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中儿童书单:好的童书总以不同路径抵达孩子的心

2017-06-04 孔雪 新京报书评周刊

在前半年的童书、绘本中,选出几本“最好的”绝非易事。在少儿图书市场发展蓬勃的当代,设计、装帧与阅读体验等不同角度提供了分散的探索新方向,很难量化谁走得更远。

这份书单将重心放在了“情感”上,因为好的童书总以不同路径抵达孩子的心,陪伴其健全情感的发育和完整人格的成长。这些诗集、绘本、小说或是信笺,或在回应孩子渴求突破禁忌的另类心理,或满足了孩子对于奇幻故事和广阔世界的好奇心,也可能为两代人、两地人架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这份面向中高龄少儿的书单也试图打破对“儿童”的刻板保护,相信看似为时尚早的书能在未来融入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有必要打开这扇窗。



撰文  |  新京报记者孔雪


1

《神笔》

作者:(美)陆丽娜 文 (英)苏美璐 图

版本:蒲公英·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说到“神笔”,很多中国孩子会想到“马良”,他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细细去查这个经典故事,会发现至今不少介绍中仍写着,这个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故事“表现了封建社会百姓的苦难以及马良的正义和善良”。是时候把这样的经典故事人物从刻板说教中释放出来了。

华裔童书作家陆丽娜的《神笔》带我们返回一个简单的奇幻故事。她根据唐诗、散文的译本以及有关唐代长安生活的资料,讲述了古代画家吴道子的传奇一生。少年一边画一边经历人生起伏,最终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画一边走进画里再也寻不见,明亮的色彩、灵动的线条和一个不戴枷锁的故事,让国外小朋友读得入神、不想放手。为什么不把这么好的中国故事带回来给我们的孩子读呢?



2

《在他乡》

作者:杨雪婷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近些年很多年轻人去海外进行插画等艺术专业的学习,他乡的风土人情和异国生活对创作产生各种刺激。可以预想,未来求学或旅居海外的中国青年创作者会呈现出一批展现多元文化和技巧的新作。但最动人的并非文化与技巧,而是画面中或隐或现的情感。

生于1988年的杨雪婷在到挪威求学的第一年就开始随手记录异国生活中种种细微的情感。当风筝脱离了爸爸的手,小女孩被带到陌生地,这里的居民长着奇怪的脸,《在他乡》的故事开始了。从现代的城市生活场景到神秘而诗意的森林,在活泼的节奏和富有幽默感的叙事中,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他乡与原乡、逐渐成熟的青年与保有天真的少女形成意味丰富的对立,画面黑白却童真多情。



3

《爸爸小时候》

作者:张晓楠 文 王世会 图

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一个插画系的90后学生想画爸爸生活过的小县城,于是花了大半年去搜索老照片,一笔一画地复原老牌照和旧粮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情感,下一代人会对上一代人的喜怒哀乐深感兴趣。

今天大多数孩子觉得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方农村生活是另一个与己无关的世界,但若告诉他,“这是爸爸的小时候”,他兴许会提起兴趣。情感可以打破很多代际之间的壁垒。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把爸爸的童年讲得有趣了。《爸爸小时候》中的诗与图承担着一部老相机的功能,试图将已渐行渐远的乡间吆喝声、绵绵的老歌谣、偷瓜的孩子、母亲的纺车,拍下来,保存好,让有心的人能借此回一趟老家和童年,窥探和理解爸爸小时候的心灵世界。


4


《外婆的道歉信》

作者:(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版本:果麦·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年5月


传统而保险的做法是给孩子写温馨的书,可总有一些书,像《怪盗佐罗力》,会挑战主流童书风格与教育理念。“你没听过那个故事吗?有个女孩想太多,然后就爆炸了”,当外孙女爱莎问太多问题的时候,有一位活泼过头的外婆翻着白眼这样说。

她们夜闯动物园看猴子、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从宜家偷黄色购物袋,甚至在男护士身上揩油。古怪又疯癫的外婆是爱莎心中的超级英雄,因为外婆会为她去跟全世界拼命。当超级英雄因癌症去世,爱莎承担起一项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送给她得罪过的九个邻居。啊,这一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作者雷德里克·巴克曼说,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最吸引他,因为他们最不会在意社会既定法则。人需要一些另类解药去缓解生活在禁忌、规则下的压力。换种方式理解规则,就能换种方式爱上生活。



5

《童年的家》

作者:(意)卢卡·托尔托利尼 文  克劳迪亚·帕尔马鲁奇 图

版本:奇想国·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1月


在微电影还未盛行时,陈凯歌和冯远征合作过一部短片,《十分钟年华老去》。冯远征饰演的老居民总在一大片空地上久久入神,原来,这是他住了一辈子的“百花深处胡同”。《童年的家》末页,意大利导演弗森·殴兹派特写到,“即使这些房子不存在了,即使被推土机推倒了,也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

一本童书里有不同国家人们共通的情感。故事很简单,翻开《童年的家》你会看到不同人的家,或在电影院楼上,或在大海边,有些拥挤而简陋,有些装饰典雅,但大人和孩子都有私密心事和挂在脸上的悲喜。它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关于理解不同与相同、启蒙平等理念的绘本,但更多中国读者在高楼四起的时代读到它时,想起的多是已搬离、已改头换面却总出现在梦里的童年的家。它是一本常读常新、有长久韵味的书。



6

《今天我想慢吞吞》

作者:(奥地利)汉斯·雅尼什 文  琳达·沃夫斯格鲁伯 图

版本:天天出版社 2017年1月


读诗有“正确的”方法吗?如果一本书充满想象力,它会包容读者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读。读《今天我想慢吞吞》,就可以重新制造一个排列顺序,把它读成一个人的一生。从在动物园玩乐、做着白日梦的孩子开始,到他情窦初开、给爱人写诗——“你的脸是一张精致美丽的星图”,再到他人到中年,懂得眺望远方也懂得回望自己——“有时我的内心很安静\就连沉默\都太响”。这条漫长的路被意大利儿童作家汉斯·雅尼什汇集在儿童诗集《今天我想慢吞吞》里,意蕴悠长。

它的另一层启迪意义是,尽管中国童蒙书中不乏针对音律启蒙的传统经典,但对现代儿童而言,语言本身已经发生了改变,新一代人的音律启蒙与语言美感的培养也可以用悠扬的中外童诗来进行。



7

《亲爱的世界,你好呀》

作者:(英)托比·利特尔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6月


回想童年,有多少次你因好奇心提出的傻问题、不可能的事被大人驳回了?我们羡慕小托比,因为他用小信件与大世界对话的大胆想法在现实世界里变成了真实的奇幻之旅。

五岁时,英国小男孩托比有了一个很大的梦想,要给世界上每个国家寄一封信,问问大家怎么生活。妈妈说,好。托比的第一封信只有几行,写了好久,在2013年6月忐忑地寄出,没想到纸上环球旅行就此开始。一封又一封手写信件穿越国家、种族与文化,回信人有家庭主妇、考古学家、动物园管理员、伊拉克难民营里的小男孩……世界给了一颗好奇心温柔的回应。

托比今年九岁了,“写信给全世界”项目还在进行。与其把那些开疆拓土的大英雄的故事讲给孩子,不如和他们分享一颗幸运的好奇心。

 


8

《善与美书简》

作者:(俄)德·谢·利哈乔夫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5月


最后一本书给青少年,他们走到了童年终点,人生的另一起点。几年前,法国的“高考题”曾引发热议,我们惊讶法国青少年精神向度竟那样广阔。那些形而上的问题并非造作地出现在试题中,本身就融在青少年的文化环境和知识架构里。

新一次的启发来自俄国。《善与美书简》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利哈乔夫写给青少年的信。47封信断续写作,在1985年出版,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利哈乔夫和青少年们讨论生命意义何在、贪婪、有尊严地争论,在描述城乡之美的时候不忘提醒他们“外去旅行去吧”。看似大而远的问题,实际都具体指向人的生存问题。前提是他们承认青少年也是完整的人。

利哈乔夫在最后一封信中说,“书信设计的题目越来越复杂,我跟读者一起仿佛在攀登楼梯……逐步深入是生活的要求。”中国人却总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成年人的说教和自恋盖过分享,如何指望青少年耐心倾听?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作者:孔雪;编辑:李佳钰,张进。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梅贻琦 | 林奕含 | 女性与饭局 |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不想工作 |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扫描图中二维码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有时”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