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展望 | 大规模核酸检测信息化能力在实战中“进化”

龚晨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编者按

物换星移,又是一年。HIT专家网延续惯例,推出年度“回顾展望”系列文章,对即将过去的2021年HIT行业热点事件进行回顾,同时展望新年,向未来追梦前行。敬请读者朋友们关注,同时欢迎来稿共同参与讨论。

“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行程码、测温、口罩”,成为时下商旅人士流行的出门“五件套”。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更是成为满足多地严格防疫要求的“硬通货”。
很少有医院信息化建设任务像“核酸检测”一样,来得如此猛烈突然,随即又迅速成为常态项目。
2021年,医疗机构肩负双重使命,既要考虑发生重大疫情时的全员核酸检测,更要兼顾日常核酸检测工作。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信息化能力在防疫实战中接受检验。
实战频频,医院信息中心为核酸检测提供信息化支撑的能力在持续进化。
2021年6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后,马丽明主任在复盘时整理了医院信息中心需要考虑的点位,并认为:信息中心在设备、备件的准备及系统培训、人员调配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不足,但采样现场的布局、流程、人员安排则存在不少可以优化的地方。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

在HIT专家网旗下专业读者群中,曾进行过一次核酸检测是否可以“自助开单”的热烈讨论。现如今,“自助开单”已在多地医疗机构成为现实。在这背后,技术实现并不困难,更多考验的是医院信息中心对于流程梳理与业务闭环管理的能力。
比如,在设计在线预约规则时,应通过权限设置、流行病学调查、服务告知等多种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自助开单需求进行拦截;为防止资源挤兑,有医院在自助开单环节采取设置上限的做法,对线下开单没有限制,以确保不会超出医院实际检测能力,保障特殊重点人群的检测需求;为避免核酸检测需求影响医院业务正常开展,部分医院在门诊大厅外设置临时采样点,检测人员无需进入医院即可实现快速采样,不但为群众提供了方便,也减少了进入医院的人流量,有助于院感防控工作。
从“自助开单”这一件小事中,医疗信息化管理专家陈金雄主任认为,其实质是考验医院信息中心在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的三种思维:流程思维,有正流程就要考虑逆流程,并尽量实现逆流程的无纸化;闭环思维,确保要素齐全、业务闭环,要把系统落地后的各种情况考虑到位;用户思维,对于事先考虑不周的问题,要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把内部流程不完善的矛盾推给用户。
因地制宜、随需应变的能力也同样重要。在核酸检测中,相关互联网应用对个人设备(手机)性能与现场网络情况具有强依赖性,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在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平舆县,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的多为老年人与儿童,他们就面临无法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核酸检测预约的难题。
平舆县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蔡磊针对当地情况,自主设计了一款PC端小程序,提供了一种预制条码并现场绑定被采样人身份信息的解决方法。即使被采样人无法通过手机提前预约,也可通过现场提供身份证、纸质户口本等证件,或仅提供身份证号码,解决混采条码绑定问题。与现场手写登记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采样效率有所提升。原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钱霁新在朋友圈评论:“好产品从来都是简单好用的,只要有用好用就是好产品。”蔡磊还将该程序主动分享给行业同仁,帮助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医疗机构提升核酸检测的采样效率。
及时总结,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能力在持续进化。
在疫情初期阶段,对于核酸检测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并没有统一的范式和设计,而是由各地医疗机构在紧急接受核酸检测任务时自主摸索前行。根据不同的核酸检测场景,医疗机构信息部门采取了“见招拆招”的思路予以实现。
早在2020年6月中旬,由于出现新发地疫情反复,北京市推出“应检尽检”应急措施,为减少手工记录弊端,开发了一套区域标本采集和检验程序,包括供医疗机构采样使用的PC端程序,以及供被采样人使用的互联网应用。
2021年1月,北京市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正式上线。据测算,市民从扫码进场到采样完毕,全程耗时平均约2分钟。与2020年6月相比,采样效率大约提高了5到10倍。完成检测后,一般在6到12小时内,被采样人即可在个人“北京健康宝”中查看结果。
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数据驾驶舱(来源:央视新闻)
从顶层设计的思路变化来看,在2020年7月由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中,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下,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扫码程序,信息应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做到标本采集的个人信息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顺利对接;而在2021年9月印发的《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中,则要求各省统筹建立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实现核酸检测采、送、检、报信息的快速准确和实时监测,做到核酸检测工作的全流程管理。
如果说2020年核酸检测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是辅助医疗机构的应急响应,那么在疫情防控已成常态的2021年,各地陆续统筹建立的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则是将散开的手指握成“硬拳头”,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集约建设与集约管理,通过信息化集中合力,充分调动、利用现有的核酸检测资源,确保各类人群的动态随检与常态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有助于打破数据不共享、缺乏互认机制的弊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统一部署的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已陆续在实战中得到应用,有力支撑了短时间、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需求。2021年7-8月,南京疫情暴发后,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和第四轮部分区域核酸检测中,“南京市核酸检测信息系统”正式上线提供支持,系统最高每小时的检测率达到51万人次,平均8-12秒即可完成一次采样工作。采样、检测、数据上报全流程走上系统,检测速度与隐私保护得到优化。
当然,核酸检测信息化能力的进化升级之路仍在继续。目前,各地还存在核酸检测结果未能及时上传国家平台,各地结果未能实现跨区域、跨平台互通互认等问题。
2021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时期构建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推动地方、部门各类政务专网向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应联尽联、信息共享。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这为推动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各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从组织管理、互认规则、质量控制、支撑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大框架。
在疫情防控持续常态化的背景下确保“便民惠民”,核酸检测结果数据的应联尽联、信息共享是必然趋势。在核酸检测信息化能力的进化升级之路上,仍需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新做法、新经验。
【2020-2021年核酸检测信息化相关政策(部分)】
2020年7月1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下,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扫码程序,信息应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做到标本采集的个人信息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顺利对接,各医疗机构间应做到信息互通、互采、互认。
2021年8月10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全员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能力建设,增强数据荷载能力,适时开展压力测试,要在人员核对、样本转运、检测能力调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确保高质高效、平稳运行。同时,要注重信息衔接,将全员核酸检测所产生的个人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受检人员,扩展数据信息的应用范围。确定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后,要尽早尽快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确保检测人数在500万以内的在2天内、检测人数大于500万的在3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2021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印发《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要求在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各省统筹建立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做到信息的快速录入,包括受检者信息和采样信息,迅速反馈疑似阳性样本的受检者信息。实现核酸检测采、送、检、报信息的快速准确和实时监测,做到核酸检测工作的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上线使用前要按实际管理人口数的30%提前进行压力测试,确保信息系统稳定性。
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要求核酸检测机构要向社会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在规定的反馈时间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间。特别是对“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要力争在6小时之内报告结果,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向群众推送。


链  接
近一年来,HIT专家网收到多地大规模核酸检测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来稿,特附上相关链接,谨供参考:
1.北京核酸检测背后的医院信息化实战
2.常见医院核酸检测流程设计比较分析
3.王力华专栏 |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一次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的现场体验
4.北京上线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IT助推抗疫能力持续“进化”
5.鄞州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马丽明专栏 | 医院信息中心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注意的“点位”
7.实战经验: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信息化要点 | 读者来稿
8.实战经验:没有智能手机,如何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采样效率? | 读者来稿 
9.李巍专栏 | 简单五步,极简核酸检测预约助力疫情防控
10.镇江市核酸检测平台实践与思考:“采传分离”助力疫情防控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文章内容进行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