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年,我们在研究什么——IMI报告发布年度回顾

国际货币研究所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导读

2020年我们持续跟踪并联合权威机构发布有关全球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开放银行、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的研究报告,陆续推出了《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2020年3月)》《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4月)》《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2020年7月)》《IMF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10月)》《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之数据要素与金融科技创新报告(2020年11月)》《2020天府金融指数报告(2020年12月)》等6篇权威研究报告。2021年,我们将继续关注并深入研究经济金融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并持续推出优质报告,为大家提供权威见解。现附每份报告主要内容摘要及新闻稿和原文链接,以飨读者。



《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2020年3月)》


3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国际货币研究所、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主持发布会,并以“开放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为题发布《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核心内容。报告指出:疫情冲击下,“银行+金融科技”开创的“无接触贷款”模式是中国开放银行的典型样本。开放银行是指一种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和服务的模式,实现共享数据与服务,未来还将形成基于多方合作共赢的广义开放银行生态,多方合作实现消费者价值最大化,让银行无处不在。开放银行已是全球大势,中国应把握先发优势,尽早开放、尽快开放,以抢得此轮新金融发展的先机。多家银行正在搭建开放平台,科技企业与银行联合创新,借助开放银行之势,推动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拥有开放、共享、生态等理念的金融展业新模式。监管部门应加快出台适配性指导意见;传统银行需积极拥抱金融科技;科技公司专注自身特色,输出成熟的相关技术。三方合力,共同推进开放银行建设。


附新闻稿及发布稿链接如下:

《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发布——银行+金融科技:让银行无处不在

重磅|《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发布——银行+金融科技:让银行无处不在



《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4月)》



4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发布2020年4月《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由于疫情,2020 年全球经济预计将急剧收缩 3%。有效的政策对于防止更糟糕结果至关重要。防止疾病蔓延和保护生命的必要措施将对经济活动造成短期的不利影响,但在长期内也应被视作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经济健康的重要投资。由于经济影响反映了某些部门受到的特别严重的冲击,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大规模、有针对性的财政、货币和金融市场措施,为受影响的家庭和企业提供支持。大型中央银行已采取重大行动,实施货币刺激和提供流动性以缓解系统性压力。这些行动支撑了信心并有助于限制冲击加剧,从而确保为经济复苏创造更好条件。各国的同步行动能够放大对单个国家的影响,也有助于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创造空间,使它们能够运用货币政策应对国内周期性状况。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对于克服疫情影响至关重要,包括帮助面临卫生与融资双重冲击的国家克服资金约束,以及向医疗体系薄弱的国家提供援助。


附新闻稿及发布稿链接如下:

http://www.imi.ruc.edu.cn/trends/70423

Steven Alan Barnett:世界与亚太区域经济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2020年7月)》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线上隆重举行。论坛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报告主题为“上海如何建设全球金融中心”,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达到3.03,同比增长13.2%,在世界经济贸易结构变迁和国际货币格局调整中保持定力。目前,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也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的主要计价货币和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报告从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机遇与挑战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上海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基础条件和发展策略等重要问题。明确提出上海应当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建设成为科创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协同发展的全球中心城市,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报告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上海价格”打造为全球人民币资产以及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完善营商环境,集聚世界高端企业和高级人才,吸引全球优质资本和优势资源,不断追求科技进步,引领全球产业升级,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鼓励创新、平衡风险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应对投机冲击和管理重大风险的能力。


附新闻稿链接如下:2020国际货币论坛线上隆重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新发展格局下的全球金融中心建设”


附发布稿链接如下:IMI副所长王芳解读《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上海如何建设全球金融中心》



《IMF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10月)》



11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发布2020年10月《IMF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提出,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亚洲,疫情在一些国家已经消退,但在另一些国家病例却仍在激增。报告将2020年的全球经济增速调整至-4.4%。基于保持社交距离延续至2021年并随后取消的预期,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2%。亚太地区也开始初步复苏,但各国复苏速度存在差异。报告预计,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活动将收缩-2.2%;2021年亚太地区预计增长6.9%。各国的经济前景存在差异,这取决于感染率和防控措施、政策应对的规模和有效性以及各国对人员接触密切的活动和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增速预测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并面临重大下行风险。不能排除疫情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中美紧张局势)也可能破坏经济复苏。疫情对最贫穷和最脆弱群体的巨大影响以及引发的社会动荡,可能破坏近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或者,金融市场中风险厌恶情绪回归,可能加剧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


附新闻稿及发布稿链接如下:

http://www.imi.ruc.edu.cn/trends/71619

IMF驻华首席代表:世界与区域经济展望及政策思考

IMF驻华副代表:渡过疫情,亚洲经济初步复苏

IMF亚太部高级经济学家:疫情下亚洲地区的不平等与社会动荡风险

IMF亚太部经济学家:新冠疫情下亚洲的封锁和放开



《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之数据要素与金融科技创新报告(2020年11月)》




1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和中信证券研究部联合发布了《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之数据要素与金融科技创新》。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时代的海量客户、海量场景和海量数据高度融合,逐渐演绎为支付科技、信贷科技和理财科技等新兴金融模式,但同时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促进金融科技行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保护金融科技用户和消费者权益,报告指出四点,第一,金融科技是科技对金融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第二,支付科技业务发展,促进资金流转,沉淀入口数据;第三,信贷科技行业发展,反映了从信用数据到数据信用的过程;第四,理财科技行业发展,拓展长尾用户财富产品,提升机构资产配置能力。报告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快数据治理规则的顶层设计;第二,加快金融科技领域数据治理规则设计;第三,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


附新闻稿及发布稿链接:科技赋能与普惠前沿 | 金融科技创新论坛顺利举行



《2020天府金融指数报告(2020年12月)》



 12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四川省金融学会、四川天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论坛暨“2020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在人民大学以线下会议+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顺利举行。《2020天府金融指数》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报告评价范围包括全国35个中心城市2019年度的金融发展情况,评价从一个总指数、两个分指数: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八个子指数全面展开。根据指数得分结果,北京(79.15)、上海(66.67)、深圳(63.41)依旧占据全国金融中心的前三甲,并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前十名城市排名总体稳定,天津(40.52)和武汉(40.06)发生了位次调换;西安(39.71)、长沙(38.50)、合肥(37.46)、郑州(37.21)和济南(36.99)各有优势,未来均有跻身前十的可能。根据2020天府金融指数,各中心城市的总指数得分比较稳定,较好地保持了金融发展的相对优势。从总指数得分增长率看,35个中心城市金融指数的平均增速为3.4%,这表明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建设稳中有进。天府金融指数的一大特色是兼顾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指标,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各城市在传统金融业态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动态,本报告今年新增了传统金融分指数和新兴金融分指数。


附新闻稿链接如下: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论坛暨“2020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顺利举行


附发布稿链接如下:“2020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京沪深位列全国前三甲,新兴城市后来居上、各有优势

编辑  杜欣泽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崔甜甜、魏唯、董熙君、安然、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张明:新冠肺炎疫情会显著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吗?基于美国次贷危机后特征事实的分析

视点 | 戴稳胜:人民币国际化,不会像美元一样脱实向虚

管涛:2021年外需的拉动作用可能减轻,企业仍需坚持内外销“两条腿”走路

RUC之声 | 吕冰洋等:中国税收负担,孰轻孰重?

夏斌:如何处理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