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8年5月文章速览

李信晓、沈李奎等 神外资讯 2019-07-03

本期编译:(排名以姓名拼音字母为序)

李信晓(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罗成(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马鹏(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昆山分院神经外科)

沈李奎(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

钱春发(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王小峰

祝海平(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审校:

刘永(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往期回顾


钱春发编译部分


1. 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流依赖的新评分方法。

A novel score to predict shunt dependency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doi: 10.3171/2016.12.JNS162400.

作者设计了一个新颖的评分系统(SADH)来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积水需要分流手术(SDHC )的风险,其影响因素少,敏感性高。并通过回顾性分析31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资料,与CHESS和BNI评分相比较。结果发现三种评分都可以可靠的预测慢性脑积水,但CHESS与SADH对于SDHC 的预测优于BNI,而SADH评分的增高与SDHC风险增高的一致性更好。


2. 通过近端钙化及水母征预测颈内动脉支架术后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

Predicting ischemic stroke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based on proximal calcification and the jellyfish sign.

doi: 10.3171/2017.1.JNS162379.

颈内动脉支架常见的并发症是新的脑梗死,作者曾报道超声中的水母征提示颈内动脉不稳定斑块成分上方的纤维帽变薄或破裂。本文作者通过对86个狭窄(77例)的颈内动脉支架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近端钙化、水母征、低密度脂蛋白和患者年龄可以预测新的梗死发生率,特别是联合近端钙化、水母征提示新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3.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急诊手术切除。

Emergency resection of brainstem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doi: 10.3171/2017.1.JNS161693.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因为其位置深在和高风险是对神经外科医生的极大挑战。其多表现为颅神经症状或共济失调,但也有因为急性出血表现为肢体活动障碍,而需要手术干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时机一直是一个争议性话题,许多人采用亚急性期手术,但也有一些患者无法耐受至亚急性期而需要急诊手术。本文回顾性分析一小组病例,该组病例采用急诊手术,恢复良好。


4.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4小时内急诊干预及早期干预的预后比较。

Twenty-four–hour emergency intervention versus early intervention in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doi: 10.3171/2017.2.JNS163017.

最近的观察性研究提示超早期治疗可预防再破裂,提高患者临床预后。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317例破裂动脉瘤病例,其中24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7.6%。而超早期手术仅降低0.3%的再出血风险。


5. 烟雾病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后微血管通过时间缩短与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 between reduction in microvascular transit time after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surgery for moyamoya disea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stoperative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doi: 10.3171/2016.11.JNS162403.

高灌注综合征(HPS)是烟雾病颅内外搭桥术后值得关注的并发症。作者通过术中吲哚菁绿造影测量微血管通过时间(MVTT) 并进行搭桥前后比较。HPS组MVTT缩短时间明显超过非HPS组。MVTT缩短超过2.6秒容易发生HPS。


沈李奎编译部分


6. 内皮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和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Associations between endothelin polymorphisms and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linical vasospasm,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and functional outcome. 

doi: 10.3171/2016.12.JNS162594.

内皮素1受体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临床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功能预后可能相关,本研究分析常见内皮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aSAH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SNPs与aSAH的发生和临床可见的血管痉挛相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相应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潜在意义。


7. 日本全国性研究 (J-ASPECT Study):不同治疗方式对住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比较

Effect of treatment modality on in-hospit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nationwide study in Japan (J-ASPECT Study).

doi: 10.3171/2016.12.JNS161039.

尽管在不同的中心已经证实SAH患者的预后不一样,但是关于夹闭和栓塞的优点仍不明确。作者试图通过包括全国范围内不同医院卒中中心的出院数据库来比较这二种治疗方法的患者最终预后。尽管栓塞治疗在不断增加,但是外科夹闭仍是治疗SAH的主要手段。不考虑不同医疗中心的水平,2012年日本外科夹闭与栓塞治疗相比,在院死亡率低,不良预后和医疗费用相似,但是住院时间要长于栓塞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排除不可测量因素的干扰。


8. 前瞻性队列研究:烟雾病患者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预后比较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odalitie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moyamoya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oi: 10.3171/2016.12.JNS162626.

搭桥手术是烟雾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何种手术方式最佳存在争论。本研究评估了696名烟雾病患者,其中529例分别采用了直接搭桥、联合搭桥和间接搭桥。该研究比较三种术式的卒中再发率、改良RS评分和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最终认为联合搭桥和直接搭桥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比间接搭桥更有效,三种术式对于预防再出血无明显差异。


9. 系统性回顾及meta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独或联合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embolization for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oi: 10.3171/2016.11.JNS162382.

有报道认为脑动静脉畸形(AVM)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栓塞治疗可降低闭塞率。本文主要目的比较栓塞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单独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AVM的预后。结果发现动静脉畸形采用栓塞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单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比闭塞率更低。然而,这种比较没有完全考虑二组AVM治疗前特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10. Y型回收支架:一种新的难治性大血管闭塞的补救技术?

“Y-stent retriever”: a new rescue technique for refractory large-vessel occlusions? 

doi: 10.3171/2016.12.JNS161233.

研究已经证实,前循环大血管堵塞的缺血性卒中6h内到达医院进行血管内治疗效果显著。采用支架取栓器(SRs)可安全有效地取得大血管再通。但是部分患者采用传统支架取栓无法获得完全血流恢复。本文作者报告一例M1栓塞延伸到M2双干的急性缺血卒中患者,作者创新性地采用Solitaire SR和Catch SR联合形成“Y形”支架,取栓成功。作者将此种支架构造称为“Y形支架取栓器”。


祝海平编译部分


11. 脑AVM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囊肿形成的系统综述

Cyst formation afte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doi: 10.3171/2016.12.JNS162478.

本综述汇集了22项大样本研究数据,结果囊肿的总发生率为3.0%(78/2619)。26例 放疗后囊肿形成并血管闭塞的病人中,有20例形成尼达尔闭塞。64例有临床症状和处理措施的病人中,21例接受手术、43例保守治疗。19个病例报道总共63例病人中,放射后囊肿形成的平均时间为78个月。对于放射治疗后囊肿形成的病例,大部分可行保守治疗,而囊肿增大或有临床症状的可行手术治疗。对于AVM病人,长期随访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囊肿形成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极为关键的。


12. 斜坡硬脑膜动静脉瘘的γ刀治疗

Gamma Knife surgery for clival epidural-osseo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doi: 10.3171/2017.1.JNS161346.

斜坡硬脑膜动静脉瘘常常表现为体积大、多重血供及复杂的静脉回流特征。本研究报告了1993-2015年在该中心接受γ刀治疗的13例斜坡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病人年龄在38岁-76岁,8例cognard分级I级、4例IIa级、1例IIa+b级。病灶平均体积为17.6cm3,边缘平均射线剂量为16.5Gy。随访间隔时间为6个月。随访平均时间为26个月。结果13例病人症状均有改善,造影显示12例病人瘘口闭塞,1例部分闭塞。平均瘘口闭塞时间为21个月。γ刀是治疗斜坡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选择。


13. 长期随访观察γ刀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treated by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safety and efficacy through long-term follow-up. 

doi: 10.3171/2017.3.JNS162542.

本研究旨在评估γ刀治疗舌咽神经痛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收集2007年至2015年的9例病人,总共行10个γ刀疗程,所有病人长期疼痛且对药物治疗无效。1例病人曾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5例病人在MRI上显示血管压迫神经。在MRI或CT上定位,靶点选在舌咽神经颈静脉孔处。3个疗程剂量为80Gy,余下的为90Gy。随访时间分别为γ刀后3、6、12个月。结果8例病人疼痛改善,从γ刀治疗后到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7周。作者认为γ刀治疗舌咽神经痛是安全而有效的,可以作为舌咽神经痛的一线治疗方法。


14. 直径大于3cm的大型前庭神经鞘瘤的γ刀治疗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large vestibular schwannomas greater than 3 cm in diameter.

doi: 10.3171/2016.12.JNS16153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于大型前庭神经鞘瘤的治疗存在争议,作者选取2000-2014年35例病人,病灶直径大于3cm且体积大于10cm3,肿瘤边缘剂量为11Gy,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20例肿瘤体积缩小至少50%,5例缩小15%-50%,5例肿瘤体积不变,5例体积增大(随后手术切除)。作者认为:尽管显微手术切除是前庭神经鞘瘤治疗的首选,但对于直径大于3cm且体积大于10cm3,局部占位效应尚可耐受的病人,γ刀也可达到满意效果。而体积大于15cm3是γ刀治疗失败的重要预测因子。


15. 锁孔颞叶切除治疗颞叶胶质瘤

Method for temporal keyhole lobectomies in resection of low- and high-grade gliomas.

doi: 10.3171/2016.12.JNS162168.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锁孔颞叶切除治疗胶质瘤的方法。作者收集了2012年-2015年颞叶胶质瘤手术切除的52例病人,17例为WHOII/III级,35例为胶质母细胞瘤,30例为左侧,30例行清醒手术。平均切除率为95%,35例至少切除90%。49例随访的病例中,有3例行V-P分流,2例轻偏瘫,3例术后早期出现命名性失语。作者认为应用锁孔颞叶切除积极安全地治疗颞叶胶质瘤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微创的特点。


罗成编译部分


16. 单中心14例病例研究: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的临床、影像和组织学特征以及治疗预后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supratentorial extraventricular ependymoma: 14 cases from a single center.

doi:10.3171/2017.1.JNS161422.

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STE)相对少见。作者自227例手术治疗的室管膜瘤患者中筛选出14例STE纳入研究。结果显示:STE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特点多变,组织学形态多样,因此确诊困难。间变性STE恶性程度更大,复发率更高,因而预后较差。肿瘤全切后行、或不行放疗是现阶段STE的理想治疗方案。


17. 多发脑膜瘤的处理

Management of multiple meningiomas.

doi:10.3171/2017.2.JNS162608.

多发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10%。本研究对133例多发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和处理措施。结果显示:多发脑膜瘤无症状者常见,病灶通常较小,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与辐射诱导疾病相关。作者推荐对无症状且病灶稳定者随访观察,而对有症状或病灶进展者积极治疗。


18. 清醒胶质瘤术中术者对肿瘤切除程度的感知和预计:克服学习曲线

Intraoperative perception and estimates on extent of resection during awake glioma surgery: overcoming the learning curve.

doi:10.3171/2017.1.JNS161811.

大量证据表明胶质瘤切除程度(EOR)与预后相关。本研究定量评估清醒胶质瘤术中,术者对EOR的感受的精确程度。结果显示:岛叶胶质瘤手术中全切大体感知准确性最高,EOR定量感知准确性最低。无1p19q者,EOR定量感知准确性更高。总体而言,胶质瘤手术中准确定量感知EOR与术后运动功能障碍发生减少相关,而与术后语言功能预后无关。此能力存在学习曲线,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19.脊索瘤的潜在疗法:西妥昔单抗联合NK或高亲和力NK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A potential therapy for chordoma via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employing NK or high-affinity NK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cetuximab.

doi:10.3171/2017.1.JNS162610.

脊索瘤是一种源于脊索组织的少见骨性肿瘤,对常规放、化疗和分子治疗反应不佳。许多脊索瘤样本中都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这提示EGFR作为治疗干预潜在靶向的可能性。本研究中,作者探讨了EGFR抗体西妥昔单抗在脊索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效用,为西妥昔单抗联合辐照高亲和力NK(haNK)细胞治疗脊索瘤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首次提出如下结论:1)西妥昔单抗联合NK细胞可介导脊索瘤细胞的ADCC作用;2)NK CD16的多态性会影响西妥昔单抗介导的脊索瘤细胞溶解的ADCC作用;3)工程细胞haNK结合西妥昔单抗的亲和性类似于表达高亲和性的VV等位基因的正常NK细胞;4)辐照ha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可诱导脊索瘤细胞的ADCC作用。


20. Brachyury基因拷贝数增益和PI3K/Akt通路激活与颅底脊索瘤致瘤基因Brachyury表达上调的相关性研究

Brachyury gene copy number gain and activation of the PI3K/Akt pathway: association with upregulation of oncogenic Brachyury expression in skull base chordoma.

doi:10.3171/2016.12.JNS161444.

脊索瘤生长缓慢,但临床恶性程度高,仍然有很多脊索瘤病人预后欠佳。因此急需研发出可有效治疗脊索瘤的分子靶向疗法。本研究从与脊索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Brachyury处着眼,探讨了其作为脊索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可能性。结果显示:PI3K/Akt通路激活和Brachyury基因拷贝数增益与Brachyury过度表达高度相关。这可能是调节脊索瘤生长的关键事件。因此,以Brachyury和PI3K/Akt信号传导为靶向,可能会研发出有效治疗脊索瘤的新疗法。


王小峰编译部分


21.单中心回顾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软骨肉瘤

Role of endoscopic transnasal surgery for skull base chondrosarcoma: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9 cases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doi: 10.3171/2017.1.JNS162000.

日本Hirotaka教授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9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软骨肉瘤患者,扩大入路9例,手术全切15例且无致残性并发症,4例因累及基底动脉或重要结构而行次全切或部分切除并加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随访见肿瘤5年控制率为93%。初步表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软骨肉瘤效果满意,但仍需大宗样本进一步证实。


22. 技术说明:波长特异性光吸引器可用于5-ALA荧光引导下恶性胶质瘤的切除

Wavelength-specific lighted suction instrument for 5-aminolevulinic acid fluorescence-guided resection of deep-seated malignant glioma: technical note.

doi: 10.3171/2017.1.JNS161949.

5-ALA荧光引导下手术已成为颅内恶性胶质瘤切除的有效辅助手段。然而在切除深部病变时透光效果欠佳导致5-ALA代谢物激发减少,从而荧光发射减少。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本文报道了一种400 nm波长的光纤吸引器,既可在肿瘤切除期间使用,也可为深部加强荧光提高5-ALA的鉴别应用。


23. 内镜下经斜坡-岩骨入路治疗斜坡原发颅底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Clinical outcomes of an endoscopic transclival and transpetrosal approach for primary skull base malignancies involving the clivus.

doi: 10.3171/2016.12.JNS161920.

韩国Yong教授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治疗斜坡原发恶性肿瘤的肿瘤全切程度及影响因素.共42例,其中脊索瘤37例、软骨肉瘤5例。肿瘤全切28例、次全切除14例。所有肿瘤按侵犯斜坡分为上(17例)、中(17例)、下(8例),中央(24例)或旁正中(18例)。结论显示,经鼻内镜手术在原发性颅底恶性肿瘤中取得较好的临床和手术结果。肿瘤偏侧性是全切的潜在障碍。


24. 鼻中隔瓣坏死:经鼻内镜手术罕见并发症

Nasoseptal flap necrosi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

doi: 10.3171/2017.2.JNS161582.

带蒂鼻中隔瓣(NSF)已成为经鼻内镜手术(EES)颅底重建的中坚力量。美国Joseph教授研究经鼻内镜术后颅底重建中带蒂鼻中隔瓣坏死的临床对比,研究表明即使在没有明确的脑脊液漏及MRI证据缺乏的情况下,产生感染迹象时应考虑坏死性NSF,一旦确认应及时再行颅底重建、清除非活组织。


25. 颅咽管瘤的分子特征与临床特征是否关联?

Do craniopharyngioma molecular signatures correlate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oi: 10.3171/2017.1.JNS162232.

近来外显子测序表明乳头状颅咽管瘤(PCPs)和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ACPs)存在不同的遗传起源。美国Sacit教授根据突变将患者分成3组:仅BRAF突变、仅CTNNB1突变及没检测到突变.研究证实具有BRAF突变的都是PCPs,具有CTNNB1突变的都是ACPs;这两种突变都没检测到的更可能发生于儿童;ACP更倾向于鞍区病变。


马鹏编译部分


26. 视交叉体积和各向异性分数的术中改变对鞍上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intraoperative change in the fractional anisotropy and the volume of the optic chiasma during resection of suprasellar tumors.

doi:10.3171/2016.12.JNS162741.

该研究对28例鞍上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磁共振显示的视交叉体积及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进行分析,发现术后对视交叉的压迫解除后各向异性分数的降低与视力损害评分(VIS)的改善显著相关。FA的降低、视交叉扩张往往预示视力损害情况能够得到改善的可能性更高。


27. 术中实时CT引导下经鼻内镜下齿状突切除术:附4例报道

Endoscopic endonasal odontoid resection with real-time intraoperative image-guided computed tomography: report of 4 cases. 

doi:10.3171/2017.1.JNS162601.

笔者报道了4例运用术中移动CT结合神经导航行经鼻内镜下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病例。证实,术中实时CT引导是可行的,能够为病变的切除提供精确的定位,并增加齿状突完整切除的机会。


28. 经同侧或对侧纵裂胼胝体入路抵达侧脑室的定量解剖比较

Quantitative anatomical comparison of the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interhemispheric transcallosal approaches 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doi:10.3171/2017.1.JNS161338.

笔者研究了5个尸头(10侧)的双侧经纵裂胼胝体入路,通过分析病变暴露面积、手术自由度、操作角度、病变与术区表面的成角情况。发现对于侧脑室下2/3部分及纹状体-丘脑-内囊区域的病变,经对侧前纵裂胼胝体入路能获得更好的暴露范围。对于正常大小的侧脑室,通过开颅同侧侧脑室入路能够更好的暴露室间孔及脉络裂。


29. 清醒开颅术中视束的精确定位

Elaborate mapping of the posterior visual pathway in awake craniotomy. 

doi: 10.3171/2017.2.JNS162757.

笔者通过对18例侵犯或邻近视束并接受清醒开颅手术的颅内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术中视觉诱发电位(VEP)、皮层下电刺激等得出数据的分析,术前及术后视野缺损的评估,得出:1、术中对视觉通路的电生理监测是切实可行的,但在对视束的功能完整性保护上却价值有限。 2、在接近视束的部位利用皮层下电刺激能够定位视束,但过于接近将增加术后视野缺损的风险。


李信晓编译部分


30. 脑干手术的“三叉神经上”入路

The epitrigeminal approach to the brainstem. 

doi:10.3171/2016.12.JNS162561.

笔者利用磁共振高分辨率纤维示踪技术(HDFT)对77例(154 侧)正常研究对象三叉神经入脑处与皮质脊髓束的手术相关距离进行详细的解剖学研究,显示三叉神经入脑处与皮质脊髓束的直接距离约12.6mm(8.7–17 mm),提示了通过三叉神经进入脑干处偏上部位行脑桥腹外侧病变的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31. “粘鸟胶”技术: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浸泡的TachoSil组织密封片进行无缝合血管移位的手术技巧

“Birdlime” technique using TachoSil tissue sealing sheet soaked with fibrin glue for sutureless vessel transposition i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ve technique and nuances.

doi: 10.3171/2017.1.JNS161243.

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责任血管移位是避免减压部位组织再次发生粘连的标准。采用一种纤维蛋白胶涂覆的天然胶原海绵应用于MVD手术的责任血管移位,称为“粘鸟胶”技术,该技术在术中操作简便、安全。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完全缓解,无并发症,极大的减少了MVD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

采用TachoSil材料进行血管移位示意图


32.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限制性输血方案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Safety and cost efficiency of a restrictive transfusion protocol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oi: 10.3171/2017.1.JNS162234.

颅脑创伤患者(TBI)常伴有失血和中度贫血。虽然有证据显示输注红细胞会带来不良后果和增加医疗费用,但限制性输血方案尚未在TBI患者中普遍施行。在一级创伤中心,通过比较TBI患者限制性输血(目标血红蛋白水平大于7g/dl)与开放性输血(目标血红蛋白水平大于10g/dl)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和住院费用,结果显示限制性输血方案可以减少发热天数,节约直接及间接住院费用约11500美元,而ICU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肺部感染、血栓发生率及死亡率两种方案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限制性输血方案可作为TBI患者既经济又安全的输血策略。


33.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前后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临床价值

Prognostic value of changes in brain tissue oxygen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llowing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oi: 10.3171/2017.1.JNS161840.

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DC)对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及其预后尚不清楚。研究纳入42例中、重度TBI患者,行单侧者DC16例,双侧DC者26例,手术前、后均常规行颅内压(ICP)和PbtO2监测,ICP持续高于25mm Hg作为DC指征。结果显示,DC前,6h时ICP和PbtO2平均值分别为35mm Hg和11.4mm Hg。ICU住院患者的PbtO2值较高,在DC前最初12h内,顽固性颅高压时长、DC时长及是否有过手术史对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但在DC前12-24h内,PbtO2平均值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这种变化在预后良好者与预后不良者中更明显(28.6±8.5 mm Hg vs 17.2±5.9 mm Hg,p < 0.0001)。行DC前、后的PbtO2值可作为TBI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34.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oi: 10.3171/2017.1.JNS162721.

外伤后脑积水(PTH)主要由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引起,占去骨瓣减压术(DC)患者的11.9-36%。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保护和恢复。作者通过对60例行DC的重度TBI患者进行前瞻性数据搜集和分析显示,从受伤至首次CT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和半球间积液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9±6.5天和14.9±11.7天;从受伤至分流置管的平均时间为43.7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半球间积液和较小年龄与DC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显著相关,是重度TBI患者行DC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35. 基于仿真单片机的硬膜静脉窦损伤神经外科训练模型研究

A microcontroller-based simulation of dural venous sinus injury for neurosurgical training.

doi: 10.3171/2016.12.JNS162165.

外科仿真模型训练有助于补充和强化传统的住院医师培训,但高昂的设备成本和有限的训练场景限制了在神经外科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低成本外科仿真平台,由手动操作、模型和计算机联合应用构成。作者通过开发一种术中上矢状窦损伤伴空气栓塞仿真模型,由可重复使用的底座和一次性开颅手术包组成,分别让12名神经外科学员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这种仿真模拟是一种新颖的低成本手动训练模型,可有效的应用于神经外科教学和住院医师技能测试。

仿真模型材料图示


36. 患者半坐位术中头部抬高程度对空气栓塞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Effect of the degree of head elevation on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venous air embolism in cranial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with patients in the semisitting position.

doi: 10.3171/2017.1.JNS162489.

半坐位体位的手术患者,头部抬高程度与空气栓塞发生率直接相关,头部抬高30度可作为该体位手术的安全抬高度。


37. 过渡期护理:神经外科手术质量和安全的改进方案

Transitional care services: a quality and safety process improvement program in neurosurgery. 

doi: 10.3171/2017.2.JNS161770.

患者再住院率是医院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很少有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再住院率减少的研究。通过建立过渡期护理方案(TCP),以缩短住院日(LOS)、增加出院率及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再住院率为目标。结果显示,建立TCP与择期手术后LOS缩短、早期出院和30天再入院率显著相关。

TCP方案流程图


38. 基于1998-2009年美国全国住院人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专科化对颅内和脊髓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McCutcheon BA, Hirshman BR, Gabel BC, et al. Impact of neurosurgeon specialization on patient outcomes for intracranial and spinal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1998-2009. J Neurosurg. 2018 May;128(5):1578-1588.

doi: 10.3171/2016.4.JNS152332.

神经外科专科化是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但神经外科医生的专科化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并不清楚。研究对1998-2009年全美住院人数(NIS)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纳入颅内手术和脊柱脊髓手术患者46029例和231875例。结果显示,颅内手术专科医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患者的几何对数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分别减少0.0060和0.0042;脊柱脊髓专科医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患者的几何对数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分别减少0.0122和0.0058。神经外科医生的专科化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显著相关,因此通过神经外科医生专科化训练可以为患者实现更好的预后。


39. 腓肠肌外侧皮瓣翻转引起迟发性腓总神经压迫1例报告

Himes BT, Wilson TJ, Maldonado AA, et al. Delayed compression of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following rotational lateral gastrocnemius flap: case report. J Neurosurg. 2018 May;128(5):1589-1592. 

doi: 10.3171/2017.2.JNS162711.

腓总神经压迫常引起下肢神经病变,最常见于腓骨长肌的深筋膜压迫腓总神经在腓骨沟的入口。该例患者左侧膝关节重度软组织损伤并延伸至近中线,拟行腓肠肌外侧皮瓣翻转覆盖和植皮。首次手术恢复良好,但术后2月患者出现左下肢进行性足下垂和感觉异常。肌电图(EMG)和MRI提示腓总神经受累,拟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见腓肠肌深部的肌筋膜韧带压迫腓骨头近端的腓总神经,松解肌筋膜韧带和选择性切除部分肌肉,术后患者症状很快恢复。


投稿助手

微信号:neuropaper

添加

咨询文章编译、病例分享、手术视频等投稿事宜,欢迎联系《神外资讯》投稿助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