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iii 人物 | 《The Shanghairen沪誌》的背后

嗨!品牌 Hiiibrand 2022-11-10
Hiii 人物 第036期


微博:@TheShanghairen

Instagram:the_shanghairen

www.theshanghairen.com


The Shanghairen 是一个由来自上海和世界各地的百位插画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创意项目。是向”The New Yorker”(纽约客)杂志标志性的插画封面致敬,亦是“the Parisianer巴黎人”和“The Tokyoiter东京人”的灵感延续。插画师以个人视角和风格,完全自由地创作自己心目中的上海。


微信公众号

小卖部




PART 1



获 奖 作 品


- Hiii Illustration 2019 -

最佳作品奖 (非商业组)


《The Shanghairen 沪誌》 


Ailadi、咖喱牛、龚煦旎、棱宇、李豫陇、

Shane Li、谈博闻、尹昕、Zoe Liu、曾亦心


<点击查看大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由Ailadi、咖喱牛、龚煦旎、棱宇、李豫陇、Shane Li、谈博闻、尹昕、Zoe Liu、曾亦心创作。




PART 2 



采 访 创 始 人

Benoit PETRUS


Benoit Petrus(沛本诺)


Hiiibrand:从有“发起The Shanghairen项目”的想法,到联系、邀请插画师,再到陆续收到第一批稿件,这过程大概花了多长时间,期间有遇到许多困难吗?


   Benoit:从创意和发起项目,我更专注于整体而不是单幅作品的交付。创作一件有趣的艺术品和完成一个整体的项目,你可能会有些不同:你需要对项目足够满腔热情和向往,才会投入较长的时间,同时交付出较高质量的作品。你也需要完善的组织和安排, 但是同时也不能计划和安排太多;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并且耐心。


对我来说,主要的困难是花时间来筛选作品,而不是同时评选所有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重复的主题,保证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多样性,同时保持一致的高画作水准。


部分封面插画展示(截图自:www.theshanghairen.com)


Hiiibrand:能否和我们聊聊项目背后的故事。


   Benoit:我看到过类似的项目“The Parisianer巴黎人”和“The Tokyoiter东京人”,它们与The Shanghairen都来自于同样的想法,为表现每个城市文化而生。与此同时,我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我便非常期待The Shanghairen会呈现出什么样子来。


另外,这个项目对我个人而言也十分有意义:很多外国人对上海其实并不了解,而作为一个在上海居住了6年的忠实粉丝,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向世界展现精彩纷呈的上海,同时也将中国年轻而才华横溢的插画师们展现在世界面前。


Hiiibrand:现在已经有多少作者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都是谁?


   Benoit:到现在大约有80名艺术家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中大约70%是上海本地人,或者来自杭州等离上海很近的城市,也有一些是来自成都和北京大城市的;还有些是在国外居住的中国插画师,和一些外国插画师。


Hiiibrand:在推进The Shanghairen项目的过程中,你是否对上海也有许多新发现?


   Benoit:当然,我通过插画师的视角,学习了解到了上海的很多有趣内容:



比如这张封面让我了解到了上海知名滑稽戏《老娘舅》曾经是家喻户晓的饭后娱乐。


插画:Leo Dong



这张则让我知道了从前南京西路是上海夜生活的“地标”,拥有众多的舞厅如百乐门、大都会、丽都和仙乐斯等。


插画:James Wang



这张也意味深长,图上的大叔们看似来下棋的,但或许是他们逃离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


插画:Bowen Tan 谈博闻



这张封面使老上海的生活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更鲜明了。


插画:Yi Zhu 朱异



这张杨浦区公园里的滑滑梯,是一个值得去看看的老公园。


插画:Zhongwen Hu


Hiiibrand:目前The Shanghairen项目已经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展出?


   Benoit:去年我们在海内外三所城市办了展览,分别是意大利都灵、加拿大多伦多和中国上海。


意大利都灵


加拿大多伦多


中国上海 衡山·和集


目前我们有一个小型展示:在虹桥国际机场到达层,当你走出飞机舱门,你就可以看到这20几幅插画作品。



虹桥机场


我仍然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展览场所来展示所有的80余幅作品。


Hiiibrand:在项目对外展示的过程中,有没有收获令你很惊喜或感动的反馈?


   Benoit:我常常在展览现场观察,当每位观众找在插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The Shanghairen情感共鸣时,而这也是最让我惊喜和感动的时刻。当然我们也收到很多来自观众的鼓励和来信表达对项目的喜爱和自己的上海情怀,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弥足珍贵。


蓬皮杜主席参观


Benoit和插画师Bowen TAN在黑石公寓展览


Hiiibrand:能否透露下接下来还有什么关于该项目的线上或线下活动计划?


   Benoit:我们目前正准备与一个电子品牌在上海准备一些workshop。


同时我也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展览场所,来完整的呈现所有的作品。




PART 3 



插 画 师 们 说

*按姓名字母顺序排列*


01.

Ailadi


Ins:@ailadi

个人网站:

Ailadi.com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Ailadi:Benoit联系上我的。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Ailadi:我是意大利人。2011年,我搬到了上海,在frog设计工作室担任视觉设计师。我爱上了这座城市的氛围、这里的人们和这里繁忙的气氛。总有东西可以去探索,去建立,去分享。我选择为The Shanghairen描绘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点——依然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这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只剩下公园里的活动,而不是购物。在上海呆了3年之后,我决定做一名插画师/视觉艺术家,这个城市很支持我:-) 如果你对某件事充满激情并想要投入其中,我觉得上海是做这件事的好地方。在上海的时候,我唯一怀念的就是大自然。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Ailadi:我目前不再住在上海了。目前我正在欧洲旅行。上海对我来说是一个美好的记忆,在那里我有几个非常好的朋友,我希望能快点再见到他们。



02.

咖喱牛 PeterZhang


微博:@咖喱牛

个人网站:

https://www.behance.net/peterorshawn 

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orshawn/ 

咖喱牛是一位在广告行业工作的插画师。他同时也是猫奴、方法论信徒、直觉派拥护者和拖延癌晚期。



“小笼包是上海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小笼包的粉丝,我常常经历着一不小心把汤水撒一身的尴尬经历,所以每次准备吃小笼包的时候,脑中总会产生一个瞬间,这张作品就是把这样一个一半紧张,一半尴尬,心情颇为微妙的瞬间表现了出来。”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咖喱牛:我收到了Benoit发给我的邀请,觉得非常有趣就马上答应了。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咖喱牛:我来自青海省西宁市。

在来上海之前对于上海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各种电视剧中,现代都市、复古市井气息加上中西方文化综合的感觉让我非常好奇并且憧憬。第一次来上海之后除了实际感受到了这些之外,印象很深刻的是街上大幅的游戏广告以及万圣节出现在地铁里的cosplay玩家,被这座城市的包容性更加冲击到了。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咖喱牛:在自己收集灵感创作以及看到其他插画师朋友的精彩作品之后,上海文化甚至是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在我的概念中有种量级更大了一个层级的感觉,这种从各个角度对城市这样一个巨型信息集合体的讨论与探索,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各位观众可以借助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城市与生活本身,这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


03.

龚煦旎 Shirley GONG


微博:@Shirley_Gong_

个人网站:

https://www.behance.net/xunigong 

http://xunigong.zcool.com.cn/ 

https://twitter.com/xunigong

龚煦旎是一位来自重庆的插画师。她热爱传统的东方文化,其风格主要受中国国画和日本的浮世绘艺术的影响, 她喜欢用线条和优雅的颜色来表现她的作品。她在中国四川美术学院获得油画学士学位,并拥有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CAD)的插画硕士学位, 同时拥有艺术和设计两个学位。从SCAD毕业后,她在中国重庆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当我首次来到上海,东方明珠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就被称为亚洲的‘东方明珠’。所以我将这座标志性的建筑作为我插画的首要元素。其次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而舞狮则完美地展现了这种活力。我将建筑的一部分与绣球结合在一起,使插画赋予鲜明的城市特征。”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Shirley GONG:一开始是在behance上收到Benoit的邀请了解到这个项目,觉得挺有意思,刚好有空闲的档期,就决定参加了。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Shirley GONG:我的家乡在重庆,也去过上海几次。申请学校的时候也是在上海参加的面试,所以这个城市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很小的时候跟母亲一起去东方明珠上看到的风景。这也是我选择描绘这个地标建筑的原因。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Shirley GONG:上海对我来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城市,但这次项目中,见到其他插画师描绘的是上海烟火气息的一面,让人觉得很温暖。


04.
棱宇 Yu LENG

微博:@棱小宇

Ins:lengyu_

个人网站:

https://www.behance.net/lengyu__ 

http://lengxiaoyu.lofter.com/ 

Lengyu是一位来自武汉的插画师,她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学专业。她的绘画题材主要集中探究人的成长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工作稿件多专注于童书、绘本创作。依据不同的项目,会尝试各种不同的插画风格,包括手绘和CG数码,总的风格倾向于扁平化和形式感。



“上海最令我有感触的是它抽象的时间感,融合了不同时代的新与旧,快和慢。在这种对比关系中,你能清楚的看到时间的流逝在一个城市留下的印记。封面插画中,我用海鸥双反相机(出自十九世纪60年代上海照相机厂)为视觉元素记录下一对老夫妻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的时光。就像诗中写到的‘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身只够爱一个人’。如今一切都在加速变化之中,所以不变才显得那么可贵。”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棱宇:是我在网上看到The Shanghairen 项目其他插画师的作品觉得好棒点了赞。然后就接到了Benoit的邀请,来问我要不要也为The Shanghairen画一张作品,奇妙的缘分让我加入其中。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棱宇:我的家乡是武汉。至今去过三次上海,第一次是大学期间去上海参观博物馆,城隍庙吃汤包,一切的体验都很新奇,觉得上海就是时髦的代名词。第二次是16年去台湾旅行在上海转机,台湾的司机师傅知道我们从上海过去,兴奋地问我们上海是不是很现代化。第三次17年,我们一家三口带着爷爷奶奶驾车去上海探亲,我们在外滩合影留念,那是奶奶最后一次出远门。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棱宇:当然。上海文化中有种很精致的东西,无论美食还是建筑,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永远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同时又很会享受生活。看看那些打扮时髦跳着舞,遛着狗的上海阿姨们,让我不经感叹,我老了以后也希望自己是这样。


05.
李豫陇 Yulong LI

个人网站:
https://www.yulonglli.com/
https://www.behance.net/Yulonglli

https://richardsolomon.com/artists/yulong-lli/ 

(美国代理的网站)


Yulong Li是来自上海的自由插画家,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学生。他的插画风格融合了上海东西方的文化,并从复古海报、现代主义和图形设计中汲取了灵感。他一直在尝试利用不同的色彩和构图方式,来探索全新的讲故事的方法。他同时也是多项国际奖项的获得者,Hiii Ilustration 2016 best of best, 3X3 illustration annual,Communication Arts illustration annual和ADAA的天才奖等。




“我选择以石库门弄堂的故事来表现上海这个主题。这是我在上海生活了近六年后,获得的一个更为深入的视角,它非常接近我对于上海生活状态与琐碎日常的理解。我曾零星的看过一些关于上海的小说和纪录片比如《繁花》,其中许多令我心动的情节现如今已无迹可寻。弄堂里早餐摊前看报纸的爷叔,穿着睡衣拎着夜壶出街的阿姨和这些老城区的弄堂一样,正慢慢消失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我在画面中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来帮助我完成叙事。比如会被简写为‘早歺’的早餐铺招牌、三轮车、露天理发摊、晾衣杆等。对现在的我来说,上海最迷人的地方总是需要花一点时间来思考和探索。”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李豫陇:我在去年年初刚刚交换到英国学习的时候收到了Benoit的邀请邮件。那个节点很奇妙,让我站在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之外去思考如何展现上海。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李豫陇:我来自甘肃中部的一个工业城市。因为西部支援的关系人口多为各地移民,所以这里没有方言只有普通话。和上海的故事其实蛮多,自己本科和研究生都在中国美院的上海校区读完,一呆就是七年。其实高考时一心想去的还是杭州校区直接读插画专业。事与愿违,各种阴差阳错来到上海后,才发现这里才是我喜欢的地方。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李豫陇: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这个活动有了更多探索上海这个城市的想法,也在不同的创作者那里收获了新的观看这个城市万千事物的方式。自己在一开始并不是非常主动的想去了解这里的故事,但是现在我在选书或者看展览的时候都会有意的去留意一些这里好玩的,可能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比如我在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设计里就通过插画的形式讨论了上海话中与食物有关的双关语如何映射出这里文化包容与生活气质。


06.

Shane LI


Ins:@Shanelr179

个人网站:
https://www.behance.net/rene1791b73 

Shane LI 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插画师。他喜欢奇特,有趣和美丽的事物,也热衷于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进行尝试,譬如:装置、陈列、雕塑、绘画、工艺、设计。“上海对于我是一个心中的向往。她迷人复杂,并且充满惊喜的诱惑,会令每个人都迸发出无限可能。” Shane说。




“我用这幅插画来表现上海市中心的高架桥。他的结构和设计令人惊叹,那些纵横交汇的道路如同贯穿这个快速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城市的血管。我想把这幅插图献给每一个为此默默奉献的‘上海人’!”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Shane LI:看到进展中的项目,觉得挺有意思,自己联系了主创。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Shane LI:江苏,一个小城市。

途经或到访上海时,片段式的经历感触,逐渐积累起来的印象,觉得美而虚恍,像一个幻觉。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Shane LI:看了整个项目之后,还是会感慨上海的复杂和迷人。

这几年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印证了我对上海的印象。之前的期待与向往,仍然有效。


07.

谈博闻 Bowen TAN


微博:@插画师Bowen
Ins: bowentan_art
Behance: Bowen Tan
个人网站:www.bowentan.com
邮箱:bowentan@bowentan.com

Bowen Tan是一位上海本土插画师,毕业于美国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插画系本科,目前多个作品入选美国插画师协会(SOI),3X3当代插画大赛。曾经为周末画报,Campfire独立漫画出版社以及SMG公益之申等客户提供插画。




“‘嘎闹忙’是本次创作的主题。这是一个上海方言,意思是凑热闹, 并且也是上海男人很特殊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张封面的灵感来源于我的童年,在我的印象里每天总有着一群男人聚在一起,看着另外两个男人下象棋。有趣的是在这群人中不是所有的人都关注着这场比赛,有些人只是聚在一起聊着天并且抱怨一下自己的生活周遭,而有些人只是一言不发得坐在一边吞云吐雾。仿佛这是他们一天中唯一可以逃离生活做自己的这么一刻,因为之后他们必须回归自己的生活并且努力地养家糊口。画面中左上角穿紫色衬衫的是我的父亲,他在三年前因病去世。我很乐意将他画入我的作品中,并且希望着在我创造的世界里他会一直存在着。”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谈博闻加入到The Shanghairen的过程其实是蛮奇妙的。当时我在美国,大学刚毕业,有个Graphic Design专业的同学在ins上看到The Shanghairen,将推文发给我。当我打开链接,便对此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本身就是上海人,而且在美国留学多年的我一直很向往能有机会给《纽约客》画封面,当看到The Shanghairen,我是跃跃欲试的。当天便通过Ins上的邮箱地址,将自己的简介以及作品集发了过去。第二天,便收到了项目发起人Benoit的邮件回复,邀请我一起参与这个项目。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谈博闻我是个土生土⻓的上海人。和上海有关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谈博闻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点。如果是上海本地人,当他们看到The Shanghairen中描述上海人生活的画面时便会心一笑,因为有些画面中的梗,如果不是从小生活在上海是很难get到的。随着上海的高速发展,有些场景、熟悉的事物已经成为历史或是上海人的回忆了。每当翻阅The Shanghairen时,我庆幸的是原来有好多人和我一样,没忘记曾经的那个上海,也期待着现在以及未来更酷的上海。



08.

尹昕 Yinxin


微博:@慢松球婆婆

个人网站:

https://www.behance.net/XinPoPo 

https://www.instagram.com/cosynut 

尹昕,一位家居产品设计师,来自杭州,本科和研究生时期都是动画专业。有着自己的品牌工作室-慢松球工作室(cosy nut studio),偶尔兼职画一点插画。



“上海这个城市在我的印象中既有着传统中国的一面又有着现代中国的一面。我通过一个中国女人不同的穿着与所处不同的背景环境来表现老上海与新上海的特点。左侧的女人身着装扮是典型的民国时期(1912-1949年)上海女人的打扮,背景中的玉兰花是中国人特别喜爱的中国传统花朵。右侧的女人身着白色西装,装扮简洁干练,是现代都市女性的代表,背景中的三个建筑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夜景(上海中心大厦、东方明珠塔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尹昕:Benoit 联系到我,问我感不感兴趣,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就参加了。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尹昕:我的家乡是山东的一个小城,现在在杭州工作生活。虽然没有在上海待过很长时间,但每年都会去上海看展、参加展会。上海的展会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看到窗外很多景色,也让窗外的人看到我。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尹昕:一直很喜欢上海,我觉得上海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不管时间怎么变迁,上海一直都有令人着迷的魅力。由于没有在上海生活过,所以这些感受仅仅我是对上海最表层的印象。看了其他人描绘的上海后,特别是一些在上海长期生活的插画师的作品,让我体会到了更加生动的上海,有着生活气息的上海。


09.

Zoe Liu


Ins:zoooeliu

个人网站:https://www.behance.net/xantheliu9063


Zoe Liu是一位来自重庆的插画师,之前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6年左右。画画的时候她喜欢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媒介来创作。




“‘上海人’这个主题让我一开始就想到的女作家张爱玲在‘凯司令’喝咖啡写文章的画面,后面陆陆续续想到了东方明珠,老唱机,以及我很爱吃的小笼包和大闸蟹的元素。最后我把它们放在了一起创作出了最后这个插画。”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Zoe Liu:当时是Benoit在Behance上联系我的,那个时候其实我刚刚离开上海,之前在这边住了六年对这个城市有很多回忆还蛮不舍的,正好有这个机会就想说看看能不能也画点什么。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Zoe Liu:我出生在重庆,小时候来上海玩对上海的印象就是时尚大都市,大家都穿得好漂亮走路都好快,大学毕业之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正好在这里很自然就过来了。

我觉得上海有点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魔方大厦》,就是这个城市包容了很多不一样的文化和个性,变得非常多元和复杂。我对这个城市的喜爱有一部分是基于影视文学作品,在我的印象里这里的弄堂是王安忆笔下充满流言和烟火气的样子,点和线一般没入城市背景,在南京路酒吧鸟瞰黄浦江的时候会想象张爱玲在《天才梦》里吃盐水花生,看雨夜霓虹的情景,看老电影《神女》和《太太万岁》,觉得阮玲玉和上官云珠这样旧时光里走出来的独立或摩登的美人只能是民国时期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符号。来上海生活之后对上海多了一些更实在的感情,比如去菜市买菜老板都会在结账时塞一把葱到你的口袋里,中秋节朋友排队买的月饼不是甜的而是鲜肉馅的,本帮菜一定要去七拐八拐的弄堂里吃自家开的才更地道… …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Zoe Liu:大家都画了很不一样的上海,有一些是我很熟悉的,有一些是我还没有留意到的。虽然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但是我眼中的上海依然是一个过客视角的上海,我看到的可能更多是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但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插画师可能更加留意一些细节和温情脉脉的瞬间。有机会我应该还会回到上海生活,感觉上海是一个很有层次,值得探索的城市。



10.

曾亦心 Yixin ZENG

个人网站:

https://www.behance.net/zengyixin

http://yixinillustration.com/


曾亦心,一位现居上海的自由插画师,他同时是ACAA认证的高级商业插画师,多次入选全球插画奖,国家插画大赛最佳作品奖、优秀奖等。他擅长描绘细致线条并使用明快的颜色搭配,其画风以大胆概念深邃为特色。




“我曾经创作过很多关于上海的题材,常常都是以建筑、风景一类的,这次创作便索性以 ‘人’本身为出发点。我的灵感来源于两部电影: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虽然来自香港但是其中的场景给我了深刻的启示;许秦豪的《危险关系》,影片里以旧上海的背景的故事揭露了人性的多面性。这也是我想要通过用绘画语言去探讨的,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我以作品致敬西方装饰画大师Klimt,采用了图形化的重构来展现夜上海的主题。画面中穿旗袍的上海女人和着西装的男人,背或面对着画面意在表现一种对立的关系,他们之间或是暧昧、或是疏离微妙而不可言喻。”

Hiiibrand:你是怎么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曾亦心:我是19年初收到Benoit在behance发起的邀请加入到The Shanghairen这个项目的。

Hiiibrand:你的家乡是?能简单分享下你和上海之间的故事吗?

   曾亦心:我是四川人,是大学毕业后才来的上海,一直在这边工作和生活。上海也是开启我职业插画师生涯的地方。

Hiiibrand:在参与创作并发现其他人对上海的印象之后,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否又有新的感想?

   曾亦心:参与到这个项目后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新的伙伴,看别人的作品也让我更多元地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很多曾经不被我关注到的地方。

不管是大到上个世纪遗存下来的租界建筑,还是小到弄堂里保留下来的人文气息,这些都在不经意间散发出它独特的城市魅力。




PART 4 



相 关 报 道 回 顾


- 艺术家们纷纷加入的The Shanghairen项目 -

致敬《纽约客》封面艺术

受访插画师:冀皓天、AKI JIANG、julin、Yulong Lli、Da Feng <点击图片回顾>




END


© 本文访谈由 Hiiibrand 独家提供

图文来自《The Shanghairen沪誌》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

H i i i 人 物 专 栏
爻木木 / 李佛君 / 吴中昊 / 陈鹏基 / 荼又 / 吴祎萌 / 黄任蔚 / 尤小宁 / Cinyee Chiu & Ricardo / 翟文思 / 岳昕 / 徐鹏霏 / 老老老鱼 / 李豫陇 / 李松霖 / 邢廷伟 / 蔡智超严晓晓 / 荆伟 / Joluvian / 陈锋(飞行猴)刘雨婕 / Fernando Mello(Fontsmith字体公司)R2工作室 / Milica Golubovic / Stephanie Wunderlich / 苗雨 / 洋小漫 / Davide Bonazzi / 老墨 / Christian Gralingen / 曾亦心 / 边依依 / Yiffy



 相 关 链 接 


- Hiii人物 |Yiffy——自由灵魂 -


- 第七届Hiii Illustration -
国际插画大赛获奖结果

- 第五届Hiii Illustration国际插画大赛 -
获奖作品展



 Hiiibrand维权行动 


抄袭君,是时候该算账了!


各位设计师、插画师朋友们如果你遭受抄袭或作品被侵权请来联系我们!Hiiibrand帮你维权!
/ 参与方式 /
扫码填写 Hiiibrand维权行动报名表(工作人员将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