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分」:玉米如珠,粒粒见秋

生命时报微信 生命时报 2021-11-09

每一种食材都有属于自己的时节。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以四时为引,在一箪一食中,感知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

2021年,《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推出系列策划“二十四节气·食光”,以符合时令的蔬果,在唇齿间感知时间流转,不负一年好时光。



暑褪秋凉,日夜均长


秋分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昼夜等长。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过后,各地气温由热转凉,阵阵秋风带来愈加明显的凉意。


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分之后,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整体降低,进入了真正意义的秋天。


采秋菜,熬秋汤

每逢秋分,民间有“采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采回家后,将其和鱼片一起熬成汤,名为“秋汤”。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碗秋汤不仅秋意浓浓,更包含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对家人最朴素的祝愿。


玉米谷粮,秋意满仓


进入秋天,玉米成熟的季节到了。作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粗粮,玉米蒸、煮、烤样样都好吃。


玉米还有“长寿食物”的美誉,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有助调中健脾、利尿消肿,适宜秋季食用。


粗粮中的“佼佼者”

鲜玉米香甜多汁,维C含量是苹果的4倍,膳食纤维约为精米白面的六七倍,可谓粗粮中的“佼佼者”。


现代人的主食吃得越来越精细,用鲜玉米替代一部分主食,能及时补充因主食精细而流失掉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帮助促消化、防便秘、控体重。


玉米的精华都在“芽”里

啃玉米时,有时会残留淡黄色的玉米胚芽,这其实是玉米的“精华”所在,最好吃干净。


胚芽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还有微量元素锌、硒,以及丰富的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软化血管等。


玉米吃多了也会导致血糖升高,一天吃1根即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能量超标。


一根中等大小的鲜玉米(280克左右)就能代替中等大小的馒头(160克左右)或半碗米饭(110克左右)。


秋分饮食重润燥


秋分后,气温逐渐下降,降水减少。秋燥渐至,饮食上需注意健脾、生津。


养脾健胃

气候渐凉,脾胃容易生病。有慢性胃炎、脾胃功能差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


另外,平时可在饮食中加入一些有养脾健胃功效的中药,比如淮山药、桂皮、黄芪、豆蔻、茯苓、党参、丁香等。


润燥补水

多吃些温润的食物,可借助饮食养肺,由内向外润养肺部。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


秋分养生,平字当先


秋分养生,尤其注重一个“平”字,平补平调,平衡身体阴阳变化。


早睡早起

秋分时节,人体的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呈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


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的原则。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也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


叩齿咽津

中医认为,凉燥最易损伤肺阴,引起津气亏虚。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可以练叩齿咽津来润燥。


具体方法是:清晨睡醒,闭目叩齿36下,然后缓缓将津液咽下。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到了秋分,一年又走向了秋的深处。山间田野稻香盎然,正是秋天最好的样子。


百果收仓的季节,愿你补足养分,收获自己的满足。▲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  李乾构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  周春凌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李晓丽


本期编辑:杨萌  美术设计:方茜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往期回顾


立春 丨 雨水 丨 惊蛰 丨 春分清明 丨 谷雨 丨 立夏 丨 小满芒种 丨 夏至 丨 小暑 丨 大暑立秋 丨 处暑 丨  白露

你可能还想看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