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科学家又发现治疗新冠新药?双黄连之后,你竟然还来忽悠我!

洪广玉 往事陈列馆 2022-06-11

| 这个所谓的“抗新冠新药”,其实跟“双黄连口服液”一样只做了体外实验。

  比双黄连更不要脸的是,它的体外实验甚至都不是拿新冠病毒做的,竟然就敢声称“抗新冠”。

 

 

今天一早,就看见朋友圈在分享一则好消息:我科学家发现新冠治疗新药,并获发明专利授权。


说实话,疫情闷了这么久,只要看见一丝希望透过来,谁能不高兴呢?更别说,还是中国科学家做出来的研究。网上也是一片沸腾,直呼科学家威武。



 去年底,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抗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被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时,我也特别高兴,并给张教授发短信表示祝贺(因过去采访有他的手机号),并顺便请教问题。

 

抱着为国产新药自豪的心情打开文章,然而,两分钟后我就懵了:


这哪是什么新药!这是在放卫星啊!


最让人愤怒的是,这种误导人的手法已经用过一次了,它就是2020年“双黄连口服液”!只不过,这一次又加了点“专利”的障眼法。


跟双黄连一样,只做了体外实验

 

先给大家简要回顾下当年“双黄连”的“重磅“新闻:

 

 

2020年1月31日,权威媒体发布了“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由于当时对新冠的恐惧,新闻发出来10分钟后,网上双黄连便卖断货,各地药店前都是排队买双黄连的人。

 

然而,很快就有专业人士出来打脸:你这个双黄连口服液,只做了半天的实验,还只是体外细胞实验,根本没有说服力,连安慰剂都算不上!

 

因为民愤太大,搞得主流媒体只能出来圆场:别抢了,双黄连还没有临床实证!



就连某中医院士也出来说,这个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那么,这次所谓的“发现新药“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测试了一种叫做千金藤素的物质,发现这个药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


那么,重点来了,在哪里发现?原来跟上面的那个双黄连一样,还是体外实验!

 

这里先插播一则新闻,就是今天的报道出来后,跟“千金藤素”有关的股价大涨,其中大理药业涨停,云南白药上涨8.66%,就连跟千金藤素没关系只是碰巧名字挨边的千金药业也迎来涨停。



 跟当初的“双黄连”真是一个味!

 

话再说回来,这次当事人学聪明了,弄了个“发明专利”来背书,但正是这个发明专利,恰恰暴露了它在欺骗——这个后面再说。


接上面,相关报道非常鸡贼,提了一通数据,却完全不说这个数据只是“体外实验”结果,连动物实验都没有!更别提用在人身上的临床实验。

 

这里简单地给大家说明一下,体外实验结果离一种“新药”的成立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因为体外实验只是药物研发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步要走。体外实验有效的成分,大部分到了动物实验这步就淘汰了,而动物实验有效的也未必最后管用,到了临床实验还会发现还是行不通,最后能胜出的凤毛麟角。


后期被淘汰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是完全没有功效,或者说有一点功能,但安全性欠佳,要达到起效的剂量,副作用又太大,又或者说可能有点效果,但完全不如已有的药物。

 

虽然概率低,但我们也不能把体外实验有效的东西一棍子全打死。那么,对于这次拿来宣传的“千金藤素”,业内人士怎么看呢?


我截了个评论给大家看看,这个作者是中科院毕业,专注搞药物研发的。


 

还有更多药物方面的网友的评价。



过于专业的东西,大家看不懂也没关系。总之,无论从药物活性还是安全性,围观的业内人士都不看好,认为连“药”都称不上。

 

而且,要特别要提醒的是,“千金藤素”这个物质并不是新发现的,2020年就在做研究了,为什么两年过去了,这个药还没有动物实验的结果?

 

是没做还是效果根本就不理想?你去猜!


发明专利暴露它根本还不是药


 

说到这,有人就会说,这次拿到了发明专利呢!

 

这也是忽悠外行人,发明专利跟它是不是药品、能否成为药品一毛钱关系没有。

 

所谓“药物发明专利”五门八门,其中并不都是新药专利,新的天然物质提取方法、制备方法等等也可以申请专利,但这些跟“治疗”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这次的“千金藤素”到底是什么专利?宣传稿没有说,但其实给了发明专利证书的图。


根据这个图片,我直接去国家专利库检索了一下,然后就看到了这个“发明专利”的详情:

 


我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所谓的专利是啥意思:

1、“我们找到一种穿山甲冠状病毒” ;

2、 “我们通过这个病毒做了些体外实验,选出了一些化合物”。

 

看到这里,我才猛然惊醒,好家伙!好家伙!我前面还说是做了体外实验,但就连这个体外实验也不是拿新冠病毒做的,而是拿这个“穿山甲冠状病毒“做的!虽然这两个都叫冠状病毒,也有一定相似性,但并不是一个东西啊!

 

你连新冠的体外实验都没做,你怎么就好意思宣称是“新冠治疗新药”?

 

看到这里,我已经完全无语,这脸皮厚的程度完全可以跟之前的“双黄连口服液”那帮人媲美了。


总结




我们并不是有意给大家泼冷水,也不是见不得自家科学家做出成果。而是,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假,更不能“放卫星”,中国在这方面吃过大亏。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大家虚假的希望,以后大家会怎么看待中国的科学家?




往期文章


    ·小麦青贮,不会影响粮食安全

   ·强制入户消杀,真的有依据吗?

   ·从社区中医师到国家级防控专家

   ·世卫组织肯定中医药治疗新冠?只是软文

   ·建议给连花清瘟做个独立的临床对照实验

   ·疫情的两种代价,你选择哪一种?

  · 315晚会的“老坛酸菜”,为什么要捂大半年?

  · 防疫背后的“代价”是必然的吗?

  · 小学教师言语霸凌学生反映了什么问题?

· 曾光:新冠病人没有死,防疫人员累死了!不赞成!

· 新冠源头的那些流言都有结果了吗?

· 根本不存在“假盐”

·【视频】“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