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长法,周颖∣道尔顿制的“中国之旅”: 柏克赫斯特 1925 年在华活动年表

谢长法,周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04-13


本期 · 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2期目录

特稿

程天君丨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中断与损失(1949—1979)——基于“历史的天空”之比较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眭依凡∣关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研究的框架性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

黄兆信,杜金宸∣“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满意度研究

王志强,龙泽海∣基于组织支持机制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卓泽林∣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提升研究

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 2016—2018 年我国 150 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

林刚,王成春∣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卿石松∣人文社科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供需匹配分析

冯娉婷,刘坚∣家长教育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对 S 省 140 所高中的调查

农村教育

蒙泽察,郝文武 等∣教育对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西北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经济与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贾米琪,高秋风 等∣我国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 ——基于贵州省和江西省 150 所农村小学 PIRLS 测试问卷分析

摘要

海伦·柏克赫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她曾于1925年来到中国讲学,她的来华推动了中国教育界研究、实施道尔顿制,她与知识分子的互动更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近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柏克赫斯特中国之行的完整记录,柏克赫斯特的完整行程及离开中国的确切时间一直是个谜。笔者在运用美国纽约道尔顿制学校档案馆、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馆等馆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记录材料,撰写了此份《柏克赫斯特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柏克赫斯特及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填补这段历史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柏克赫斯特, 道尔顿制, 访华, 年表


谢长法: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


目录

一、柏克赫斯特访华前的准备

二、柏克赫斯特在华之行程



    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以创始道尔顿制驰誉世界的海伦•柏克赫斯特(Helen Parkhurst, 1887—1973)曾于1925年、1937年两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参与教育交流活动。其中1937年柏克赫斯特访华主要是为了去杭州、南京、北京等地游览,顺便考察我国教育事业,影响不大。而1925年7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柏克赫斯特为期近一个半月的中国之行,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北京、天津、济南、太原、奉天等各大城市发表演讲,参加道尔顿制讨论会,不仅给中国沉寂的道尔顿制实验带来了生机,激起中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小学教授法新一轮激烈的研讨,而且还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教育文化,成为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当下,对20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实验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虽然较丰,如对道尔顿制的介绍和在中国实施情况的研究,主要有《道尔顿制教育在中国实验的启示》(郑国民,2003)、《美国话语与中国语境:道尔顿制中国化命运的一项诠释》(王保星,2009),对舒新城与道尔顿制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于述胜,2007)、《舒新城与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播》(赵艳红,黄少英,赵艳玲,2008)等,但是,关于柏克赫斯特来华及其在华和离华的整个过程,因鲜有梳理,而不完全明了。为还原中美教育交流史上这一重要事件,帮助学界全面了解当时道尔顿制的传入情况,加深对道尔顿制在当时中国开展实验的认识,本文充分利用《申报》《晨报》《晨报副刊》《益世报》《教育杂志》《新教育》《学灯》等报刊,以及美国纽约道尔顿制学校档案馆馆藏资料、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馆馆藏资料等,撰写了1925年柏克赫斯特在华活动年表。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柏克赫斯特此次来华酝酿已久,且一波三折,故将其与此次来华有关的前后过程也一并呈出。


一、柏克赫斯特访华前的准备


    自1921年道尔顿制传入中国后,不久即掀起了学习、实验道尔顿制的高潮。但由于在实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至1924年初,原本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火如荼开展的道尔顿制实验渐趋沉寂。是年2月10日,曾任奉天省视学的王卓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肄业期间,经杜威夫妇介绍,得识柏克赫斯特,并参观了位于纽约的儿童大学校。在得知柏克赫斯特受日本教育问题研究会及大阪每日新闻社之邀计划访日的消息后,王卓然乃积极联系并禀请奉天省教育厅,以筹备邀请柏克赫斯特来华帮助指导中国开展道尔顿制实验。


    2月28日  奉天省教育厅复电王卓然,照准其所禀请,同意柏克赫斯特访华,其自日本至奉天的往返路费由奉天方面承担。(王卓然,1924)


    4月初  柏克赫斯特赴日本。(王卓然,1924)


    4月上旬  中华教育改进社先后得王卓然和奉天省教育厅长谢荫昌函:柏克赫斯特将来华,由奉天至北京,再行南下至南京、上海等地。(教育杂志,1925)


    4月25日  中华教育改进社得预备接待柏克赫斯特的奉天省招待员姬金声由日本来电,柏克赫斯特因身体劳累,加之时间急促,不能践约来华,日内返美,允明春到华,做长期演讲。(教育杂志,1925)


    4月26日  舒新城致函柏克赫斯特,并给柏克赫斯特寄去她的《道尔顿制的教育》一文的译稿《中国之道尔顿制》等材料。(学灯,1925)


    4月27日 柏克赫斯特由日本返美。在日本,柏克赫斯特共历地四十九处,讲演五十次。(舒新城,1925a)


    5月 由曾作忠、赵廷为翻译的柏克赫斯特所著的《道尔顿制教育》,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丛书”之一,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按:《道尔顿制教育》原名《道尔顿制之原理》,1922年7月在伦敦以英文初版。该翻译本曾于1927年1月再版;1934年3月又曾出国难后第一版。)


    7月23日  柏克赫斯特自美国纽约儿童大学校致函舒新城:收到4月26日信函及译稿《中国之道尔顿制》,并为自己“中途变更计划,抱歉之至”;对舒新城“于道尔顿制之努力”,“极为钦仰”;并言“明年秋间我可来华”。(舒新城,1925a)


    12月下旬初  王卓然至柏克赫斯特住处拜访,再次提出希望柏克赫斯特到中国一行。(舒新城,1925a)


    1925年1月8日  柏克赫斯特自美国纽约儿童大学校致函舒新城,其中言:“可于六月二十五日前后离纽约,顺便乘加拿大公司太平洋轮船,七月十日可抵上海——至迟七月半必能到中国;可留中国月余,至九月一号再行返美。”(舒新城,1925a)


    3月下旬初  中华教育改进社接王卓然自美所寄挂号函,内云,柏克赫斯特愿来华,并将有关意见寄与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杂志,1925)3月28日,由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主笔,熊希龄、袁希涛、黄炎培、陶行知联合具名代表中华教育改进社致函柏克赫斯特,正式敦请并欢迎其来华讲学,并请其届时参加是年8月将在太原举行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益世报,1925;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2009)


    4月下旬  柏克赫斯特复函陶行知,明确允邀,将于6月25日乘俄国“皇后”号船启程来华,7月6日抵达横滨,7月10日抵达上海,并表示了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的愿望;另言因已订定8月29日自横滨开行的“亚细亚皇后”号回国,所以“抵沪以后至余赴横滨以前,皆余服务之期间也”。(益世报,1925)中国驻美公使施肇基分别致函北洋政府外交部、阎锡山、唐绍仪和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John V. A. MacMurray,1881—1960)等,安排柏克赫斯特来华后的讲学、讨论、参观等各项事宜。(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2009)


    4月30日  中华教育改进社分函北京师范大学查良钊、北京大学高仁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会、东南大学、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会、武昌中华大学陈时、湖北省立模范小学、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会、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会、南开大学及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教育会、奉天省教育厅、奉天省教育会,说明柏克赫斯特来华的原因、意义及其行程,并请组织道尔顿制讨论会,准备“(一)征集本地及就近地方学校实施道尔顿制之材料。(二)研究道尔顿制之原理及实施各种问题。(三)预备柏女士到时共同讨论之实际问题。(四)协助引导参观学校。(五)协助接洽招待柏女士事宜”。其“详细办法,仍请因地制宜”。(教育杂志,1925)


    6月  为使学界对即将到华的柏克赫斯特女士和道尔顿制有一个基本了解,中华教育改进社编纂的《柏克赫司特女士与道尔顿制》一书,作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丛刊”之四,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收王卓然《柏克赫司特女士小传》、高仁山《道尔顿制在新教育上的地位及其利弊》和章洪熙所编写的《关于道尔顿制之中文论文目录》《关于道尔顿制之中文书籍目录》两篇介绍文字,书正文前并有柏克赫斯特照片及陶行知所作的序。(中华教育改进社,1925)


    7月4日  因柏克赫斯特预定7月10日抵沪,江苏省教育会决定于7月11日至7月12日组织道尔顿制讨论会,并通告沪海、苏常两道各县教育局及各中等以上学校推举代表到会听讲、研究、改进。(申报,1925a)


    7月6日  柏克赫斯特所乘俄国“皇后”号船抵达日本横滨。(申报,1925c)


    7月8日  下午三时,江苏省教育会讨论道尔顿制委员会开筹备委员会会议,会议议定:推朱经农、王启润、殷芝龄等7月10日前往码头欢迎柏克赫斯特;7月11日上午九时,邀请柏克赫斯特在江苏省教育会公开演讲,由刘湛恩任主席。(申报,1925b)


    7月8日  下午六时许,柏克赫斯特所乘俄国“皇后”号拟从神户出发,经长崎赴上海,因船上中国海员570余人下船上岸罢工,致船不能按期开行,原计划7月10日到沪已不可能。(申报,1925b)


    7月9日  下午二时,南京道尔顿制讨论会在江苏省教育会分事务所开会,议决柏克赫斯特到南京后,预备应行招待各事宜。(鱼,1925)


    7月10日  晨,柏克赫斯特所乘“皇后”号起碇赴上海,但因黄海中狂风大作,只能避在日本海岛多时,致不能按原定时间于当晚抵达长崎。(申报,1925d)


    7月10日  晚八时,柏克赫斯特所乘“皇后”号再次起碇,但因途中遇雾,预计迟至7月14日凌晨方可抵沪。(申报,1925e)


    7月14日  晨,因柏克赫斯特将于该日抵达上海,《申报》特辟该日第11版为“道尔顿制特刊”,刊登了柏克赫斯特的照片及小传,以及胡叔异的《什么叫道尔顿制》《吾所希望于柏女士及欢迎柏女士者》《国立各学校施行道制的调查》,余家菊的《道尔顿制与中国之教育》、陈启天的《道尔顿制在教育上的地位》、杨贤江的《道尔顿制与中学校》、沈百英的《道尔顿制与小学教育》、杨彬如的《道尔顿制与小学课外活动》、天民的《关于道制之参考书》等文章,并介绍了柏克赫斯特的著作。(申报,1925f)


二、柏克赫斯特在华之行程


    7月14日  上午十一时,柏克赫斯特乘俄国“皇后”号抵达上海,到码头欢迎的中方各团体代表有:江苏省教育会章伯寅、中华教育改进社高仁山、上海交涉使公署汪煜、东吴大学史襄哉和蒋绵思、南方大学殷芝龄、大夏大学欧元怀、特聘招待员沙筱育和王启润等。随同柏克赫斯特来华的有其书记Miss Helen H. Weist、友人Miss Charlotte Keefe、Mrs A. Archbold及其长女Miss Lydia. Archbold、长子Mr Armar. Archbold、次子Mr John. Archbold,随同人员除Miss Helen H. Weist外,均以游历为目的。抵沪后,柏克赫斯特一行下榻上海沧州旅馆,午餐后稍事休息。下午三时,由中方诸君陪同先后参观了南园、徐园,并到李平书寓所、宣古愚寓所观画;下午六时二十分,参观申报馆,由汪英宾、马崇淦陪同导观,之后回旅馆。晚餐毕,与陶行知、高仁山等畅谈中国教育及中国的道尔顿制实验。(申报,1925g)


    7月15日 上午九时,柏克赫斯特在江苏省教育会做第一次公开演讲,刘湛恩致欢迎词,高仁山担任翻译,听众除上海市的小学教员外,还有来自外地的有志研究道尔顿制者,计500余人。柏克赫斯特在演讲中首先说,“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用儿童的精神与力量使中美两国的将来,有一种感情上的联合。……中国有了五千年的文化,应该在新环境之下,使他发生新的结果。……我们应该根据了旧的,想法把新的参加进去,使他一天一天的发展出来”;接着她通过阐述道尔顿制的三大原理即自由、共同生活、时间分配,以说明道尔顿制新学校与旧学校的区别。(许兴凯,1925,第125—132页)午时,中华教育改进社、江苏省教育会、上海交涉使公署、中华职业教育社、寰球中国学生会、南方大学、华东基督教教育会、光华大学、世界书局等共14个团体在功德林宴请柏克赫斯特一行,出席人员有黄炎培、陶行知、刘湛恩、沈恩孚、杨卫玉、朱经农、朱少屏、刘海粟、高仁山、殷芝龄、章伯寅、胡叔异、贾丰臻等45人,由陶行知任主席并致欢迎词,柏克赫斯特及友人致答词。下午二时,柏克赫斯特出席江苏省教育会在该会会所举办的道尔顿制讨论会,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中方汇编的有关道尔顿制学校的功课指定、教师指导、学习、作业记载、课堂、毕业等六方面的内容。晚九时,柏克赫斯特拜访了唐绍仪。(申报,1925h)


    7月16日  上午七时四十五分,柏克赫斯特及随员乘特别快车离开上海,中午十二时三十五分抵达杭州,同行的还有三位中方人员——高仁山、朱经农、陈炳耀,抵杭州后下榻西湖饭店。(申报,1925i)下午和晚上,柏克赫斯特游览了西湖并参观了位于孤山、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文澜阁,整个游览过程中,她不时赞叹西湖自然之美,并盛赞中国的《四库全书》。(The Dalton School,1942,p. 3)


    7月17日  上午九点半,应浙江省教育厅与浙江省教育会之邀,柏克赫斯特在浙江省教育会讲演道尔顿制,各教育机关暨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员600余人听讲,由浙江省教育厅长计宗型任主席并致欢迎词,高仁山任翻译。柏克赫斯特的讲演历时3小时,她首先介绍了道尔顿制的三大原理,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功课指定与时间分配的应用问题。她指出,从前的教育只是让儿童吸收知识,而现在是要儿童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使个人产生一种力量影响于他人。(许兴凯, 1925,第112—124页)听讲者均无倦容。下午,柏克赫斯特参观艺术展和南宋皇帝陵墓,并购买纪念品;晚上,柏克赫斯特参观了道尔顿制展览会,展品均为从浙江四师附小、浙江女中附小等施行道尔顿制的学校中搜集的功课指定、笔记、表格、记录等。(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3)


    7月18日  上午九时四十分至十二时,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教育会召集省垣各男女中小学校百数十名教职员,在省教育会开道尔顿制讨论会。讨论会由郑晓沧致开会词并提问。柏克赫斯特回答了郑晓沧等人提出的有关功课与自由、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升学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她强调道尔顿制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要在教师与学生间创造社会化的环境。(许兴凯, 1925,第169—180页)午时,中方在绸业观成堂宴请柏克赫斯特,并赠予其一本影印画册——上面题有“献给全世界儿童的母亲柏克赫斯特”。下午,柏克赫斯特游灵隐寺并与国乐大师许君子畅谈国乐。(申报,1925j;The Dalton School,1942,p. 3)


    7月19日  下午一时五十分,柏克赫斯特与高仁山、朱经农等10人乘车离开杭州,晚七时二十分抵达上海,陶行知的代表程本海及孟宪承等到车站欢迎。随即,至沧州旅馆小憩后,由姚叔来做东宴会小叙,席间,柏克赫斯特叙述其在杭州的感想,朱经农、高仁山述7月17日杭州讲演会的盛况。晚十一时半,柏克赫斯特和朱经农、高仁山等乘车离开上海赴南京。(申报,1925j)


    7月20日  晨七时二十分,柏克赫斯特和高仁山、朱经农等抵达南京,廖世承、徐则陵、陈鹤琴、陆殿扬等到车站欢迎。随后,柏克赫斯特游览明孝陵、古物陈列所、公共体育场等。午时,柏克赫斯特在秀山公园用餐。(申报,1925k)下午二时,柏克赫斯特在国立东南大学体育馆讲演道尔顿制原理,由徐则陵任主席致欢迎词,高仁山任翻译。在演讲中,柏克赫斯特言道:“如能极力为儿童谋幸福、极力为各国儿童间建设一种良好之媒介,即足以促进世界之和平。贵国有很长之历史,有很好之哲学成绩,美国历史较短,而科学精神则极发达。吾人如能将中国之哲学成绩与美国之科学精神融冶一炉,定可于教育上创出一种新方法。”随后,她阐述了道尔顿制的要点、实际问题、功课指定及成绩考查方法等。晚八时,江苏省教育界在丁家花园宴请柏克赫斯特。当日,柏克赫斯特下榻下关惠龙饭店。(沈子善,张宗麟, 1925a)


    7月21日  上午九时,柏克赫斯特参加在国立东南大学体育馆举办的道尔顿制讨论会,东南大学教员、该校暑期学校学员及来自各县的小学教师等共300余人出席。讨论会上,柏克赫斯特回答了有关道尔顿制学校的费用、适用对象、学生升学等17项问题。柏克赫斯特表示,希望中国人去纽约道尔顿制师范研究所学习,并盼望中国教育家在道尔顿制基础上创新、改革教育。(申报,1925l;许兴凯, 1925,第151—168页)讨论会最后,中方赠予柏克赫斯特有关实施道尔顿制的照片以作纪念。(沈子善,张宗麟,1925b)下午,柏克赫斯特及随行人员游览明孝陵。游览结束,柏克赫斯特在百利饭店会见了“中国试行道尔顿制的先锋和主将”——舒新城。舒新城向柏克赫斯特详细讲述了中国实施道尔顿制的背景、现状及道尔顿制在中国实验不如在英国有效果的原因等。随后,柏克赫斯特谈道:1. 道尔顿制虽然可以依据学校的实际状况适当变化,但是道尔顿制的三个原则是时刻需要顾及的;2. 英国施行道尔顿制虽然相对成功且学校数量较多,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将教学纲要编辑发行,这就难免会使道尔顿制机械化,这是所有施行道尔顿制的地区所要注意的;3. 将舒新城反映的中国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之后的演讲中提及,唤起大家对教师问题的关注;4. 将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中倡议组建中华道尔顿制联合会并鼓励他们参与世界道尔顿制联合会;5. 不赞成试行道尔顿制初期将其与自学辅导法结合,认为儿童在最初就该养成自学的习惯,因有了依赖的习惯以后不易改正;6. 赞成道尔顿制与设计教学法结合使用,认为不必将之划分得太清楚。(舒新城,1925b)


    7月22日  柏克赫斯特及随员参观了曾进行道尔顿制实验的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其间获赠礼物。参观完毕,柏克赫斯特又参观古董店并购买著名的青铜制品等。(The Dalton School,1942,p. 4)


    7月23日  早晨,柏克赫斯特乘江安轮离开南京赴湖北,江苏省教育界及美国在华人员数十人到码头欢送。(申报,1925m)


    7月24日至27日  柏克赫斯特乘江安轮沿长江溯流而上,并在沿途观察当时中国人的生活。(The Dalton School,1942,p. 4)


    7月28日  凌晨一时,柏克赫斯特抵达汉口,即在船上就寝。上午,柏克赫斯特游览了汉口西园及各名胜;下午,柏克赫斯特首先访问湖北省教育厅,并获赠了湖北省道尔顿制协会印制的宣传册。之后,她游览了黄鹤楼、教职员联合会、首义公园、抱冰堂等处。(申报,1925o)下午五时半,柏克赫斯特在抱冰堂公宴上发表演讲,并回答由模范小学提出的有关设备、表格、功课指定及采用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晚餐由各教育团体和大机关招待,席间,柏克赫斯特赠送绘画给中方。(直笔,1925;The Dalton School, 1942,p. 4—5)(按:早在柏克赫斯特来华前,湖北省教育会就曾去信美国,信中不仅表达了对她来华的欢迎之意,还介绍了当时中国教育体制的基本情况、湖北省接待的准备情况及参与人员。)


    7月29日  上午八时至十时,柏克赫斯特在武昌中华大学演讲《道尔顿制哲学方面的研究》,听众500余人,由高仁山翻译。演讲毕,柏克赫斯特参观了湖北省的女子师范学校、师范大学、女子小学、医药大学、模范小学等,赞赏女子师范学校的道尔顿制实验非常出色,并夸赞模范小学是中国最完全的道尔顿制学校。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柏克赫斯特赴湖北省军署欢宴,由萧耀南督军亲陪,湖北省教育厅长范鸿泰和武昌中华大学校长陈时及道尔顿制研究会有关人员参加。下午四时至五时半,柏克赫斯特在武昌中华大学参加道尔顿制讨论会。(申报,1925o;绍宽,1925;The Dalton School,1942,p. 5)


    7月30日  上午八时至十时,柏克赫斯特在武昌模范小学演讲道尔顿制;河南省教育厅派代表刘煜溎、图书馆代表何日章到湖北,迎接柏克赫斯特赴河南,山西省也发去电报表示欢迎。(申报,1925n)因武昌天气炎热,柏克赫斯特身体偶染微恙,赴河南计划作罢。晚上七时,柏克赫斯特乘车径由武昌赴北京。(申报,1925p)


    8月1日  上午,柏克赫斯特到达北京,宿北京饭店。(申报,1925p)


    8月2日 晚八时至十时,中华教育改进社、京师学务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城南公园藕香榭联合举行宴会,欢迎柏克赫斯特一行,张耀翔、查良钊、林砺儒、高仁山、杨荫榆、钱宗华、薛鸿志、陈宝泉等出席。宴会上,陈宝泉致欢迎词,柏克赫斯特做了演说。(晨报,1925a)


    8月3日  上午十时,柏克赫斯特在教育部大会场做《道尔顿制之原理》的讲演,张耀翔、查良钊、陈映璜等700余人出席,由高仁山担任翻译。(申报,1925q)此次演讲,柏克赫斯特阐述了:一、道尔顿制不是永久不改的东西;二、道尔顿制的两大贡献即使学校社会化、把教授和学习联合一致;三、道尔顿制的三大原理即自由、团体生活、时间预算;四、道尔顿制实施困难的解释。(柏克赫斯特,1925a)中午,柏克赫斯特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在西安饭店所设的宴会,宴毕,她参观了紫禁城。晚上,柏克赫斯特赴美国友人Jackson女士举办的宴会。(申报,1925q;The Dalton School,1942,p. 5)


    8月4日 上午十时,柏克赫斯特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道尔顿制之实际工作》,由熊希龄致欢迎词,高仁山担任翻译。演讲主要内容为:道尔顿制原理总述和道尔顿制实施办法。演讲中,柏克赫斯特指出,应将现代心理学上的新发现应用到学校当中,根据学生心理的差异及特点进行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目的分班,以此才能形成良好的团体生活。(柏克赫斯特,1925b)中午,柏克赫斯特赴该校附中宴会,宴会由熊希龄主持;下午四时,柏克赫斯特至中华教育改进社参观由该社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学生中国图画展览会。(申报,1925r)随后,柏克赫斯特参观了雍和宫和国子监、唐代文物展。(The Dalton School, 1942,p. 5)


    8月5日  上午十时,柏克赫斯特在北京大学第三院大礼堂做《道尔顿制之心理学上根据》的演讲,听众达1400余人,由高仁山任翻译。(申报,1925r)演讲主要内容有:一、个人教授与个人发展;二、班级人数与团体生活;三、全班教授的弊害;四、道尔顿制是一种“包工”。她还强调道尔顿制不是永久不变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相互对立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汲取有益内容来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柏克赫斯特,1925c)下午四时,京兆教员会开欢迎会,欢迎柏克赫斯特,到场200余人,柏克赫斯特发表演讲,大致表达了对于欢迎的感谢之意、东西文化应该合作和道尔顿制的大略情形。(申报,1925r)晚上,她前往段祺瑞宅邸,会见段祺瑞。(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5—6)


    8月6日  上午十时,柏克赫斯特在北京西城帝王庙中华教育改进社参加由该社举办的道尔顿制讨论会,查良钊、杨荫庆等五六十人出席,由高仁山口译。(晨报,1925b)在讨论会上,柏克赫斯特主要回答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进程等问题,并讲解了一些道尔顿制表格的用法。(许兴凯,1925,第139—150页)下午四时,柏克赫斯特参加艺文中学在欧美同学会举办的道尔顿制讨论会,查良钊、胡適出席并致词。(晨报,1925b)在讨论会上,柏克赫斯特就高仁山提出的教育与世界和平的问题回答道:国与国之间之所以会出现纷乱,是因为国家之间相互隔绝,没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如果国家之间相互影响,彼此都有一定的依赖,都能从中获益,那么就会避免很多纷扰;而要使各国在纷乱中相互影响,除了通过教育加强联系外,也应当在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进行联系、合作。(许兴凯,1925,第133—138页)其间,柏克赫斯特被艺文中学聘为名誉董事。下午六时,柏克赫斯特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在西安饭店举行的公宴,参加宴会的有教育界的范源濂、查良钊、陈宝泉、杨荫庆等,政界的孙科、许世英等,共六七十人。(晨报,1925b)


    8月7日  柏克赫斯特参观由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指导创办的香山慈幼院,该院可以容纳1500名男女学生。参观间,柏克赫斯特称赞该校办学非常出色。参观毕,柏克赫斯特参拜了孙中山墓。晚间,柏克赫斯特观看香山慈幼院平民教育运动进展的影片。(The Dalton School,1942,p. 6)


    8月8日 柏克赫斯特参观清华学校,之后,前往明长陵参观。(The Dalton School,1942,p. 6)


    8月9日  上午八时二十五分,柏克赫斯特坐轿椅登上长城,并在长城上野餐。下午,柏克赫斯特离开北京赴天津。抵达天津后,住英租界皇后饭店。(申报,1925s;The Dalton School, 1942,p. 6—7)


    8月10日  上午,柏克赫斯特在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演讲,午餐由教育协会在俄国餐厅招待。下午,柏克赫斯特在南开大学举办道尔顿制讨论会。(申报,1925s)晚上,黎元洪携夫人和女儿黎绍芬设宴招待柏克赫斯特,教育界及政界多名要人到场。柏克赫斯特在美国即通过王卓然结识了黎绍芬,席间,黎元洪表示,出资1000美金资助柏克赫斯特访华。黎元洪授予柏克赫斯特上将等级的荣誉勋章,柏克赫斯特在返美后回忆时说到,这使她感到非常荣幸。(The Dalton School,1942,p. 7)


    8月11日  上午,柏克赫斯特离开天津,乘津浦线火车赴济南。晚七点二十五分抵达济南,欢迎者百余人,柏克赫斯特及随员分别入住津浦铁路宾馆及石泰岩旅馆。(申报,1925t)

8月12日  上午九时半至十一时半,柏克赫斯特在山东省教育会演讲道尔顿制,听众达200余人,由向哲浚担任翻译。中午,中方学界在大明湖古历亭宴请柏克赫斯特。下午三时,柏克赫斯特在济南图书馆举办道尔顿制讨论会。晚七时三十分,柏克赫斯特搭乘津浦火车赴泰安。(申报,1925u;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7)


    8月13日  早晨,在泰安地方官员和士兵的陪同下,柏克赫斯特开始攀登五岳之首——泰山,她在沿途见到很多寺庙和朝拜者。(The Dalton School,1942,p. 7)


    8月14日  早晨,柏克赫斯特在泰山顶观看日出,随后乘坐军队列车赴曲阜。到达曲阜后,柏克赫斯特参拜了孔庙并会见曲阜市民代表。晚上,柏克赫斯特乘火车赴北京。(The Dalton School,1942,p. 8)


    8月15日  下午,柏克赫斯特到达北京,在北京休息。(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8)


    8月16日  柏克赫斯特会见前清宫廷画师——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她们一起探讨了绘画。(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8)


    8月17日  北洋政府外交部邀请柏克赫斯特观赏白玉佛像,并在办公室安排了送别茶会。(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8)


    8月18日  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第二天,柏克赫斯特到达太原,住山西饭店,随后,柏克赫斯特会见了诸多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的代表。下午四时,柏克赫斯特在山西大学做《道尔顿制概要》的演讲,听讲者达千人,高仁山担任翻译。陶行知首先对柏克赫斯特做了介绍。柏克赫斯特在演讲中道:“中国的文化对于美国的文化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不应说是那一个地方或那一国家的人,应说是世界的人民。自从欧战之后,各个国家逐渐接近,我们即应更加努力以期造就出世界的新公民来”。她又阐述了道尔顿制的原理及实施概要。(柏克赫斯特,1925d)


    8月19日 柏克赫斯特在太原的师范学校演讲,演讲结束后举办道尔顿制讨论会。上午十时,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社务会议在山西大学大礼堂举行,陶行知通告大会:与柏克赫斯特同行的Mrs A.Archbold夫人向中华教育改进社捐款500美金,柏克赫斯特在当天写给美国友人克兰夫人(Josephine Boardman Crane)的信中高度赞扬了北京艺文中学的道尔顿制实验,并指出中国人(尤其是学生)要远远好过英国人和日本人,(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2009)足见其对中国的喜爱。晚上,山西省省长阎锡山宴请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和柏克赫斯特,柏克赫斯特称赞阎锡山为模范省的模范官员。(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9)


    8月20日  柏克赫斯特在三个师范学校演讲,演讲毕,参观了施行道尔顿制的山西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在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柏克赫斯特被授予刺绣缎带——“儿童引导向善之星”。晚上,朱其慧代表中华教育改进社赠柏克赫斯特“儿童福星”匾额一方,刘海粟赠近作两幅分别与柏克赫斯特和Mrs A.Archbold夫人。(申报,1925v;The Dalton School,1942,p. 9)


    8月21日  中午,柏克赫斯特与Mrs A.Archbold夫人及高仁山等离开太原赴北京。(申报,1925v)


    8月22日 柏克赫斯特赴美国友人午宴,席间会见了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 1874—1938)及北京医药学院的人员等。午宴后,柏克赫斯特参观了紫禁城中的宫殿。(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9)


    8月23日  晚八时,柏克赫斯特及随行人员乘火车离开北京赴奉天。(申报,1925w)


    8月24日  到达奉天后,柏克赫斯特会见了奉天各界的杰出代表,之后,她参观了奉天一师附小等实施道尔顿制的学校。柏克赫斯特看到中国学生真实地在道尔顿制学校学习,觉得非常有趣。在参观奉天一师附小时,柏克赫斯特发表演讲,她指出中国与美国两国哪个国家更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到年轻人的做与想将决定两国未来的关系;并言自己来到中国的目的也不仅是宣传道尔顿制,而且还要促进中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9;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2009)


    8月25日 柏克赫斯特参观了满族墓地,参观结束,她再次参观了奉天一师附小,察看该校的道尔顿制表格、记录本及功课指定等。之后,在奉天省教育会的有关人员带领下,柏克赫斯特拜访了张作霖。张作霖和柏克赫斯特合影并赠予她照片。晚上,柏克赫斯特及随行人员乘火车离开奉天赴往韩国京城。(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10)


    8月26日 柏克赫斯特到达韩国京城,停留两日后赴日本,由日本乘船回美国。(The Dalton School, 1942, p. 10)


    9月10日,由许兴凯编辑、高仁山校订的《柏女士讲演讨论集》一书,由晨报出版部出版发行,该书分四编,包括“道尔顿制及柏女士之介绍”“柏女士讲演录”“柏女士讨论记”“道尔顿制之评论”。编写此书的目的,在于“为柏女士在中国留一点痕迹,并借机会使一般人稍明了道尔顿制”。(许兴凯, 1925,编辑者的话)


    9月  王卓然致信柏克赫斯特,他代表中国教育界转达了对柏克赫斯特来华讲学的感激之情,并附上奉天道尔顿制学校两位学生听过柏克赫斯特演讲后的感想。收到信后,柏克赫斯特感到很欣慰。(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2009)


    12月31日,柏克赫斯特致电刘湛恩,请他转达对7月间上海教育界的招待盛意的感谢,并祝贺新禧。(申报,1926a)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

柏克赫斯特. (1925a). 道尔顿制之原理. 晨报副刊, (1240), 1-2; (1241), 1-2.
柏克赫斯特. (1925b). 道尔顿制之实际工作. 晨报副刊, (1242),1—2
柏克赫斯特. (1925c). 道尔顿制之心理学上根据. 晨报副刊, (1242), 3; (1243), 1-2.
柏克赫斯特. (1925d). 道尔顿制概要. 新教育,11(2),182—187
晨报. (1925a). 学界五团体昨晚欢迎柏女士. 晨报, 1925-8-3(3).
晨报. (1925b). 昨日道尔顿制之讨论会. 晨报, 1925-8-7(4).
教育杂志. (1925). 教育界消息: 道尔顿制创始者柏克赫司特之来华. 教育杂志,17(8),1
绍宽. (1925). 柏女士在鄂之第二日. 申报, 1925-8-4(9).
申报. (1925a). 柏克赫斯特女士来沪演讲之筹备. 申报, 1925-7-5(9).
申报. (1925b). 道尔顿制讨论会筹备欢迎柏女士. 申报, 1925-7-9(9).
申报. (1925c). 柏克赫斯特女士今日不能到沪. 申报, 1925-7-10(9).
申报. (1925d). 柏克赫司特女士又改明日到沪. 申报, 1925-7-12(9).
申报. (1925e). 柏克赫司特女士又改期到沪. 申报, 1925-7-13(9).
申报. (1925f). 教育消息: 道尔顿制特刊. 申报, 1925-7-14(11).
申报. (1925g). 柏克赫司特女士昨日到沪. 申报, 1925-7-15(9).
申报. (1925h). 昨日欢迎柏克赫司特女士之盛况. 申报, 1925-7-16(9).
申报. (1925i). 浙学界昨日欢迎柏克赫司特女士. 申报, 1925-7-17 (9).
申报. (1925j). 柏女士昨晚由杭返沪赴宁. 申报, 1925-7-20 (9).
申报. (1925k). 柏克赫司特女士昨晨到宁. 申报, 1925-7-21 (9).
申报. (1925l). 专电: 南京电. 申报, 1925-7-22(9).
申报. (1925m). 专电: 南京电. 申报, 1925-7-24(9).
申报. (1925n). 专电: 汉口电. 申报, 1925-8-1(9).
申报. (1925o). 鄂教育界欢迎柏女士之盛况. 申报, 1925-8-3(9).
申报. (1925p). 柏女士已于一日到京. 申报, 1925-8-4(9).
申报. (1925q). 柏女士在京第一次演讲记. 申报, 1925-8-6(9).
申报. (1925r). 柏女士在京公开讲演. 申报, 1925-8-8(9).
申报. (1925s). 专电: 天津电. 申报, 1925-8-11(5).
申报. (1925t). 柏克赫斯特女士已抵济南. 申报, 1925-8-13(9).
申报. (1925u). 柏女士在济讲演讨论纪. 申报, 1925-8-14(9).
申报. (1925v). 教育改进社年会之第六日. 申报, 1925-8-23(9).
申报. (1925w). 专电: 北京. 申报, 1925-8-24(9).
申报. (1926a). 柏克赫斯特女士电谢教育界. 申报, 1926-1-1(11).
沈子善, 张宗麟. (1925a). 柏女士在宁演讲详记. 申报, 1925-7-22(9).
沈子善, 张宗麟. (1925b). 柏女士在宁讨论道制详记. 申报, 1925-7-23(9).
舒新城. (1925a). 关于道尔顿制创始者柏克赫司特女士来华的几封信. 京报副刊,99,2
舒新城. (1925b). 致柏克赫司特女士的一封信: 附白. 晨报副刊, (1239),3—4
王卓然. (1924). 道尔顿制创始者柏克哈司特女士来华记. 北京师大周刊, (227),6
许兴凯. (1925). 柏女士讲演讨论集. 北京: 晨报出版部.
学灯. (1925). 柏克赫斯特女士来华佳音. 学灯, (27),2
鱼. (1925). 南京道尔顿制讨论会开会纪. 申报, 1925-7-11(9).
直笔. (1925). 柏女士过鄂纪. 益世报, 1925-8-4(7).
益世报. (1925). 柏克赫斯特女士已抵沪. 益世报, 1925-7-13(7).
中华教育改进社. (1925). 柏克赫司特女士与道尔顿制. 上海: 商务印书馆.
The Dalton School. (1942-6-16). Letter to Dr. Lin Yutang from Nancy Nix re HPs itinerary of her trip through China. New York: Archive of the Dalton School.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2009). Josephine Boardman Crane Papers Relating to the Dalton School (Yale Collec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上期回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1期 

【特稿】

尹弘飚丨行为观、心理观与社会文化观: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视域转移——兼论中国高校教学质量改进

【影子教育】

张薇、[英]马克·贝磊(Mark Bray)丨影子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杨钋, 徐颖丨信息资本与家庭教育选择:来自中国的证据

席玮, 李莹丨青少年影子教育参与:学校群体与先赋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高等教育】

崔延强, 卫苗苗丨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架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结构性转向

陆根书, 李丽洁丨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测量工具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基于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教师队伍建设

夏雪梅, 方超群, 刘潇丨教师具有“以学为中心”的专业眼光吗:基于视频俱乐部的分析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严从根 丨道德凸显和伦理隐退的中国德育危机与出路

李一希 丨论价值教育的逻辑

[农村教育]

马红梅, 雷万鹏 丨贫困学生培养成本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微信矩阵

华东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