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是谁让你变红的?
鹿晗。鹿晗是谁?
10月8日,十一长假最后一天,他公布了自己的恋情。瞬间,粉丝炸开锅。有一名女网友想要去关晓彤的主页骂她,但是她发现进不去。微博称后台垮掉了。
在短短一个小时内,鹿晗那条公布恋情的微博就有了近30万转发,40万评论和100多万的点赞。截止昨天中午,这条微博已经有近100万转发,200多万评论和500万的点赞。
鹿晗,目前中国最火的青年艺人之一。甚至可能不是“之一”。
或许你从未看过或听过鹿晗的作品,但你很可能知道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娱乐新闻里的头部位置总会出现鹿晗。
上辈明星,如刘德华、张国荣等,他们通过传统媒体和作品为公众所熟知,但以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TFBOYS为代表的流量天王却不是如此。他们即便没有代表作,粉丝的力量让他们家户喻晓。这意味着,原来的明星是否流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视公司和传统媒体,但现在变了,粉丝成为了直接的主导力量。
撰文 | 曾于里
鹿晗,生于1990年。他是目前中国最火的青年艺人之一。
制造流量
一次应援一次撕
在任何发达的娱乐工业,演艺界人士都可以分为两类:靠实力吃饭和靠颜值吃饭的。前者我们称之为演员/歌手,后者我们称之为明星。从本质上说,演艺圈就是一个消费市场,艺人是商品,而粉丝是消费者。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他的商业价值就体现在他的演技和作品质量,比如李雪健、吴刚、秦昊,他们没有多少疯狂粉丝,他们优质的演技是影视剧质量的保证,制作方、电视台和观众都认他们。对于流量明星来说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代表作,他的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流量:粉丝是否庞大,粉丝是否能够带来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流量对于一个明星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了,这近乎是明星演绎事业的“生命线”。
那么,粉丝们是如何制造流量的?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两起事件的横切面,以管窥豹。
9月21日是TFBOYS组合王俊凯的生日,王俊凯的粉丝们情理之中地为爱豆举办一场成人礼,但它的“惊天地泣鬼神”地步还是出乎网友的意料。
王俊凯数十家粉丝团联手,找来了五位特技飞行员开着飞机在Hollywood Sign上空喷射气体为他写下生日祝福。图片来源:china.com
这场应援从地铁、轮船到私人飞机海陆空全部承包。北京水立方灯光展、台北信义商圈LED媒体应援、深圳欢乐谷视频应援、重庆轻轨3号线全车主题生日应援这些是小case,土耳其的天空中升起了热气球,意大利米兰的街头的66条巴士线路被全部攻占,洛杉矶好莱坞的上空数十架喷气机在天空为王俊凯书写了18遍生日祝福……很显然,土耳其上空的热气球不是给土耳其人民看的,而是给国内的媒体和网友看的,不仅是证明王俊凯的粉丝有多“壕”,也证明了王俊凯有多“红”。
这就是粉丝应援的真谛,无论是几分钟买了几万本杂志,电影上映锁了多少场,购买了多少偶像代言的产品,都是通过新闻制造流量,向公众宣示偶像的力量。
在鹿晗公布恋情的前夕,杨洋的粉丝和张艺兴的粉丝撕起来了。事情的大概经过是张艺兴在评论里回复粉丝说了一个“咩”字,杨洋粉丝很不开森“我哥才是正宗咩”。张艺兴粉丝发了张艺兴15年咩的截图,说张艺兴咩的早,然后杨洋粉丝立刻发了杨洋14年咩的图“我们咩的更早”,杨洋粉丝还叫张艺兴多利、就是克隆羊……
即便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撕×幼稚又可笑,但撕×却是粉丝们的日常。他们有时撕经纪公司,像李易峰、杨洋、宋茜的粉丝都撕过经纪公司;有时撕偶像的竞争对手,比如杨洋的粉丝与李易峰的粉丝有着“血海深仇”;有时撕节目组,杨幂、华晨宇和薛之谦的粉丝都撕过《明日之子》;有时甚至连广告商也撕,比如TFBOYS的唯粉就因偶像的站位问题撕过肯德基……撕×既是制造流量,更是一种宣示“主权”。毕竟流量明星之间也有竞争,不甘示弱地为偶像争取“权益”,为的是偶像利益最大化。
《粉丝文化读本》
编者: 陶东风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
粉丝不仅是一个文化群体,同时也是一个消费群体。
粉丝支持
从弱联系到强联系
任何时代都有追星文化,任何时代也都有疯狂的追星行为,从梅兰芳时代,到“四大天王”,再到鹿晗,都有不少案例。不过,在不同时代,粉丝对于偶像的支持,对偶像发展的影响程度,却截然不同。
由刘德华和钟楚红主演的《香港香港之江湖再見》(1981)。
1981年,年仅20岁的刘德华考进TVB第10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初出茅庐的刘德华上位速度极快,简单在几部剧集里跑龙套、打酱油之后,同样是1981年,刘德华在电视剧《江湖再见》中第一次担任主演。之后刘德华接连主演多部剧集,并于1983年与陈玉莲主演《神雕侠侣》迎来演绎生涯的第一座高峰。当时这部剧集在香港播出后,万人空巷,刘德华也凭此剧一举奠定其在TVB的地位,并成为“无线五虎将”之一。但刘德华与TVB的蜜月期很快过去,为绑住刘德华,TVB提出要与他签五年的专属合约,刘德华拒绝。1984年原定刘德华的“韦小宝”被梁朝伟替换,1985年TVB全面封杀刘德华,这几乎断送了刘德华的演艺生涯。假如不是1986年双方的调解,刘德华就不是今日的刘德华了。
香港TVB大楼一侧。
不难发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演员无论多受观众欢迎,他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仍旧是“弱联系”,粉丝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这一“中介”观看偶像,粉丝们的支持并不能转化为支持偶像的具体力量,无论是让偶像有更多的曝光度,还是让偶像赚更多的钱。像刘德华与TVB,刘德华拿的是死工资(现在的TVB仍旧是包薪制),刘德华再红TVB想封杀就封杀。
1983年,刘德华用几年辛苦攒下的积蓄,买下平生第一套房子,据说是60平,首付连同装修在内,是11万块港币。11万港币是什么概念呢?出版于1982年的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中刚好也提到子君离婚后买房和工资情况,可以形成对照。离婚后的子君在美孚附近找了套近60平的房子,52万港币,1万元不到一平。而子君月薪4500元,2年之后升至6000元,买房压力并不大。也就是说,当时大红大紫的刘德华,其实也跟工薪阶层差不多。
不久前,2017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出炉,排在首位的范冰冰高达年收入3亿元,杨洋2.4亿元,鹿晗2.1亿元,杨颖2亿元,吴亦凡1.5亿元……鹿晗杨洋如今都30岁不到,但年收入过亿,并在演艺圈名列前茅,这在二十年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明星身价的水涨船高,根本在于互联网时代打破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边界。
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是被动接受信息,比如让刘德华出演还是让梁朝伟出演,差别并不大;但在互联网时代,内容不再垄断,传播渠道不再单一,公众是主动选择,他们通过看或不看影响着制作方选择刘德华还是梁朝伟。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弱联系”变成了“强联系”,粉丝对偶像的狂热可以直接转化为支持偶像的力量。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显示,娱乐明星粉丝85后占比17.3%,90后39.4%,95后28.8%,00后7.9%,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近95%的比例。他们的主要追星方式就是应援,88.8%的粉丝每年至少都会有几次(有的还是每月几次、每周几次的)在偶像身上消费,甚至有6.6%的粉丝每天都会在追星方面消费。粉丝们砸在偶像身上的钱,以及上一节提到的,因为爱为偶像疯狂制造的流量,让偶像成为一种市场产品,他们的身价直接受市场影响。在这样的语境下,流量明星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转型时代的娱乐狂欢》
作者: 杨玲
版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
以“超女”为案例的粉丝文化研究。
反噬的危机
明星与粉丝权力关系转移
不过,流量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强联系”是否牢不可破?此次鹿晗公布恋情,“鹿晗掉粉”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虽然鹿晗的微博粉丝不降反升,不过吃瓜群众围观可能性可能更高,事实是,在鹿晗的铁粉圈里,不少人悲痛欲绝,由此脱粉的 43 35455 43 15288 0 0 2211 0 0:00:16 0:00:06 0:00:10 2612 43 35455 43 15288 0 0 1931 0 0:00:18 0:00:07 0:00:11 2659 43 35455 43 15288 0 0 1742 0 0:00:20 0:00:08 0:00:12 2729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表示要取关转黑。之前,同样为流量明星的杨洋,因为与宋茜的绯闻也导致许多“羊毛”脱粉,最终以绯闻的终结平息了舆论风波。
虽然粉丝们口口声声支持偶像的一切决定,但除了爱,她们真的别无所求吗?虽然国内娱乐圈的“小鲜肉”并没有像日本演艺圈的偶像那样与粉丝之间有不恋爱契约,但国内的流量明星总体上还是非常谨慎地恪守这一准则。原因何在?
当流量明星的生存命脉完全依赖于粉丝的流量支持和爱的供养时,明星、经纪公司和粉丝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上世纪八九十时代,偶像是神秘的,是可望不可及的,粉丝与偶像的关系是单向度的,他们仅仅是偶像的观看者,他们对于偶像仅限于购买和观望。这个时候经纪公司的话语权最大,他们规划艺人的发展路线,决定着艺人的曝光度和是否发片。一次雪藏可能直接导致演绎事业的中断,刘德华、钟汉良、蓝洁瑛、张韶涵等都曾在传统的电视和唱片时代遭遇雪藏,有的后来顺利复出,有的则万劫不复。
《日本传媒文化中的偶像明星》(Idols and Celebrity in Japanese Media Culture)
作者:Patrick Galbraith ;Jason Karlin
版本:Palgrave Macmillan 2012年10月
偶像文化遍布东京大阪等日本大城市。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进入一个后娱乐工业时代后,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粉丝不仅仅是偶像的观望者,他们更是偶像的制作者、促成者、建构者。偶像的名气、机遇、发展前景,不再只是偶像和经纪公司的事,它可以是由粉丝的力量主导和主宰的,粉丝们凭借自己的能力、要求和欲望,将自己的偶像打造成娱乐圈的超级巨星。在这一过程中,粉丝们收获的不仅是与偶像的双向互动,他们更从中获得了一种主体感、掌控感以及成就感。
就像饭圈有一个著名的“鹿晗效应”,就是鹿晗做过的行为粉丝都会去做,后来鹿晗效应变成了一种精神、一种现象,鹿晗的粉丝不仅模仿鹿晗的行为,而且只要有关于“鹿晗”的一切都会被大家疯狂点击转发,鹿晗的很多票选都会遥遥领先,粉丝们还会为鹿晗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从表面上看,鹿晗是主角,可一同亮相在舆论闪光灯下的,是鹿晗的粉丝,是他们的有组织有纪律的行为创造了鹿晗效应。人们喟叹不仅是鹿晗的魅力,而是所有鹿晗的粉丝都与有荣焉。
不知不觉间,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转移。不再是经纪公司说了算,粉丝们动辄以公开信的方式讨伐经纪公司或经纪人,他们想要参与制造偶像的过程;偶像全方位曝光在粉丝的视野中,他不能够随心所欲,而必须尽力扮演好粉丝们提炼出来的“人设”;他们不敢自由恋爱,因为需要满足粉丝们的情感投射,维系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联系……粉丝们以爱的名义创造出了偶像,但某种意义上,偶像依旧是傀儡,只不过牵线的人从经纪公司变成了粉丝。
鹿晗此次公布恋情之所以造成如此强烈的舆论震动,就在于他实际上是不惜粉丝反噬的风险,挑战着粉丝们的权力。其他流量明星都没这么干过,这堪比AKB48的须藤凛凛花说自己要结婚。鹿晗这一做法是需要勇气的,但很明显,也潜藏着风险。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曾于里;编辑:阿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梦想啊,那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吗?
厕所少,女厕更少:叫我们憋吗?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 郭敬明 | 《权力的游戏》| 教师工资 | 《二十二》| 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高房价 | 抑郁症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