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厕所少,女厕更少:叫我们憋吗?

2017-10-03 董穷涂 新京报书评周刊

到景区旅游,最担心的事什么?你关心风景,关心美食。但没有一件事能比“上不到厕所”更让你无比紧张。是不是?


憋憋憋。



前些年,人们大多有过在不太干净的公厕中掩鼻,或是跑到附近快餐店与大商场之中“蹲坑”的辗转经历,而现在,“提裤满街跑”的窘境已经大有改善了,不过上厕所依然难,女厕门口更是大排长龙。


是景区游客太多造成的吗?但游客数量由门票决定,门票数量默认景区的游客接待水平。公共厕所服务跟不上,尤其是女厕蹲位跟不上,或许才是更重要的问题。将视野放宽,岂止是景区,城市公共区域的女厕,在第一到第三世界都是问题,都不够用。



撰文|董穷涂

 

现代厕所是人类文明史中的光荣发明,却往往也是我们羞于谈及、难以启齿的话题。2009年,Olga Gershenson与Barbara Penner主编的《淑女与绅士:公共厕所与性别》一书,开篇便抱怨少有厕所文化的专门研究。当他们以“厕所论文”为题向大众征文时,媒体轰然嘲笑学者竟然“靠厕所来混饭吃”,也有读者藐视评论道:“这代表人类知识和道德可怜的破产!”


《淑女与绅士:公共厕所与性别》(Ladies and Gents: Public Toilets and Gender)

编者:Olga Gershenson; Barbara Penner

版本: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9年7月


可实际上,厕所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是帕斯卡尔所说“会思想的芦苇”,却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动物。回看历史,人类玩泥巴的时代以自然和土地为厕,但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厕所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及医疗卫生设备发展的关键一环。


不论第一世界还是第三世界,都曾有过“如厕难,难于上青天”的岁月;尤其是公共女厕,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演进。实际上,相较男厕,全世界的女厕从来就不够用。厕所文化缠绕着性别、阶级与种族的难题,对于女性、有色人种、穷人与跨性别人士而言,正如争取平等如厕的权利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之事业。


怀恋家中私厕。


公厕的政治:区隔与私密

 

无疑,公厕塑造着个人与集体的城市经验。《淑女与绅士:公共厕所与性别》一书写道,公厕是当今社会所剩不多的性别区隔的空间了——没错,这恐怕是最后一个人们仍希望保留性别区隔的空间。

 

公厕的数量、地点与设计无不传达着社会规则的信息。城市中的公厕是一个典型的福柯式规训空间,一个代表了“保存现有社会等级的无意识的文化策略”,它维护现行秩序“最珍视的分化”——不论是阶级、性别或是种族的。

 

《水晶之城:窥探洛杉矶的未来》

作者: 迈克·戴维斯

译者: 林鹤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

土生土长的作者,富含感情地评论了洛杉矶这座美国人既爱又恨的城市消失的过去、失败的梦想和无法变成现实的远景。


城市历史学家和理论学家戴维斯(Mike Davis)观察到,缺乏开放的公厕已成为“一所城市真正向流浪汉宣战的前线”。另一方面,女性公厕的数量,则标识着女性在一所城市之中自由移动的能力——近年各国新闻中都有女性因找不到女厕而进入男厕“方便”,进而引发争议或控告的事件。此外,种族问题同样体现在公厕的设置上,在1950到1960年美国的民权运动之中,储物柜和洗手间仍然是消除种族隔离的重要障碍。

 

剥夺人接近厕所的权利,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排斥方式,可以有效地将人社会边缘化。因此,厕所也是社会边缘族群争取可见性的关键场所。

 

另一方面,公厕又是公共监视系统之下我们所享有的私密时刻。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说悄悄话的亲密、团结或是反抗的地方;这也是人们藏匿那些摧毁社会常规的行为与幻想的地方——墙上充满性表述的涂鸦,同性的公厕炮。公厕摇摆于体面与不堪之间,这也解释了何为权威与平民总是对公厕充满疑虑。

 

现代厕所:长途跋涉的普及工程


现代厕所的革命,首先是现代排污系统的工程革命,而这与西方城市扩张之下政府的公共卫生治理术密切相关。《厕所:两百年“革命史”》一文指出,以19世纪的伦敦为例,当时排污设备很差,有一半的婴幼儿因此而夭折。当时,清洁工工资的上涨造成排泄成本的上涨,百姓们发现直接把粪便倒入掩盖住的下水道里更方便省钱。这些排泄物在下水道之中流向了泰晤士河。1840年,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师托马斯·丘比特为实施《城镇卫生法案》作证时说:“泰晤士河现在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粪水池了,而不再需要每人一个粪坑了。”


工业革命时期的泰晤士河。


霍乱在粪便中传播,粪水池一般的泰晤士河,于是成为霍乱的温床。1848~1849年的伦敦因此爆发了大瘟疫。期间,整个英国死亡50000人,其中伦敦就死了14000人。污水管道和现代公共厕所于是在这一时期被提上议事日程。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水晶宫的公共厕所共有827280名游客付费光顾,然而大多数建筑物仍处于成本考量而未建厕所。


英吉利海峡的对面的法国也是如此,直到1871年,巴黎市政厅仍然还没有卫生设施。1982年出版的《纪念巴黎市政厅重建100周年》详尽介绍了这座雄伟建筑的方方面面,包括暖气、照明、电话、电梯等等,唯独对卫生设施只字不提。


19世纪西方大都市缺乏公厕的文化现象,这与当时的资产阶级文化政治密不可分。一方面,19世纪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是对身体的自制力。在学校,孩子们首先要学习的便是如何摆脱“身体下等机能”,以便应对日后的沙龙社交。在上流社会里,片刻逃离沙龙被认为是最为失礼的行为。一些沙龙往往会有这样的标语“忍得一时,多年不爽。”人们在剧院享受高雅艺术时,不得不憋几个小时或自备尿壶——当时极为普遍,如今看来荒唐极了。


倡导现代厕所的卫生战役中,厕所的普及成了一项激进的革命。“每套住房都必须有自己的厕所”在19世纪仍是不为人所接受的观念。在当时,随便翻开一本卫生报告看到的数字往往惊人:“塔内利街22号,70人共用一个厕所。意大利大道135号,40人共用一个厕所。埃斯基罗尔街41号,60人共用两个厕所。”类似伦敦的情形,1892年,19世纪最后一次霍乱爆发时,塞纳省死了1797人。政府终于在承认厕所与排污系统对于市民健康的重要性。

 

相对于现代住宅厕所的缓慢发展,公共厕所因经销商的大力推销而遍地开花。不过,这里所指的仅仅是公共男厕。当时市政机构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女厕所的问题。

 

19世纪的西欧,没有财力的妇女只能控制膀胱

 

绅士与淑女的区隔决定了公厕的设计。实际上,私密的、性别区隔的厕所是一种现代的和西欧的发明,这与城市化、卫生改革的兴起、身体机能的私有化以及空间区隔的性别意识形态有关。

 

当时,社会公共设施大多是给男性设计的。在19世纪的资产阶级观念中,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举止得体的妇女应该知道克制自己,街头不是属于这些中产阶级淑女的空间,只有妓女和底层女工才会无所顾忌地在城市的大街上行走。

 

1879年一位厕所承包商提议“在巴黎的街道上设立不仅仅供男性使用,而是男女都可使用的厕所。”事实上,第二帝国时代起,有钱的女士已经可以使用巴黎街头的收费女厕所了——那些女厕建筑非常优雅,屋顶是带有叶尖和精灵装饰的小塔。然而,没有财力的妇女只能控制膀胱,而无法进入公厕“奢侈”一下。

 

在当时,并非没有申请修建免费女公厕的提议与报告,然而这项“进步”的计划却遭到道德人士的质疑说:“男女两性在过于狭窄的过道里来来往往,不可能没有肢体接触,而这肯定会冒犯女性非常自然非常合理的羞耻心。”

 

批准女性公厕,就意味着批准女性在街头露面,这无疑侵犯了19世纪中产阶级的端正礼仪,以及静态、家庭化的理想女性形象。阶级同样是个重要问题——在公厕中,资产阶级淑女与女工和卖花女混在一起被认为是十分危险的。公厕令女性的身体与私密暴露在公共之中,女公厕的使用者具有变成“公共女人”的危险——事实上,“公厕”与“妓院”的确是一对双关语。

 

直到20世纪初,女厕所问题借着巴黎开建地铁才得到真正解决。


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女厕所从来就不够用!

 

不过直至今天,我们也很难说女性公厕的问题已经解决。在旅游景点、学校、商场、火车站等人口密集的场所,我们经常看:女厕所门前排长龙排,男厕所却是空空。这显然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父权制社会的秩序遗留。

 

19世纪以来,女性主义运动已意识到空间对于女性独立的重要意义。女作家吴尔夫写《一间自己的房间》,强调女性拥有自己的空间十分关键,女性在公共空间能使用自己的厕所更是紧要——然而,这个进程比想象中要慢得多。

 

《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及其他》

作者:  弗吉尼亚·吴尔夫

译者: 贾辉丰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


比如,美国参议院的第一间女洗手间是1992年才建立。此前,女议员要冒着错过投票的风险,跑到楼下一间与游客共用的公厕来方便。这显然表明参议院传统的合法占领者一直是男性。

 

1990年,北美还曾发生过一件震惊全国的厕所事件。休士顿女子WELLS在一场乡村音乐会之后见女厕排队太长,尾随一位男士去了男厕,因此而遭到起诉。这位女性闯入者在男厕“蒙着眼,不断道歉”,目睹现场的一名男性表明自己“很同情她”。事后,WELLS收到上千妇女的来信,表示愿意为她支付罚金。一位陪审团成员如此总结:“我觉得女人的需求已经被忽视很久了。现在是我们重返公共建筑物,要求为妇女提供更恰当的设施的时候了。”

 

可以说,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女厕所从来就不够用!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如此,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尤其是当今世界上还有26亿人仍缺乏卫生设施。比如很多印度女性仍需趁天黑时起床去隐蔽处排便,有时甚至冒着被强奸和被毒蛇咬伤的危险。

 

针对这一情形,世界各地的女性行动主义者争取女公厕、占领男厕所的抗争并不罕见。尚在我们印象之中的,是2012年广州女大学生上演的一场“占领男厕所”行动。“请镇定,不要惊慌。我们不是女‘暴徒’。这次‘占领男厕所’,一不为财,二不为色。只为帮助广大女同胞解决内急问题。”她们呼吁解决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建议扩大女厕位比例、多建无性别厕所。

 

网传“占领男厕”漫画。


类似的先例也有很多。比如1996年台湾女大学生发起的“抢占男厕所”运动。一帮女生在商场、学校“抢男厕”,组织男女“尿尿比赛”,最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男性单次使用厕所的时间是女性的1/4。由是证明男女厕位比例失调即是性别歧视,促使台北市修改公共厕所相关规定,不管改建新建一律按男女1:3的比例来建设。再比如,2004年比利时发起过“别让我的膀胱沉默”运动。通过高调的海报宣传、媒体曝光以及出版、请愿、游行等等,女性有效地抗议了根特市的女公厕不足现象。

 

争取公共女厕的行动愈发引起重视。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有12个州通过了“将女厕所数量增加两倍”的法案;香港在2006年年初,也将男女厕比例从当时的1∶1提高至1∶1.25。这几年,中国政府也致力推行“厕所革命”,至2017年住建部出台新的《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国已在公共女厕不足的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不过,女性的厕所革命始终在进行,厕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董穷涂;编辑:阿东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梦想啊,那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吗?

他从不懂26个字母的工厂青年,变成国内最受欢迎的翻译家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郭敬明 《权力的游戏》 教师工资 《二十二》人性恶 低欲望社会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高房价 | 抑郁症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