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系统,像个“人”一样去生活 |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阅读俱乐部共读书目是由新经典出品的李颖迪作品《逃走的人》。
李颖迪从几年前开始关注“逃离者”这个群体,她前往过鹤岗、鹤壁等偏远的城市寻访,却也在北京周边同样遇见了选择类似生活方式的人。“家里蹲”、“躺平”,或当代“隐居者”,她持续追踪这些主动选择逃离的人的故事,走进他们紧闭的家门,也打开他们的内心,最终完成非虚构文学作品《逃走的人》。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Jasmine
职业:自由撰稿人
坐标:杭州
一次关于生活选择的探寻
《逃走的人》写的也像是我的故事。对我来说,“逃离”也是一个挺重要的议题。在过去七八年时间里,我从一份工作逃到另一份工作,我也不知道我具体在逃离什么,有时只是因为“如果不离开当下的工作环境,我就活不下去了”。在一份份工作中,我试图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但我找不到。我只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这也许就是我想要逃离的原因。
可是我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呢?作为读者,我能感受到本书的作者李颖迪其实也处于这种想要逃离的困顿之中。但她觉察到了自己的困顿,想要找到一种解法,或者想要看看别人是如何做出这种选择的。把自己作为探索问题的方法,用皮肤切身体会那个当下的自己,并以文字呈现身处于这种处境中的感受,这样的写作非常真诚,好像也让我在鹤岗的雪原里徘徊了很久,除了身体上能感受到的寒冷,心灵上也切实地去体验那些困顿、疑惑带来的朦胧的感觉。
人确实都希望在被困住的时候,去另一个地方转转。但比起鹤岗,大理、丽江,三亚,甚至是泰国的清迈,这些温暖的地方更让人神往,让人充满希望,就连《还珠格格》里小燕子五阿哥劫法场后流亡,都想要去明媚的大理过上幸福的日子。但这些年来,大理、清迈已经太精致,也太“中产”了。大理的民宿、清迈的米其林泰餐,都已经成为精致人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像书中的林雯、王浩,那些被困在富士康流水线上、客服坐席小隔间里的人们,被捆绑在那里被异化成工具的人们,要怎样才能过上人的生活呢?他们难道就没有退路了吗?
那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退路呢?什么才算是真正“好的生活”呢?书中,学者袁长庚提到,“过去四十年人们对于生活逻辑和生活哲学,只有一套单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停下来,躺平,不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在别人眼里是不正常的。”即使要逃,也要逃得精致优雅。隐居或躲起来生活一段时间,只是为了更好地重新出发。裸辞、GAP,或者任何一次随心而做的决定,都要在个人简历上好好包装一下,才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规划,不会随意脱离轨道的人。
这两年,大家都流行在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或者崇尚松弛感。但每个人的旷野都不尽相同,或者说到了真正退无可退的时候,我们好像才会有那一种一跃而下、跳入旷野的勇气。因为我们想要活下去,而这时候用哪种姿态活下去更好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需要通过逃离当下,来辨认我们与那个环境的不同,确认自我的存在,卸下那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松弛感。
实际上,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也像是跟随着李颖迪的脚步,去做了一次关于生活选择的探寻。书中很多地方都会让我想到一些电影,一些在边缘城市拍摄的电影,比如《路边野餐》之类的。现在身处城市里的我们透过这本书,去看那些去到鹤岗、鹤壁、燕郊、乳山等边缘城市的人的生活,去想象另一种生活,去共情、去体会。当我意识到自己好像要对这种生活生发出一种浪漫的时候,我又会因为书中真实的死亡而冷静下来。这就好像是一个正态分布。在那些边缘城市里,大部分人也还在重复着过去的生活,只有少数人走向了极端,少数人走出了另一条路,就像作者在致谢里提到,林雯说“就像我从卧室走向客厅,走了很多年,我可以随便在客厅里待多久了”。
桢桢
职业:自由职业
坐标:云南
与其说是逃跑,不如说是面对
好久没有两天读完一本书的经历了,逃跑的人给了我一种感受,一种奇妙的亲密,我走进了陌生同类的生活。本质上自己也是“逃跑的人”,两年前从北京的事业单位辞职之后,就一直在不同的城市漂流,至今为止已经旅居了三个国家,十几个城市,而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冬天不冷。今年年初结束了一年半的漂流生活,正式在这个西南边陲小城住下了。这里在气候上几乎是鹤岗的反面,没有一年四季的分明,只有雨季和旱季。作者写到,当我和这些人相处越久,越发现他们更像是延续着此前的生活。我也同样。在这里我几乎没有和当地人社交,每天所做的事情和两年前无异,康复,跳舞,工作,阅读,周而复始。
书中提到了袁长庚的一个观点: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不管你身处什么社会阶层,不管你是什么生存背景,在很大程度上都共享着一整套生活逻辑。富人也好,穷人也好,城市人也好,农村人也好,虽然你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不一样,但你总是有所期待:一个人就应该好好劳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定积蓄,或者让你的后代实现阶层跃升。这是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在心理层面上留下的最大公约数。
本质上我们都在被集体潜意识所控制。集体潜意识是人们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代遗留下来的心灵痕迹,就好像深埋在海底的冰山,我们不会时刻察觉到,但它却时时刻刻发挥作用,影响海面上冰山移动的轨迹。赚钱,结婚,买房,买车,生子,就这样过完一生。这样的一生就是不好的吗?其实不然,在取得每一个进步的瞬间,都有着稳定的,幸福的一面。
与其说是逃跑,不如说是面对。面对稳定背后的种种不稳定,面对熵增,面对孤独,面对接下来数十年浩瀚的,冗长的,寂静的时光。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在鹤岗的年轻人也并没有彻底躺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赚钱,只不过赚钱的方式不再是去公司或者单位上班而已。
这本书后也像一个轻轻的提醒,告诉我不要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背对时代的倦怠,在自己的房子里养猫,起舞和消失”。消失是渐渐发生的,当一个人决定消失,需要离开大的群体(公司,学校),离开小的团体(亲人,朋友),渐渐的习惯一个人的状态,消失也便可以做的悄然无声,留下诸多猜测。
可颂蔷
职业:编辑
坐标:青岛
哪怕只是精彩一段,也很了不起啊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说实话,前面几个人各自逃走的经历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正如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描述一样“没什么可说的”又或者“毫无波澜”。直到王荔的失踪才让我加快了阅读的速度,最后几章一口气匆匆忙忙,合上书页,长舒了一口气。
我和王荔或者书中大家渴望“躺平”的选择相反,我逃去了需要“站起来”的地方。抑郁最严重的那年刚好毕业,朋友们几乎都加入了考研大军,但那时我连和人正常沟通都很困难,哪怕下楼丢个垃圾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如何去追赶大家的脚步?不过脑子里有一个想法:我想独立,我得站起来,我要试试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妈妈很反对,但我心里就是拧着一股劲,我害怕自己会被抑郁吞噬,我想和它殊死一搏。大概就是抱着这种信念我离开了家,前半年很不如意,6个月换了4份工作,没有社保也没有存款,每天想哭的时候我都会打开手机前置录下来,这个方法很有效,再委屈无助的开始,也会结束在看着镜头里狼狈的自己破涕为笑。在这种倔强下我活下来了,工作步入正轨,也渐渐康复了。
我比王荔和书中的角色们幸运很多,看到她最后去找海哥说话时,我知道那是一种求救,可惜没有人懂她,而我的每次求救,都被那时的爱人、友人和亲人托住了。每一次认真想和她们告别的时候,哪怕她们无法感同身受,却还是毫不倦怠地给我一些回应,尽力拉一拉我,真的很感谢。王荔的选择很勇敢,那也是她自救的方式,我相信她已经和妈妈团聚了,陪妈妈过了母亲节。
书中有两个问题“这种逃离能不能通向自由?”内卷躺平、结婚不婚、生育丁克都是人赋予的意义,自由与否也是自己说了算,一旦说服不了自己,那么逃到哪里,心也是不自由的。
还有就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否可以更多样化?”我认为是的,这是肯定的。哪怕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循规蹈矩,最终殊途同归,也能各有各的精彩。精彩一生太难,哪怕只是精彩一段,也很了不起啊。
不二
职业:广告文案
坐标:上海
远离系统,像个“人”一样去生活
对我来说《逃走的人》的关键字,不是“逃”,是“人”。
他们选择从系统里逃遁而出,不再是系统里的社畜、牛马,是吗喽,是狗,是孙子,是螺丝钉,或者一颗濒临碎裂的齿轮。他们只是遵循着身而为人的本能,勇敢地离开了不适合的环境,也许还不知道离开之后去做些什么,但他们知道他们不想如此。
不想日复一日地在大城市,在工厂,在电话旁,电脑旁,用生命与健康换取钱财,再用辛苦赚来钱财去购买欲望来填补空虚的精力。
于是选择去系统之外的地方,在一个不大但足够安身的居所里过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选择养几只猫或者种些植物,选择通宵打游戏或者下午起床,选择在冬天邀几个朋友吃烧烤,然后回到有暖气的家里各自躺倒在沙发上发呆。
脱离社会赋予的复杂属性,只以“人”的身份,简单生活,只是生活。在欲望如5G般覆盖生活的当下,能远离“成功”的诱惑,避开“成就”的威逼,就已经足够值得尊敬。
也许有一天,我也有幸能鼓足勇气像他们一样远离系统,像个“人”一样去生活,那时,我将再以同行者的身份,再次阅读这本《逃走的人》。
洋一
职业:医药合成研发
坐标:江苏
“我可不可以不这么活着?”
书中一闪而过的一个地名,内蒙古伊图里河,这是我出生并长到十一岁的地方,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遇到这个我不知是否能称之为故乡的地方。
伊图里河也曾经人烟兴旺,计划经济时期,远去他乡求学的人也终究会重新回去落脚,伊图里河一山相隔两个小镇,我们称作伊东和伊西,我出生的伊西有全套依靠铁路运作的生产线,机务段,铁路段,水电段等等,还有配套的铁路医院,铁路派出所,铁路中小学。
千禧年前后,小镇建了最后一批分配住房,在我七岁那年我的父母拥有了购买资格,那年他们以四万块钱买下了七十多平的两室一厅,楼号为49,在伊图里河不再有比49这个数字更大的居民楼号了。后来在全国四万亿大放水大搞地产基建的背景下,我父母以骨折价一万块出头又卖掉了那套房子。
一座小镇就如同将要坏死的毛细血管,大量为此供养的人随着铁路系统撤退合并走向其他县市,离开,烙印在我们心里,是有能力的象征。
而再次见到这个地名,居然是与“逃走的人”相关联,远方的人想要低廉的生活成本,有限度的人际交往,躲在类似于鹤岗一样的城市。逃走的人,逃掉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在剧烈的经济洪流冲击下,裹挟的人们的观点的最大公约数,买房买车,生娃,买学区房,上好大学,再次结婚生育背上房贷。
“我可不可以不这么活着?”我想,这就是每一个逃离自己生活的人,问自己唯一一个问题。
沃尔泽提出的“自愿型社群”是一种自愿的联合,意味着如果你想要退出,你总可以退出。多好,就像你可以走入结婚,你可以选择离婚。如果我们敞开胸襟支持所有的自愿选择,相信自由主义下个体的追求,那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们又想从书里看到什么?
因为自由是残忍的,并非没有代价的,难以克制地扪心自问,“我挣脱开生活中巨大的惯性,远方真的有我要的自由与美好吗?”整本书看完,我依然没有答案,因为每一个走去远方的人也没有答案。你可能拥有了不被打扰的生活,较低的生活成本,若即若离的人际关系,也可能得到的干燥苦寒的冬季,抑郁的状态,和与自杀情绪的对抗。
“走去远方”总是在人心里处呐喊,回想我的留学生活,难道不也是一种“逃走的人”,但好像我们不会把留学和出国工作的人与文中“逃走的人”相关联,但在我心里这其中有巨大的相似性。虽然海外的生活上限可以很高,但其实下限也可以很低。面对学业和工作压力,外加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天然在他国的环境中就成为了边缘人,所以我同时获得不处于主流文化中的自由感,和身为边缘人的被孤立感。
“出国的人”和“逃走的人”的不同点,或许是经济实力的差别带来的回转余地。但,我也看到了很多在所谓“出国”的光环中,经济的困境和失败后内心挫败的人,只是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土地上上演着同样的故事。
但,“逃走”又有什么不好呢,这毕竟是自愿选择的生活,自由意志会在凝滞的空气中撕扯出一口呼吸的口子,让人觉得,我活着。“逃走之后又回去”又有什么不好的呢,高度流动性的社会就是给你关上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走出去从来不意味着成功,也不意味一定拥有终点,但“逃走”这个行为本身就充满了勇气,虽然“逃走”这两个字在社会话语体系里仿佛是懦夫行为,但在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个个有别样生命力的人。
· 上一期阅读俱乐部 ·
· 更多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
📖《道德故事集》磨铁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磨铁
📖《奇想之年》新经典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客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新星出版社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浪花朵朵
📖《我的母亲做保洁》光启书局
📖《什么也别说》格致出版社
📖 《聆听父亲》新经典
📖《超越身体边界》光启书局
📖《女人的事》新经典
Open Call
欢迎有意与「三明治阅读俱乐部」合作的出版机构与我们联系,每日书期待与大家共同促进读者、作者、编辑与出版机构的交流,让好的书籍被更多读者看见。
咨询请添加三明治小讯
微信号:sandw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