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 博物馆让人感到害怕?这些网友有话要说!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博物馆都是一个可以收获知识、放松身心的空间,让我们得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然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博物馆”这一关键词时,我们也发现其相关搜索中不乏“吓人”“害怕”“恐怖”这样的字眼,更是有网友表示“我真是太害怕去博物馆什么阴森森的地方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观众们患上了“博物馆恐惧症”呢?为此,弘博网也对部分网友的发言进行了简单的整理,试图去寻找是什么让观众对博物馆心生恐惧。
在搜索“博物馆害怕”关键字时,我们发现很多观众都提到了对于展品本身的恐惧,有的观众甚至直言“对冰冷冷的历史物件感到害怕”。而在众多展品中,遗骸类展品则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对此,有网友表示,遗骸类展品常常使人产生与死亡相关的联想,从而心生恐惧。此外,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巨大的恐龙化石也同样让不少观众、尤其是低龄观众,直呼吓人!
是不是所有博物馆都有这种十二生肖俑啊,觉得有点吓人。
”昨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干尸表情蛮吓人,另一个博物馆有好几具脸都盖起来了,当时还说不盖也行啊。刚刚就梦到昨天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个了,梦里直接吓醒叫妈。
”此处省略一张图片……
打卡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太逼真了,胆小的我们有点害怕呀。
”除了展品本身带给观众的恐惧外,很多观众也反映展品的展示方式也带来不少惊吓:
博物馆重新改造陈列,头像被撤掉了
又比如过于密集的陈列:
如今,为了实现生动、直观的展示效果,很多博物馆展览中都使用场景复原的陈列方式,如利用蜡像和造景分别还原历史人物、历史场景等。
其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博物馆的蜡像艺术,因为比一般雕塑更接近人物原形,其所刻画的人物往往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欣赏性,更有复原历史人物的独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博物馆体验。然而,由于其所制成的人物形象过于逼真,出现频率过高,且摆放位置难以捉摸,常常使得正在参观的观众受到惊吓,直呼“吓人”:
由于博物馆里的部分蜡像人物过于恐怖,也使得有些网友表示“每次去博物馆看到蜡像都要躲得远远的。太恐怖了!”更有网友提出“”呼吁让蜡像离开博物馆”。
除了蜡像人物造成的惊吓外,很多观众表示有些博物馆的场景布置也同样让人感到脊背一凉:
经常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还会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多博物馆都比较暗,窗子被封起来,像个”黑盒子”。博物馆整体空间之所以比较暗,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强光对于展品的损害,以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另一方面,较暗的空间能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适于人们静下心来欣赏,专注观展。但过暗的空间却也使博物馆蒙上些许恐怖的气氛,让许多观众对博物馆参观形成阴影。
昏暗的灯光,突如其来的音效也让有的观众不寒而栗:
诡异的灯光,也让人迷惑博物馆是否有一颗想做鬼屋的心:
除此之外,为了节能,很多博物馆采用感应灯装置,“背后一黑”的体验也让很多观众难以忘怀:
沉重冰冷的展品、充满惊吓的转角、后背一凉的展厅……网友们的留言也让我们关注到博物馆陈列中对于观众负面情绪关注的缺乏。那么,如何消除观众对于博物馆的恐惧感?如何避免让观众因为一次阴影而拒绝走进博物馆?又如何让博物馆成为更多人获得快乐的空间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一起讨论!
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分享你在博物馆所遇见的难忘经历,以激发更多人的思考!
本文网友留言、图片均来自微博等社交平台,内容稍加改动
编辑:大侦探#大侦探
聚焦|博物馆开夜场,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会议|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已达到95家
通知|恭王府博物馆明年元旦起将调整开放时间并实行全网售票
聚焦|上海45家博物馆、景点接受信息化服务调查,总体水平究竟如何
说展|艺术展,历史展,网红展......看完我们的展评你的pick是?
全国首家省级教育数字博物馆上线,足不出户感受文化传承
金玉满堂,再现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生动
讲座 | 博物馆讲座汇总(12.27-1.3)
沉浸式展览除了网红打卡外,还能呈现艺术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