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冰雪运动被推上了一个更高的认知,滑雪、滑冰、钢架雪车、大跳台等项目被人们所熟知,对于陕西而言,在“500万人上冰雪”背景之下,在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冰雪的同时,冰雪产业也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大生意。的确,从频频热搜的谷爱凌到全民流量冰墩墩的现象来看,冰雪产业的潜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建立了完整的冰雪产业体系后,将彻底的释放营销潜能、周边产品以及赛事IP,这些比运动本身,更会带来巨大的盈利空间。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度逐渐升温:短道速滑,冰壶、冰球、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等,这些原本有距离感的运动,开始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被普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任何体育产业而言,人群参与度都是基础,自2015年北京冬奥成果申请以来,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中国冰雪产业规模约为4235亿元,比2015年冰雪产业规模2700亿元增长56.85%。相比于东三省,陕西并不算“冰雪大省”,但有了承办十四运会、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历史机遇,让陕西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冷到热的状态。
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累计有540万人次参与冰雪活动,带动体育消费达50多亿元,仅2020—2021年,全省滑雪场带动体育消费增长10多亿元。
但同时,冰雪运动大部分为季节性运动,就拿最接地气的滑雪而言,每年运营时间也就是4个月,况且,相比于夏季运动,冰雪运动相对“烧钱”,有一定门槛,这对于陕西来说,如何在重重考验下,念好冰雪生意经呢?
先看硬件设施,《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共有715家正常营业的滑雪场。按照省份分布,黑龙江以94家排在全国首位。而陕西滑雪场37家、滑冰场3家、在建滑冰场2家,单从数量而言,陕西在全国位置处于中上。
比如照金滑雪场,总造雪面积15万平方米。雪道总长5000多米,运力设计8条雪道、5条魔毯、1条缆车。练习道、初级道、高级道,在三个月的雪期中,日接待游客量能达到6000人次,还可直接解决当地500余人的就业,每年雪季发放员工工资达500余万元,平均直接带动每户增收近1万元。
而软件方面,曾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陕西省冰雪运动达到500万人次参与。
虽然实施意见是2020年出的,但是具体举措却早已开始:2018年,举办陕西省首届冰球联赛,2019年举办第五届大众冰雪季,2020年举办陕西省滑雪公开赛,2021年,举办陕西2021宝鸡鳌山滑雪公开赛等等,不难看出,冰雪运动已在全省各地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
可以这么说,如今陕西已形成西有宝鸡太白鳌山滑雪场,中有铜川照金国际滑雪场、西安伏羲岭滑雪场,北有延安国际滑雪场、延安黄龙滑雪场,南有汉中紫柏山国际滑雪场、汉中龙头山滑雪场的“四梁八柱”。
在此基础上,随着陕西人均GDP的不断攀升,冰雪运动参与人次也逐年攀升,仅2020—2021年,全省滑雪场带动体育消费增长10多亿元。而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陕西2021—2022年有望实现冰雪消费增长历史新高。
太白鳌山滑雪场
硬件设施齐备,群众参与高涨,陕西的冰雪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与此同时,现实挑战也来势汹汹。陕西省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虽然所属北方,但境内气候差异很大,总体来看,降雪量少,积雪日数少。而且,适合发展冰雪运动的地区必须处于寒温带或中温带,即使是陕北地区,全年符合的温度月份也较少,再加上空气湿度小,不利于形成天然冰雪。导致陕西现有滑雪场规模偏小,质量平平。
同时,从投资回报比来看,冰雪产业难以赚快钱,无论是滑雪场、室内滑冰场或者其他,都属于大投入,也是就是重资产,重资产一旦背负上了,盈利空间就被挤占了。
我们以滑雪场为例,起步就得拥有拿地、建设酒店、置备缆车等所有的费用。以压雪车为例,一台进口的大型的压雪车售价在两三百万,小型压雪车也要百万,一条高级索道更得上亿。正式开业后,随着竞品的不断出现,还需要不断升级冰雪体验,产品的升级迭代带来也必定是成本的持续增加,如此一来,投资者的回报周期就会大幅延长,信心自然就会下降。
此外,陕西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大部分都是体验式消费,并没有形成为冰雪运动经常消费的习惯,再加上现有冰雪产业链存在发展时间较短、研发投入少、科技含量低、专业度不高等问题,人群的消费持续力比较低。这也就意味着,陕西的冰雪产业基础很好,但面向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市场化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陕西的“冰雪道路”走不通?当然不是,根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国内滑雪行业渗透率不足1%,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数据接近10%;瑞士、奥地利则超过30%,冰雪产业在国内发展空间仍很大。
况且,冬奥会的东风已经刮入,国内冰雪产业将会迎来一波红利期,全国尤其是北方省份自然会在此频频发力,作为陕西而言,我们要参与到此次冬奥会推动下的冰雪产业发展浪潮,也要清楚认识到冰雪产业发展与自身经济实力、人口规模、人才队伍的匹配性,毕竟仅仅依靠冬奥会的一时刺激,无法实现推动省内冰雪产业的可持续成长。
如何在万亿级的冰雪产业中分得一杯羹,结合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这几点很具有参考性。其一,冰雪产业要延长自身产业链,整合多元业态、创造多元营收模式。最直白的说,让人们来了之后,不能仅仅滑个雪就完了,还要有其他配套服务,让人们多停留,多选择,才能实现多消费,多盈利。
其二,不能把雪场、冰场简单的看做成运动场所,而是要向娱乐化和便捷化的“无门槛性质”发展。比如,在无雪期,雪场夏季经营项目在山坡和地势落差上做文章,开展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野营和户外拓展运动等户外项目,此外,企业甚至可以国外“旱地滑雪”模式和经验,进行全年全周期的滑雪服务。
其三,关注轻资产服务领域的机会。除了花大钱盖滑雪场,我们还可以关注冰雪培训、冰雪消费设备、冰雪赛事等轻资产服务领域,从国内成功案例来看,它们的增量空间极其可观。当然,陕西已经开始着手该领域的进军,像是陕旅打造的体育之窗,该室内滑雪场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中,这意味着陕西在冰雪领域的轻资产能力得到更多市场认可。
此外,还有西安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坐镇”,冰雪培训领域,将伴随着冰雪旅游升温和“500万人上冰雪”发展目标推进,该领域的发展黄金期也即将清晰。毫无疑问,中国的冰雪热还会延续一段时间,陕西冰雪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要抓住热点时期,根据省情特点去做设计研发,真正地形成品牌效应,把消费者“短暂”的热情培养成一种“长期”爱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能依靠市场带动市场,其未来发展才会值得期待。
见证西安发展
高铁东城交通枢纽开工,西安东站多图亮相!
重要规划揭晓丨涉及高铁、机场、国际枢纽,西安迎利好
西安2021区县GDP公布:一超多强、县域格局分化
第三座都市圈规划已获批复,“西安圈”还有多久?
西电百亿产业园南移敲定,这里打造“双城+千亿产业”
全面交付丨西安火车站实现南北双进双出,地铁站今年开通
获批丨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工期6年,罕见双线!
解码中国第二家SKP-S,西安还有这些商场在路上
昊、兆、灞、沣、唐.....西安改叫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