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疗原创】刘春玲:东直门医院中医医联体建设初步探索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信息中心主任
刘春玲
年近尾声。
回顾匆匆走过的一年,我院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医疗”的大潮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已经成为院内医护工作的常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就诊优质服务要求普遍提高,预约挂号、智能导诊、检查检验结果的实时查询等对于患者的手机App服务也因需而生。但是, 医院内“三长一短”、“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医联体是推进分级诊疗落地的一项非常有效的举措。
中医医联体
成功运行,优势突出
2014年5月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与通州辖区内6家卫生服务中心成功签约,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医联体”,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三甲医院中医专业技术优势,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就医。
2015年,信息中心通过IT技术部署并初步实现医联体成员内部分级诊疗的工作模式,通过Internet(互联网)网络,使用VPN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搭建标准化信息平台,使用同一数据库,保证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把我院信息系统部分功能部署到医联体单位,实现信息系统对接。使患者在当地实现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治疗,预约住院、检验检查结果实时回传等功能,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共享,预约挂号成为就诊的主渠道、结果回传让社区医生掌握患者病情更精准、住院床位更方便。东直门医院东区在各服务中心安装了我院“门诊医生工作站”,通过互联网与我院信息化系统实行连接,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再系统中进行预约操作,并对负责预操作的医生进行了医师多点执业注册。
首先我们开通了门诊专家号、普通号预约挂号功能:系统每日为医联体合作单位预留独立号段进行预约挂号,开放时间是3个月,如果来社区中心就诊的患者病情需要直接到东区就诊,工作人员会在工作站上直接为其预约挂号,预约成功后打印预约挂号单,患者在就诊日凭预约挂号单取号就诊,节约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
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医技检查、检验等预约,社区医生直接在医生工作站上开单,患者只需凭借社区开具的“指引单”到东区进行交费、科室预约进行大型项目检查;如果是化验项目患者也只需凭“指引单”到东区进行交费、采血、化验。检查结果可及时回传社区,供首诊医生查阅。这样既省去了患者排队挂号、门诊确认的环节,又大大节省了患者等待时间,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住院预约工作就更为简单易行了,社区医师仅需要通过电话与东区住院预约负责人取得联系,确定床位情况,直接在系统中进行占床操作, 由社区医师开具“住院证”,患者凭此证可到东区办理住院手续。
除了医联体单位向上转患者外, 由我院向下转患者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比如通过治疗后需要返回社区康复或后续输液治疗的患者,社区医生通过系统索引可查看该患者在我院就诊的电子病历及用药情况,使社区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实现无缝对接,全程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全程施治。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对更新个人健康档案、随访等后续健康管理意义更为重要。
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但可节约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还可以减轻大医院的运营压力,改善就医环境和秩序,实现分级医疗、有序就医,使有效的卫生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在社区通过转诊获益的患者都感慨:“在社区就能得到大医院的诊疗服务,太省心了!”。截止到2015年10月,东区信息系统对服务中心预约共涉及13个科室、412人次,大型检验97项,预约住院72人,接收下转患者209人次。
改进空间
需要政府给力
我们还将与社区服务中心联手开展辖区内慢病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筛选出服务中心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针对疾病诊断分类,把慢病患者的信息返回社区,纳入慢病管理系统,对辖区慢病进行动态管理。此外,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第一,部分社区医师向上转诊指征不清,尤其社区部分医生资历浅、经验少,导致上转优质病源较少,我们也在探索下一步能否制定统一的转诊标准。
第二,下转困难的局面仍然存在。原因主要有社区医院药品目录较三级医院少,三级医院下转的患者很难留在社区后续治疗康复,希望政府考虑对医联体内下转患者给予政策优惠或建立预约下转机制,引导其康复在社区。
第三,建立医保打包报销制度,目前医保还不能按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总包体系报销,患者要在基层医院结算后才能转入大医院治疗(有病房的医院更为明显),有些社区患者嫌麻烦,索性直接到大医院就诊。第四,尽快建成“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信息系统共享平台,实现化验结果互认,避免过度检查。
虽然在初期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 但中医医联体在试行中,不难看出其优势所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一体化。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构建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 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2月刊
- 完 -
1 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刊首语
年终特刊内容点击阅读:
【e医疗原创】复旦肿瘤王奕:看得懂市场的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e医疗原创】互操作平台、ESB和CDR,此平台与彼平台的辨析
【e医疗原创】汪鹏: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看未来数字医学这五件事
【e医疗原创】庄思良:在医院对接互联网的2015,忙碌并快乐着
【e医疗原创】刘云:三重三轻,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与变革的融合
【e医疗原创】王雄彬:”互联网+“来了,除了压力,我们还有什么?
【e医疗原创】冯杰: 互联网医疗会成为建立医疗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环节
【e医疗原创】傅昊阳: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2016如何着手?
【e医疗原创】白如健:从2015到2016,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e医疗原创】贺嘉嘉:曾几何时,医院信息部门对互联网有稍稍的抵触情绪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12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643;
2. 致电读者俱乐部,热线:(010)-65157887-666
本文中部分图片摘自互联网,图片有版权但尚未找到版权人,请版权方与我们联系。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