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罗尔·德韦克:塑造成长型心态

棱镜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任正非找北》




成长型心态


昨天在曲阜听了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一天的《大学》课,很有醍醐灌顶之感。其中讲到一个精彩的地方之一是对“唯女人和小人难养也!”的全新解读。孔子常常为这句话多被误解。


杨朝明老师说,在孔子的年代,常常称士大夫(仕)为君子,而被管辖的的普通人为“小人”。其实很多出处表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小人”都七情六欲,表扬或奖励了一个,可能激发他们另外的贪欲,同时也可能损害团队凝聚力,实在难以保护养育。“唯女人和小人难养也”,实际上是说很难保全养育,要有敬畏之心,方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其实这句话也戳进了企业家的心。他们大都被如何教化孩子和员工而伤脑筋。如何成就?今天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实验,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路径。


鼓励跟表扬,我们常常不做区分。但是教授的实验表明,结果却有一道鸿沟。激励和鼓励远胜过表扬和奖励。激励和鼓励方法还有10000条路可走,表扬和奖励的路还有10000条路可走。孩子和员工都是我们要成就的人。该怎么做,心理学家告诉你!


年逾七旬的卡罗尔·德韦克不仅是横跨教育和心理学的学者,还是畅销书《心态:新成功心理学》(Mindset: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的作者,也是诸如比尔·盖茨等知名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更是微软现任CEO的教练。

“成长型心态”理论的核心是:人类的能力是动态的,无论什么年龄,能力都可以学习、培训,不过前提是要不畏惧挑战。

“成长型心态”与“固定型心态”相对。前者告诉你不要畏惧失败,要勇于挑战,你的能力会随着努力而提升,没有人生来就是爱因斯坦。而“固定型心态”则相信,人的能力与生俱来,这些人为了避免出差错,会害怕尝试、不愿意改变。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鼓励跟表扬,我们常常不做区分。但是教授的实验表明,结果却有一道鸿沟。现代人都被如何教化孩子和员工而伤脑筋。


王育琨手记

2020.8.24


阅读精选:

杨斌|有限思维&无限思维

稻盛和夫:带着爱去工作

德鲁克| 对美的质感与不懈追求

郑也夫| 谈个天大的问题



视频:首届一丹奖教育研究奖得主:卡罗尔·德韦克,时长约10分30秒


一丹奖获奖者卡罗尔·德韦克:无畏挑战 终生学习和成长之路 


来源:棱镜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能力就像肌肉,可以培养,每个人都可以具备能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述说着她所开创的“成长型心态”理论的核心。


卡罗尔·德韦克开创的“成长型心态”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型心态”的禁锢——能力与生俱来,后天不可改变。她将“成长型心态”理论应用于儿童教育,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更加有效地学习、成长。


年逾七旬的卡罗尔·德韦克不仅是横跨教育和心理学的学者,还是畅销书《心态:新成功心理学》(Mindset: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的作者,也是诸如比尔·盖茨等知名企业家的“精神导师”。


2017年9月19日,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者名单。倾注40多年在教育和心理学的学术研究的卡罗尔·德韦克成为两位获奖者之一。她个人和所领导的研究项目,将分别获得1500万港元的奖金,共计3000万港元。


卡罗尔·德韦克对腾讯财经表示,感谢一丹奖提供的奖金支持和灵活性,一丹奖给予的3000万港元的奖金将用于一项美国全国性的研究,涉及1.8万名美国高中学生,项目将跟踪应用“成长型心态”模式培养的学生日后的表现。同时,卡罗尔·德韦克还希望,利用一丹奖的奖金,可以做更多她所热爱的研究,并给予年轻学者更多建议。


首届一丹奖另一名获奖者,新学校基金会(Fundacion Escuela Nueva 简称:FEN)创办人兼董事薇奇·科尔波特(Vicky Colbert),不同于卡罗尔·德韦克的学者身份,她更像一名社会活动家。


无论何种形式或者身份,薇奇·科尔波特和卡罗尔·德韦克对待教育初心不改,仍在路上。


用“成长型心态”战胜失败


2017年9月的一天半夜,卡罗尔·德韦克从睡梦中醒来查看新收到的邮件。邮件来自香港的一丹基金会,她被告知,获得了首届一丹奖——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奖金总额3000万港元。


“当时是半夜,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之前不认识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先生。后来我记起来我的同事Gregory Walton之前提名过我这个奖项,我很激动,慢慢地相信了这件事。” 卡罗尔·德韦克告诉腾讯财经。


尽管在中国卡罗尔·德韦克并不出名,但在西方教育领域,她早已是“明星”学者。上世纪70年代,从耶鲁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卡罗尔·德韦克加入伊利诺伊大学,在这里,她花了11年的时间,研究不同的人如何对待失败,以及成功带来的意义。


源于对失败的好奇,卡罗尔·德韦克慢慢形成了“成长型心态”的理论的体系。卡罗尔·德韦克说:


“成长型心态”与“固定型心态”相对。前者告诉你不要畏惧失败,要勇于挑战,你的能力会随着努力而提升,没有人生来就是爱因斯坦。而“固定型心态”则相信,人的能力与生俱来,这些人为了避免出差错,会害怕尝试、不愿意改变。


卡罗尔·德韦克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学者。一边通过实验形成理论,另一边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再利用量化结果,修正理论。这是卡罗尔·德韦克过往几十年的工作常态。


西雅图是卡罗尔·德韦克实践她的理论的重要地区。当地的一所小学引入“成长型心态”教育模式。这所在区内表现最差的学校,仅一年之后,竟成为区内表现最好的小学。


对卡罗尔·德韦克来说,这是最好的回报。


企业家们的“精神导师”


2006年,卡罗尔·德韦克出版新书《心态:新成功心理学》,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她过往在“成长心态”的研究所得,呈现于纸面。短时间内,这本书迅速成为亚马逊的畅销书。


不少知名企业家公开表示是卡罗尔·德韦克的粉丝。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开始执掌微软,他首先做的是重建公司文化,以适应新世代的挑战。这场在微软自上而下拉开的文化重建,给萨提亚·纳德拉提供理论支持的,正是《心态:新成功心理学》。


萨提亚·纳德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希望微软的员工能够从失败中学习,并找到成功的路径。据媒体报道,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是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心态”的粉丝。


“当时微软正在公司内部推广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心态”,我的妻子在微软工作,有一天她拿回家《心态:新成功心理学》这本书。” 31岁的David Skogerboe说。


David Skogerboe的妻子把《心态:新成功心理学》带回家的时候,他正处于迷茫之中。美国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工作难求,拥有历史学士学位的他只能做中学历史老师,然而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工作,想要进修,他却承担不起高昂的研究生学位。


如今回想起那段时间,David Skogerboe说,是卡罗尔·德韦克把他从那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中解救出来。在“成长型心态”的引导下,他学会了承担风险,跳出舒适区,从失败中学习。“失败是学习的另一种表述。” David Skogerboe说。


如今,David Skogerboe是南西雅图大学职业咨询师,负责向那里的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


无论比尔·盖茨这样的知名富豪,还是David Skogerboe这样的普通人,从卡罗尔·德韦克“成长型心态”中获益的人很多。


卡罗尔·德韦克对腾讯财经说,她希望能借助一丹奖的奖金,去帮助更多的人,研究“成长型心态”怎样发挥作用,以及给年轻的学者更多建议。



问答:


1.腾讯财经:“成长型心态”理论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卡罗尔·德韦克:多年前,我发现一些儿童会有意避免具有挑战的、困难的事物,而有些儿童却热衷于挑战。我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我给这两种类型儿童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题目。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那些畏惧的挑战的儿童其实是害怕失败,而那些乐于挑战的儿童在各方面会表现得更好。“成长型心态”理论就这么诞生了。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人类的能力是动态的,无论什么年龄,能力都可以学习、培训,不过前提是要不畏惧挑战。


2.腾讯财经:“成长型心态”理论怎样应用到实践中?


卡罗尔·德韦克:根据“成长型心态”理论,我们形成了一套教师培训项目,以及相应的课程大纲,也有相应的量化措施,来跟踪学生的表现。通常,我们会与一些地区的学校合作,这些学校聘请我们,在这些学校应用“成长型心态”理论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成长型心态”强调的是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去鼓励学生,而不是对待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方法。


3.腾讯财经:你将如何使用一丹奖的相关奖金?


卡罗尔·德韦克:相较于很多学术经费的申请,在事前要详细说明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取得怎样的成效,一丹奖给了我们更大的灵活性,我们的可以真正去做我们热爱、相信的研究,并给年轻的科研人员一些有效建议。目前我们计划将一丹奖的奖金应用于我们正在操作的一个研究项目。这是一项美国全国性的研究,涉及1.8万名美国高中学生,现在已经完成在相关学校引入“成长型心态”模式,接下来我们会跟踪这些学生的表现,例如他们选择哪些课程,日后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哪类学生会从“成长型心态”中获益,哪些不可以。我们没有为后续跟踪设定时间限制,希望能够在宏观经济变动的背景下,长期跟踪这些学生的表现。


4.腾讯财经:您怎样看待当下学校教育过度关注考试成绩的现象?


卡罗尔·德韦克:我们发现很多六七岁的学生不愿意去上学,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繁多的考试,学校过度关注考试是给学生施加不健康的压力。考试成绩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瞬间,我们建议学校提供有效的、健康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卡罗尔·德韦克:“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


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来源:网络

谢体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阅读精选:


德鲁克| 一生对美的质感与不懈追求

他凭什么让一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

诺奖得主席勒:世界为啥跟着特朗普的叙事走?

智者查理·芒格炼成记

伊隆·马斯克这个人!

90后上市公司董事长天哥:我爸跟稻盛和夫一样

本分人段永平

曹德旺的炼狱

胜算:华为供应链去美国化“突围战”

何日生| 美国 真的变了!

任正非: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邓小平1979旋风

历史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以无知为荣

张一鸣| 自性爆发最开怀

德国制造:造物造人

华为 拿什么去抵抗和战胜“组织黑洞”

稻盛和夫| 心灵塑造现实 心灵驱动现实

稻盛和夫:心的工程

王育琨:接近美 接近神

贝索斯马斯克的四维视角

黄峥:老实人 大思想

疫情之后|马斯克绝尘 马云彷徨

黄峥:沉静的建设者

黄峥的造物精神和思维

做企业就是造物!

任正非:向日本学习,让大家不得不买

走钢丝大王任正非

王育琨:华为以反惰怠为生

稻盛和夫 | 从孩子王到经营之圣

马斯克 | 颠覆客运和隧道

光刻机阿斯麦封神之路

无依则生,有一则活

马斯克,还记得特斯拉的遗愿吗?

特斯拉:我为什么牛?

特斯拉:我是未来

田涛:华为需要一个特斯拉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接近道


新冠肆虐,全球化分裂,供应链危机,

考验中国企业《活下去的能力》。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任正非找北》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End---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潜能量表: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