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帮菜那么好吃都是因为他!李伯荣爷爷一路走好……
今天一早便得知一条悲伤的消息:“本帮菜泰斗”李伯荣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4岁。
很多人知道李伯荣,是因为两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拍摄了他厨艺心传的故事,老爷爷用琵琶弹奏一曲十面埋伏,把自己儿孙的三林本帮菜馆推上舞台,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李伯荣毕生致力于本帮菜烹饪,将上海本地的乡土菜肴提升为国际大都市的代表菜式,如今我们能吃到美味可口的本帮菜,李大师功不可没。
李伯荣编撰的本帮菜书籍
李伯荣出身浦东三林的“铲刀帮”,旧时三林农家都用大灶头,厨师挥铲刀烧菜,逢乡里红白事、过年节便操办宴席,由此得名铲刀帮,这个帮派颇古老,大致可以追溯到元朝,明清发展尤胜。
清末民初,三林铲刀帮在城隍庙附近开设菜馆,生意兴隆,价廉味重的农家菜渐渐演变为醇厚鲜美的市井菜,本帮菜由此草创。
当时有句老话:上海大厨出浦东,浦东大厨出三林。
三林人李伯荣也算出身名门了,他的父亲是上海德兴馆创始人之一李林根,有老李罩着,小李从小就拜德兴馆大厨杨和生为师,学习传统本帮菜技艺。
后来,李伯荣在绿波廊和上海老饭店长期工作,改良老菜、创设新菜,为现代本帮菜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李伯荣是砧板师傅出身,所以刀功了得,扣三丝是他的招牌菜。
又将倒扣的容器从粗大的饭碗改为精细的茶盅,辅以清澈见底的高汤,扣出来的三丝堆砌如小山,寓意金山银山、财源广进。
虾籽大乌参则是充分体现厨师智慧的一道菜,上世纪三十年代,黑不溜秋的海参干货像石头一样,扔在马路上都没有人要的。
厨师将乌参烤火后水发透,再用红高汤煨,配上虾子。
乌参烧出来糯笃笃、鲜咪咪,成为了一道登台面的本帮大菜。
油爆虾则考验厨师的火功,300℃左右的油温爆十几秒,虾一断生就要出锅,进口甜、收口咸、外脆里嫩,虾壳可以一起嚼!
以这些经典菜肴为代表的“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恐怕是对以李伯荣为代表的本帮菜厨师最大的褒奖。
但是,本帮菜一路走到今天,也必须面对现实的困境。
老字号的没落是一个已经说了很多遍的故事,国营老字号似乎成了菜式老套服务差的代名词。
之前我去福州路上吃一家本帮菜祖师爷级别的老字号,点了我最爱的草头圈子,结果肠壁是硬的,嚼也嚼不烂,服务员轻飘飘解释说是时间没烧够吧……
一部分老字号企业受到体制掣肘,老厨师退休、新厨师不济,手艺断代、菜式走样,空留金字招牌。
但也不是所有的老字号都不思进取,有很多老字号已经开始奋起直追,比如本帮菜大王上海老饭店,我早前一时兴起约了朋友们去吃,结果喜出望外,后来专门写过吃心。
还有一个问题是菜式本身的僵化,其实不仅本帮菜,所有的传统菜式都面临这个窘境,点来点去就那几个菜。
响油鳝丝是我吃本帮菜的必点菜
事实上,如今在上海请客吃饭,若不是怀旧或者祝寿,已经很少会有人专门去点扣三丝、大乌参这些传统大菜了。
八宝鸭是宴席上的一道大菜
食客的口味永远随时代进步,希望能多看到一些类似鹅肝酱葱油饼、豆浆油条冰淇淋这样基于传统味觉的创新菜肴。
当然,更加叫人沮丧的恐怕是肤浅的餐厅对本帮菜的歪曲。
有些开在小马路弄堂口小馆子,以为酱油加糖就是本帮菜,烧出来乌糟糟一团也好意思叫自己浓油赤酱,还打着上海家常菜的招牌偏外地来沪朋友,夜夜大排长龙。
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小资餐厅,做所谓的改良本帮菜,其实就是厨师基本功不到家还要节约成本,搞点把熏鱼放在干冰上、红烧肉裹在棉花糖里的噱头,骗骗只顾拍照发朋友圈的食客。
有些志得意满的厨师,自封为民间厨神,租了房子开私房菜,人均500+还没有发票,家里的自然气炉灶火头小我不去说它,就想问做醉蟹的浴缸您也拿来洗澡吗?
这道也是虾子大乌参……
真的,本帮菜能走到今天不容易,一定程度上是沾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光。
吃厨师这碗饭也是苦,但还是希望后辈厨师能继承衣钵,踏踏实实把菜烧好,若有余力,想想如何创新,推动菜系向前发展,不要坐井观天,也不要空谈情怀。
我喜欢的一句话:
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回顾来路。
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吃心写过很多本帮菜,今天特意整理了一下,以下直接点击餐厅名字即可。
以上这些只是一个本帮菜爱好者所做的微薄的努力。
谨以此文,悼念李伯荣大师。
大师一路走好!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一片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