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宫崎骏电影原著《借东西的小人》

小欧 丹妈读童书 2023-06-08

有个奇怪的现象,大人们可能不会留心。


但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注意到:家里总有些小玩意会莫名其妙消失不见,铅笔啦,橡皮啦,针头线脑啦,还有你最好看的手帕……


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它们到底去了哪儿? 


英国女作家玛丽·诺顿为此琢磨了30年,并据此创作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充满奇幻想象的故事——“借东西的小人”(The Borrowers,又译作《地板下的小人》)系列。


系列中的第一部《借东西的小人》问世即引起强烈反响。


[英]玛丽·诺顿 著

任溶溶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适读年龄:8+


它被誉为是与《爱丽丝梦游奇境》齐名的文学经典,出版当年即获得英国儿童文学大奖“卡内基奖儿童文学奖”,后又获得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


在卡内基奖70周年之际,被评为70年来十大童书经典,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百年百本童书。


动画大师宫崎骏将其改编搬上大银幕,将原作舞台从1950年代的英国,迁移至2010年的东京都小金井市。



这是一个奇妙且极富趣味的故事,洋溢着孩子式的纯真幻想。


在英国乡间,有一座幽静、偏僻的老房子。


老房子里十分冷清,只有一位终年卧床的老奶奶索菲姑婆,烧饭的德赖弗太太和园丁克兰普福尔。



在老房子的地板下,生活着一个奇特的物种——地板下的小人


他们脸孔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身高却只有拇指长短,日常所需全靠一点点悄悄向人类借。


因为不小心被人类发现,原本生活在老宅子的小人陆续搬离,如今,这里只剩14岁的少女阿丽埃蒂(电影译名阿莉埃蒂,译林版译名阿丽埃蒂)一家



爸爸波德肩负着为一家人借东西的重任,曾经的他身手敏捷,可随着年岁的增长,每次出门,都不免让人提心吊胆。


妈妈霍米莉虽然有些唠叨和爱慕虚荣,但也不失为一位持家的好主妇,她用借来的小玩意儿,将家里布置得温馨又舒适。


向往自由的阿丽埃蒂从出生起,还从来没离开过家门,她对地板之上的人类世界充满了好奇。



直到有一天,老房子里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孩,一段奇妙的历程就此开始……


(电影里,翔看的是《秘密花园》哦,之前我们的儿童文学栏目有介绍过)


初读这个故事的孩子,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地板下的小人的行为,难道不是偷吗?


在我们的定义中,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有借有还,才算是借。


但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的是,小人和我们人类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他们的行为是不能用人类的道德来约束的。


知乎上有一个回答,我认为很妙。



所以如果要我定义的话,阿莉埃蒂(电影译名)一家的行为更应该算是:开采,阿莉埃蒂和父亲干活的过程,多么像是人类开采的过程?只不过人类开采我们认为的大自然,而阿莉埃蒂一家开采他们认为的:小自然。


(知乎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解析)



同样的,阿丽埃蒂对于借和偷,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即便有人类豢养、衣食无忧的诱惑,每次行动都面临被发现、被消灭的危险,小人们依然靠个人微弱的力量一点点采集生活所需,努力维护着自己的生存尊严。



1
地板下的微缩小世界


玛丽·诺顿用天才式的幻想,事无巨细地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微缩的小世界


和人类社会一样,地板下的小人也是分等级、有门第的。


比如说,住在客厅下的地板里的,就要比住在厨房下的地板里的门第高,身份好听,说起来就是“客厅家的”,否则,只不过是“厨房家的”。


小人们的起居生活,也和人类没有什么两样。


(电影里,阿丽埃蒂的卧室~)


就拿阿丽埃蒂家的起居室来说,


墙上糊着从字纸篓里借来的旧信,按一行行字撕成一长条一长条,垂直地从地板贴到天花板。


墙上挂着维多利亚女王的肖像,它们都是邮票,是波德几年前从邮票盒里借来的。


那常用的家具——一个五斗柜,是用火柴盒做的。


一张铺着红天鹅绒台布的圆桌,是波德用一个药丸盒的木头底,下面支着国际象棋棋子马的底座做成的。



红颜色的吸墨水纸是他们的地毯,温暖、舒服,还能吸水。


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更有趣了!


一只土豆就足够吃上一些日子。


洗澡在一个小碗里,洗完澡出来再把碗盖重新盖上,免得人们把东西放进去。



一只阿司匹林瓶子的盖,加上点水,就可以洗手了。


肥皂也有一大块,挂在洗涤处一枚钉子上,一条条切下来用。


冬天的晚上,火用火柴棒点着,加上煤屑。


火点起来,铁就变热。


妈妈霍米莉在铁辐上用银针箍炖汤,阿丽埃蒂则在上面烤坚果,别提有多惬意了!



这些细致入微的想象,是那样活灵活现,让读故事的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丽埃蒂一家生活的辛劳与乐趣。


儿童文学作家、博士生导师梅子涵这样评价道:


《地板下的小人》不是仅仅想到了一个大家都没去想的空间和人物,还把这个空间的一切都想得分外出奇、分外生动,因而分外有趣……



2
跌宕起伏的情节
跨越物种的纯真友谊


阿丽埃蒂与男孩的第一次遇见,在开着花的樱花树下。


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和大自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阿丽埃蒂有些忘乎所以。


她丝毫没察觉到,在不远处,有一双硕大的天蓝色眼睛,正静静地凝视着她。



正是几个星期前,那个“看见”爸爸的陌生男孩!


他从印度回来,眼下正在苏菲姑婆的老宅子里养病,不过,过一段时间就要回印度去。


在波德从窗帘上滑下时,他帮他拿住了玩具茶杯。


就这样,波德带回了霍米莉想要已久的玩具茶具,却也带回了这个让人坐立不安的消息——他“被看见了”



之后的几个星期,阿丽埃蒂一家一直小心翼翼,毛刷的短缺以及霍米莉的坚持,这才有了这次久违的外出行动。


一道道门被打开,阿丽埃蒂第一次看到了格栅外的世界。



尽管阿丽埃蒂已经从家人口中获知,“被看见”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更不用说和人类面对面交谈了,但她还是自然而然地和男孩聊起天来。


随着友谊的加深,阿丽埃蒂与男孩逐渐熟络起来。


她托男孩捎信,尝试与断了音讯的族人联络,尽自己所能挽救小人这一种族。


一天半夜,阿丽埃蒂一家正要就寝,头顶的地板突然嚯地被掀开了。



男孩将娃娃屋里的东西陆续递了下来,在他的热心帮助下,之后,阿丽埃蒂一家的生活简直可以用灿烂来形容。


为了报答这些财富,阿丽埃蒂念书给男孩听——每天下午在樱桃树那边的高青草里。


他仰面躺着,她站在他的肩旁,要翻页的时候就告诉他一声。


樱桃树再过去是蓝天,青草柔和地拂动,男孩的巨大耳朵在她旁边谛听着。


她渐渐觉得那耳朵十分好看,弯弯的轮廓,有明有暗,太阳照下来呈粉红色和金色。有时候她壮大胆子靠在他额肩上。


她念书时他十分安静,听完总是感谢他。


他们可以一起探索怎么样的世界……


然而东西的接连失踪,终于引起了德赖弗太太的怀疑。


她发现了地板上的洞,她用火钳捣毁了阿丽埃蒂的家,并叫来了灭鼠的人。



在捕鼠人往地板里灌烟的时候,男孩奋力举起鹤嘴锄,格栅倾倒下来,为阿丽埃蒂一家砸出了逃生的缝隙。



他们顺着煤气管,穿过好几个牧场,来到古钢琴家和时钟家居住的獾洞,和熟悉的族人们团聚,开启了美好的新生活。


獾洞几乎就像一个村庄——满是通道、房间和贮藏室。
他们收集榛子、山毛榉坚果和核桃;他们采集玉米——像我们人类一样贮藏起来,磨成粉……他们还有蜂蜜。
他们可以煮接骨木花茶和酸橙茶。
他们有蔷薇果、山楂、黑莓、黑刺李和野草莓……


宫崎骏的电影对玛丽·诺顿的原著作品,做了较大的改动和细节填充。


主人公翔,是一个忧郁文弱的男孩,他来到母亲生活过的老房子静养,一周后即将接受心脏病手术。


这是导演的隐喻,暗示了男孩的心缺乏勇气和坚强。


而在电影最后,导演加入了霍米莉被春姨抓走,阿丽埃蒂与翔一起营救母亲的情节。



奔跑中的翔,在阿丽埃蒂的感染下,变得勇敢无畏,心不再被疾病的阴影笼罩。



与两个孩子跨越种族的真挚友谊不同,故事中出现的大人们完全是站在敌对面的。


以厨娘德赖弗太太为代表的成年人类,将小人称作“可恶、狡猾、卑鄙、下流、吱吱叫的小偷”,


而以波德为代表的成年小人,不止一次地告诫女儿阿丽埃蒂,人类是靠不住的,“不管他们答应你什么,你都要记住:人不会真正带来好事”。


步入暮年的丰子恺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慨叹:


“我看见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事所迷着,都忘记了人生的根本,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


我们之所以会被阿丽埃蒂与男孩的友谊打动,是因为他们能够心怀孩童的纯真、放下成见和戒备,去无私地信任、帮助彼此。



他们能互相尊重,平等交流,不管对方的外形、经历,与自己是多么迥然不同。


当我们合上这个故事,感叹它的美好之余,请你凝神静听,那颗原初的童心,是否在砰砰作响?


试着带着这颗童真之心,去重新审视、打量,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更有趣的世界!




往期儿童文学分享

《小妇人》
纽伯瑞书系

《仙境之桥》

少年饕餮

《丁丁历险记》

《骑鹅旅行记》
《蓝色的海豚岛》
《草原上的小镇》
《阿莲》
《战马》

《漫漫求水路》

《哈利波特

《麦克.莫波格》

《神奇的收费亭》
《星期天的巨人》
《建座瓷窑送给你》


点击可关注公号 
回复 童书 可收到200篇0-12岁好书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