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春秋

其他

冯培红 | 施萍婷老师与她的敦煌洞窟课堂

【按】冯培红教授在《两位浙籍老师与甘肃的“敦煌学”研究》中曾记述齐陈骏、施萍婷先生早年在兰州敦煌的研究佚事及晚居绍兴杭州的生活情形。此文回忆作者随施萍婷老师读博学习的经历,一如既往地体现了师恩难忘、教泽绵长的学人情怀。全文4341字,阅读约需10分钟时间。施萍婷老师是我读博士时的第二导师,那是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首次联合招收博士生,施老师是作为敦煌研究院方的导师。就这样,我有幸成为老师门下的学生。时间一晃很快,22年在弹指之间过去了。今年老师90岁,要写点文字以为纪念和庆祝。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多年的师生情谊,以及步入师门之前或清晰或模糊的交往,充盈了幸福和感动。就像一个孩子回忆母亲一样,那一幕幕的往日图景,又将我带回到过去那值得忆念的时光。我是1994年去兰大读研究生的,读硕的三年中,我与老师有没有直接交往,如今已经不能清晰地回忆起来;但是,硕士毕业的那场答辩,老师来参加了,并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虽然不是我和老师的最初交往,但却印象极深,以至于时至今日,脑海里仍然闪现出那年夏日老师来兰大参加答辩的情景。那时施老师还没在兰大兼职,是敦煌研究院的老师,66岁,身体健硕,神采奕奕,快人快语,爽朗犀利。▲施萍婷老师早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情形。在答辩以前,我对老师并不陌生,因为大家都在兰州,都在敦煌学圈内,也曾经谋面,只是已经记不起是在什么场合,以及见过几次。作为一个正在求学的硕士生,可能没有和老师单独多谈。我的硕士导师齐陈骏老师与施老师都是浙江人,1956年施老师到兰大历史系读书,翌年齐老师分配到兰大教书,所以他们很早就熟悉了。我读硕士的时候,每周都要到齐老师家去几次,常听到他讲起施老师和贺世哲老师,以及敦煌研究院的其他诸先生。那次硕论答辩,除了施老师之外,还邀请了西北师大历史系的王俊杰老师,王老师当年83岁,当答辩委员会主任,施老师是答辩委员。老师们当时对论文提了什么问题,现在已经全都忘记了,但那时答辩甚为庄严隆重,答辩场景依然历历在目。▲1997年5月,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答辩委员席。左起:杜斗城、郑炳林、齐陈骏、王俊杰、施萍婷、陆庆夫、楼劲诸老师。记得在一分部衡山堂504历史系会议室,前面横摆着一排铺着红色绒布的桌椅,是七位老师的席位;正中间放一张略呈正方形的大桌子,是答辩人的位子;两边和后面的椅子上,坐着来听答辩的许多同学。答辩中间休息时,记得施老师与楼劲老师在谈话,这一幕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施老师好几次提起楼老师,连称他有才。这是她第一次见楼老师,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因为楼老师翌年调离了兰大,加上不在敦煌学圈,所以那次答辩可能也是两位老师的唯一会面。答辩完后,大家一起到衡山堂门口合影,那天的晚宴设在本部东餐厅的二楼,席间老师们话谈,楼老师提出敦煌学硕士毕业,应该到河西走廊考察一下,建议敦煌学研究室给我们资助4000元。这一提议得到研究室主任齐老师的同意,并让掌管财务的陆庆夫老师支给我们四位学生(另三位是刘永明、段小强、刘惠琴)考察经费。虽然我在上学期间已经去敦煌参观过,同学四人在杜斗城老师的“石窟寺艺术概论”课上,也随杜老师考察过麦积山石窟及渭河一带的其它石窟,但毕业时节能够再去河西走廊,并且得到研究室的大笔资助,真是太令人兴奋了!施老师当时在席,应当也说了关于河西、特别是敦煌考察的话吧,只不过今日回忆旧事,已经想不起具体的内容了,倒是对楼老师的提议印象极深,毕竟这笔数目在当时不啻天文数字,虽然最后陆老师实际给了2000元,但也属巨款。于是,我们同学四人花了一周时间考察河西各地,增长了许多见识。难忘这次愉快的毕业之旅,也对诸位老师及敦煌学研究室感恩至深。▲1997年5月,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答辩师生合影。后排左起:楼劲、杜斗城、陆庆夫、王俊杰、施萍婷、齐陈骏、郑炳林诸老师。前排左起:段小强、刘惠琴、冯培红、刘永明。我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和施老师之间只是略有交往,那主要是因为兰大图书馆赵书城馆长要建敦煌学数据库。那个年代,研究室的老师都不懂计算机,我最年轻,就派我去。当时兰大图书馆的敦煌学数据库建设主要是和施老师合作,因为她一直在给敦煌文献重新编目,在90年代初就已经使用计算机,与助手邰惠莉老师一起把敦煌文献数据逐条录入库中。其实我也没参与实际工作,这期间与老师的接触不是很多,只是和兰大图书馆赵馆长及庄虹老师、沈子君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敦煌学数据库》的小文。另外,1998年兰大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申报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博士点获得批准,施老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紧接着又联合申报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下设几个研究机构,其中一个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室,由施老师任室主任。1999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来兰大评审,记得当时安排几位老师进行汇报,但有一位老师临时没来,郑炳林所长让我替补上阵,可我那时留校工作不到两年,过于年轻,难当此任,所以建议请施老师来汇报,后来施老师来作汇报,我才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那年底,教育部基地批了下来。1999年秋,我在职考取兰大敦煌学的博士生,没想到竟然步入施老师的门下,并成为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那时,兰大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博士点,刚刚获批,施老师和樊锦诗院长是敦煌研究院一方的导师。当时博士生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即兰大和敦煌研究院各有一位导师,施老师就这样成了我的第二导师。▲2000年8月5日至11日,施老师带领学生考察莫高窟。左起:屈直敏、公维章、施老师、冯培红。2000年夏,施老师带我和即将入学的00级博士生屈直敏、公维章,从8月5日到11日,在莫高窟看了一个星期的洞窟。那是在敦煌研究院举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老师特地抽出时间带我们三个学生看洞窟。因为老师的缘故,我们免费住在敦煌研究院的一排平房宿舍中,在研究院食堂吃饭。每天白天看窟七小时,晚上回屋整理笔记,时间排得满满的。从所看洞窟的时代分布看,老师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挑选的,让我们熟悉每个时代不同风格的洞窟,牢记各类壁画的内容和风格特点。▲2000年施老师与樊锦诗在卢浮宫。只有吃了晚饭以后,大家一起在宿舍屋檐下纳凉聊天,听老师讲她参军解放大西南和朝鲜战争的往事,真是佩服她当年不到18岁就从老家浙江徒步行军到重庆,以及渡过鸭绿江在朝鲜打了三年仗。当老师说起朝鲜战场的惨烈战斗时,神色严峻,仿佛回到了那个难以想像的烽火时代。这一年,老师69岁,毕竟是军人出身,身体很好,就是腿有点不便,但她还是带我们每天攀爬洞窟,耐心细致地讲解,传道答疑解惑。我硕士虽然学的是敦煌学,但主要是学习敦煌文献与历史,石窟基础十分薄弱。参观洞窟时,老师讲的石窟内容我听得很吃力,所以晚上回来必须认真整理笔记,总是要搞到夜半才能睡觉。有一天实在太累了,我和同住一屋的维章早晨多睡了会,来不及吃早饭,想要直接上洞窟。可是老师知道以后,硬是让我俩去莫高餐厅吃早饭,她和直敏坐在廊凳上等待,弄得我俩很是羞愧,又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七天看窟,其中只有一天的下午因为老师要去院里办事,我们得以放假,于是在宿舍里呼呼大睡。那年我28岁,身体真是比老师弱多了。▲2004年5月26日。施老师参加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论文答辩。从敦煌回到兰州以后,我写了六篇小文章,其中一篇的题目是《莫高窟里的课堂》,就是写跟随老师七天看窟。老师带领我们看窟的七天,可以说是我在博士期间难忘的课堂,我十分珍惜。老师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劳动,也是我最为虔敬的学习经历,是那么的圣洁和珍贵。廿余年过去了,往事随风而去,但老师带我们在莫高窟的七天如同在洞窟里的修行,以及在宿舍门前屋檐下的傍晚纳凉,都让我永远难以忘记。▲2012年3月至4月,施老师带领学生考察莫高窟。左起:王百岁、施老师、石建刚、吕德廷。以后的十余年间,老师仍然带师弟师妹们去敦煌,看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甚至许多没有挂在老师名下的学生也踊跃加入其中,老师一视同仁,在洞窟中悉心讲授,指点法门。特别是2012年3月和4月期间在莫高窟、榆林窟,在清明节为贺老师周年祭扫墓的前后,老师强忍自己悲痛的心情,带王百岁、吕德廷、石建刚三位学生看洞窟。除了百岁是老师与我合招的一年级博士生,德廷和建刚当时跟我读博一和硕二。我的老师带着我的学生看洞窟,而且老师当年已经是81岁高龄,此种恩情让我何以为报?!虽然我在老师门下读博,但老师对我却十分的客气,从来不以学生相待,这让我既感动又惶恐。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归义军官制,老师时常打电话来,说她在研究中遇到官制名词不熟悉,向我请教云云,弄得我更是莫知所适。可是,我在阅读日文论文时,因自己水平低,看不懂日文,老师竟然说她翻译出来给我看。听了老师的话,心里充满感动,但是自己学识浅薄,又怎么能麻烦老师呢?后来,我还是向贺小萍老师请教,贺老师热心地为我翻译、解惑,说那是古日语,时至今日我都没搞清古日语。2004年夏,我提交博士论文进行答辩,老师也来参加。记得那次答辩从9点到12点,用了三个小时,各位老师给我提了许多问题和宝贵意见。▲2004年5月26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论文答辩师生合影。前排左起:李正宇、陆庆夫、赵逵夫、施老师、荣新江诸老师。后排左起:屈直敏、李并成老师、郑炳林老师、王晶波、冯培红。毕业之后,我和直敏经常去位于渭源路什字的敦煌研究院家属院的老师家,每次去府上,老师总是热情地煮咖啡招待我们,贺世哲老师坐在摇椅里笑眯眯地听着我们聊谈,有时也加入到谈话中。我们一般空着手去老师家,但老师却常常给我们送这送那,拎着茶叶或零食离开。在老师那里,我们学生好像永远是在索取,而老师对我们却是一直在付出。施萍婷,1932年出生于浙江永康县,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6年进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到兰州艺术学院工作。1961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资料室主任、考古室主任。1980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遗书研究室主任,1984年担任敦煌遗书研究所所长,至1995年离休。1999年,被兰州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新春寄语,【大西北春秋】在兔年的五个关键词

大西北春秋拜年目光【大西北春秋】里的文章,目光一定很独特。如同一个摄影家必以独特的目光,去寻找最能打动人心的光影组合。我们的文章,也总会选择旁人忽略的触角与视域,以别样的目光审视事物的本质、生活的真相和学术的真谛。特别是那些多年来人云亦云的内容,我们决不重复呓语。在这里,总有另避蹊径的认知和解读,将会令您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行走知道不是阅历,行走才是。本年度,【大西北春秋】将推出更多与“行走”主题有关的文章。行走使更多美好的风景映入眼界,胸怀就宽阔了起来。在疲惫的跋涉中,将快乐和痛苦内化于胸,心灵就丰盈了起来。当您茫然的时候,莫若选择行走。只要迈出脚步,脚尖自有行走的方向。而后,行走的脚步将会更加沉稳,更加有力。行走是源诚形水的从容与豪迈,行走是立己达人的践履与修炼。任风骤雨狂,千回百转,理想不会消失,道路也不会迷失。一个行走的姿态,足够让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书躲避市嚣的最好的办法,便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去读书。【大西北春秋】开辟“周末荐书”和“著者寄语”栏目,意在倡导读书,以书会友。读书最大的益处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而后让灵魂远离市井与尘嚣,升华至很高很高的境界。太史公有云,《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即道出读书对伟人的思维及灵魂的追慕与启迪。亲爱的朋友,您若因【大西北春秋】而爱上读书,我们将会感到莫大的欣慰与高兴。写作普希金有个老掉牙的格言,世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大狗汪汪地叫,小狗也要汪汪汪地叫。不能因为大狗“汪”地一声,小狗便禁了声息。诚望【大西北春秋】的读者都来写作,即使“流水账”亦能让逝去的生活留下痕迹。葡萄牙诗人、作家佩阿索说,“写作是对自己的正式访问,写下就是永恒”。自媒体时代开启了全民写作的模式,只要您的文章有故事、有内容、有情怀、有理由,我们就会为您提供露才显智的地方。理想有人说,理想如同短裤,虽然有但不要轻易拿给别人看。在我们看来,理想是一杆大旗,不但要拿给别人看,还要在风里呼啦啦地飘扬。环视世间,芸芸众生皆庸碌,艰难的生存已经遮蔽了人们心头的理想。让我们时时忆起曾经的理想,拂去蒙覆在心头的累累尘埃,让理想重新发光。【大西北春秋】将凝聚一大批理想主义者,我们会同频共振,以彼此的心灵为对方取暖。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想点燃理想,以崇高聚合崇高。然后坚信,“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海报设计
2023年1月22日
其他

张晓琴 | 凉州精神地图上,会有一个董贤孝

【按】这是作者发表在《延河》2023年第1期“精神地图”栏中的文章,原标题《凉州董贤孝》,授权本号发布时略作修改。此文以记述董贤孝学艺经历为主线,形象解读贤孝表演技艺中的“唱腔”“悲音”等民间艺术禀赋,认为河西大地上最好的音乐就是凉州贤孝。全文约7218字,阅读约需15分钟。“教授妹妹好,扫下面的码,可看后天晚上的七夕节目,是兰州办的一个非遗文化活态展示活动,其中有我表演的《天河配》。”董永虎一直称我教授妹妹,他说,都是凉州人么。第一次听他唱贤孝是八年前,在凉州城里的陆家大院。那天晚上,他背着三弦琴从乡下赶来,为我们唱了凉州贤孝《二十四孝》选段,还唱了杂调。让我诧异的不是他的贤孝唱得好,而是他是一个“明眼人”。在凉州,贤孝也叫“瞎弦”或“瞎贤”,因为一般唱贤孝的都是盲人。我还记得第一次到凉州听贤孝的情景。那是上世纪的最后一个春节,朋友翟相永带着我们游走在凉州城的大街小巷,我们吃各种凉州美食,见各路凉州好汉。后来,翟相永成了书法家,凉州南城门上的“凉州”两个大字就出自他手,他把“凉”字写成了三点水。有人问原因,他说:“古代有这样的写法,凉州太干旱了,多‘一点水’好。”我们在寒凉的空气中来回穿过武威文化广场,每次都能看见盲艺人在铜奔马雕塑下坐着唱贤孝,他们弹着三弦琴,用凉州方言唱着,抬着头,一双失明的眼睛向着天空,用浑身的气力唱着。有一次,我路过一个盲艺人的时候,听到他唱到最后的时候以牡丹二字收场,那时我听不清楚凉州话,就问翟相永:“他唱的什么?牡丹?”翟相永说:“唱的是凉州人的誓言:咱们两个若要散,青冰上开一朵牡丹。”我当时颇为震撼,想到了一个字:烈。烈,是凉州的酒的味道,是凉州的人的性格。在家已经待了二十几天,读书写作做核酸,现在有非遗节目当然要看。正要给董永虎回信的时候,他又发来了《天河配》的词,打开一看,原来是他自己创作的,那就更要看了。以前要是有这样的活动,董永虎就会到兰州来,表演完节目还要看看他的小孙子——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兰州工作。现在的节目都是提前录的,好多直播是播放之前录好的视频。前些天,还看了甘肃最有名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虽然不及现场的效果好,但也算是疫情中的乐事了。七夕晚上,我识别了董永虎发来的二维码,等着看他唱贤孝。前面还有些其他程序,有人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人讲七夕的民俗,讲着讲着,讲到了凉州贤孝,讲到了董永虎,于是,董永虎出场了。视频里,董永虎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凉州的田地里,脚下是刚收割过的麦茬,背后是高高的绿色玉米。他穿着那件标志性的红色中式长衫,黑色方口布鞋,露出一截雪白袜子,他没有说一句话,直接抱起三弦琴弹唱:年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喜鹊桥上诉衷肠,忠贞爱情千古传。把这些诗条词句丢在后,唱一段我们凉州贤孝给大家听。今天我不把别的唱,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新春相约 | 品味武酒演义,观赏普康灯会

月色灯山,花市如昼。又是兔年元夕,普康武酒演义灯会将会如期映红凉州星空。书城不夜,凉都有情。普康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将在元夜绽放别样的风景,向全市人民送去颇具特色的新年祝福。届时,莲花灯、黄河灯、宫纱灯、花篮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将逐一亮相,融合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工艺,传递古凉州优秀传统年节气息。歌管楼台声婉约,普康庄院夜如歌。灯会融合国潮元素,秉承“创新、科技、艺术、环保”的现代理念,将是融合传统节日与时尚文化的视觉盛宴。来到这里,将会尽情感受武威大地生意勃然的生动景象。华灯传古郡吉祥,烟火蕴新岁辉煌。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彼此牵手,穿越星辰灯海,感受普康年味。仰头是绚烂的璀璨烟火,足下是吉祥的凉州大地。尘世的艰涩,旧年的烦忧,还有疫情的阴霾,将随夜里的绚丽的烟花消散于苍穹星河之间。隐入沟渠,便成了蝌蚪。隐入尘烟,便成了飞蛾。莫若走出深巷,来到绚丽普康。眺望灯火辉煌,感受身心舒张。只要心存星辰大海,不要嗟叹自己是一棵普通的小葱白菜。相约普康盛世,相约武酒演义。有多少梦想,都来这里绽放,将是何等的快活安详。虎踞龙盘已过去,兔跳鸡笼新生涯。站在新时代交汇点上,立足新征程起跑线上,普康酒业将和武威人民一起,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再创辉煌。所有的普康人都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越努力就会越幸福。三千里丝路,凉州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七十载岁月,武酒演义穿透四季,谱写传奇。虽然烟花是转瞬即逝的美丽,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永恒的希冀。在这里,你会看到,元宵的灯光点点,映亮夜空。在这里,你会坚信,未来的浪漫理想,染彩心灵。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千门启户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古城。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星空里许下愿望,在花海里憧憬未来。相约普康酒业,相约吉祥元夕,注定拥有不同寻常的节日体验。让我们真诚相约,2023年正月,来普康田园。感受武酒演义的烟火盛宴,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里,迎来新岁的吉祥如意……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名家谈艺 | 河西简牍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

【按】本文作者俞治是甘肃优秀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技艺深受简牍章法及笔法启迪。近年来,作者深入剖析河西简牍的风格之多、用笔之美和章法之变,以探索寻找河西简牍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全文3089字,阅读约需7分钟时间。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甘肃河西地区,尤其是敦煌、武威等地出土的简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使我们在时隔两千多年以后,依然能近距离地看到汉人墨迹的真实面貌,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汉代书法发展的演变过程,也给我们当代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借鉴、取法的宝贵资源。河西简牍就是汉人书写留下的遗墨,考古界和史学界对这些简牍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埋葬在地下两千年前后的珍贵历史文物,为研究汉代政治、军事、文化、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引起了书法界的重视,成为书法家们研究的新课题。概括而言,河西简牍的艺术特征及借鉴意义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美学意蕴丰富多种风格并存简牍书是隶书、楷书、行草书产生的母体,简牍书正处于字体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其书写涵盖了篆、隶、草等字体,行、楷等字体特征也开始出现,甚至有杂糅两体或三种字体,难以严格区分的过渡性字体。隶书又包括了古隶与八分,这两种字体的传承与过渡刚好体现了汉字在汉代发展的实际情况。河西简牍的发展时间跨度大、风格种类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不同时期的书写,风格变化较大。早期的简书篆意较浓,后来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八分书,后期的书写逐渐向楷书变化,在书写中又带有很浓的行书笔意,撇、钩等代表性笔画又具备楷书的基本特征,字形也由长渐变为扁,再渐变及方。这种书体的孕育及演变对创作中的融会贯通、由此及彼、打破各种书体之间的孤立、打通五体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学一体者也可知其来龙去脉,可以起到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作用。2.同一时期的书写,风格变化丰富。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出土的间牍,风格也是一简一格,每枚单简都保持了相对的完整与独立,说明当时很多书写者已能表现出代表自己性格特征的书风。河西简牍从出土单位来看,有遗址和墓葬两种;从书法风格来看,出土墓葬的简书书写内容保持了相对完整性,多以古代典藉、法令、诏书等内容为主。这时的简牍已经书写规范,体现出较高的书写水平,书风渐趋成熟,以庄重、典雅、相对规整为主。出土于遗址的书法,由于书写者身份的千差万别,书写内容的不同,级别、功用的差异,形制也有较大变化。这些简大多散乱、遗失不全,书法风格千变万化,即使是书写同一种书体,因书写者不同,社会功用不同,书写技巧、作者性情也不尽相同,书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规矩典雅的典型八分书,如肩水金关简中的儒家典籍内容,这些简字势横向舒展、波磔分明、字距均匀、排列有序、书风整饬,作者具有较好的书写水准和整体把控能力。也有粗细变化较大,体现出良好书写节奏感和技能性的简书,还有茂密、粗头乱服的简书,这些简多出于社会最下层的工作记录人员手笔。但今天看来,依然是字形参差有致,灵活飞动,无论是用笔、点画、字形、字势都充分发挥了书写生理与书写工具的优势与性能,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与生命力。这些不同风格、一简一格的美,正是治序当代书法创作灵感匮乏,千人一面,万作一貌的“展览体”良药,对于寻求个人风格面貌、凸现自我价值有巨大的启示意义。笔法美合理自然、生动丰富河西简牍的书写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书写者多为为训练有素的下层书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书写轻松、灵动多姿的简牍作品。这些简牍书法的书写不带任何功利性,完全是一种符合手腕生理构造的自然书写。邱振中先生认为,“从隶书趋于成熟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动笔轨迹,从简单弧形变为波浪形的过程。毛笔沿弧形轨迹摆动,即带有旋转成分,如果接着朝另一个方向回转,正符合手腕的生理构造,同时只有这样,才便于接续下一点画的书写,于是运笔轨迹便由简单弧线,逐渐变为两段方向相反而互相吻接的圆弧。”纵观河西简牍,无不暗合这个用笔的规律。至于其间的笔势、笔意及情感的变化都是在自然用笔的基础之上生发展开的。对于这种笔法的学习和探究,尤其是研究唐以前书法的用笔,汉代简牍书法为我们提供了最好、最直观的教科书,直接以墨迹示人,对研究具体的笔法、笔势、笔意及对整体章法的学习都是难能可贵、不可替代的。章法美因势造型、因材制宜章法也被称为“布局”和“布白”。书法的艺术性最终是通过章法来体现出来的,河西简牍常见的章法构成有以下几种。1.单行稀疏型。如武威仪礼简,这样的章法行行分明,规整典雅,美观统一。2.单行茂密型。如武威《王杖十简》字形粗细变化较大,左右分张,字迹间隔细小,紧凑但又不显凌乱,整篇文字具有整饬的美感,厚重沉雄与灵活飞动兼具。3.两行并列型。这种章法形式在《敦煌马圈灣汉简》中多次出现,它们贵能上下连贯、左右呼应、和谐统一。4.两行多段型。如《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这样的布局疏密相间,每行分两段或三段或书写,字距紧凑,行距较大,形成明显的书写节奏,有积字成行、积字成篇的气势。5.多行稀疏型。《武威医药简》中多次出现,这种章法打破了字距、行距的限制,轻松自然,一任自然,与魏晋人书有异曲同工之妙。6.多行茂密型。如《丞相御史律令》,整体沉郁茂密,字距较紧,行距亦紧,上下齐整,均匀稳重,书写的随意性进一步增强,从单行单字的上下连贯、错落,到多行的左右穿插、一气呵成,凸显出了一种章法布局上乱石铺街的自然之美。以上几种章法布局是河西简牍常见的章法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在此基础上变化和延伸出来的各种布局形式,这些变化丰富的章法构成有利于打破我们在创作中的传统模式,实现章法形式上的创新。碑简互参升华用笔当代书法对隶书的学习和临摹主要以取法汉碑为主,但是完全学碑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碑(拓片)是先书而后刻,先刻而后拓的,已不是第一手资料,何况碑拓的质量也是千差万别。除此之外,还有原碑本来就漫患不清、破损严重的。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一招不慎,就会走上只见刀锋的刻板、僵化之路,完全失去了自然书写应有的书写性、合理性、生动性,完全习简者又易陷入浮滑、狂野的误区。碑简结合,以简化碑,以碑润简,方为学书正道。由理性到浪漫艺术精神秦汉是书法由篆而隶的演变过程,这时的书写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篆书的中锋、理性、严谨、象性逐渐削弱,隶书的中侧并用,三折笔、扁阔开放字形出现,隶变终于完成,由篆书变为隶书的线条,主要是运笔方式产生了起伏快慢的节奏变化,其线条是由安静的一画到运动的一画,其精神却是由理性到浪漫。河西简牍经历了隶变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为我们展现的也正是汉人不拘一格、天真烂漫、宽博宏阔、极尽夸张变化之能事的浪漫精神,这对我們理解变化、理解变化之所来、理解如何合理去变找到了一个方向和参照。河西简牍为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汉画卷,政治、军事、文化无不囊括其中,一简一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汉人坚韧、自信、意气昂扬、开放、包容、浪漫的人文情怀,无处不散发着那个辉煌时代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气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畏,也给我们以启迪。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行走西北 | 乌鲁木齐冬天里的炭火与暖阳

【按】作者于数年前的冬天曾游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返回后撰写了此篇散文。从东南海滨到西北边城,作者以新奇的目光和独特感受去写新疆的西部风貌和异域风情,文笔清新,读来别有趣味。全文2836字,阅读约需7分钟时间。从地窝堡机场驶入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一路可见白茫茫的雪地。屋顶覆上了一层巴掌厚的棉被。树,也都被裹上了棉絮。有的树落光了叶子,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地上的路,也大多被皑皑的雪埋住了。对于来自南方从未见过雪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我沉浸在来到北疆的喜悦,却也有隐隐的担心,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冰国这么寒冷的天气。很快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乌鲁木齐西北路,远远地看到高达几十米的玻璃穹顶闪着银蓝色的光。我们从门房排队进入,进行有序的安检,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安检查出我带的保温杯有水不能带入。正在为难之际,一个高大的保安走过来,问明是来自我老家福建平和的白芽奇兰茶,打开后嗅了下笑笑说:“这么香,倒掉挺可惜的。我帮你们保管吧。”一句话驱走了冬天的严寒,带着暖意我们进入博物馆。新疆各个少数民族在服饰、起居、节庆娱乐、婚丧、礼仪、饮食、宗教及其它方面各具风姿的民情风俗一一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眼前,新疆历史的画卷丰富而生动地一幅幅慢慢展开。恰逢那天馆里还展出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摄影图片,等我们到达这个展馆时已到闭馆时间,美丽的女工作人员得知我们是福建来的客人,重又打开展厅大门,陪同耐心解说,在一幅“劳动归来”的图片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乡村的田埂上,一群村民和干部肩扛铁锹锄头,手捧头顶西瓜,笑容满面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幅则是和田区工作组搭乘老乡毛驴车入户走访,画面上驴儿也欢快地撒开了欢。蓝天白云下是一幅幅天山南北大大小小村庄各族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情景。工作人员的话语更让人觉得温馨,她轻声细语地提示我们馆内哪里是适合拍照的地方。初到北疆,还来不及领略屋外的冷冽严冬,屋内的热情却早已如春风般把我悄悄融化。第二天早晨直至九点,天才朦胧地亮起来。整个乌市还在一片宁静当中。院子里,一切都可爱地“胖”了起来。梯子、木横踏板,胖了,似馒头排队。地上,也是厚而松软的白蛋糕。我忍不住脱了手套,去抓了一小把,凉凉的,冰冰的。踩下去,咯吱咯吱的声音响起来。一切都是新鲜清新的样子。我们应邀去参加新疆亲戚的孩子婚宴。到了乌鲁木齐市郊的石化,天空渐渐地灿烂了,地面依旧是厚厚的白雪。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也有一些戴着鲜艳的头巾的维族女孩穿梭在席间。婚礼的现场,布置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彩球和心形的礼花,大家说,新郎的表姐是名人呢,得过世界冠军,见过世面,簇拥着新郎的表姐上台说话,她落落大方地上了台,为一对新人祝福。耳边听当地朋友低声说起新郎的表姐叫王燕红,2004年雅典残奥会射箭70米女子个人(站姿)决赛中,王燕红以92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参加残奥会以来首枚射箭项目的金牌。可不容易啊,同行感叹地说,王燕红15岁时因病致疾,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每日王燕红都要携带4公斤重的弓和箭,进行五、六个小时的射箭和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她咬牙顶住伤疾的痛苦和射箭动作的单调重复,在教练的指导和队友的帮助下多次获得各项金牌,用弓箭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也许是想到了自己这段艰辛而令人欣慰的奋斗的经历,高大俊美的燕红在台上也不禁动容:今天,是舅舅家的大喜的日子。我们两家从甘肃来到新疆已经多年了,乌鲁木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着许多我的兄弟姐妹,有着许多关爱与支持,我也把我最诚挚的祝愿送给今天最美丽的新郎新娘,祝大家幸福!掌声哗啦啦地响起。亲友中有人哼唱起这首信天游:“东飘的云朵南飞的雁,父亲送大哥去新疆。越过青山岭穿过戈壁滩,车到吐鲁番眼泪挂腮边”,淳朴动听的曲调打动了众人的心。一曲了了,又有人嘹亮地接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此起彼伏,谈笑不断。婚宴上抓饭、烤包子、拉条子、粉汤、油塔子等各式美食佳肴端上来了,地道的乌苏啤酒和新疆啤酒也呈上来了,众人相互敬酒:甘肃新疆都是我们的家乡啊,我们都是一家人!一时融融的乡情亲情和大盘鸡的辣香、酒的醇香弥漫在席间。最有特色的美食广场却是在大巴扎。巴扎是维吾尔语“集市、农贸市场”的意思。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端的二道桥,这是一个敞开的火热的大市场,有着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的浓郁的伊斯兰建筑的风格,迎面而来熙熙攘攘的几乎都是穿着各式长袍戴着各色头巾帽子的维族同胞。尤其不乏美丽的维族女子,她们的眼睛里全是风情,莞尔一笑,就要把人深深地打动,甚而把寒冷也忘了。穿行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的街头,呼出去的气凝结在鼻孔出口,吸进来的气慢慢加热融化。即使裹上厚厚的围巾戴上毛茸茸的手套,手脚也冻得发麻。第一次感受到北疆的严冬的威力,但很快又融入了这里的火热的气息。在一个写着乌鲁木齐新十景——民俗风情一条街的石牌前,三两个人穿着厚厚的大衣在那热乎地烤火。我也忍不住凑上前想取个暖,拍个照,却又犹豫起来,细看这几个人都比较壮实,长胡子,大眼睛,很典型的维族男人长相。踌躇间,烤火的几个新疆兄弟早已看出了我的来意,他们温和地让出位子来,还做了个夸张的友好的手势示意我过去,让我拍照。我为自己的多疑而羞赧。寒冷的冬天里,红红的炭火闪闪地燃烧着,忽明忽暗,温暖了我的身,也暖了我的心。来到大巴扎当然少不了要去尝尝各色的美食。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有了这个美好的传说,于是馕成了各族人民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馕的一般做法其实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漫步大巴扎几乎每隔几米远就有一个卖“馕”的摊位,蔚为壮观地摆满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各种味道的馕。刚出炉的印着漂亮图案的金黄色的馕,一口咬下就是满嘴的香味。而手抓羊肉饭,金黄色的饭里配着红色的胡萝卜,颜色鲜亮,托在盘里,冒着热气,看得也直让人咽口水。再来几串正宗的新疆羊肉串,一串串羊肉上还滴着摇摇欲坠的羊油,红白相间的羊肉烤过以后又焦又亮,香而不腻,真是一饱眼福,也一饱了口福啊。一个身穿着红色维族裙戴着粉色毛边帽的小女孩跑过来了,手里满满地攥着几串刚出炉热乎乎的羊肉串,还有些小商铺刚买的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在雪地里蹦跳,煞是可爱。我赶紧拿出相机,女孩的白胡子的爷爷笑眯眯地在旁边示意:摆个姿势!于是,咔嚓一声,小女孩红红的脸就像一朵太阳花般在冬日里绽放。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车安宁 | 古老神秘而奇特的白马藏族

【按】近年,学者、原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车安宁先生对西部文史多有研究。本文揭示了地处祖国西北的一个古老部族复杂的历史渊源和奇特的民俗风貌。全文3720字,阅读约需8分钟时间。在甘肃省的东南部,有一个以方位命名的地级市——陇南市,与四川省接壤,是甘肃境内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陇南历史悠久,其境内有多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址,也是早期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如今也是中国多种优质中药材和油橄榄的产地之一。陇南市最南部的文县,古称文州,与四川、陕西交界,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这里植被茂密,山川秀丽,素有“陇上江南”“千年药乡”、甘肃的“西双版纳”的美誉。奔腾的白水江从这里穿流而过,最后汇入长江的支流嘉陵江。由于地形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如今这里建有大大小小水电站共计70座,总装机超过70万千瓦,兼有防洪、航运、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文县还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的繁衍栖息地,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这里还有古称“天魏湫”的文县天池,又称洋汤天池,如今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文县境内居住有汉、藏、羌、蒙、撒拉、东乡等11个民族。在文县山区的白马河流域还生活着一个古老神秘而奇特的部族,这就是白马藏族。他们又被称为“白马人”或“白马族”,学界认为他们是“东亚最古老的部族”。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冯培红 | 两位浙籍老师与甘肃的“敦煌学”研究

【按】在纪念著名历史学家齐陈骏先生忌辰一周年日子里,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回忆恩师。本文回忆两位浙江籍老师齐陈骏、施萍婷先生早年在兰州敦煌的研究佚事及晚居绍兴杭州的生活情形,颇有师恩难忘、教泽绵长的学人情怀。全文2812字,阅读约需4分钟时间。▲1997年5月,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答辩委员席。左起:杜斗城、郑炳林、齐陈骏、王俊杰、施萍婷、陆庆夫、楼劲诸老师。2013年9月8日,我在QQ空间里写过一篇简短的日志,题为《两位老师的南下》,全文如下:齐陈骏老师是我硕士时代的导师,浙江天台人,今年78岁;施萍婷老师是我博士时代的导师,浙江永康人,今年82岁。天热的时候,他们北上兰州,或去敦煌;天冷的时候,他们南下浙江,一在绍兴,一在杭州,隔着钱塘江,如同元白。这种候鸟式的南北移居,成了他们退休后、尤其是老伴去世后的主要生活方式。齐老师又再“新婚”,新师母也经常随同南下北上。尽管如此,两位老师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面了,我没有问有多久,很可能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了吧。这次他们的南下,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天,也就是今天9月8日,真是巧合。不过齐老师火车地行,施老师飞机空行。前天我约请两位老师在三泰雅园一聚,两位老人终于见了面,互谈掌故。齐老师虽然比施老师小四岁,但施老师五六年进兰大读书,齐老师五七年从复旦毕业分来兰大教书,所以年长的施老师反称齐老师为老师。我同时叫了永明和直敏,永明和我是齐老师带的硕士同级同学,直敏和我是施老师带的博士同学,我比他高一级。我和直敏先去施老师家相接,她身体健朗,竟一路走来,还爬了天桥,让我想起上学时代她带我们每天攀爬莫高窟的情景,感动于老师的无私教诲。永明到小学接了川川、愿愿和塞赛。齐老师和师母穿过校园,步行而至。齐老师以前对我说,他和师母要把施老师从杭州接到绍兴住。真是让我感念老师们的真诚和温暖。今天,他们南下浙江,也是我的老家,希望他们一路走好,健康长寿!那一年,齐老师78岁,施老师82岁,均已是耄耋之年了。两位老师都是浙江人,都去了西北,施老师于1956年入兰大历史系读书,齐老师于翌年到兰大历史系教书,两位老师相识于1957,距离2013年的这次相聚已经有56年了。这对相识半个多世纪的“师生”,在离退休后都回到故乡浙江安享晚年,这次的同一天南归大概也是注定的缘分。在南归前两天,我邀请两位老师相见小聚,让他俩在时隔多年后难得相聚,让我都觉得莫名感动。人生相见两茫茫。实际上,两位老师那天的相聚,也是他俩的永诀。他们虽然同在浙江,居地相去不远,仅有百里之遥,但2022年1月24日齐老师不幸离世,从此阴阳两隔,再无相聚之时。如今,施老师已经91岁高龄,祈盼她健康长寿、快乐开心!两位老师的生日仅差一天,齐老师是八月十九日,施老师是二十日。也正因此,自从我读博士以后,每年到老师们的生日之际,我总是不会忘记。齐老师的性格狷介孤僻,独来独往,所以除了我和同级师兄永明外,很少有人来给他祝贺生日。施老师的性格大方爽朗,言笑中还很幽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去施老师家,每年生日更是我们欢聚的节日。记得,有次在农民巷的“忆江南”生日宴,我稀里糊涂竟然记错发车时间,饭后赶到火车站已经误了车,幸亏汽车东站离得近,临时买了张票去银川。齐老师七十岁时,敦煌所搞了个颇为隆重的庆祝活动,让他感动得不得了,这也是因为平常很少过生日的原因。而施老师是怎么样都行的人,有人来祝贺她很高兴地接受,即使没人祝贺她也无所谓。我是很喜欢施老师这样的性格。在兰州时,我们学生时常在施老师生日时欢聚,而在她生日前一天,我一个人去齐老师家坐坐,也不敢提当天生日的事,只是与他说说话,陪他度过这一天。两位老师认识得早,结下的友谊也很深。▲施萍婷老师早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情形。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施老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齐老师也曾带学生去敦煌莫高窟参观过。特别是七十年代,齐老师两度去敦煌。先是在1973年,兰大工农兵学员提出到莫高窟“开门办学”,老师作为专业教师随工宣队前往敦煌,待了一个多月,与施老师相处较久。在施老师和贺世哲老师的介绍下,结识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许多先生,这为他后来在兰大开展敦煌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977年,齐老师又去敦煌,这次是去看望在敦煌插队的儿子大受,并再次前往莫高窟。大受哥在敦煌插队时,齐老师就拜托施老师常为照顾,双家关系甚为近密。施老师以后也多次向我说起大受哥,离休后定居杭州,大受哥还曾前去看望她,并在电话中对我几次说到要去看施老师。1979年,齐老师在兰大创建敦煌学研究小组,当时兰大的敦煌学力量还比较薄弱,所以他千万百计地邀请校外学者前来讲课,并为《敦煌学辑刊》积极向外征稿。施老师及敦煌文物研究所的许多先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她不仅到兰大讲课,而且还给1980年新创办的《敦煌学辑刊》第一集写稿,题目为《奇思驰骋的“皈依”——敦煌、新疆所见〈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介绍》,与李其琼先生合作。稍后又为1982年出版的第三期撰写论文《两集敦煌文物介绍》。这些都是施老师为齐老师在兰大敦煌学初创阶段所给予的实际支持。1997年我硕士毕业时,齐老师邀请施老师到兰大参加论文答辩。两位老师共同坐在台上,我恭恭敬敬地陈述答辩,论文也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翌年,兰大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申请的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博士点获得批准,两位老师一起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第三年正式开始招收博士生。▲1997年5月,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答辩师生合影。后排左起:楼劲、杜斗城、陆庆夫、王俊杰、施萍婷、齐陈骏、郑炳林。前排左起:段小强、刘惠琴、冯培红、刘永明。很偶然的机会,我成为施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就这样,两位老师都成了我的研究生导师,这让我感到十分荣幸。2004年我博士毕业,已回绍兴定居的齐老师给我写了论文评审意见寄来,尚在兰州的施老师参加了论文答辩。这以后两位老师的交集见面,似乎就是2013年9月8日南归前两天的那次相聚了。如今想来,我真为自己那次的决定感到欣慰。
2023年1月14日
其他

程对山 | 凉州“十大历史名人榜”及入选理由

【按】此榜系本文作者个人研究成果,仅为参考榜单,可简称为“程榜”。本号推出此文以宣示某种声音,助推凉州历史名人研究及策展工作,决不能因为有了质疑或批评声音就停滞了此项工作。最终人物榜将依地方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的评议结果为准。2008年6月,作者在参与编纂和审阅《武威大辞典》“人物”书稿时,就被凉州历史名人事迹所吸引。遗憾的是,在地方史志作品的简略记述中,部分内容存在着资料错讹、前后矛盾、重要经历记述残缺等问题。于是参阅《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及“帝王实录”类的典籍资料,订正了原稿中人物的生卒年代、要事经历和地名官职等方面的讹误,并结合其他古代笔记、佚史资料进行考证,重新撰写了《武威大辞典》中“古代人物”部分的150多个词条。2010年7月,作者再次审订《武威大辞典》等书籍有关“人物”部分时,萌生了撰写一本全面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成长经历和精神品质的传记类作品的设想。后来查找资料,设定目录框架,历时7年,完成了《凉州历史名人评传》。本书共55万字,为36位本土历史名人写了评传。写作时从“大凉州”的角度出发,收录了古浪的毛忠1人、民勤的孟良允、谢葆澍、卢生薰3人,天祝的章嘉、土观、罗桑饶布萨3人。遗憾的是,本书出版的官方扶助基金出现波折,至今仍在搁浅之中。但是,因为撰写地方史志作品的工作关系,作者对武威历史人物的渊流与现状进行了长时间地触摸、研究与考据,基本形成了完备的凉州历史人物的评价体系。基于上面研究与思考,作者提出“凉州10大历史名人”和“次要备选人物”20人。今天发布“十大历史名人榜”及入选理由,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文中部分图片与人物内容无关。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冯培红 | 魂系兰大梦犹痴,余热故里桑梓情

【按】2022年1月24日,著名学者、兰州大学敦煌学学科创始人、原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博导齐陈骏先生不幸辞世。齐先生红烛燃尽,惠泽学人,在西北历史学研究及教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纪念齐陈骏先生忌辰一周年的日子里,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撰写系列文章,深情回顾恩师早年兰大治学及回归故里发挥余热、扶掖后辈学子的感人事迹。全文约3644字,阅读约需7分钟时间。齐陈骏老师是2000年退休的,那年他虚龄65岁,当然退休是按足岁算的,那就是64岁。老师的独子大受哥在绍兴文理学院工作,所以老师退休后想回故乡浙江。但是,老师招的第一届博士生杨富学师兄入校才一年,尚未毕业,所以尽管老师已经退休了,却也不便遽尔南归,另外老师还承担着《西北通史》第二卷的写作任务。于是到2002年,富学师兄博士毕业了,老师自己的书稿也写完了,他才心无牵挂地携师母离开兰州,南下回归阔别45年之久的故乡。大受哥原为兰大材料系副教授,1998年在职博士毕业后,恰逢绍兴文理学院的陈院长到兰州招聘教师,大受哥应聘前往,这一决定也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大受哥到绍兴以后,创办了应用化学研究所,并与当地的许多民营企业取得了联系,共同攻关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成绩突出,他在本世纪初晋升为教授,并被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聘为博士生导师,成为绍兴文理学院除院长外的仅有的二级教授。由于大受哥在绍兴工作,又是家中独子,所以老师退休后带完博士生、写完书稿,于2002年暑假离兰赴浙,叶落归根。从此,老师和师母做起了候鸟,平时在浙江,寒暑假回兰州,因为兰州夏天凉爽,冬有暖气,老师和师母长期在西北生活,刚回南方时对冬夏的冷热不太适应。也正因此,我在假期得以常与老师和师母相见,似乎没有觉得他们离开身边一样。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的唐院长与大受哥相熟,他看老师身体健朗,闲居无事,觉得应该在故乡发挥余热,遂建议老师给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上点课,帮助指导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写作。一来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二来也使老师有事可做,不致孤独寂寞。老师从来都是个热心人,很高兴地接受了唐院长的邀请,受聘为绍兴文理学院越经济文化研究所的人员。于是在2003年,老师从绍兴搬到了上虞,住在学校提供的半山路公寓。据说,当时绍兴文理学院全校就两个博导,就是老师父子二人。据老师说,他在上虞分院先是给文史两科的青年教师开设讲座,谈如何选择科研题目,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如何从事学术研究;后来给高年级学生讲课,讲授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献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历史地理、古代宗教、少数民族史、方志学、历史与历史剧,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老师更多的心力是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从事科研。他给青年教师拟定了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中国古代选举用人制度,希望能系统地将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制度整理出一本小册子,使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学生能对官吏选拔制度有一个简明、完整、系统的知识。二是地方史研究,研究古代绍兴一带经济发展的轨迹。老师觉得以往对会稽郡的研究还很粗略,没有很好地深入下去,所以想带青年教师好好研究一下。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区域历史 | 唐朝吐蕃贵族统辖凉州及河西的两大方略

【摘要】唐朝吐蕃占领凉州后,采取“体制部落化,生活吐蕃化”政教方略,保持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其统辖河西的政教方略对凉州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文约2326字,阅读约需6分钟时间。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安史乱后,朝廷征调河西兵将东进“勤王”,边防空虚,曾与唐朝在西域互争雄长的吐蕃王朝趁机出兵攻占河西地区。广德二年(764年),吐蕃围攻河西重镇凉州,唐朝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兵败出奔甘州,凉州陷落。直至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收复凉州,吐蕃统辖凉州长达97年。为了长期有效地统治凉州,吐蕃统治者采取有别于唐朝的政教方略,力图改善民族关系,发展属地经济。吐蕃统辖河西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进程,其有别于少数民族中央政权如元朝、清朝等对地方的统辖管理,也有别于东晋十六国的河西割据政权和西夏王国对其属地的统辖管理,对于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为了实施“以蕃治汉”,吐蕃贵族在政权建制方面,推行军政一体化管理,在社会教化和思想统治方面,推行佛教思想,力图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第一方略推行节度使,体现“以蕃治汉”吐蕃在军事扩张过程中为适应管理区域化、集团化的需要,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之后,就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设立东境节度大使,节度大使之下,分设青海、鄯州、河州、凉州、瓜州五节度使,分别管理沦陷地区。王继光、郑炳林在《敦煌汉文吐蕃史料综述》一文中,曾排列出吐蕃统治河西的职官序列,称各节度使之下有乞利本、节儿(监军)、都督、部落使、判官、乡部等行政官员。以上职官序列中的“节儿”以上官职皆由吐蕃人担任,“节儿”以下官职分别由汉人和吐蕃人同时担当。这样的规定,表面上看为了便于对汉人地区的统辖管理,其实质是以节度使制度彻底取代了唐朝设立的州县管理体制,由之而取消了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社会组织,推行与吐蕃本族生活习俗相适应的“游牧化”部落建制。吐蕃统治者将“乡”改造为部落,管理部落的官员则称为“部落使”。部落使是河西汉人在吐蕃统辖时期经常担任的官职,敦煌文献《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公修功德记》中有“前沙州道门亲表部落大使”阴伯伦、同卷《大蕃纥骨萨康再荣建宅文》中有“沙州大蕃纥骨萨部落使康再荣”(P.4638),以及曾任部落使的阎英达等都是汉人官吏。值得注意的是,汉人部落的部落使,由吐蕃人和汉人同时充任,汉人名为“部落使”,其角色不过是“部落副使”而已。敦煌文献《愿文》中谈到:“有我皇太子殿下与良牧杜公爰[及]须节儿、蕃汉部落使等皆风清台阁,德映朝庭。”(P.2326V)《丑年(821年)十二月沙州僧龙藏牒》中载:“宣子趁入所由印用,麦八驮,付张剑奴;驴一头,与部落使乞心儿。”(P.3774)“乞心儿”是龙藏的父亲,显系吐蕃人,曾任汉人部落的部落使。由此可以推定,吐蕃统治者任汉人为下层官吏是为了弱化阶级矛盾,但汉人官吏仅是协助吐蕃官吏的辅佐而已,这样的任职情形在基层小官吏中更为普遍。《新唐书•吐蕃传》载,吐蕃部落最基本的单位是千户,千户之下是小千户(五百户),小千户之下为百户、十户。其中十户是最基层的社会单元,称为“勒堪”,每一个“勒堪”都实行精密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样一来,吐蕃以部落管理体制取代了唐朝的乡里体制,权力触角一下子探到底层社会管理层面。开始推行强硬的“蕃化政策”,强迫汉人说蕃语,改从吐蕃服饰。《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载:“并南蕃之化,……抚纳降和,远通盟誓,析离财产,自定桑田。赐部落之名,占行军之额。由是形遵辫发,体美织皮,左衽束身,垂肱跪膝。”(敦煌文献S.6161、S.3329、S.6973、S.11564、P.2762)《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公修功德记》中也有“熊罴爱子,拆襁褓以文身;鸳鸯夫妻,解鬟钿而辫发”之语。(P.4638)由此可见,吐蕃统治者占领河西后,曾以强硬的措施迫使汉人说蕃语、左衽而服、辫发、纹身,甚至从婴儿就开始做起。其目的就是逐渐消除语言、风俗、传统等民族间差异隔阂,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统辖目的。第二方略推行佛教,促进民族交流融合在吐蕃占领河西之前,佛教在蕃地已经相当兴盛,崇佛渐成吐蕃社会的传统习俗。《新唐书•吐蕃传》称,“(吐蕃)喜浮屠法,习呪诅,国之政事,必以桑门参决。”吐蕃攻占河西先后经历了二十多年,攻占沙州(敦煌)时用时最久,除沙州军民顽强抵抗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敦煌多佛寺石窟,吐蕃将领普遍崇佛而不忍用兵攻打。为了保护这一佛教圣地,最终采用盟约方式和平占领了沙州。吐蕃推行“以蕃治汉”经略方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着重利用佛教来安抚沦陷区的人民。吐蕃统治时期,河西佛教非但没有受到抑制,反而取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河西石窟艺术取得了新成就。据研究统计,吐蕃统辖敦煌时期在莫高窟新开石窟达57个,补绘或重绘洞窟26个,总计达83个,约占敦煌石窟总量的12%。[2]17石窟艺术在固有汉文化与吐蕃文化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吐蕃供养人,甚至赞普的形象也出现在壁画之中,反映出很明显的吐蕃化现象,极大地丰富了河西佛教的内容。除原有的石窟、佛寺外,吐蕃统治者还兴建了一大批新寺院,如天祝县的天堂寺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仅敦煌一地,吐蕃占领后新建寺院9所,僧尼数目达700多人,比初期增长了一倍以上。河西佛教异常兴盛,出现了不少著名的高僧大德,如昙旷、摩诃衍、法成等。昙旷代表了河西佛教与吐蕃佛教的接触时代,被视为吐蕃占领河西后,统治者与河西佛教界合作开始的标志。摩诃衍以研究禅法而名播河西走廊,是唐朝中叶汉地佛教在吐蕃的代表人物。在拉萨著名的“吐蕃僧诤”事件中摩诃衍因“舌战群僧”而彪炳史册。出身吐蕃民族的高僧法成自幼深受藏地佛教文化的影响,是一位汉蕃宗教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些大德高僧精通梵、蕃、汉等多种文字,翻译和撰著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他们的弘法译经活动促进了河西佛教的蓬勃发展。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冯培红 | 同窗恩师聚上虞,谆谆教诲情义长

【按】此为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回忆恩师齐陈骏先生的系列文章之一。文笔朴实,叙事质朴,有对往事追忆的真情流露,但不铺陈张扬;有对学术研究的理性分析却毫无晦涩难深之感,写出了一代学人独特的精神面貌。全文2501字,阅读约需6分钟时间。裘斌是我的大学同窗,上学时虽然读的政治系,但与我住同一寝室。那时一个宿舍住七人,四张双层高低床,我住在靠门边的上铺,下面无铺位,放了两张桌子,对拼在一起。裘斌与我就在床下,开着台灯,面对面学习。大学毕业以后,我去兰大读硕士,裘斌回故乡嵊县师范教书,后来上虞、嵊县两地的师范学校合并,进而又并入绍兴文理学院,成立上虞分院,裘斌就在上虞分院工作。老师的祖籍就在上虞,位于崧厦镇前庄村,清初因祖上启阳公任台州府学训导,而留居为天台人。2000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学者视点 | 敦煌是中国历史的一枚纺轮

【按】此为作者所著《敦煌大历史》之自序。《敦煌大历史》不仅讲述敦煌历史,也讲述敦煌守护者心声。冯培红教授称此书“视角独特,野蛮生长,炽热而有张力”。文章角度新颖,笔法老练,揭示作者对敦煌文化的独特感悟。全文1647字,阅读约需4分钟时间。“你知道敦煌吗?”每个热爱敦煌的人,大概都有这个想法:在中国大地之上,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敦煌吗?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在从武汉到福建的火车上,一对农民工夫妇正坐在我的对面,脸上流露出领到工资的喜悦。攀谈之际,女人问我的来处,我语气中略带骄傲地说“我从敦煌来”。女人看向男人,然后两人一起向我投来不解的目光,就像北极熊第一次遇见企鹅。那一刻,我的内心惊诧不已:怎么还有人不知道敦煌?在绿皮车漫长的摇晃中,我仿佛一杯红酒,逐渐醒悟过来。有人说:“世界上再广为人知的事物,也有一亿人不知道或不接受,而更多的时候是十亿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类认知丰富得你无法想象,而敦煌并不在所有人类个体的意义之中,我们不能因为热爱而一叶障目,不能因为别人还不知道而心生嗔怒或轻视。当我们从这种“障目”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去面对敦煌时,敦煌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曾经,塞尔维亚一个不知名的青年,出现在特定的场合,就将全人类带入“一战”的苦难之中。于中国历史而言,敦煌也像一个小人物,它在数千年里不断地出现在特定场合,引发了诸多变革,也让宏大历史的具体线索落在了这块土地上。敦煌不仅仅有壁画和塑像,壁画和塑像只是敦煌历史的图像语言之一,而语言本身也不是历史,它所承载的具体的人和事才构成了敦煌的本来面目。从“人”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对炎黄二帝所代表的中原秩序不断发起挑战的三苗人,在三危山下筚路蓝缕,开创了敦煌的地理、经济和人口基础;秦汉历史的重要人物匈奴冒顿单于,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部落里当人质时磨炼了坚毅的性格并树立了统一草原的雄心;被匈奴赶出故乡的月氏人,在异乡开辟新的家园和文化,他们创造的犍陀罗艺术又传回到敦煌,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汉武帝通过河西四郡建构的国家安全防线,奠定了后世中国疆域的格局;敦煌暴利长的“天马奇迹”和遍布帝国的交通网,提高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渊泉县的草圣张芝一家,不仅引发了三国时代的风云,也成为魏晋时代的儒学和风骨的先声;昙曜不仅开创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格局,也在宗教改革之中让佛教陷入危机;隋炀帝吸收了从河西儒学和佛学传承而来的精神,使之成为统一南北后的重要弥合剂;玄奘在瓜州度过取经之路最艰难的时刻,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在此后的历史中不断产生影响;榆林窟玄奘取经图的出现,透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的具体过程……凡此种种,就是敦煌历史的特性。敦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边境小城,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纺轮,但大历史的很多线索却都在这里丝丝入扣。风往往起自青蘋之末,那些社会中微末的振动,往往是下一个时代的星火,这个道理被敦煌一次次证实。这本书中的“敦煌”指的是古代敦煌的地理范围,因为敦煌与河西走廊的历史往往很难分开,所以部分章节也涉及整个河西地区的讨论。历史是层累的,作为一个广义上的敦煌人,我的生命,就是敦煌历史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的延续。因此,这本书中,我常常把敦煌历史的相关事件投射到今日之我的身上,希望借此让读者了解敦煌历史对于如今敦煌人的塑造。这是一个有趣的方法论,因为历史创造的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怎样的历史就会塑造怎样的人,所以,如果你能仔细地审视自己,就能看到历史在你的血液里奔腾的样子。作为一个敦煌人,我打算带你认真阅读一座我生活着的小城,也试图在这个过程中画出一张不太一样的中国历史的剖面图。我曾经是敦煌石窟的一名讲解员,是敦煌这个数千岁老人的后世子孙和转述者。敦煌已经不能发声,而我作为它的转述者,必须保持专业和审慎,才能代它把千年之语说得平和而睿智。因为我知道,如果它可以开口说话,一定不会炫耀辉煌的大唐,也不会怅然感叹耻辱的晚清。它会用温柔的目光抚过每一个来敦煌的人,语义悠长。在某年七夕的傍晚,值班结束之后,我独自走在榆林窟上方的戈壁滩上,与“敦煌”有过一次题为“观照”的对话:
2023年1月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跨年感怀 | 告别瘟疫年,迎接正气岁,弘扬凉州杨家将忠勇报国精神

【按】近年来,著名媒体人杨鉴旻置身古代典籍,搜集整理凉州乡邦文献,为弘扬凉州杨家将文化奔走呼吁,倾尽心血,其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桑梓之情令人感动。本文内容与其始终秉承的家乡文化理念一脉相承,表现出弘扬杨家将忠勇报国精神的坚韧情怀。全文共1476字,阅读约需4分钟时间。每逢岁末年初,中国文人常有感怀遣兴的旧习,我也不能免俗。此刻,沏一杯红茶,端坐窗前,回想逝去的2022年,心头涌出别样情愫。这是旧年的最末一天,而西历12月31日正是大明民族英雄、上柱国正一品武官、凉州杨家将代表人物、凉州杨家将军府主人杨嘉谟的公历诞辰。饮一口茶,心绪复杂了起来。不由感叹,这些年来,如我这般固执地记住杨嘉谟生诞忌辰的人还会有谁?这一年,又是汉代战神霍去病大英雄率领汉军在河西走廊打败匈奴2143周年,也是明朝大英雄冯胜大将军率领明军在河西走廊打败蒙元,收复丢失了600年中华故土河西走廊650周年的纪念年。当然,这一年,也是腐败无能的满清统治者签定臭名昭著的严重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南京条约》180周年。此事的负面意义,便是从此开启了中华百年耻辱史。杨嘉谟在公元1577年12月31日诞生在甘肃镇凉州卫城杨家将军府。其一生戎马生涯,十六岁开始驰骋疆场数十年。五十岁前主要在西北战场与入侵的蒙元军队英勇战斗,功勋卓著。五十岁后主要在东北战场、华北战场与入侵的满清军队浴血奋战,打伤了清太祖努尔哈赤,打败了清太宗皇太极,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嘉谟在半个世纪里从西部的嘉峪关打到东部的山海关,为保家卫国,保卫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杰出的贡献,是大明少见的常胜将军。这样的内容,作家程对山在《浩气枕戈的明末边关勇将》(见《凉州文艺》2018年第四期)一文中有详尽的记述,不再赘述。纵观明朝凉州卫杨嘉谟英雄家族,从一世祖杨胜从明初参加反元起义开始,至十世祖杨光烈等先祖,创建了十世家族的英雄业绩。这样的史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极为少见。其实,早在宋朝杨家将之杨业家族始,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英杰早就彪炳史册。而从弘农杨氏几经流变而徙至河西凉州,诞生了杨嘉谟这样的十代英雄家族,这在中华百家姓家族史上也是十分罕见。旧年的市嚣渐渐褪去,杯中的红茶渐渐冰凉,想起杨家将忠勇报国的历史,心头温热依然。说实在的,我的家族或非杨嘉谟家族后裔,只是甘肃凉州卫四支杨氏家族之一而已。但是,中华民族世代需要杨嘉谟这样的无数英雄家族,需要他们来保家卫国,来捍卫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所共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家园。世上只要国家存在,中华杨家将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就是一种永远的风尚。弘扬传承忠勇爱国的杨家将英雄主义精神,使之薪火相继,辈代传承,是千秋万代的功业精神。两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行走汩罗江畔的行吟诗人屈原曾仰天长啸:“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如今的心情,竟与屈子有了隔世离空的共鸣与感怀。有那么一些日子,我曾无声而誓,坚决弘扬中华杨家将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精神。曾想,既然来自令人骄傲的“耀武扬威”的英雄家乡、英雄城市,营造风清气正、崇尚英雄文化,让人民安居乐业,吉祥安康,是所有凉州游子的赤诚情怀。也曾反复思忖:身为凉州游子,骨子里有一缕弘扬家乡忠勇爱国精神的赤子情怀,何咎之有?又是年末的最后一天,正是杨嘉谟诞生445周年纪念日。这一年,也是老英雄逝世380周年逝世日。肆虐的疫情还未平息,不得不克制内敛了胸中澎湃的感情。我无法前往家乡凉州,为这位明末老英雄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但是,我坚信,武威人民将永铭您的英名以及两千年来保家卫国将士的凉州英雄事迹。真诚希望有良知的文化人共同努力,像西部著名作家陈玉福一样,写出反映“凉州杨家将”的历史长篇小说《八声甘州》。大力传承“凉州杨家将”忠勇爱国的文化传统,为弘扬家乡永恒的英雄主义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甘肃凉州卫杨氏后裔杨鉴旻急就,壬寅年仲冬写于羊城白云天波楼子居斋。杨鉴旻,60后,现居广州。甘肃凉州人。香港中华时报社副社长、广州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文化教育总支副主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杨氏联合总会副会长、甘肃武威市凉州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筹)主任。广东省东方谈判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香港甘肃同乡会副会长、广州亚运会文化使者。著有《杨鉴旻新闻作品集》《杨鉴旻摄影作品选》《杨鉴旻诗词选》《杨鉴旻篆刻作品集》,发表《天马赛风神一一论中国旅游标志的新称名与文化象征意义》等作品。
2023年1月8日
其他

冯培红 | 我的老师齐陈骏教授及其河西史研究

【摘要】2022年1月24日,著名学者、兰州大学敦煌学学科创始人、原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博导齐陈骏先生不幸辞世。齐先生红烛燃尽,惠泽学人,在西北历史学研究及教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纪念齐陈骏先生忌辰一周年的日子里,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撰写文章,深情回顾恩师早年经历及治学研究过程,对先生致力于五凉文化及河西史研究之功评析甚为精当,叙述朴实生动有历历如目之感。全文约3989字,阅读约需7分钟时间。我的老师齐陈骏先生生长江南,却在西北生活了约半个世纪。从1956
2023年1月7日
其他

美食西北 | 凉州老回民火锅的味道记忆

【摘要】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撰写的散文。描述了两代“老回民”厨师在丝路古道上艰苦创业的奋斗印迹和心路历程,构成了凉州餐饮文化独特的味道记忆。全文约19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左右时间。01
2023年1月5日
其他

凉国酒志 | 姑臧老窖里的唐风宋韵

人们皆知凉州人好酒,却不知凉州人喜饮之酒名为“姑臧老窖”。人们皆知雷台汉墓中出土了马踏飞燕,却不知那儿同期出土了一件珍贵的青铜器,名为“鎏金错银铜樽”。据传,姑臧老窖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循吏、姑臧县令孔奋带领凉州邑民以老窖制醅发酵酿造的名酒。铜樽为古代酒器,汉乐府中就有“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的诗句。姑臧老窖和凉州铜樽,鲜明地标志着汉代酒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卷帙浩繁的历史画卷中,华夏大地经过东晋十六国战火烟云的磨砺淬洗,变革融合,大唐帝国开启了华夏大一统的繁荣局面。时代更迭,世事变幻,不变的是永远清亮醇香的姑臧老窖。唐朝的凉州,经济繁荣,酒肆众多。当时,大云寺一带有镜子般的湖泊,名为海子湖,水尤清冽甜美。据传,唐朝官办的姑臧酒坊就坐落在海子湖畔。凉州工匠以优质小麦、高梁和大米为原料,以清冽甜美的湖水酿酒。他们传统酿制工艺愈发精湛,萃取老窖酒醅,以缓火细蒸之法酿造出口感绵柔、醇香绵长的姑臧老窖。大云寺所在官巷有一座著名的花门楼,临湖而建,气势雄伟。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常在花门楼上宴请文人幕僚,诗人元稹在《西凉伎》中写道:“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诗中的“八珍”指各类菜肴,而“九酝”则指当世佳酿姑臧老窖。史载,著名诗人岑参为哥舒翰的幕僚,他在华门楼纵酒赋诗,留下“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戏问花门酒家翁》)“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句。当时的文人曾发出感叹:“凉州天寒情暖,休言知己杳渺。姑臧老窖,伴君一世的快活逍遥!”到了宋代,凉州为西夏陪都。凉州工匠酿造的姑臧老窖被党项贵族盛装在精美的白釉剔花牡丹瓶中,作为礼品送至宋都开封,备受中原达官贵人的赞誉。诗人章甫叹道:“平生不识凉州酒,汉水遥怜似泼醅。”据传,另一位诗人李弥逊饮用姑臧老窖后,忆及昔日凉州的繁华富庶,提笔写下《水调歌头》一词,内中有“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的诗句。人们都说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却不知姑臧老窖曾醉了多少文人墨客。当人们漫步古老的凉州十七巷,品姑臧老窖,赏唐宋明月,总在心头泛起一缕恬淡的思古幽情。姑臧老窖里的唐风宋韵,装点了古老武威的文采风流,也浸润了名都姑臧的绚烂和繁华。一坛姑臧老窖将逾越古今的一脉醇香留存于人们的记忆深处,愈久愈浓。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凉国酒志 | 姑臧老窖,酝酿千年的古郡风华

凉州城有一个古老的名字,称为姑臧城。姑臧城曾出产一种名酒,称为姑臧老窖。姑臧老窖,唤醒了人们对武威悠久历史的美好回忆。在河西,姑臧可算一个特别古老的地名,其得名早于武威、张掖、酒泉乃至凉州。姑臧原指西汉时期的匈奴所筑的一座古城,“姑臧”二字显系匈奴语,语意为何,今无可考。汉置武威郡后,将姑臧城邑所在之地设为姑臧县,地域范围即今甘肃武威凉州区所辖全境。此后,姑臧历为凉州府、武威郡的治所之地。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五凉王国,即是以姑臧城为核心都市,以河西走廊为中心地带的西北大部地区。除西凉外,诸国相与争战的历史,便是争夺王都姑臧城的历史。据传,姑臧老窖酒的出现,与东汉建武年间的陕西扶风人孔奋有关。孔奋担任姑臧县令时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乐,粮米出现盈余,孔奋遂指导邑民酿以为酒。因此酒产自姑臧山下的古老窖池,酒液清冽,醇香馥郁,人们称为“姑臧老窖”。后来,孔奋离任,当地吏民送别时曾馈赠大量财物,孔奋坚辞不受,唯带一坛姑臧老窖离开凉州。一百多年后,敦煌人张奂任武威太守,当地羌胡首领带着牛马珠宝前来送礼,张奂拿姑臧老窖宴请他们。席间,他举起酒杯将酒倾之于地说:“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当场将所献金马还给羌人,史称“张奂酹酒还金”。一坛清亮醇香的姑臧老窖,记载了汉代清官与凉州邑民之间的深情厚意。有文人揣度,唐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屯驻凉州时,曾以姑臧老窖宴请文人高适、严武、岑参等,他们在凉州华门楼纵酒赋诗,留下诸多佳句。据考证,花门楼位于今大云寺附近,是凉州城中最具代表性的酒肆茶楼。诗人岑参曾写下“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句,描述了诗友聚会畅饮姑臧老窖的热烈场景。当时文人中流行一种说法:“登花门楼,唱凉州歌,饮姑臧酒,乃人生三大快事也。”可见,如果没有了姑臧老窖,凉州的峥嵘往事中就少了诸多肆意挥洒的浪漫传奇。姑臧老窖的醇香、花门楼的繁荣和诗人墨客的文采风流,构成了大唐凉州的隽永的闪亮回忆。姑臧老窖,酝酿千年的汉唐风华,见证了一座古城荣枯盛衰的历史往事。
2023年1月2日
其他

旧地寻梦 | 古都长安的那一场雨

一座城、一个人、一本书、一壶茶。若无良友一堂,则可孤灯伴影。历史文化、地域特征、人文掌故、老物佚闻和新品商机都在这里,欢迎您关注大西北春秋。
2023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