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湖州味道|漫话长兴段西苕溪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箬溪船长 Author 鄣北散木
全文6271字,阅读约20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李士杰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西苕溪,又名龙溪港,自天目山北麓发源,流经安吉县、长兴县和湖州市吴兴区,其干流长98千米,沿途汇聚各路山水后注入太湖,形成一片冲积平原,其间河网纵横交错,圩田绿黄相间,是湖州重要的耕地资源,总流域面积2274平方千米。
西苕溪长兴段,过安吉县由左岸的小溪口和右岸的大丁村入境长兴县和平镇,途经虹星桥镇,东流至左岸的吕山乡下目村和右岸的和平镇下吴村出境进入吴兴区,全长21.7千米,是长兴四大水系(西苕溪、泗安溪、箬溪、乌溪)之一。
西苕溪长兴段,是太湖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塘浦圩田”“桑基渔塘”系统肇始于此。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古自今不断开展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使西苕溪两岸(长泗平原)成为肥田沃土。
长兴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同时,培育了深厚的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一样样丰富物产出自于塘浦圩田之中,一座座古老村镇崛起于阡陌桑梓之间,一个个耕读世家繁衍于奔腾苕溪之侧,一件件非遗文化创造于斯土斯地之上。
为了展示西苕溪长兴段水利工程的悠久历史以及相关的农业文化遗产,长兴县水利局利用原吕山乡胥仓粮库旧建筑,改建为西苕溪(长兴段)水文化展示馆,辟有六个版块18个主题进行介绍。
西苕溪治水的历史,始于春秋战国之时胥塘、蠡塘的开挖。随着人工运河体系的构建完成,西苕溪流域才开始全面开发,航运亦成。
胥塘,即今胥仓港,据《山墟名》记载,由伍子胥开凿,是有文字记载的浙江省境内最早的人工运河。当时,吴国出于政治军事上的争霸需要,为了对付越国,开挖了胥塘,早于著名的邗沟(京杭大运河的前身)。不久之后的越王勾践十六年(公元前474年),越国大夫范蠡又在西苕溪(长兴段)北岸的西端开挖了蠡塘。这两项水利工程,同样由南至北沟通了西苕溪和泗安塘两大水系,可谓西苕溪流域“塘浦圩田”的雏形。
西苕溪长兴段,由西往东曾经有晓墅港、泥桥港(畎桥港)、洪山港、里塘港、深大港(孙渎港)、李渎港、和平港、午源渡港、胥仓港、长城港(下殷桥港)、吴兴港等11条支流,多由先民人工开挖或拓浚而成,在长泗平原上构成了棋盘状的河网体系,奠定了水利开发的基础和乡村分布格局。
西苕溪的航运历史同样悠久。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概嫁女至安吉境内的晏子城,溯西苕溪而上送至长兴境内的吴山脚下而止;另又有伍子胥在胥塘之侧建有储备军粮仓库。可见西苕溪很早就作为了水运河道。三国时,孙权在西苕溪上游的梅溪建立了粮仓;南北朝时,梅溪的竹木市场远近闻名,这些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西苕溪运输而下。
唐宋时期,西苕溪作为重要航道的作用更加显现,许多知名诗人留下了诗词作品。如米芾写过《苕溪诗帖》;西苕溪南岸的吴山解空院住持、北宋时期高僧释净端曾写下一首诗,描述了河道中航船穿梭的景象:
林下寂寥垆火尽,未眠犹听夜行船。
元明清时期,西苕溪更是重要的漕粮运输路线,安吉、孝丰两县和长兴南部山区、平原的重要物资进出全赖这条水道外运内输,故在长兴段沿岸先后设有目山铺、下源铺、独山铺等驿站。
民国之后直到今天,西苕溪之上的航运船舶依然川流不息,至今仍能通航千吨级轮船。
有了人工开挖的水利工程,并有便捷水道对外交通,使得湖州境内的经济发展由早期的山区丘陵过渡至平原水网地区。因此,西苕溪流域成为湖州农业经济的先发地。
为了防止雨季的洪水横冲直撞,肆意泛滥,历代百姓不断修筑由各个㘰堤相连接的西苕溪大堤,形成了清临㘰、独山㘰、彭汇㘰、观音桥乡联合㘰、三乡联合㘰、大施㘰等大㘰。“㘰”,是长兴最有特色的地方用字,由来已久,顾应祥修明代《长兴县志》中如此记载:“井田之法虽废,而江南田土各有疆界。吾邑之田内在污下及当水之冲者,必有圩岸围之,如斗之状,其名曰:‘㘰’”。明清县志曾记载了全县12区755只㘰的名称,由㘰又延伸出㘰埂、㘰田、㘰区(指水乡平原)、㘰门(指涵闸)之词,至今有170个左右的村名与“㘰”相关。
西苕溪两岸地势低洼之处,历代劳动人民在各条纵浦之间,又开挖出一条条狭小的浜兜、泾渎穿插其中。上百条河道两岸的小㘰堤,好比在平原中划出了一道道整齐的“网格”。正因为㘰堤的重要性,诸如狄家㘰、㘰角、㘰心、㘰里等地名便应运而生。
圩田,本地俗称为“㘰田”,是指筑㘰堤将原本地势低洼的地方围起来,将水阻于㘰堤之外,㘰堤之内则开垦成适宜耕作的农田,即“田成于㘰内,水行于㘰外”。圩田始于春秋战国之时,至唐朝和五代吴越国之时形成了“塘浦圩田”的格局;宋代之后,将原本流行的大圩开始切割,形成大至上百亩、小则十余亩的田块,更利于精耕细作。由此,远古之时原本不宜农耕的滩涂湿地,嬗变为肥沃的耕地,富饶的平原。
圩区形成后,有着无穷智慧的劳动人民又构筑了富有创造性的灌排沟渠系统。为了解决旱涝不均的问题,纵横密布于圩区的一条条浜兜,与圩田中数以万千计的沟渠联通,十分利于灌溉和泄水。在大的河流与小的浜兜交叉处,又有“㘰门”这一独创性做法,即用带有竖槽的巨大石条镶嵌于河岸两边,上架石梁形似石桥,必要时将木板插入石槽作牐(闸),既可在大水时防涝,又可保旱季时的蓄水。如吕山㘰门村、长城徐家㘰门村、周村北㘰门村便是以㘰门来命名的。
据现有史料反映,西苕溪流域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记载:“今世有荆桑、地桑之名……”荆桑即西苕溪本地品种,后因引入北方“鲁桑”等进行改良,形成了宋代以后闻名天下的“湖桑”。
元代诗人戴表元的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西苕溪两岸喜种桑麻的景象。蚕桑业离不开植桑树的土地,㘰堤之上、圩田之中的高地,以及田边、塘边、路边普遍都是种植桑树的绝佳选择。用泥土所筑的㘰堤需要年年加固,而河道、湖塘也需要时时清淤,于是淤泥挖出后堆放在㘰堤、高地上,既可满足水利之需,又可作为桑树的肥料,这就是“桑基”。
西苕溪平原形成了塘浦圩田后,并非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其中还分布着星罗棋布的池塘,是依地势最低洼的地方顺势而为,有意留下面积大小不一的漾荡蓄储余水,在池塘中既可养殖淡水鱼,又可种植荷莲、芡实、红菱等水生植物。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国大夫范蠡是养鱼的高手,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卷六》还记载了范蠡池塘养鱼经验。相传,越灭吴国后,范蠡携带西施隐居在西苕溪,非但开挖了蠡塘,还在蠡塘(今改里塘)挖鱼塘养鱼。
可见,塘浦圩田、桑基渔塘是古代百姓认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杰作,营造出科学的“水田种稻、池塘养鱼、塘基种桑养蚕、秋冬桑叶喂羊、羊粪壅桑、蚕沙喂鱼、塘泥肥田。(摘自《湖州村落史》)”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西苕溪流域包括西苕溪与泗安塘之间以虹星桥为中心的长泗平原,以及西苕溪南岸的和平镇北部平原,是粮、桑、畜、渔的主要产地。
长兴在历史上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县,至1949年粮食产值还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1.36%。清嘉庆《长兴县志》记载:“东南转漕(粮)岁四百万石,全浙六十万”“长邑岁输漕(粮)六万五千余石,亦浙西一剧邑也”,长兴所贡献的漕粮在清代中期占浙江全省的十分之一还多。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西苕溪流域是长兴的重要粮仓。据《长兴粮食志》记载,1987年全县粮仓(站)共73个库点,西苕溪流域就有便民桥、狄家㘰、胥仓桥等16处,库容量为3623万公斤。
史料表明,从宋朝开始,全国蚕桑丝织中心由北方移至南方,杭嘉湖地区号称“丝绸之府”,衣被天下。南宋时,湖州蚕桑业的重心在长兴,庆元年间(1195—1200)长兴夏税所纳绢、绵数量在六县之中遥遥领先,占湖州府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长兴蚕桑业重心就在西苕溪流域。
明清之后,蚕桑业重心虽然东移至乌程、归安,但西苕溪两岸百姓仍然钟情于种桑养蚕,将之作为主要副业,可谓无一农不精于此业。清末咸丰庚申之乱后,因茧丝开始大量出口,西苕溪两岸无地不桑。
清末民初,虹星桥、胥仓桥、小溪口等集镇出现了青叶行、茧行、丝秤行等大量商铺,蚕户民间自缫土丝或掮客贩茧子至吴兴,忙碌不已。抗日战争时期,长兴蚕桑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西苕溪流域的农民仍然保持了植桑养蚕剥茧的传统。
西苕溪流域也不乏珍稀特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羊和雪藕。
湖羊是特有的珍稀饲养品种,于南宋初年开始养殖于西苕溪沿岸的长兴、安吉一带,无角、斑黑且身材高大,有别于本地原有的青羊、山羊,因由蒙古族移民南迁带来,故名“胡羊”。后因推广于太湖沿岸普遍养殖,更名“湖羊”。如今,西苕溪的湖羊,以吕山湖羊最为知名。
胥仓雪藕,以胥仓桥北侧的弯鱼池所产质量最佳,且曾于明代嘉靖年间进贡,故而得名。胥仓雪藕比普通的藕要长一半以上,肉质鲜嫩,清脆爽口,汁多味甜,非常特别的是,比平常的藕要多生一孔,民间趣传为伍子胥向池塘中射了一箭而成,堪称“长兴一绝”。
西苕溪流域的物产远不止这些,比如西苕溪的野生鱼,池塘饲养的四大家鱼,白水滩的菱角,神塘甲鱼,以及曾经普遍养殖的长毛兔等等……清代诗人阮元《吴兴杂诗》云:“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当地生动的写照。
西苕溪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发展的典范之一,传统的农耕社会虽然实行私有制,但开挖塘浦、筑堤围田、防御洪涝都离不开集体合作,由此一个个村落应运而生,进而形成集市、镇街,又产生了一批耕读传家的缙绅世家,形成了悠久而灿烂的文明。
西苕溪流域最早的村落是和平镇横涧村的上概、下概自然村,相传均因吴王夫概在此居住而得名,但直至西晋,大多还是地广人稀的地带。东晋之后,随着北方移民南迁,人口不断增加,村落一个个形成,至明代奠定了基本的格局。
村落往往地处㘰区地势较高处,有的紧邻西苕溪堤岸坡地,有的围绕池塘四周,有的开挖浜渎依水而居,既便于农事活动,又利于水路出行。
西苕溪流域聚族而居的特征十分明显,以姓氏命名的村庄比比皆是。如石泉吴氏是吴均的后代,居住在吕山北麓的茶磨山脚;吕山雁荡章氏,是宋朝宰相章惇的后裔,元末定居于此,富甲当地;敖家村,始祖敖廷芳因战乱于元末避居繁衍成“雉南敖氏”;家境殷实、人丁兴旺的徐氏家族,则以徐家㘰门为中心,在集云山东麓、下吴村、牧安村、渎南村、石佛桥等自然村各自形成了聚居点。
作为政治文化单元的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基点和社会治理的根基,多由一个或数个家族聚居而形成的,家族便成为传统社会的基本细胞。西苕溪流域繁盛的农桑经济为这些家族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一批世家接续形成、绵延不衰,自西向东出现了南淙韦氏、畎桥赵氏、彭汇彭氏、清泉费氏、庄里王氏、便民桥许氏、和平冯氏、苕溪莫氏、高湾高氏、沧溪蒋氏、南蒋钱氏等一大批缙绅世家。
航运的发达也促成一批集镇的形成,和平镇于南宋崛起,明清至民国时,小溪口(图片)、畎桥、蠡塘桥、港口、午源渡、胥仓桥、钮店桥等地先后形成了自然集镇。
西苕溪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吸引了风流名士驻足,崇奉耕读传家的地方家族也代有人出,一串串响亮的名字,灿如星河。齐梁文学家吴均,“茶圣”陆羽与“茶道之祖”皎然,宋代高僧释净端,名士吴珫,父子进士韦厚、韦商臣、大明名相徐阶,民国风云人物雷震,各领风骚。
其实,无论是村落、集镇,还是家族、人物,都是西苕溪这条河流在滋润着这片土地,西苕溪的大自然造化与后天的人工改造,营造出这片土地“小桥、流水、人家”的宜居环境。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苕溪南岸的狄家㘰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了浙江省农村改革的号角。40余年来,长兴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居民百姓收入倍增,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苕溪流域同样正在经历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在众多交通工程和清水入湖工程实施后,日益焕发出新颜。
传统的交通格局,修桥铺路主要依赖民间而行。保存至今的嘉泰桥、石佛桥、渎南桥、狮子桥都是宋元特征明显的古桥,明清、民国时期的古石桥曾经处处可见。但宽阔的西苕溪让民间望难却步,只能靠摆渡通行,小溪口渡、上韦渡、吴山渡、彭汇渡、陈村渡、下源渡、和平渡、莫湾渡、葛迳渡、下殷渡10座历史渡口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午源渡、小溪口渡沉船倾覆的悲惨事故让人记忆犹新。
1987年1月10日,港口大桥的建成,结束了西苕溪上没有大桥的历史。1991年8月吴山大桥顺利通车,让学生从此不再摆渡。2014年12月,胥仓大桥又让摆渡彻底成为了历史。
城乡公路建设更是日新月异。1987年7月建成通车的长和公路,让西苕溪南岸的和平镇百姓到县城不再乘车绕道湖州。此后乡村公路建设不断加快,“砂改油”“城乡通公交”和小汽车的普及,让出门靠航船从此绝迹。
1949年以前,西苕溪干流和各条支流的河堤堤身低矮单薄,防洪能力差,汛期经常决堤成灾,民间有“三年两倒㘰,一年倒㘰三年穷”的说法。即使是改革开放后,堤防防洪能力薄弱也时时困扰着当地干部百姓,1999年的全流域洪水曾经受灾严重,每逢雨季和台风暴雨,上游的安吉两大水库一有泄洪,西苕溪流域就全面吃紧;而且内河淤塞、河水污染的现象也司空可见。
2003年后,长兴县在全国首创“河长制”并全面铺开,西苕溪长期由县委书记亲自担任“河长”;2013年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五水共治”行动号召,西苕溪流域的水开始“秀”了起来。最近,被评选为“浙江省美丽河湖”。
2013年2月,长兴县投资28.94亿元开始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长兴段)整治工程,到2018年基本完工,实现了“水畅其流、清洁入湖”的目标,防洪和适航能力大幅提升,并经受住了2020年春夏大水的严峻考验。
2003年,浙江省开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始得到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观。2011年以后,美丽乡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如今,发生在西苕溪流域的吕山乡全域土地整治、虹星桥港口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引领着农村村庄格局的更深刻变革。
千万年来流淌不息的西苕溪,曾经滋润了两岸的土地,哺育了数代的百姓,构建了载入史册的水利奇迹,营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但是西苕溪也曾经桀骜不驯,面对大自然灾害,人们往往会束手无策。传统社会中,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多终其一生也没走出这块土地。改革开放,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大量农民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农村也随之发生剧变。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在西苕溪流域得到成功实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实现。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王燕婷
编辑:柯佳琪
湖 图
鱼干飘香,年味渐浓
“南太湖号”拍客:唐文
投稿方式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不再接受邮箱投稿)。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