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金雄专栏: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蓄势待发

陈金雄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编者按

3月28日下午,HIT专家网主办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研讨会”在线上火热举行,引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再次撰文发表观点。关于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话题,还将持续深入探讨,敬请关注,也欢迎您来稿参与讨论。


回望2019年医疗信息化,“云大物移智”包括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但如果让我来评价2019医疗信息化有什么突出特点的话,我认为,业内期盼已久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在2019年强势登场,蓄势待发。

2019年是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元年

在厦门举办的“2019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上,北大医信发布了全新一代智慧一体化医疗平台(IIH)。除了北大医信外,最近几年,传统医疗信息化厂商,像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都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而且基本都在2019年前后推出。因此,可以把2019年称作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元年。
最早推出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是东软集团,早在2015年4月,东软集团和澳门镜湖医院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建设的新一代数字化医院系统软件开发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5月,东软正式推出面向大型三甲医院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
创业慧康在2020年元月3日发布最新产品:全新平台型HIS系统、数据中台、智慧医保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HI-HIS6.0无疑是其核心产品。
卫宁健康新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开发中,尽管尚未发布,也已露出端倪。在HIT专家网举办的2019南湖HIT论坛上,卫宁健康分享了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和仁科技、厦门智业、南方惠侨等传统医疗信息化公司也已经和即将推出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
除了这些传统医疗信息化厂商,一些新兴医疗信息化企业也致力于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像武汉盛博汇、杭州华卓等。
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自互联网企业,阿里已经聚集核心团队开发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犀牛”。阿里还在西安高新医学中心尝试基于阿里云和中台架构的医院信息系统,并已经在医院正式上线。

新产品的主要特点

笔者有机会比较全面了解这些新产品,总体上这些新产品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贴近核心业务。与老一代产品比起来,新一代产品更加贴近医院的核心业务。比如通常都比较突出医嘱地位和患者管理,有的新系统用不同颜色区分医嘱的“录入、发送、确认、执行、完成、作废”六种状态;住院提供特殊患者的分类功能,把门诊患者分为候诊、已诊、待回诊和未分诊四种类型等。这些新系统通常都把集团化作为一项重要功能进行设计。
二是注重用户体验。通常会有统一的入口,更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包括医嘱与申请一体化、门诊与住院一体化、文书与医嘱一体化以及临床与管理一体化。会把关键的医疗事件和指标等突出出来,帮助医生更好地关注患者。有的可以把使用比较频繁的功能自定义在常用功能里,类似于快捷键,更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三是采用新型架构。新一代系统通常都会采用平台或中台等新的技术架构,北大医信新系统拥有基础技术平台XAP,卫宁、杭创和阿里等都采用中台技术,包括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乃至AI中台等。新系统通常都会比较关注数据管理,把EMPI等作为系统的基本功能。
四是更新开发工具。大多采用Java开发工具以及B/S和前后端分离的三层架构模式,当然也有部分系统采用.NET和C/S模式,但很少会再采用PB、DELPHI等老一代主流的开发工具。
除了面向大型医院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外,不少厂商还推出了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SaaS类系统,即云HIS。
尽管新系统与老一代产品比起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能否尽快成为行业主流乃至助力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还有待观察。
一是系统完善需要时间。新一代系统的成熟和完善需要大量不同类型医院和用户的使用和反馈,还需要厂商的耐心和工匠精神。20多年中国医疗信息化核心系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并不完全是能力问题,还有态度问题。除了技术进步,还在于厂商愿不愿意真正花大力气去把握技术趋势,洞察用户需求,尽心尽力去打磨产品。
二是新系统存在老思路。有些新一代系统依然沿用老产品的思路,没有站在数字化转型这个大背景下总体考虑。工具型和赋能型的产品在设计理念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一些业界比较认可的新产品,仍然存在系统、数据和互联网各自为政的问题,不能很好融合。
三是实施能力面临瓶颈。新一代系统通常由新团队来打造,老团队的大量实施(包括二次开发)人员由于技术架构调整和开发工具更新,短期内未必具备实施新产品能力,这样有些新产品只能依赖开发人员现场实施,交付能力有待提高。
四是老产品面临新市场。企业推出新一代产品是个好事情,但面临的问题就是老产品怎么办,转型期对传统企业挑战更大。

医院如何选择新、老产品

转型期对医疗机构来讲同样面临艰难的选择,老一代产品落后,但新一代系统尚需时间打磨才能成熟。在此期间,医院信息化如何推进是个两难的选择。
在这里推荐两个方法供医院同行参考。
一是按照俞军(曾任百度产品副总裁)提出的“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计算公式,其替换后的用户价值是否为正,若为正,可以考虑;若为负,建议暂缓。也就是医院信息化不能为了上而上,不能为了新而新,而是真正去深挖需求,把握痛点,从而找到真正的价值点。
2019年12月笔者参观宁波明州医院,该院信息科杨主任介绍的做法特别值得推荐。明州医院领导特别重视信息化建设,但前提是每上一个项目,必须写出类似于企业融资的商业计划书,对信息化上线后的价值点要有明确的指标,比如患者排队可以减少多少分钟、可以节约多少成本等。
很多信息科同仁总是抱怨领导不重视,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把信息科主任当做企业创始人,把要上的信息化项目当做一个融资项目,把院长当做投资人,那么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这家企业?为什么要投资这个项目?也许就会想得更明白。

作为一所社会办医院,明州医院的这个做法很符合我提出的价值医疗信息化的理念,也许有一天,医疗信息化会跟价值医疗一样,按价值而不是按项目付费。

二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陆慧菁主任在其专栏文章《医院系统选型:为什么也要关注HIT企业的成长史》中提出的两点建议可以借鉴:“如果您考虑换掉一个在用系统,就到该公司提供的样板医院参观,如果你连样板医院都不满意,那么就毫不犹豫地换掉吧,没什么可留恋的。但如果你对样板医院满意,那么你就应该思考为什么你没有达到样板医院的效果:是管理理念不同、人员配备不同,还是简单粗暴的版本不同?可以考虑有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如果您考虑购买一个系统,要多打听它的失败案例,了解失败的原因,如果失败案例的整体情况与你相似,请不要认为你可以打破规律,放弃吧。”
我再加一个建议,如果您考虑购买一套系统,同样可以到该公司提供的样板医院参观,如果连样板医院都不满意,那么就更要毫不犹豫放弃。如果样板医院满意,就要进一步分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资金的投入、医院自身技术实力、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的重视程度等。如果认为可以复制,自然可以考虑;如果认为主客观条件还不具备,那就要另做打算。
最后我想对医院和企业提一些建议:
对于医院,要站在数字化转型这个大背景下去思考数字化医院要怎么建?我在《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是数字医疗生态的“新基建”》一文中提出如下观点: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就是建立数字医疗生态,主要内容就是数据化、在线化、智能化、移动化和无边界。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就要具备深度理解业务、数据全面标准以及技术架构灵活等要素,要能够支撑各专业专科信息系统、互联网医疗、跨院区的医疗业务协同以及AI等系统的无缝接入和业务开展。
解放军总医院大数据中心薛万国主任在3月28日下午举行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类似的观点,那就是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要具备“支撑核心业务链、汇集医疗数据池和提供开放接口库”等要素。
对于企业,在创新业务模式的同时要创新商业模式,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要聚焦创新而不是保护落后。只有这样,数字医疗产业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才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作者简介
陈金雄,医疗信息化长期耕耘者、探索者与布道者,《迈向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与《互联网+基因空间》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互联网+医疗健康》丛书主编。
兼任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
先后被《计算机世界》评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突出贡献奖,被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为中国信息化年度优秀人物和《IT经理世界》评为中国优秀CIO ,被中国IT价值联盟评为全国最有价值CIO。2009年被美国《信息周刊》评为全球50个优秀CIO。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

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

(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

微信订阅号:HIT180com

微信服务号:chinaHIT

投稿:tan_xiao@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