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是药三分毒”——下策中的上策?
英国《金融时报》在8月末发表的题为“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创历史新高”一文中声称,今年1-7月,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的占比达到21.4%,创历史新高。
对此,国家统计局回应称,此文所说的基建投资仅仅指的是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广义的基建投资还包括第二产业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
如果从广义基建投资角度衡量,近三年中国基建增速分别为20.3%、17.3%、15.7%,今年前8个月增速为16.1%,比去年同期低了2.2个百分点。
考虑到基建投资一般集中年初投放,因此2017年全年增速大概率将继续回落。
若回溯有统计的2003年到2010年,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均高于2016年的25.5%。
由此来看,基建投资增速呈放缓之势。
鉴于基建投资具备宏观调控的政策属性,而中国历来擅长搞基建刺激,因此往往被认为是经济的“强心针”,尤其是在2017年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能都难以堪当大任的情况下。
中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调控政策遏制房地产投资。
”再加上,去产能、去杠杆下,制造业不济,其投资自然难以起色。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速逐年回落,已从2014年13.5%下滑至2015年8.1%、2016年4.2%。
但从大局看,只有固投增速持续维持在9%以上,2017年中国才能保住6.5%的增长。
如此一来,提振固投保增长,政府手里能打出的牌也只有基建了。
相比中国大搞基建是为GDP,美国此时也有样学样,祭出这招恰恰是因为基建太差了。
尽管从铁路、公路和隧道的人均里程到机场的密集程度,美国都能排到世界前三,但上世纪30-60年代打造的质量最好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系统,如今已陈旧不堪,就连美国自己都说,全美约有65%的主要道路亟待维护或重修,25%的桥梁无法满足交通需求。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亦显示,美国基础设施竞争力全球排名第十一,已是拖累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主因之一。
”这也难怪托马斯·弗里德曼面对“崩溃的美国基础设施”发出“究竟谁生活在第三世界”的感叹了!
只不过,美国缺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三权分立的体制束缚很可能将基建大项目拖得“胎死腹中”,当初奥巴马想修高铁,到州议会那就搁浅了。
如此看来,中美还真有夫妻相,政治差异丝毫难掩当下以经济建设为重,在基建上都被牵着鼻子走,自然算不得上策。
尤其对中国来说,当下基建宏观热,微观冷。
热在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到领导调整换届,都将带来地方刺激经济、扩大固投的冲动,从铁路审批权下放到“十三五”规划,“铁公机”浪潮已再度来袭。
仅从机场建设看,“十三五”我国就将新建及续建74个机场,到2020年民用运输机场将从2015年207个发展到260个以上。
但高涨的投资浪潮抵不过现实的惨淡,仅全国现有的190多家机场亏损比例就高达七八成,尤其是中小机场和支线航空长期亏损,更别提铁路、公路等负债累累,向来靠财政补贴度日了。
于是,在如履薄冰的基建上仍猛打强心针,势必引来更大过剩。
麦肯锡就已提出中国基建投资显著供大于求的警示,如果中国未来经济增速设定为5.7%,需保持8.8%的基建投资率,那么每年产生的过剩基建将占当年GDP总值的3.3%,这对于深陷产能过剩的中国无疑是火上浇油。
照理,市场过剩就要蒸发,可中国不仅是产能过剩,更是货币过剩,仅危机九年就注水124.18万亿元(M2余额2007年末才40.34万亿元,可到2017年8月底已达164.52万亿元)。
要不是有房地产这个超级蓄水池,中国早就恶性通胀了,这从2016年M2比GDP多增加近10万亿元(分别增长15.73万亿元和5.85万亿元)、而这一年全国商品房交易总额刚好也是10万亿元,就可见一斑。
于是,当初以货币过剩掩盖产能过剩,如今为吸纳过剩货币,房地产不行了靠基建,造成基建过剩的同时又将加剧产能过剩,这种泡沫的接力赛迟早“露馅”,对中国无疑是下策。
但中国依然选择基建引擎,除这是政府最直接、最可靠刺激经济的王牌外,更关键的是,基建是无限吸纳货币和消化过剩产能的“黑洞”,不仅通过增加产能需求化解供给过剩,还能在保增长中提高消费、扩大就业、充实民生。
与其将过剩货币集中在金融里“玩火自焚”,或任由去产能引发失业造成社会震荡,还不如让其沉淀在基建上,至少可以强健国家体格,恩泽百姓福祉,是谓下策中的上策。
只是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隐现。
据摩根大通估计,中国2016年债务增加4.5万亿美元,在地方造城运动下,两年地方债发行逼近10万亿元,一旦基建再度加码,并仍照原有稳增长的路径“债务-投资”驱动,那无疑将让本就脆弱的债务问题更岌岌可危。
英国牛津大学调查显示,中国超半数基建投资并没有真正创造价值。
在抽样的95个基建项目中75%成本超支,且实际超支比例高达30.6%,而在156个道路基建中约2/3建成后明显基于预计通车量,有些甚至不足预期的两成,这岂不是资源浪费!
于是,从闲置的园区到空荡荡的高速公路,从无以为继的土地财政到地方债务危机魅影,中国无奈走上基建驱动,却也将不得不承受基建过剩的阵痛。
这就不难预见未来基建边泡沫化、边去泡沫的前景,就看地方政府如何精准发力,效率优先,以此平衡基建内置的“是药三分毒”了。
精彩推荐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