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去六年盘桓在各大榜单上的法律图书 | 书单

2016-04-23 田书君 麦读


检验一本图书的含金量需要多长时间?一年应该足够了。今天的榜单盘点从 2010 年到 2014 年底的法律好书(不一定是畅销书),榜单由麦田书坊综合自各大电商网站图书版块、各大知名报刊排行榜和百道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提供一点参考。现代人习惯了阅读之前先看书单,这是阅读成熟的表现,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好书遗落道旁。榜单里没有出现,你早已备上书架的图书,欢迎在评论里推荐。对于点赞最多的一条推荐,将赠送以下十一本图书中的一本。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美]杰弗里·图宾 著 何帆 译

2010年4月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一向鲜为人知。1979年出版的《最高法院弟兄们》,刻画了伯格法院的大法官群像,讲述了许多重大判决的幕后隐情。《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则将视角转向伦奎斯特法院与罗伯茨法院,客观叙述了1980年至2007年间,在堕胎、民权、政教关系等议程上,最高法院内部观点交锋与立场变化的历史。专栏作家杰弗里•图宾通过采访现任大法官与70多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传形式,描述了伦奎斯特、奥康纳、罗伯茨、肯尼迪、斯卡利亚等大法官的个性、理念与成长经历,生动阐释了大法官们的个人偏好、政治派别与判决意见间的关系。该书几乎涉及最高法院近17年来所有重要判决内幕,捎带穿插了联邦党人协会、美国法律与正义中心等保守派组织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图宾善于拿捏材料,讲述故事,许多珍闻轶事,经他的生动笔触娓娓道来。人们将会在这本书中读到:亲手将小布什送进白宫的奥康纳,最终为什么与总统反目成仇?同性恋法官助理如何改变了最高法院的法律文化?为什么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那么厌恶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却拒绝将其推翻?克林顿总统为什么最终放弃提名一位政治家出任大法官的想法?右翼保守派势力为什么要坚决抵制艾伯特•冈萨雷斯与哈里特•迈尔斯这两位铁杆保守主义者出任大法官?托马斯大法官为什么在庭审时一言不发?图宾的细节刻画,完美呈现了大法官们黑色法袍下的另一面:肯尼迪的闷骚、伦奎斯特的「赶时髦」、斯卡利亚的孩子气、奥康纳的突发奇想、托马斯的特立独行、布雷耶的长袖善舞、苏特的隐士气质。也正因于此,《纽约时报》才将本书作为2007年的十大好书予以推荐。

 

部分目录

第一部

第1章 联邦党人的思想战

第9章 向左走,向右走

第10章 保守主义节节败退的一年

第二部

第11章 危机边缘

第12章 紧锣密鼓

第13章 最终输家

第三部

第14章 开放年代

第15章 法律文化

第18章 「我们行政分支不会这么做」

第四部

第20章 出自上帝的「G」

第24章 「我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

第25章 司法最低限度主义?

 


批评官员的尺度

[美]安东尼·刘易斯 著 何帆 译

2011年8月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民众关于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律师的形象。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民众关于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律师的形象。

部分目录

批评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译者序)

第一章 「关注他们的呐喊」

第二章 蒙哥马利的反击

第三章 南方的忧伤

第四章 初审失利

第五章 媒体噤声

第六章 自由的含义

第七章 言者有罪

第八章 「人生就是一场实验」

第九章 伟大的异议者

第十章 「三天过去了,共和国安然无恙!」

第十一章 向最高法院进军

第十二章 「永远都不是时候」

第十三章 最高司法殿堂上的交锋

第十四章 批评官员的自由

第十五章 「这是值得当街起舞的时刻」

第十六章 判决背后的纷争

第十七章 连锁反应

第十八章 「舞已结束」

第十九章 重绘蓝图?

第二十章 乐观主义者

  


宪法学讲义

林来梵 著

2011年8月


《宪法学讲义》原为林来梵教授在浙江大学讲授本科《宪法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全套课堂讲义录,其中也吸收了作者于2009年调动到清华大学法学院之后讲授该课的一些内容。全书力图从「规范宪法学」这一富有个性的立场出发,对宪法学的内容做了体系化的阐述,间中还不时针对国内的主流学说,引导学生做批判性的学术思考,并对一些本身就有重大争议的问题,提出个人独特的学术见解。《宪法学讲义》在语言表述上也保留了作者课堂讲授的原有风格,轻松活泼,寓庄于谐,深具「临场感」。
 

目录
写在前面

绪论

第一编 宪法学总论

第二编 国法秩序的纲领

第三编 宪法的基本内容

附录

本科《宪法学》课程进阶学习推荐书目


☘ 


谁来守护公正

[美]布莱恩·拉姆 [美]苏珊·斯温 [美]马克·法卡斯 著

何帆 译

2012年12月

 

美国总统位高权重,仍须定期更替,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却终身任职,深居简出,在被称为「大理石神殿」的宏伟建筑内审理案件,发布判决,守护着宪法与公正。一个拥有三亿多国民、上千枚核弹的超级大国,司法公正为何交由这九人守护?在这条司法「流水线」上,作为最终产品的「公正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美国人民又凭什么信任他们的司法能力和职业操守?带着上述疑问,公共事务电视台(C-SPAN)采访了九位现任大法官和三位离任大法官。所有大法官出镜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这在美国历史上尚是首次。这些珍贵的访谈记录,都收录在这本书内。

 

书中,大法官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详细解读了美国最有权力,也最为神秘的政府机构的内部运作。他们畅谈自己的司法理念、奋斗经历,对最高法院的决策内幕也不讳言,大量内容都是首度公开。中国读者可以藉此了解到:美国最高法院如何看待民意?民意「一边倒」的案子,会不会影响大法官们的判断?他们如何处理与国会、白宫的关系?喜欢什么样的庭辩风格,对律师有何建议?内部会议由谁说了算?判决书由谁起草?他们用不用Google检索资料,上不上Twitter发言,会不会在iPad或Kindle上阅读案卷?为丰富大家的理解,书后还附上了对最高法院现任书记官、前法官助理、前首席政府律师、出庭律师、资深记者和历史学家的访谈,从不同视角,向读者全面展示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渊源、职能定位和传统文化,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些「法治与公正的守护神」。

 

部分目录

译者导言: 探寻守护公正者的内心世界

序 言

约翰·罗伯茨:我们并非政府的一个政治分支

安东宁·斯卡利亚:我只喜欢大功告成的感觉

安东尼·肯尼迪: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克拉伦斯·托马斯:我更喜欢聆听和安静地思考

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全力以赴,办好下一个案子

斯蒂芬·布雷耶:这里没有党派纷争与拉帮结派

塞缪尔·阿利托我:我不喜欢模棱两可的语气

索尼娅·索托马约尔:这里肯定没有公众想象的那么轻松

艾琳娜·卡根:穿上法袍,你就不再是平时的你

约翰·保罗·斯蒂文斯:我只是很喜欢这份工作

桑德拉·戴·奥康纳:对法官的批评之声让我忧心忡忡

戴维·苏特:这使得每个人都有了真正的参与感


☘ 


杀戮的艰难

张娟芬 著

2013年1月

《杀戮的艰难》是台湾「废除死刑协会」积极推动者、作家张娟芬的代表作,出版后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广发的关注和讨论。作者张娟芬于此书回溯沸沸扬扬的2010年,亲身采访死刑犯,让大众看见死囚在罪刑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剖析台湾司法制度在执行死刑上尚存在的缺失与不健全,让大家深思以暴制暴之下仍暗藏的问题。本书提供一个空间更宽广的思考平台,让社会大众能以更多元的角度来衡量生命的重量。

 

部分目录

Ⅰ.思考

杀戮的艰难

绕着死刑走一圈

我只愿意为你朗读

Ⅱ.行动

被害人保护与死刑争议

无罪推定原则不能让步

暂停死刑执行才能避免错杀

检察官与法官犯错,全民埋单?

莫忘林琼嘉-死刑为什么会误判?

从制度面支持被害人家属

「马政府的圣经」

废死联盟致台湾的公开信

大法官的成长

飘洋过海来看你

从「受害者」到「反抗者」

卢正你在吗?

汤英伸案的意义

Ⅲ.见证

废死释宪的折返跑

媒体的废死观点

 


我们人民:奠基

[美]布鲁斯·阿克曼 著 汪庆华 译

2013年2月

《我们人民:奠基》所收录著作即将展示,现代美国政府并不是在1787年的那个「神奇时刻」一蹴而就的,其时,一小组胜利的革命者齐聚费城,以我们人民的名义提议了一部新宪法。恰恰相反,它是两个世纪以来革命斗争的产物——在此过程中,每一代人都见证了新群众运动的努力,它们改造了18世纪的建国遗产。有时候,这些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政府的目标和方法;有时候,努力只能产生更为有限的调整。但是没有这些不间断的革命性改革的努力,美国的18世纪宪法早就将为一系列新宪法所替代——而这正是在法国与世界许多地区发生的故事。作者布鲁斯·阿克曼,是美国当代宪法学家与政治理论家,1943年出生于纽约市,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1964年)和耶鲁法学院(1967年),自1987年始担任耶鲁大学斯特林法学与政治学讲座教授。阿克曼教授在政治理论、美国宪政与比较宪法领域内均有卓越的原创学术贡献。他的代表作品《我们人民》多卷本被认为是「过去半个世纪在整个宪法理论领域内所进行的最重要的工程」,2010年因《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的出版而人选《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

目录

序言

总译序 

第一编 发现宪法

 第一章 二元民主制

 第二章 两百年的神话

 第三章 一部宪法三种政体

 第四章 中期共和国

 第五章 现代共和国

 第六章 解释的可能性

第二编 新联邦主义

 第七章 普布利乌斯

 第八章 失败的革命

 第九章 日常政治

 第十章 高级立法

 第十一章 为什么是二元民主制?

致谢

索引


☘ 


我们律师

张思之 著

2013年3月

《我们律师》是《我的辩词与梦想》(新版)的姐妹篇,收录了张思之律师对律师行业、社会问题等所撰写的各类散杂文,包括律师执业心得、案件时评、办案经历回顾、演讲词、为新书撰写的序言后记等。张思之先生被称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曾担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律师辩护组组长。90年代后代理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包括一些重大的政治案件。

 

部分目录

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代序)

第一部分

看红日涌起碧波间

——十年律师,一束心得

行云流水,朴实无华

——辩护词漫话

「三辩无罪」辨析

——证据札记

第二部分

司法裁判首应经住现实检验

——消防功臣陈峰被陷有罪辩诬(一)

忍看无辜遭冤被囚奈何天

——消防功臣陈峰被陷有罪辩诬(二)

「干脆把他关死算了」,凭什么?

——杨志杰爆炸案剖析

枪决「罪犯」为何如此急急?

——对邱兴华死刑案的程序质疑

一份编织罪状、错漏百出的终审裁定之辨析

——兼为冤魂曹海鑫辩

媒界在审判席前的抗辩

——《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与记者戴煌被诉名誉

玩弄证据,背离正义

——读李庄案一审判词有感

第三部分

何故捕我律师?

一一为「台安律师包庇案」辩诬

刑讯逼供何时了

——兼议律师李奎生案的风波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代后记)


☘ 

人权 法治 民主

罗隆基 著

2013年10月

 

本书以罗隆基所关心的政治常识为主题,分三辑:人权是什么、法治是什么、民主的意义。精选罗隆基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间所发表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原作三十篇,为读者提供一脉关于现代中国政治的思想借鉴,反映了当时学者对学术理论问题的思考,供学术界研究、借鉴、批评之用。罗隆基(1896-1965),男,字努生,号鲁参,江西安福人。他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

 

部分目录

第一辑

人权是什么

论人权

告压迫言论自由者

汪精卫论思想统一

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

人权,不能留在约法里? 

我们不主张天赋人权

「人权」释疑

我们要生存权

第二辑

法治是什么

我们要财政管理权  

约法与宪法

什么是法治 
训政应该结束了 权力与效率 
第三辑 
民主的意义 

我对中国独裁政治的意见 

民主与独裁之理论的比较 
中国目前的政党问题(上) 
中国目前的政党问题(下) 
民主的意义 
政治的民主与经济的民主 

中国的政治前途 


☘ 


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

徐忠明 著
2014年1月


《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是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来思考和写作的结集。全书分五个栏目,从「核心观念」「器物与图像」「档案虚构」「人物与制度」「诗与小说」几个切入点对我国古代法律进行了跨学科考察。所涉内容,既有概念解读、人物考证、文化解释,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考索、律条档案分析等。如通过对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镜高悬」匾额和古代典籍中听审插图的考释和解读来考察司法意义,还原古代司法实践的场景,深入探究司法权力背后的运作机制,解释司法官员与诉讼两造的心态模式和行为策略,评估司法实践之于社会秩序形成的作用与意义。本书作者通过勾勒和描述中国法律史图像,冀以改变目前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格局。

 

目录

法与律

法与正义早期中国「法」观念起源

道与器一种关于「律」的文化解说

器物与图像

明镜高悬一块匾额的司法意义考释

索象于图明代听审插图的文化解读

虚构的档案

虚构与真实明代司法档案的修辞策略

台前与幕后解读一起清代命案的真相

人物与制度

包公:历史形象与断狱故事考论

诉讼代理?清代抱告制度考论

诗与小说

送法下乡?《诗经?甘棠》事志考释

替天行道与江湖世界《水浒传》读后

参考文献

 



公共舆论的力量:19世纪英国的法律与公共舆论

[英]A.V.戴雪 著 戴鹏飞 译

2014年1月

《公共舆论的力量》为戴雪研究英国法之著名作品。戴雪选取独特角度,研究19世纪英国政治法律变迁与英国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舆论思潮之间的深刻关系,是理解19世纪英国政治法律史不可或缺的、充满洞见的著作。本书由12次讲座构成,逐次论述了法律与公共舆论的关系、特点,以及19世纪英国的三个主要立法时期,即托利党主导的立法停滞时期、辉格党主导的边沁主义时期以及19世纪末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集体主义立法时期。   

 

经由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国家及时代,其立法如何较为迅速地体现了社会阶层在不同时期的利益要求和意见,并能初步了解现代社会中立法和思想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

 

部分目录

第一讲 法律与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

第二讲 英国立法舆论的主要特征

第三讲 民主与立法

第四讲 三种主要的公共舆论思潮

旧托利主义或立法停滞时期(1800—1830)

边沁主义或个人主义时代(1825—1870)

集体主义时代(1865—1900)

第五讲 旧托利主义或立法停滞时期

第六讲 边沁个人主义时代

第七讲 集体主义的兴起

第八讲 集体主义时代

第九讲 边沁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影响

第十讲 立法舆论的逆流和支流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美]艾伦·德肖维茨 著 黄煜文 译

2014年1月

作者德肖维茨从法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权利的来源,用语简练,层层深入,丝丝入扣。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德肖维茨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律师与法学教授,其在中国已经出版的作品都广受欢迎。这本书主要从法理学的角度探讨个人的权利来自何处。在这本书中,德肖维茨提出了一种全新而令人信服的答案。传统的理论中有权利来自上帝,来自自然法——「天赋人权」,来自法律的规定等等说法。德肖维茨既怀疑真的存在位于宪法与法律之外的自然法?我们如何知道自然法说了什么?而权利为什么会随时空不同而变化?另一方面,如果权利不过是人类法律的产物,为什么我们允许权利凌驾于人民意志之上?少数人的权利可以胜过多数人的意志,其论证的基础何在?由此,德肖维茨主张权利并非来自上帝、自然、逻辑,或是仅仅来自法律。

 

部分目录

导论 权利来自哪里

第一部 权利的来源

 第一章 权利是什么?

 第二章 造物主是权利来源吗?

 第三章 自然是权利来源吗?

 第四章 权利还有其他「外在」来源吗?

 第五章 立宪民主真的需要权利外源理论吗?

  第七章 自然法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虚构?

 第八章 什么才是权利来源?

第二部 经验作为权利来源的一些挑战

 第九章 总有正确答案吗?

 第十一章 经验取向是否会混淆哲学与社会学?

 第十二章 权利会产生恶行吗?

第三部 在特定议题上运用经验权利理论

 第十四章 经验权利能否箝制多数决的滥用?

 第十五章 「生命」权存在吗?

 第十六章 不受政府检查的权利存在吗?

 第十七章 要求政教分离的权利存在吗?

 第十八章 迁徙的权利存在吗?

 第十九章 动物有权利吗?

 第二十章 死者能对自己的器官主张权利吗?

结论 权利的未来 

注释



2016 年法律图书春季榜

郑戈:法学院大一学生的读物推荐

2015 年双 11 法学新生入门十大好书推荐

这些案例书比弗兰克·安德伍德总统中枪门更精彩

制造斯卡利亚:花絮永远没有正片精彩

一堂私房课:备战 2016 司考

2015 年法学教授读什么?(第二辑)

2015 年法学教授读什么?(第一辑)

【法律英语升级】耶鲁课堂上的法律英语写作

【法律英语升级】法律英语写作课

《法治周末》 2015 年十大法治图书

2014 年度十大法治图书

Amazon 2015 年度法律题材畅销书

BIBF 北京书展外文图书抢鲜书单

《纽约时报》 2015 年度法律题材畅销书

律师成长书单

124国家宪法日 竟然也要买买买

法律人不该忘记读的两本书

不要等炸弹降落后才去了解他们

用文明抵抗战争 | 胜利日书单

4.23 世界读书日 公民阅读书单

中纪委推荐阅读的7种法治图书

理解依宪治国必读的10本入门好书

对法律人影响最深的十本书,你读过几本?

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



心中默想一个单词然后回复,可以查看麦田出品的所有图书和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