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做一个冷静的未亡人,请允许自己充分哀悼|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阅读俱乐部邀请大家阅读的是由新经典文化出品的《奇想之年》。著名作家、编辑、嬉皮文化记录者,80岁代言Celine,酷了一辈子的琼·狄迪恩在晚年深入自己的内心,坦露脆弱与柔软。《奇想之年》教会我们如何悲伤,如何面对失去。
“人生突然改变。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
作者琼·狄迪恩与丈夫在桌边准备吃饭时,丈夫突发冠心病去世。他去世的第一年,狄迪恩拒绝理解这个事实——与自己共同生活四十年的人突然离开。十个月之后,她才终于能够拿起,写下自己的思念、丧恸和无力。
《奇想之年》记录了狄迪恩生命中艰难的一年。稀松平常的生活中,死亡突然来临,她用文字逐渐理解、接纳和渡过它。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Ama
坐标:深圳
职业:全职妈妈
悲恸是最需要被看见
和被肯定的感受
读完《奇想之年》,感觉自己上了人生中第一堂和死亡有关的课。
我回想了一下自己三十几年的过往人生,有哪一次是父母主动和我提及亲人死亡的事情的。确实有过一次,仅有的一次。那时我还在上大学,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先是聊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日常,接着她毫无征兆地抛给我一个消息,外公去世了。我深深记得,她说完这句话后,我陷入了沉默。而这种沉默,并非表示我陷入了悲恸。
我必须承认,听到外公去世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厥也不是哀恸,而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我的母亲,我不知道该如何接住她忽然抛给我的这个消息。我甚至哭不出来。我感觉到尴尬,我感到不知所措。
对呀, 面对亲人的离世,我该作何反应?对在世的亲人我又该作何反应?
外公去世,我必定是悲伤的。我记得挂了电话之后我自己哭了很久,但是哭得很复杂。我既为外公的离去感到遗憾,我也为自己刚刚没能安慰一下妈妈感到羞愧。只是我现在看来,即使时光倒流,我回到那个时候,情况也是不会变的。多年来形成的交流屏障,怕是在死亡议题面前,也很难即刻突破。
我想,即使妈妈是当面告诉我这个消息,我也很难按照别人的反应模板那样,去拥抱她,去安慰她。这种对亲人情绪情感的看见和抚慰,在我和我的家人之间是陌生的。我至今都不知道妈妈那时经历了什么,她的感受如何。此后她再没有和我提过这件事。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死亡还会继续发生,这是如同日升日落一般日常的存在。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我们要如何看待亲人的离世,我们要如何带着这些事实活下去。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以她多年的写作经验,把她应对丧亲之恸的真实感受,以最接近原貌的语言呈现给了我们。我们得以知道,亲人离世之后,我们会经受什么。
我想悲恸是最需要被看见和被肯定的感受。未亡人会不断地言说,不断地回忆、假设,不断地陷入自责和自以为可以扭转现实的幻想。某种程度上,作者是幸运的,她可以书写下来,她真实的感受想法有了某种抒发的出口。而现实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深陷丧恸的困扰却不自知的,周围的人更无从得知了。
但书写,也不意味着治愈。我想,人要接受一个事实,有些丧恸注定是无法治愈的。但这不代表人就因此不能活下去了。
在琼·狄迪恩的纪录片最后,在奥巴马给她颁奖的那个画面里,所有人都在欢呼鼓掌,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到,领奖时的狄迪恩是那样的孤单落寞。
我们大可不必回避她的哀伤,就像我们读她的书,在我们读到她的那些自戕式的追问时,感到同样心碎一样,这就是我们人类真实的情感,它并不羞耻。我们为至亲离世永远感到哀伤,是因为深爱。深爱应该被看见和被言说,而不是深埋和回避。
小和
坐标:浙江
职业:财务
我害怕这样改变人生、改变家庭的刹那
年初,参加了两次葬礼,都与表舅舅有关。
第一次,是奶奶的葬礼。表舅舅是奶奶领养大的。奶奶101岁了,无病无痛,安然回归天家。送葬的队伍,脚步轻快,有人说说笑笑,天国再相会。唯一哭红了眼睛的,是我的阿姨,奶奶的女儿,奶奶最近二十来年,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她的丈夫多年前因癌症去世。
第二次,是表舅舅儿子的葬礼。我只记得表弟小时候的样子,皮肤瓷白,眼睛炯炯有神,胖乎乎的。后来,他一直生活在外地,已经好多年未见面。今年,他才三十多一点,因疾病去世。表弟的骨灰放在屋子的中央,周围坐了一圈的亲人。表弟的照片挂在墙上,被白色的菊花簇拥着,他的眼睛还看得到这个世界吗?
这一年,阿姨、表舅舅、表舅妈、表妹,他们该如何走出这无尽的丧恸?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又会引发怎样的奇想?
打开《奇想之年》,开头的文字就吸引了我。“人生突然改变。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自怜自哀的问题。”“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那一刹那稀松平常。”
我害怕这样改变人生、改变家庭的刹那,但又明白这样的担心是毫无用处的。
你不知道这样的刹那什么时候来?会不会来?虽然害怕半夜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但是该响起的时候还是会响起。不能提前预知,也阻止不了。
但没有什么比死亡到来的刹那,冲击更大。琼狄迪恩写下了丈夫得心脏病去世一年内的丧恸,绵长而痛彻,如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过来。
我回想了一下,以往看过的有关死亡的小说,作者似乎都在想办法告诉读者如何应对亲人突然死去的方法。比如参加编织社,比如重做一遍亲人留下的菜谱,比如寻找心理咨询,而狄迪恩写下了丧恸本身。也因此,让我理解了丧恸和遭遇丧恸的人。
时琮
坐标:上海
职业:农业研究
哀悼是重要的
三岁半的女儿指了指封面,告诉我:“妈妈,这个热气球从天上飞下来了”。我才注意到,这只头朝下的热气球,就要坠入丧恸的河流里。我开始仔细端详封面,冥河、忘川、承载亡灵的倒行船只,一切都联系上了……为什么我之前没有注意到?
就像所有突如其来的改变一样。变化一定是有预谋的,只是我被蒙蔽了双眼,为什么我没有注意到那些微小的预兆?就像我完全没有注意到封面上画着什么,它们明明一直就在那,明晃晃的。假如我当时能够识别它,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肯定会的,至少不是现在这样……狄迪恩描写丧恸的文字越冷静克制,越是激起我对于“改变”议题的焦虑与不安。死亡是永久的改变,是没有回头路的迷宫,是无法逆行的河流,死亡,是最高级形态最决绝的改变。改变越是突然,越难以接受、无法逾越、无法向前。那些突然就无法再联系到的分手,那些突然搬家离去的友人,那只突然跑丢的宠物,那些因为“冠状病毒大流行”突然就被锁上的大门……改变就是丧失,从你的生活里失去了,徒留一丝幻想和希望。而死亡,为改变画上的一个大大的、触目惊心的黑色句号。这句号留有一行最后的注解:死者得解脱,未亡人受折磨。
我身边的人、我观察到的人,那些“未亡人”,无一例外。爷爷死于心脏病,奶奶死于不明原因的高热,父亲在某一个平静如常的午饭时,突然恸哭起来,不忍直视。外公是一名外科医生,像狄迪恩的丈夫约翰一般,他好像突然预感到了什么,常常唉声叹气,躲在被子里哭泣,最终死于脑瘤,从病发到最后仅仅不到三个月。母亲只能用拼命工作和扫墓时的嚎啕大哭来度过数年的丧恸,来说服自己,斯人已逝,永远离开。
人生突然改变。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这段贯穿始终的话,一遍一遍叩问无情的“命运”。一位失去丈夫的寡妇,一位女儿重病的老母亲,很难把这样的身份放在我所熟悉、熟知的那张照片上,那个意气风发、沉静中担着坚韧和执着的女记者、女作家。她试图通过查阅文献来度过这时间和感受都扭曲的“奇想之年”,又不停地用照顾重病的女儿来让自己的生活恢复秩序,可也无法抵挡甜蜜而残忍的回忆来袭,任凭她们淹没自己。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哀悼”,与之相对应的词是“丧失”。从儿时搬家没再取得联系方式的好友到读书时暗恋的人有了心上人,从饲养的小宠物体温渐渐冰冷到看着最亲密的爱人永远闭上眼睛。人生充满了丧失,假如没有经过充分地哀悼,没有在情绪上、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充分地体会丧失带来的“灭顶之灾”和“窒息之痛”,我们恐怕很难从丧失中真正走出来。
请不要做一个冷静的未亡人,请允许自己疯癫、允许自己充分哀悼。唯有哀悼,才是对丧失的尊重,对自己的关照。
素安
坐标:广州
职业:咖啡馆儿
不管年岁几何,
面对死亡总是束手无策
我想起2018年的五月,初夏时分。在某个周一的早上,接到医院的电话。
赶过去的时候,奶奶已经走了。我跟随着负责太平间的人,走进地下一层。她的身体僵硬,躺在冰柜里,等家属齐全,大家做最后的告别仪式。
父亲与几位姑妈早已泣不成声,防空洞里回荡着他们的哭声。我和母亲两个人替她整理仪容,我用力掰开她的嘴,按照习俗,放了一枚硬币。再仔仔细细替她擦干净面容-因为抢救留下的痕迹还有些许血迹,她最爱干净,于是我轻轻擦干净。
她在昏睡中离去。
触碰至亲之人的尸体,我毫无害怕,只是会想到要替她体面一些。之后一连串的丧事,告别仪式上父母亲哭得崩溃,而我将泪水吞下,协助他们完成。
直至两个多月的某个午后,我做梦梦见年轻时候的她,醒来的时候突然崩溃,爆哭一下午。我知道,那些悲伤,总会在某个时候爆发,只是需要一个出口。
2022年,外公病危进入ICU。在过往十几年里,对于她和他的病症,我们都熟识于心。有些医生年轻,我们也会坚持要去多做些检查来排查。在九月某日晚上,我们进入ICU去告别,我明白,死亡离我最近的时候到了。于是我俯身跟外公讲,不必苦苦坚持,一切都好。翌日,他离开人世。
对于死亡,我一直都没有惧怕。我努力地每一天都不留遗憾,毫不吝啬我的爱意给我的先生及家人。我正视了死亡,懂得它带来的后果,我努力生活。
但即便如此,读《奇想之年》时,我也红了很多次眼眶。太多熟悉的段落,都会让我想到那些年,我频繁穿梭在医院与家之间,他们的药物与病症我都了然于心。
不管年岁几何,面对死亡总是束手无策。能做的只有接受,然后活下去。我也相信,总会有重逢之日。
豆包子
坐标:海边
职业:人间观察员
稀松平常又猝不及防,我该怎么理性对待?
1.琼·狄迪恩说,我始终在试图给结局替换不同的胶卷
2003年12月30号晚上,琼和约翰刚从医院探望昏迷了五天的独生女儿回家,准备吃晚饭,突然约翰就死了。一刹那之后,人生剧本改了走向,一刹那之前,看起来跟平常没两样。
琼说,她采访过的珍珠港事件亲历者,也会以这个开头叙述“那是个稀松平常的星期天的早晨”。可能正因为稀松平常,所以才更难接受。他怎么只是吃个晚饭,人就没了。
约翰突发心脏病去世,结束了他们四十年的婚姻,琼开始写下这本《奇想之年》,把那些猝不及防面对死亡之后的日子,把那些消化死亡带来的丧恸和混沌,记录下来。
医生说,她看起来很冷静,于是她很想知道,一位不冷静的未亡人会被允许有什么样的表现?可以精神崩溃吗?可以失声尖叫吗?可以歇斯底里着不接受现实吗?
2021年3月底,我姥爷去世,我们所有人也都看起来很冷静。除了葬礼,其他时间内大家看起来都很冷静,仿佛一切如常,只是少了一个人。仿佛一切如常,因为成年人不该失态。
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杰弗里·戈雷在他1965年的书里,就这种‘对公开哀悼的排斥现象’写到,当今的趋势将哀悼视作病态的自我放纵,社会更赞赏那种外人基本上无从察觉的丧亲者。
而琼说,当我们预想葬礼的时候,会担心自己无法得体应对,无法展现出坚强,预想着要振作,害怕别人会说我们沉溺其中,明白大多数人都厌恶这种沉溺,认为这是未亡人的失控。
但,我们能不能被允许给自己一段长的「奇想」时间去消化哀恸?尽情地去幻想他还会回来,假想另一种可能的人生走向,沉溺在从前的各种生活点滴里,短暂地抱着过去不松手?
2.德尔莫尔·施瓦茨说,我们在时间的学校里成长
左主干动脉和左前降支动脉的狭窄超过了95%。左前降支动脉处发生急性梗死。这是约翰死亡的剧情。当心脏骤停且送达医院时已经没有反应的患者,存活率基本为零。这是医学常识。
只有等到读完尸检报告,她才能相信:无论那天她或他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都不可能阻止死亡的发生。她也必须相信他从一开始就救不回来,无需再反复自责她本该能挽救他的性命。
琼说,出于理性,所有这些她都知道,但她没有选择理性地生活。她就是需要不断追忆往昔,哪怕这不够理性的追忆用了一年时间,哪怕这不够理性的追忆会令她身受重击。
琼说,她并不想让这一年结束,是因为她明白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一月会变成二月,二月会变成夏天,记忆里的约翰会越来越遥远,而她也终将会适应没有他的生活。
是啊,哪个成年人会不知道应该理性呢?哪个成年人会不知道时间能抚平一切呢?哪个成年人没误以为过自己为生活的巨变做好了准备呢?哪个成年人又没有恐惧过人生会不受掌控呢?
如果说人生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熟能生巧,我觉得应对亲人离世这事儿,很难做到熟练自由。顶多是越发擅长克制着背后偷哭、人前装淡而已。那是不是也该尊重有人就是不擅克制装淡?
我们最终当然都会明白,要继续我们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在某个时刻放手。我们最终当然都能在时间的学校里毕业。但在毕业之前,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回避悲恸,选择自己擅长的自救方式。
叶子
坐标:深圳
职业:教育
感谢我还侥幸拥有的一切
琼·狄迪恩的文字就像一波波浪潮般扑面而来。我沉浸其中,感受着琼文字间的情绪把我瞬间填满,然后它们又一点点褪去,留下我和琼一起感受和揣摩刚刚浪潮般的情绪。
这种阅读体验非常与众不同。我不再是那个客观冷静的旁观者,而是随着琼一起经历约翰(琼的丈夫)的死亡现场,以及无数个琼和约翰一起度过的时刻。无数的呢喃、无数的反复“回到现场”、无数次的对现场的解读和自我的审视,让我自由自主地被琼卷入了其中。她的文字细碎、真诚又直接,就像一个老友在和我诉说她的烦恼,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破碎。
在事实与无数次地更接近事实之间、在事实与努力理解和数据信息的努力之间、在事实与过往的无数细节和场景的关联之间、以及在事实和试图“改变”事实的努力之间,我跟着琼又一起成为了冷静客观的第三者,旁眼审视和消化约翰离世的事实。
我想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神奇的阅读体验,我不停地置身其中感受涨潮和退潮,不停地在溢满房间的感性和与第三者的理性之间穿梭,而这一切竟然发生得如此自然,我丝毫没有感觉到障碍和苦恼。我想,琼的文字可能既是海浪也是一艘船,置身于船上的我,已经极其自然地随着海浪起伏波动。
这本书也是极少数我看完之后有种强烈的冲动想找英文原版来看的书,因为我知道英译中的过程中,一些情绪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语言用语习惯里一定发生了变化。我渴望通过琼的文字,她真正的文字,重新和她一起再感受一遍遍海浪。
琼·狄迪恩说:
人生突然改变。
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
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
我临窗坐在蒲团上,窗户旁边的白色纱帘随着细微的风在轻柔地舒展舞动,窗外阳台上摆放着我昨天刚买的栀子花,郁郁葱葱,无数个花苞含苞待放。
今天是我的生日。早上收到先生的祝福短信,我查了一遍日历,农历2月18,果然是我的生日啊。
然后又收到了阿姨的红包的祝福短信,还有大学室友小麦的。她们竟然都记得啊。
突然想到了这个月的书写主题:我拥有的一切都是侥幸啊。是啊,我也是啊。
人生突然改变。
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
而我却还有这么这么多的美好,有满心满意的爱、有一颗自在感受风和阳光的自由心、有书写和表达的冲动、有健康的身体和对未来的期待,我真是一个侥幸的人啊。
“妈的,以后别跟我说你没有写作的才能。这句话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
约翰送给琼的最后一个生日礼物。
人生突然改变。
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
感谢我还侥幸拥有的一切。
“感谢我还侥幸拥有的一切”这是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Tango
坐标:北京
职业:编辑
这本书将成为那时
支撑我的一叶浮力
这是一本在中年丧偶后写下的书,书中的文字带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与深沉。琼和丈夫相伴40多年,文中描写他们平稳坚固的爱情片段让人动容,我感到我和作者一起回忆着他们的美好时光,又同她一起在悼念时感到心碎。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易读,带着美感,让人沉浸其中。作者在失去丈夫后,也就是所谓的奇想之年进行了许多哲学性的思考,那些思考给我带来一种神奇的撞击感——它们既是形而上的、缥缈的、虚幻的,又是那么贴切而生活化,很容易让读者感到共鸣。
另外,作者在亲人逝去后阅读了很多心理学的学术文献资料,描述丧恸发生时的感受和应对措施:
梅拉妮·克莱因则在一九四〇年发表了《哀悼及其同狂躁型抑郁的关系》一文,并在其中写下了近似的判断:“哀悼之人实际上生了病,但由于他的精神状况在我们看来很常见、很自然,于是我们不会将哀悼称作一种疾病……用更精确的话来说,我的结论便是,我认为哀悼主体经历了一段披上了伪装的较为短暂的躁郁状态,并最终克服了它。”
我阅读了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院在一九八四年编写的《丧亲之痛:反应、影响和看护》,从中认识到,丧亲所引发的即刻反应中,最常见的有震惊、麻木和难以置信的感觉:“主观上讲,失去亲人的人们也许会觉得他们像是被包裹在虫茧或毛毯里;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表现像是能够挺得住。实则这是死亡的现实尚未穿透意识,令失去亲人的人们表现得仿佛尚且可以接受亲人的死亡。”于是,我们就有了“特别冷静的未亡人”效应。
这些学术资料在那个难熬的时期帮助并安抚了作者,如今作者将它们写下,同时也帮助了我们。感谢这本书,我想虽然不愿意有那一天,但未来我们总会经历这种时刻,而这本书将成为那时支撑我的一叶浮力。
阿黎
坐标:深圳
职业:文案
写下来,或许是另一种确定和再次拥有
“那些新近丧亲的人会有一种特别的面容,这是一种极端脆弱、赤裸和坦诚的面容。”
你坐下来吃晚饭,眼前和你一起生活四十年的丈夫就突发心脏病,倒下了。还没送到医院,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甚至没留下最后一句话。
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
一个人需要多长时间来接受这个事实?一个人需要多长时间来接受生活已然彻底改变这个事实?
《奇想之年》这本书,写的正是作者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这一年来,她心里的景象。她的文字让失去亲人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过程,一个缓慢地变得真实的过程。
我喜欢这本书真实地坦露了一个人,即使是一个已经身经百战的人,在面对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混乱失序、茫然痛苦和无所适从。
“丈夫会抛弃妻子,妻子会抛弃丈夫,婚姻会破镜难圆,但这些丈夫和妻子的亲朋好友仍然健在,尽管有些关系让令他们不快。
只有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才真正地被单独抛下。那些维系他们人生的各种关系会全部消失,无论是深厚的,还是看似(直到它们断裂)并不重要的。”
她甚至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发生了,才真的放弃了他还会回来这个希望。
即便我们对死亡做好了所有准备,想象好了一切可能的情况,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仍然会把一切炸成虚无。
而后,你会经历一次又一次体验茫然和记忆涌来时的逃无可逃,他说过的话,一起走过的路,住过的酒店,吃过的餐厅,所有熟悉的场景都会触发记忆的漩涡,像黑洞一样吞噬你。
你迷失在记忆中,唯一确定的是你不再拥有。而写下来的文字,或许是另一种确定和再次拥有。
· 更多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客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新星出版社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浪花朵朵
📖《我的母亲做保洁》光启书局
📖《当呼吸化为空气》磨铁·大鱼读品
📖《什么也别说》格致出版社
📖 《聆听父亲》新经典
📖《超越身体边界》光启书局
📖《女人的事》新经典
📖《冷血》新经典·有象工作室
📖《虽然会胖,还是想吃完炸鸡再睡》磨铁·大鱼读品
📖《我,厌男》新星出版社
📖《凯列班与女巫》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Open Call
欢迎有意与「三明治阅读俱乐部」合作的出版机构与我们联系,每日书期待与大家共同促进读者、作者、编辑与出版机构的交流,让好的书籍被更多读者看见。
咨询请添加三明治明仔
微信号:ming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