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必须互相倾听,但人们一直没有这么做|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每日书阅读角,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三明治阅读俱乐部邀请大家共读的是由上海格致出版社出品的《什么也别说》。
“无论你说什么,什么也别说。”
1972年年底的一天,十个孩子的母亲琼·麦康维尔被一伙蒙面人从贝尔法斯特的家中绑走,她的孩子们从此再也没见到她。这是北爱尔兰冲突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桩案件。2003年,在《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订五年后,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具人类骨骼。当麦康维尔的孩子们被告知骸骨的衣服上有一个蓝色的别针时,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母亲。
究竟是谁杀害了琼·麦康维尔?试图追寻真相的人们像是撞到了一堵无声的、坚实的墙壁:谁都不愿提起这件事。
本书是对一桩北爱尔兰骇人听闻的绑架谋杀案的真相追踪,并以这桩谋杀案为切入点,剖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北爱尔兰冲突及其和平进程。本书是基于大量研究、采访、文献数据写作而成的扎实可信的非虚构作品。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吴老师
坐标:上海
职业:退休教师
暴力,以自由的名义
十多年前,我看过一部英国电影《风吹麦浪》。电影讲述了爱尔兰独立战争中的一对兄弟从战友变成敌人的故事。当年轻英俊的戴米恩在哥哥的行刑令下被枪决,我的悲痛和震惊久久不能平复。同时,心中升起一个巨大的疑团:为什么如此残酷的暴力发生在爱尔兰?
爱尔兰裔美国记者帕特里克·拉登·基夫的《什么也别说——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回答了我的问题。本书以发生在1972年的一桩绑架案开始,十个孩子的母亲琼·麦康维尔被一伙蒙面人从贝尔法斯特的家中带走,再也没有回来。2003年,琼·麦康维尔的遗骸在海滩上被发现。围绕这起案件,作者描述了三十年间发生在北爱尔兰的暴力冲突以及一些人为记录这段历史而付出的艰苦努力。
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北爱尔兰临时共和军的重要成员:杜洛尔丝·普赖斯、格力·亚当斯和布伦丹·休斯。其中,杜洛尔丝的人生最富戏剧性。她出生于一个爱尔兰共和派的天主教家庭,听着爱国者的英勇传说长大,她十八岁时和妹妹玛丽安一起参加了一场和平示威游行,抗议北爱尔兰对天主教徒的歧视。抗议学生遭到了新教教徒的袭击,袭击者因仇恨而变得呆滞的目光令杜洛尔丝终生难忘。这次经历彻底打碎了和平抵抗的幻想,杜洛尔丝和玛丽安加入了临时共和军。普赖斯姐妹运送炸药、抢劫银行、实施爆炸,成了北爱尔兰的”女英雄“。她们因1973年在伦敦实施爆炸袭击而入狱,在狱中以绝食抗议。但是,在狱中杜洛尔丝开始反思共和军的所作所为,暴力造成的平民的伤亡使杜洛尔丝“开始重新思考暴力的功效”。她退出了组织,成了“一个自由共和党人”。出狱后,杜洛尔丝虽然结婚生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但暴力留下的创伤却从未愈合。
1998年,《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30年的冲突,却令杜洛尔丝有种被出卖的感觉。“这个协议背叛了她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的信念”,也加重了她的道德创伤。杜洛尔丝曾在1972年的一次演说中表示:“如果说是我的政治信仰吸引我参与谋杀,我会毫不犹豫地承认这一点。如果我接到命令要除掉人民的敌人,我将毫无畏惧地服从。”而如今,昔日的朋友和指挥官格里·亚当斯“似乎完全否认了武装斗争,尤其否认了杜洛尔丝。”杜洛尔丝只能在录音里留下真相:正是亚当斯下达命令,处死被怀疑是线人的琼 ·麦康维尔,而执行枪决的正是普赖斯姐妹。2013年,杜洛尔丝死于滥用药物。在她的葬礼上,朋友麦卡恩说:“她是一个解放者,却从未将自己从那些信念中解放出来。”
琼·麦康维尔和杜洛尔丝·普赖斯,两个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的女人,她们的命运因为暴力而纠缠在一起。杜洛尔丝试图用暴力来争取北爱尔兰的自由,最终却从革命者沦为谋杀犯。死者和凶手都成为暴力革命的牺牲品。
法国大革命期间,罗兰夫人在走上断头台时曾感叹:“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当我合上书,才理解了封面设计的深意:在黑色的鱼群中,一条白色的鱼被鱼钩钓起。如果人类继续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党同伐异的手段对待彼此,那么,暴力就永远不会消失。
乌鸦小姐
坐标:上海
职业:动物饲养员
总有人要说话
十年前的夏天,我在北爱尔兰旅行。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的北部,被大西洋和爱尔兰海包围,拥有冬暖夏凉的温和海洋性气候。那个地方的夏天极为短暂,七月的平均气温仅仅只有17.5摄氏度,真正的夏天一般只有十天。但是短短两周的夏日阳光,紫外线却非常强烈,足以将人晒伤。
十年后的我,读《什么也别说》时,感受到一种身处北爱短暂炙热夏天的感觉——北爱尔兰绝不是一个看起来这么平和的地方。如今表面的脆弱和平背后,是人类多少冲突,多少杀戮,多少阴谋与阳谋,多少恨与恐惧的历史。
1801年,由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组成的大不列颠王国与北爱尔兰王国结成政治联盟,建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脱离联合王国,仅留下了爱尔兰岛东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与爱尔兰的分野,主要来自于宗教差异。爱尔兰人是爱尔兰岛的原住民,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罗马天主教传入后,原住民逐渐开始信仰天主教;而在北爱尔兰,有41.5%的人口为新教徒,41%的人口为天主教徒(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其中新教徒主要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移民后裔。
不难想象,北爱尔兰的新教徒中产生了亲英的“保皇派”,而天主教徒则世代渴望脱离英国,与爱尔兰统一,“新芬党”、“共和军”应运而生。北爱尔兰陷入与爱尔兰和英国的纠葛中,久久不能自拔。
《什么也别说》这本书写得太好看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格里·亚当斯和布伦丹·休斯民族主义军事组织“临时共和军”的领袖——该组织的目标是“终结英国在北爱的统治与建立一个新的、‘全爱尔兰的’(all-Ireland)爱尔兰共和国”。亚当斯和休斯一起策划了诸多暴力活动。杜洛尔丝·普赖斯和玛丽安·普赖斯是一对美丽时髦的年轻姐妹,来自有斗争传统的天主教家庭。她们加入了“临时共和军”,成为特别行动小组“无名氏”的骨干成员,实施了多起爆炸、绑架和谋杀。
以上所有这一切,都在亚当斯走上政治道路后,被他全盘否定。当休斯和杜洛尔丝在晚年承受曾经监狱中的绝食带来的身体问题,承受对曾经杀戮的悔恨时,亚当斯成为政党领袖,参加选举,矢口否认自己曾在“临时共和军”的暴力行动中有过任何参与。
在杜洛尔丝和休斯等共和党人眼里,亚当斯是阴谋家,是背叛者。亚当斯曾经为了巩固政治成果,而忽略英国政府的方案,最终让监狱中的共和党绝食者死去。步入政坛的亚当斯,全盘否认自己的共和党历史,他最擅长的事就是无论如何都不承认。与此同时,是亚当斯让北爱尔兰进入了和平——这和平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尽管很脆弱。
琼·麦康维尔,一个北爱尔兰十个孩子的单亲母亲被共和党人带走,留下她的孩子们在一生的伤痛中追寻母亲的去向。直到后来揭秘,是杜洛尔丝执行亚当斯的命令杀害了她。这只是一个案例,是千千万万被共和党冠以叛徒之名而杀害的北爱尔兰人之一。在人均间谍含量极高,甚至充满了双面、三面间谍的年代,可以想见,北爱尔兰的生活是怎样的恐怖。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血泪:人类因为宗教、民族、人种、政治等等的原因而兵戈相向——爱尔兰的新教徒,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德国的犹太人,土耳其的希腊人,每一个民族国家中的少数群体,太多太多的血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
人类缄默,什么也别说,把一切埋进黄土吧。但总有人要说话。“波士顿计划”中,那些历史的参与者一点一点揭露他们的记忆,但同时又带来诸多麻烦。要如何封存和保护这些记忆;要如何对历史进行审判;时至今日,要如何才算公正地面对血债,要如何才能维护脆弱的和平?
Elian
坐标:杭州
职业:文秘
人们必须互相倾听,但人们一直没有这么做
由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作为开头,作为十个孩子的母亲为何失踪而展开的作品,这是纪实文学,而我多希望这只是一本小说,所有的故事只是作者的构想巧合,偏偏人物鲜活得可怕,情节比电影的安排还要生动。
“试图放弃自由获取安全者,必定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安全。”实际上,在琼选择站利益立场时,已经注定了下场,即“妥协的代价”。纵观历史就会发现,结局通常是一个词,“妥协”,即所有人都不满意,身在其中没有人是最后的赢家,除非自身能够提升力量,拥有财富兼且掌握权力,否则就是“被妥协”后被当权者指定了命运的人,显然琼和亚当斯是一对高明的对照,当一个当权者指责平民有罪时,没罪也是有罪,这也是为什么琼的事情比黑暗还要见不得光,实际上是当权者进行名不正言不顺的错杀无辜,然而战争中无辜百姓何其多,给琼的十个孩子造成的伤害,在贝尔法斯特类似琼留下的无数个孩子造成的痛苦,等于陷入一生的噩梦。
北爱尔兰的矛盾对立实在太多,无论是宗教信仰、军队政权、意识形态,没有一个地方让人感觉到安全,只要有他者存在,就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对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德神父,如同迫降在地狱里的天使般散出圣光,“人们必须互相倾听,但人们一直没有这么做。”这里我想引用一段卢梭的话:“我们之所以爱我们的同类,与其说是由于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不如说是由于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因为在痛苦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出我们天性的一致,看出他们对我们的爱的保证。” 背负这沉重的杀戮痛苦,里德一直在帮助那些可能被杀害的人,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和平。
现在的北爱尔兰已经没有当年疯狂的枪战和爆炸案,在一个相对还算平和的时段里,别忘了这些黑暗的噩梦还不过百年,以史为鉴,深刻缅怀。
海伦鹅
坐标:上海
职业:风投
想象的他者与伟大的政治抱负是人类历史悲剧的注脚
这本书太棒了,尤其在当下这个因为不同信仰不同政治立场而造成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的时刻更值得被反复阅读。人类的悲剧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情景下却如出一辙。
《什么也别说》是一本通过受害者和革命者的个体经历讲述北爱尔兰在30年从和平抗议到恐怖袭击再到接受停火协议回到抗争原点的故事。从一开始因为不同信仰(新教徒vs天主教徒)而产生的社会割裂,再到不同政治立场而引发的恐怖暴力(爱尔兰的统一 vs 英国殖民统治)。一整代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付出了自己和无数人的代价,为了战胜想象中的敌人和他者,但一切都没有改变。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人们付出了许多流血牺牲的代价,为的是一个赤裸而绝对的雄心:将英国人驱逐出境。但这个抱负没有实现。“
最让我触动的部分是那些革命者在晚年的悲伤和痛苦。一位曾经的指挥官休斯想起那些因为他的下令而送上死路的年轻志愿军们的时候说,一直以来,他认为这些牺牲最终会因为爱尔兰的统一而得以正名,但这个目标并没有达到,他困惑地问道:“这一切tm的都是为了什么?”另一位在狱中发起绝食抗议以表政治态度的奥拉韦在谈起六位一起绝食抗议者的死亡的时候号啕大哭,20年来他的良心一直背负着这六个伙伴的死。“我tm什么都不在乎了,我要说出来,这些人死得太tm不值了!” 还有一位因在伦敦放置炸弹实施恐怖袭击而被捕狱后,几乎成了民族英雄一般的普赖斯期望,这些暴力是为了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在晚年她陷入了自我毁灭,最终死于药物和酒精,尸检发现她的血液里有抗抑郁药物,镇定剂和抗精神病的有毒混合物。在一次采访中她说“志愿军不仅会送命,志愿军还要杀人,明白吗?”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作“道德创伤”,士兵们如何解释他们在战争期间做出的违背良心的行为。无论是休斯,奥拉韦,还是普莱斯,在民族解放的理想破灭后,都无法合理化因为自己而牺牲的战友和下令杀害的敌人的无谓死亡。
作者意在探讨为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理想,普通人从和平抗议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恐怖袭击,以及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个体命运的沉浮和社会动荡后,他们又如何思考自己引发的政治暴力。“每个人变得如此习惯战争,他们已经无法想象还有其他可能。”现在依然如此。
书中以一位10个孩子的母亲的失踪串起了全书,30年后她的尸体才被发现,她的处决是由于被怀疑为“出卖者”。绝对主义者们认为,接受任何立场的改变无异于背叛,这使得大家恐惧被认为是叛徒而保持沉默,而这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割裂和损失。这也是书名《什么也别说》的由来。
引用书中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话:“难道一个人对悲剧的认知一定要取决于他的立场吗?数万年来,对大多数人种而言,人类是地球上每一个人的总集的概念根本不存在。这个称呼止于每个部落或语言群体的边界,有时甚至止于一个村庄的尽头。”
去年年底,支持脱离英国并且统一爱尔兰的新芬党在大选中终于成为了北爱尔兰第一大政党。书中人物的期望似乎看到了曙光,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暴力,是否也能获得这样的结局?暴力、暗杀、恐怖袭击、牺牲自己的一生、剥夺别人的性命,只为一个政治理想,这一切真的有意义吗?
一点
坐标:北京
职业:文案
个体的真相,应该不小于时代的真相
读书时候人总会下意识搜寻自己与书中的共同之处,熟悉的情感、背景、身份成了共情与共鸣船桨,以此渡到心里的什么地方。
但这本书对我来说,却充满陌生。超长的人名和近似的地名遍地横生,北爱尔兰的都市战火故事又完全有别于认知里的战争框架。人们怎么做到在子弹纷飞的街区出门买菜,或者藏在沙发底下只为躲避可能丢进卧室的炸弹?一阵敲门声可能永远带走一位母亲,一辆燃烧过后的货车可能是孩子们公认的乐园。
读完整本,我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想象力并不比现实强大许多。我难以想象,然而,这一切却是真实发生的。
事实上,真实可能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冷静、严谨、克制弥漫在每一页的行文之间。这也是非虚构的魅力所在。你能看到作者小心翼翼地摊开一小块世界,把其中盘根错节的弯弯绕绕悉数呈现。这复杂是如此令人着迷,因为人与生俱来的探索欲,也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现实里。
克制并不代表没有情感。也许这本书的关键词,「沉默」,已为此做好了解释。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沉默被认为是一种表达——有时是信息量最大的那种。它背后的意义可能是抗拒、保护、害怕、冲击。
不论如何归因,沉默的重量超过相同单位的具体词句。如果沉默是一种颜色,那它大概是白色:表面纯洁透明,却是所有颜色的集合。
在北爱尔兰,沉默是规劝,是策略,是信仰,是叛徒的选票,是地区问题的副产品,是一堵看不见的墙,是子弹——有时,它射向敌人,有时,它射向自己的心脏。
介于那句人尽皆知的经典台词「我有权保持沉默」,在大部分文化语境下,沉默都是自由的象征。但不沉默也是。正如书中的主角之一普赖斯在2005年所写:「我期待能自由地说出我的经历,这是我仅剩的自由了。」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情感验证,指的是对一个人的内部体验表示了解和接受,对体验本身「存在合理性」的承认。不论是什么样的体验。
也许这说明了,为何在书中,有那么多的关键人物在沉默多年后,选择不再沉默。为何「在奥拉韦开始向麦克斯讲述这个故事后,他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他开始哭起来,起初是抽泣,接着像个孩子般无法自己地嚎啕大哭。」
因为个体的真相,应该不小于时代的真相。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那些动辄七八个字的人名像魔法般在缩短。原因之一是你对他们越来越熟悉,原因之二是,这样的故事,你本来就不陌生。
· 往期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
📖 《聆听父亲》新经典
📖《超越身体边界》光启书局
📖《女人的事》新经典
📖《冷血》新经典·有象工作室
📖《虽然会胖,还是想吃完炸鸡再睡》磨铁·大鱼读品
📖《我,厌男》新星出版社
📖《凯列班与女巫》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天空的另一半2》磨铁·大鱼读品
📖《维塔》三辉图书
📖《阿尔戈》明室Lucia
📖《厌女》读客文化
📖《最好朝南》译文出版社
📖《唐行小姐》格致出版社
📖《两度》好·奇文化
📖《女性的力量》浦睿文化
📖《未完成的手稿》好·奇文化
📖《盐镇》新经典
📖《无情之地:冰峰168小时》新经典
Open Call
欢迎有意与「三明治阅读俱乐部」合作的出版机构与我们联系,每日书期待与大家共同促进读者、作者、编辑与出版机构的交流,让好的书籍被更多读者看见。
咨询请添加三明治明仔
微信号:ming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