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曹萍: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就是要帮助孩子梦想成真

2016-12-11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


曹萍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致力于家庭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致力于让天下的孩子都快乐。

人的一生是由N个时刻组成的,有哪些时刻让你记忆犹新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作为母亲而留下的难以忘记的时刻。


 

第一个时刻——想要孩子的时刻


结婚几年要小孩就自然提上日程,但是我真的有些困惑,我真的要孩子吗?我为什么要孩子呢?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告诉我说:“还用想,这是应该的。”可我还是想找到答案,就问老天:为什么结婚就要孩子,没有这个孩子行不行?


老天给了我答案:当你有了一个孩子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任何人都不可替代,他跟你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孩子是我至亲的人,那一刻我充满了幸福——孩子,我至亲的人。他的到来将使我的人生变得极其美妙。



 

第二个时刻——要生产的那一刻


要生产了,我很紧张,满脑子就想着孩子可千万别有毛病。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焦虑、恐惧充斥着你。


我是剖腹产,随着手术的进行,我只念叨着健康平安就好。我只有一个心愿,孩子来到世上是健康的,快乐的,比什么都重要。当医生告诉我:“孩子很健康”那一刻,我的心瞬间踏实了。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初心,幸运的是这个初心一直陪伴着我。


 

第三个时刻——孩子犯错的那一刻


我的小孩有急性喉炎,发作时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憋着喘不上气,很危险,所以我严格控制他吃冷饮,特别是喉部不舒服的时候。


他四岁时有一次身体不舒服,我就在家照顾他。他想吃冷饮,我就苦口婆心地跟他讲: “为什么不能吃,你真的不能吃……明白了,就去玩吧。”没有一会儿,儿子还是要吃冷饮,我又耐心地跟他讲。我承认,家长的修为是需要修炼的,我跟他讲三次了,最后他还要吃,根本就不顾及我讲的道理。进门直接奔着冰箱就去了。我真的就气急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你不知道你有病吗?”气得我打开冰箱,把冰棍拿出来扔在了地上。


这时孩子不仅没有承认错误,还“玩命”地哭。我更加生气就,就大声斥责“你干嘛?你示威吗?”


儿子蹦出一句话:“冰棍化了。” 就在那一刻,我彻底地被击倒了。孩子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纯。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孩子拥有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他比我们富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去伤害他的真,不去伤害他的纯。这一刻对我的人生影响非常大,所以我非常留恋那个时刻。


 

第四个时刻——对孩子期待的那一刻


孩子读初中了,我总感觉他还可以再努力一些。我一直按捺着没有批评和指责他,但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说:“儿子,妈妈觉得其实你再使一点劲,你就可以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妈妈不想逼你,也不想决定你的选择,但是我特别好奇,为什么你不多使点劲呢?”


我儿子反问我:“妈妈,您工作很忙,为什么老操我的心呢?”我说:“儿子,妈妈不关心你谁关心你呀,你是我至亲的人,再说你知道妈妈是做家庭教育的,这是妈妈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妈妈这一辈子就喜欢孩子……”我特别激动特别坦诚地告诉儿子。


儿子一下子就笑了,那一笑让我莫名其妙,他的笑容里没有钦佩,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他说:“您知道了吧,您特喜欢的事情就努着劲去干,您知道我为什么没有这个劲吗,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这一刻,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其实孩子不是不想努力,他们也是向上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讲的那些道理,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和陪伴,需要的是如何去帮助他找到他内心的动力。


听了儿子这一番话,我立马回屋拿出了笔,写了一行字:孩子向上的力发自于心。最大的力来自于心之力。从那儿以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原则,跟孩子交流要从几个角度出发。

第一,了解他心里的渴望,了解他喜欢的是什么。


第二,给他做测试。当孩子设计一个目标后,我就让他把这个目标变成一句话,这句话一定是他内心所渴望的。再把这句话变成一幅画面,在那幅画面中,让他看到自己。不仅要看到他自己,而且要能够听到画面中的声音。


第三,把高高挂在远方的这幅画面拉到眼前,告诉他这就是你的未来,这就是你内心所渴望的,尽可能地感受这幅画面,把它融进自己的内心。

我很感谢我的儿子,就在那个时刻,他教会了我怎么去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当然,这个办法也惠及了很多很多的孩子,所以我非常留恋那一刻,那一刻不仅帮了我儿子,帮了我自己,还帮助了更多更多的孩子,因为我们找到了孩子的心所愿,就能形成真正的动力。


那一刻,我真的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好父母,怎么尊重孩子,怎么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孩子梦想成真。



//////////////////////

我也在反思,这四个时刻到底带给我的价值是什么呢?通过总结,我发现,其实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管孩子有多大,我一直扮演着一个角色,就是问的角色。问谁?问天,问地,问儿。也就是天、地、人。


问天让我得到的是什么?孩子的降临带给父母的是喜悦和责任,这是每一个父母最渴望的,这是老天送给我们的天使。


问地带给我的是什么?父母的初心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但是未来的日子,我们很多父母已经把初心给丢了。


问儿,让我一下子意识到了人的成长路径永远向善,永远向上。孩子那么小,他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他至真至纯,至真至纯就是善。保住孩子的真,保住孩子的纯,就保住了孩子永远向善。孩子都渴望成长,只要帮助孩子找到内在动力,就保住了孩子永远积极向上的状态。


//////////////////////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旅行,到一个小镇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小镇有一片墓地,墓碑上写的年龄都很小,有的三岁,有的六七岁。他很好奇,找到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我们小镇几百年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不以时间论年龄,而是以你生命中最精彩的那一刻来计算年龄。所以,人的年龄是由那个闪亮的时刻决定的。


我很庆幸孩子带给我的闪光时刻,我也在反思,拥有什么才有闪光的时刻?拥有谦卑之心,当你带着这种谦卑之心的时候,所有的答案都会得到的。


重 要 通 知


12月12日(周一)中国网教育频道主办的

2016年中国好教育盛典将在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开幕,

欢迎围观。

详情及直播地址传送门:


双十一剁手的伤,双十二帮你疗,中国好教育盛典抢先看!



讲者:曹    萍

编辑:王晓霞

排版: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编自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曹萍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父母时刻》,已经讲者审阅。转载需经中国网教育频道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独家 | 著名演员田少军:用心对待每个孩子,以艺术之铭,弘教育之道

深度 | 刘长铭: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观点 | 中国制造和中国教育

独家 | 顾明远:我不反对考试,但不赞成应试教育

独家 | 徐凯文:为什么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

霞客 | 积极心理学者彭凯平: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主动精神不够

霞客 | 对话孙云晓:80后家长更尊重孩子,是中国一代父母的觉醒

独家 | 肖远骑: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独家 | 芬兰是否将废除分科教学? 10万+误读背后的真相!

专题 | 朱永新: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

大家 | 钱理群: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专题 | 柳斌:校长若培养世界公民,中国将自动消亡!

霞客 | 对话熊丙奇:没有任何人否认营利性的民办教育,退步从何而来?

专题 | 清华大学谢维和: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成绩有关联性

独家 | 米卡·蒂若伦:芬兰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反馈,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给予

独家 | 朱永新:教育的最大失败,是把成长视为仅仅在学校才能完成的任务

独家 | 卢勤: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最受孩子欢迎?记住这十条就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