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著名演员田少军:用心对待每个孩子,以艺术之铭,弘教育之道

2016-12-08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

写在文前

文 | 王晓霞

田少军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艺术的熏陶,他曾拉过胡琴,学过小提琴,吹过双簧管,最终抵不住电影艺术的魅力,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影视演员。


他相继在影视剧《炎帝传奇》、《都市奇缘》、《新龙门客栈》(台湾版)、《今生今世》(台湾版)、《夫妻十年》、《鸳鸯楼》、《铁肩担道义》、《审计报告》等几百部(集)影视作品中有精彩表现,与他合作的导演都认为他是北人南相,少有的怪才。

 



2009年,田少军与妻子,著名舞蹈家蔡芳受邀执导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的大型综合素质展演《日出朝阳》,在工人体育馆上演后,取得了空前成功。他们为艺术团的孩子们编创的《兰亭序》、《伯牙绝弦》、《爱莲说》等文艺节目在第三届澳洲少年国际才艺大赛中斩获“悉尼才艺杯”7项大奖。

 



2012年,田少军再次受邀为孩子们排演话剧《茶馆》并在朝阳剧场上演,演出当日,恰逢北京人艺60周年,有媒体撰文称,这是小学生们给北京人艺的一份特殊的生日贺礼。

 

著名演员田少军、著名舞蹈家蔡芳夫妇从此与教育结缘。今年12月,他们为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执导的素质教育综合展示活动《北京情 中国心 世界人》即将启幕,《杨门女将》、《岳阳楼新记》等十六个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艺术作品将要与大众见面。艺术与教育联手,又会创造怎样的传奇?



正文


初见田少军、蔡芳伉俪,只觉才子佳人,气质脱俗。第一次约采访,我们记错了时间。飞机落地时,接到蔡芳老师发来的微信已过两个小时。我有些慌张,说好的第二日,怎么提前了?听说演艺圈的人喜欢耍大牌,我担心这次爽约错过采访。电话打过去,蔡老师淡淡的笑:“没关系,是我们记错了时间。”温柔和善如这位美丽的舞蹈家,她的微笑如一泓清泉,温暖着这个冬天。



第二日见面,田少军匆匆地来,他刚陪儿子做完作业:“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每到周五总是不在状态,我们给他准备水果、蔬菜、关心他的心情,让他尽量放松,陪他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儿子田瀚正值初中,课业繁重。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把他送到国际学校呢?”“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觉得中国人就一定要喝中国的水。”长着国字脸的田少军义正言辞。



 "我的童年是满满的快乐”


聊起田少军的童年,有数不清的乐事。“我们小的时候就是快乐,那种无我的快乐。”田少军出生在山西太原,老房子坐落在市中心,隔着一堵墙就是动物园,房子是省委特批给母亲的。“我们家离坝堰特近,那里有一条从泰港流下来的河,确切地说,是黄水渍”,坝堰装满着他和小伙伴的生活与情趣。

 

夏天一到,田少军和小伙伴们一头扎到黄水渍里游泳,游完泳后身上沾满了洗不净的沥青,满身臭油味,屡屡如是,到家后免不了挨打。堰坝有一处坟地,很多穆斯林的坟墓是用砖砌成的。放学后,田少军经常和同学骑着自行车到那里玩耍。他坐在坟墓上给班里的男生女生讲稀奇古怪的鬼故事。

 

讲的故事都是现编。有的时候,讲着讲着,自己也讲怕了。“天见黑了,旁边横七竖八地停了七八辆自行车,大家都不敢骑回去。若是回家晚了,赶不上饭点,每个人又要挨一顿板子。”尽管如此,他们乐此不疲。

 

“60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坝堰,现在这个地方被开发了,盖的都是高档社区。那个乱坟岗是我们常去玩的地方,那是我们获得的最大的自由。”田少军说。

 

据田少军回忆,他当时在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小学读四年级,班里有73个人,只要他一讲故事,没人不喜欢听。母亲马玉楼在当地已经家喻户晓,大家知道他出生在文艺之家,做节目经常选中他,他在班级里的威信很高。下课时,同学总是缠着他讲故事,老师一来,大家立马把头扭过来。久而久之,老师知道了此事,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心想,糟了,百分之九十不是好事。

 

“少军,听说你在班里讲了一些故事,扰乱了大伙的纪律,都讲些什么啊?”班主任叫张红英,是一位语文老师,长得一脸认真。“她的脸就像水烧开了一样,两个眉毛中间有一个‘川’字,当她怒气指数上升时,‘川’字就有了。平和的时候,是一个倒‘二’。”田少军惟妙惟肖地形容。

 

他老老实实地向老师交代了他的故事。“好,那行了,以后你就是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就是代表语文特别棒吧!田少军琢磨来琢磨去,不知道是真是假,开始默默地期盼着老师公布。第二天老师没有宣布,第三天也没有宣布,到了第四天,老师终于公布了此事,田少军一块石头落了地。

 

当了班干部,肩膀得向上几毫米,看人似乎觉得有点分量了,更得自律自重。田少军人缘好,人长得也不赖,深得同学们的喜欢。“我特别感谢张老师,她把我推到这个位置上,无形中对我各方面的成绩是一个鞭策。”

 

田少军小时候,父母经常去外地演出,陪伴他的时间很少。“我经常过年,就是经常有久别重逢的感觉。”父亲当过兵,每次剧团下乡都要打行李卷。“我父亲管那叫搂头绳,他对我说,一定要学会打包裹。”每次父亲只要把包裹往地上一铺,田少军就坐在上边哭,他知道父母又要下乡演出了。




田少军随爷爷长大,山西管这叫“隔辈亲”。他的爷爷田九云是京剧界大师,家教比较严格。五岁时,他就跟爷爷学马锣,一边吃面,一边敲节拍。爷爷告诉他什么叫做节奏,“无论你将来干不干这行,人得活在节奏里。”

 

爷爷和父亲的教授风格完全不同。“爷爷告诉我要定住‘唢’,这个音定准了,其他都不会变。他用唾沫沾的铅笔教我简谱,教我什么叫切分音,什么叫反拍子,到现在我还记得。”对于田少军来说,这是真正的童子功。

 

他小时候学乐器是从传统的戏曲乐器开始学。5岁时拉胡琴,13岁时学小提琴,当时哥哥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给他带回一支双簧管,他又学习了三年多,田少军认为这些乐器并不适合他。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名演员。

 

田少军的形象思维极好,聊得尽兴时,禁不住唱上几句。他曾就读于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山西省实验中学(太原市),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时,历史是最高分。他讲历史故事,总是进行各种演绎,成为一件很好玩的事儿。田少军说,“我的孩子现在初二,我觉得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分为不同层次,有人可能是一时的,有人可能比较长,有人可能是一世的,这就了不得了。”



 每个人生关口都遇见恩师


田少军的爷爷对他说,孩子,人能让木头说了话。的确,胡胡的琴杆是乌木做的,爷爷不仅让乌木出了声音,而且这声音格外动听。

 

“我的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一辈子都感谢他。”田少军说。

 

1984年,田少军进入北京电影学院,1988年毕业,这一路顺风顺水,“在我的每一个艺术关口,都遇到了恩师。”田少军心怀感恩。

 

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刘诗兵老师把他招进电影学院。他在电影班里,幸运地遇见齐士龙教授,齐教授的表演教学理论非常活泼,对每个学生都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田少军电影的处女座便是时任导演系主任郑洞天的《鸳鸯楼》,他说,“我在每一个关口都遇到了最好的老师,特别幸运。”

 

“我非常感谢和终生铭记这些在我生命路口际遇到的“恩师”指引与帮助……现在回望觉得很满足,我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和一个和谐的家庭,我这一生真的很完美了。” 

 



提起儿子,田少军总是情不自禁流露出父亲独有的幸福。“他的抗击打能力很强,遇到困难不隔夜,我觉得这个非常不简单。”儿子田瀚对自己有要求却又不强求,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前八,“奥运会有前八,我是按照这个标准定的。”田少军看着儿子开心,自己也跟着开心。

 

他经常和儿子田瀚做各种游戏,直到现在,父子俩还经常在床上打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田少军的教育理念源于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演出回来,只要一见到父亲,他就会立马扑上去。他性格内敛,这动作不知道在心里预热过多少遍。母亲向他招手,“过来,儿子”,然后抱住他在小脸上狠狠咬一口,直到咬疼了才算。田少军说,这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恰恰是校园里没有的。


田少军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多是生涩的理性的表达。母亲狠狠咬儿子一口,这太生动了。这是真正的课堂。”他从事艺术工作,对教育有着本真的理解,大概也因为此,他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从演员到导演,这样的角色转换对田少军来说是一种挑战。2009年,田少军放弃了高额片酬,抽出半年时间,精心打磨,专注执导《日出朝阳》。他放下功名,只因为“好玩”。凡事精益求精,对艺术充满执着追求,对舞台、戏曲、音乐毫不陌生的他,要将这些反哺于教育。

 

田少军认为,创造来源于认知,当一个人对艺术有基本的认知,就会拥有审美的情趣和判断力,他要将真、善、美传递给孩子们。 




田少军最终选定了27个节目,其中,《兰亭序》等很多节目都是由他亲自编写的剧本。这些节目要有艺术的张力,又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表达,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情感,又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显然并不容易。

 



当时学校的六年级学生正面临小学毕业,参演的学生锁定在五年级。一般学校都有棋艺、琴类、话剧、诵读、民族乐或者西乐社团,田少军翻阅了这所学校的历史,他们在体育等很多领域都有出色的成绩,而艺术基础一般。既然承诺执导学生的综合素质展演,他心想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艺术不仅在表达,更在化解


田少军有位要好的朋友在台湾,酷爱国学,朋友将《兰亭序》在台湾的艺术变化讲给他听。田少军觉得很好,值得借鉴。可是好归好,上述1600年来自东晋王羲之的故事,该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呢?

 

《兰亭序》的语言有天地大美。田少军在导演阐述的最后一句写道:艺术不仅在表达,更在化解。为与兰亭序的诵读节目呼应,田少军亲笔写了报幕词,足见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文化底蕴。

“东晋王羲之虎卧凤阙,龙跃天门,兰亭一序,流韵之远,结想之高,其文笔插天,雄视古今,今朝阳莘莘童子气佳,登台临远,离形而索,奉心香志怀,敬对华夏古老文明景仰之忱。兰亭的艺术语言有着天地大美和深文隐蔚的崇高修养,有着高谈越世的炽烈和真诚的情怀,他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会抓住每一个看到他的人,甚至听到的他的人,使你心旌荡漾甚至颤栗……”

 

田少军说,现在很多晚会的报幕词千篇一律,太缺乏艺术创造性了。报幕词不仅要有文学意象在里边,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要针对单元节目笔笔见肉。田少军写好报幕词后,让老师和孩子配着音乐说台词。 




《兰亭集序》用什么样的音乐来支撑呢?这可难住了他。田少军不是搞作曲的行家里手,但对音乐并不陌生,他将古今中外的名曲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总没有一曲与《兰亭序》完美契合。他反复思考,觉得《兰亭序》的千人朗诵该配一段西乐。很多电影界的朋友提醒他,“兰亭序是传统经典,配西乐风险太大了,还是放弃吧。”田少军选择西乐并非偏好,他觉得中国的民乐感情非常丰沛,表达也很细腻,但是缺乏气势和力量,这是与西乐无法比拟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田少军偶然观看体育节目,听到了一曲背景乐,觉得与《兰亭序》最合适不过。田少军的音乐编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音乐界的高手。午夜时分,他抑制不住兴奋,立马打电话给音乐编辑,让他听听曲子是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田少军历经百转千回,终于找到了他理想中的朗诵配乐。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序的开头,田少军选择了中国古代的吹奏乐器埙进入,渐渐融入西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田少军饶有兴致地诵读了起来。

 

“小号圆号,长笛短笛,包括木管、铜管、双簧管吹出来的声音有点像姑娘,西乐中的弦乐,比如小提中提大提最容易表达感情。”完美的配乐中,蕴含着田少军的器乐功底和对艺术的独特感受。




田少军、蔡芳夫妇为孩子们执导的戏剧、舞蹈、朗诵等27个与众不同的节目,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向往。他动用圈中的人脉关系邀请作曲家作曲,请服装师赶制服装,并在演出当日邀请爱乐乐团前来助阵。《日出朝阳》在工人体育馆上演后,取得了空前成功。孩子们相继接到故宫博物馆、梅兰芳大剧院、中国歌剧院的邀请,后又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进行国际演出。


田少军、蔡芳夫妇执导的《日出朝阳》在第三届澳洲青少年国际才艺大赛中斩获“悉尼才艺杯”7项大奖。奖项包括:朗诵《兰亭序》获得最佳朗诵艺术构思奖;朗诵《伯牙绝弦》获朗诵创意集体金奖;舞蹈《长鼓舞》获艺术表演集体金奖;藏族舞《少女格桑花》获最佳集体艺术表演奖;独舞《爱莲说》获最佳个人舞蹈表演奖;舞蹈《踢踏舞》获最佳集体舞蹈表演奖。



 人永远也不要忘记理想


《日出朝阳》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恒久地凝固在工人体育馆的上空,仿佛再难超越。七年间,又有不少晚会、大型活动慕名请田少军执导完成。锤炼与不断的精进学习,使他在艺术领域里更加成熟与丰富。今年适逢北京白家庄小学教育集团做六十周年大庆综合素质展演,一个甲子的巡礼,又汇聚三千四百多师生的冀望与参与。他又一次推掉了片约,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与孩子们在一起的艺术时光,让他格外珍视。

 

田少军在设置节目时,不考虑舞台等客观因素,他说先有想象,我们必须先突破常规。田少军编排的舞台剧取名《桃花源新记》。“为什么取名《桃花源新记》,就是人永远不要忘记理想!”田少军说。

 

有一次田少军去日本,偶然翻阅杂志,看到日本居然将《桃花源记》改编成舞台剧。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打电话给朋友,“日本将中国的桃花源编排成了舞台剧,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做呢?”此次执导《北京情 中国心 世界人》,田少军要将理想与精神赋予这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情 中国心 世界人》主创团队除田少军、蔡芳夫妇外,请来了合作多年的导演9名,阵容强大。设置了4个舞台,戏剧节目4个,舞蹈节目5个……田少军说,“这次的音乐编辑是七年前的合伙人,他给我设置重重障碍,我们不断翻越沟壑藩篱,期望有所超越。《桃花源新记》的配乐仍然选用西乐,五百人的节目,现在已经出彩了。”田少军胸有成竹。


 《北京情、中国心、世界人》分三个版块,汇聚了近十六个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艺术作品,不仅涉及艺术范围广,其不少传世经典更将创作的触角向纬度挺进。如:《茶馆》,《杨门女将》,《岳阳楼记》,阿拉伯舞种等。可想而知,这些经典作品需要天赋和能力驾驭,更要有丰厚的储备,要熟悉文场武场,懂得西乐民乐,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无疑,田少军样样精通。




“艺术这条路很苦,即使将来不干这行也要下功夫,本事没有白学的。”父亲的这席话至今还印在田少军脑海里,让他受益良多。

 

田少军的毕业作品是《茶馆》,他对这部话剧情有独钟。《茶馆》固然经典,由孩子来演绎又增添了几许难度。田少军详细设置了排练时间。一共32个课时,每课时60分钟,这其中要去掉孩子们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孩子们如果在舞台上呈现不出来是老师的水平问题,和孩子没太大关系。”田少军说。



田少军在导演阐述《相聚在生生不息的华彩中》这样写道:

 

“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石,是人生立定正身的开示启蒙的历史性关口。我们清醒理智地设置一个现阶段艺术创作活动和作品呈现的标准与理想。即经典选题,帮教孩子从心生发的心灵体验,情感释放,分配的外化的适度表达,以求学生们明白了,懂得了,接受了那些艺术语汇的要素,‘我该怎样去做?为什么这样做?我能这样去表达吗?’因此,要求导演团队的每位导演应用极大的耐心并力图用静听呼吸般的教授状态去精心地对待每个孩子!渗透到一个眼神,一种步态,一瞬间转身交流的典型角度与意味等等。学生的状态时有高低起伏,可追求梦想不分高低,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值得会尊重!”



作者:王晓霞

编排: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撰稿,转载须经中国网教育频道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重磅 | 川普提名亿万富豪当教育部长,美国教育将发生巨大变革?

大家 | 叶澜: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寻找

深度 | 刘长铭: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观点 | 中国制造和中国教育

独家 | 顾明远:我不反对考试,但不赞成应试教育

独家 | 徐凯文:为什么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

霞客 | 积极心理学者彭凯平: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主动精神不够

霞客 | 对话孙云晓:80后家长更尊重孩子,是中国一代父母的觉醒

独家 | 肖远骑: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独家 | 芬兰是否将废除分科教学? 10万+误读背后的真相!

专题 | 朱永新: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

大家 | 钱理群: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专题 | 柳斌:校长若培养世界公民,中国将自动消亡!

霞客 | 对话熊丙奇:没有任何人否认营利性的民办教育,退步从何而来?

专题 | 清华大学谢维和: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成绩有关联性

独家 | 米卡·蒂若伦:芬兰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反馈,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给予

独家 | 朱永新:教育的最大失败,是把成长视为仅仅在学校才能完成的任务

独家 | 卢勤: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最受孩子欢迎?记住这十条就够了!

独家 | 国家督学张绪培:教育问题出在对两个词的“误读”

观点 | 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生根的地方

独家 | 窦桂梅:向着朝阳那方,合力打造一所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小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