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废案例丨在成都,这所小学的垃圾分类,值得大大点赞!(内附超多干货)
2017年5月,柠檬君在成都根与芽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访了位于成都做垃圾分类的社区和小学。除了惊喜还是惊喜。【详情点击这里:成都零废弃一日游,这才是精品路线!】
今天,柠檬君将公布如何打造一所“零废弃校园”的秘籍。请各位阅之。
成都市中心城区日产生活垃圾约1.75万吨,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约1kg,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超负荷运转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人人都认为环保意识从孩子抓起最为有效,学校作为人群集中的场所,每天亦有大量的垃圾运出校园,在校园内践行垃圾分类既有实际意义又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2016年5月,成都根与芽在成都市共青团金牛区委的资助下到西安路小学开展零废弃校园建设,历时7个月。项目结束,根与芽撤出后,学校不仅将垃圾分类常态化,更在此基础上不断挑战丰富多样的生态环保行动,全校上下践行绿色校园生活,并参加了众多社会实践和环保比赛,影响了很多人。
西安路小学的垃圾分类开展,
进行了三步走:
1
从了解到关心
这一阶段是意识建立和提升阶段。现在身居城市的大部分人还未意识到固体废弃物是个问题,只要抛出去垃圾就有人快速清理,环卫工的劳动被人们视为理所应当;更多人会以“分开投又混着收运”这一看似非常好的借口,认为垃圾分类是个伪命题。所以,让孩子和老师了解生活垃圾背后的问题和现象是首先要做的事,只有了解,才能真正意识到这是个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问题,从而关心垃圾。
了解垃圾知识
西安路小学有三十年的生态立校传统,大部分老师环保意识强,尤其是德育处主任张丽君老师。2016年5月份,项目开展之初,在张老师带领下, 5月份成立了“循乐导师”团队。这些老师经过根与芽的培训后,在各自的班级开展“循乐童年”课程,逐渐让孩子树立零废弃意识。
循乐课堂开展,学习零废弃知识
从全校不同班级中选出的关注生活垃圾问题的孩子成为了第一批循乐队员。学校组织循乐队员和环保社团的孩子们参访 “什邡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观电子废弃物处理线,学习更过环保知识;到生态农场参访,学习对环境更加友好的农业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参访学习了解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当前垃圾分类的意义、物品循环利用的途径、在这个领域人们做了什么努力等。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或体会多次以国旗下讲话、宣传板、广播站、征文等形式持续向全校师生传递。
多种方式校园宣传
了解校园垃圾情况
先了解学校的垃圾情况,才能够确保后期有序、有效地行动,这也是硬件配置的基础。学校环保社团将“生活垃圾”主题活动融合到常规的环保课程中,孩子们通过调研学校的垃圾管理状况,发现校园中存在的垃圾问题,并且用国旗下讲话、广播、展板等多种方式将这些情况呈现给全校师生。
校园垃圾调研
2
从关心到行动
结合对校园垃圾管理的调研结果,根与芽做了相应的硬件打造:修建堆肥池、增加资源回收处、为各班和办公室配置可回收物筐、增设废弃物再利用宣传陈列柜等。在这些硬件基础上,老师和孩子们开始了可持续的行动。
校园生活垃圾可持续管理制度建立
针对实际情况,学校讨论制定了相应的校园生活垃圾可持续管理制度,包括:垃圾种类;分类后投放垃圾的时间、地点;激励机制和清运方式等。确保垃圾在分类后依旧有序管理,而不是变成教职员工额外的工作负担。
具体分类清运方式是:其它垃圾、熟厨余垃圾依旧按照之前的管理办法存放、清运;班级和办公室分出来的可回收物统一在固定时间投放在学校资源回收站,再交由以回收为业的学生家长清运;生厨余、绿化垃圾用于在种植园中堆肥;有害垃圾中学校当前产生最多的是墨盒和电池统一存放,交由环保局。
先减量,后分类
怎样鼓励孩子们做分类?若以分类回收的重量或数量为标准,做班级之间的积分、兑换、评比激励,极其容易在前期因数据攀比而产生严重浪费,在后期对兑换物资的热情减退而不可持续。
所以,要让孩子懂得垃圾分类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随手做的事,是我们的责任而不是做了“好事”。分类的目的是为环境做出积极的改变,也是为了人类生活更加舒适,地球资源能用得更久。在生活垃圾问题上永远是零废弃的理念做指导,减量和再利用优先于分类。从循乐队员中选出一部分学生作为督导员,检查各班级分类准确度,以及向新入学的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循乐督导员会议开展
由老师组成的循乐导师们在各自的班级开展多种垃圾减量活动,让孩子对伴随自己的生活用品有更多的思考,增加更多的情感联结,也发现更多平日不会注意的小问题,如:不爱惜文具的现象、纸张的浪费、快递盒的问题、包装的问题、大自然的探索、食物营养与浪费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认识到,建立在减量和再利用上的分类才是有意义和可持续的。
减量之后,所有自己不能重复利用的物品才会进入可回收物筐和垃圾桶。
能用的快递盒送往快递站重复利用
负责回收的家长定期到校园取可回收物,细分便于家长二次分拣
班级的可回收物在资源回收站细分,循乐督导员监督指导
办公室同样进行垃圾分类
表1. 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回收数据
堆肥
在前期的调研中,孩子们找到了垃圾堆臭味的来源——厨房扔出来的生厨余。学校有堆肥场所,有有机物来源,也有种植需求,于是附近社区的根与芽小组志愿者大爷们根据实践经验帮学校修了堆肥池。堆肥池除了消纳校园内产生的绿化垃圾和生厨余,还成为科学实践的场所,由校环保社团管理。截至2017年11月,共有497斤生厨余和绿化垃圾用于堆肥。
社区根与芽小组帮学校修建堆肥池
校园绿化垃圾堆肥
3
从自身行动到扩大影响
影响人群扩大
西安路小学的社会责任感强,多次参加校外环保交流活动,将学校的实践经验传递给更多人。同时学校也非常注重对家长的影响:组织家庭零废弃挑战评比、鼓励家长和孩子用手帕、组织家庭交流参访等。在环保的行为和理念上,孩子和家长是相互促进的。在环保理念和行为上,家长和孩子是相互促进的。
此外在项目结束后,学校也多次进行影响社会公众的环保行为实践活动,如暑期家庭的街头垃圾调研、景区劝说游客不乱扔垃圾、承办区垃圾分类现场会等。
环保家庭参访
影响领域扩大
环境保护不仅需要科学的思考和实践,也应该扩宽思路,多领域相互促进。现在学校不仅在零废弃方面持续努力,也扩展了更多行动,如:本土植物认知、观鸟、种子银行等议题,正如学校“生态立美”的理念,口号是用来践行的。
扫清谜思
在校园零废弃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同人群的一些谜思,提供一些浅薄的见解一起学习:
1、一定要高大上吗?
鼓吹自动化、智能化,认为垃圾没分好是因为垃圾桶不够高科技、没有垃圾分类教育场所,于是要么花很多钱用于购置垃圾桶,要么维持现状不分。
事实是垃圾分类和高科技没什么关系,中国垃圾四分类,方法简单易学。
2、班级如何评比?
以分得好不好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
3、一定要放很多垃圾桶吗?
四分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班上放四个桶,分类标准要根据班级产生的垃圾种类而定。在班级内部可回收物种类简单也无需太刻意细分。
4、政府没有后端清运,做不了。
先调研清楚垃圾种类再说这个问题。可回收物可以找回收公司、收荒人员长期合作,低附加值量较大时依旧可以收。可以逐渐对接回收方,逐渐往细分,不是只有一次性找齐才能分。
5、只有搞环保活动的时候才环保。
将零废弃理念融入到校园的方方面面:办公室是否依旧用一次性水杯?是否每次活动后会产生大量垃圾(如喷绘背景布等)?是否会给来宾发瓶装水?是否每个垃圾桶上都套着不必要的垃圾袋?其他的课堂上是否也考虑了环保的因素……不是说环保就要过苦日子,而是不要产生不必要的浪费。零废弃校园建设不只是孩子的事,各个教职工办公室同样都要开展垃圾分类,身教言教。
6、为什么发一个筐?纸箱或袋子不好吗?
筐子质量更好,可以用很久;更容易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投垃圾的行为,更容易让纸张平铺,压缩体积;更便于让班级可回收物在校园资源回收处二次分类,便于回收人员回收;同时筐子也是个标致,鼓励孩子行动。
7、我们做很多环保活动啊:做手工、环保时装秀、用轮胎装饰了校园……
先问下目的,那些用一次性杯子、蛋糕盘、雪糕棒做成的“环保”手工摆在那里撞击着我们的眼球,用一些一次性用品做成服装就是环保服装?这是给孩子的误导。环保校园也不是说非要找一些旧物来装饰。
8、什么样的学校可以做零废弃学校?
规模、地址、是否有后端处理渠道都不是问题,前期有老师持续跟进,后期孩子就会逐渐养成习惯。如果急切想博取眼球,那就又变成了一场短暂、不可持续并且误导孩子的“环保”活动。
9、零废弃做不到,不敢提。
零废弃不是不产生垃圾,而是尽可能让垃圾产生更少,践行对环境更友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态度、产品选择对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等。零废弃既是目标,也是行动。
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场所,在当前资源过度消耗、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相悖、零废弃成为全球趋势的情况下,每个学校都有责任积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本文作者:成都根与芽 梁园
相关阅读:
0废案例丨2年多,4000+多场活动,13600+吨垃圾减量,南京志达是怎么做到的?!
0废案例丨为省钱,这个小区用落叶做堆肥,收获的却不只是每年两万元
0废案例丨11个小区,共有居民5000户,一半居民自愿成为垃圾分类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