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朱蕾: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与市场发展展望

王妍 E20水网固废网 2022-05-27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同时点击“赞”“在看”

12月17日,在“2021(第十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朱蕾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与市场发展展望”为题,从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历程、政策规划、标准体系、国内外垃圾填埋生态修复科技进展、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以及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发展等六方面深入展开。


来源:中国固废网         整理:王妍

阅读


陈朱蕾:我国生活垃圾填埋的战略储备意义和可持续发展
陈朱蕾: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科技研究态势与科技需求
陈朱蕾教授:30年,垃圾填埋场将从提升走向重生【附研究案例PPT】
盘点:变身生态公园的6座垃圾填埋场


12月17日,在“2021(第十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朱蕾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与市场发展展望”为题,从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历程、政策规划、标准体系、国内外垃圾填埋生态修复科技进展、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以及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发展等六方面深入展开。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朱蕾 


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历程


环保产业市场,特别是固废行业的细分市场,其市场的形成及发展是政策驱动型的。陈朱蕾认为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经历了起步、推广、发展三个阶段。


2012年至2015年是填埋修复起步阶段,两个重要的文件:一是国务院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通知》(128号文) ,多部委联合发文,强调关于开展存量垃圾处理的要求;二是《“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对存量垃圾治理纳入了规划,这两个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存量垃圾的治理进入了起步阶段,形成了初步市场。


第二个阶段是2015年8月份开始进行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的文件下发,2016年启动我国首次全国环保督察工作,发现全国填埋场的问题非常多,要进行治理。同时《“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存量垃圾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都是超过200多个亿。因此,陈朱蕾认为这两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填埋生态修复以存量垃圾治理为主进入了推广阶段。


但是回顾起来,这两个阶段期间,从总体来看,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是规模偏小(特别是环保督察是几万方、十几万方、20-30万方左右的县城、乡镇这一级的填埋的存量垃圾堆场)、技术标准相关支撑不足(只有相关标准,没有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标准)、技术含量偏低(简单地开挖、筛分,没有形成高质化产品),项目分布主要集中沿海、沿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和环保督察存量垃圾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


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以及《“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涉及到垃圾分类、零填埋、双碳等关键词。陈朱蕾认为目前已进入到基于垃圾分类、零填埋、“双碳”框架下,以规范化规模化填埋场为主的生态修复的发展阶段。

 

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政策规划


2012年国务院128号文,对存量垃圾治理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其中存量垃圾投资占8%,约211亿元,计划实施存量垃圾治理项目577个。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其中存量垃圾投资占9.6%,约241.4亿元,计划实施存量垃圾治理项目803个。


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设


“很多企业都在探索新技术,在12月16日、17日的固废战略论坛现场,也有很多企业分享了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和心得,想用创新的技术来推动固废行业发展,但是新技术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市场,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全国推广,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就是有没有标准体系的支撑,技术标准类似政策驱动市场,标准同样催生市场。”陈朱蕾指出,目前填埋的标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如下图)。



国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称之为填埋的通用标准。任何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国家有标准支撑的技术通常是从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监督管理、无害化评价、污染控制到各种各样的产品标准。


填埋、焚烧、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括转运站等建设标准,是用于政府审批项目、设计院编制可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技术依据,如折算成固废处理的吨投资是多少钱,吨运行成本是多少钱,吨占地面积多大,配多少工作人员,允许最大的建筑面积是多少等等做出详细的建设规定。


另外,环保部门如何对污染进行控制,建设完成后如何进行验收评价,特别是污染和评价标准。如果是一个新技术,发改委怎么来审批,专家怎么来验收,怎么评判项目的无害化效率,如果没有一个有依据明确的说法,就是标准缺失。填埋场生态修复在起步初期就是一个标准缺失的阶段。


填埋场生态修复逐步构建一个标准体系的历史脉络。从2007年开始就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技术,封场作为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之一。2009-2010年有三个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降解治理的监测与检测(GB/23857-2009)》、《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9-2010)》(目前正在修编)、还有一个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0]140号》。2017年,把填埋场封场标准升级为国标(《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2021年,马上要颁布的是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目前处于正在报批阶段;此外,将国标《生活垃圾填埋场降解治理的监测与检测(GB/23857)》和国标《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9)》合并修订形成填埋场生态修复国家标准。同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正在编制一批关于存量垃圾的修复技术标准。这样,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从标准体系都给予了很好的支撑和进一步催生发展。


陈朱蕾表示,即将颁布的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技术,主推了三项修复技术:原位封场、原位好氧修复技术、异位开采修复技术。根据填埋场不同区域污染程度、稳定化程度、以及填埋场地利用的不同要求等,可选择一种或几种技术组合的生态修复方案。


国内外垃圾填埋生态修复科技进展


陈朱蕾的团队把过去做的一项工作即国内外填埋场生态修复科技文献分析进行了数据更新。在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填埋场、生态修复”,检索到全球有1万多篇的论文和文献在研究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对全球1万多篇文献的发布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年度三个趋势:(1)从2000年之前全球一年100多篇相关文献,到现在一年是700多篇,填埋场生态修复年度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1997年至2021年间,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平均每年增长26.7篇,其中2016年后,每年发文数量都在600 篇以上;(3)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年度发文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802篇,相比于1997年发表的145篇,增长约6倍。陈朱蕾表示,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填埋场的生态修复从全球科学技术的需求来看一直是一个增长的态势。


从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的国家分布看,(1)全球有127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涉及到填埋场生态修复的研究,前20个国家和地区占到总发文数量的90%以上;(2)发文数量排名靠前的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巴西、波兰等国家不仅在填埋场生态修复的学术研究中占据世界前列,交流密切,而且在填埋场生态修复的实际工程中做出表率;(3)填埋场生态修复是中国在固废处理领域SCI文章数量上领先全球的领域之一,也可见中国政府在我们的研究期间对于填埋场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较高。


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文章前10国家文章数量的变化可以观察到:都是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从1997年到2021年研究文章增幅速率极快,填埋场相关科技研究水平与热度在不断提高。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文章前10国家文章数量变化


从中、美两国垃圾填埋场研究发文数量之间的对比(见下图):1997年,中国关于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文章是0,2005年一年发表不足4篇,当时美国的技术研究是我们的20倍。到2009年上文提到的标准体系开始建立,到2011、2012年我国的政策开始颁布,红色立刻就超过了美国,原因是从科技方面就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研究。


中、美两国垃圾填埋场填埋场研究发文数量对比


全球有2000多个期刊都会刊登相关文章,说明填埋场生态修复是热点问题。此外,团队通过关键词分析了一下研究热点,关注的要点主要有填埋、渗沥液、废物、治理、市政、固体等,陈朱蕾表示这也与当下填埋场生态修复主流关注点一致。


此外,陈朱蕾团队还对填埋场生态修复研究热点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


中国政府对于填埋场生态修复也非常重视,2018年开始国家科技部拿了5000万设置了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存量垃圾的无害化处置与二次污染防治及装备,这个技术主要是原位好氧修复以及异位开挖,旨在解决我国填埋场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课题的边界条件很清楚,就是围绕垃圾堆体本身的修复、在库区红线之内的所有技术问题。



第二个项目是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净化技术,这个项目主要研究的是在垃圾堆体的好氧修复开采以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对周围的空气、水、土壤污染怎么进行防控的课题。现在很多地方的填埋场开挖修复发改委批复后,到了市政府这边就不敢批(例如武汉某项目)。该项目将近20个亿进行开挖,但到了市政府相关部门不敢批复,是因为该项目在居民的密集区,一旦开挖,有恶臭会形成空气污染,被居民围堵,项目就会流产,所以这个项目从18个亿改为5个亿的原位好氧修复,开挖项目只能作为以后技术环保措施更加成熟时的战略储备项目。所以这个研究课题就是解决在开挖的过程中周边的环境污染。


 

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市场发展


基于全球填埋场生态修复领域热点,我国填埋场生态修复科研不断往前发展,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开始形成了体系,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市场怎么发展。


根据2017年住建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系统,全国非正规堆放点27276个。全国生活垃圾简易堆放或填埋处理量达3300万吨/年 ;全国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达80亿吨,占地约5.5亿平方米。“十四五”的相关规划(《“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也已经给了一个方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消除了非正规生活垃圾推放点,存量垃圾设施处理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20年,垃圾卫生填埋能力达到337848.11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占比约33%,设市城市的垃圾卫生填埋场644座,算入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远超千座。


陈朱蕾指出,经过规范化设计、体量非常大的正规填埋场,在进入零填埋之后也需要进行修复。目前主要是封场修复和原位好氧修复。先原位封场后开挖是发展趋势,一个填埋场的修复会分二步走。


今年准备启动的几个省会城市的卫生填埋场,场地调查每个场均千万元,可研批复总投资在8至15亿,而开挖方案最高的达35亿元。海口市正在招标的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15亿元。


陈朱蕾强调,我国填埋场生态修复跨入了发展阶段,在初级阶段“百亿级”的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有望进入“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论坛精彩报道


高质量引领未来!2021固废战略论坛在深圳开幕

2021固废&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等11大榜单揭晓

全国首届“双百跨越”垃圾焚烧发电标杆厂榜单发布,2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榜上有名
双碳目标下 中国环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大路径上海环境王瑟澜:以变应变,破茧成蝶
深能环保李倬舸:以智慧能源生态园践行碳减排 助力新基建双碳目标下 中国环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大路径光大环境王天义:天地于我先生,我依天地而存——环境保护与碳中和美欣达匡彬:让有机固体废弃资源回归生态
中国天楹曹德标:国际化战略加持固废全产业链布局与实践朗坤环境陈建湘:二十年磨一剑,打造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新标杆
康恒环境焦学军:逆势增长背后的深耕与突破
曹国宪:唯变不变时代,首创环保集团的固废产业布局
赵凤秋:“生料”变“熟料”,“热水解+”破解厨余垃圾难题
减污降碳背景下,如何提升城市有机固废资源化效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分院王秀腾:如何界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与副产品?
有机垃圾协同处理的“灵魂四问”及“普拉克”之策




近期热文    




从传统环卫到城市服务,6类企业谁将胜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分院王秀腾:如何界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与副产品?
瀚蓝环境金铎:重新定义增长
严!北交所开市后博芳环保等8家企业撤材料,需关注什么?
目标产值11万亿元 绿色环保产业加速布局碳酸锂叕涨价,盘点在盐湖提锂卖出铲子的环保公司傅涛:用高质量重新定义垃圾处理

十二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绿谷 | 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校长”蒋超与金州浮沉(11449)

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来抓(9666)

2021固废&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等11大榜单揭晓(7401)
发改委、工信部: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5976)

报告发布:“十四五”有机固废迎来确定性的机遇和变革,市场空间有望超过2000亿(4912)
绿谷丨归来仍是少年——“不死鸟”韩小清的征服与妥协(4480)

中国水务投资实控人或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4325)

更名首年:光大环境展全身所长,创无限未来!(3941)

生态修复规模达4000多亿,国家鼓励但社会资本愿意来吗?(3614)
报告发布:我国土壤修复跨入起步阶段,“万亿级”理论需求难以落地,“百亿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3273)

专项债:2022年或超3万亿  但环保行业不要希冀过多(3160)


备注括号内为总阅读次数,统计时间截至1月5日9:15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ZZDSha。


编辑 | 刘蓁、陈伟浩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