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A上海常驻面授升级 | 自习免费,It's OK!

SA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2022-03-24



暑假正当时,留学申请的冲刺季也即将开战。感受到了DDL的压力吗?在家里自己准备是否毫无状态?SA2020面授已经开始,除了上海常驻面授,我们还将开设北京、广州、深圳、香港、重庆、杭州、南京等地的流动面授。为了让国外的同学也有机会体验一对一的线下教学,我们准备今年首次在海外城市:美国纽约以及澳洲墨尔本,开设流动面授服务(流动面授具体动态请持续关注SA公众号)。各种硬件和师资持续升级中。目前已集齐来自全球顶级院校的老师,多位小伙伴也已参与面授,开展了作品集一对一辅导等系列设计活动,作品集准备渐入佳境。



SA筑人网课始于2009年,面授始于2013年,上海常驻面授每年2月1日开始,持续到来年的1月15日。SA虽然有着非常完善的网课体系,但在作品集的高产期,有一个专注的氛围,几位高水平的老师,和一群志同道合一起奋斗的小伙伴蹲在一起是非常有益的。SA除了在各大城市提供流动面授之外还提供上海常驻面授,把对设计有热情的孩子们聚集起来一起进步。线上网课与线下面授各具优势, 线上可以与SA百余位不同方向的辅导老师们交流探讨, 集思广益,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启发和指导,不受场地限制;SA上海常驻面授我们则是提供更高强度的一对一面对面集训。



一对一


为了保证面授的质量,我们的面授老师每天指导的学生数目是有限的。我们有非常明确的面授日历标明每天是哪几位老师出勤及他们当天的教学负载。每天都会有老师固定给每位学生讲解,学生也可以随时与老师对话作品集中的各种问题。



不定题


不同于各种有既定题材及固定路线的workshop,SA常驻面授更加个性化,每个人的所学都有所区别以适应不同方向或不同进度的同学。这对于日渐趋于同质化的设计风潮是非常重要的,在SA,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多方向


我们的常驻面授集中了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的多位常驻老师,所以无论你是在推进哪个方向的设计作品,都可以获得最专业的指南。而且你也能更深刻的了解相近专业的研究课题及异同。



高强度


SA的每次面授皆为全天,学生除了和老师的交谈之外,其余时间也可以在SA继续工作或者使用各种设备工具,在申请季后期甚至有很多同学是通宵作业的。作品的第一生产力除了deadline,还有peer pressure,在往年学生的反馈中,这也是最被频繁提及的内容。面对面学习比线上教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每时每刻都能够感受到身旁同学的努力。这对于很多容易在长线的学习中丧失时间概念的同学是帮助极大的。



重协作


在这里你不但可以师从于我们的面授老师,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的同学们相互促进,合作探讨。SA的选择性招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优秀的学习环境,你也可以和未来最棒的同学们在一起合作项目,在辩论与较量中提升自己。




面授价格



SA自习免费啦!!!

你不仅可以在SA与面授老师交流上课,

还可以在自习期间与SA250多位线上老师上网课


可用任意时间段课时或者课时增补包进行兑换
1小时网课=1天上海常驻面授
1小时网课=1次其他城市流动面授

(参与过SA Path A/B/C/D)


6500/任选10天面授
7500/申请本科,任选10天面授

(未参与过SA Path A/B/C/D)




SA面授2013-2019


19

SA面授2019年,我们不仅汇集了各校优质师资,还邀请了精英外教加入,19年我们也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开设了多个优质线下Open Project。


18

SA面授2018年,我们集齐了哈麻普耶的师资, 学生数量也更多了,开展了2个线下搭建Open Project,也组织了露台烧烤、Happy Hour 等福利。


17

SA面授 2017年,开展了4个线下Open Project,还提供3D打印机和模型切割机等模型制作工具,酷炫的VR黑科技体验和免费VR培训,Happy Hour等福利。


16

SA面授2016年,在全新升级的设计营利,面授学生开展了参数化设计建造,设计竞赛,实地设计项目(室内设计+装置艺术)等,并且目睹了一部偶像剧的诞生。


15

SA面授2015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搬家和硬件升级,过程是在无数的吃灰和盒饭中度过的。这一年参与面授的师资阵容更加强大。




14

SA面授2014年,这一年我们网络课程和面授课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更多了,大家有了做模型、画图、讨论的地方,面授老师也更加丰富。


13

SA面授 2013年,那时候我们面授老师连同学生才6-7个人挤在上海五角场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面,周末有时候学生还会到蔡老师家里画图~~






往届面授学生反馈



L同学:申请期间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去SA面授,在新江湾城的三个半月奇妙又美好。在那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组队做竞赛、评图评方案,并在peer pressure的作用下高效率干活;同时宝藏老师ranran也超级nice,有责任感并且热爱吐槽,不仅总能给方案提出一针见血的评论,还会在时间管理上给出相当受用的建议,一天面授下来得到的成果远远大于自己对着电脑闷头琢磨,pick他绝对没错。总的来说,非常幸运能在19年冬天遇到这群充满惊喜的人们,感谢大家。


H同学:虽然我早早就开始作出国的准备,并选择SA,但因为我实在一般的本科学校,还是比较忐忑。有些害怕在一众同济,东南等名校的同学中,会被老师另眼相看,OP跟不上团队等。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实在多余,老师都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早在大三的暑假我就和Ranran老师约了第一次的面授,一直持续到最后submit。Ranran老师传授我设计知识的同时还在教我如何规划时间,怎样在想不出好的想法的同时先完成设计的整体构架。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看我天天中午吃快餐的时候,和我说要去享受生活,“那才是最重要的。”Ranran如是说。 虽然Ranran要求颇高,好不容易憋出的想法常常收获“没意思”这样的评价,但是没有一步步按他的标准突破自己,我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获。“受益匪浅”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W同学:虽然我在19年的夏天进入SA认识了Ranran老师,秋季融入了SA的大家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见到了一直给予帮助的申请老师。大概是自己的自尊心使然同时没什么批判精神,总是不舍得推翻自己一个个(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低级的)概念,在然然无数个惊艳的思路和信手拈来的案例的帮助下,才使得我每个方案可以丝滑地推进。除了设计,然然每天的第一句话都是一些有趣的料点,会推荐很多会自我提升的新鲜事物,是每天最甜的点心。总的来说,自己对于选择了SA确实是非常得意的。


Y同学:非常非常感谢Ranran老师,对拖延症晚期患者来说老师就是行走的DDL 。我有很多比较诡异的想法,又畏缩不敢实现向标准妥协,最后做出来的就是个四不像。跟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极少跟我讨论这个东西行不行,而是想办法帮助我推进到极致。要么就干脆别做,要做就把自己构想的都画出来。我觉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到极致,是我在做作品集过程中最开心的一点。

    我非常推荐SA面授。相比往年同学提到的peer pressure,我感受到更多的是陪伴。和很多优秀的,性格各异的小伙伴们天南海北短暂相聚的时光对我来讲弥足珍贵。夜里收到小伙伴发的UCB鲜红的DDL倒计时吓得没睡着觉也开心,就像找到组织了,一点都不慌。SA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存在就是人间星河,顷刻的汇聚依然熠熠生辉。


J同学:Feng Qian老师给我了多次宝贵意见!使我最终能用作品集在申请中决胜。老师在面授课上鼓励我用三个作品申请,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申请策略,不再盲从主流,而是选择去将已有方案做得饱满,并展露自己的个人特色。面对分析图短板,陷入纠结无法推进时,老师也鼓励我另辟蹊径,用其它的方式介入设计。感谢老师当时对我的肯定!


L同学:Feng Qian老师非常负责,我在SA的大部分的作品都来自于他的指导。作为转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有许多东西我都一知半解。Qian老师带着我由浅入深的接触建筑,给予我许多启发。在设计过程中,老师非常尊重我自己的想法,并给与我许多建议。Qian老师对于我最终可以取得理想的申请结果帮助极大,对于和Qian老师一起学习的那几个月我非常感激。


Z同学:我项目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都在Feng Qian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我觉得Feng Qian老师的业务水平没什么好说的,就很全能,不管是审美上还是方案的把控上,而且看待设计的观点跟很多老师都不太一样。我的图听了他的建议调整后整体效果总是会好特别多。Feng Qian老师也很注重对每个学生的方法,虽然有时会嫌弃又吃惊地说“你都大五了这都不会?!”但每次都很耐心的教我,并且在我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给我鼓励,让我坚持下去。Feng Qian老师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不要妄自菲薄。


Z同学:老师在指导转专业学生方面经验丰富,能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势,而且耐心地根据转专业学生的水平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还有目标,整个过程觉得脚踏实地,有条不紊,逐渐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老师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设计中的问题,引导正确的思路,帮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也能够充分包容尊重不同学生的特点,让我有信心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不断拓宽和加深对设计的理解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亦师亦友,毫不吝啬地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指导的这段时间收获颇丰,不仅限于作品集的技巧和呈现,作为一个转专业的学生更学习到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从而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设计方式。非常感谢老师这段时间的指导!


Z同学:Feng Qian 老师不搞虚的,总是能给我非常实在的帮助来推进方案,无论是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给我案例的轰炸和灵感的洗礼,在我方案停滞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还是我飘飘然的时候指出方案的弊病和问题,Feng Qian老师冷静而不失幽默,亲切且沟通高效,他的讲解明了清晰,跟着他学到了很多,面授的时间短暂但却收获满满。




面授师资



以下为SA今年上海常驻面授以及各地流动面授的师资介绍,还会持续更新,面授时以当时的实际师资情况为准。


今年确认参与SA面授的老师有

(老师介绍排列随机,不分先后)



上海常驻面授



Feng Qian

Yale,MArch


13年作为当年仅有的三位中国大陆学生之一赴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攻读M.Arch I学位。2015年开始任教于studio alpha,教学上偏重于“建”与“筑”的本义所对应的场地、功能与材料构造上的探讨。


Ercu

Harvard,MDes


Ercument Gorgul is a multiple award-winning educator, designer, and technologist. Ercu held positions as a research associate and teaching assistant at former Harvard Center for Design Informatics. 


Richard Go

UPenn,MSD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辅修时间与交互式媒体。主要研究方向为参数化设计、算法设计与数字化建造,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兼职讲师,伦敦Balmond Studio研究员。
点击文字,查阅蹊迳专访--
李策:CyberMonk


Ranran

UPenn,MLA


SA常驻面授老师,已有6年SA教学经验。宾大景观研究生毕业,擅长区域尺度规划与身体尺度的总体思路,把经济,生态和场地行结合。梦想着把穷地方和孩子变富足,用景观城市化的方式!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城市更新研究:Dhaka Tannery Transformation,入围ASLA Analysis And Planning Category,研究成果被收录于Alluvium: Dhaka, Bangladesh, in the Crossroads of Water。


Ivy Sun

UPenn,MSD


SA17届学员,2019年宾大建筑学硕士MSDAAD毕业,方案设计曾发表于学校建筑期刊。现就职于纽约Rockwell Group建筑设计公司,擅长建筑方案设计和图面表达,关注形式与功能的探索与推敲,对现代建筑审美有独到的见解。


Hanara

Polimi,MSC


研究生就读于米兰理工,建筑和城市设计专业(Polimi, MSc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2019年8月参加过欧洲“OC-OPEN CITY INTERNNATIONAL SUMMER SCHOOL”项目;2020年2月参加加拿大多伦多“ETHICAL SMART CITIES”项目。


Jess Yu

UCL,RIBA Part2


现于UCL Bartlett建筑系Unit 10 (CJ Lim 组) 攻读Part 2。本科毕业于UMich建筑学院,曾在Henning Larsen的丹麦总部和香港分公司担任建筑师,参与设计了深圳湾超级总部、无锡国际会议中心、瑞典Uppsala市政厅等十余个中标项目。


Rui

TUD,MArch


硕士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擅长建筑概念及其表达,作品集逻辑整理,可持续建筑技术,建筑构造。


Evan Tsai

WUSTL,MArch


SA创始人,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建造工匠,早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与美国WUSTL,从09年开始在SA任教至今。现主要研究领域为室内空间设计的“纯真”及相关建造技术。




北京流动面授



Boyuan

Coumbia,MArch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建筑)学士(一级甲等荣誉),多次获邀担任哥大评图嘉宾,曾就职于纽约SHoP、ODA、WORKac、香港严迅奇、北京OPEN等事务所。


Oliver Li

UVA,MArch


以建筑学硕士的身份毕业于University of Virginia,4年来3000+小时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留学辅导,带出了上百名分布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擅长从学生本身的特点与爱好出发,从生活与时事中汲取灵感,为学生理清设计的逻辑与故事性,突破本科院校对思想与规范的束缚。


Baoyue Wang

WUSTL,MArch


2015年毕业于UIUC BS in Architecture,2018年毕业于WUSTL MArch 3。目前就职于北京CallisonRTKL。SA三年作品集文书教学经验。无论是作品集方案,结构软件课程,文书思路辅助还是职业规划,都欢迎同学们咨询讨论,彼此学习。

点击文字,查阅蹊迳专访: 王宝岳:正经而不正经的建筑师


Amber Li

UBC,MCRP


研究生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攻读社区与区域规划专业(Commun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专业方向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现在在国际知名设计咨询公司任职,参与产业规划和经济策划部分内容,与景观,规划,建筑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S.Wang

AA,MArch


曾实习于AECOM上海,KRIS YAO|ARTECH上海,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18年就读于建筑联盟学院(设计研究实验室)。


Michelle Jiang

Harvard,MDes


清华建筑系本科五年,曾担任校社团社长,大二组织本科生暑期联合建筑实践,曾加入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担任室内组组长,大四在东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实习,参与武汉和北京商业综合体两个项目设计。现于创业公司实习,负责项目和产品研发。


Naifei Liu

Columbia,MSAAD


现任职于Laguarda Low Architects, 参与众多大型设计项目,2017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在哥大期间的多个作业入选GSAPP ABSTRACT。设计思路清晰,图面表达能力强。




广州流动面授



Yuzhou Peng

Harvard,MAUD


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硕士MAUD(Distinction),哈佛大学城市设计杰出领袖奖获得者;专注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曾在SOM,Cannon Design,reMix Studio,北京清华通亨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了多个建筑、城市综合项目的时间,包括产业城规划,创意旅游小镇开发,高品质住宅设计,校园改造设计,建成项目评估等。




深圳流动面授



Hector Song

Columbia,MSAAD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GSAPP MSAAD,18 师从Andres Jaque, Jing Liu。在美学习7年,工作3.5年,经验丰富。善于掌控时间线工作流,把握主旨推进设计,及理论思辨和演讲答辩技巧。对作品集整体架构及排版有一些见解。


Peggy Chung

UPenn,MUP


SA2015届学员,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主攻可持续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现于香港任城市规划师一职。关注的城市规划领域包括:区域与城市群、交通规划、城市更新与开发、智慧城市及城市社会学等。


Guoguo

HKU,MUD


本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城市设计。曾于URBANUS都市实践与NIKKEN SEKKEI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实习。




香港流动面授



Hector Song

Columbia,MSAAD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GSAPP MSAAD,18 师从Andres Jaque, Jing Liu。在美学习7年,工作3.5年,经验丰富。善于掌控时间线工作流,把握主旨推进设计,及理论思辨和演讲答辩技巧。对作品集整体架构及排版有一些见解。




重庆流动面授



Dazhong Yi

UPenn,MSD


M.Arch, University of Manitoba, MSD AA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8年至今在Upenn 任Lecturer and Research Assistant, 进行机械臂建造实践,致力于推动在大数据与工业化4.0背景下的新型transportation及logistic system的课题。


Mengyi

UPenn,MLA


MLA2 a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将地域文化与实体的城市空间设计相结合。目前任职于SWA GROUP LA Office。




杭州流动面授



Luka He

Yale,MArch


本科毕业于芝加哥IIT,将于2020秋季前往Yale攻读MArch2。有丰富的国内外实习经历,擅长从城市到场地递进地解读建筑密码,结合经济、政治、生态、历史等因素全面考虑项目。专注于建筑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精炼空间美感。目前在SA担任作品集辅导助教。




南京流动面授



Yuki Xue

Harvard,MLA


就读于Harvard GSD MLA1AP。享受反复梳理方案概念逻辑的过程,较擅长前期研究、逻辑梳理、个性化设计表达。




纽约流动面授



Dexter G

Columbia,MArch


2017入读哥伦比亚大学GSAPP三年制M.Arch项目。设计之路始于理论与概念,游于表达与技术,陷于空间与体验,在跨国事务所体验建筑实践与细部的魅力一边思索建筑行业与建筑师的未来。




墨尔本流动面授



Zoe Wang

RMIT,MLA


Zoe毕业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景观建筑硕士(MLA),擅长中、大尺度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逻辑梳理,叙事性细节处理。




面授住宿



SA为非本地面授学生提供租房信息, 以便大家更有效地做好面授准备,周边出租房环境如下:





我们的位置






我们的位置


SA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淞沪路1660号嘉誉国际广场2号楼404室


10号线地铁口,距离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步行15分钟,距离同济大学地铁5站路。


所在悠方城市综合体配备有超市、商场、运动场、餐馆等各类商业活动设施。




SA为面授学员提供专属的座位、外接双屏显示器、手工模型制作区、高性能渲染用计算机、现磨咖啡、空调、茶水及休息区。这里也是每年SA各种大型搭建的场所。今年为方便SA内部学员,SA上海将配备3D打印机及激光切割机,开放给所有SA学员。面授的学生届时使用将会有近乎免费的价格哦~当然我们还有超多其他的配备,还有两只宠物小刺猬哟~





线下搭建



每年SA都会开展多个线下搭建Open Project,20Fall我们开展了多个课题,大家一起动手一起完成一个实体作品。





Extra 福利



SA和全球领先的建筑VR技术提供商—光辉城市已经开展合作交流。

光辉城市将定期在SA上海office举办学术沙龙

学员们不仅可以现场感受VR/AR的黑科技

了解行业技术流发展趋势

更可以和众多优秀的设计师前辈

交流想法、思维碰撞



在这里,还可以学习利用Mars工具

极速生成VR、效果图、全景图、CG动画、

全景视频、3D立体漫游等整套表现方案

大幅提升方案表现效率

画图累了也不妨旁观一下黑科技的研发过程

体验多元化的设计表现方式

或许还会收获意外的启发和灵感~



▲ 材质编辑




▲ 效果图、全景图编辑



写在最后


作品集成册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既然如此就make it count

这段时间的记忆将是你设计生涯的宝藏


上海见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留学评估二维码



21-22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20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SA树人奖 125 | Ash:“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一个普通的小透明

SA树人奖 124 | Leo.L:纠结症患者的申请感悟

SA树人奖 123 | Nanjia:守得云开见月明

SA树人奖 122 | Z.dot:玩游戏一定要笑着玩

SA树人奖 121 | Jessica:0建筑+0交互作品的转专业混申

SA录取快报3月14日 | 宾大录取数连续第三年破百,哥大有望首年破百

SA录取快报3月5日 | 哈佛GSD本年度对大陆招生骤减约40%

SA录取快报2月29日 | MIT Cornell WUSTL 哪家巨款砸中了你?

SA录取快报2月11日 | 剑桥

新记录诞生!


以下OP正在报名中



SA OpenProject 127 | 口号都市

SA OpenProject 126 | UIA-HYP 2020 竞赛特别课题:非特别体 Aatypical

SA OpenProject 125 | 忘川

SA OpenProject+ 124 | ++ & -- 加加减减

SA OpenProject 123 | 超写实 Hyper-Realism

SA OpenProject 121 | IRREPLACEABLE HOUSE

SA OpenProject+ 115 | 十人居 3.0

SA OpenProject+ 109 | 重构艺术馆 A Novel Museum

SA OpenProject 107 | 

重返塔里埃森系列:Niche Lyceum 霓時琉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