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中国通信业专利从“追赶”到“比肩”再到“超越”,如何呈现出中国企业在信息通信科技创新辛勤耕耘的合理对价?
非凡十年:“升值”通信专利中国价值
从3G到6G:专利科技创新活跃
十年间,从网到端,中国通信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当前,中国在5G和6G的专利申请量世界排名第一,华为、中兴、OPPO等企业世界排名领先。在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方面,中国企业从3G时的不足20%到5G时的近40%,技术创新实力已经从4G的追赶态势转变为与美欧同步甚至引领5G创新的态势。此外,在中国通信产业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也产出了大量高价值专利创新成果。
进入5G时代,到去年底全球主要企业共声明5G标准必要专利共6.59万件,涉及4.61万专利族。其中,中国排名第一,占比接近40%。5G专利布局较多的国家/地区是美国、中国和欧洲。中国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科技创新最主要的策源地和部署地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移动通信专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中国科技工作者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专利是移动通信产业关键竞争要素。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文宇表示,通信行业是一个专利密集型的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舞台拥有话语权。展望未来,中国信息通信企业需要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并重,加强核心专利和标准必要专利布局,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专利是竞争的‘武器’,是合理合法的公平手段,是未来知识产权竞争的核心点,需要有效运用规则并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赛迪智库知识产权所研究员于鹏之前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下,专利的布局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升值”中国通信专利价值
通信每一代际的更替,也是通信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专利权利人和实施人之间会有一定的调整,同时,其知识产权商业模式也可能产生较大变化。移动通信技术要实现“互联互通”的根本要求,就需要通过国际通信标准加以协调规定,而企业一旦在标准中形成标准必要专利,就如同在必经之路设置了收费站。
如2015财年,某美通信半导体巨头专利收入达到79.47亿美元。当年全球智能手机总收入为3952.5亿美元,该企业仅专利费收入就占到了2%。2016年,整个国产手机的利润不到25亿美元,而该企业在中国实收专利费约18.73亿美元,占其总专利费收入约30%。2020年,该企业专利许可费50亿美元。2021年,该企业专利许可费为63.20亿美元。除去收取专利许可费用,专利权还可以发挥通过专利诉讼禁售产品、海关查扣、股价大幅度波动等多方位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实现市场控制力。
然而,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在5G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专利申请和专利,但将专利许可变现的步子才刚刚迈出。据王雷介绍,以华为为例,2021年华为虽然开始收取5G专利费,但华为收费的费率与其专利占比并不匹配。2022年4月6日,华为发布了《专利许可业务汇报》,其中提出华为5G专利许可收费标准为每台2.5美元。对比美国高通公司,对于5G手机收取专利费最低2.275%,最高5%,封顶单台400美元。其他通信巨头爱立信的专利收费标准为高端机型每台5美元,低端机型每台2.5美元。诺基亚的专利收费标准为5G手机每台3.57美元。这种收费费率的差异,导致了专利收益上的巨大差异。
数据显示,2020年爱立信专利收费12亿美元,诺基亚专利收费14亿欧元,高通专利收费高达50亿美元(高峰期年收费超过60亿美元),都超过了华为在2019—2021年的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总和(12亿至13亿美元)。
这种专利收费的差异,一定程度原因是西方通信巨头长期垄断3G和4G的标准必要专利,形成了对其有利的议价体系和收费习惯。而到了5G时代,中国成为5G最大市场、拥有最多的5G用户,拥有世界范围最多的5G标准必要专利。对于既往的收费体系,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审视,要在专利收费中呈现出中国企业在信息通信科技创新辛勤耕耘的合理对价。
王雷认为,围棋输赢不是看谁吃子多,而是看谁抢占的地盘多。通信专利竞争的情况与之相比具有类似性,当前中国专利申请多,专利数量大,在一些重点技术上确实取得了成绩。但还要清楚地看到,在发挥专利价值、竞争国际市场保护市场利益、提高专利收费能力方面需要加强。对于R18代表的5G+和箭在弦上的6G,提高专利战略性实力大有可为、恰当其时并迫在眉睫。
李文宇坦言,这十年中国的发展,说明只要抓好产业发展的窗口期,是可以形成我们的优势,实现变道超车的。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建设,面向市场促进知识产权的自发自觉保护;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日趋复杂,应重视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实践动向,做好应对预案;在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中,不能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防范。
着力点:5G+、6G专利博弈关键期
毋庸置疑,中国现已成为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增长的重要力量。短短十几年,中国跻身于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行列,通信行业专利更是使得我国知识产权势头强劲的“排头兵”,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在专利数量与质量、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逐步迈进世界一流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阶段,亟待战胜信息通信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李文宇告诉《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一方面,在标准化方面,地缘政治的竞争,将影响到国际标准制定的公平性和开放性,从而影响通信技术发展方向,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专利格局;另一方面,通信技术专利的费率问题,亦是影响通信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通信企业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尊重知识产权付费使用的习惯,但是,过高的专利许可费也会拖住该领域科技创新的后腿,而且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广泛应用,这一问题将会进一步引起行业的关注。
“在通信领域,专利许可费是产业价值链分配的一环,规范的许可行为、合理的许可费用可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过高的许可费用、滥用诉讼则会抑制创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于鹏建议,应该通过规范相关许可行为,禁止滥用专利权排除或者限制竞争、干扰企业正常运营、收取不合理许可费等行为。
王雷强调,目前阶段既要低头赶路,积极积累专利数量,更要抬头看路,把专利部署到关键处。扭转之前专利布局核心性不足导致的问题,需要产业界统一思想和认识,把5G+和6G专利早期布局问题摆到发展中的高优先级。不局限于一城一县,高纬度全局性地看问题,把握技术的重要性,并且统一产业各方力量,形成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在专利上的合力。
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相信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不断进步,亦将带来通信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
博士、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从2004年开始长期关注信息通信领域专利研究,对TD-SCDMA、3G、4G、5G、6G、移动通信的射频、基带、移动支付、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专利问题开展了持续性研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知识产权专家,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专题研究、专利分析、司法鉴定等工作十余年;参与基础软件和高端通用芯片两个国家重大专项和二十余个部委知识产权课题研究,对软件、集成电路、通信、标准等领域知识产权问题有深入研究;参与七十余件知识产权案件司法鉴定,作为技术专家出具了多个司法鉴定意见并出庭作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四十余家企业知识产权项目,协助企业完成知识产权策略制定、专利分析、专利挖掘和布局、专利评审、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与应对、诉讼应对、知识产权许可、软件开源策略及其知识产权政策制定、投资和并购前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李文宇
延伸阅读: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延伸阅读: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