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三明治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本月阅读俱乐部邀请大家共读的是磨铁·大鱼读品出品的《当呼吸化为空气》(全新修订版)。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过去的他,毕业于斯坦福、剑桥和耶鲁医学院,是经过多年艰苦训练、医术高超、前途光明的神经外科医生;现在的他,是肺部布满肿瘤、日渐虚弱,需要定期化疗的患者。
当生命的尽头突然来临,当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他开始以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身份,回顾与记录自己的一生,探讨医学与伦理,亲情与爱情,以及人到底为何值得一活。
当躯体逐渐衰竭,灵魂却日益坚韧。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路上,保罗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也给出了对生命的终极回答——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阿奇
坐标:昆明
职业:自由撰稿
不必让每个人都历经死亡,才能注意到活着的本质
去年大年初一的时候,我姐夫因癌去世了,淋巴癌,也是第四期晚期,最初化疗的时候,是我陪他去的,在湘雅医院照护了一个多月。
在那一层楼里,全部是恶性肿瘤的病人,每天都会上演一些悲欢离合,我在病房看到的最小的一个,是十九岁的一个大学生,头发已经掉光了,会因为化疗的毒副作用而情绪剧烈波动,甚至对照顾他的妈妈嘶吼。
在保罗·卡拉尼什的文字里,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正如他所说,原本就该如此。我要感谢保罗,在最后的时光努力完成的这本书,他的诚实、执着和坚决的态度,让这些文字显现出了不一样的色彩,我从中一窥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从中看到一个执着于生活意义、生命、死亡,不断追寻肉体和精神相互缠绕究竟意味着什么的同路人。
某种程度上,保罗就是我的一部分,是我们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他的朋友们作序,都是在死后更加认识保罗。那个生前努力奋斗,梦想近在咫尺的人,大家看到的只是他闪耀的一面,正如这本书的宣传中所说:天才医生的绝笔之作。因而看到另一面时,更觉震撼、惋惜、敬佩,或者还有一点点庆幸。
我们没有办法不把别人的生命与我们自己的生命做比较。第一部分是保罗的生之章,他意识到生命意义的来源是我们与他人的联系,联系愈加紧密,我们的意义感越强。他前半生致力于寻找这种深厚的联系,从文学里,诗句里,精神里,还有身体里。
年轻人没有丰厚的经历,因而经不起精神的锤炼,他渐渐感到不满足,生理与精神不能在文学的世界里得到融合和生长,这不是他要走的路。另外一条路逐渐清晰,是体验和经历,如果说没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过,那么没有真正活过的人生还值得自省吗?
这反思让人不由动容。保罗在神经外科的专业里找到呼召,在手术台上,在神经外科医生的职业身份中感到了使命,研究和行动,在未来的计划里变成一片坦途,纵然生活和身体常年处于高强度的任务之下,但希望和美好就在近前。
「希望」,这个词在保罗患病后成为他反复提及和思考的词。英语里的希望(hope)出现在大约一千年前,融合了信心与渴望的含义。但他渴望的是活下去,有信心的却是死亡,这两者可是截然相反的啊。
当保罗成为病人,成为要抓住希望的人而不是被希望托住的人,他与希望的关系,也完全改变了。
第二部分,是保罗患病后的死亡之章。也许应该还有第三部分,但保罗已经完不成了,病痛来得过于迅猛,纵使意志再坚强,也难放手一搏,更何况,这也许是上帝对保罗的另一种启示——停下来。
停下来做什么呢?保罗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医生涯,回忆了癌症稳定后自己坚持继续回到手术台,他想证明自己可以重新创造和拿起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成功了,虽然仅仅是一部分,他仍然得到了信心,自己可以回去手术台并且能够回去。然后他放下了这一切,做完最后一台手术离开,他的同事维多利亚跟他说:很难想象你是怎么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的。
保罗不必再挣扎和追寻了,答案已经越来越迫近,死亡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治疗后,气味变得更为清晰和真切。生命和死亡,他的意义和存在,寻找「生理和精神并存之人」的目标,所有的东西好像都揉成了一团,保罗陷在这团东西的最核心,蜷缩着,越来越紧,越来越失去人形。
他重新找回了曾经远离的宗教,走了一大圈,他的远离不是远离,他曾以为自己信仰很脆弱,其实他恰恰是在接近基督教的核心:牺牲、救赎、宽恕。他回归了,从保罗的所有文字里,我读不到半点愤怒、埋怨和不甘。他袒露自己的眷恋,对爱人和亲人朋友的深深依恋,他珍惜他的女儿卡迪相处的每一分钟,他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上帝让他注意到的地方,那个他内里真正柔软、藏着最重要事物的地方。
合上此书,我在原地坐了好一会儿,保罗的温和触动了我的灵魂,他告诉了我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他努力寻找了三十六年,在最后一段时光里,终于有一片光亮出现了,在书的结尾,他是这么说的: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感谢保罗,不必让每个人都历经死亡,才能注意到活着的本质,不必让疾病这个使者提醒我们死亡的尖锐和深刻。你反反复复想要说的,就是将你所得分享给世人:什么是一个人真正重要的事情?
瓜酱
坐标:上海
职业:景观设计
趁生之欢愉,与时间同行
刚刚第二次从头翻阅了这本书,读第一遍时,我企图在这本书中找寻令人震撼的或者深有启发的,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然而在我还没有深刻感悟起来的时候,作者保罗的故事戛然而止了,就像他的生命一样,猝不及防。当我缓过神来,才发现他给了另一种深沉而又平静的答案,所以时隔几天,我又重新打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前半个章节,作者回忆自己在健康时期的一些岁月,以及如何从文学转到医学的过程。
我前几天恰巧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而他正在经历放弃七八年的会计管理类领域而去重新选择医学的过程,这份鲜活的勇敢让我钦佩和感动。大家都在追寻,关于人生方向和意义的答案。这也让我想起了保罗他的选择,即成为一个神经外科的专家来直接面对意义、个性和死亡。
在保罗成为医生的这一阶段,他开始逐渐接手手术操刀,也见证了越来越多次的死亡,有病人的,也有自己同事的。阅读中我时常把一些关于脑肿瘤的叙事画面与我父亲可能经历过的事情重合交叠。是的,我的父亲曾患有脑癌,不过具体的症状或者是病理细节,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和我说过。那时候我还在准备紧张的高考,我只知道父亲生了病,很严重。在最后父亲临终的时候才知道他快不行了,来不及好好,好好的告别。深知珍惜一词,但所谓的珍惜是不是在失去时才会感受到,然后我们学会了珍惜,也做到了珍惜,但在下一次失去的时候总觉得还不够,徒留下枉然。
父亲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探寻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有过逃避现实的尽量忙碌,有过“向死而生”的偏激解读所带来的“及时行乐”,有过背负伤痛、自觉孤独的前行,有过“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的仿佛淡然...我始终企图相信时间可以成为解药,能帮我淡忘,然而这近十年的时间告诉我,思念并不会消散,它依旧无时无刻不喧嚣着,死亡也无时无刻不用他黑洞般的姿态注视着我,在每一个向前走近死亡的迈步里,在每一晚向前走近父亲的梦境里……
“没有故作勇敢,坦然真诚”,于是我和译者一样,从保罗的态度中得到了“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刚毅的力量”。至少我现在是坦诚的,讲述着我父亲的事,而这个讲述,我隐藏了近十年,至少我周围的好朋友也还不知道...而这个隐藏源于当时看到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一个小猴子被树枝划伤了好大一个口子,于是他逢人就扒拉出他的伤口,说他的疼痛。路人也只安慰两句便继续赶自己的路,然而这个伤口反反复复的被扒拉,最终因为伤口感染,小猴子死掉了,其他猴子说:“伤口不致命,它是被自己杀死的。” 于是我藏起了自己的伤口。
十年过去了,感谢保罗和露西,让我决定试试从容对待这个伤口,深呼一口气,“趁生之欢愉,与时间同行。”
D
坐标:魔都
职业:闲散人等
如果是一大碗悲剧,最好一勺一勺慢慢地喂
如果多切2mm, 病人就会全身瘫痪。
因为手术中下丘脑1mm的损伤,8岁的男孩长到12岁变成暴躁的怪兽。
283克,拆掉封面后266克,入手刚刚好,轻巧,不累,
书的尺寸125*185mm, 右上角页码距上端15mm, 离内文首行18mm;
内文距页上端35mm,下端20mm,行间距3mm, 内文宽度83mm。
一切都刚刚好,虽然这是图书里一种常见的版式,但是这本240页的书,像作者的专业——神经外科一样精准,舒适。
这也是我之前读该书电子版20几页后就中断的原因,电子版的排版和阅读体验不够舒适。这样一本书,读中文时不断在想它英文原版行文之精巧。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当呼吸化为空气》书分两部分:
PART I In Perfect Health I Begin 当我身强体健时
PART II Cease Not till Death 至死方休
已经读到第二部分,也就是扎心的部分。
关于这本书,之前有太多人分析文本,和讲述生命体悟,我就不赘述了。
刚好我之前从图书馆借了几本跟死亡很近的书,一本殡葬师写的,一本救护车跟车员写的,还有一本是《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作者也是神经外科医生,从钢铁工人转而去读匹兹堡大学六年医科,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生再到主刀,15年神经外科医生,比《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多了后面的正式执业经历。
几本书并行交错地读,尤其是因为前面提到这本,读到了住院医生第三年,和保罗的住院医生过程差不多。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几乎是隔着纸张都能感受手术室里的医生视角,手术刀切下去血飞溅出来的迎面感,像戴着3D眼镜在立体影院里。
就像保罗在择业之初写到的,脑科手术,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生存还是死亡,而是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有些是手术刀的毫米之差,更多的是治疗方案的选择。
“他是怀俄明还是加利福尼亚?”
“不然他就要从华盛顿变成爱荷华了……”
当保罗和专科住院医生杰夫,在忙碌的诊疗中,找到了开玩笑的量词,“一个州的人口就称为我们描述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他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从医生变成病人,而杰夫在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某一天,因为一个病人的手术失败而选择了跳楼。
“如果是一大碗悲剧,最好一勺一勺慢慢地喂” 这是P92页最后一行的原文,保罗在这里提到了作为主治医生,如何把坏消息和诊疗方案跟患者沟通,提到了Kaplan-Meier卡普兰-迈耶生存曲线,那时他还没有办法知道, 不久的未来,他将因肺癌住进病房,而他的主治医生是全美最好的肺癌专家,这位优秀的同行,却一直避而不谈他的卡普兰-迈耶生存曲线。
最后,说回这本书的封面,我个人更喜欢它初版时,一个穿手术服的医生背面,在书店陈列时更容易显出效果。
网上也有声音说这本书文笔不够好,我个人看下来,文笔流畅,虽达不到全文优秀,但它更多打动人的地方,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内心的挣扎和处境之下,对生命和疾病,死亡和苟活,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思考和抉择。相比而言,比一个文字技巧纯熟的作家去描写同样内容的作品,作者保罗这本书引发的阅读思考和行动,更具打动力。
“人,到底为何值得一活”。
第二部分如预想般展开,因为阅读前已知道作者已逝,在他女儿八个月的时候。因而读起来更加倒计时地难受。
一度保罗以为看到希望,他甚至重返手术台一线做手术,一度片子上显示他恢复得很好,肿瘤在变小……当病情急转直下,生命走到尽头,他最后未竟的书稿,成了他跟死神竞速的标的。
书的后面,附上一篇作者妻子LUCY的文章,说到最后大家一起做出的决定是:“尽量保持精神敏锐度,能多久就多久。” 以此为医疗方案制定的目的。作为同是医生的妻子,记录下生命最后的阶段,保罗选读了艾略特的《荒原》: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钢铁
坐标:上海
职业:自由职业
死亡可以被讨论,也应该被讨论
想要研究生死有关的议题,到底需要多少私人的理由才“足够”?一件此生难忘的濒死体验?丧亲后无法修补的心?异常痛苦的疾病缠身?还是承认自己内心阴暗有想要杀人的欲望?
常常被问到到底为什么对“死”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时候我都感觉很无力,人们除了试图挖掘上面这些部分,似乎也非要我给出一个无比崇高的目标比如推行安乐死等概念造福人类,或者一种什么教育行业的使命感。人们时常并不轻易罢休,我知道这种“不罢休”并非恶意,只是来自于一种好奇,因为死亡真的极少在我们的文化中被反复提起。
我就是觉得它存在于你我,是生命和生活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它首先“可以”被讨论,为什么不呢?人们热衷于聊爱、生命、梦想、未来,死亡也是这些的一部分呀。它不仅可以被讨论,它也应该被讨论,除却自身对其的恐惧和焦虑外,若你深入其中去探寻,思考生命更为本真的意义,它也有意思,它还很值得。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提到自己在沙漠城市中生活,日常与蟒蛇毒株擦肩而过,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城市长大,倚靠母亲所给的教育书单逐渐爱上文学而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最后在哲学也无法解答他心中对生死的叩问后决心学医,一步步走过从医生涯,他无数次发问又无数次带着问题继续前行。
我读得感动的,却不是病房里的出生入死,也不是人们悲欢离合的百,并非这些不打动人,而是在这些故事里更让我觉得尤为珍贵动人的反而是作者、作者自杀的友人(友人因为深感医术不够而自责跳楼)、作者崇敬的导师。他们都在努力揭示生命的真相,但又像阿基里斯与龟一样永远追不上生死的真谛,那股认真严苛的学术态度令人敬佩。
特别是作者,他生于一个高知分子家庭,三兄弟被照顾和教育得很好地长大,在他从医以前的生涯里书中也没有提到什么惊世骇俗的死亡事件。
——他就很好地展示了一个“人”本身在没有过早被附加的责任和创伤为前提去靠近生死议题,他不是一个事故的幸存者,他不是某类群体的受害者,不是一个恐惧的病人,单纯是一个人类。
我爱读这本书,爱它如何描述一个“人”单纯对生命的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对死亡的探寻一再深入,阅读这本书,我也在视图通过作者的视角去体验它,理解它,慢慢意识与死一体,直到真正的终结。
豆包子
坐标:海边
职业:冲咖啡的老姐姐
如果没有明天,如果还有明天
2015年3月9号星期一,快到晚上9点的时候,他闭上眼,做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深呼吸。3个月以前,女儿刚满5个月,化疗和第3期的药对他的癌症开始不起作用了。肺癌在恶化,脑子里又长了新肿瘤,还有一种罕见的软脑膜转移癌。8个月以前,在同一家医院,他的女儿刚刚出生。22个月以前,仍然是同一家医院,他被确诊为肺癌,而全世界只有0.0012%的人会在30几岁就患上肺癌。
【即使你对人生有再长远细致的规划,癌症也会彻底颠覆你所有的打算】
熬过了10年医学生的学习训练,熬过了每天至少14个小时的工作,只要再熬15个月,他就能结束住院医生的生涯,在36岁这年荣升神经外科教授。但是想象中的未来,经过多年奋斗马上就要迎来的人生巅峰,都没迎来。但癌症来了,找谁说理去?
理发师不能给自己做发型,牙医不能给自己种牙,摄影师没法给自己拍婚纱照,医生也不能给自己做手术,所以我选了个咖啡师的工作,至少能给自己冲一杯不难喝的咖啡。但,不能给自己做发型/种牙/拍婚纱照不会影响理发师/牙医/摄影师的心情和状态,医生呢?清楚知道自己的病名意味着什么,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医生呢?当他们转换身份角色为‘病人’的时候,在想什么,心情如何起伏,会比我等普通人更好地接受和更快地面对吗?
打开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能找到一些答案。没有想象中地因为死亡而煽情,没有想象中地灌鸡汤‘人要活在当下,珍惜每分每秒’,保罗·卡拉尼什坦承了身为一个见识过多场死亡的医生,他也会怕,也会哭,也会经历从不愿意接受本来计划好的未来全都不会来了的现实,再到从家人朋友身上吸收勇气,在直面自己必死的前路上坚持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想做的事。
【我们要继续活着,而不是等死】
知道生命将到尽头,但不知道生命究竟在哪天落幕,保罗写了这本书,回到医院继续做医生,照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和妻子还选择生一个孩子来加深彼此的关联。他没浪费太多时间去悲伤于计划好的未来不会来,而是选择转身创造一个计划外的新生活。我准备好了用什么态度和什么方式来迎接死神将至前的这段日子了吗?你准备好了吗?
保罗告诉朋友,好消息是,我已经活得比26岁的大诗人济慈等名人活得还要久,坏消息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保罗还说,他终明顿悟,医生的职责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予他们庇护看顾,直到他们能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在原计划的生活分崩离析时,要如何接受/直面/想清楚自己最看中的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度过最后的日子,其实本该是我们自己在最坏的局面发生前最需要计划好的一项任务,而不是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旁人,对么?
遇见这本书,正好是我频繁生病的一年,就像他说的那样‘每天都从上次复发中恢复一些但离下次复发近了一些,离死亡也更近了一步。癌症的残酷是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你的精力,极大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像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每天多出很多时间来躺着感受身体某个零件在罢工是种很奇妙的沟通,会让你在恢复原状的那段日子里特别珍惜自己能跑跑跳跳、食欲稳定。
2023.12.27这一天有多少人离世?大多数人除了亲人朋友之外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爱过什么恨过什么做过什么。但有人注定会被记得,比如被发现死亡的李善均。我不太敢跟已经决定不活了的人说‘熬一熬就过去了’,怕给对方增加额外压力。我也知道有时候真的很难熬,但睁开眼发现还活着的每一天,就尽力愉快吧,毕竟我们会死很久。就这样吧。
犀约
坐标:深圳
职业:设计狗
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
充满了欢乐
元旦之前读完了这本书,这几天都在努力忘记看过的内容,直到ddl提笔写下我的读后感,内心的第一感受还是——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除非你也经历了同样的苦难。
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要从书上找到从容面对死亡的答案,或者说,当我的朋友不得已面对亲人的离世时,这本书是否可以给我可以安慰道他们的答案。思考了这许多天,我觉得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或许是长远的。带给我的震撼亦如是。最撼动我的地方是,我从未想过,一个癌症病人,在病情好转后仍然能够重新回到高强度的一线继续工作。
曾经的我,在一个小手术(较于癌症而言)后,经历了半年的休整期才重新回归职场,术后伤口的隐痛在之后的几年里仍然时不时跑出来折磨我,可是保罗却在极短的时间里,在自己身体可以承受工作强度之后依然选择了自己坚定选择的脑神经科学研究与手术。震撼我的是他的精神力,以及他对自己人生的清晰认知。保罗一直以来在探寻的生命的意义,但是每一次病情的反复都会带给他不同的选择。我脑海里总是会浮现一个羸弱又坚定的男人的样子,可是读到他每周都要去健身房做恢复训练时,我又会将他想想成为一个健壮的,和正常人无异的健康个体。
你看,他人对一个人的印象并不是完全靠着外形来建立的,声音、思想、看法……这些都是塑造一个人的元素。书中最触动我的一段话来自保罗确诊癌症的第九个月,是他重新回到手术台的几周后。
人一旦遭遇顽疾,最需要小心的,是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你努力思考自己到底看重些什么,答案也会接踵而至。感觉就像信用卡被人拿走了,我不得不学会讨价还价。你可能本来已经下定决心,自己的宝贵时间要投入到神经外科的工作中,但两个月后,你的想法又会有所改变。再过两个月,你可能就想去吹萨克斯,然后每天去教堂,全心全意去敬拜上帝。死亡也许只是一生一次的短暂事件,但与绝症共存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保罗或许有过很多次的反复,我不得而知,但他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抱怨过生活,而是坚定地选择沿着自己早已设计好的道路,一步步前行。
看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做了很多预设,或许我会大哭不止,或许我会被某些苦难的时刻击溃,但意外的是,保罗用最真诚的笔触和最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这场和癌症共存的旅程,那些悲伤的时刻被他或用科学术语,或用幽默的论调讲述。没有泪水,但却后劲十足,每一段都引发我的不断思考。
回到看这本书的初衷,如果一定要在当下找到一个安慰朋友的方式,那我想,这本书最后,保罗想要传达给女儿的信息,也许就是我想告诉好友的话: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记,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
你做了作为一个女儿该做的一切,你成为了他生命最后最大的安全感,我想在他离开前,看到你守在他身边,一定是满足的吧。
· 往期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
📖《什么也别说》格致出版社
📖 《聆听父亲》新经典
📖《超越身体边界》光启书局
📖《女人的事》新经典
📖《冷血》新经典·有象工作室
📖《虽然会胖,还是想吃完炸鸡再睡》磨铁·大鱼读品
📖《我,厌男》新星出版社
📖《凯列班与女巫》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天空的另一半2》磨铁·大鱼读品
📖《维塔》三辉图书
📖《阿尔戈》明室Lucia
📖《厌女》读客文化
📖《最好朝南》译文出版社
📖《唐行小姐》格致出版社
📖《两度》好·奇文化
📖《女性的力量》浦睿文化
📖《未完成的手稿》好·奇文化
📖《盐镇》新经典
📖《无情之地:冰峰168小时》新经典
Open Call
欢迎有意与「三明治阅读俱乐部」合作的出版机构与我们联系,每日书期待与大家共同促进读者、作者、编辑与出版机构的交流,让好的书籍被更多读者看见。
咨询请添加三明治明仔
微信号:ming30s
· 活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