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度期刊好文汇总
2021年《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共刊发49篇文章,聚焦“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百年外语教育、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外语教材、外语教学等热点话题。本期选取其中21篇好文,带您一起回顾外语教育研究中的新发展、新举措、新成果!
点击链接可阅读全文!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1期
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法的学科发展历程与理论贡献
傅 荣
北京外国语大学
David Bel
华南师范大学
提 要:以法国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欧洲学派在世界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建构中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学界至今没有系统地介绍和阐释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法前世今生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梳理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法70年的学科发展历程,综述其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重要理论建树与学术贡献,以期开拓我们的学术视野,为我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我国法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法;学科发展
全文链接: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王 蔷 孙薇薇 蔡铭珂 汪 菁
北京师范大学
提 要:自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满堂灌”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和体验的机会。然而,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碎片化、表层化和标签化的问题,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深度学习内涵和特征的梳理,尝试建立深度学习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的关联,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使英语教学由零散走向关联,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深度学习;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全文链接:
翻译硕士“翻译职业伦理”课程构建研究:基于
语言服务市场现状和MTI教学调研的反思
赵田园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 雯
海南师范大学
穆 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提 要:近年来,翻译硕士(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教学持续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和职业素养培养密切相关的职业伦理教育存在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缺乏理论支撑、教学方法科学性不强等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翻译职业伦理教学的现状和不足予以回顾,并基于伦理学等学科理论,从课程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安排、教学模块、教学方式五个方面对MTI“翻译职业伦理”课程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界对职业伦理教育的关注度,增强MTI 职业伦理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职业化;MTI;课程设置;职业伦理;教学
全文链接:
期刊好文 | 翻译硕士“翻译职业伦理”课程构建研究:基于语言服务市场现状和MTI教学调研的反思(文/赵田园、李雯、穆雷)
大学英语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分析
唐美华
江苏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梁茂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提 要:本文聚焦某大学英语教材的词汇复杂度,考察教材册级之间的差异,运用自动聚类方法对该教材的复杂度等级进行重新划分,并对聚类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教材在词汇复杂度上大致遵循循序渐进的编写原则,但级差显著递进主要体现在低册级和高册级之间;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教材按照词汇复杂度可分为三个类别,但并非对原始6册的均等切分,经分组差异检验证明,聚类所分等级的词汇复杂度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本文尝试为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提供一种定量、客观的评价方法,期待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改编带来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指南》视域下高校德语精读教材的思政功能:
基于语料库的分析
郑 峻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提 要:在全面建设高校“课程思政”的指导方针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及能力要求为审视德语教材的思政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运用AntConc软件,对德语精读教材语料库中中国文化及中国贡献的呈现进行数据处理,探讨文化练习设计与Hanvey跨文化意识四层培养目标的吻合性,由此分析教材与《指南》培养规格的契合度和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并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反思。
关键词:德语教材;课程思政;《指南》;培养规格;语料库
全文链接: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2期
抓好教学“新基建” 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
吴 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提 要: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新阶段,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舞台坐标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紧抓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成熟质量,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全国高等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抓好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水平四项教学“新基建”,促进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等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外语人才;新文科
全文链接: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语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常小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提 要: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为背景,总结和梳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实现“救国济民”“立国安民”“富国兴民”“强国裕民”等目标而开展的外语教育,包括主要历史事件、重点举措、成果与经验等,阐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外语教育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所作的贡献,并提出对我国外语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民族复兴
全文链接: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扩展版)的解读及借鉴意义分析
孙 娟 蒲志鸿
中山大学
提 要: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简称《欧框》)问世十七载后,欧洲理事会于2018年初正式推出英法扩展版,再次引起了语言教育界的关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运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后两个英文版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对比。此次扩展不仅是《欧框》问世以来一次与时俱进的重大表现,更是推动其语言教学理念与方法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学者探索如何进一步拓展《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完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推动语言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欧框》;扩展;中介;手语;多元化
全文链接:
新中国70年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
(1949—2019)
王立非 任 杰
北京语言大学
提 要:本文基于1,265册商务英语教材和541篇论文,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和研究现状。研究发现,70年来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呈现三个特点:1)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成熟四个不同阶段;2)教材种类涵盖八大类,且听说类教材最多;3)教材重点从语言技能转向语言、商务、文化的交融。商务英语教材研究呈现两大特点:1)发表的论文量多质低,近10年来数量增长较快,这与《国标》和《指南》发布等关系到商务英语发展的重大事件密切相关;2)教材研究重点分散,缺少深度专题研究和数据实证研究。本文建议,今后商务英语教材从四个重点加强建设,从三个方面开展教材宏观和微观研究。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材分析;发展现状;新中国70年
全文链接:
中外商务英语教材跨文化元素对比分析
史兴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万文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提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化类别、跨文化主题和商务语境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两套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跨文化元素后发现:1)国内原创教材比国外引进教材含有更多跨文化元素,前者基于中国文化视角,后者以英国为出发点;2)国内原创教材的跨文化元素注重国家/地区总体文化,国外引进教材中各文化类别的比重较为均衡;3)国外引进教材的商务导向性更强,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营销和商务沟通等。两套教材均符合《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国内原创教材比较注重阐释跨文化知识,国外引进教材较为重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方面的内容。最后,本文为国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材;跨文化元素;内容分析
全文链接:
《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评介
孙曙光
北京体育大学
提 要:“产出导向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旨在解决我国外语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学用分离”这一本土问题。自其2015年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意识到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用外语产出的能力,相关研究数量逐年递增,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呈多样化特点。本文评介“产出导向法”理论创始人文秋芳的新作《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首先分章节简述全书的主要内容,然后评析该书的主要特点,以期为我国外语教师提升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外语教育理论;教学法;本土理论;中国特色
全文链接: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3期
国内外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丁晓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提 要:国内外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主流是情绪心理学(心理—控制取向)及建构主义情绪社会学(建构—诠释取向)研究,聚焦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相关教学变量的关系,以及情绪劳动的互动性和社会性阐释。国外批判性情绪社会学(批判—行动取向)视角相关研究则聚焦英语教师情绪劳动与权力关系的相互影响,及其促成改变和解放的能动性。国外此类研究已形成一定学术影响力,但尚未引起国内英语教师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未来研究应融合不同的情绪理论,如此才能全面认识英语教师情绪劳动及其意义。
关键词:情绪劳动;英语教师;情绪心理学;情绪社会学;权力关系
全文链接:
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情绪劳动变化轨迹的
质性个案研究
高 原 崔雅琼
中国科学院大学
提 要:教师需要付出情绪劳动,但以往研究较少涉及教学改革中的情绪劳动,更少探讨教学改革中不同的教师身份如何影响教师情绪劳动。本研究基于后结构主义视角和生态系统理论框架,长期跟踪访谈一名教学改革团队管理者和一名普通参与者,揭示教学改革生态系统中拥有不同权力身份的教师个体所付出的情绪劳动差异和变化轨迹。研究发现,管理者和普通参与者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关注的情绪对象和采取的情绪劳动策略有所不同,管理者倾向于付出更多、更强、更持久的情绪劳动,普通参与者的情绪劳动则表现出递减趋弱的变化轨迹。本研究可为教学改革实施和教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绪劳动;变化轨迹;教学改革;教师身份
全文链接:
中学英语新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案例研究
古海波 许娅楠
苏州大学
提 要:本研究采用质性案例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收集案例素材,探究三位中学英语新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和情绪规则。研究发现,三位新教师较多使用表层扮演策略和真实表达策略,较少使用深层扮演策略。情绪规则包括服从权威、利用情绪实现教学目标、维持和谐关系、具备关爱伦理和树立教师威信。基于此,本研究讨论了权力关系在中学英语新教师情绪劳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教师情绪规则的影响。
关键词:情绪劳动;情绪规则;新教师;英语教师情感
全文链接:
基础教育阶段外语信息化教学现状研究——基于
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一次规模性问卷调查
杨姗姗 束定芳 陈恒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提 要: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对基础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文献报告中小学外语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情况。本研究基于上海市9,343位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中小学信息化外语教学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但是,教师使用率显著低于学校配备率;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但对信息化外语教学持消极态度,且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执教学段对教师的看法、素养和实践具有显著影响。开展中小学信息化外语教学面临技术支持缺位,优秀案例及资源稀缺,教师缺乏理论和方法指导等困难。
关键词:信息化;基础外语教育;教师;信息素养;调查
全文链接:
期刊好文 | 基础教育阶段外语信息化教学现状研究——基于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一次规模性问卷调查(文/杨姗姗、束定芳、陈恒洁)
我国高校德语专业本土化的内容—语言融合
教学策略探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张晓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作为外语教学新范式的内容—语言融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对我国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探讨了我国高校德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本土化的CLIL教学策略。在对8位教授该课程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结合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后,本文归纳出四大本土化的CLIL教学策略,即知识教学策略、语言教学策略、跨文化教学策略和母语使用策略,并在四大教学策略的合力下,发展出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本土化CLIL教学策略模式,即知识、语言和跨文化三位一体的双语教学策略模式。
关键词: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教学策略;本土化;质性研究
全文链接:
在叙事中建构学习者的意义世界
——新文科背景下的日语教学探究
黄均钧
华中科技大学
欧丽贤
广州大学
提 要: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初现,从事日语相关工作已并非学生的唯一选择。因此,明确日语学习对于个体的意义,建立日语学习经验与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意义关联十分必要。基于Blumer的意义假说,笔者进行了“对话日语专业的我”教学实践,并通过对学生小菲(化名)的个例分析,详细呈现了小菲在实践课上如何探索日语学习对自己的意义,重构“我”“日语学习”“未来”三者关联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叙事建构/重构意义世界的语言活动能够引发学生与自我、他者乃至所在社群话语体系的对话,并提供解放及赋能的可能性。
关键词:叙事;日语教学;新文科
全文链接: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
新文科、新外语、新导向——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
何 宁 王守仁
南京大学
提 要:随着新文科建设在高校全面推进,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再次引发思考和讨论。本文认为,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局,外语专业的发展应该遵循新文科建设目标和路径,以建设“新外语”为思路,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外语课程改革,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让更多的外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新文科;“新外语”;国际传播能力;外语专业教学改革
全文链接:
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思政的新探索
杨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培养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的关键交叉点,也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大学生使用短视频对外讲述真实生活故事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叙事理论、外语能力理论及跨文化能力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我国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新思路。本研究构建的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由相互联系的叙事结构、叙事话语、跨文化意识组成;外语数字化叙事与思政教育具有本质联系,体现在大学生叙事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塑造和文化自觉。本文使用大学生真实故事的讲稿数据,分析和展示了外语数字化叙事中的思政内涵。
关键词: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外语课程思政
全文链接:
大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模块的思政课程探究
崔琳琳
首都师范大学
提 要: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的自然契合点已成为学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但相关实证研究还非常有限。本文以某高校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疫情故事实践课程的演讲模块教学为例,探讨英语演讲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方式。本文以话题主题选择、素材选取两个核心教学环节为例,通过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的叙事文本、叙事视频、自我反思、学生互评以及中外教师联合点评,展示如何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充分展现英语演讲课的育人价值,以期对如何提炼整合外语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如何有机融入育人目标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英语演讲教学;话题主题选择;素材选取;思政元素
全文链接:
思政教育融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实践课程的研究
孙曙光
北京体育大学
提 要:本研究以某高校开展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实践课程的跨文化模块教学为例,围绕“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好”三项教学内容,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基于线上教师讲授、学生互评、教师反馈的屏幕录制和录音,学生撰写的故事文稿和反思,本文总结出外语类课程价值观培养的具体做法,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呈现。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隐性育人目标;课中,教师通过课程讲授渗透目标,学生通过参与互评活动强化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反思、故事文稿修改巩固目标。本研究旨在为外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实践课程;中国故事;外语课程思政;价值观培养;跨文化意识
全文链接: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在期刊网页(http://www.celea.org.cn/class/25)阅读每期刊讯;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复制网址,粘贴到浏览器打开)
相关阅读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035或发送邮件至fleic@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