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DRG应用第一坑:ICD编码
e医疗专栏作家:朱杰
医渡云高级产品总监
上文书说到当DRG这件事情被当成管理抓手的时候,对医保可以管支付管定价,对医院可以管理效率管质量,甚至更给多年放荡不羁的临床路径管理带上了笼头。(点击阅读 朱杰:DRG来了,临床路径还会远吗?)
海棠无香
鲥鱼多刺
红楼无尾
此乃张爱玲所言人生三大憾事
如张爱玲女士所言“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看似完美的方案一定隐藏让人爱恨交织的大坑,DRG的大坑在ICD。
说起ICD从新世纪之初就已经引入大陆的医疗管理体系,而且由于我们是弯道超车没有历史包袱,当美国还是ICD-9的时候我们直接应用了ICD-10作为出院患者病案首页的诊断分类编码标准,并且发布了本地临床扩展版即大名鼎鼎的“ICD-10国标版”《GB/T14396-2001》。
一切行云流水般地顺利,以至于2009年开始美国CMS宣布医院发送医保数据的诊断编码升级期限推迟两年(从2011年推迟到2013年),隔岸观火的我们都挺意外一个编码升级能在对面HIT行业掀起这么大风浪。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个目标时间一推再推,直到2015年10月才算是尘埃落定,全国完成了ICD-10-CM的系统升级。这已经是1996年HIPAA法案EDI规范提出统一使用ICD10编码19年以后了。
相对来说,在国内ICD编码的事情从没有引起这么高的关注,多年来ICD编码工作似乎仅仅是病案室的科室任务。如果不是卫计委要用这个数据项目做统计,是不是下来看看编码质量,大概谁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投入太大精力。
有比较认真的医院在信息系统里面做了科室常用临床诊断和ICD编码的对应关系,但是效果怎么样就见仁见智了。现在大部分HIS/EMR系统中对ICD的处理方式是建立一张临床常用诊断名称到ICD诊断编码的对照关系表,这样当医生在输入临床常用诊断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带出一个ICD编码来。
坦率地说,如果这样一张“对应表”建立得起来,美国那边就不用折腾19年了。哪有这样的好事儿?ICD的定位是为了方便统计学而定义的分类编码,而临床诊断词汇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具体患者的疾病名称、部位、发病阶段、危重程度等等。这两个词表结构不同,不可能做到一一对应,更别说临床诊断词汇表本身也没有稳定的形态,不停地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演变。
所以,一个有中国特色的“ICD困局”出现了,一面是临床医生对ICD编码不了解、看不懂、看不起;另外一面是病案室编码员从病历记录的只言片语中东拼西凑出一组数据,全凭脑补完成ICD编码,最终的编码准确性更无从验证。
作为DRG分组入参的唯一来源,首页数据质量成了DRG落地的关键基石,这种情况下任何对ICD编码简单粗暴的处理都会让DRG项目毁于一旦。出路何在呢?
首先临床医生必须参与编码。因为ICD编码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只有经治医生能够准确掌握,对于医生来说补充几个必要的参数只是举手之劳。当然由于ICD体系本身的复杂性,不能将临床医生暴露在整个ICD编码之中直接填写,而需要一个交互界面根据ICD的知识结构快速提示几组关键词(关于病理分型、危重程度、累及器官、伴发症状情况等)由系统自动定位到准确的ICD编码。
同时,编码员的工作重点也有所变化。由于临床端已经能够输入足够的补充信息,相对完整的临床诊断和ICD编码组合,对于主诊断选择、主诊断与主要手术的匹配关系,次要诊断的排序、是否使用组合诊断ICD编码(例如:C95.917+N16.1*白血病致肾小管间质疾患伴缓解)、所有诊断的临床文档依据等质量控制工作变得相对容易展开且更加重要。
在这样一个“临床录入+病案质控”的两级体系之下,ICD编码的质量才有可能获得保证。
在美国旷日持久的ICD10升级战役中,以生产“报事贴”和“防尘口罩”闻名的3M公司适时推出了“ICD编码工具”打通了临床+编码流程,结果赚得盆满钵溢。
简言之:数据欠的账数据还,前人挖的坑今人填,既然没有捷径,有个好工具填坑还是必要的。
-END-
文章来源:e医疗2017年第6期
点击链接查看作者往期精彩专栏内容
基本按时间先后顺序
【e医疗原创】朱杰:新政策来袭,医保“支付方”力量正在整合、崛起
10.05来读书|朱杰推荐:一套关于罗马人的书——全景,客观
【e医疗原创】朱杰:马拉松的战争与和平 (1)——“家徒四壁”
【e医疗原创】朱杰:马拉松的战争与和平 (2)——“望山跑死马”
【e医疗原创】朱杰:马拉松的战争与和平 (3)——“终于不用跑了”
【e医疗原创】朱杰:大数据技术给电子病历数据的“后标准化”提供了一条通路:打标签
-2018年1月12日-
e医疗年会开启
长按二维码报名参会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直播间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2017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