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翼资本】技术革命的始与终

陈运红 本翼资本CapitalWings 2022-06-19

前言


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周而复始地重复这种的过程:首先要经历一场酝酿,爆发,随后被市场狂热的追捧,继而崩溃,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扩散,最后才发展成熟。技术革命的核心是围绕人们的需求为起点,以“外来者”的新型范式革命为终点,这背后得益于金融资本和市场的喜新厌旧。
一、技术革命的核心是围绕人的需求为起点

回顾历史,人们便可以发现无论是先前的工业革命还是现在的信息革命亦或是未来即将发生的智能革命,很大程度上来讲,至少从前面发生的那4次革命来看,它的核心是围绕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解决人需求的问题。自蒸汽机诞生以后,整个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例如有了轮船,火车,还有豪华公交车等,解决人“行”的问题。“行”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大众化需求。继而有了大众工具以及交通工具。

自从人类有了电力产业以后,大量的产品便开始通过工厂进行制造,继而制造的流水线开始爆发。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需要大量的家电,充足的制造流水线为我们之后大规模的制造家用电器奠定了基础。

人最先满足的是代步的需求,在满足了代步需求之后,第二需要满足的是生活需求,其实这两个都是人的基本需求。

第三个需求产生在在汽车内燃机爆发之后,汽车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时,汽车成为了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满足了一些高层次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的消费需要。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逐渐从个性化需求现在逐渐变成了一种大众需求。需求的本身也是在不断演变的。

工业化革命的实质上都是为满足其基本需求,也就是衣、食、住、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纺织机械化,实际上是解决衣的问题,后来解决住和行的需求,于是有了房地产,建造了大量的房屋,带动家用电器的发展。过去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围绕解决人们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的问题。

信息革命是继蒸汽机、电力、内燃机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化革命主要是解决社会的需求,包括信息交流、共享以及彼此互联的社交需求等。社会需求的本质上是社交问题,包括现在热门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介。Facebook和Google它们的发展壮大主要是受益于移动社交的爆发。

当人的社会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人们期望获得被尊重的需求,智能革命的需求油然而生。在信息社会,被尊重需求的实质就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过程,如何用最直接、最低成本、最快时间、最自然的方式满足人们想要的任何东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兴起,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人们的服务需要个性化同时人们的硬件产品也需个性化。智能化革命的主线是满足个性化需求,或者是部分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一场技术革命以“外来者”的新型范式革命为终点


当一场产业的生命周期进入成熟阶段后,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它们被巨额的固定投资所束缚,为了巩固自己强大的垄断地位(寡头垄断或几乎完全垄断)和竞争优势,通过收购、兼并或某些与金融资本有关的非正规方式,将那些对它们构成威胁的竞争对手或潜在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统统纳入旗下。通过此类手段,一方面有可能影响下一次技术革命爆发的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对新技术和新企业的整合有可能拓展已有技术的生命周期,或者减少外围活动的成本。因此,可以说在一种技术革命耗竭的时期,最强大的企业有可能成为最保守的力量,要打破并脱离现有范式 必定需要外来者通过技术创新方式进行革命。

这个演进的为什么通过革命而非其他的方式,很大的原因就是作为上次革命的主导者,是一个既得利益者,它要自我革命绝非易事。以苹果公司为例,它主营业务占比最大的是手机,苹果公司目前95%以上利润来自手机业务,它目前超过9万亿人民币的市值基本上都是靠手机利润支撑的。那么它会发布一个新产品把主营业务手机彻底颠覆吗?或者大笔烧钱投向虚拟现实技术研发?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只有通过外来者革命的方式来颠覆原有垄断者,但是苹果公司拥有大量资源和资本,在产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它会通过收购兼并它的潜在对手,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垄断地位,这种方式显然会阻碍下一场技术革命的进程。与之相似的是谷歌和Facebook,也开始了大量收购,只要公司面临着潜在的威胁对手,便去收购。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是信息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为了巩固既得的主导地位,会采取多种手段排斥颠覆性技术的到来。它们通过收购兼并竞争对手或者有潜在威胁的公司,一旦发现下一步颠覆它们的技术,它们就会花高价钱,Facebook花了20亿美金高价收购Oculus,都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它的地位。公司自身很难实现自我颠覆,收购兼并往往发生在产业革命的成熟阶段。

技术通过革命而进化,这是因为,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特定范式,伴随着与之相关的大量利益,这种局面产生了强大的包容-排斥机制,这一机制避免与现有范式的过度分离,直到一场技术革命的巨大强力消耗殆尽为止。正是在这种时候,技术革命上的新的重大起步最可能来自于“外来者”,来自于不同属于前一种范式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家。

回顾过去的4次产业革命,每个时代都是由不同国家所主导的。英国主导了两次,从纺织到蒸汽机是一百年。而后汽车大规模生产,德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如大众、宝马和奔驰等,之后美国的福特也开始崛起。二战以后,欧洲的产能大规模消耗以后,欧洲经济大幅衰退,然而美国经济并没有受到二战的摧残,美国主导了以原子能、航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革命。

三、金融资本的喜新厌旧最终引发了新的范式革命

为了理解现有范式的大门怎样被打开,从而使被排斥者得以蜂拥而入,就需要考察金融资本的作用。

在一次技术革命进入成熟阶段,现有的大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范式日趋衰竭,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当现有范式呈现出收益与风险不匹配(如投资回报越来越低甚至为负,而要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的时候,大量闲置的金融资本开始寻找可以获利的途径,并愿意在新的方向上冒险。在这个阶段,金融资本表现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企业家的集中偏好,同时也表现出既有产业的轻视。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分离对引发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产生了最有成效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这些金融资本家手里掌握着大量寻求利润的资金,新企业家门才能将他们的想法转变为商业现实。正是在这里,有可能依靠融资经营企业才变成了真正的驱动力。

金融资本之所以能够对技术创新的扩散产生积极作用,关键在于金融资本本身就具有的资本属性,以及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特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充满信息不对称,其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同时伴随着巨大的投入和创新成功带来的高收益。这与金融资本独特的属性相得益彰,一方面金融资本能够满足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创新企业一旦成功将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又满足了金融资本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目的。

一旦一种范式在设计、产品和利润上的空间已经清晰可见,大量潜伏的工程师、设计师和突发奇想的年轻人的创业激情会被激发起来,并在新的通用轨道上进行创新。这些项目借助金融资本的支持存在梦想成真的可能性,他们惊人的成功效应使得新的范式更加具有吸引力,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在创业的大潮中。随之而来的各种新技术的联系最终形成了关键性突破,新的范式使创新型企业家的供给倍增,他们的成功又带来了更多的金融资本和企业家,如此往复不已,最终推动了下一次技术革命的爆发和兴起。



本 翼研



产业趋势

 当人工智能遇上区块链后的未来会如何?

 从七个维度解读区块链金融的新时代

  区块链:一场伟大的数字革命

【本翼资本】论信息生态系统的三大关系

【本翼资本】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基因

【本翼资本】投资的核心是风险的认知与规避

【本翼资本】中国市场将是全球资本最肥沃的土壤

【本翼资本】迎接智能革命的三波大浪

【本翼资本】本翼为何认为互联网保险面临大机遇

【本翼资本】融合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主流

中国创新能力正处于爆发前夜

巨浪来袭,中国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大国崛起的经验总结

本翼为何认为电信设备拐点来了?

智能生态系统的产业架构与趋势研究

全球信息生态链的格局与挑战

行业专题

【本翼资本】如何选对行选对狼

【本翼资本】区块链将如何重构广告业的生态系统

【本翼资本】人工智能是实现人类生物DNA和数字DNA融合的桥梁

区块链银行的变革与颠覆之路

从生态链角度分析比特币的内在价值

【本翼资本】全球通信产业周期与格局的分析与展望

鹰的眼睛,狼的意志 ——DICT变革下的从0到1

遥感小卫星引领百亿美金蓝海市场

智能革命下游戏产业生态链的进化与颠覆

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影响的专题研究上篇:云端一体化,开启智能医疗大门

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影响的专题研究下篇:颠覆医疗,中长期腾飞不是梦

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影响的专题研究:基本结论

蓝宝石专题研究上篇:HEM和泡生法是主流长晶技术及千亿盖板市场

蓝宝石专题研究下篇:HEM机械化程度更高,更具成本优势及投资建议

蓝宝石专题研究:HEM助力蓝宝石千亿市场

智能图像传感器的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智能图像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之二

智能传感器专题报告之三:案例分析和投资逻辑

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之一:互联网金融下一阶段是人工智能+金融

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之二: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的总体影响及市场规模估计

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之三: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及局限性

公司研究

以太坊区块链生态链价值研究报告

Google智能生态链的演进路径

华为生态链的全方位解读

华为模式对中国智能制造的借鉴意义


喜欢记得来一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