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虎嗅网征集了疫情下55位CEO的观点,主题是:这场疫情教给我的。这其中,有三位来自餐饮行业,包括大龙燚联合创始人雷星、熊猫不走蛋糕创始人杨振华以及一位匿名人士。因为地域、定位、领域的差异性,他们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整个餐饮行业,但相信很多人也会有共鸣,餐宝典(ID:canbaodian)特予以摘录并聊作点评。匿名人士
最大的冲击就是几乎没有了营业额。最大的感受是,因为公司一直在非常快速的发展,账面现金不多,一直都是靠快速增长的收入支持发展,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危机可以来得这么凶猛和迅速。总结的经验就是:2)在资金充足时和银行建立信用,拿好授信。这次银行授信给了我们很大帮助;3)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团队练兵,会感受到团队共患难那种互相鼓励,对公司非常支持,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当然坦诚的沟通非常重要,公司的状况,管理层决策的考虑都要充分和一线沟通;餐宝典点评:虽然不知道这是哪个企业,但看得出来,这位老板的思考有一定高度,考虑比较全面,所带领的企业应该也是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企业。对于现金、授信与线上业务的重视,将会成为未来优秀餐饮企业的标配。大龙燚联合创始人:雷星
本人从初一到现在都在主导外卖工作,先是很慌乱,然后就赶紧组织员工调整工作重心,然后外卖大爆发。这次疫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在危机中找生存的空间,坚持从人的需求去思考问题:对于员工,怎么稳定与激活;对于顾客,怎么唤醒与重启;对于加盟合作伙伴,怎么稳固与重拾信心。餐宝典点评:在危机之下,有人想到的是抱怨,有人想的是怎么快速自救,降低损失。对比大龙燚2019年成都11家直营门店初一到初十的数据,去年门店店内业务有499万,今年降到了只有32万,下降幅度高达93.58%;外卖去年同期28万,今年冲高到181万,同比增长547%。我们看到大龙燚的外卖增幅非常明显,领先业内很多优秀企业,这离不开决策层的快速反应。
熊猫不走蛋糕创始人:杨振华
我们其实还好,因为本来就纯线上,相当于外卖。然后固定开支少,成本都是变动成本比较多,租金占比不到4%。而且本来毛利高。业绩降四成,只要配套成本及时降下来,一样有净利。我们二月份整体收支平衡,美团外卖的订单是增长的,总体微利。要说大的影响,就是让我们按下发展的暂停键,整体扩张进度往后延两个月。疫情之下,机构的信心与情绪会受影响。另外,原计划五月份开始融资,那这几个月的业绩是重要参考数据,这几个月的业绩肯定受影响,所以变相的估值肯定就上不去了,至少会比疫情前我们原来的预期低一些。所以我们要么到七月后融资,等疫情过后的几个月的业绩增长来保证更理想的估值。要是还是按原来的时间节点,那估值就会被投资机构占便宜了。我们本来有一座新城市要开的,就是武汉!一月初就天天盯着,所以我们算是比较早重视这个疫情的,然后疫情一扩,我们的配套行动也就能及时且高度重视。年前就进行了调整。严控成本,紧盯现金流,人员优化,暂缓拓展,利用空档线上培训学习。人工占比较高,但占比高的、收入高的如配送员,是拿计件提成奖金的,所以也还好,加上年前紧急优化,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又引导调休一部分。具体如下:一、紧盯现金流,紧控成本:1)广宣、地推,二月全停,三月看疫情再定;2)人员在元宵前,争取优化掉20%。二、全司严阵以待,减少风险。但对未来整体乐观,相信最迟三月底能有效控制。到时候出去聚会,会成为憋了一段时间的民众的“渴望”。从上次非典数据看,疫情后,餐饮消费类是上升最猛最快的。三、趁此机会,补课,磨刀。增加针对主管以上的管理层各种线上培训与沟通。相信三四月也会是招聘洼地。四、过去就想改善升级的提高人效的各种如财务系统、智能客服、生产设备、内部行政系统等定制与升级的,快马加鞭。用系统软件、设备,来提高效率、减少人手。餐宝典点评:熊猫不走蛋糕是烘焙领域一个特殊的存在,曾在2019年11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点此阅读详情),其特殊的商业模式与业务结构使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当然,不仅是熊猫不走,对线下依赖比较低、以线上为主导的公司都是同样的状况。
抖音 茶饮测评 茶饮大数据 酸菜鱼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