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还在犹豫?别人已经报名了!2018 / 2019 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

2017-11-22 弘博网



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设立于2008年,以纪念已故利荣森博士推广中国艺术的毕生贡献。该交流计划将资助博物馆专才及中国艺术史研究学者,前往计划的参与机构进行研习。


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 (2018/2019) (www.jsleefellowship.org) 现已公开接受申请,截止至2018年1月19日(星期五)


关于计划


「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资助博物馆专才及艺术史研究学者,前往计划的参与机构进行中国艺术相关研习。本计划以提倡中国艺术国际文化交流为目标,因此申请者必须留驻惯常居住地以外之博物馆或艺术机构进行研习。本计划的资助范围包括中国艺术史、展览策划、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管理及教育。


本计划的研习期限为四至十二个月,获选的访问学人将有机会参与展览筹办及研究工作,并获得相关专业指导。本计划将资助访问学人的来回机票,研习期间的住宿及生活杂项费用。奖助金并不适用于修读课程。缺乏外国进修或工作经验者,将获优先考虑。


计划宗旨


促进国际博物馆界及艺术史研究的专业交流,以发展传统中国艺术;


透过在海外之博物馆或艺术机构进行研究、接受培训及合作计划,促进博物馆专才及学者的个人专业发展。


计划申请


申请资格


· 申请人须最少持有学士学位,主修中国艺术史、博物馆管理、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学等相关范畴。


· 申请人须掌握拟前往国家之语言。


· 申请人的年龄及国籍不限。


· 资历较深者将获选为「利荣森纪念资深访问学人」。


奖助范围


· 本计划资助访问学人驻留期间的住宿及生活费用,并以实报实销方式支付签证、来回机票及医疗保险费用。


· 为鼓励西方博物馆支持具潜质的馆员参与本计划,获选访问学人的所属博物馆有机会获发薪酬资助,以另聘人员暂代获选访问学人的职务。资助金额将按需要及个别情况而定。


· 本计划并不资助修读课程、学位论文研究及论文资料搜集。


奖助细则


· 交流期限为四至十二个月。


· 访问学人必须驻留惯常居住地以外之博物馆 / 机构。(如申请人现于国外短暂居留亦可申请。)


· 驻留期间,访问学人将获机会,在驻留博物馆 / 机构进行研究、参与馆内活动,及与相关人员交流。


· 访问学人需于获奖一年内开展交流计划。如需更改或修订申请计划时间或内容,必须先以书面形式徵求本计划委员会同意。计划委员会保留是否继续资助计划的最终决定权。


· 访问学人需确保其入境及健康条件,符合前往国家所订立之规定。本计划办公室会在访问学人取得签证后,方拨发资助金。


· 访问学人需于交流计划结束后三个月内提交书面报告,总结其交流具体成果。另外,访问学人亦需于完成交流后两年内,将交流成果及经验发表或向公众分享,形式可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工作报告、文章或进行公开演讲等。


申请详情


· 在提交申请前,申请人需与拟前往之「计划参与机构」联络,商讨交流计划内容。


· 申请人可透过电邮,向本计划办公室索取有关机构的联络资料。申请人需同时提供个人履历及交流计划资料,包括︰

  1. 交流计划

  2. 目标

  3. 内容

  4. 时间分配

  5. 说明该计划与个人专业发展或研究的关联


· 如申请人现于惯常居住地以外之国家短暂生活,并考虑于当地之博物馆 / 机构驻留,除交流计划资料及个人履历外,申请人需额外提供背景资料如国藉、现时于国外生活之原由及未来计划等,供计划办公室初步评估是否合乎计划资助范畴。


· 建议申请人最少在截止申请日期前一个月与参与机构联络。如临近截止申请日期前提出查询,或未能提供交流计划内容及履历,申请或会被拒。


· 申请人需与参与机构讨论计划内容是否符合双方目标。参与机构会审慎考虑每个申请,若认为不合适,会拒绝接受申请,参与机构没有责任提供拒绝申请的原由。


· 申请本计划需提交一份「申请书」及由两位推荐人分别撰写之「推荐书」。相关文档可于本页下载。


· 保密的「推荐书」需由推荐人直接寄回本办公室。「申请书」及「推荐书」均需要在截止申请日期前,以书面邮寄方式寄抵本办公室。


「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

香港恩平道 28 号利园二期 1401C 室


· 申请资料需以中文或英文撰写。延迟、电邮或传真递交之申请将不获受理。


· 本计划将以电邮方式确认收悉申请人申请。


(建议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前,先浏览常见问题章节以进一步了解计划详情。)


遴选


初步入选的申请人将获邀5月进行面谈。计划办公室将确保入选申请人接获面谈邀请通知。


公布奖项


· 申请结果将于六月公佈。


· 本计划办公室将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申请人其申请结果。


· 获奖结果为本计划委员会最终决定。获奖或落选原因将不会提供。


· 所有申请状况、获奖或落选的查询将不会受理。


截止日期


2018年1月19日(星期五)


参与机构


计划资助博物馆专才及艺术史研究学者,前往海外计划参与机构进行四至十二个月中国艺术相关研习。计划共有52所参与机构,分别位于澳洲、加拿大、中国、德国、日本、荷兰、台湾、英国及美国,部分较著名参与机构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波士顿美术馆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伦敦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 、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北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计划参与机构名单可参考下表。


參與機構名單

(** 請參考計劃網頁 www.jsleefellowship.org 以了解最新參與機構名單 **)


地區

城市

參與機構

澳洲

悉尼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加拿大

多倫多

Royal Ontario Museum

中國

北京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長沙

湖南省博物館

成都

四川省博物院

廣州

廣東省博物館

廣州博物館

廣州藝術博物院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杭州

中國絲綢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文物修復辦事處

香港文化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藝術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南京

南京博物院

上海

上海博物館

沈陽

遼寧省博物館

天津

天津博物館

武漢

湖北省博物館

西安

陝西歷史博物館

德國

科隆

Museum of East Asian Art

(繼續)


地區

城市

參與機構

日本

東京

東京國立博物館

荷蘭

阿姆斯特丹

Rijksmuseum

台灣

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

英國

劍橋

The Fitzwilliam Museum

倫敦

The British Museum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牛津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美國

柏克萊

UC Berkeley Art Museum and Pacific Film Archive

波士頓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布魯克林

Brooklyn Museum

劍橋

Harvard Art Museums

芝加哥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克里夫蘭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丹佛

Denver Art Museum

堪薩斯城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明尼亞波利斯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

紐黑文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紐約

Asia Society Museu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紐華克

Newark Museum

費城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塞勒姆

Peabody Essex Museum

三藩市

Asian Art Museum, Chong-Moon Lee Center for Asian Art & Culture

西雅圖

Seattle Art Museum

華盛頓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參与机构总数: 52

** 名单按机构英文名称排序


获奖学人


2017/2018 获奖学人


利荣森纪念资深访问学人


刘明倩女士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英国伦敦)


刘女士于1994年加入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工作,现任职亚洲部中国藏品主任。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考古系硕士,加入博物馆后,刘女士曾策划多项专题展览和撰写十多种有关中国文物论文,包括外销画、玉器、善本书、清代帝后服饰、及中国文物在英国的流传。近年研究兴趣主要为中英两国外交礼物。刘女士将前往故宫博物院(中国北京)作三个月的交流,研究院藏英国製品,从中确认英国外交礼物,及追查非外交礼物之英国製品进入清宫的历史。透过有关研究了解清代时期中英两国交流及外交关系。


利荣森纪念访问学人


姜彦文博士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天津)


姜博士现为天津美术学院讲师,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艺术史及中国民间美术。他将于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Royal Ontario Museum(加拿大多伦多)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交流计划,协助整理及研究该馆的中国年画及民间美术收藏,并参与策展工作。期间亦会到北美地区研究相关馆藏。


邱慧蕾女士

(上海博物馆,中国上海)


邱女士任职于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要负责上海博物馆讲座系列、编辑基础读本与研究性读本、策划校园特别展览、管理遥距教育项目及馆内大学生志愿者等工作。目前她正为2020年开幕的上博新馆构思全新的教育项目。她将赴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英国伦敦)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教育项目研究考察,同时,深入研究大英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密切关联。


容波先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西安)


容先生现供职于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长期从事博物院内考古发掘现场出土彩绘秦俑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专注于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研究及彩绘秦俑製作技艺研究。他将于弗利尔美术馆及赛克勒美术馆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美国华盛顿)进行为期五个月的交流计划,研究秦兵马俑表面彩绘颜料调和剂的成份,并与当地的修复人员及科学家就彩绘陶俑修复保护技术进行交流。


吴萌女士

(故宫博物院,中国北京)


吴女士供职于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主要负责展厅内的数码互动项目,及端门数位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工作,致力让观众对院内的藏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吴女士将于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英国伦敦)研习四个月,参与大英博物馆新改建的中国馆数码化项目,并与馆内同仁交流经验。


2016/2017 获奖学人


利荣森纪念访问学人


爱古心博士


爱博士为前底特律美术馆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亚洲艺术部副主任与亚洲艺术及伊斯兰世界艺术部署理主管。于底特律美术馆任职前,爱博士任职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亚洲艺术部。她在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University 获艺术史哲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集中在中国元代书画艺术。爱博士将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台北)进行为期六个月??流计划,研究院藏元代张雨(1283 - 1350)作品。


邱忠鸣教授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北京)


邱教授现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她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研究范围为汉唐佛教艺术史与物质文化史,特别是中古时期丝路沿线的视觉艺术与物质文化。2015年邱教授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海外研修计划资助,赴美考察了二十馀家重要博物馆关于丝路艺术的藏品。她将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美国纽约)进行为期八个月的交流计划,研究馆内来自丝绸??路的佛教藏品与物质文化遗物。


赵菁女士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北京)


赵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副主任及副研究馆员。赵女士于馆内负责「国家博物馆教育体验项目」,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模式。赵菁将赴布鲁克林博物馆 Brooklyn Museum(美国布鲁克林)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交流计划,参与该馆的教育活动,并考察美国博物馆教育专案设计和特色案例。


2015/2016 获奖学人


利荣森纪念资深访问学人


司徒元杰先生

(香港艺术馆,中国香港)


司徒先生现为香港艺术馆虚白斋馆长,主管中国书画部。司徒先生先后取得教育学士(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中国艺术史哲学硕士(香港大学)及博物馆学文凭(悉尼大学 University of Sydney)。学术研究范围主要为晚明和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及中国艺术教育。他将于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英国伦敦),兼访其他欧洲博物馆,进行为期四个半月的中国画专题研究,包括藏品??构和策展方法。透过交流计划,他将吸收国外博物馆在当代的环境下,诠释和推广中国艺术的经验,并促进博物馆交流、研究和展览合作。


利荣森纪念访问学人


金靖之女士

(上海博物馆,中国上海)


毕业于日本学习院大学美学美术史专业,金女士现任上海博物馆展览策划馆员。其近年个人研究重心,在于探讨以池大雅为首的日本文人画家,如何借鉴、融入中国文人画之理念,促成日本文人画之成立。金女士曾负责协调和策划上海博物馆《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汉韵和风:青山杉雨的收藏与书画作品》等展。她将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交流计划,调查和研究日本江户时代的文人画与中国绘画,尤其是明清时代绘画的关联,并计划筹备一个日本江户时代艺术展。


毛秋瑾博士

(苏州大学,中国苏州)


毛博士于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获中国艺术史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现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任教中国美术史、美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课程。研究兴趣有佛教艺术及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毛博士将于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美国纽黑文)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交流计划,接受博物馆专业培训并研究馆内中国书画藏品。


朱莺女士

(苏州博物馆,中国苏州)


朱莺现为苏州博物馆教育主管,主要研究领域是博物馆教育及儿童美术教育。她在策划学校及特别展览教育活动有丰富经验,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的博物馆及艺术教育研究项目,所设计的教育项目亦获得多项国家及地区奖项。朱莺将赴迪美博物馆 Peabody Essex Museum(美国塞勒姆)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交流活动,主要参与该馆的教育项目,及协助中国艺术展览的策划及诠释工作。


2014/2015 获奖学人


利荣森纪念访问学人


刘蔷博士

(清华大学,中国北京)


刘博士为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员,研究兴趣集中在版本学及目录学,近年主要从事清宫藏书研究。2006 / 2007年受美国哈佛大学邀请,为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纂中文善本书志。刘博士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台北)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交流计划,对院内收藏乾嘉时期宫廷善本特藏「天禄琳琅」书作总体研究。


梅玫女士

(巴德装饰艺术研究院,美国纽约)


梅女士现于纽约巴德装饰艺术研究院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明清织绣及服饰史。其博士论文探讨在欧洲影响下,清宫纺织品在设计、织造工艺及展示使用上的变化。她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北京)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交流访问,研究十八世纪清宫织造的西洋风丝绸及毡毯,并学习清宫织绣的定名及分类系统。同时,接受策划纺织品展览及修复的专业培训。


王冠宇女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


王女士现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攻读中国艺术史,其博士论文专注于早期中葡海上贸易瓷器的研究,涉及明代中国瓷器的生产与外销、早期全球化及中西物质文明的交流等议题。王女士于旧圣克拉拉修道院遗址博物馆 Museum of Mosteiro Santa Clara-a-Velha(葡萄牙科英布拉)进行为期五个月的交流计划,对皇室修道院遗址中出土的中国瓷器进行研究,并协助策划有关中葡早期航海贸易的展览。


徐铮女士

(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杭州)


徐女士现为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古代纺织品的收藏、研究及展览工作,她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美国费城)进行为期四个月的交流计画,研究该馆收藏的中国明代经皮子织物。


薛龙春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南京)


薛教授现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并于2004年获该院博士学位。薛教授分别于2008 / 2009年度及2013年,获 ACLS 研究奖金及江苏省优秀教师海外研修奖金前往波士顿大学任访问学者。薛教授将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台北)进行四个月的交流计划,研究院藏明清文人信札。

** 名单以访问学人之英文名称排序


常见问题


计划内容


1.这计划资助哪些范畴?


本计划资助的范畴包括,但不限于

1)博物馆藏品研究

2)协助博物馆筹划中国艺术展览

3)接受博物馆专业培训,如博物馆管理、藏品登录、修复、教育、展览设计及资讯科技等。


2.这计划对申请人的年龄有否任何限制?


没有,但年青学者及博物馆年青馆员将获优先考虑。


3.申请人申请前往的机构必须于「惯常居住地以外」的意思是?


意思是申请人必须申请前往常住国家 (或地区) 以外的机构进行研习。


4.这计划的研习期是否可少于四个月或多于一年?


否。


5.这计划是否一个实习计划?


否。这计划与实习计划不同,申请人需就交流计划主动向参与机构提出交流目标、内容及时间分配。


计划申请


1.为何在索取机构联络资料时,我需要提供交流计划资料及个人履历予计划办公室?


这可协助计划办公室就提出的交流计划提供建议。


2.在递交「申请书」前,我可否与多于一所参与机构接触?


可以。但为免增加各参与机构的行政工作,建议你最多只可联络三所机构。


3.我可否申请前往多于一所机构进行交流?


否。在递交申请时,你只可以选择前往一所机构进行研习及交流。


4.我可以如何更好准备计划申请?


建议你可为交流订立目标,并在提出申请前,就交流计划及参与机构作一些资料研究。


5.我可否申请前往参与机构以外之机构进行交流?


可以,但提交此类申请时,你需向有关机构索取邀请函,以示它愿意成为你的接待机构,并提供交流期间所需的支援及协助。该邀请函正本需由有关机构直接寄往本计划办公室。


如你欲提交此类申请,请先与本计划办公室联系,以获得更详尽的资料。


6.我是否需要取得参与机构发出的确认书或证明才可提交申请?


否。参与机构会将他们的意见直接提供本计划办公室。


7.除「申请书」外,我还要递交什麽文件以作申请?


除「申请书」外,你需得到两位推荐人撰写「推荐书」。推荐人需把「推荐书」以密件方式,于计划截止申请日期前直接寄抵本计划办公室。


8.递交「申请书」时,我是否需要提供学历或专业资格证书副本?


否。若有需要时,本计划办公室会要求有关证明文件。


奖项


1.每年有多少个获奖名额?


本计划没有指定获奖名额。计划委员会将在申请人中选出最合适的获奖者


2.奖助金一般限额为多少?


由于申请人前往交流的期限及目的地各有不同,因此奖助金额将因应个别情况而定。


3.奖助金包括哪些项目?


本计划的奖助金包括来回机票、签証申请费用、交流期间的医疗保险及适度的住宿与生活资助。如有需要,将按个别情况,向申请人或参与机构提供额外津贴。


联络我们


电话:(852) 2504 3988


传真:(852) 2895 5156


电邮:enquiries@jsleefellowship.org


地址:香港恩平道28号利园二期1401C室


北山堂基金 (以下简称「北山堂」) 由香港已故慈善家利荣森博士于1985年成立。利博士致力弘扬中国文化艺术,历年来资助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及文化组织,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


来源: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官网(http://www.jsleefellowship.org/)

编辑:言若#Double L


相关链接:

文创,数字化,馆校合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经验共享

从“幕后”到“台前”——青岛市博物馆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方式

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聚在一起,我们要讨论什么?

去日本参观博物馆全靠瞎猜?让这款“黑科技”帮你无障碍阅读

绍兴博物馆,在海峡彼岸讲述“兰亭的故事”

单霁翔谈故宫经典案例,原来是如此用心为观众服务

宋娴:拒绝照搬,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差异

探索,不断探索博物馆个性化的文创之路

就在昨天,“滚滚”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全球巡展

有了这件“利器”,被盗(丢失)文物将无处遁形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