上。2024年,国考的报考人数更是首次突破300万大关。有更多的嘴,期待财政“铁饭碗”里吃上一口热乎饭。财政怎么办?看看国考、地方考公考编的岗位需求,大概是能看出点端倪的。2023年招录人数创下了十年新高,其中最大的贡献者当属税务系统。全国税务系统共招录人数2.5万人,占总招录人数的67.34%,相比同比扩招25%。地方考公的最大增长点,是执法部门。“非税收入”高速增长的形势喜人,唯一的美中不足是人手不够。上上下下都在招兵买马,为财政的钱袋子添砖加瓦。用心良苦。考公大军闻风而动,及时做出了最正确的个体选择——越是财富遥不可及时,越要亲近“钱袋子”。2023年国考最热门的岗位出自税务系统——位于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的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超过600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度娘曰:曲麻莱县,常住人口为33170人,GDP10来个亿,人均3万挂零,2020年脱贫。能养几个“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就这么个犄角旮旯的蚊子肉,引得6000多年才俊竞折腰。我们无权责怪他们做出了个体的“最优解”。但是,这真是漫长人生的最优选择吗?这样的“最优解”多了,宏观财政和经济将会无解。收更多的钱需要养更多的人,养更多的人需要收更多的钱,这是个死循环。水里的、岸上的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却都躲在放大镜后高度专注地研究蚂蚁标本,假装岁月静好。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8月25日
其他

印度这次又踩准了方向!

原编者按:2024年7月23日,“莫迪3.0”烧出了第一把火。减税、增支和降低赤字,看似“不可能三角形”,在莫迪政府递交的新预算案里毫无违和感的共存。莫迪3.0的选择是复刻中国道路还是另辟蹊径?印度经济奇迹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7月23日,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联合政府正式提交2024年大选后的首份中央财政预算。这是莫迪第三个任期,所以新预算案被视为“莫迪经济学3.0版”的精华预告篇,备受瞩目。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强劲增长的亮眼表现,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2023年印度GDP超过了英国,全球排名第五。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计指数,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无论第五还是第三,印度经济的全球重要地位都是无法忽视的事实。不过,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最近的大选中小挫,失去了绝对多数席位,靠盟友支持才顺利组阁。执政地位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印度经济政策是否还能沿着“莫迪经济学”的轨道继续推进,也是这份新预算案的看点。新预算案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过依然保持了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比较有意思的是,减税、增支、降赤字同时出现在这预算案中,颇有一点“印式奇幻”的感觉。▲
2024年8月22日
社会

真相比“搞垮一个企业很容易”更劲爆…

一段录音把名不见经传的成武县意外出圈。“扶持一个企业我没本事,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出自市监局工作人员之口,相当惊悚。“每年有5000万政绩”,更是让人领教了市监局的“创收能力”。管不着的乱管关于事件起因,网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样的:2024年7月29日,山东成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巴克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认定该公司涉嫌传销,并拟对其处以2558万元的罚款。巴克公司随即提出听证申请,要求阅卷。市监局以“没有规定”为由,拒绝企业在听证会之前阅卷。企业再次沟通,得到了上述“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云云的霸气回应。不过,这事还有个“前传”。2022年10月11日,成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以巴克公司涉嫌传销为由,向山东省成武县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冻结巴可公司银行账户里的9455万元。双方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磋商”。更有意思的是,巴克公司是一家河北唐山的企业,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管辖权归属,不归成武县管。那么成武县市监局是怎么把手伸到唐山的呢?是靠一份举报信,称巴克公司搞网络传销,听说在成武县发展了几十个会员。于是乎唐山的巴克公司就被山东成武县的市监局给查了。网络传销案件可不可以异地侦办?答案是可以的,对网络传销案件管辖权有专门的司法解释“犯罪地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为辅”。问题在于,这条司法解释针对的是刑事案件办理,应该是公安局出面,而不是市监局。也就是说,即便广武县市监局有权调查巴克公司,并且判断其有传销嫌疑,那么也应该交由公安部门进行刑事调查。问题是,广武县市监局连行政调查的管辖权也没有。因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明确规定,对网络传销的调查处理也应由经营者的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部门管辖。总之,依法依规,成武县市监局都管不着。可是,成武县市监局不但管了,还管得很宽。2020年以来,该局已经对北京、大连、海口、杭州等地多家企业如法炮制,累计申请冻结资金高达7.8亿元。这些公司到底和广武县市监局如何“磋商”、罚了多少钱,无从得知。以开给巴克公司的2558万元的罚单推测,不可能是什么小数目。“每年5000万政绩”,是工作人员随口说说的?还是真金白银的“打传经济”?更耐人寻味的是,长达数年的“磋商”都谈了些什么……细思极恐。该管的没管广武县市监局越权执法、趋利执法,显然是错误的。不过,巴克公司也不见得是什么良善之辈。2015年在河北唐山成立的“医疗集团”,经营范围五花八门,保健食品销售、医疗器械销售和租赁之外,还有珠宝服饰、母婴用品、陶瓷玻璃、五金家电等数十种业务。经营业务之驳杂,令人叹为观止,真是什么正经的医疗企业吗?而且,这家公司有多项违规记录。2023
2024年8月18日
社会

俄罗斯这次麻烦了…

世上最难察觉的变化,是时代的变化。对时代变化视而不见,意味着被时代抛弃。2024年,俄乌冲突似乎进入了冗长的“垃圾时间”。战场陷入了拉锯战的泥沼,外交场上则是各方释放消息、试探底线。这种僵持状态,是上个世纪很多局部战争的老戏码。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是“打得差不多了,可以谈了”。比如,7月29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表示,俄乌冲突无法“在战场上”得到解决,印度将进一步加强对俄乌开展斡旋工作,并建议其他国家也与俄乌双方保持接触。没想到,这场让人昏昏欲睡的“特别军事行动”再次出现反转——乌军一波反推到俄境内,成了双方的“特别军事互动”。01“特别军事互动”8月6日后,陆陆续续传出乌军袭击俄罗斯西部边境地区的消息。一开始,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多少重视。乌方保持沉默,俄方轻描淡写。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表示,乌军6日起对库尔斯克州发起进攻,约有1000名乌克兰武装部队人员参加了这一行动。区区1000人的小股部队,能掀起多大风浪呢?可是,8月9日,俄国家反恐委员会宣布自当天起在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实行“反恐行动制度”,并宣布已经在3州撤离数万人。显然,乌方的行动不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术突袭。8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首次承认乌军正在对俄边境地区发动攻击。▲泽连斯基发表讲话(图/视频截图)乌军的行动搞大了,比想象的还大。8月12日,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汇报说,乌军控制了库尔斯克地区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一天,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斯米尔诺夫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称,库尔斯克州有28个定居点共计约2000人被乌军控制(后续消息显示,乌克兰控制的居民点数量还在快速增加,可能已经达到了40以上)。随着事态越来越严峻,参与此次行动的乌军人数也很快被修正。3000人、7000人,后来又是美国新闻机构报道的1万人,目前是俄罗斯媒体报道的1.2万人。显然,这不是一次临时起意的战术突袭,而是乌方精心策划的战役级别的军事行动。俄罗斯很明显没有做好准备,颇为被动。一时间俄媒体口诛笔伐,国际上冷嘲热讽。俄军方撒谎、防御乏力、应对决策迟缓等等,批评之声甚嚣尘上。其实,在这次事件中,俄方的应对失措,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撒谎”、“无能”。俄方的困难,远超想象。02库尔斯克,再次“沉没”乌军攻入的库尔斯克州,是俄罗斯中央联邦管区下辖的行政主体。中央联邦管区汇聚了俄罗斯的精华所在,其中包括莫斯科州、莫斯科市。可见库尔斯克州有多重要。库尔斯克州的重要性,源于它的地理位置。与乌克兰长达245公里的边境线,是俄通向欧洲的西南门户。距离莫斯科540公里,是首都圈的“卧榻之旁”。毗邻的别尔哥罗德州是俄军哈尔科夫方向攻势的大后方。因为地处要冲,库尔斯克州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二战期间的库尔斯克战役,重要性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场战役才是卫国战争真正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切掉了德军的胳膊,库尔斯克战役打断了德军的脊梁”。如今乌军不仅顺利攻入了这个堪称“脊梁”的地区,还集结了相当的兵力、控制了大片地区、严重威胁交通线,成了首都圈的“卧榻旁的鼾声”。俄方的压力可想而知。压力首先来自军事。如此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失守,损失了大量军事物资是小,影响乌克兰境内的俄军补给是大。这次俄乌冲突中,俄方一直被补给问题困扰,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乌军扎在这个战略要冲地区,就是如鲠在喉。乌军在库尔斯克州的规模目前还不算很大,至少没有大到对莫斯科造成实质威胁的程度。但是,由于俄军的电子战水平很低,很难第一时间掌握乌军的动态。乌军掌握了相当程度的军事主动权。比如“横向移动”攻击别尔哥罗德州的军事威胁,会对俄军正在进行的哈尔科夫攻势造成干扰。据俄媒报道,别州已经出现了成建制的乌军。8月9日,俄方把别州和库州打包的“三州反恐”,可以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图/央视新闻这里要给格拉西莫夫大将“辩诬”。他最初对乌军数量“仅1000人”的错误判断,饱受“故意撒谎”、“习惯性瞒报”的指责,是有“背锅”之嫌的。作为职业军人,格大将应该深知这一境内战事的敌情是纸包不住火的,撒谎毫无意义。“进入库尔斯克州的乌军仅1000人”,很可能就是当时他所掌握的信息,而不是刻意隐瞒。其实,格大将的误判不难理解。经北约改造和援助的乌军,电子战的水平远超俄军。战场隐蔽做得更好,指挥协调能力也更强。目前有信息称,乌军至少是兵分三路分批次进攻库州的。第一时间全面掌握乌军动态和规模,很可能超出了俄军的技术能力——俄军自己动不动就摆出“一字长蛇阵”,时不时闹出失联事故,可见其信息技术水平见肘捉襟。要求俄军在库尔斯克州245公里的边境线上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敌情,是不是有点“超纲”了?不是格大将不诚实,而是手头没有真实信息。同样的道理,乌军一旦在库尔斯克州扎住了,就掌握了机动方向的主动权。到底怎么“动”并不是最的重要,重要的是有选择行动的先手之利。俄方很难有效实施机动防御。03军事决策和政治决策的两难俄军做不到灵活及时的机动防御,就只能四处围堵。人海战不是俄军的强项吗?可是,目前的情况下,俄军可以投入库尔斯克州防御的兵源很成问题。俄军的军改大致上是“贵精不贵多”的精兵战略。俄乌冲突以来,能打的基本上都上了前线。后方留守的基本上都是以义务兵为主的“鱼腩部队”,主要用途就是维持地方秩序。因此,遭遇乌军精锐部队的进攻一触即溃,不是他们无能,而是正常的“出厂设置”水平。更麻烦的是,现在连凑数填线的“鱼腩部队”也不足。俄杜马议员、南方军区副司令员视察库尔斯克州后,在社交媒体上说,防线上的地雷是埋好了,可是地雷阵后面人影子都没有。可见这些鱼腩部队修筑防线还算尽责,只是驻防的人手不够。现在要临时拉人填线,人从哪儿来呢?首都圈的留守部队倒是近,但是敢调多少呢?外高加索、远东确实还能挤出一点留守部队,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近的不能动,远的过不来,只能临时征兵充数。所以,库尔斯克州第一时间的防御乏力,俄媒体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不满意也没办法啊。形势比人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就这么点,只能在决策时做出取舍。军事上的最优解,是放弃前线部分地区,大规模、成建制地回防。但是,这不仅会付出丢失“战果”的军事代价,还要付出很沉重的政治代价。本来在乌境内打得就不尽如人意,闪电战打成了持久战。好不容易夏季攻势俄军推进了一点,现在又要向回“战略转进”,相当难堪。即便回防,也很难抓住乌军的主力决战——乌军既然可以悄悄地进来,就能悄悄地回去。整个战事进程,俄军在相对固定的阵地战死磕还可以,一旦运动起来就占不到便宜。说到底,还是电子战水平的局限。如果是俄军回防扑空,乌军轻轻松松“事了拂衣去”,等于输两回。总之,主动大规模回防是解库尔斯克州燃眉之急的军事最优解,但政治代价太大,这个决心不好下。另一个军事选择是索性在境内收缩防线,重点方向防一下,别的就先放一放。看看乌军下一步的动作再说。乌军毕竟不是“天降神兵”,也有补给问题、兵源问题,扩大战果的能力终究有极限。但是,这种消极防御,且不说各种军事上的变数,政治压力也受不了。一波波涌向莫斯科的国内难民怎么安置?这一波的好几万已经到首都了,夏天住帐篷还行,到冬天还回不去就麻烦了。要是再放任乌军继续四处出击,再隔三差五给莫斯科送几波难民,就不可收拾了。再者,消极防御对民心士气的打击很大,民意失控反噬的风险很大。俄罗斯民众中的确对“特别军事行动”高度支持,西方心心念念的反战力量是没有的,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可是,高度支持不是无条件的。民意支持的是胜利,而不是失败。外面打不赢也就罢了,现在敌军老在眼前晃悠,英勇的俄罗斯民众还能情绪保持稳定吗?还有,消极防御库尔斯克州,各州的“山头”会作何感想?外高加索、远东的联邦主体本来就对来自联邦的补贴减少、兵源索求无度有怨气。眼看着对库州“见死不救”,这些远州的离心倾向会加剧。这些边远地区不重要,那常年“受北约威胁”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又会作何感想?俄罗斯的内部政治本来就很复杂,特别军事行动久拖不决后更复杂。内部的抗压能力不可高估。因此,消极防御在军事上或许可行,政治风险不可承受。综上,应对库尔斯克州战事的主要压力来自政治,不能军事优先。这才是克里姆林宫和军方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军方“撒谎”引起了高层反感。俄罗斯对乌情报工作不是只有军方在做,甚至主要不是由军方主导的。当初忽悠出“基辅闪电战”的情报来源就不是军方的,而是情报系统。因为误导决策,很多情报系统的高官落马。因此,就算这回军方的信息收集、情况判断的确出错了,可情报机构也没做对啊?凭啥格大将独自背锅呢?对乌军此次行动的后知后觉,本质上是技术上无解,而不是哪个部门出了问题。俄媒体集体炮轰格拉西莫夫大将,一方面是舆论的情绪宣泄,另一方面也是高层拉扯的表现。有分析称格拉西莫夫最近被高层冷落,那多半也是因为决策分歧,而不是所谓“撒谎”。面对真相本来就是政治难点中的难点,何况压根就缺乏真相呢?04决策执行难上加难军政双方存在分歧,不仅涉及到最终的决策,也会影响接下来军事行动的指挥系统。目前各方的消息显示,回防库尔斯克州的兵力主要还是从乌境内的俄军调。不过,不是大规模成建制地回防,而是从各战区分头抽调。哈尔科夫抽一部,顿涅茨克抽一部,等等。这是政治和军事平衡的结果。俄国内那些“虾兵蟹将”肯定是靠不住,拉来填线顶一顶,还堵在了路上,所以肯定是要前线劲旅回防的。这是军事决策。但是,政治上又不能主动放弃前线,“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只能各处挤点“余力”。这是政治决策对军事需求的平衡。这样做是无奈的选择。副作用是无法回避的。来自不同战区甚至不同性质的部队调回来,“转进”的过程就有风险。如前所述,俄军只要机动起来,就会暴露很多问题。兵力调动就位后,如何统一指挥也是个难题——不仅缺兵,而且少将。如果各自为战,就有可能被各个击破。可是,统一指挥权交给谁,也是个问题。有“厨子叛乱”的前车之鉴,“卧榻之旁”的战事指挥人选,忠诚必须是第一位的。其次则是协调各方的能力,军内要有威望,摆得平各个“山头”来的部队,同时还能得到俄国内各势力尤其是情报机构的充分支持。然后,军事指挥才能也要过硬。也就是说,库尔斯克防御战需要一个绝对忠诚、八面玲珑、军事指挥能力高超的全能将才。放眼整个俄罗斯军事史,能符合这么高条件的将领……有吗?俄罗斯军人的“优秀传统”是:能干的少,且不听话;听话的多,但不能干;甭管能干不能干,都是暴脾气。指挥库尔斯克州保卫战的将才,是个难题。部队就位了,合适的人选到位了,库尔斯克扛住了,还有乌境内的军事风险。图/视频截图前线回防的兵力是各处挤出来的“余力”,可是哪里真有“余力”呢?俄乌战事至今,哪条线上的压力都很饱和。自从“闪电战”打成“持久战”,前线战力不足一直是俄军的痛点。分兵回防不可能没有负面影响。据说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已经转入防御,未必可信。但是,哈尔科夫没事,别的前线也会出问题。俄军大规模回防的信息是瞒不住的,分散的分兵回防,意味着处处漏风。战力的此消彼长是很客观的,给了乌军寻求突破口的主动权。目前俄方应对库尔斯克州事态的方案是政治和军事平衡的折中方案,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特别军事行动”变成了“特别军事互动”,对俄方造成的困扰不是一城一地得失的问题,而是造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战略影响。俄方目前所处的困境,远比军事应对复杂得多。一些看上去很荒唐的“笑话”,并不可笑,而是左右为难的不得已。诸如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乌克兰入侵、把敌方战役级的军事行动定性为“恐怖行动”,都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碍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分析了。对俄方的左支右绌,要多一些“同情之理解”。这不是一时一事的应对失措,而是从“特别军事行动”伊始就陷入了战略性、全局性的左右为难。总之,观察和理解这场脑洞大开、突破想象力极限的“特别军事行动”——现在是“特别军事互动”,是一堂理解时代变化的必修课。
2024年8月14日
经济

这才是俞敏洪“切割”董宇辉的真正原因!

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的20条意见。其中,对包括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等11类消费提出了促消费新举措。在教育和培训消费方面,《意见》提出,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指导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鼓励与国际知名高等院校在华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教培又回来了?虽然不敢下绝对结论,但至少短期内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不至于狼奔豕突惶惶不可终日了。这对俞敏洪老师,真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提那些令人不快的话题,什么“双减”之类的也没错,但那已经是历史了。至于铁头那类找教培茬子的,至少在这个领域,没有牟利空间了。无利不起早,牟利不得自然也就没人干了。一切向前看,都要向前看。还是说回俞老师,关注个体就是关注时代,何况是俞老师这种罕见的体面人?跟小董分手是对的,一来已经产生了裂痕,乘着还能体面,还能好聚好散大家和平分手避免难看;二来主业又有机会了,新东方还是回去做老本行更好一点。直播带货这种事,跟俞老师的性格其实是不合的,做直播带货于他而言,面子上真的有点难。俞老师本质上,还是把自己当一个读书人的,让读书人当垆卖酒不是不行,卓文君不是也被迫卖了一回?真到逼急的时候,企业家人格浮现出来,东方甄选也能做出点样子。有选择的话嘛,当然还是搞教培得心应手。不用抛头露面的讲什么货好你赶紧买,挑好老师做好课程,不愁没人上门。毕竟学而优则仕,不让人学而优,等于不让人去仕。这几年,经济实力允许的家长,大都转过头请一对一去了。一个好老师的一对一价格,1000,2000都不罕见……另一方面,其实在鼓励消费意见出台之前,新东方就已经“复活”了,看下刚出的财报:总营收43.136亿美元,创下5年新高;净利润3.096亿美元,同比增加74.6%。在这些营收里,教育板块快速暴涨。既然老本行又回来了,直播这一块也就没那么重了。前面说了,俞老师本质上,是读书人里的企业家,企业家里的读书人,有着强烈的“双重人格”属性。企业家人格这一块,让他敢想敢干敢创业,也能跟合伙人打擂台,老本行受挫,他就搞直播卖货救场;读书人人格这一块,让他有点清高,更乐意为人师,更要体面,不想吃相难看。教培事业,恐怕是最适合俞老师做的行业了。既不用向权势者点头哈腰要项目,也无需每日自卖自夸推销产品,有口碑自然有人来送钱。能搞好培训的机构,可以有明星老师,但不能只有一个明星老师,如果有,也只能是俞老师自己;而一个搞直播的机构,必须围绕着大明星转,事先必须对明星有所制约,否则多少MCN公司因为主播红了反而一拍两散?下面这个曾经大红大紫的网红,没动静了吧。我估计下面直播会继续搞,分都已经分了,往事都随风,也不用再纠结谁是谁非,还是看公司的未来更重要。前阵子跟北京来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老俞前阵子正在北京看文旅项目,可能是跨入文化旅游业了。上个月有财经人查了下天眼,说最近有个公司叫北京新东方沃行天下国际旅行有限公司成立了,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俞敏洪,经营范围含旅游业务、会议及展览服务、露营地服务、组织体育表演活动、体育竞赛组织、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票务代理服务等。看股权全景穿透图,该公司由北京新东方沃凯德国际教育旅行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北京新东方文旅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新东方沃凯德国际教育旅行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另一家北京新东方沃游天下国际旅行有限公司也已于同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也是俞敏洪。新东方有新动作了,这是好事。这两年无论你去哪个热门景点,只要节假日无一不是人山人海。可能很多朋友业想开了,旅游能花几个钱,与其拿着辛苦积攒的钱去投资、买房,动辄亏本数十万,还不如花点小钱多玩玩。本身就拥有庞大学子的用户群,把这些用户导入文旅项目,俞老师的企业家人格也同样强大。新东方CFO杨志辉表示,本季度,新东方提供量身定制的国内外文旅产品以及营地教育,已在全国超过65个城市进行了研学营地教育;另一方面,市场对头部企业提供的教育培训需求仍非常强劲,其中k12的需求尤甚。一直认为教培在中国是特别好的行业,有着海量的死心塌地无论如何也要学习的群体,这些群体在学习之余也需要旅游,而且需要的是有文化色彩可以寓教于乐的旅游,再加上带点文化色彩的直播。这么一来,培训——文旅——带货,流程就就算打通了。效果要比单纯的带货直播好很多,事实证明确实如此。7月30日,东方甄选在新疆举办了“食遍中国”专场直播活动,直播间人气直冲10w+。去明星化的直播能成功,俞老师作为企业家又趟出了一条新路径。中国最缺的,就是这种百折不挠的企业家精神,加油,新东方!
2024年8月12日
经济

又一颗百亿骗局大雷,爆了!

“泛茶”爆雷,震动江湖。泛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郑朝根,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这位郑董事长宣称“泛茶的初心是要做中国的奢侈品茶,不是做用来炒作的茶,泛茶未来要做的是中国特色奢侈品集团”。事后看,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泛茶”的玩法并不复杂。高价出货,再以高溢价回收,经典的庞氏骗局。玩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上车早爆赚,上车晚爆亏”,折腾了两年,泛茶开了几百家门店,“营业额”达到了几百亿规模,就到了爆雷的“梦醒时分”。一堆“经销商”、“消费者”手里拿着高价茶,甚至连茶也没有,就是一张提货单,找公司兑付,兑了个寂寞。照例,“受害人”纷纷找政府要说法,闹出了“大新闻”。以我之见,说他们“活该”不过分。“泛茶”的“局”里,哪有无辜的“茶商”、“消费者”,都是明知是“局”还主动往里跳的赌徒。“泛茶”卖的不是茶,而是赌局任何正经的茶商、茶友都不会“入局”的。因为“泛茶”的庞氏游戏玩到了极致,是赤裸裸的“金融局”,脱离了茶市的常识。据媒体报道,网传一款名为“2021屹起”的产品报价高达610000元/提,折算下来约244元/克。相当于两克茶可以换一克黄金。这种产品,懂茶的肯定不敢碰,喝茶的更不会买来喝。的确,茶叶市场隔三差五会出现“天价龙井”、“天价普洱”、“天价碧螺春”的戏码。但是,这些“天价茶”多半是新茶上市时造势的噱头罢了,不是正常流通的商品。产量稀少,有价无市,想买也买不到。“泛茶”那种以“提”计的通货,就算是“限量款”、“年份茶”,也达不到那样的价格。“泛茶”开出的回购溢价,也高到不可思议,明显有违常识。普洱茶的确有时间增值的属性。这是普洱茶的卖点。2008年,普洱茶龙头企业大益茶厂率先搞回购,很多茶企纷纷效法。主流的回购年化收益率5%,炒普洱茶最红火时也不过15%。“泛茶”的品牌创立初期,回购价的月利率高达15%。后来规模做大了,回购价降低,月利率10%左右,年化收益超过了100%,远超正常水平。甚至按月计算升值的方法本身就很荒唐。普洱茶的陈化是很缓慢的过程,一两年都未必有多大变化。普洱茶的消费群体有限,消费量不大,存量的稀缺性变化很慢。无论如何都没有按月增值的道理。其实,“泛茶”把游戏规则订得那么离谱,是故意为之。一方面是“高举高打”才有暴利空间;另一方面就是人为设置门槛劝退懂茶的。设想一下,“泛茶”的店里时不时来两个老茶客,一边品茶,一边挑毛病,批评定价过高、回购价太虚,这“局”还怎么做?赌徒入局,不怕赌场出老千,就怕被人当面打脸。身边总有人说“这茶不行啊”“这生意做的不正常”,也是不好意思下手的。所以,“泛茶”的局要做成,先得筛选客户。把真懂茶、喝茶的茶叶消费者筛出去,才能吸引、留住投机客。精准筛选客户,是庞氏骗局乃至所有商业骗局的基操。“泛茶”成功地达成了目标——在专业茶商和茶友圈子里,几乎听不到这个销售额高达几百亿的“高端品牌”。最多就是影影绰绰传来一些“有人炒作高价茶”的消息,也不会在意。老茶友都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不会对新入行的“高价茶”产生兴趣。哪怕“泛茶”就开到了自家常去的茶叶店边上,也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因此,“泛茶”的局,卖的不是茶,而是金融投机的赌局。“金融茶”的庞氏骗局,谁都不无辜正因为卖的不是茶,所以“泛茶”给经销商立的规矩也很荒唐。泛茶要求经销商至少要有10%的“消费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经销商不能只囤货卖货,而是要拿出10%的货供人品鉴,开鉴赏会、推广会之类的。这是一条反常且滑稽的规定。经常逛茶市的朋友都知道,茶友“蹭茶”是茶叶营销的基操。店家没有不欢迎茶友“白嫖”的,先尝后买天经地义,尝了不买无可厚非。线上购买也一样,消费者可以向店家要茶样,就算你不要,人家也会主动赠送。所以,不管线上线下,正常的茶叶经销商都是茶叶消费大户,哪需要上级经销商定什么“消费量指标”?可是,泛茶必须这么做。没有“消费量”的限制,自家的“经销商”就成了囤货的对家,而不是销售的下家。“经销商”们这个月进货,下个月找“泛茶”公司回购变现,省心省力,没损耗。庞氏骗局的传导链就断了,“局”就做不成。所以,“泛茶”必须逼着“经销商”消费、推广。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家的“经销商”就不是正经卖茶叶的。“泛茶”的局里,上下游之间不是讨价还价的正常博弈,而是各自心怀鬼胎的满满算计。至于那些买茶的终端“消费者”,对这个“局”的金融投机本质也是心知肚明的。“泛茶”几百家门店,不是开在犄角旮旯的阴暗角落,很多都开在各地的闹市甚至茶市里。比价简单,产品的品鉴对比也不难。多喝喝、多问问价,就都明白了。实在懒得跑,网上查查价也不难。何况“泛茶”主打“高端奢侈品”的明牌,定价比同行多了一两个零。几万几十万的奢侈品消费,能不多张几个心眼吗?“泛茶”做的是明局,入局的也不是“傻白甜”。“泛茶”的终端客户,并不是什么正经的茶叶消费者。他们不是冲着茶叶来的,买茶也不是为了消费,他们只是心存侥幸的投机客。所以,“泛茶”后来连茶也懒得做了,“卖茶”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提单的虚拟交易。彻彻底底的“金融化”,成了广州市监部门多次公开警示的“金融茶”。现在那些拿着“提单”的“经销商”、“消费者”哭天抢地、满脸悲愤地告状喊冤,值得同情吗?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贪婪、短视埋单,说句“活该”不过分吧?这不是“受害者”羞辱,因为这些投机客正是庞氏骗局传导链的一环。没有这些贪婪的投机者,无法成“局”。只不过他们倒霉地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否则他们会毫不介意地把手上“金融茶”传给下一个入局者。因此,他们所谓的“受害者”身份只是客观的结果。主动入局、一起害人,才是他们行为的主观动机。因此,这些法律意义的受害者,在伦理层面很大程度上是存有主观恶意的加害者。不值得同情。在“金融茶”的庞氏骗局中,没有谁是无辜的。“万物可金融”的标本兼治当然,说他们活该,不等于对这种“金融局”就该听之任之。其中的教训是要总结和汲取的。“金融茶”看似新鲜,实则老套。这些年来,市面上的庞氏骗局屡见不鲜。从P2P到虚拟币,再到形形色色的“传销”,是“万物可金融”的群魔乱舞。庞氏骗局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但是动辄上百亿的频繁爆雷,在全世界是少有的。很多正常的金融产品“南橘北枳”,比如P2P、区块链在金融发达国家平稳运作多年,却在这边迅速蜕化成了庞氏骗局。造成“万物可金融”的原因,不是老生常谈的“过度金融”,恰恰相反,这是是金融产业发展不足的副作用。贫瘠的土地更容易长野草。长期以来我们的金融产业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缺乏优质金融产品的供给。大众可选择的正规投资渠道、金融产品少,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速完全脱节。于是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野生金融”疯长。这些疯长的“野生金融”制造了大量所谓的“受害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顺应民意”出面干预、兜底。“政府管一管”、“政府出手”的兜底预期,变相助长了投机氛围——赌赢了单车变摩托,赌输了还能指望政府出手“拉一把”,何乐而不为。结果,政府越管,爆雷事件就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抑制“野生金融”,靠“强监管”解决不了。“万物可金融”,防不胜防。今天打击“金融茶”,说不定明天就冒出个“金融咖啡”。因次,抑制“泛茶”之流的野生金融泛滥,需要转换思路、标本兼治。治标,指的是政府不要为那些所谓的“受害者”兜底。他们要“富贵险中求”主动入局,那就要鸡飞蛋打、一地鸡毛的心理准备。至于治本,还是要靠大力发展金融业。老百姓的正规投资渠道畅通、金融产品丰富,“万物可金融”的庞氏骗局就没那么容易得逞了。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8月10日
社会

体育饭圈乱象背后,真正可怕的是这群人……

最近“体育赛事饭圈化”闹得沸沸扬扬。体育总局表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全国体育系统必须高度警惕、快速行动”。态度坚决,心态炸裂,赛场上运动员拼搏,平台上饭圈打架,的确闹心。不过,体育领域的互联网治理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还需理性分析、冷静应对。反对畸形“饭圈文化”,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奥运健儿的优异表现,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可。为中国运动健将加油助威、喝彩叫好,是舆论的主流。一些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引发了争议,也是正常现象。这是“自古以来”的体育文化,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现象。大家关心体育赛事,才会评头论足。冷冷清清、三缄其口的“清凉氛围”之下,赛事办得没劲,运动员比得没劲,伤敌八百自损一切。因此,赛事相关的正常争议,不能和畸形“饭圈化”混为一谈。比如,“三里屯大屏提前露出”事件后的引发的舆论浪潮,就属于正常的批评。不能责怪网友们“揪着不放”。既然搞错了,就要“立正挨批”,这是和社会舆论良性互动的正确姿势。中国体育事业的群众基础深厚,应该充分自信。重视体育,早已是中国社会的共识。乒乓球、游泳等老牌优势项目,是大众体育的基石,随着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网球等“新贵”项目也在中国迅速崛起。中国大众对体育事业的高度认可和热爱,不是区区畸形“饭圈文化”能撼动的。其实,本届奥运会畸形“饭圈文化”搞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主流舆论都极度反感。别看畸形“饭圈”闹得欢,出了圈就是“过街老鼠,一片喊打”。这说明我们舆论生态的“自然免疫机制”是有效的,不会被畸形“饭圈文化”轻易击溃。毕竟大部分网友是抱着“球赛就酒,越喝越有”的轻松心态观赛的,谁愿意被群魔乱舞扰了兴致?畸形“饭圈文化”不可能成为大众体育文化的主流。他们的噪音再大,也只是噪音而已,不可能轻易鸠占鹊巢,败坏中国体育事业的底蕴。因此,面对畸形“饭圈文化”的入侵,体育界人士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纠枉过正、用力过猛。和很多领域的互联网治理一样,对畸形饭圈文化入侵体育,需要精准施策,而不是大炮打苍蝇,挫伤广大网友对体育赛事的热爱,扰了观赛的兴致。精准施策,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节点,切断黑色利益链条。畸形饭圈文化的“爆点”是情绪,通过煽动、放大、传播负面情绪,吸引眼球、收割流量。“情绪”只是表象、只是工具,真正的驱动力还是利益。正如“侠客岛”指出的,抵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入侵“更要抵制利益驱动下的贩卖隐私产业链”。实际上,畸形饭圈文化的黑产业利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各路“粉头”异常活跃的背后,是操盘流量变现、利益输送的机构化运作。这些黑产“节点”卖力地制造舆情风暴,挑动对立,可不是为了满足情绪需求的逞一时之快,而是收割流量、“收费服务”、贩卖“周边”的长期经营。比如,“私生饭”跟踪尾随运动员,严重干扰运动员生活、训练的行为,可不是出于“个人热爱”,而是收集“周边”在圈内出售。再如,故意拉踩甚至不惜以造谣中伤的方式制造热点话题,也不是对“偶像”的热爱,而是为了所谓组织“应援”的“收费服务”。总之,畸形的饭圈文化看似是高度情绪化、非理性的网络舆论现象,其实是高度理性、长期运营的线下生意。在各大平台上兴风作浪,只是畸形饭圈文化的冰山一角。社交媒体平台只是这条黑色产业链的“货架”,真正的利益运作、组织体系是线下机构。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仅仅停留在互联网舆论空间,是治标不治本。互联网舆论场太大了,高度去中心化的生态体系是扎不紧篱笆的。只要饭圈“黑产”的利益链不被切断,利益驱动不消除,畸形饭圈的组织经营者总能处心积虑地在鸡蛋壳上找到缝。这是互联网治理的难点所在。对畸形的饭圈文化人人喊打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娱乐圈到主播行业,现在又入侵体育领域,始终得不到有效治理。说明仅仅是对线上舆论的高度警惕,没有线下打击黑色产业链的雷霆手段配合,是无法遏制这股网络泥石流的。其实,打击地下黑色产业链对体育事业的干扰,在体育竞技史上早有先例。最著名的莫过于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这些足球暴徒不仅是英国足球的祸害,更是“走出国门”全球作妖。这些暴徒到处滋事,让英国人丢尽了脸,闹到了举国共讨的地步。英国政府屡屡重拳出击,抓的抓、判的判,依然屡禁不止。社会学、政治学研究这一极端群体的论文洋洋洒洒,都不得要领。直到世纪之交,足球流氓背后的黑产业逐步曝光,随着黄牛倒票、勒索俱乐部、操纵赌球等等黑产被一一清除,这颗足坛毒瘤很快就消除了。失去了长期的利益驱动,就没有足球流氓这一群体性事件,只有球迷情绪失控造成的零星事件。这一前互联网时代的案例,对我们今天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入侵体育乃至根除这一互联网舆论毒瘤,仍有有借鉴意义。任何时代,人性趋利的“底层代码”都不会改变。治理畸形饭圈文化,还需从线下的根子解决,而不是流于线上舆论的表面。1%的黑产经营者为了谋取黑色利益,制造出了99%“脑残粉”,这就是畸形饭圈的真相。线上线下合力打击这1%的黑色经营者,才是互联网舆论治理的关键。因此,对畸形饭圈文化的入侵,仅仅在线上抵制是不够的。这不是“云端”的战斗,而是线下实体的非法经营行为。对这种问题的治理,应该参照治理网暴的成功经验,线上找病灶,线下做手术,精准切割黑产节点。这需要畸形饭圈文化的受害者、互联网平台机构、行政和司法机构的默契配合、合理分工,形成合力。我们应该鼓励那些深受“脑残粉”、“私生饭”之害的运动员勇敢地站出来,该起诉就起诉。尤其是那些明星运动员,他们有足够的商业资源、行政资源,有能力采取主动的反制措施。广大热爱体育事业的网友,是他们坚实的舆论后盾。平台作为商业机构,不适合作为争议的裁判。但是,平台应该支持运动员们合理合法的抗争,积极配合调查取证。行政和司法机构应该通过立法立规,明确流量机构的行为边界,限制流量黑产的膨胀。总而言之,对畸形饭圈文化入侵体育,要高度重视,但也不必用力过猛。避免“大炮打苍蝇”的误伤一大片,而找准要黑色产业链的节点,精准施策,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切割。天下苦畸形饭圈文化久矣,是该斩断这条黑色利益链了。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8月7日
经济

这个考编大省,史无前例地砍掉了十万编制

山东的丈母娘恐怕更难了。山东省人社厅等10部门近日联合发布重磅通知,宣布启动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此次改革涉及驻济和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后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约10万名曾经拥有事业编制的员工将正式成为企业合同工。图/网络考编是一个岗一个岗地匹配,而改革则直接收回10万人的编制,这一轮“事转企”的力度确实够狠,甚至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随着后续影响的持续释放,这也必然会加剧山东人考公考编的难度,爱考编的宝宝傻了。01这不难理解。制度层面的改革,传递到社会,自然会激起各式各样的浪花。山东这一史上最大规模缩编的社会影响,怎么估量都不过分。腰缠万贯,生意好到爆,也不及丈母娘眼里的一个“编”。一直以来,山东给人的印象就是考编大省,“为什么山东人如此热爱编制”的话题,火遍各大平台,就连张雪峰老师在直播时也调侃山东人对编制的痴迷,说什么“不孝有三,无编为大”。在很多人那里,一个稳定的编制就是唯一的价值观,就是个体在大时代对于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认知。这当然没有问题。生活的质感或者说生存的价值,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粗粝而真实。有一个编制,意味着一种笃定和踏实,是市井百姓对于制度的信心所在。通俗地讲,入编就是进入“保险箱”。图/冰川然而,事物都是在变化的,编制也不例外。当“保险箱”越来越大,纳入其中的编制越来越多,就有点难以为继了。一方面,事业单位太多,涉及范围太广,必然从寻求保障走向抑制活力的反面,导致财政不堪负累,有点托不住了。而因为事业单位兼及生产经营领域,也使得诸多本该有活力的领域逐渐利益固化、社会板结化。另一方面,求安稳的编内人生,也产生大量机构冗余、人员冗余,很多人宁可守着一个鸡肋般的编制,抱残守缺,躺在舒适区,也不愿去实现更多的可能,并不利于激发社会的创新和创造力。02事业单位改革已势在必行。若说这样的改革究竟有多必要?不妨从之前已经取得的成效来做个考察。作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在进行中。2022年9月,山东省在“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宣布,10年来,不再保留省级10名、市级7名、县级5名以下事业单位,全省纳入改革范围的事业单位减少9996家,精简33.1%。减少近万家事业单位,这个数目确实不小,但只占全部事业单位三成不到。巨大成绩背后,其实是更加庞大的事业单位数量。从这个背景看这一次新启动的省属事业单位转企,或可认为这项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已经开始啃骨头。毕竟,相对于之前砍掉的近万家“小软散”机构,省属事业单位往往距离权力更近,则推进难度也会更大。这无疑需要下更大的决心,设定更为完善的行动方案,坚决、稳妥地做好一系列后续接驳服务。毕竟,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剥夺和再分配,必须搞下去,但要尽可能照顾到各方利益。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事业单位中有一部分属于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这是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不能市场化和社会化。03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孤军深入,而是要协调联动、配套共进。当下,多地事业单位改革亮点频现,热火朝天,除山东外,河南省今年4月启动改革,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这些做法均可圈可点,但也只是改革第一步。事业单位改革已经不断深化,行政单位改革也应跟上,迅速破题。既然入编的人容易滋生怠惰,公务员难道就不会怠惰了吗?各级财政的真正重负,公务员所占不少。其实,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山东人对编制的热爱,其实,更应该看到的,是底层人士对可预期生活的向往。一个健康的社会,就应该通过不断的改革,让资源配置更合理,让人才流动更顺畅,更能释放并激发社会成员的热情和创造力,大家一起找到各自最合适的姿势,也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对象。
2024年8月6日
经济

县城盲目跟风,让人忧心……

发展数字经济再次受到高度重视,这是好事。但是,“算力中心”下沉到县域,不是好迹象。撰文丨关不羽数字经济重回国家重点支持的支柱产业序列。但是,还是要警惕各地城投跟风,盲目上项目,避免过度基建、无效基建的重蹈覆辙。01近日,山东东阿县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一期70Pflops)备案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发文表示,投资15亿在一个县城建算力中心有没有必要,并对资金来源提出了质疑。7月17日,东阿县官方人员作出了回应,项目确实存在,但“项目不属于财政投资,不清楚具体资金来源”。该备案项目的公开信息显示,15亿元投资确不是财政投资,却是有财政背景的城投操盘。项目的建设单位“东阿县东科数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山东东财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财”),而“东财”的实际控制人为东阿县财政局,是一家标准的县级城投企业。公开信息还显示了该项目的用途:“项目建成后将重点服务于本市,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服务设施”。图/网络讲白了,这就是县级城投平台搞了个基建项目。“算力中心”的名目无非是传统基建换了个“数字基建”的马甲。这种“服务本地”,或者更直白地说,是“服务本地政府”的基建项目,是城投债的渊薮。城投以政府隐形担保为后盾、用土地资源作为抵押物搞项目,从银行、债市圈钱。能还则还,还不上就“化债”。那么,还是那个老问题——这个项目要是落地,15亿的投资能回本吗?大概率是不行的。15亿投资算力中心,对东阿县来说,还是太奢侈了。就“服务本地”的功能性而言,东阿县无论如何也用不上那么多算力。东阿县常住人口34.1万人,低于全国县域常住人口平均水平。区区这点人口的公共服务即便是“高质量”,算力需求能高到哪儿去?东阿县的产业结构也很传统。驰名中外的阿胶制造要那么多算力干嘛?算力能把驴喂得更肥,还是把胶炼得更亮?▲东阿县中国阿胶博物馆(图/视频截图)东阿的财政能力也不足以支撑如此规模的数字基建项目。2023年东阿县的财政收入为15.8亿元。算力中心的15亿元投资,相当于东阿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东阿的财政收入没有余粮,更多的是债务。2023年底当地的地方债务余额为56.97亿,广义债务率高达365%,狭义债务率也有193.18%。窟窿不小、收入不多的财政每年能拿出多少钱,为自家的算力中心埋单呢?别说东阿县了,就是东阿县所属的聊城市,在山东的经济排名也是靠后的,财政能力、产业结构与昂贵的算力不匹配。而且,城投企业也不是操盘算力中心项目的合适角色。城投企业的经营能力本就堪忧,更堪忧的是技术能力。算力中心集中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信息安全不容小觑。因此,东阿县的算力中心项目还是备个案、充个数算了,要是搞出了一地鸡毛——大笔投资打了水漂、大量资源浪费,最后还得麻烦上级出面“化债”,何必呢?发展数字经济确实很重要,但数字经济可不能搞“城投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思维”发挥到数字经济领域,大概率是一哄而上的“过热”始,百无一用的“深寒”终。对此,业内早有警示。02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院长张云泉对启动一年的“东数西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其中就有各地一哄而上盲目上马的现象。张云泉指出,“各地建设智算中心热情高涨,出现了不顾实际需求,重复建设的现象。已经有超过30多个城市建设了智算中心,更多城市在规划上马新智算中心,甚至出现了一个城市同时建设多个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的现象。”作为行业领军人物、数字经济算力经济的主要倡导者,张云泉委员的建言是值得重视的。然而,张委员建言一年后,算力中心的立项已经“下沉”到了县域,说明他此前指出的问题非但没解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实际上,东阿县的城投转行搞数字经济并非个案。传统基建被限制后,债务高企的城投企业打数字经济、数字基建的主意不在少数,甚至有“数字城投”的新概念。倒腾土地搞金融的城投企业转型科技企业,怎么看都不靠谱。简单粗暴的卖地生意都玩不转的,还能转行玩高科技?着实让人捏把汗。这种下沉式的一哄而上,并不是重视“数字经济”,而是重视“经济数字”——GDP增长的数字、拆东墙补西墙债务腾挪的数字。本地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结构需要匹配多少算力,地方政府心里难道没个数?图/图虫创意本地的数字经济的有效需求、发展基础有限,可是“经济数字”无效需求是无限。其中的逻辑和传统基建大量重复、无效投资是一样的,明知小县城不需要八车道、十二车道的豪华大马路,可是项目越大、圈钱更多,经济数据越好看。这种“项目学”的核心技巧是抓住政策风口巧立名目。今天政策鼓励改善交通,那就上交通项目。明天风向换成重视文旅,那就搞文旅项目。如今传统基建立项被限制了,数字经济成了香饽饽,就轮到“算力中心”了。这种政府主导的“项目思维”由来已久,一哄而上的项目与真实需求无关,和财政能力脱节,因此造成了大量的资源错配,导致经济运行体系的效率下降。如果算力中心成了遍地开花“县县通工程”,那会是怎样的重复建设?这种一哄而上的“项目学”会让中国经济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对数字经济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项目学的背后是“规划思维”,政策引导就是规划先行。可是,数字经济发展“去中心化”的市场思维,和行政主导的规划思维,本身就八字不合。也就是说,即便我们能改善政府主导投资的项目模式,排除“数字”干扰,达到理论上的“完美”水平,也难以出现期待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因为,数字经济无法“规划”。03数字经济从来不是中心化的“规划产物”,而是去中心化的市场经济成果。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经济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市场博弈的产物。所有数字科技的发展,都是商业机构在市场活动中反复试错中进化产生的。比如算力技术,今天人工智能的主要算力不是各国政府长期重视、大量投入的超算,而是游戏产业边缘成长起来的GPU。“GPU为王”的算力革命,甚至在1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任何政府、科研机构预先作出了规划。这种“计划外”的技术革命,主导了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移动端技术的普及,形成了没有物理边界、无比庞大的云端市场,超出了任何传统规划思维的能力范畴。庞大的市场需求,每天诞生无数的新需求、新点子,不断驱动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科技成长路线,没有固定的轨迹可循。今天大干快上的“算力中心”,或许过不了多久就成了明日黄花。这也是有前车之鉴的。前些年各地一哄而上的“融媒体中心”,现在有多少是正常运转的?当时花大价钱搞的“高端设备”,没过几年小主播在家里攒个机就完美替代了。所以,绝大部分区县级的融媒体中心,政府用不上,民间不想用。落得个十室九空、“铁将军”把门的寂寞。甚至在财政吃紧的当下,一些地区的融媒体中心已经成了讨债讨薪的重灾区。图/视频截图在数字经济领域,所有成功的创新都是“意外”。数字经济产业是无数市场主体的创意在市场中分散试错、彼此竞争的产业。这种产业模式是中心化的规划思维无法替代的。这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多年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也没能成功打造出一家科技巨头。政策背书的官方认证“独角兽”,很快就被证明点错了科技树,所谓的“先进技术”被证明是过渡性的、不成熟的,迅速失去技术领先地位。又比如人工智能产业的那几条“小龙”,曾因“算法先进”备受重视,却在“算力为王”的时代迅速衰弱,成不了OpenAI。事实证明,“独角兽”无法由政府制造,只能从市场中成长起来。能够支撑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算力,也是一样。地方政府拔苗助长“上项目”,不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正解。总之,发展数字经济再次受到高度重视,这是好事。但是,“算力中心”下沉到县域,不是好迹象。及时叫停一哄而上的地方数字基建,约束政府投资行为,避免数字基建重蹈资源错配的老路,是当务之急。长远来看,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最关键的是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约束行政行为的边界。放手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大胆经创新。少一点禁忌就多一点活力,少一点管制就多一点创新。而不是越俎代庖,投资经营一把抓。如果一定要坚持行政规划主导,那就不要发展数字经济了。强扭的瓜不甜,何必呢?搞出满地的算力中心,未来真的不好收拾。▼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预约直播冰川大论场系列
2024年8月1日
社会

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几年,金融圈成了众矢之的。已经到了做空挨骂、做多也挨骂的地步——买国债都被批评“扰乱经济”,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今年以来房市、股市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唯有国债一枝独秀,连番大涨。以至于4月份央行喊话“不要炒国债”,可是依然没有止住国债上涨的势头。5月22日,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正式进入二级市场交易,“国债热”达到高潮。连续暴涨,最大涨幅25%,两次触发临时停牌。央妈也从喊话升级为采取行动。7月1日,央行宣布将于近期面向部分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并表示卖出国债操作正推进落地。央行明确表示要亲自下场融券“做空国债”。这一非常举措,可见形势之激烈。于是,照例有业内人士出来“政策解读”,遂有了“疯抢国债,也是对经济的扰动”的暴论。民间脑补继续加码,往“中美金融战”的阴谋论上扯。但凡金融资产下跌,“做空中国”的帽子满天飞,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连“做多”也不行了吗?其实,“疯抢国债”没有什么阴谋,而是“资产荒”的极致表现。“资产荒”是当下很多经济现象的解释,甚至发行超长期国债本身,也有“资产荒”因素的影响。求解“资产荒”现象,是破解今天经济困境的一把钥匙。5月份,央行发行超长期国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财政需求以及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商业银行因“资产荒”造成净息差降低的经营压力。30年超长国债2.57%的发行利率,就是为大型国有银行量身定做的“小灶”。大型国有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为1.85%左右,业务管理成本大概为生息资产的0.8%。两项叠加,资产收益率的底线在2.7%左右。市面上的“资产荒”造成居民和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银行存款激增。可是,银行也找不到足够的优质资产投,存多贷少的超额储蓄大幅导致银行的净利差收益大减,成了放不出去的烫手钱。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陡增。这就需要央妈伸出慈爱的小手,拉“孩儿们”一把。3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是2.57%,基本满足了大型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底线——名义上还差那么一丢丢,但是大型国有行买国债的管理费用低、不占资本金。2.57%的国债利率至少不亏,甚至略有点盈余。因此,央行发行超长期国债,就是为国有大行定制的无风险资产。之所以说是为国有大行量身定制的,是因为股份制银行的收储成本、业务管理成本都比较高,资产收益率底线要达到3%以上。超长期国债的2.57%没有照顾这些“小伙伴”。国有大行吃肉,股份制银行最多喝点汤,其他的金融机构只能眼馋一下。可是,这样亲疏有别的精准安排在一级市场的发行阶段是有效,但在二级市场就不灵了。“资产荒”雨露均沾,金融机构都是有钱不知道往哪儿投,都缺优质资产固守筑底。一级市场吃不到长期国债的肉,更得在二级市场疯抢。这一抢,就造成了国债价格的暴涨。债券和股票不同,股票是越买越贵,债券是越买实际收益率越低——因为债券每次上涨都相当于预支了未来的利息收益。所以,国债成了单边的多头市,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大幅下降。这就惹恼了央妈。这帮“熊孩子”不听招呼的搞法,不是砸场子吗?国债的实际收益率是市场无风险利率的标杆,要是跌得不成样子,会波及整个利率体系。间接也会影响到汇率——中美之间的利率差扩大,的确会加剧资金外流。所谓“中美金融战”的阴谋论就是这么来的。不过,本轮中美之间的资金流动,起决定作用的是其他宏观因素而不是美联储加息、中国降息的利差扩大。让央行烦恼的真正原因,我们金融系统的利率水平是政策主导的,如果和市场实际利率严重背离,会影响政策的权威性。这是关乎金融主导权的大事——政策可以给,但市场不可以要,更不能“倒逼”。因此,央行做出了“我要下场做空”的强硬表态,政策解释家们顺势扣上一顶“扰动经济”的大帽子。可是,解释家们显然用力过猛了。经济哪有静止的,“动”是必然的。至于说“扰动”,那是言重了。金融市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谁吃饱了撑的,故意和央妈置气?“扰动”总有不得不“扰”的理由。没有人“恶意做多”国债,无非是“资产荒”压力之下的不得已罢。从居民到企业再到金融机构,上上下下都是有钱也没处投的“拔剑四顾心茫然”。即便央妈精心设计的长期国债,也免不了被“扰动”了。这场国债风波,直接影响有限,却凸显了“资产荒”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内伤。央妈是真难,为“资产荒”出手发过债,却因“资产荒”受到了意外的政策干扰,最后不得不用“亲自下场做空”的非常举措打补丁。这是难为了央行,难就难在左右为难。动作幅度稍微大点,就遭到了市场的反噬。其实,“资产荒”对央妈施策的干扰远不止区区的国债风波。很多宏观的货币政策,都受到了“资产荒”的干扰。比如,“货币政策救市派”期望央妈相仿美联储搞QE,亲自下场收资产。可是,“资产荒”摆在眼前,央妈能不慎重吗?A股没有纳斯达克,债市里唱主角的地方债是泥菩萨过江。央妈QE谁,谁就解套了,可央妈找谁解套呢?QE也要算账,不是白送钱。再如,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央妈也得考虑资产荒的现实情况。大面积的“资产荒”是资源错配,造成资源错配的机制不纠正,就算大幅降息能增加流动性,只会加剧错配。造更多没人买的房子、没车跑的高速、没客流的高铁,经济就会好?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造成“资产荒”的资源错配机制得不到纠正,大幅降息也解决不了流动性问题。日本央行从1999年就实施0利率,期间甚至还搞过负利率,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吗?如果不是这次日元借着美联储暴力之势大幅贬值,再搞10年0利率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不要想象央妈打开货币的水龙头,就有源头活水来。造成资产荒的错配机制,挫伤了市场预期和信心,这不是印点钱就能修复的。天量的M2都推不动M1,说明中国经济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把“死钱”盘活、转化为优质资产的市场信心。这已经超出了货币政策范畴。金融可以创造货币,但是不能凭空创造优质资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了优质资产的“米”,单有货币的“水”,是做不出饭的。我们的金融体系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资源错配导致资产荒的“锅”,不该金融系统背,央妈也不是破解资产荒困境的“解铃人”。央行的政策动作受制于“资产荒”难以施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更指望不上了。总而言之,金融系统上上下下都困在了“资产荒”里,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不要说放水救市,能把净息差减少的缺口补上就不错了。造成“资产荒”的资源错配问题不解决,市场信心不恢复,货币政策也好,金融政策也罢,都很难传导到实体经济。所以,不要责怪央妈了。央妈不是不尽力,而是有力使不上。也不要给金融机构乱扣帽子,自顾不暇,哪有“扰乱经济”的余力?为今之计,只有断了资源错配的病根,制止资产泡沫化的趋势,从而修复市场信心,释放优质资产。这才是“资产荒”的正解。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7月24日
经济

现在这个情况,就不要再增税了吧……

昨天这篇做了少许删改,今天重发。以下正文:这两天正在讨论消费税,有个朋友觉得很迷惑问我“不是说促进消费吗?增加消费税难道不会影响消费吗?”这是个一个好问题,一个经济学本科一年级的问题。这不是调侃,不信可以找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材查。答案当然是增加消费税,必然抑制消费。不管是普通商品,还是奢侈品、特种商品,结果都一样。别的比较好理解,增加奢侈品的消费税,在很多人看来是不会影响消费的。中国大众的经济观念,奢侈品消费就是有原罪的,所以增加奢侈品的税收是有很强的民意基础。哪怕是损人不利己的惩罚性税收,也能给大众提供情绪快感。然而,增加税收没有局部手术,只有一损俱损。对奢侈品加税,影响的不只是奢侈品消费,而是社会总消费。因为,奢侈品行业的产业链很长,消费终端的增税造成的经济压力会传递到整个产业链。专卖店生意少了、利润薄了,做物流的、造原材料的都会受影响。整个产业链上受波及的群体收入减少,消费都会降低。就像房地产行业不行了,倒霉的不只是许家印,还有失业的建筑工人、给工地送盒饭的。更何况,到底什么算是奢侈品,还不是文件一行字吗?说你奢侈,吃顿烤鸭是奢侈,吃个肉包子也是奢侈。规则没有边界,游戏可以随便玩。总之,任何税收,无论以何种名义,都是政府财政和民间之间的财富分配。只不过有的直接承压,有的间接承压,损失有大小,却都是输家。狐狸分饼,两只被分饼的熊大眼瞪小眼盯着对方的饼,目光清澈而愚蠢。殊不知,自己手上的饼都小了,只有狐狸的饼变大了。增加消费税,是以抑制民间消费的代价,让政府财政受益。也就是说,最理想的状态下,增加消费税,是消费力的转移,不改变社会总消费。本来是打工人的消费,加税后换成公务员消费。不过,实际情况从来都不是这么“理想”,税收是有税收成本的。而且,地方债高企的当下,消费税转化为财政后,会拿去填地方债的窟窿。这些钱就退出了消费市场。增加消费税,不管以何种方式增长的,都不会促进消费。再宽泛一些,任何税收增长,都不可能促进消费。不管专家们怎么口吐金莲,消费税抑制消费的后果都是无法回避的。这就是个经济学本科一年级的基础题。我们现有的消费税比较模糊,既有政府专卖的特种商品税性质,比如烟草、汽油被纳入消费税,也有奢侈品税的性质,比如汽车。烟、油、酒、车合计贡献98.5%的消费税。这和日本那种几乎覆盖所有零售商品的消费税不一样。虽说征收的商品覆盖面不广,但是总税额不低。2023年消费税总收入为1.61万亿,是国内前四大税种之一,占整体税收比重的8.9%。这次消费税“改革”主要三条:扩大征收范围、征收环节后移、稳定下划地方。后两条主要涉及央地之间的税收分配,和所有人直接相关的是第一条“扩大征收范围”。具体扩大到什么范围,目前还不清楚。有消息称,将会增加3000亿到1万亿的税收。相当于增加了18.6%—62.1%。要达到这个增幅,消费税的范围无疑会大幅扩大。这显然会引起不小的震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届时各路专家一定会出来灭火,他们的套路耳熟能详,不会有多大新意。无非是参照“国际惯例”,和论证我国的税负不高还有增长空间。这次应该会对标日本,为消费税扩容找依据。“消费税扩容有限,比日本的消费税征收范围还是要小很多”。表演欲再强一点,还会很激动地批评“消费税改革不彻底,征收范围远远小于日本,起不到夯实财政基础的作用”。我敢肯定,这种对标日本的说辞一定会出现。因为,最近各路经济专家中特别流行对标日本,假装我们有3.4万美元的人均GDP、有日本的财政资金运营效率、有日本良好的内外环境。总之,主打一个“假装我们是日本”的COSPLAY卖萌。专家的含金量就在表演的专业性。即使我们的消费税增加到2.6万亿,依然比不过零售普征的日本消费税,这是事实。最高级的谎言不是说假话,而是隐去真相。热烈鼓吹消费税的专家不会告诉大众,日本的消费税对标的是我们的增值税。区别在于,我们的增值税是在“生产-流通”环节普征的,而日本的消费税是在终端消费征收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税每增加一种征税商品,就是多了一次重复征税。我们的重复征税本来就很多,还可以把“税”改成“费”再收一遍。比如高速公路,油费含税,办照上路再收一笔养路费,最后还得收通行费。一菜三吃,不重复吗?重复增税在我国从来都不是问题,我们的专家们不care这个,他们只关心不能苦了财政。更妙的事,很多行政规费因为不是“税”,所以也不计入税负——很多“费”确实不是税务局收的。所以,我们的专家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中国税负不高”。这很有道理,税收换个马甲,大家就不认识了。总之,税负低于日本,消费税范围小于日本,增税很合理啊。不增都不好意思。只要政府钱不够花了,专家们还会找出很多这样的“国际惯例”。瞌睡送枕头,不够还可以送膝盖。这是中国经济专家、财政专家的主营业务。他们还有一个传统艺能,那就是找词儿。“增税”换成别的词儿,就不那么扎心了。“改革”、“调整”、“优化”、“规范”,甚至“降低”,结果都是实质增税。只要是税收问题上出现“改革”、“调整”、“优化”、“规范”……,结果都是增税。一直增加一直不满意,就一直“调整”、“优化”、“规范”……,这是中国税制改革的死循环。要当财政专家、经济专家,数学差一点没关系,语文一定要好,没有半本新华字典的储备,吃不了这碗饭。这套文字游戏和送枕头送膝盖的把戏玩了很多年了,习惯成自然。可是,现在还能不能继续玩下去,专家们要清醒。老百姓已经不敢消费、没钱消费了,已经需要促进消费、刺激消费,还要增加消费税,这太刺激了。过去一段时间,每每一些领域出现问题,专家们总是出来做“甩锅”解释,诸如一切全怪资本和一切责任都在美方,只是最近似乎有点不好使了,甩锅技术需要迭代。在新版甩锅指南没上线之前,当下不宜增税。
2024年7月18日
经济

这个社科院专家的虎狼之词,太辣眼睛了!

最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给央行布置了一个任务,把钱变“毛”。他说,央行需要让消费者、投资者明白,“自己会不遗余力的让你们的钱变毛,你花不花?你不想花也得花”,“要把你的钱变毛”。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把图贴这儿:看完张所长的讲话,我默默地洗了洗眼睛。这套虎狼之词,太“凶残”了,比切三天洋葱还辣眼睛。大概是为了不让张委员的形象变“毛”,一些正规报道把张委员的虎狼之词大幅删改了,成了“断章取义”式的报道。还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为我们、为后世保留了张所长的“经济学理论”。虽然一口一个“日本”、“克鲁格曼”,很是谦虚,逼老百姓花钱的“把钱变毛论”却是张所长的原创理论。克鲁格曼可没这么大胆子。在经济学界,保罗.克鲁格曼的确是个另类。他才华横溢、文笔犀利,被誉为凯恩斯之后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也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体天赋,活跃在各大媒体上。所以,克鲁格曼最有影响力的不是经济学著作,而是发表在媒体上的大量评论。半个媒体评论人的角色,克鲁格曼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而不像大多数同行那样看重“理论体系”。比如,他以自由贸易的全球化理论获得诺奖后不久,就发表评论说理解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很多同行一脸蒙圈,老克这是啥意思?才说拆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化是最优解,怎么这么快就变脸了呢?克鲁格曼完全不在乎。什么学派、理论体系完整性,他就没当回事。克鲁格曼的“大嘴属性”好不好、理论成就高不高,见仁见智,这里不多做评论。需要指出的是,克鲁格曼很多观点是针对具体事件,一些犀利的表达是有修辞属性的。比如,张斌说克鲁格曼劝日本央行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央行”,其实是克鲁格曼讽刺日本央行的锐评。因为,日本央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负责任”实在太辣眼睛了。日本央行的骚操作始于日元升值后超发货币,导致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堆积。问题浮出水面,日本央行慌不择路连续暴力加息,导致股市、房地产市场全面崩盘。闯下惊天大祸后,应对迟缓,错过了挽救的窗口。日本央行的业务不行,可是甩锅厉害啊。左手甩锅市场,右手甩锅名义上的上级大藏省,自己摆出一副“我尽力了,我是负责任的”委屈姿态。这时候日本舆论界还在为“遏制高房价”的夙愿得偿开香槟,央行当家人三重野康被他们捧为“负责任”的昭和英雄。真崩溃了,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了,媒体不好意思自己打脸,只好配合央行甩锅。于是乎,经济崩溃的始作俑者日本央行居然还体面了好几年。可是,纸包不住火,克鲁格曼是最早对日本央行祸乱经济提出批评的经济学家之一。克鲁格曼建议日本央行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央行”,充满了反讽的意味——“负责任的央行”?你装什么蒜啊,都照你这么“负责任”,经济得完蛋,趁早“不负责任”吧。克鲁格曼给日本经济开的药方,可不是张斌的“把钱变毛”、让老百姓“不花不行”。人家可没那么大胆子。克鲁格曼确实主张央行和政府政策引导提高通胀率。安倍政府把年度通胀率目标定为2%时,克鲁格曼说低了,怎么说也得到4%。通胀率多少合适,也就是对经济有利、老百姓能承受“温和通胀”上限在哪儿,经济学家是有争论的。胆子大的认为9%为上限,胆子小的认为是3%就差不多了。克鲁格曼建议的4%,充其量是略胆大。4%的通胀率,也绝对到不了“把钱变毛”、“不想花也得花”的程度。克鲁格曼是犀利的,但不疯不坏,没有祸祸老百姓的勇气。话可以乱讲,货币政策药方不可以乱开。货币政策保持温和通胀,是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各国央行的政策目标。“人造通胀”对不对、好不好,姑且不论。至少没有哪家央行敢把货币放水放出“货币变毛”的恶性通胀。3%也好,9%也罢,基本的底线还是有的。嗯,事无绝对,“把钱变毛”的奇葩央行也有。最近的例子是津巴布韦、委内瑞拉央行这对卧龙凤雏。张斌“货币变毛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参考这两家。而且,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央行的货币放水渠道,也和张斌的建议一样——印钱给政府花,印着印着货币就变毛了。后果也的确如张斌所言,“政府多花钱,非政府部门收入就越多”。津巴布韦的“钱变毛”后,老百姓手头的钱多得不得了,多到拿去糊墙了。多到委内瑞拉人嫌弃钞票太硬,擦屁股不方便。可是,“恶性循环局面”并没有改变。钱都糊墙了,哪有啥循环?扔马桶里的是循环了,在下水道里循环。市场的堵点不除,实体经济的循环不畅,大规模超发货币的下场就是变成冲进下水道的废纸。这才是正经的经济学常识。没有正常的市场环境,抑制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央行印钱、财政花钱,造更多没人要的房子,修更多没车跑的高速、没客流的高铁,搞更离开财政补贴活不下去的产业,不只是钱变毛了,整个宏观经济都会变“毛”。大规模资源错配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下,让央行把钱变毛,让老百姓的钱“不得不花”,老百姓怎么办?买条铁路啃铁轨,买十套八套低线房产放骨灰盒?张斌以为,钱变毛了,老百姓的脑子也变毛了吗?的确,目前中国经济循环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需求不足”不可能靠印钱放水暴力拆解。因为,“需求不足”不是经济循环跑不动的“因”,而是经济循环堵塞的“果”。钱在“财政-金融”体系里绕着地方债和地方债背后的不良资产空转。越放水,债务包袱就越大,经济循环越堵,根本留不到下游。老百姓的钱包没有源头活水,需求当然不足。通下水道的都知道,下水道小堵,放点水一冲,能冲掉。可是,水泥堵得严严实实的,非要开闸放水,那是拆家。这么浅显的道理,经济学家竟然不懂?因此,采取任何政策之前,先要正视一个问题:今天中国经济循环体系,到底是大堵还是小堵?经济学家开药方、下猛药之前,怎么能跳过诊断环节呢?看到发高烧的,只会开生理盐水,一瓶不够就两瓶,是最烂的庸医。财政政策也好、货币政策也罢,都是引导,而不能逼迫。老百姓没钱花、有钱不敢花,就不顾后果逼着老百姓花。这不是经济学逻辑,而是强盗逻辑。大放厥词建议央行不负责任印钞时,想起克鲁格曼了,拿他的“金句”给自己的虎狼之词镀金。经济学家们早干嘛去了?多年前,克鲁格曼批评亚洲经济模式“过度依赖政府主导投资、过度依赖劳动力投入,而非劳动生产率提高”时,我们的经济学家忙着讴歌“中国模式”。2011年到2015年,克鲁格曼反复提醒中国经济要出问题时,我们的经济学家们积极反驳他“唱衰中国经济”又在想啥?前两年,克鲁格曼发文建议中国“将更多收入转移到家庭,从生产端转移到消费端,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强消费需求”时,我们的经济学家怎么没想到“需求不足”?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的诊断、开的药方未必都对,其中有洞见,也有隔岸观火的想当然。他不是很懂中国,但是他也没有向中国同行传授罔顾民生、掠夺民财的强盗逻辑。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7月13日
其他

这位北大经济学家,错得离谱

“免费医疗”这个噱头,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李玲教授并不当真,别人就更别当真了。撰文丨关不羽近日,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老百姓都在呼唤“免费医疗?》的文章很火。看到这个标题,我很是诧异。“白嫖”之心,人皆有之。这不需要问“为什么”,而是要问“行不行”。打开一看,原来是北京大学教授、医改专家李玲在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专访时发出的“灵魂之问”。李玲教授拥有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博士,2003年归国后专攻医保领域,因坚定主张“免费医疗”被誉为“良心学者”。李玲教授就医保发表过很多看法,但她从未说服过我这个普通老百姓呼唤“免费医疗”。只要具备一定经济学常识、对现实有清醒认知的,都知道“免费医疗”是不切实际的。01“天下没有白来的馅饼”,医疗服务有成本,就不可能免费。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玲教授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其实,她也只是把“免费医疗”作为一个噱头罢了。专访开头,她才问“为什么老百姓都在呼唤免费医疗?”下一句就是“我相信中国老百姓也不是说看病一分钱不花”。随即给“灵魂之问”自打补丁——“免费医疗的全称叫国家医疗服务模式,就是医院真的是政府办的,老百姓去看病低费或者免费。”可见,李玲实际上主张的是“国家医疗服务模式”,“政府买单”在很多人看来的确算是“免费”。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政府办的医院也是要花钱的,既然要花钱,那就不可能是“免费”的。所谓“免费”,其实是支付方式不同。谁看病谁掏钱的直接付费,改成了税收转为财政收入,财政再拨款给医院的间接付费。因此,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免费医疗”。无论付费方式怎么改,最终都是老百姓付账单。而且,几乎所有“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都有比例不等的个人支付比例。也就是说,账单是要买两次的,交税给财政间接买一次单,个人缴费还得买单一次。比如李玲教授拿来作为例子的“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2019年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的个人支付比例高达62.7%,实际上印度人的医疗自费率要远高于此。因为,印度的公立医疗体系的覆盖率很低,大量农村地区压根就没有现代医疗服务。而且,医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公立医院,也治不了啥病。图/图虫创意纳入印度医保名单的药物只有348种,对比中国的近3000种大名单、近1600种的西药名单,就知道印度公立医院能治啥病了。就这348种药品,大部分印度公立医院也备不全。反正去看病的就是先到先得、有啥用啥。所以,大部分印度人都是找私人医疗机构,穷人去小诊所,富人去大型私立医院。印度这套“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提供不了多少服务。“印度都搞免费医疗”是互联网上的千年老梗,李玲教授作为专业人士应该澄清谣传,而不是拿来当例子。实际上,金砖五国的“免费医疗”体系都不怎么样,用以衡量公共卫生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都“一言难尽”。比如俄罗斯,2019年的婴儿死亡率4.9‰,表现尚可。但是,预期寿命不行,仅为73.1岁,“压线”全球均值。巴西则是反过来,婴儿死亡率高达12.4‰,但预期寿命表现略好,达到了75.9岁。网上口口相传的“免费医疗模范生”印度则是全面拉胯,婴儿死亡率是28.3‰,预期寿命仅为69.7岁,惨不忍睹。可以说,投入印度“免费医疗”中的每一分钱都是浪费。“免费”不等于有效率,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免费”等于没效率。因此,李玲教授说“最早的金砖五国里面,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都是免费医疗”,有鱼目混珠之嫌。她说“现在大部分国家都是免费医疗”,就更是不知所谓了。因为,各国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支持范围千差万别。都号称“免费”,确是天壤之别。即便是福利制发达国家之间也有差异,比如有的把牙科纳入“免费”的,也有排除牙科的。而欠发达国家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是有限的,印度徒有其名的“免费医疗”实际上是这类国家的代表。讲到底,决定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是不是能看得起病的,主要就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而不是付费形式。用“税收—财政”转化的间接付费形式不会凭空创造出“免费”,反而会增加效率整体下降的风险。02财政支付为主的“免费医疗”,在我国早有试点,结果却是一言难尽。2009年,陕西神木县“免费医疗”的县域试点受到各方关注,一度获得部委高层的大力背书。然而,推行伊始就遭遇了医疗资源挤兑问题。政策推出后,在神木看病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工人日报》等媒体报道,住院病人在当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达到高峰,与同期相比增加了30%。该县7家定点医院病床爆满。有患者家属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个时候在神木要是着急住院,就得找熟人说情,甚至出现了有些患者“小病也要住院,病好了也不出院,无病也要住院”等现象。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费用激增。“免费医疗”的首月报销总额在960万元左右。到了第二个月,这一报销金额又升至1270万元。图/网络好在神木县凭借着强大的资源优势,全国百强、陕西第一的经济水平在西北地区都算得上鹤立鸡群。“神木医改”第一年财政投入1.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9%,在其承受范围。但是,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费用激增的“后遗症”并没有因为政府的重金投入而消除。县外就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由于县内定点医院的住院费设定了上限,造成了医院之间推诿病人。使得本就见肘捉襟的医疗资源,利用率下降,部分病人不得不转向县外。截至2010年,神木7%左右的县外就医人次所花费的住院费用已经占到总住院费用的40%左右,消耗了大约1/3的医保报销资金。此外,医院“诱导消费”提高利润的情况也并没有因为财政支付的介入消失。据社科院数据,“免费医疗”前,神木县医院的剖宫产率只有13%,实施当年这一数字就飙升至41%。截至2010年,剖宫产率更是达到了46%。有研究“神木医改”的专家指出,剖宫产率快速大幅上涨不可能是由医学因素导致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医保制定的剖宫产限额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给了医生诱导病人选择剖宫产的动机。图/图虫创意种种压力之下,神木县不得不多次调整政策,财政支付收紧,个人缴费提高,与周边县市的报销比例差距缩小。2023年,神木县“免费医疗”的报销比例仅比周边高10%左右,泯然众人。同年5月,当年在神木县委书记任上力推“免费医疗”的郭宝成落马,这是“神木医改”并不完美的句号。“神木医改”的确大幅提高了政府为医疗服务买单的比例,但解决不了水涨船高的医疗资源挤兑问题。间接支付的“免费”假象,扭曲了医疗服务需求和供给。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大量财政资金会被“小病大治”的人性贪婪所吞噬。所以不得不严管,而严管的结果就是:行政成本激增,医疗体系效率下降。03政府对医疗服务干预的福利化进程,必然导致医疗行政体系的膨胀,随之而来的就是行政成本激增。且不说医疗福利支出超过国防支出、政府办了大量公立医院的西欧发达福利制国家,就是美国这样的“半福利制国家”“免费医疗差生”,还没大办公立医院,仅仅是政府对医疗体系的立法干预就造成了夸张的后果。美国政府有过三项重大的医疗行政技术立法,分别是1980年卡特执政期间的疾病诊断付费系统法、1995年克林顿执政期间的
2024年7月11日
社会

萝卜快跑,正在抢走武汉司机们的饭碗!

“镜子镜子我问你,中国最霸气的司机在哪里?”“秋名山车神在武汉司机面前,也只能低下高贵的头。”武汉司机的霸气,我年轻时候就知道了。有一个在驾驶界流传很久的传说,说武汉公交司机尤其开跨江路线的,比如538路,都是赛车手出身。得飘得飘得那个飘:也正是因为名声在外,所以武汉公交上经常有“控制车速”这样的醒目提醒,要求公交车时速不能超过40公里。武汉其他车的司机,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最近一种新的车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路上出现了。跟过往一段时间的公交车一样,这种车也给武汉的司机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困扰”,因为它们太过讲究交通规则,以至于在路上闹出各种各样的怪问题。没错,我说的就是百度Apollo推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旗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的出租车,有多守规矩呢,看下边这张图,你就能感受一二了:两台萝卜快跑在十字路口碰上,因为双方相互礼让,谁也不先走,导致路口拥堵,给来查看路况的交警都给整不会了。因为现实中屡屡搞出这种哭笑不得的事来,很多人喊这个车“笨萝卜”,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新生事物。百度老总,也是萝卜快跑的大boss李彦宏,最近出席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表示,大模型不能卷基础模型,要卷应用、卷场景。这话说得没啥毛病,萝卜快跑作为百度AI的一个拳头产品,确实是充分考虑了现实场景的应用中?只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应用,它称得上是好场景,好应用吗?应该说,在整个社会经济蓬勃向上,劳动力价格快速飙升,劳动力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状态下,像萝卜快跑这样可以给整个社会节约人力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是有很大的存在价值的,更不失为一个好应用。就好像当年的工业革命,使得前现代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巨大的飞跃,空乏的市场上一下多出了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整个社会面貌也跟着发生巨变,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但是以目前的现状来说,无人驾驶出租车,真的算不上什么好应用、好场景。因为眼下的出租车市场,司机已经严重过剩到快拿不到订单了。就这两天的新闻,根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每月发布的《广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运行管理监测信息月报》,从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广州报备网约车数量从9.74万辆增至12.12万辆,注册驾驶员从12.91万增至13.85万。与此同时,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则从14.21单下降至12.22单,日均营收也从343.34元降至311.63元。这意味着一些网约车司机即便是“整月无休”,在未扣除用车成本的情况下月收入也不超1万元。武汉会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会。在武汉的热门区域,如江汉路、汉街等地,打开热力图便能看到大量司机在争抢订单,同时这些区域也常发生交通拥堵。不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网约车司机,大家的日均营收都在持续下滑。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了1000辆无人网约车,6公里4块钱,平均一公里几毛钱,而且能24小时接单,试问哪个司机干得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话一点没错的。过去一段时间,网约车出租车、送外卖、送快递被誉为新“铁人三项”,是许多失业者最后的兜底。这几个行业容纳了大量新就业者和失业者,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截止
2024年7月10日
被用户删除
社会

吓坏全国人民的中储粮,妥妥的草台班子

中储粮罐车运输油罐混用,吓坏全国人民。央视网评怒批“草台班子要消费者的命”,值得大大地点赞!食品安全如此儿戏,说是“草台班子”都嫌轻。这不禁让人疑惑,中储粮这样正儿八经的政策性央企,怎么养出了这样的“草台班子”呢?前世今生中储粮的诞生,是中央储备粮体系改革的产物。其身世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粮食统购统销体系,这套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古董”,名义上一直沿用到1980年代。之后不可逆转的市场化趋势,让这套极其陈旧的体系难以为继。1990年,中央储备粮体制成立,由新设立的国家粮食储备局负责。中央储备粮体制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缩小版——从原来全国粮食产供销的庞大体系,缩小为政策宏观调控、粮食战略储备的局部政策性功能。可是,这个缩小版的计划经济体制遗产还是很不让人省心。政企不分造成的亏损、挂空账、高损耗、追责难,问题层出不穷。衍生出很多段子,诸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总理视察发现空仓”之类的。段子不能当真,但问题肯定是很严重的。严重到仅仅运行了十年,就再次面临政企分开的改革大手术。1999年,国家粮食储备局被一拆为二,政企分家。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的行政职能划归新成立的国家粮食局,中央储备粮调运、轮换、仓储管理、进出口等职能则交由刚刚成立的中储粮总公司来执行。政策性央企中储粮就此诞生。和经营性央企不同,政策性央企主要就是完成政策任务目标,没有“做大做强”的盈利指标考核。对中储粮主要考核储备是粮宜存率、轮换完成情况等业务指标,经营性的考核只要求守住中央储备粮保值的底线。为此还有政策性补贴和各种政策优惠。也就是说,中储粮最初的经营模式是很单纯的,拿着政策补贴和各种政策优惠,负责“买原粮、卖原粮”的储备粮流通。经营范围不涉及粮食加工、零售等市场业务。其企业属性只是为了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而赋予的。按照改革的初衷运行,中储粮是不必做大做强的。战略储备粮够用就好,无需做大做强。甚至可以说是不能做大做强的,“天下粮仓”的金字招牌太特殊,政策赋能太高,跑到市场里捞金,对人对己都有风险。可是,正所谓“手持利器,必怀杀心”,极高的政策赋能提供的经营便利诱惑之下,谁能不动心呢?下海抢食2008年,中储粮负责人在《求是》发表《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2024年7月9日
其他

鼓励农民卖宅基地,什么信号?

作者|贾拥民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近来,多地出台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进城购房政策,引发市场广泛关注。6月21日,南通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对于自愿退出(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城购房的(人员),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具体标准由全市各地自行制定。前一天,6月20日,凤阳县房地产工作联席会议发布《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规定自2024年6月20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纳入2024年土地增减挂范围内和县房屋征收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纳入征收范围内的项目,涉及需要安置宅基地的本县农村居民,如自愿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城购房,在原宅基地归还村集体用于复耕复垦并拆除建(构)筑物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购房奖励(与货币、房票安置、购房补贴不同时享受);购买新建商品房(不含二手房),财政给予购房者实际缴纳契税的50%补助。更早一些,4月22日,湖北省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2日
社会

李艺飞争议事件,学术界集体沉默是巨大悲哀

各路神探忙于对民间数学竞赛的预赛12名、17岁中专生姜萍“地毯加显微镜”式搜索,无暇顾及西北地区高校重镇、985名校西安交大硬核理工专业核物理领域的争议风波。又见“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跨界天才其实,2024年6月2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115届(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来自能动学院核工程计算物理(NECP)实验室的硕士研究生李艺飞作为6556名毕业生的代表,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艺飞还是扬琴特长的艺术生,形象甚佳。演讲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李艺飞先被赞“美貌与智慧并存”。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我国的艺术教育真的是成就斐然,在整个教育领域都是了一股清流。不仅吹拉弹唱百花齐放,还为学术界输送了大量跨界人才。李艺飞在演讲中致敬了钱三强等老一辈学者,几十年后的毕业生在毕业演讲中又将致敬谁呢?会是今天这些艺术学术兼修、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跨界天才吗?可是,舆论陡然反转。“学术妲己”不妥,但有较真的必要很快,李艺飞就被质疑学术不端,“黑料”漫天,甚至被指为“学术妲己”。无论真相如何,我都不赞成用“学术妲己”这种侮辱性的标签,“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合理的质疑也不应该用这样过火的方式。而且,这种性羞辱的谩骂对厘清真相并无帮助。学术界的不正当关系事件中,舆论对“学术妲己”的口诛笔伐竭尽羞辱为能事,却有意无意地对“学术纣王”却被轻轻放过、不了了之。“学术妲己”这样的性羞辱标签,客观上成了吸引火力的工具,为真正掌握资源和权力的学阀打掩护。“学术妲己”的标签不好,但质疑还是必要的。因为其中涉及学术资源、学位授予、事业编制等公共资源,不能不较真。“学术共同体”的集体缄默网上对李艺飞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李艺飞在读期间的论文成果乏善可陈,仅有一篇论文,且不是第一作者。2、学术成果涉及剽窃,网传是剽窃师弟的,导致师弟罹患抑郁症。3、和机构“二把手”有不正当关系,人际关系紧张。4、专业“跨界”太大,扬琴特长的艺术生入读西安交大电气专业本科,研究生则是“调剂”到专业门槛很高的核物理。从特招到“调剂”,程序是否合规,受到了质疑。尤其是核物理这样的“国之重器”,“调剂”入学是否合理,已经有质疑者提出了。5、演讲中声称要扎根西北荒漠,实际上是西安“国字头”机构的事业编。当然,网络上的“小作文”不可尽信。不过,除第5点属于道德范畴可以不论,其他四点都相当“硬核”。因此,无论是出于对西安交大的声誉维护,还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校方、NECP实验室乃至主管部门都应该及时启动调查程序,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而且,为了增强公信力,应该有立场中立、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介入甚至主导相关的调查。在我看来,这样的查证并不难。论文成果是否过硬、学术成果是否真实原创、是否存在不正当关系的利益输送,以及招生程序是否合规,或有清晰的学术评判标准,或有严谨的调查程序。这些都可以找到有效的客观证据,不存在“自证清白”的逻辑陷阱。只要启动正式的调查程序,很容易给公众一个交代。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争议沸沸扬扬好几天。既没有正规媒体采访调查,也没有知名教授学者表达看法。名校硕士李艺飞的争议受到的重视程度,竟然不如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的中专生。真金白银的学术资源分配、货真价实的学术活动,舆论的关注度却比不过一个由企业举办的民间赛事,匪夷所思。难道各路“肘子”的“学术打假”,只有面对“学术共同体”的圈外人时,才有质疑的勇气吗?果真如此,那就不得不让人感慨,“学术共同体”的护城河真是深不可测啊。
2024年6月30日
其他

从此,又多了一位胡说八道的专家!

这两天参与一个话题很无聊的线上辩论赛玩物丧志了,没有勤奋码字。向老读者抱歉。没想到才几天“不问世事”,咱就成了“高收入国家”了?这等好事,我怎么没感觉呢?这事可以说道说道。宣布这好条消息的是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成员朱民,是在2024年6月25日-27日在大连召开的达沃斯论坛论坛上发的喜报。他在演讲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以往人们的消费更多是在生活必需品和基本消费品,而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奢侈性消费发展式消费等服务性消费,因此,消费的商品变少了,从物理角度来看,消费的实物商品是有限的。“高收入国家”并不“高”其实,“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是个十年老梗。最早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2016年做过预测,后来还提过至少两次,每次宕一两年,略尴尬。今年3月份,老林发布最新版本,说是2026年就真成了。当时还被揶揄又是“明年一定行”。没想到,老林下了那么大决心的“明年一定行”,朱民轻描淡写地宣布“现在就是了”。想必老林心里肯定很失落,要打场篮球一浇心中块垒。抢了老林明年“准确预测”开香槟风头的,来头当然不小。朱民在金融业历任要职,最显眼的是IMF的副总裁。对了,他还是复旦杰出校友,难怪白面无须的温润感和张维为教授颇有几分相似。他宣布“我国已经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肯定不是开玩笑的。其实,“高收入国家”的预测并没有神奇之处。因为此“收入”不是大众日常的收入,而是一个人均GDP标准的专业术语。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就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个标准是老林供职过的世界银行提出的。所以,林毅夫应该更有“预测权”。但是,被“截胡”也不算冤,因为人均GDP的预测不难。每年中国政府都会公布GDP增长目标,而且几乎都能完成。按照人头一平均成了。2023年中国人均GDP1.27万美元,距离“高收入国家”就是临门一脚而已。早一年晚一年,大差不差。老林稍微保守了一点,让老朱抢先了,略亏。那么,“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底有啥特殊意义呢?好像也没有。一定要说有,那就是这个标签相当于世行发了一朵“小红花”。给各国政府发这种“小红花”是世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千万别误会,世界银行不是全世界的央行,美联储才是。美联储管发钱,世界银行管发花。这种望文生义的误解,和国人觉得“联合国最大”一样,属于本国官本位思维的想当然。更不要误以为“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就成了“发达国家”,人均1.3万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门槛是3万美元门槛,“高收入国家”还没到“发达国家”的腰部,算是裆部吧。标签上写个“高”,看上去更美罢了。总之,中国已经成为或者明年成为高收入国家,区别不大。成与不成,意义也不大。两位老经济学家念兹在兹,更多的是个人的执念。经济发展就是GDP数字的“GDP执念”,是时代给他们留下的心理印记。他们因此被群嘲、被争议,是有点冤的。“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没用错,只是这个“高收入”并没多高罢了。但朱民用“中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解释中国目前的消费形势、和消费习惯改变,是强行关联了。消费不振不是因为“高收入”“中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并不意味着中国老百姓也高收入了。国是国,人是人,一码归一码。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可不会因为“中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普大喜奔”就改变消费观念和习惯。更重要的是,就算消费观念提升了,那也得收入提升配得上观念提升——这是指老百姓到手真实收入,而不是朱民演讲稿纸面上的那个“高收入”。朱民的演讲,似乎是要用“中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解释目前的消费形势。可是,他好像对目前老百姓的消费存在什么误解?“消费的商品变少了”,怎么会是因为“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奢侈性消费发展式消费等服务性消费”?视频时代的大众关注度是很容易观察的。消费频道UP主们纷纷从高档餐饮、奢侈品选购“下凡”到苍蝇馆子、性价比测评,高消费领域的关注度是明显下降了。关注度下降,是因为消费力下降。奢侈型消费标杆的茅台最近都价格跳水了,主打轻奢的“国潮”也hold不住了,洋品牌的高奢日子也很难过。服务行消费,高档餐厅不用说了,连健身行业都受到冲击。大型连锁健身企业倒了多少?多少健身教练改行,等而上者在网上秀肌肉“擦边”,等而下者到工地搬砖。就现实的经济体感而言,消费的商品的确变少,但是“奢侈性消费发展式消费等服务性消费”也变少了。连关注度也大不如前了。朱民理事显然高估了我们对奢侈性消费的热情,更高估了我们的消费能力。如果上述体感证据过于抽象,那举个“物理角度”的、可以量化的例子——豪车大幅降价。曾经高攀不起的“BBA”(奔驰、宝马、奥迪)“亲民”了。过去豪车圈里有“七折虎(路虎)、六折豹(捷豹)”的说法,随着“对折马”、“骨折奥”加入,“贵圈”全面崩溃。6月初的媒体报道中公布了记者在4S店的现场调查结果、原价35.39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宝马i3,当前车辆报价为17.50万元,原价超过31万元的奥迪Q4现报价不到20万元;原价超过53万元的奔驰EQE现报价也在37万元左右。当然,这种事照例可以找到积极的解释。比如洋车跌价是国货崛起的此消彼长,但这轮降价风是“新势力”们先降为敬的。国产新能源车前两年刚开始走“豪车路线”,还没蹦跶多远,去年下半年就走到头了,又回到主打“量足管饱”的中低价位。当初豪车化吹了波“产业升级”的雄起,那现在又该怎么说呢?“雄起”改成“雌伏”?汽车产业没升级,但利润是跌得没眼看了。利润下滑的不只是豪车,而是全行业都在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6%,创近7年新低。传统车企是利润下跌的重灾区。各大车企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相较于大众、丰田、现代等跨国车企亮眼的业绩报表,自主品牌车企的营收和利润率表现不尽如人意。长安汽车营收370.23亿元,利润仅11.58亿元,同比下降83.39%,净利润率3%。江淮汽车营业收入112.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28.72%,净利润率0.8%。传统车企在不利的竞争条件下,日子难过还情有可原。多年政策照顾的“新势力”,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比亚迪,“新势力”的财报一地鸡毛。“蔚小理”御三家,蔚来亏得闻名海外,第一季度净亏49.03亿元同比增亏18%,“车中恒大”的节奏。有蔚来的亏损光环,小鹏一季度净亏损13.7亿元就显得毫无波澜。只有理想盈利了,营收256亿元,净利润5.91亿元,净利润率2.3%,还不如长安汽车。而且,净利润同比下降36.7%,环比大幅下滑89.7%。真让人捏把汗。汽车消费是高端消费的晴雨表,目前靠大幅跌价才算保住了销量,是晴是雨,朱民、林毅夫们可以品品。全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为代价的保销量,还能坚持多久,两位老专家也应该预测一下。专家学者不能总盯着“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好消息,更不能拿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好消息,去粉饰老百姓消费乏力的现实。“高收入国家”的消费并没有往高里走,这才是现实。消费增长:能省的是省了,省不了的都涨了奢侈性消费在萎缩,多年惯例的日常消费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刚刚过去的“6.18狂欢购物节”,安静得让人心疼。“全网最低价”、各种“比价”,消费者八风不动。以至于头部主播们也心灰意懒,躺平的躺平,转行的转行。小杨哥整个618期间没有播几场,跑到西安做文旅生意了。李佳琦跑去录综艺了,活跃度也降低了不少。董宇辉索性成了“618局外人”。不是今年的“618”没有号召力了,而是近年来电商购物节活动都不太行了。照例,这也有积极的解释,比如很多专家的顺口溜式“消费回归理性”。大家都开启算着钱过日子的省钱模式,当然是“理性”。但是,“树立正确的理性消费观”都是对着别人的,其实自己都想花钱不算的轻松消费。全民省钱的“理性消费”,并不是什么积极信号。电商购物节冷冷清清,说明经济体感的温度在下降。并不是消费者们嫌弃各路主播低端,改投高端的“奢侈性消费发展式消费等服务性消费”了,而是纯粹的“消费的商品变少了”。朱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当然,确实有此消彼长的消费强劲增长,只是很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消费增长项,那就是水电煤等基础性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233.6亿元,增长29.5%。这三成的增长妙就妙在谁也省不了,足以支撑起我们的消费统计数据了。所以,看到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的统计数据,别感到不可思议。“消费增长”的真相是,能省的是省了,但省不了的都涨了。柴米油盐的钱花多花少,可比“中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重要得多,也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们多留心一下。结语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老一辈学者对“高收入国家”的执念,可以理解。既然“中国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圆梦了,那就干点正经事吧。把学识和口才用到现实的人间,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这两年消费已经成了关键词中的关键词,促进、拉动、鼓励、激励……都用上了,可见重视程度。但是,经济运行不是纸面上的线性循环,绝大部分人都同时兼具消费者、生产者、投资者的多重角色,消费、生产、投资的行为也不分先后的同时发生。生产和投资没有好的回报,薪资上不去、投资总亏钱,消费是促进、拉动、鼓励、激励……不起来的。这是很朴素、很基本的经济常识。想靠消费端的单点突破提振经济是行不通的,“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不是消费提振的发令枪,更不是消费不振的遮羞布。该面对的问题要面对,实在面对不了,也不要强作解人。粉饰和回避成了习惯,多年积累的专业公信力总会消耗殆尽的。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6月29日
社会

苏州女勇者名字公布,我却多了一份担心……

▼撰文丨关不羽发生在苏州的“孤立事件”再次引起了全网的关注。这两天,很多网友牵挂那位女司乘的命运,纷纷呼吁官方表彰她的见义勇为行为,认定她为英雄,最低限度也要让她“有个名字”。网传这位女勇者“不幸罹难”(消息未经证实)后,“请封”的呼吁更多了。网友们的拳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欠思虑。坦率地说,我很担心她真的“有个名字”。这位女司乘的行为当然配得上“英雄”的称号,但是我们今天社会是不是配得上这样的英雄?这起袭击妇孺的血腥事件,本来应该是众人声讨。可是,网上竟然出现了大量“叫好”声。凶手竟然成了他们嘴里的“英雄”,这位英勇的女司乘反而被咒骂为“汉奸”。试想如果这位女司乘的真实身份曝光,她的家人将会承受怎样的压力?网暴、骚扰、霸凌,甚至成为另一起犯罪的受害者。这并不是我在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的风险。因为,“喷子”手上的键盘已经进化成了“刀子”,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我认为,即便民间的“请封”得到官方认可,行礼如仪地给女司乘授予了荣誉称号,也很难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安全庇护。当然,荣誉可以带来物质奖励和入学加分的政策奖励。这也是很多“有个名字”的呼吁者想要为女司乘争取的。其实,即使没有官方荣誉,这位女士和她的家庭也会获得日方学校的补偿,而且目前日本民间也发起了捐助活动。奖善罚恶的朴素道德是人和禽兽的基本区别,对员工付出的充分回报也是正常社会的基本准则。相信日方会妥善处理善后的。因此,出于物质奖励考虑的“请封”大可不必。至于给子女入学加分,如果女司乘的真实身份曝光,我们更应该应该担心的是她的孩子在校园里的处境,而不是加不加分……也有网友希望官方给予她的荣誉能够改变目前狂躁的社会舆论风气。意图是好的,但是效果显然不可期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区一个“孤立事件”的英雄身份认定,改变不了什么。她的家人能否安宁的生活,才是事件善后首要的考虑。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悲剧,承担不了改变时代风向的重任。她是被“时代的一粒沙”砸中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身份无需官方认定,“英雄”也不是非要大红戳子的背书。她有名字,但并不需要官方给她一个“名字”。而且,她的名字会被很多人记住,她的家人、她的同事,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孩子们和家人,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荣誉这种东西,不是虚与委蛇的逢场作戏,而是最真诚的记忆。她是有名字的,那些网上披着人皮马甲的禽兽没有。因此,大可不必因为她在官方通告中“没有一个名字”感到遗憾。不是她不配,而是我们不配。也要体谅官方的难处。真的“请封”成功,这样的事件、这样的壮举,最后却成了遮遮掩掩的“无名英雄”,成何体统呢?总之,记住这个“无名”的受害者,祝愿她的家人早日走出阴影,是善良者在当下唯一能做到的。时势如此,还能如何?
2024年6月28日
其他

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要易主了?

粤苏之争是互联网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最近,这个话题热度再起。原因是今年第一季度,广东GDP同比只增长了4.4%,不仅低于全国平均线5.3%,比第二名江苏更是低了1.8个百分点。后者在增量、增速和人均等方面,全都超越了广东。虽然广东稳住了GDP总量第一的位置,但两省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500亿。这是自1989年广东问鼎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以来,粤苏差距最小的时刻。要知道,2019年一季度时,两省差距还有1700多亿,江苏GDP仅相当于广东的92.52%。结果短短5年时间,江苏以年均两三百亿的幅度迅速拉近与广东的距离,两者差距缩小了三分之二还多,江苏GDP已达到广东的98.44%。于是网友又开始惊呼,广东当了34年的全国经济霸主,这一次是真的要让位给“苏大强”了吗?众所周知,广东的城市格局是两超(广深)、两强(佛莞)带一堆小弟。全省发展几乎完全系于“四驾马车”的表现。“四驾马车”如果增长动力强劲,则全省经济发展迅猛;“四驾马车”中要是有几个发展失速,则全省经济就会表现疲软。一季度广东经济之所以没能跑赢全国,并被江苏迅速拉近距离,问题主要出在广佛两市身上。从数据来看,一季度广州GDP名义增速为2.83%,在前十强城市中排名垫底。而佛山更惨,GDP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25亿元,是万亿城市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城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背后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外贸增长放缓。作为“千年商都”,一季度广州进出口总额只增长了1.7%,而佛山更是狂跌了33.1%,在全国外贸20强城市中排名垫底。其中,占比最大的家电、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分别下滑了3.73%和14.35%,至于家具、陶瓷、服饰等佛山优势产业出口总额降幅更是到了50.77%、67.62%和76.68%。一度极其依赖外循坏的珠三角,正在因为全球化的倒退而备受煎熬。相反,江苏外贸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8.4倍的强劲拉动,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3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不过,外贸下滑还不是佛山经济失速的最主要原因,制造业表现不佳带来的冲击更大。珠三角作为全球制造业重镇,过去有“东莞堵车、全球缺货”一说,但如果论规上工业总产值,东莞其实不如低调的佛山。2023年是佛山工业的“辉煌之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仅次于深圳、苏州、上海3市,成为全国“工业第四城”。然后还没高兴太久,佛山工业发展就迎来了“倒春寒”。一季度,受房地产行业下滑、内需不振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大陶瓷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冰箱生产基地、空调生产基地的佛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了2.2%。广州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广州先进制造业占比位列珠三角第三位,但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低于广东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广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只有0.1%,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更是下降了13.7%。与之相反,江苏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制造业集群,一个省的制造业总产值就占据了全国的八分之一,全球的3%,工业利润也是全国第一。而且经过持续的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江苏的制造业实力正变得越来越强。一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5%(广东只有6.1%)。其中作为领头羊的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1%,而广东哪怕是增长最快的深圳也只有10.3%。受其带动,苏州一季度GDP增长了7.9%,在所有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一。而江苏全省的GDP增量则高达1618.7亿,位居全国之冠,由此进一步拉近了于广东的差距。虽然GDP总量上已十分逼近,但在很多关键指标上,江苏距离广东还很远。比如被民间称为“资金总量”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一项上,2023年,广东为35.1万亿,江苏只有24.6万亿,仅相当于广东的70%左右。考虑到该项数据是由央行统计的,相对于GDP更不容易受到地方统计的影响,因此更真实地反映了粤苏两地民间财富上的差距。民间财富多寡的另一个体现是税收。2023年,广东全省国内税收收入21637.7亿元,而江苏是15587亿元,仅为广东的72%。从GDP“含税率”的角度来看,广东每创造1元钱GDP,能带来0.16元税收,而江苏只有0.12元。其中,直接体现居民薪资收入的个税,广东去年收了2365亿元,江苏收了1262亿元,江苏相当于广东的53.4%,可见江苏人的薪资收入远低于拥有广深这两座一线城市的广东。透过国内税收收入、含税率、个税这三项指标,我们明显能看到,广东的经济质量要高出江苏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广东、江苏收来的税都不是留在本地自己用的,其中相当部分要上缴中央,然后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用以帮扶中西部地区。网上有句话,叫作“八省(市)养全国”。八省(市)之中,广东是贡献最大的省份。2023年,广东向中央净上缴了7341.31亿。而江苏虽然是GDP第二大省,但在财政贡献值方面却排在广东、上海、浙江之后,屈居第四,为5108.87亿,比广东足足少了2200多亿。而比财政上缴更夸张的是在养老金贡献方面。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流动导致部分省区养老金缺口较大,中央于是决定加大养老金在各地之间的调剂力度。根据《2023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上缴下拨情况表》,去年共有18个省市区上缴了2439.59亿养老金,其中广东一省就上缴了1158亿,占了几乎一半,是江苏的的6.5倍,上海的36倍。而江苏只贡献了177亿,还不及广东去年的增量(273.03亿)。难怪网上会出现所谓“广东帮助大半个中国养老”的说法。”所以就目前而言,无论从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承担的责任来看,广东都可算是新一代的“共和国长子”。这个地位江苏短期内还难以动摇。很多人坚信江苏终将取代广东,重回“第一省”宝座,主要是因为江苏的发展更均衡。正如前面所言,广东是两超(广深)、两强(佛莞)带一堆小弟的模式。没有广深这两只“领头羊”,广东战斗力要减弱一半。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使得广东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一线城市的省份。而广深这两个窗口平台又帮助广东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循环体系中占据有利的C位。但劣势同样明显。特别是地域间贫富差距过大,粤东西北许多城市,比如潮州、河源、云浮,GDP才千亿出头,而位于珠三角的南海区狮山、北滘两镇,GDP也都超过了千亿。因此被批为“地不如镇”。而这导致作为省会的广州不得不持续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进行财政输血,从而拖累广州自身发展,在与全员二级财政的江苏城市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江苏则正好相反。省内“十三太保”各个都能独当一面,比如南通是船泊之都,宿迁是客服之都,扬州是高端纺织之都……全省共拥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等五座万亿GDP城市,以及徐州这一个准万亿俱乐部成员。哪怕是垫底的连云港,GDP也有4300多亿,在广东能排到第六。另外,江苏还有着强大的县域经济,百强县数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这种多中心模式,使得江苏的工业发展、经济增长有了更广阔的腹地,也更符合共同富裕的精神。可以说,粤苏之争之所以经久不衰,本质上争的已经不是排名的先后,而是发展模式的优劣。到底是均衡化发展更长久,还是单极化驱动更牛?当然,何为均衡化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事实上,广东虽然区域上是珠三角单极驱动,但随着粤东西北人口持续流入珠三角,如果我们从人的维度来考察,这些地方人们的财富收入,相对珠三角原有居民,也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均衡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广东因为有广深这两个一线城市,对全国人口,尤其是年轻人的虹吸影响,远远超过江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常住人口中,16-59岁的劳动人口比例为66.58%,排名全国第一。数量达到8460万,接近江苏全省人口。另外,广东本地的生育率也远高于江苏,连续六年保持第一生育大省。以2023年为例,这年广东出生人口达到103万人,相当于全国每10个新生儿里,就有1个出生在广东。而江苏不仅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全国第二,南通、泰州、扬州等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均已超过25%,甚至30%,位居全国最“老”城市之列。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正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在这方面,广东傲视群雄,遥遥领先,令包括江苏在内的长三角诸省市望尘莫及。而这也是广东继续保持第一省地位的最大底气。
2024年6月27日
社会

质疑姜平的闹剧,越来越离谱…

姜萍获得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初赛第12名后,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更为魔幻的是,从众星捧月的天才,一夜之间她又成了千夫所指的“作弊者”。我不赞成畸形的天才观(这部分观点发表在《17岁数学天才少女刷屏背后,藏着一个危险信号!》一文中),更反感病态的猎巫狂热。01方舟子一本正经地拿姜萍不会写“Σ”说事,让我笑岔气了。一个连“Σ”都不会写的门外汉,假扮数学天才,图什么?真被名校看中了,面试3分钟就得露馅。学术水平造假,哪是这么轻易的?好歹也得先在这圈子里混几年,经过耳濡目染甚至耳提面命的训练才行。又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到教授家里当几年保姆的……方舟子行走江湖那么多年,水平真的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套路和当年折腾韩寒时差不多——当年是标点符号做文章,现在是数学符号。而且,猎巫的对象选择更“下沉”了。当年要韩寒“自证清白”,好歹还算是质疑公众人物,现在却是对姜萍这样的“路人”降维打击,越活越没出息了。姜萍就是一个路人而已。这个全球数学竞赛办了六届,这样的路人“散修”很寻常。今年的预赛除了姜萍,还有一个初中的小孩哥、一个疑似外卖员的小透明。此前还有一位连续3年参赛的95后河南狱警也受到过关注。然而,这些“野生天才”的关注度持续时间很短,因为到了决赛阶段,就是专业圈“家养天才”的天下。最终的大奖和“散修”们基本是无缘的,退场的“野生天才”们也很快就被遗忘了。从没听说哪位“散修”通过这项民间数学竞赛逆天改命的,实在想不出费劲作弊的动机。在参赛者作弊动机上难以自圆其说,猎巫审判官们把目光投向了姜萍周边的人。她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就成了下一个猎巫对象,据他们说王老师是搞教培的,所以有动机。按照他们的想象,王老师教出个数学天才,教培生意就能火。这的确很有想象力,却是过度想象——是对中国家长的过度想象。中国社会的教育观是极度功利化的,就是为了高考这块“敲门砖”。教培更是冲着高考去的功利指向明确,实打实的“按分计价”。别说一个姜萍,王润秋就算真教出个莱布尼茨,中国家长也没兴趣。对高考没帮助的,就没市场。这样的纯民间赛事,既不能加分,也不能保送,几个家长会为这个买单?当然,拿王老师搞教培说事的,可能一开始就不是真要质疑什么真相,只是想看他搞教培被查的热闹罢了。质疑成不成无关紧要,就当是举报了。码字一分钟,恶心你一辈子,就是赚到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阴暗心理,在中国的互联网热点事件中早已见怪不怪。其实,用“奥卡姆剃刀”刮掉那些油腻的想象,姜萍的参赛获奖很简单。一个爱好数学的普通小姑娘,出于个人兴趣,参与了一个主打兴趣的民间数学竞赛,玩得很开心,就那么简单。显然,这样简单的答案满足不了那些阴谋论爱好者。他们想要看到黑幕,于是到处都是黑幕。他们自己失去了“没有功利性、纯粹出于个人兴趣”的单纯追求,因此也不相信别人能活得那么轻松、纯粹。姜萍纯真的笑容,在他们眼中分外刺眼。02我不相信姜萍是靠作弊取得预赛的好成绩。这是一项企业发起的公益性赛事,没花纳税人的钱。整个事件就是个发生在公共场域的私域事件,本就没有多少的公共价值。关注度是网络时代的重要资源。在这样的事件上反复折腾、纠缠不休,十分无聊,非常猥琐。一些专业学术人士对“姜萍作弊”的孜孜以求,尚能理解。动物都有领地性,就是家里养的狗还有护食本能,人也未能免俗。毕竟是专业人士,甭管专业能力强不强,专业鄙视链是很强的。即便是一个强调趣味性的民间赛事里一个“野生天才”的冒尖,也是不可忍受的冒犯。没有这样的高度敏感,何至于“中国数学水平不如美国1940年代”呢?也就丘成桐教授敢这么说,“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也是一个有教无类的奖项。一些媒体朋友也积极搅浑水,真是让人感到痛心。堂堂“第四权”的大杀器,沦落到向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小姑娘挥砍。新闻专业的屠龙技,难道就是用来狩猎小白兔的吗?路断桥塌的人命关天不能问,的确无可奈何。但也不能因为技痒难耐,就提着四十米大刀在菜市场里耀武扬威吧?闲下来的媒体人实在无聊,打打掼蛋,研究一下新质生产力也行啊。曾经的公共空间的守夜人,却成了潜伏在黑夜里的猎巫人。浓眉大眼的好青年,变得如此面目可憎,于人于己都是危险的。无论怎样的时代,都要保持善良的底线。人人互害,人人自危,真应了那句十分流行的装逼利器——“他人即地狱”。这样的公共空间,不复人间。03归根结底,此次事件最该“反思”的还是赛事主办方。在一个缺乏基本善意的社会环境下搞民间公益,无异于负薪救火。预赛搞开卷考,你想的是降低门槛、鼓励参与,却成了公开搞黑幕的“污点”。如愿吸引了民间爱好者,扩大了社会影响,却成了炒作的“罪证”。一辈子都在猜忌别人和被别人猜忌、习惯于监视别人和被别人监视的人群,无法理解开卷考的信任感,更不会在公共生活中保持边界感。这样的环境,怎么做公益?阿里全球数学赛办得很好,以后还是不要办了吧。
2024年6月23日
其他

17岁数学天才少女刷屏背后,藏着一个危险信号!

6月13日,17岁的姜萍闯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12强。“反思教育体制”的声音再次喧嚣,“制造天才”的教育观卷土重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爱因斯坦无法制造”1916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刘易斯·特曼发起了一场规模庞大、旷日持久的心理学实验。他筛选出1528名智商在140以上的高智商儿童,持续追踪他们的生活、成就与幸福度。这些天才儿童被称为“特曼儿童”。50年代,“特曼儿童”的人生成绩单出炉。结果令人感到失望。这一超常智力优势人群的确有一些个体红利,他们的平均收入是正常人的两倍,但也仅此而已。“特曼儿童”中没有人取得举世瞩目的顶尖成就,四分之一从事的是海员、打字员、警察等普通工作,更多的是律师、会计等正常的白领职业。经济红利有限,幸福指数也泯然众人。特曼儿童的离婚率、酗酒率与自杀率也与常人无异。值得玩味的是,1956年和1968年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当年都在特曼儿童的测试中被淘汰了。特曼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天才并没有为个体带来太多的人生红利,也没有给社会贡献多大的人才红利。特曼以及后来对智力超常人群的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爱因斯坦无法制造”。这一结论却是在中国被验证的。因为,只有中国才能以举国之力搞“人造爱因斯坦”的试验。但是,这些科学结论并没有阻止咱们搞“人造爱因斯坦”的尝试。1978年,刚恢复高考的中国高校就盛行起了“天才少年班”。不同于特曼实验的跟踪但不干预,中国的“天才少年班”是把少年天才集中起来专门培训的政府主导干预模式。不过,这场“天才热”并没有持续很久。1988年,除了中科大和西安交大之外,其他十几所大学的少年天才班都陆续停办了。和中国很多试点、试验一样,没有公开承认的失败。但是,“天才少年班”从最高潮时的将近二十家迅速减少到两家,整体而言肯定是失败的。硕果仅存的这两家,当然是必须成功的。现在网上还可以查到中科大和西安交大成功毕业生的名单,以证其人才辈出。不过,这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以八九十年代文凭的含金量之高,以这两所大学的江湖地位,那些天才少年就算正常入学,个人成就也不会差多少。更重要的是,两家天才班终究也没有制造出中国的爱因斯坦。反而是那些命运曲折的少年天才,引起了长期的争议。比如一度出家为僧的宁铂、高开低走的谢彦波。前者从来都对科学兴趣缺缺,后者的学术道路因心理健康问题干扰。跨度长达四十年的中国高校“天才少年班”试验,足以证明“爱因斯坦无法制造”。但是,这并不能消除中国社会对“制造爱因斯坦”的追求。制造高级工具人的执念这种通过教育制造天才的执念,并不是出于对科学的普遍热爱。在“制造爱因斯坦”蔚然成风的八九十年代,和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气功热也一样盛行。各路大师群魔乱舞,和“人造爱因斯坦”相映成趣。现在“大师”倒是不多见了,只剩下一个夹老师硕果仅存换个大师马甲。但是,还是不讲讲科学。“政治正确”压倒科学的大型事故现场,记忆犹新。对教育制造天才的执念,更不是对天才个人成长的关爱。我们的社会对个体的评价,从来只有“社会贡献”的维度。被圈养的少年天才失去了正常的童年,他们背负的压力、风险、痛苦,谁会在意?中国社会对科学、天才的推崇和热情,既不是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不是关爱个体的人文精神,而是纯粹工具化的捷径想象。天降奇才的“社会贡献”,是众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无成本红利,美滋滋。这一“天上掉馅饼”的想象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中国社会强烈的不劳而获偏好。要是姜萍真的被某名校破格录取为学生,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那就成了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工具人”。她的人生从此就不再属于自己,一旦偏离了创造科技红利的轨道,万般宠爱瞬间变成千夫所指。当年对宗教、哲学更感兴趣的宁铂被塞进天才少年班去搞物理,最终他选择出家当和尚时那样,“对不起国家的栽培”、“让人民失望”的斥责声此起彼伏。中国大众对天才廉价的赞美,期待的是收获千倍万倍的“人才红利”回报。这才是中国社会对教育制造天才畸形迷恋的真正原因。然而,这种畸形工具化的教育观、人才观,注定是失败的。不仅“爱因斯坦无法制造”,而且爱因斯坦还会失效。如果爱因斯坦留在了德国,等待他的是集中营,而不是实验室。如果爱因斯坦生在了索马里,即便他在实验室里有惊天的发明,也不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这世上从来都不缺天才,也不需要拔苗助长地制造天才。爱因斯坦和绝大部分天才一样,都没有受过所谓的天才教育。这世上缺的是成就天才的环境。无法成就普通人的环境,也不可能成就天才。这才是我们反思教育的方向。因为,今天中国的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套身份等级资格的分配体系,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顶点是培养值钱的“高级工具人”,底部是廉价的低级工具人。“育人”从何谈起?那些为姜萍中专生身份倍感惋惜的温情背后,却是对职业教育、“低端职业”的冷血歧视。现在这样的反思教育,“教育制造天才”的观念卷土重来,是对人的戕害,十分危险。结语:拿人当人看,才是正确的教育观一个真正重视个人价值、尊重个人自由的社会,是不会这样夸张地推崇天才的。比如《生活大爆炸》里的天才谢尔顿,没有推崇备至的特殊照顾,是老师们又爱又恨的现眼包,是同学公认的讨厌鬼。谢尔顿却能轻松愉快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天赋异禀的沉重感压垮。这才是正常社会应有的样子。我们的确要反思教育,应该反思的是教育的去功利化。拿人当人看,而不是培养成“做出社会贡献”的工具,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对天才、对普通人,都是如此。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6月15日
被用户删除
经济

再这样下去,中国房地产真要爆发系统性风险了……

最近,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在回复市民咨询时表示: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按照因城施策原则以及关于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有关规定,结合深圳实际,从2024年5月29日起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2024年5月29日之前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执行当时深圳利率下限政策。很长的铺垫,结论是“不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意料,但是依旧令人失望。这几年银行的日子不好过,存款激增、贷款下降,躺赚息差的舒适区消失了。个人住房贷款这样“吃到嘴里的肉”,自然是不舍得吐出来的。但是,薅光最后一根羊毛的短视,是很危险的,不仅会影响“稳房市”的政策效果,而且加剧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法拍房市场挂拍房源数达21.9万套,成交3.8万套,仅1月份就挂拍10.04万套,同比增长了48.2%,成交量同比增加18.3%。法拍房数量大增,增幅远远超过成交量,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这才是真正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比如日本,从1971年房地产启动到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出现过5次较大波动。前四次都是价格波动,有惊无险。所以1991年危机爆发之初,日本官方和民间都没意识到出了大问题,没有及时应对。日本的银行还很强硬,死守利率,谁敢断供就收房子。很快形势急转直下,抵押品收到手软,都砸在了银行手上。这堆不良资产花了二十年时间才算勉强消化掉,付出的代价就是二十年的低增长。日本金融系统的应对迟缓,成了教科书里的反面案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主断供,出现大量违约。美国的银行吸取了日本同行的教训,以协商方式降低利率、暂停还款等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不良资产快速增长,保住了市场信心。不到两年就走出阴影,三年后房市全面复苏。由此可见,房市出现价格波动还不是危机,及时应对还能减少损失,到了大量抵押物被抛弃的阶段,才是系统性风险爆发的病入膏肓。因为,房价下跌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和大量业主在危机中失去房产的惨痛经历,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房产是绝大多数普通人一生种最大、最重要的投资。房子不仅是一份资产,还有着无法估量的感情价值。所以价格跌了,还能期待涨回去。但是,危机导致流离失所、半生积蓄灰飞烟灭的痛苦记忆,会让一两代人彻底失去购房欲望。这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大量弃房的最坏结果出现,就要最大程度地降低业主的持有成本。这就是次贷危机中美国银行所做的。市场是博弈,博弈就要知所进退。该让步时不让步,结果一定是双输。寸土必争的日本银行最后承受了巨大的负面评价,减薪裁员一样也逃不过,何必当初呢?早点让利债务人以稳定市场信心,是可以避免危机以那样惨烈的方式爆发的。今天中国房市的情况还没到日本泡沫危机爆发时的程度,还有及时应对的空间。但是,不能过高估计中国业主的债务承受能力。目前中国房贷的主力不是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70后、80后,而是就业时间不长、经济处境脆弱的90后年轻人。贝壳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购房者平均年龄为29.5岁。2018年购房者中21-30岁年龄段者占了38.5%,90后已经成为购房主力。这些年轻人几乎是在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最高位购置了房产,现在又处于承受就业压力的第一线。他们的债务承受能力、对房价下跌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能高估。而且,自2023年上半年以来的提前还贷潮,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优质贷款人已经提前还贷。还得起的提前还了,那剩下的呢?这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影响,应该予以关注。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6%。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金融系统中占的比重,都不可小觑。尽管比房地产贷款余额的52.63万亿元要低一些,但是个人住房贷款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承担的,有强烈的民生属性。如果说房地产贷款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经济领域的,那么个人住房贷款除了金融风险,还有更为广泛、难以预测的社会风险。如果房地产的救市政策只考虑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房企的利益,忽视了为房贷债务人群的纾困,不但无法消除金融系统性风险,还有可能造成风险外溢。而且,存量房贷利率不能及时“随行就市”下调,目前“稳房市”的政策工具很难有长期的效果。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存量房贷利率和新房销售无关,所以现在不调整也没关系。甚至还有更激进的观点认为,存量房贷利率高是推动居民调整财产配置、主动以旧换新的动力。这类“乐观”的论调是很荒谬的。首先是所谓“促进以旧换新”之说,是只看到了房产置换买入新房的后半场,却忽视了旧房出手的前半场。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实际价格的下跌幅度大于被限价的一手房,是房价下行的主要市场压力。用存量房贷和新房利率差逼着购房者“置换”,会让更多的二手房涌入市场,加剧价格踩踏。真能逼出多少购新需求尚未可知,增加了房价下行压力却是肯定的。这种故意坑人的小伎俩,一定会弄巧成拙。而且,存量房贷利率水平过高,显失公平,实际上降低了房产的投资价值。2019年8月LPR改革后,5年期以上LPR下降7次,由4.85%降至4.20%。降幅与同期房市的真实表现、市场对房价下行幅度的预期严重背离。尤其是2022年8月的4.30%,到2023年6月下调为4.20%,是真实的市场供需关系表现?求人贷都贷不出去的市场供需关系逆转,就这点降幅?LPR改革的市场化思路很正确,但是执行中走样了。现在大幅度降低新房按揭利率,更凸显了存量房贷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公。5月28日在深圳购房按揭,首套利率是4.3%-4.5%。第二天办的,就成了3.50%。一天的降幅比LPR的5年七连降还高,情何以堪?目前存量房贷利率是明显偏高的。超长期国债利率为2.5,比存量房贷低了足足两个点。国家待遇高于国民待遇,商业贷款利率高于国债的无风险利率,可以理解。但是,高2个点有点过了。更离谱的是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从个人按揭贷款赚的息差逆势增长。银行5年期整存整取的定存利率从2022年的3%降低到了目前的2%,下降了1%,降幅33.3%。同期存量房贷LPR利率只下降了0.65%,降幅13.4%。“面粉”的价格大幅下降,远远大于“面包”的价格降幅。银行的利差收益大幅增加了。这还没算央妈这几年给银行“投喂”了大量成本更低的资金。经济下行、存贷比大幅增加,银行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也不能全在个人按揭贷款薅羊毛找补啊?这种不公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这种单边强势的伪市场机制,人为增加了房产的长期持有成本,这对房产的长期估值是负面影响。过去房价的增长预期明显,搞这些薅羊毛的“小动作”也就罢了。现在房价的增长预期消失,存量房贷的利率就成了主要的房产持有成本,购房者会忽视吗?短期刺激的利率打折,是抵不过长期的伪市场利率损失的。存量房贷的利率偏高、利率形成机制不公平不合理,是会影响购房的决策。只有及时调整、充分让利,才能取信于民。总之,为了稳定房市,存量房贷利率应该降,要及时降,降幅要明显。这是有先例的。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房市不稳。央行第一时间出台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放宽至基准利率的0.7倍。在执行过程中,很快就从新增房贷扩大到了存量房贷。这一举措对稳定房市信心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值得今天借鉴。结语:让利与民、藏富于民,才能稳房市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重要的政策定调。房产占中国家庭财产80%之重,能否保值增值,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房市趋冷、房价下行,增值很难待。因此,更应该努力降低房产的持有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保值。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而且,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对促进消费、增加市场流动性,都有直接明显的作用。当然,这样做一定会影响银行的利润空间,需要付出一定的政策成本。与其把钱花在那些效果难以预期甚至难以执行的“救市措施”、短期刺激上,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才是正解。房子终究是要老百姓买的,救市的钱都流向了地方财政、投喂给了银行,老百姓却没有实惠,还要继续被薅羊毛,怎么能救过来呢?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6月8日
经济

挤牙膏式放松,会给所有人的心态搞崩……

自央行5月17日发布房地产金融新政以来,各地的新政纷纷落地,密度之高用“争先恐后”来形容不为过。据统计,“5.17”后10天内,全国明确发布政策文件执行首套房15%最低首付比例的城市已经超过100个,累计超过150个城市已经明确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上海、广州相继采取了大动作,更被视为重大的政策信号。政策效果如何尚未可知,舆论先撕裂了。有说挂牌量大增要暴跌的,也有说挂牌价大幅跳高要暴涨的,看涨的、看空的隔空掐架,热闹非凡。撕裂的舆论折射出市场心态不稳。比起扑朔迷离的价格走势,这种过山车式的市场心态才是当前楼市最大的问题。有朋友问我看涨还是看跌,我的答案是:看不懂。经历“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的长期限制,房市的价格体系已经严重紊乱。调控期间,有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也有新房价格“平稳”、二手房价格大跌的,都是价格体系紊乱的表现。政策松绑后,房价回归市场机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本轮调控周期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此前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经验都不适用了,这也增加了“估值-寻价”过程的变数。这两年商品房交易量大跌,除了需求转弱的因素外,也有部分原因是买卖双方对房价趋势心里没底的观望。尤其是买方怕买亏了,都不愿意下场。政策松绑后的市场极端行为,不管是大幅跌价急售的极限跳水,还是开价上涨一二百万的极限跳高,都有浓厚的投机色彩,都不能作为市场价格趋势的判断依据。因为,这种极限操作或出于恐慌心理,或出于赌博心理,都是冲动性的非理性行为。交易参与者还在懵圈,围观吃瓜的能有多明白?所以,今天舆论场上看涨的、看跌的,都是立场先行的主观判断,缺乏符合当下形势的客观依据。看涨甚至担心暴涨的观点,主要依据是此前楼市调控周期的房价变化规律。可是,前两轮“涨价去库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宏观环境下发生的,今天已然时过境迁。收入增长预期和资产升值预期都不足,支撑房价全面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笃定“普跌”、“大跌”的,主要依据是需求转弱的宏观判断,这又过于宏观了。三四线的房地产市场是2015年货币化棚改强拉起来的,没有真实需求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那“北上广”有没有?“资产荒”的避险心理、储蓄的超高水位,对一线城市核心地区房产的价格支撑作用,能不考虑吗?截止今年4月份,住户存款145万亿,比2019增加了60万亿有余。超额储蓄的水位那么高,居民可选择的优质资产又那么少,经济发达地区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房产是为数不多的避险选择。但是,到底能有多少钱流进房市、资金注入能持续多久,一线城市楼市的核心资产又能装下多少钱,是否能像过去那样对周边产生外溢效应,都是未知数。真实的市场决策是很复杂的,宏观微观、个体群体的因素太多了,没有人胜任预言家的角色。目前抽象地争论房市的价格趋势意义不大。是骡子是马,得牵出来溜溜。交易量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越是交易量萎缩,市场就越是投机,长此以往,市场心态就崩了。不要在市场中考验人心的韧性,任何资产长期处于价格趋势不明、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的“亚健康状态”,投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甚至被市场抛弃。这才是中国房地产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涨是跌都不怕,最怕的是“搞心态”。坦率的说,目前挤牙膏式的政策松绑就是在“搞心态”,强调控的长期心理阴影更是把心态搞到崩溃。还有朋友问我怎么看目前的政策调整,我还是那句话:看不懂。或许有人会感到不解,政策放宽放松的趋势不是很明显吗?有什么看不懂的呢?但事实就是看不懂。好像是松了,连央行都下场救市了,可是政策放宽还是挤牙膏式的操作。这不是让人看不懂吗?现在市场心态不稳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政策。短期而言,这种挤牙膏式的放宽政策,造成了政策预期被无限放大,加剧了市场观望情绪。“5.27”上海出台一套政策,首套首付降低到20%,“5.28”广州出的政策,首套首付15%。这种挤牙膏式的政策竞争局面下,购房者难免会在心里嘀咕,“说不定过几个月上海的首套还能再降点呢?”。“政策胡萝卜”总在眼前晃悠,抽冷子还真能咬到一口。吃到一口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出入,人家怎么能不观望?何况还有“解限价”这个最大胡萝卜还在那儿悬着,谁肯轻易下场?哪怕是所谓“刚需”,能比这百万计的真金白银“刚”吗?收入调整掉了,能不慎重?所以,政策放松的牙膏不挤干净,楼市重启就无从谈起。知道你要松绑,但是不松到底,那就会一直观望下去。长期而言,“强调控”政策积累的心理阴影,抑制了房地产需求的释放。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买的最贵的商品就是房子,没有之一。大半辈子甚至两三代人的钱包都砸在房子上了,求的就是一个资产稳定保值。这是楼市最根本的心理基础。经济形势不好、市场行情不好,房价跌了,只能期待行情转好回回血。可是,行情真的起来了,调控政策横空出世。每次“强调控”都是抑制房产的流动性、抑制房产价格,高昂的政策成本都是由买房者承担的。几行字就能擦掉几百万,人生能赚几个一百万,经得起这样反复摩擦?一而再、再而三,市场心态就崩了。资产价格上涨的红利不可期待,却要承担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房产的吸引力还能有多大?随时随地可以动用所有政策工具,无所不用其极地抑制房价,是中国楼市的长期政策环境。既然“刹车”随便踩,临时松一下又能改变什么?今天可以松,明天就可以紧。今天松一分,明天就可以紧十分。今天降契税,明天就可以收房产税,诸如此类。本质而言,这就是政策干预缺乏产权边界的约束。说不让卖就不能卖,说不能涨价就不能涨价,在强势的政策面前,产权支离破碎。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强调控和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但是缺乏产权保护的后果却会影响所有人的购房决策。调控的政策之手,随时随地可以伸进市场翻江倒海,市场心态是很难企稳的。这种心态不稳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表现为“买涨不买跌”的投机性。政策窗口一打开,争先恐后“上车”,唯恐踏空。这造成了“房价永远涨”的假象。现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市场心态不稳又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呢?过去没有经历过,今天很难判断。因此,政策调整犹豫不决,可以理解。放松后到底是涨是跌,涨多少跌多少,谁都心里没底。只能一点点挤牙膏地试探,但是这种谨慎操作并不能降低楼市的风险。越是挤牙膏,市场心态就越是跌宕起伏、高度撕裂。大部分潜在需求止步观望,少数冒险下场的投机性拉满。交易量大幅萎缩,放大了投机交易对价格的影响,导致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只要政策的手还在市场里搅合,市场心态就很难稳定,观望情绪也不会消除。重启楼市,也就无从谈起。总而言之,政策放宽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既然方向定了,那就贯彻到底。涨也好,跌也罢,交给市场选择。今天中国房市的核心不是名义价格的涨跌,而是流动性的恢复。区域分化也好,“以价换量”也罢,总比有价无市的流动性消失要好。因此,今天对楼市的观察,价格不是核心,真实的市场交易量才是最重要的指标。楼市很重要,楼市很复杂。但是,无论怎么重要、如何复杂,楼市还是“市”。背离市场规律、脱离市场机制的政策干预,长期干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以价格管制、压制流动性为主要手段的逆市调控从未生效。前几轮调控“涨价去库存”是反市场的;不控地价控房价不涨的“面粉涨价面包不准涨价”也是反市场的。中国楼市那么多年,可谓“逆市场”调控集大成。但是,既没有改变市场的走势,更没有形成公平交易的机制。不断被削弱的产权,造成了市场心态、价格机制的严重扭曲。其中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涉及到政策干预和产权边界之间的冲突、财政需求和民生经济之间矛盾等深层次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都需要慢慢调理。当务之急是,彻底消除“逆市场”的幻想,只有顺势而为,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重启一个健康的楼市。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5月30日
经济

楼市接连放出超级王炸,管用吗?

央行连发三条重磅通知: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全面放开房贷利率政策、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盘活商品住房库存。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以配合楼市去库存。既然老百姓不买房,那就地方政府指定的国企买房,地方政府和国企没钱,那就从银行贷款,银行再把贷款“卖给”央行。理解这套政策组合拳,首先就要理解这几年金融圈的高频词“QE”。何为QE所谓QE,就是“量化宽松”,是央行大规模资产收购和降息相配合的货币政策。由于降息是单独使用的常规操作,说到QE更多地是指大规模资产收购。市场上每天都有大规模的资产买进卖出,债券、股票等等,唯有央行下场当买家时才是QE。因为央行是管货币的,直接下场买资产,就是货币扩张,或者直白地说“放水”。QE是一剂货币政策的猛药,通过货币扩张稳定资产价格,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通缩。QE的“药效”取决于市场主体跟风和央行采取一致行动的规模。市场上的资产规模那么大,单靠央行发币买资产是托不住资产价格的,要有足够多的市场主体跟进才行。所以,全世界最大的QE玩家是美联储。美元是国际中心货币,美国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海外金融机构一看美联储“老大哥”开启QE模式下场护盘,纷纷跟风进场。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美联储开启QE模式,下场购买机构债和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2014年结束,一共搞了三轮,买入3万多亿美元资产。海外美元大规模回流美国,美国的金融市场稳定了,美国的通胀起来了。大量的美元供给消除了全球的流动性危机。美联储开香槟,宣布QE成功。但是,“药有三分毒”,QE也存在风险。倒腾出来的钱太多了,市场过热堆积泡沫,加剧金融风险,只能“反向治疗”,把通胀摁回去,这个治疗过程很痛苦,也很危险。前几年的特殊时期,美联储也搞了大规模的QE,导致通胀过高。这两年美联储暴力升息搞得怨声载道,就是痛苦的“反向治疗”。总之,QE是猛药,但不是万灵药,还有副作用。央行此番操作是为房地产业量身定做的,资金规模和再贷款方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QE,但是货币工具的性质相近,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针对房地产的微型版QE。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国央行使用货币工具“精准施策”的思路。思路当然不错,但这种“局部手术”的难度并不低。能否托住房地产的市场信心是关键如前所述,QE能否见效,关键看市场的“跟风效应”。即便是针对房地产的局部微操,单靠3000亿的基金规模还是远远不够的。仅杭州一地,目前的显性住宅库存(即已领出预售证但尚未网签的房源)约3.9万套,按照250万一套的“白菜价”收储,也得1000亿。央行的3000亿能去几座城市的库存?当然,央妈发令枪一响,商业银行肯定会跟。目前已经有带动银行系统5000亿的乐观预测。地方政府再跟个2000亿,那就是1万亿。这应该足够去库存了吧?还是不够。去年全年的房地产销售额为11.1万亿,这1万亿的增量资金,相当于1个多月的销售额,也就是缩短了1个多月的库存去化周期。按照易居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1月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显示的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2.9个月,属于2010年有数据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房地产合理的去化周期为6个月到12个月,央行QE直接带动的政策性资金的直接作用不说是杯水车薪,也只能说是效果有限。因此,中国房地产有效去库存,靠货币政策定点放水是不行的,关键还得看市场信心恢复、购房需求释放。房地产市场需求端的主体不是企业,更不是各级政府,而是千千万万的普通购房者。决定他们购房决策的,不是宏观的货币政策,而是微观的收入预期、资产增值预期。宏观货币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的直接作用是很有限的。QE3000亿也好、1万亿也罢,钱流不到购房者的手里,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因此,央行QE的宏观政策,能否影响人们的购房决策,是政策有效性的关键。这就涉及到另一个购房决策的关键因素——资产增值预期。政策效果和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大规模收购库存房产搞保障房,对房地产增值预期是相当负面的。地方政府收储提供保障房房源,抑制了所在区域内的购房需求,是对资产升值预期的直接影响。收储时打折买进,是对附近区域的房产增值预期也是负面的。保障房的出租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降低了该区域房产的租售比,又是一重负面影响。尤其是租售比,在房地产下行阶段,租售比降低对房产估值的作用尤为显著。本来房价下行时的价格预期心里没底,租金收益形成的租售比就成了最直观的参照。此时保障房压低租售比,即时生效,长期有效,意味着直接降低了房产估值的同时,也降低了资产增值的长期预期。因此,地方政府大规模收储搞保障房的“去库存”,是以降低资产估值和增值预期为代价的。没有资产增值预期,买得起的也不想买,需求进一步萎缩。这和QE稳定资产价格、注入流动性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租售比低于市场水平,还会影响保障房的资产收益率,存在金融风险。这次央行3000亿再贷款的利率是1.75%,可以视为保障房的资金成本底线。可是,租房市场主力的中心城市,市场租金的租售比上限也就2%出头一点,本来就没多大利润空间。保障性住房的租金还要打折,按照重庆运行多年的保障房模式,租金是市场价的60%。那么,中心城市的保障房租金的租售比为1.2%。连1.75%的资金成本都无法覆盖。那么,为了提高租售比,只能极限压低收储价格。低到对折以下,跌破房企的土地出让金。这样的“骨折价”对周边的房产会产生升怎样的冲击,可想而知。而且,即便是这样的极限压低,最多只能挤出1%的利差空间,显然不足以抵消营运和维护保障房的成本。以国企的运营能力和保障房的公益属性,亏钱是肯定的。作为福利政策,亏钱理所应当的。但是,作为金融抵押物,这就是不良资产。也就是说,如果保障房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大规模收储的保障房就是大规模收不良资产。金融风险又该如何化解呢?靠地方财政填坑,少量小规模持有也许可行,但是大规模的就难了。总不能再借一大笔地方债或国企债,来填无底洞吧?内在冲突难以调和的政策“混搭”归根结底,央行QE是在市场化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的货币工具,不是用来做公益慈善的。否则开动印钞机搞慈善,全世界的贫困问题都轻而易举解决了。房地产是产业政策,不是福利政策,经济效益的核算必不可少。将保障房这样的福利政策和货币工具、产业政策混搭,不是天作之合,而是“八字不合”。QE要稳资产价格,福利保障要极限压价;产业政策要增强经营主体盈利能力,福利政策要限制盈利。各种政策混搭的内在冲突难以调和。其实,房地产市场化,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政策定位,和保障低收入人群居住的住房福利并不冲突。发达国家住房福利的成熟模式普遍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提供住房福利,直接向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补贴、房租补贴,以及鼓励房主提供长期出租的房源,等等。直接补贴的方式对市场的干扰较小、成本低效率高,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选择也更自由。政府大规模持有并运营保障房,英国等欧洲福利制国家也曾有过尝试。效果并不好。只有新家坡这样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很少、没有房地产业发展基础的袖珍国家,才会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否适用我国,值得深思。中国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以土地财政保障中低收入的住房福利是有充分的财政支撑。卖地收入中的一部分直接作为住房补贴分配给低收入人群,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操作,也不会和房地产市场化产生冲突。基础性的住房消费得到保障,反而会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大可不必把福利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搅合在一起。宏观和微操混搭,难度未免太高、还须慎重。结语和央行此前使用的货币工具相比,3000亿再贷款的规模算是比较小的。不过,既然是房地产量身定制的微缩版QE,能否推高通胀还是要考虑的。如果央行的3000亿能够带动大量市场资金激活房市,才有可能推高通胀。如果带动的市场资金有限,那么对通胀的推动作用有限。央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资金,主要是在金融系统的债务链中传递,由此增加的长期储蓄增长或许会推高M2,对M1的作用甚微。和此前央行使用再贷款工具的情形类似。如果政策没有达到稳定资产市场价格的效果,那么收储的房产随着市场价格回落贬值,反而是变向通缩。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2024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