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大趋势 | 台北论坛专题讨论总结 (上)
当全球竞合、地缘政治遇上AI时代,半导体行业该如何应对?本次NUS台北新全球企业家论坛上,中文EMBA第31班校友邬筠轩(全稳生技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主持了“AI时代的产业大趋势”专题讨论,与新国大商学院傅强教授、稳懋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进财、SEMI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曹世纶、中美硅晶暨环球晶圆集团董事长暨执行长徐秀兰共同探讨了“再全球化”与“AI革命”两大时代背景下,台湾半导体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再全球化时代下的产业政策
企业家如何应对?
Q
邬筠轩校友
随着全球化造成的本土化转变,地缘联盟的结合形成新的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环球晶圆如何看待全球扩展策略?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在全球供应的同时实现有效的地缘政治风险管理?
徐秀兰董事长
当前的全球供应链正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政府行为的影响,使得全球供应链与过去20年相比有了显著的不同。当下,供应链的首要考量已经从效率转变为安全。在当前情形下,尽管你可能不希望过度扩展到太多地区,但是为了企业的成长,我们必须扩展到很多地方。这种做法也是一种地缘政治风险规避策略。以防万一在某个地区受到一些影响,比如交通不便,我们至少还有其他很多地区可以供应。
Q
邬筠轩校友
我想请教傅老师,您曾提到超级全球化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在7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下,经济效率、市场效率是政府的首要考量,可是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已经扛着大旗回归了。比如美国的芯片法案,被认为是二次大战以来美国出台的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您如何看待各国陆续推出的产业政策?台湾的企业家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变化?
傅强教授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产业政策,既不应过度夸大,也不应妖魔化。目前,我们对于产业政策往往是谈虎色变,认为它是竞争性的,是排他性的,是民族主义的特征,这当然都是对的。但是回顾历史,美国在产业政策的使用上拥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例如,半导体整个产业的兴起与当年美国军方的采购合同密切相关。美国国防部(DoD)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做DARPA,即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资助了很多私人部门可能会认为风险过高的科研项目,这对科技发展及一些科研项目的商业化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埃隆·马斯克目前的成功与由DARPA促成的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硅谷的兴起也与联邦政府的资助有很大关联,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产业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我们今天的嘉宾所讨论的,近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resilience(韧性)开始变成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以前会说存货都是成本,现在普遍认为你应该有一些冗余(redundancy)。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也从过去的合作变成竞争,政策肯定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回应。我们回顾一下,当年美国有这么大的力度支持科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年的冷战。当年肯尼迪总统讲了一句话说,美国为什么要把人类送上太空,是因为这件事很容易吗?不是,是因为这件事很难,他要走在苏联前面。现在的情况又变了,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讲了一句非常直接的话,他说美国过去不投资,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现在面对新的对手,自然在政策上就会有改变。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历史的趋势,所谓的自由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其实不过40年短暂的虹光,现在再次回归常态。
对企业来讲,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定力。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合理运用资源,顺应时势,对长期的范式变化要有准备,要有自身的造血能力。产业政策能否延续下去,我也有很多问题,大家都是在摸索前进。保持定力,积极拓展,我觉得今天几位嘉宾讲得很充分了。
地缘政治背景下
台湾半导体行业的机遇与应对
回归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
Q
邬筠轩校友
请教陈董事长,在技术博弈和地缘政治的背景下,台湾半导体行业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形对稳懋的影响,以及稳懋如何利用这些机遇,在保持供应链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陈进财董事长
我想化合物半导体有一个特性,它体量不大,跟硅半导体比起来,它的规模相当小。第二个是它非常多元化,因为培训不同,客户不同,所以每一家的设计都不一样,几乎百分百个性化。刚刚傅强老师讲,企业在面临全球化和在地化的平衡中要有自己的定力。所以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到那些地方去设厂。我第一要考虑是那边的客户能不能养得起我一个厂最低数量的人员。第二,还要考虑地缘安全问题。
我认为定位在台湾如何做到在技术上可以全球领先,这一点是挺重要的,这也是台积电基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半导体大都如此,核心竞争力通常在于技术的领先。做一个代工厂,只有你的技术领先,你的客户才可能在你这里下单。我们就保持技术领先,跟客户保持这种合作共同开发的这种优势。遇到政策干预时,我们需要选择是承受亏损还是服从市场需求。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或公司主导者,必须对公司员工和股东负责。因此,我认为,应该回归到本来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上,这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一个思考。
Q
邬筠轩校友
请问曹总裁,在全球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台湾半导体行业如何平衡跟各大经济体的关系,同时保持其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地位?您认为台湾半导体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您对台湾半导体行业的前景如何看待?
曹世纶总裁
谢谢主持人。我想在顺序上倒过来回答,首先,我对台湾半导体行业的前景还是持十分乐观的看法。我们讲一个产业,可能有很多的数字要看,但最重要的是,看企业领导人有没有远见和能力来克服困难。我左右两边就是台湾半导体行业企业家的力证,所以我说我非常乐观。我们台湾半导体的商业模式,领先的技术,坐落在台湾产生的群聚效果,是花了四五十年才得到的实力。所以在一时三刻内,很难有任何一个区域能完全复制。更何况半导体行业的技术门槛和资本支出都是很高的壁垒。第一点是,台湾的企业在面临时代变局时,大家都兢兢业业地去确保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不管是在先进制程的微缩,摩尔定律的突破,还是先进封装的整合,所有领头的企业都在继续往前冲。这其实是很重要的护城河。第二,我们的供应链跟客户是紧密结合的,所以我们的未来可见度(visibility)和客户的利害关系也是紧密绑定的,所以客户也会给我们很好的指引。这也是一个护城河。最重要的是,我们台湾的半导体行业已经有很好的实力和弹性去面对供应链的重组,以台积电为例,它在日本跟索尼合作,在德国跟英飞凌的生态系统绑在一起。我们已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去做一些回应,还是以台积电为例,可能现在全球扩张的部分只有5%到10%,它希望在五年内最多增加到20%,去保持它在本地很好的经营基础,同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自己在供应链重组的过程中不被替换掉。这些都是很好的布局。
人工智能会颠覆经济学吗?
What a wise man does at once,is what a fool will do eventually
Q
邬筠轩校友
我们再次请教傅老师,在您的全球宏观经济课上,您教我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分析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请问不要工资与不会失业的AI,对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颠覆原本经济学中需求与供给的逻辑,边际成本、折旧等基本变数都因AI的应用而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位经济学家,您认为人工智能会颠覆经济学吗?AI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请您为企业家们提供一些建议。
傅强教授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稀缺性(scarcity),即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将其最有效地利用。但是,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深度融合,与人类社会深度结合,那稀缺性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例如,现在许多原画师失业,因为使用Midjourney作图十分方便。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我最大的恐慌:我担心哪一天自己会失业,经济学到那时候就不需要了,对吧?
我现在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AI现在仍受到算力和能源的约束。只要可控核聚变技术不出来,我还能保住我的工作。正如我刚才所说,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比答案多,我自己也有许多疑问。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经济学层面所面对主要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对生产率的提升能带来多大的贡献?尽管目前的人工智能生态还不完善,财务、算力和技术上都有很多限制,闭源模型和API能提供的场景支持也相对有限,包括AI的发展方向是闭源还是像OpenAI这样的路线,或是未来开源模型将成为主导,大家都还不知道。
现在有一种说法,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称人工智能还是一个“so-so technology”,就是说它应用非常有限。打趣的说法是,什么叫AI呢?——就是“anonymous Indian(屏幕背后的印度人)”。包括无人超市、自动驾驶等,实际上在背后还是依赖于一个印度人的监控和操作。包括我们的王小雨同学(国大中文EMBA第31班同学),她上完课就能在OpenAI的Chat GPT的 API上快速开发出一个回答问题的应用程序。实际上,她一直在进行大量的键盘输入,这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这些都反映了当前人工智能还有许多不足,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我简要地探讨一下,到底市场还重要不重要?市场为什么重要?这是因为市场是分散化的决策(decentralized decisions),是信息。我可以拥有本地化的知识(local knowledge)并处理它,但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赋予了我们全知全能的能力,那么大企业将拥有巨大优势,能够处理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样,分散化的决策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第三个问题是平等和不平等的问题: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让人类社会更加平等,赋能更多的人群?例如,我不懂如何画画,但有了Midjourney我就能够做到。另一种可能性是,如果人工智能技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这些少数人可能会成为新的神。因此,这些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答案。但是对于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只能大胆分享我的看法。去年我在斯坦福的游学期间曾问过一位未来学家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他现在更关心宗教信仰了,因为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要给出建议,我认为第一点是要有信仰。我认为AI将颠覆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我之所以这么认为,首先是因为AI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自我改善的工具(self-improving means),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次,它的采纳速度(adoption)可能会超过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因为在过去,像铁路和蒸汽机这样的物理资产,传播它们需要巨大的建设和投资,十分困难,而现在AI的算法成本很低,从一套服务器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非常容易,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我觉得AI的传播速度将非常快,而且改变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比所有大的发现都要快。
关于第二点,我认为对于企业家而言,应该努力地去拥抱它,并迅速采取行动。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说:What a wise man does at once,is what a fool will do eventually. 一个傻子最后做的事情,是一个聪明人现在就做的事情。我们应该立刻拥抱前沿科技,努力去改变自己,学习新技术,改进企业的各个流程。此外,我认为AI或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将改变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工业革命后奴隶制的废除那样,工业生产需要自由人,需要消费者。现在,AI的出现可能会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人将来会是什么样?我们的员工、工作流程和顾客未来可能都会变化。
我的问题比答案多,所以来这里也是想听到行业前沿的声音,和大家共同学习。
AI时代的半导体产业革命
Q
邬筠轩校友
我想请教陈董事长:AI技术的发展为半导体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台积电明年预估增长是30%,AMD提出的增长是60%。所以稳懋在AI领域有哪些具体的投入和规划?您如何看待AI技术在提升半导体设计和制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意义?
陈进财董事长
AI的来临,它必将在制程上引发一些变革。我想所有半导体公司早已开始引入从数据收集到模拟的这种模式,甚至线上的监控,这些技术已逐渐被采用。从稳懋的角度来看,AI必将成为我们的工具之一,这是不变的事实。至于化合物半导体在AI的应用方面,AI主要是快速传输,快速运算,所有与快速传输相关的几乎都与化合物半导体有关。现在我们马上面临的“铜退光进”,设备跟设备之间的传递从使用铜线向使用光纤逐渐转变,接受这个光需要有专业的集成电路。还有很多传感器,比如自动驾驶汽车上面广泛应用的雷达,现在唯一不用的车型只有特斯拉。这都是化合物半导体的机会。AI要充分发挥作用,物联网(IoT)很重要,所有的这些连接又跟化合物半导体产生关联。所以我相信这个产业规模虽然小,但是各种应用绝对脱离不了它。
台湾半导体制造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Q
邬筠轩校友
请教曹总裁,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半导体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还有挑战。在这样的AI时代,台湾半导体产业应该如何运用AI优化生产过程,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您认为台湾在AI赋能半导体产业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曹世纶总裁
如果我们讨论制造业,AI的赋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制造业在全球具有三个竞争优势。第一,当然是先进的制造技术。无论是化合物,晶圆还是先进封装,都是先进制程,台湾地区是第一名。其次是所谓的绿色制造。制造业要遵守减碳和符合全球供应链的要求,在绿色制造和减碳能力上,台湾地区也是领先的。我们常听说半导体工厂的水可以被重复使用三次四次,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最重要的第三点是智慧制造,并用AI赋能。实际上,特别是半导体制造,如果最终产品的良品率很低,代价就非常大,半导体制造的毛利率相较于其他制造业要高。因此,半导体行业很早就有引入智慧制造的理念,甚至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赋能,因为从成本损失和投入的资金来看,这非常有意义。因此,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制造业在智慧制造和AI赋能方面也算是遥遥领先。最后我想举一个例子来总结,比如台积电,他们跟、阿斯麦(ASML)以及和新思科技(Synopsys)合作使用了名为“cuLitho”的AI加速计算光刻技术。即使是如此先进的台积电,他们还是使用了英伟达(NVIDIA)的AI芯片,在所谓的光刻过程中进行图形的最高效运算。这就可以看出,居于领先地位的台湾半导体制造商在加上AI的赋能后,其竞争优势和市场壁垒将更加巩固。
Q
邬筠轩校友
我要请教徐董事长,您素来有“晶圆女王”,还有“并购女王”之称。刘德英(台积电董事长)说我们刚走出隧道,所以前面一片光明。半导体还有黄金十年,那么环球晶圆在利用AI技术赋能半导体制造研发的方面,如何布局和计划?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环球晶圆将如何保持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领先的地位?
徐秀兰董事长
我想AI对于半导体,尤其对环球晶圆,它有两面的意义,一方面透过AI的技术,让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能够好到可以应用到AI领域上。然后第二点是,现在技术驱动(technology-driven)的AI带动全球半导体这一波成长。我们回顾半导体60多年,有几个世代,第一个是PC到笔记本,然后到手机,到电动车,然后再来就到AI——每10年都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待它成长。所以我们现在都认同半导体产业的总市值会在不远的2030年超过一兆美元。对于环球晶圆和半导体业界来讲,需求在快速成长,要达到这个成长率,你的制程就必须要导入AI。我们很多年前就开始把机器学习的AI技术放进来,如果不用大量数据运算的话,你做出来的很多东西达不到要求。AI既在制程上面赋能和协助了我们,同时因为AI的增长,市场就需求更多的晶圆,这是很好的一个正循环。
但AI接下来很快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AI也是一个超高能耗的东西,所以很快就会遇到电力瓶颈——你不能用太多AI,因为耗电量太大。如何能在高效制造的情况下,把运算能耗降到最低,这是半导体业界需要寻找的解决方案。我想在未来十年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
现场观众Q&A
Q
观众提问1
我想请教徐董事长,您说到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收购不断地去扩张,那您在整个扩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遇到这些挑战的时候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
徐秀兰董事长
这是很好的问题,也是我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买公司第一个困难是要筹到足够的钱,但通常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商业价值点(business point),基本上找到足够的钱都不成问题。跨国并购公司最困难的一段是并购后的整合(post-merger integration),买完之后所有的挑战才开始。这里面包括了税法、劳工法、环保法等等,但都还容易解决。在这之上的困难是文化融合。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把东芝(TOSHIBA)的所有半导体前端制程厂买下来,4个厂2000位员工,他们没几个英文讲很好的人,我们没几个日文讲很好的人。所以最后还是会回到大家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景(vision):没有人会因为你给他付薪水变成你的奴隶,所以我们所有海外的管理团队这么多年之后都变成全球的大家庭(global family)。我们的第二个信念是“No stage too big, no dream too far(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大家都相信在一起之后舞台会更大,梦想再大都会有达到的机会。所以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是最关键也最难的部分。谢谢。
Q
观众提问2
我想请教陈董事长。5G时代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年了,但在使用感受上,从3G到4G再到5G,这个敏感度是越来越低了。所以5G时代的来临,包括未来6G时代的来临,对稳懋本身的股价会有什么影响或者说指标性作用呢?
陈进财董事长
其实现在大家已经在讲超5G了,除此以外还有Wi-Fi 7的时代,而且一定会继续往前推进。至于它的进程快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基础建设,如果基础设施没有跟上的话,这个速度就会慢。从2G到3G花了将近10年,3G到4G就相当快,因为它的基地台几乎可以共用,现在到5G的话,其实电信公司的建设成本是挺重,所以到现在为止全世界的部署率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几,从时间上来看,它的确是慢了,但这个就不是我们芯片行业可以控制的。至于后续发展的快慢,要看各国的基建如何。所以你通过注意这些基础建设的速度就可以研判我们制造业的机会是否来临。谢谢。
Q
观众提问3
刚才我们的企业家都提到,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基础非常好,在整个世界的分工中也占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大陆也在努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能不能从你们的角度来讲讲大陆半导体产业未来的竞争力会如何,是不是未来会像电动汽车产业一样对台湾形成一种压力?
曹世纶总裁
台湾半导体发展到今天,它其实还是透过全世界的集体力量来达成,刚才徐董事长也提到,很难只靠一个地方就把这个活全部干完。坦白说,如果我拿不到阿斯麦(ASML)的设备,台湾也做不出来。3月我们在上海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展览,我看到中国大陆半导体的公司如雨后春笋,去看展第一天的盛况是人都走不动路,也是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大陆希望把半导体行业自主化的决心。短时间来看,半导体行业是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长时间来看,有市场决心跟政府民间一起努力,绝对会有很大的进展。
回答第二个问题。中国大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自给自足内循环的部分绝对会有很大的发展。大陆的制造商用大陆的设备,大陆的厂商会有很多练习改进的机会。台湾地区的二线半导体制造商肯定会受到影响。他们也会思考怎么去做差异化,比如说做逻辑芯片和做记忆体的厂商合起来代工等等,通过差异化策略,起到一些避险的作用。谢谢。
下期预告
全球本土化新时代,东南亚缘何成为企业出海风口?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哪些科技突破与产业革新值得关注?全球新企业家都在追逐哪些投资热点?
下一期台北论坛精华回归,我们将带来由远见行销部暨领导影响力学院总经理林芳燕主持的「新全球企业家的全球拓展机遇及东南亚产业布局」专题讨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
点击阅读新全球企业家系列论坛精华内容
再全球化下,全球经济秩序新范式与半导体产业新趋势 | 台北论坛主题演讲精华总结
教授观点 | 傅强教授:再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展望(全文)
东南亚市场机遇与投资策略,机会在哪里?雅加达论坛专题讨论总结(上)
本土化之道 - 出海印尼的成功秘诀 | 雅加达论坛专题讨论总结(下)
#推荐阅读#
招生简章 |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助力华人企业家实现全球梦想
傅强教授:不是所有流浪的人,都迷失了方向 | 2023年新国大中文EMBA开学演讲
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第八!2024年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END
教授观点(点击学者名字,阅读更多文章)
罗安著 | 武耀恒 | 傅强 | 李秀平 | 吕晓慧 | 刘其章 | 李彦德 | 程天富 | 柯滨 | 段锦泉 | 周宏骐 | 梁慧思 | 黄幸亮 | 施永丰 | 乌耀中 | 学段回顾 | 书单推荐
行业资讯、校友动态(点击行业,阅读更多文章)
互联网创业 | 法律行业 | 金融科技 | 互联网金融 | 创新创业 | 优秀企业家 | 元宇宙 | 数字化转型 | 新加坡投资 | 疫情新机遇 | 科技企业 | 餐饮服务 | 职业教育 | 铁路工程 | 服饰 | 生物科技 | 共享办公 | 财务管理 | 电力器材 | 商业银行 | 生态环境 | 数据安全 | 矿物能源 | 智库平台 | 企业突围与转型 | 东南亚新机遇 | 疫情防控 | 投资银行 | 健康管理 | 生态共享办公 | 豪华游艇业 | 元宇宙教育 | 新乳业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
+65 6601 6944 +65 6601 7753
+65 6516 8656 +65 6516 8352
码上添加@招生小助手
了解项目详情,咨询项目申请
码上添加@国大EMBA小助手
关注最新资讯,深入学习社群
邮件:embac@nus.edu.sg
地址:
商学院中文EMBA招生办公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NUS Business School, 15 Kent Ridge Drive,
Singapore 119245
网站:embac.nus.edu.sg
*声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项目为国大商学院自主招生,无任何中介机构合作,无招生代理。申请人可直接联系商学院中文EMBA市场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和申请。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申请新国大中文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