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 | 传统的技术,当代的景观

LAF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2-03-23

主题:传统智慧的活用

时间:2018年8月18日

地点:E6·本土一间

嘉宾:袁兴中、穆钧、张蕾、田乐

主持:佘依爽

摄影:杨海明



由《景观设计学》期刊主办的“传统智慧的活用新刊主题沙龙”于8月18日在E6·本土一间举办!【点这里,了解更多本次活动信息】

 

本期新刊主题为“传统智慧与生态重建”。无论是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启发,还是乡土聚落中社会关系的探讨,亦或是人与水几万年的生死纠葛,人类社会与天斗、与地斗的生存历程,留下了太多的血泪教训,也集结了太多的智慧结晶。因此,我们开启了搜索传统智慧的视角,寻找那些能够帮助人类可持续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造智慧,呈现在期刊和活动中。【点这里,了解本期杂志详细内容】



新刊发布会完整视频链接:http://t.cn/Rk47JkO


观点陈述



嘉宾:田乐

《景观设计学》期刊责任编辑

《景观设计学》期刊责任编辑田乐,首先解释了选取“传统智慧与生态重建”作为本期杂志主题的缘由:在《景观设计学》上一期主题——“人工智能与未来景观”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在这一期回望过去,以此来寻找时代局限性与共通性,希望古老的智慧能够在当代得到转化发展与创新推广。同时,她指出本期的核心内容是试图去总结农业景观、乡土聚落、水适应景观、城市形态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的传统智慧结晶。并分别从英文和中文的角度给出自己对“传统”的理解:time-tested(能够经受时间检验)time-hononerd(能够被传承下来)“传”代表着“传承”,“统”代表着“重要的影响力”。并提出疑问: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注重和追求什么?以此引发听众对于传统智慧的传承与活用的思考。



嘉宾:袁兴中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袁兴中老师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首先辨析了生态智慧的演进流程:从“自然智慧”到“传统生态智慧”再到“新生态智慧”,同时举证了我国自古以来诸多的传统生态智慧遗存,以此引出其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方面的创新性实践:适应水位变化的多功能湿地。他阐释了消落带巨大的季节性水位落差给沿岸生态所造成的巨大挑战,提出应该创造能够全面优化生态服务功能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策略,在此基础上展示了其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所建立起的多功能复合基塘系统,真正实现了将古代智慧运用到当代情境中解决当代问题。




嘉宾:穆钧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穆钧老师从建筑学角度出发,以其在丽江古村见到的充满古人智慧的“扎染技术”所造就的美丽布料为引子,指出我们传统建筑的智慧实际上是因为“就地取材”而自然演化生长起来的。他提到“土、木、砖、石、竹、草”这些自然建造材料中的土和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流行的材料,生土营造的传统自古有之,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他还分析了传统生土材料的优势与缺陷,表明人们对待中国传统生土农宅的态度往往存在误区,认为生土建筑是贫穷落后的象征。然而在国际上,生土建筑其实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完全克服了其固有的缺陷。他以过往承担的诸多实践项目为例,向观众们展示了其在生土营造方面的丰富经验。最后提出自己的思考:何为“传承”?传承“什么”?并对此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他认为我们需要借助技术策略来进行传承与革新,打造“最适宜”的生土建筑,而非“最好”的生土建筑,对于古代智慧,我们也不应该全盘肯定或否定,而应该秉持科学、客观和包容的态度。




嘉宾:张蕾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

研究所讲师

张蕾老师从城乡规划学角度出发,针对北大景观20年来在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复兴方面的研究历程做出了系统的梳理:第一阶段为从理解“风水”到乡土景观研究,第二阶段为“生存的艺术”与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研究,第三阶段为探索传统景观的“深邃之形”。她对每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研究历程一一进行了精炼的总结。她认为正是因为问题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的视野造就了今天的北大景观。



嘉宾对话

我们整理了现场提问与简要回答如下,完整回答内容请回看视频哦!



佘依爽:我发现四位嘉宾均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就关注了传统智慧这个话题,我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你们在学生时代就对这个话题产生了这么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延续至今呢?


袁兴中:我自幼与土地和自然很亲近,我念书的那个年代外界的诱惑也很少,所以自己能够专注于生态学的研究,求学时得到一次广泛调研西南山区的机会,博士阶段更是花了整整2年关注一个古村落,我慢慢发现古人的智慧非常令人叹服,直到现在,我仍在坚持基础研究的同时,希望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一些这些年的研究成果。

张蕾:我更多地是由于偶然性吧。博士阶段刚好在做一个相关课题,借着钻研资料的契机,我发现西南地区多坑塘,因此好奇心驱使我想要去挖掘背后的规律和原因,从而走上这条路。我认为这些其实是很有史诗感的,这些智慧是人与自然相互折磨相互成就的结果。

穆钧:我其实是偶然加必然,偶然是因为我当年申请博士时需要提交研究计划,由于硕士阶段我走访了陕西众多的土房子,所以我在计划中写道想要研究生土建筑,后来读博呢,我的导师交给我的第一个设计任务就是“毛寺村小学”,我便一直专注于此直至今天。所以,我常常会说兴趣是建立在积累上的,我就是这样,从偶然成了必然。

田乐:我本科的时候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也从不思考背后的原因,可是当我在谢菲尔德大学念硕士的时候,我的老师却总是在问我为什么,我也开始去深究事情背后的原因。后来加入了LAF,在这个强大的团队里我获得了广阔的视野,于是我深信了“太阳底下无新事”,我相信历史中总是有答案的。



佘依爽:请谈谈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呢?


袁兴中:我认为是“做自己”。是面对浮躁时代,如何沉住气,坚持去做想做的事,有意义的事,将生态理念写到大地上。

穆钧:袁老师要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对,是“自己”,是如何平衡精力,抓住重要的东西。


佘依爽:张蕾老师能否聊一聊您刚才提到的历史研究是一个“大坑”这个点,为什么说是一个“坑”呢?


张蕾:其实我觉得任何研究都是一个“坑”,需要学者为此付出一辈子。在做历史研究的时候需要阅读很多很多史料,从中提炼出对于当代有所毗益的地方,这是相当费时的,出成果也很慢。

佘依爽:所以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才不至于淹没于史料中?

张蕾:也不是,历史是有独立性的,所以如果带着过于强烈的问题,反而容易造成断章取义。


田乐:我们知道不管是研究还是实践还是从研究走向实践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不能说因为精力不够就只将重心放在研究或只放在实践上,所以研究与实践这二者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控?桥接工作由谁来做?是双方都往前迈一步,还是说期待第三方的介入?如果是第三方是什么形式呢?是自媒体吗?


袁兴中:其实我正面临着这个问题。我的学校要求我每2年就必须有1篇SCI,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做好基础研究,但我也深知我所做的研究必须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地平衡研究与实践。北大的景观就做的很好,有一个将产学研结合的强大团队。我始终认为研究一定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用于实践的。

穆钧:我认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两类学者:一是“杂家”,二是“专家”。并且我们的研究一定是以问题为核心的。

张蕾:我认为媒体能够为我们提供营养。今天与过去不同,今天的媒体可以为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能够迅速地了解国内外的最新设计理念与作品。


观众提问:做规划的要么是建筑出身,要么是生态学和地理学出身,要么是环艺或艺术出身。但在自然资源部管理规划以后,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平台应该怎么去和原有的春秋战国的学科状况进行比较呢?


咦,这个回答已被神秘力量吸走,想要了解还请观看回放视频。


佘依爽:穆老师和袁老师均强调传统智慧很好,但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运用到现代中来,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传统都需要经过科学的洗礼呢?


袁兴中:我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的,我认为一定要同科科学进行定量的。我曾在飞机上闲来无事写过一篇基塘设计“三字经”,其实那就是在定量。我们需要结合古人的经验、自己的经验和科学原理共同定量。

穆钧: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中芯事件。记得有人说过“中国传统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我认为我们需要科学定量,这样才具备重复性,才能说服别人,才能得以传承。研究需要2条腿:深入和浅出,也就说研究要深入,成果要浅出。


田乐:请问老师们如何看待生态智慧的运用语境呢?这种多元性的强化是否就意味着推广性的弱化呢?


穆钧:我认为人类发展史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科学发展”,我不认为传统的东西就一定要变成主流,而是希望大家能够以更多元的眼光看待当下的问题。当然,我也很提倡本土创造,我认为本土创造就应该精益求精,做到极致。

袁兴中:对,我也认为传统不等于一定有智慧,所以我们会提“新生态智慧”,这是依托于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人类长期对自然的观察所产生的,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自然是母,时间为父”。

佘依爽:所以我们回看传统其实是为了为现在和未来提供答案与可能性。传统智慧有很多,但不是要去重复它们,也不是我们不如过去的人聪明,而是不同的时代决定了我们不同的偏重点。


观众提问:我认为传统智慧就好比中医,虽然博大精深,但始终未能像西医那般被规模化,被用到所有人身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总是需要老先生把脉。这就好比捏土,你必须自己去掂量才能明白其中的含量是否合适。所以传统的东西很难被推广出去。我认为古老智慧的量化对于传承是很关键的。


穆钧:对,我很同意。在我们未量化之前就不能否定它,只是现在我们人类能力有限,所以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佘依爽: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传统智慧应用的可能性。


现场花絮

那些沙龙背后的故事!


撰文 编辑 | 冉玲于

本文根据沙龙内容整理,未经嘉宾确认



《景观设计学》2018年第3期正式出刊

“传统智慧与生态重建”

查看本期详细内容请戳【这里】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当期期刊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边界伦理灾难土壤海洋评论跨国

大数据人类世高密度全球化考古学

公共健康生态修复人工智能传统智慧地理设计

水系统协同使用后评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城镇化

感知传达时间市场能效人类学丨新型城镇化

水系统丨基础设施海绵城市生态安全共享经济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德国奥地利游学

▽ 土人学社名校联盟实战营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CLA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与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