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里的藏品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观众控制不住要去触碰?

2017-11-22 弘博网



当你在博物馆漫步的时候,一件艺术品看起来像在呼唤你,这时你会尽可能地慢慢地靠近这件精美的展品。它或许是一个光滑精致的带着闪亮金叶子的碗,或许是一尊张开双臂的维纳斯雕塑。



卢浮宫的一名游客被Canaletto于18世纪的画作《The Rialto Bridge in Venice》深深吸引住。


为什么伸出手去触碰展品这一行为是如此有魅力?


伦敦伯克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 in London)的博物馆学教授Fiona Candlin已经在20多年前便回答了这个问题。21世纪初Candlin在利物浦泰特美术馆(Tate Liverpool)工作时,恰逢英国残疾法案(U.K.'s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Act)率先通过。由于这一部新法,英国国内的博物馆都开始深入探讨一个问题,即如何使展览变得更容易让视障人士接近,但Candlin却对这些探讨的结果并不满意。


“我认为博物馆们这些行为只是徒有形式,”她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思考观众究竟如何通过触摸来邂逅那些展品”因此Candlin开启了她自己的观察研究课题,即长期在博物馆中观察公众们如何触摸展品。


在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the Museo Archeologico),一个小孩在抚摸一只石狮的爪子


从2004到2005年,Candlin徘徊在大英博物馆,观察着那些“偷偷摸摸、未经允许的触摸”。而这一研究成果最近也得以发布在“理性与社会”(The Senses and Society。Candlin也撰写了一本题为《艺术、博物馆和触摸》(Art, Museums and Touch的书籍。在她观察中,这些参观者有的用手指轻敲着碗,有的依靠着展品基座,有的则用手指临摹展品上的象形文字。还有些观众居然拍打哈利卡那索斯马头(Halikarnassos horse),触摸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的腹部,以及尝试去逗弄亚西比德的狗(the Dog of Alcibiades)。在埃及雕塑展厅,一个小男孩则停留下来与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伸出的手臂玩起了云手,走前还不忘互顶一下拳头。


同时,这些不堪其扰的博物馆工作人抱怨说,展厅里禁止触摸的规定被许多观众所无视,他们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展厅里的展品是不允许触摸的。“你阻止了一百人触摸,还有两百人,”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Candlin,“永远无穷无尽”。


大多数博物馆所重视的仍然是视觉体验。展览一般只是简单地进行视觉陈列,即观众需要从阅读文字与图片说明来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和艺术。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致力于增加额外的感官体验,例如许多为视障人士提供的导览。更有一些实验性的尝试正在博物馆上演,例如以某些展览为主题制作巧克力或是刮嗅画(scratch-and-sniff versions of paintings,即有味道的绘画)的活动。但是,在今天,这些其他感官体验,特别是触摸,往往则被单独进行展示,比如卢浮宫的触摸画廊(Louvre’s Touch Gallery),或者大英博物馆的动手柜台(Hands On desks)。


在柏林新博物馆(the Neues Museum),一名男子把手放在刻有象形文的石棺上


Candlin则表示,博物馆展品并非一直是禁止触摸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时兴的珍宝柜(通常被认为是博物馆的前身)常常会在人们参观时被打开。Candlin说:“他们会触摸并谈论里面的展品。”这些私人收藏的开放精神影响了当时的公共机构,例如大英博物馆,“十八世纪的人们在参访大英博物馆时可以拿起展品。”Candlin描述道。


但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触摸展品已经似乎变得不现实了。Candlin说:“当博物馆每年面对四百万的参观者时,便很难让每个参观者都去触摸展品。”人们手上的汗渍污垢、戒指手表以及不小心都会对展品带来致命的伤害。尽管小型博物馆有时会鼓励观众与其展品展开互动,但较大的博物馆往往会要求禁止触摸,除非是在可控的情况和地点。


然而,无论如何禁止,人们总是想用“触摸”去一探究竟。摄影师Stefan Fraschan在其新的微博客汤博乐(Tumblr)上发布了一张照片——满是在触摸绘画作品的观众。有时,这种对展品的侵犯会变本加厉,例如有观众曾经试图修复一幅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荆冠基督壁画,还有观众试图在纽伦堡新博物馆(Neues Museum Nürnberg)的纵横字谜拼贴画上写出答案。


直到最后,我们不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纵使跨越时间和地点,为什么人们依然愿意用手去感知世界?


在柏林Altes博物馆,一位访客用手托着一尊半身像的脸


对此,Candlin的受访者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借口。一些人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这些展品是真实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大英博物馆的一些展厅并没有设置玻璃橱柜,这就意味着它们是可以被触摸的。还有一些观众认为有些展品看起来十分坚硬,触摸不会导致损坏。


但Candlin认为这些借口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真相。“我们都需要通过触摸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事物。”她说,“视觉和触觉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受访者告诉她,他们想要感受雕刻的起伏,也想感受纪念碑的平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相关的制作工艺。一位受访者指着一个制作精美的石棺说:“我不认为宜家的产品在3000年后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


有些人甚至认为触摸可以表达与制作工匠的共鸣。在触摸了一件纹路不像看上去那么深的雕刻后,一位观众与Candlin分享了他们想象中劳动者的想法:“天啊,这里很热很辛苦,他们给我的所有报酬仅有一袋大米。”


两名访客在卢浮宫触摸Gerrit Dou的画作《The Silver Ewer》


在这种情况下,Candlin说:“触摸可以更好地感知事物,人们可以通过触摸与过去产生联系。”同时似乎有无数的方式来促进这种联系。她说,最近一位大英博物馆的前保护负责人告诉她,一位游客来到埃及雕塑展厅,把猫粮罐头作为祭品,献给这位狮头女神赛克迈特(Sekhmet)。“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奇妙的触碰”Candlin说。


Candlin回忆起自己在大英博物馆与一把石斧的(被允许触摸)邂逅。“当我捡起它的时候,它真的完好地(在我手中),”她说,“你会感到现在的你似乎正在与过去的人进行一场交流,他们和你拥有同样的一双手。”然而,工作人员却告诉我,“你知道吗?这个制作者甚至和你不是同一种人类。”


这把斧子是数万年前制作的,是博物馆里最古老的东西之一。“这个藏品,仿佛跨越了巨大的时间鸿沟在与我对话,”Candlin继续说,“你在时间的这端,而制作者在时间的另一端,而这件藏品却将你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Candlin认为,触摸展品是沟通历史与当下的一种有力方式,“我也总是想触摸这些展品,”她说,“有时我也会这么做”。


来源:atlasobscura.com

原文标题:Why Can't People Stop Touching Museum Exhibits?

作者:Cara Giaimo

翻译:Mark仔/大侦探

编辑:Mark仔#言若

所有图片来源于原文,由Stefan Draschan提供


相关链接:

文创,数字化,馆校合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经验共享

从“幕后”到“台前”——青岛市博物馆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方式

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聚在一起,我们要讨论什么?

去日本参观博物馆全靠瞎猜?让这款“黑科技”帮你无障碍阅读

绍兴博物馆,在海峡彼岸讲述“兰亭的故事”

单霁翔谈故宫经典案例,原来是如此用心为观众服务

宋娴:拒绝照搬,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差异

探索,不断探索博物馆个性化的文创之路

就在昨天,“滚滚”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全球巡展

有了这件“利器”,被盗(丢失)文物将无处遁形

中小博物馆如何就“小”文创焕发“大”活力

大英博物馆:一场以“提升博物馆路径设计”为主题的设计冲刺正在发生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