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谭》系列23:谁会给你安全感
谁会给你安全感
文|张冬青
安全感,现在是一个高频词汇,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教育上的问题都可归结于安全感缺失。那么,安全感是怎么缺失的呢?我们首先需了解安全感的获得途径,才能知道它是怎样丢失的。
一个人的安全感,奠基于家庭。对于儿童,安全感直接来自家庭成员的悉心哺育和教导,间接来自亲戚间的良好交往、邻里之间良好的关系、家族的绵延、居住地的文化。从这些条件里可以看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是人和人之间爱的关系,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但是,如果这些关系里只有纯爱,则安全感是假的。家庭里的冲突、亲戚中个别人的卑劣、邻人中个把人的败坏,都会促成更加实在的安全感。
在家庭成员里,父母的角色最重要。父母怎样承担这份重要呢?千万不要以为,对孩子物质的满足、全息的关注、牺牲式的付出、无条件的接纳,就能成就孩子的安全感,也许恰恰相反呢。
物质生活的贫富对于儿童安全感的形成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像可爱的动物们一样,无条件接受生活的所有现状。成人则会为贫富苦恼,因为成人会比较。
全息的关注会干扰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阻碍孩子获取我与非我关系的平衡。因为,这样的关注会促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站在中心的孩子,表面上安全感爆棚,但实际上内心的恐惧和安全感是成正比的。他们对于失去中心位置非常敏感。孩子形成了对关注依赖的同时,也失去了成长自己的自由。所以,如果孩子非常反叛,那是他在自救。
父母牺牲式的付出是一种悲情教育,是剥夺孩子尊严的教育。经常会培植出孩子的负罪感,使孩子长大后戴着孝的锁链;或者使孩子视别人的牺牲为理所当然,缺乏爱的能力。一个人只是得到爱是建立不起安全感的,得到爱是为了学会爱,会爱别人了,安全感就真正开始建立了。
无条件的接纳应该是内心动机的非功利主义,但如果在教育行为上实施无条件的接纳,反而会让孩子是非不明、界限不清。于是,孩子会在各种关系中茫然无措,只能不断向接纳自己的人索取,千方百计赖在任性的舒适区。
在当下的语境里,大家都在探讨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忽略了成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成人天然就是孩子的榜样。现在,成人的身体首先倾斜向孩子,然后孩子的身体也倾斜向成人,没有谁是直立的。也许有人会说:有关系就会倾斜。是的,有关系就会有倾斜,但也正因为此,保持直立才显得重要。
那么,现在成人自己是什么样的呢?是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为什么?都是原生家庭的过错吗?当然不是。现在,我们来认识安全感的另一个来源:社会。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的文化、社会的经济形态、社会的管理水平、社会的教育体制、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法律公正等等,都影响着国民的安全感。
如果我们成人的原生家庭有问题,我们受过的教育有问题,社会的互害模式也败坏了大家的安全感,那么,我们怎么办?
其实,安全感还有更关键的来源:自信和守信。这是一个人可以自己给自己的,不需要向别人索取。自信就是信自己。一个人没有自我,一个人的自我不真实,一个人知行不合一,一个人没有生存能力,一个人不会爱,那他怎么信自己?守信就是自尊和自律。一个人为利益驱动,一个人思维功利化,一个人无视荣誉与尊严,那他怎么会有意志去守信?
总之,安全感有四个来源:父母、家庭、社会、自己。有安全感不一定四者具足,有一方支撑也可以建立起安全感。四者都不具,则肯定没有安全感。
《冬青谭》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