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环境产业年度镜像:十大趋势看未来

徐冰冰 E20水网固废网 2022-05-27



2021 年终总结




于环境产业的长河中捡拾时光的碎片......




年终总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叠加,加剧了社会的不确定性。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起点,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48次提出“绿色”,涉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了“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的总体思路。


在时代的浪潮下,环境产业风起云涌,暗流涌动。这一年,环保督察升级、IPO持续、收并购迭起、环保集团涌现、区域环境治理提速、资源化走热、绿色低碳有了路线图、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本文通过盘点和梳理2021年以来环境产业的发展脉络,分析产业背后的逻辑,以期预判2022年以及未来环境产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E20年度盘点与预判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商业模式为核心,通过描摹各个产业主体这一年的轨迹再建一个“镜像”。当一个个数据被精准记录并按照一定的章法进行排列时,琐碎的表面呈现出另一种意义,未来的趋势就在其中。




1



减污降碳成环保行业关键主题


      202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碳达峰、碳中和也因其重要性及热度入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央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1+N”政策体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比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从顶层设计上要求全行业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进,加快了碳减排、碳吸收、碳市场交易等产业发展。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上海鸣锣开市。目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各地的核算工作。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环保行业天生就是对环境和社会正向贡献的行业,“绿色低碳”已经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和主要标签。环保企业纷纷抢占“碳”先机,进行减污降碳。比如,北控水务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成本,另一方面依靠北控水务已运行多年的北控清洁能源公司,在污水处理池上方加装分布式光伏装置,利用光伏这一清洁能源为污水处理厂提供电力;首创环保集团完成了CREATE好氧颗粒污泥、3Rwater未来污水处理两项重要低碳技术应用,极大降低了水厂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北京排水集团在全国污水处理行业首家发布了《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规划》(2021年-2050年)和《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0%以上,高安屯再生水厂率先实现碳中和......


提示产业关注


减污降碳成为环保行业一大发展主题。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将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一张新名片,推行减污降碳已经迫在眉睫。


“经济+环保+低碳”是新价值体系三大标尺。2021(第十三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分析提出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三大碳减排着力点:对是否应取消化粪池明确态度、对氧化亚氮的控制加大研究力度、对节能降耗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高度。在新形势下,应该认识到,多耗电就是多排碳,多耗药也是多排碳,节能降耗就是碳减排,是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最重要的减排手段。


同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也指出,在甲烷减排和碳中和方面,固废行业是最具有潜力作出贡献的行业,应该现在就开始发力。王凯军老师在“2021年(第十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总结,固废行业可以取得后发优势,是完全可以在“双碳”、“甲烷减排“和“负碳”领域做出贡献的行业!其次,垃圾处理行业要“乘势而为”,尽快制定加速焚烧建设取代填埋的政策,推动焚烧产业发展。第三,要研究制定有机肥替代方法学,解决分类厨余垃圾出路问题。第四,要重点研究沼渣沼液还田BECCS问题,确定排放因子建立中国碳捕捉、碳封存的方法学。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E20研究院提出了“30·60”战略的“低碳二十字方针”(节能优先、效率为本、完整周期、系统治理、两山发力)。E20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博士指出,“30·60”目标下环境产业发展的路上又多了一个低碳标尺,能源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环保是无害化手段,生态是维持稳定的手段,生态文明是比可持续发展理念更高级别的理论指引,环保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


相关新闻:


生态文明逻辑下的“30·60”战略——环境产业该如何低碳发展?

王凯军:双碳战略下,固废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应该即刻行动

王洪臣: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应找准碳减排着力点

赵云皓:双碳目标下绿色产业发展需求与趋势

全球碳中和博弈:中国的地位、挑战和策略

一波水务龙头抢占“碳”先机 低碳化的路要怎么走?

王凯军:有机固废处理行业的碳减排贡献

污水处理行业低碳化之路,需要哪些技术产品来铺垫?

双碳时代来临,污水处理该如何布局?

如何构建低碳时代污水处理新格局?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指导意见对工业企业有什么影响

颜磊:碳市场如何为环保行业带来“额外”收益



2



环保督察升级,细分领域需求释放,环境管理持续向理性、规范迈进


       2021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分三批对17个省(自治区)及2家央企开展例行督察,曝光典型案例87个。2021年的环保督察相比以往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更加突出,关注领域更加细分,更加针对当前环境治理难点和痛点,部委协同性也进一步加强,中央和省级两级督察体系已基本建立。


督察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落实情况作为督察重点,高度关注严格控制“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紧盯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生态修复治理缓慢问题,密切关注群众反应强烈、反复投诉的环境污染问题。


督察中曝光了多起案例,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突出短板问题。比如辽宁省朝阳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推进不力、铜仁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不力、长春建筑垃圾违法填埋、河南垃圾渗滤液积存、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问题。


环境管理也日趋理性化、规范化。在资金管理及监管等环节均强化力度,与此同时,价格管理也逐步推进。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生态环保资金职能作用。危废跨省转移严上加严,针对强化危废监管及利用处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转运等过程监管,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基础保障能力。8月初《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供水价格制定和调整的各项依据。


提示产业关注


督察中反馈的问题涉及众多细分领域,E20研究院认为,这些问题在揭示环保问题的同时,也反映了环境产业治理将重点关注的方向。


如污泥处理处置难题。污泥处理处置监管趋严且形成常态化,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整体规划下,污泥的处理处置后端出路问题仍需从政策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包括但不限于目前存量污泥的无害化妥善处置,以及污泥处理设施的补短板建设,还包括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研发与技术突破等。


管网建设和维护难题。针对污染物收集处理率低,应优先实施投入不大但效果明显的提质增效措施。另外一些提质增效对策投入大、工期长,需要从长计议,系统规划、逐步实施,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如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海绵),控制溢流污染;建设溢流控制设施,提高截留倍数;控制管道的入流/入渗。


垃圾焚烧项目建设严重滞后存量填埋设施环境风险日益突出。近年来虽然全国各地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处理缺口正在逐渐缩小,但存量填埋设施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已然成为生态环境新的风险点。特别是渗滤液处理不达标、防渗系统薄弱、日常作业不规范等环境隐患突出,对周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对此,应充分做好渗滤液的收集导排、填埋气收集处理等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填埋设施的封场治理。


农村污水项目频“晒太阳”,仍是“十四五”产业聚焦热点。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 “十四五”时期农村污水治理仍将是行业关注的热点。但各地如何因地制宜的做好相关规划,选取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以及如何有效的建立起价费机制,仍然是农村污水治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工业废水处理需求凸显,“零排放”等技术挑战大;厨余治理滞后带来的有机垃圾处置市场空间;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带来的市场机遇;危废管理不到位带来的跨区域转移/协同处置模式;湖泊污染带来的水体治理提升等也将开启不小的市场空间。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相对低端,极易在价格战中陷入低端循环;数据准确性还有待提升,部分企业存在造假行为;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对环境决策支持力不够等。因此,在上述背景下,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能够解决客户痛点问题的环境监测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在环保督察日益趋严、环境管理日趋规范化的形势下,实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成为环保企业发展的一大要求。


相关新闻:


从两省环保督察反馈看到的八大典型问题及产业机会

中央环保督察频繁通报,背后蕴藏哪些产业风险与机遇?

垃圾焚烧能力严重不足、非法处置危废!第二批环保督察典型案例通报

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72.4%,“十四五”环境监测市场的大爆发与强挑战

危废跨省转移严上加严 省域能力短板急需补齐



3



环保IPO潮持续,专精特新技术企业迎新机


      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的成立,组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2021年环境公司在A股IPO热情延续了去年的态势,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2021年正式上市企业已经达到43家。如中邦环境、华骐环保、太和水、屹通新材、园林股份、德固特、海天股份、建工修复、深水海纳、元琛科技、盛剑环境、力源科技、百川畅银、申菱环境、英科再生、世茂能源、青达环保、唯赛勃、倍杰特、深水规院、正和生态、冠中生态、顺控发展、卓锦股份、中兰环保、大地海洋、浩通科技、仕净科技、超越科技、天源环保等公司,接二连三登陆资本市场。


可以看到,这些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以登陆科创板、创业板为主,少数几家在上交所或者深交所主板上市。相较于以往的上市企业,今年的上市企业中,绝大多数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虽然营收和市值整体偏小,但专注、专业,技术底子硬,可谓“一根针捅破天”。他们凭借差异化的竞争策略,通过深耕逐步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这为专注于技术创新的中小环境企业带来了机遇。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聚焦专精特新,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公司治理规范、业绩成长性较好、具有持续科技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中小环境企业更有机会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而环境产业的有机固废处理、节能降碳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驱动型中小环境企业或许更有机会。


国家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帮扶,2021年11月1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中央财政安排不少于30亿元,支持13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其中就有12项环境领域类项目获奖,足见国家对环境领域技术与应用的认可。


首批登陆北交所的环保企业有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安洁环境卫生股份有限公司与华维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涉及环保工程设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北交所开市后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博芳环保等8家拟上市企业在审核期间撤材料,这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除了上市这种融资渠道之外,国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有关工作。REITs是基础资产的IPO,运营属性强、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环保项目有望大放异彩。2021年6月21日,富国首创水务基础设施投资公募基金于上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支上市的水务公募REITs。这将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提示产业关注


      对于环保企业争相登陆资本的热情,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郝小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环保产业是国家绿色发展的“主力军”,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市场,资本社会化、财务公开化、管理规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环保企业上市通过发行股份直接融资,降低负债率,打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他还表示,北交所的设立对于技术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契机,它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资本交易平台。


针对博芳环保等8家拟上市企业在审核期间撤材料一事,E20环境平台产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新平博士表示,目前北交所审查问询勤勉审慎、严把上市入口关,正是为了让那些坚守产业初心的“专精特新”环境企业有更多机会成功登陆北交所。企业应关注以下五点:1、主营业务在申报期内要保持稳定,不宜出现重大业务转型;2、申报企业的“专精特新”属性要比较显著,具有持续科技创新能力;3、细分领域要具有足够增长空间,主营业务的增长趋势要符合产业发展逻辑;4、持续提高公司规范治理及内控水平;5、北交所的审查问询把关比较严谨,不要“带病”闯关。


E20研究院院长、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表示,未来高质量发展时代,民营企业就是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路径,“专精特新”是属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天然跑道。北交所的开辟,就是要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的难题,这给民营企业、技术型企业指明了一条方向,打开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相关新闻:


拟募资近200亿!2021年43家新增环保上市公司来袭!

环境产业2021启示录:小铲子亦可掘金

央广网专访傅涛:如何为“专精特新”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北交所15日开市!首批登陆北交所的环保企业都有谁?

北交所开市首日,首批登陆北交所的大气治理企业都有谁?

严!北交所开市后博芳环保等8家企业撤材料,需关注什么?

勇立潮头北交所,“专精特新”天地宽——“环境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机遇与对策”主题沙龙

国家科技奖结果公布!多个环境领域技术成果获奖

盘活水库资产,TOT、REITs?



4



地方环保集团仍是关注重点,各省加速整合地方环保资源


      2021年,地方省市级环保平台的成立热情依旧高涨,他们正在成为环境产业的一股新势力。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黑龙江省生态环保集团、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云南省绿色环保产业集团、广东省环保集团、无锡市环保集团、徐州市环保集团等省市级环保平台纷纷成立。另外,还有一些计划成立的环保集团,比如福建省生态环保集团、云南省环保产业集团、安徽环保产业集团、盐城市环保产业集团。


他们大多都拥有强大的政府背景,产业链齐全,将自身定位为省市级投资主体,是省市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他们带着发展壮大环境产业的使命和政治任务登上历史舞台,致力于承担地方政府环保任务,整合地方环保资源,解决地方遗留的环境问题。


提示产业关注


      在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看来,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市场化不是万能的。市场化偏爱商业部分,公益性内容还是需要政府来承担。所以当问题升级的时候,市场化失灵的问题会更加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市级环保集团就如一个大菜篮子,装一些盈利状况好的菜,也装一些不好的菜,从而实现内部平衡。而省级环保集团目的则在于弥补一些短板城市乃至农村的环境治理缺口,也有它发起的合理性。各省市成立自己的环保集团,就是在弥补行业发展过程中,单纯依靠市场化所带来的不足。


对于各省市环保集团来说,这些平台公司主营业务一定是他的主管部门优势领域相关。比如由环保部门发起的如广西环保集团、江苏环保集团,因为环保局部门所管辖的业务中,以工业危废治理、三废治理或是环境监测为主,这些平台的重资产业务就很难布局。而基于水利部相关的环保集团,则在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治理上会有优势。在具体的实践中,省级“环保集团”业务的发展一定要把握好主管厅局的优势资源。


相关新闻:


各省市纷纷成立环保集团,是市场危机还是转机

再议省级环保集团现象:不用过于担心平台市场通吃

云南将成立省级环保集团

安徽省环保产业集团要来啦!

四川省环保产业集团来了!

福建省生态环保集团即将组建

又一地方环保集团!浙江省首家市级国资环保平台成立!

24家省级“环保类”集团横空出世,偶然or必然?



5



细分领域问题备受关注,高质量发展成环保行业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根据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经过充分论证,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环保行业的必然选择。


2021年,环境产业的细分领域问题,比如管网、土壤修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补贴、行业效率等问题,都受到了行业的关注,尤其是环保督察常态化、趋严化的背景之下,环境产业在向高质量迈进。


其中,管网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中的短板,管网覆盖不足、漏损、客水挤占管网、错接混接、溢流等问题普遍存在。针对管网建设和改造,习总书记在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生态空间治理与修复、管网和泵站建设与改造。这足以说明国家对管网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真正的管网公司也相继落地。2021年,长江环保集团牵手重庆水务,组建了东西部两大管网公司,分别为重庆水务集团排水管网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峡排水管网有限公司。这样,重庆地区的污水管理业务就真正有了抓手。


伴随大范围土壤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十四五”时期,土壤修复行业也迎来发展机遇期,“百亿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根据E标通数据统计,2021年前10个月项目总金额近90亿元,预计2021年全年将近110亿,较上一年略有提升。


《“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正视垃圾分类与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和“重症顽疾”,提出了对症的解决思路,垃圾分类工作迈出从“量变”走向“质变”的步伐。


此外,国补政策靴子落地。2021年8月,三部委联合发布《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将有序退出,垃圾焚烧行业正式进入报价竞争时代。虽然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这也将倒逼行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环境产业不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探索智慧化服务,推动以EOD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环保企业纷纷加速智慧布局,比如维尔利的餐厨垃圾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赋能解决方案、侨银股份与阿里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大管家综合大数据平台、赛莱默成立数字解决方案研发中心、三峡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宜昌市三峡生态水管家公司和岳阳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公司的成立等。


同时,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受到关注,流域治理、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综合性开发项目成为热点,大批EOD项目释放。2021年4月28日,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36个EOD模式试点项目名单。其中,E20圈层企业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实施的项目入选试点项目名单。


此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


为践行“双百跨越”,以标杆驱动行业升级,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E20环境平台携手行业领跑企业共同筹备发起“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和“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联盟,并发起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领域的标杆比选活动,其中有40座标杆污水厂和2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榜上有名。同时,两大联盟还分别制定了标杆污水厂及垃圾焚烧发电厂比选的“六化”标准体系导则,明确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一大批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技术支撑,环境领域的技术产品化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必然选择。2021年9月17日,由E20环境平台联手上海城投水务集团、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打造的首座两山科汇馆在全国最大的全流程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泰和污水处理厂正式开馆。两山科汇馆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依托标杆环境基础设施,将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下沉到实际应用场景当中,打造技术产品的场景和未来,集中展示环境领域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成为优秀技术产品的汇集地和发布中心、展示中心、同行技术交流的专业道场、企业客户接待的专属空间和创新营销空间。


提示产业关注


      环境产业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过程中,行业的短板弱项问题将得到填补,也会释放一些产业机会。国家还会出台许一些过渡性的政策,虽然有些政策短期内来看可能会减缓行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这都将倒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促进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在精细化、过程化管理上要下大功夫。通过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E20研究院院长、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表示,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生态文明建设更注重人民的感知,更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以降碳为战略重点方向的新阶段,环境产业正在迈向未来的两山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技术与创新成为产业的必选项,成为部分企业的首选项。技术产品化是产业化水平的标志,支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技术不固化成产品,就没有产业未来。


关于技术产品的前景和未来,傅涛总结,AB方阵的企业应该在单元技术产品的组装下实现投资运营。设计院应该在目标导向下实现最优技术产品的最优连接。没有持续研发的技术型公司不叫技术公司,企业应该在产品持续升级支撑下实现连续供给。


相关新闻:


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来抓 

长江环保+重庆水务!重庆西部管网公司来了

落地!长江环保携手重庆水务组建的东部管网公司来了

深度丨垃圾焚烧发电国补竞争配置及央地分担详解

全国首届“双百跨越”垃圾焚烧发电标杆厂榜单发布,2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榜上有名

首届“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处理厂榜单发布 40座污水厂榜上有名!

傅涛:技术不固化成产品,就没有产业未来

天量!中国电建拟拿下108亿EOD,云南再招83亿新项目

全国首座“两山科汇馆·污泥馆”17日正式揭牌,落地上海


6



有买有卖,行业洗牌加速,集中度提升


      迄今为止全球环境领域最大交易——威立雅、苏伊士合并进入倒计时、葛洲坝生态拟收购博天环境、城发环境拟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中国天楹出售Urbaser、广州环投集团收购博世科、创业环保收购康博公司和永辉公司、首创环保收购首创大气、巴安水务收购集安天源、佳兆业美好收购昌润达环境、雅生活收购五家环卫服务公司、三峡屡屡增持环保企业.....2021年,环境产业呈现出激烈的收并购态势,不仅有“买买买”,还有“卖卖卖”。行业洗牌加速,集中度不断提升。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大约共计124起收并购案例,交易规模超500亿。


观察整体收并购情况,并购标的多属于固危废领域。在水务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环保企业通过收并购方式切入火热的固危废赛道,以此扩大业务全产业链和更广泛的市场布局,实现“水固联动”,朝着“综合环境服务商”迈进。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年,国企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通过收并购方式进入环保行业,很多民营企业被国企“收编入怀”。


此外,随着“城市大管家”概念的兴起,诸如佳兆业美好、雅生活这样的物业公司通过收购环卫企业,大举切入城市服务领域的万亿蓝海,朝智慧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型。


提示产业关注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购重组是快速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通过规模集中促进效率的提高,环境产业的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赋能孵化中心负责人郝小军在环博会“环境产业生态战略合作匹配之道”的主题研讨会上提到,在行业并购重组的大格局下,对于国企和民企来讲都是具有很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国企和民企要分别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断强化长板。他指出,国企在资本方面具有优势,民企在创新、技术、专业服务和装备等方面有优势,只有大家在不同的赛道上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未来,环保企业之间的整合、融合、聚合依然是重要方向。郝小军表示,不论是以投资运营为主的国有集团,还是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生态战略合作的需求,环保企业应该站在生态战略合作的角度,寻求更多的价值匹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关新闻:


依旧是群雄争霸,一年120起,且看2021年环保收并购风云

威立雅、苏伊士合并进入倒计时!收购案获欧盟委员会批准

五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从拼资产到拼技术

环博会对话:并购重组之下环境产业的生态战略合作匹配之道


7



环保企业扎堆更名,“大环保”时代来了


       2021年,环保企业扎堆更名。龙马环卫更名为福龙马、傲蓝得环保更名为傲蓝得环境、扬德环境更名为扬德环能、川发环境更名为四川生态环保集团 、首创股份更名为首创环保集团、中建水务更名为中建生态环境、洪城水业更名为洪城环境、广业集团更名为广东环保、城发环境拟更名为黄河环境、名流餐处更名为名流环境......总的来看,这些企业的更名多为由“水务”、“水业”这种单一业务名称变更为“环境”、“环保”这种综合性名称。


细数环保企业更名背后的原因,他们或出于兼并重组、战略升级、市场拓展,或出于业务转型、品牌声誉、聚焦主业的考量。


提示产业关注


       企业扎堆更名反映了环境产业的发展变局:“大环保”时代来了。随着环境各要素之间系统性联系性越来越强,环境污染治理逐渐由点源治理上升为区域性环境综合治理,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化治理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企业开始向着“大环保”进军。从单一的业务转型至更全、更广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从区域性环保业务向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服务转变。


环保企业应从原来的投资单个项目、解决单点治理需求,向全面诊断区域环境问题和系统满足治理需求迈进,为客户提供环境可持续、资源有效循环的系统化多元化治理方案。


相关新闻:


22家!盘点2020年以来更名的环保企业

更名后的首创环保集团首次发布会,释放哪些信号?


8



农村环境市场大有可为,分散性治理成未来方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现阶段农村环境治理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和显著“弱项”。


2021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多项农村环境整治的相关政策文件,比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等,这些文件对“十四五”时期的农村供水、污水、垃圾分类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其中,《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供水方面,要求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供水入农房。因地制宜改善供水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将靠近城镇的村庄纳入城镇供水体系。农村污水治理上,乡村宜采用小型化、生态化、分散化的污水处理模式和处理工艺,合理确定排放标准,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上,以县域为单元,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尚未覆盖的地区,尽快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地区,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加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设施设备的运行水平。同时,将积极探索小型化、分散化的垃圾处理模式,推动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技术难题。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也划定好了!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2021年5月12日,财政部下达“2021年乡村振兴专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基建投资预算(拨款)”,总额为29.6亿元。此外,针对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较低、污水处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把推进县(区)域垃圾、污水处理作为开发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切入点和服务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实施“百县千亿”专项金融服务,拟为不少于100个县(区)提供1000亿元授信,支持建成覆盖县城、辐射农村的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市场化,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明确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13个重点产业和领域,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运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


政策推动加上强大的农村环境治理需求,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这块“大蛋糕”,社会资本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这几年市场热度不断升温。比如,云南水投等4方组建新公司,发力农村垃圾市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鲁”过审;中国城乡联合大禹节水拿下近17亿天津市武清区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PPP项目;葛洲坝联合体中标15亿晋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广州环投联合博世科中标11.42亿南宁市武鸣区农村生活给排水及水环境综合改善PPP项目。


然而,由于农村环保市场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发展道路仍然有一些阻力。比如,国家层面还没有统一的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农村污水和垃圾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使用者付费的模式。不过从国家政策文件来看,探索农户付费模式是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


提示产业关注


      相对于趋于饱和的城市环境治理市场,农村环境市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环保企业驰骋。应结合农村区域特点,根据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等条件,顺应当地村居生产生活方式,完善技术路线和治理模式,优先选择运维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总体来看,适用于小体量污染治理的农村污水分散治理设施和农村小型焚烧炉可以作为差异化补充,足够集约、占地小,投资足够小、低碳的技术会或许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找到适合技术应用的场景去发挥长板。


相关新闻:


七部委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双良商达郑展望:生态化治理是农村污水治理发展方向

近十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农村供水的冷思考和热作为


9



区域协同治理渐次推进!一体化环境治理格局加速形成


      2021年,我国持续推进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保工作,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化布局已经成为环境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长江大保护稳步推进。经过三年多努力,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已从抓进度、上项目、城镇污水治理快速见成效的投资建设阶段,向系统性治理、市场化经营、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迈进。2021年3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


黄河大保护大旗拉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印发。财政部还研究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此外,2021年1月,“城发环境”拟更名“黄河环境 ”,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双方“联姻”成功,新公司或将有充分条件,在黄河大保护中发挥类似长江三峡集团的角色。


此外,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并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对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的项目,在具备条件、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优先支持。这将有利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这些区域发展规划已经上升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我国逐渐形成区域化、一体化环境治理格局。


提示产业关注


       E20研究院指出,区域协同发展是当前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将是“十四五”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等区域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关新闻:


两会报告解读:十四五环保主要目标任务和今年预期目标


10



政策密集出台,资源化、循环化成下一个风口


      环境产业资源化、循环化已成未来大势所趋。2021年,一系列关于污水固废资源化、循环化的政策频繁出台。


污水方面,比如《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 、《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治理工作方案》等地方政策相继出台,强调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这三大领域的污水资源化利用。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了《水回用导则 再生水厂水质管理》等5项污水资源化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以推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安全高效利用,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固废方面,《“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指出,推动 100 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规范建筑垃圾堆存、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这些文件对固废的资源化和循环化提供了思路。


在政策指引下,关于资源化、循环化的市场化大幕悄然拉开。如2021年10月18日,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正式投运。概念厂以“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四个追求为目标,将“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的理念从理论变为现实,突破了传统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形态,从工程意义上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化,是首座实现碳中和的污水处理厂。


很多环保企业也在探索产业资源化循环化的路径,比如中持股份、万德斯、朗坤环境、鹏凯环境、金科环境等企业均在这方面展开了探索和实践。


提示产业关注


       政策推动之下,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这对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污水资源化文件一直为业内关注,应该说最终出台还是务实稳健的,生态用水作为城市用水的目的,是合理也可达的目标,污水提标利好进一步稳定。另外,当前工业水的零排放和梯级利用已经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展开,在下一个十五年会有全面的推广,对工业废水治理企业和膜行业也属于利好。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是突破的重点。”


而资源化商品的出路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大宗固废中涉及城乡人居环境的品类(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相对关注度较高的细分领域。E20研究院认为,从盈利模式上来看,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的运营仍较大比例依赖政府补贴,再生骨料等资源化商品市场化销路仍不畅通。从资源化品质来看,由于收集、运输、处理链条暂未完全联结,建筑垃圾中较高值的部分(i.e. 钢筋等)较难进入到建筑垃圾处理闭环中,资源化商品品质不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处理则随着垃圾分类带来的有机固废资源化“热潮”、碳中和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而有望继续升温。


相关新闻:


薛涛:三大关系预判“十四五”,从“污水资源化”文件说开去

【解读】推进污水资源化,干什么?怎么干?

重磅 | 污水资源化新政对工业企业有什么影响

解读发改委最新发文:大宗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徐海云:垃圾处理要做好统筹 固废资源化任重道远



【END】





近期热文    





2021环境产业期末答卷,请查收!依旧是群雄争霸,一年120起,且看2021年环保收并购风云
“十四五”节能减排怎么做,国务院的工作方案来了薛涛之固废年度盘点:技术创新突破的几个陷阱和成功九式
走进深能环保盐田能源生态园——“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厂现场评审
TCL环保计划三年后上市  家电企业做环保真的很容易吗?

十二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绿谷 | 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校长”蒋超与金州浮沉(11449)

总书记批示:“十四五”期间,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来抓(9666)

2021固废&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等11大榜单揭晓(7401)
发改委、工信部: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5976)

报告发布:“十四五”有机固废迎来确定性的机遇和变革,市场空间有望超过2000亿(4912)
绿谷丨归来仍是少年——“不死鸟”韩小清的征服与妥协(4480)

中国水务投资实控人或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4325)

更名首年:光大环境展全身所长,创无限未来!(3941)

生态修复规模达4000多亿,国家鼓励但社会资本愿意来吗?(3614)
报告发布:我国土壤修复跨入起步阶段,“万亿级”理论需求难以落地,“百亿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3273)

专项债:2022年或超3万亿  但环保行业不要希冀过多(3160)


备注括号内为总阅读次数,统计时间截至1月5日9:15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编辑 | 刘彤、刘蓁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