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肥皂泡》

xxysw100 小学语数外 2021-05-20

☟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练习测试

☞ 下册课本课件   语文下册

☞ 人教数学下册   ☞ 人教英语下册

☞更多资源请查阅公众号菜单或者搜索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课堂笔记】

【教学视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教材分析:

《肥皂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冰心: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是光洁、透明的意思。她是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的作品有《归来以后》《小橘灯》《寄小读者》《樱花赞》《繁星》等,其中《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歌颂与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我会写:

皂zào(肥皂、药皂、香皂、不分皂白)

廊láng(走廊、发廊、画廊、廊子)

剩shèng (剩下、过剩、剩男、剩菜、剩女)

碗wǎn(饭碗、木碗、茶碗、顶碗)

悠yōu (悠荡、悠扬、悠久、悠然、忽悠)

若ruò(倘若、若是、若非、旁若无人)

透tòu(透明、透亮、透气、恨透了)

娇jiāo(娇气、娇艳、娇嫩、娇生惯养)

扯chě(扯下、扯破、扯开、东拉西扯)

仰yǎng(仰头、敬仰、久仰、人仰马翻)

串chuàn(串联、串通、串珠、串通一气)

婴yīng(婴儿、婴孩、女婴、育婴)

希xī(希望、希求、希图、希冀)


多音字:

薄báo(薄片)bó(薄利)bò(薄荷)

和hé (和好)huó (和面)huò (和弄)

散sàn(散开)sǎn(散文)

提tí(提水)dī(提防)


近义词

潮湿——湿润 破裂——分裂 飞越——越过

骄傲——自豪 希望——希冀 

轻悠悠——轻飘飘


反义词

潮湿——干燥 破裂——完整 透明——浑浊

自由——约束 希望——绝望


理解词语: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玲珑娇软:本课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颤巍巍:(老年人身体)抖动摇晃的样子。

飘游:轻缓的飘动。

光影零乱:指光影闪烁,非常好看。

轻清脆丽:形容肥皂泡极轻而又纯净、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粘稠: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


词语扩展:

1.描写童年的四字词语。

无拘无束 、天真无邪、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欢声笑语、 自由自在 、天真烂漫 、无忧无虑

2.带飞的四字词语。

龙飞凤舞、大雪纷飞、眉飞色舞、魂飞魄散

雪花飞舞、神采飞扬、灰飞烟灭、不翼而飞


3.带飘的四字词语。

飘飘摇摇、飘飘欲仙、虚无飘渺、飘洋过海

风雨飘摇、雪花飘飘、桂子飘香、金桂飘香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写“我”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一部分(2-5):写玩肥皂泡游戏的具体过程以及肥皂泡带给孩子们的梦想。


课文主题:

《肥皂泡》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 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句子解析:

1.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这句话的作用是开篇点明题意,“最爱”揭示了“我”小时候对吹肥皂泡的喜爱程度。


2.方法是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放”“加”“和弄”这些词清楚的写了制作肥皂水的简单过程。在吹泡泡的过程中,“蘸上”说明动作要轻、肥皂水不易太多,接着是“慢慢地吹”“轻轻一提”,“提”强调动作不仅要轻还要快,用词准确,说明作者观察仔细。作者用“……,然后……再……”得句式把观察到的过程很有条理的写下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3.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五彩”指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颜色,“浮光”说明肥皂泡表面的光泽亮和颜色多,而且泡泡摇晃不定。“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乱转”一词写出了泡泡的动态美。


4.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这段文字写了两种不同形态下的泡泡:若是扇得好……,扇得太急了……。“光影零乱”指肥皂泡处于动态中,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变化迅速而且多样,显得零乱、不整齐,没有规律。


5.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我们眼睛里。

“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这些是神态描写,说明我们被美丽的肥皂泡吸引了,可它终究是脆弱的,还会散裂,写出了我们的担心。


6.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这既是比喻句又是排比句。作者把“小球”比作“一个美丽的梦”。四个“那么……”写出了肥皂泡的圆润、自由、透明和美丽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一。


7.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天上的泡泡把自己的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和月亮,想着想着,心中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所以才会说泡泡飞到天上了,这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三。我们还有很多想象,省略号表示想象的内容省略。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肥皂泡》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 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


2.作者围绕吹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围绕玩吹肥皂泡写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赏泡泡和产生的联想四个方面的内容。


课后习题答案:

一、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二、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句话从颜色的角度来表现肥皂泡的美丽:轻盈飘逸、清澈透明的“球面”上反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而且不停地乱转,给人一种奇异的美。这样的句子还有:

“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

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描写了肥皂泡不同的形状。由于吹、扇的方式不同,肥皂泡的形状也不断地变化,从小巧精致、娇嫩柔软的小球到颤抖摇晃、色彩纷繁的长圆,形态多样。置身其间,令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圈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示例1:飘过群山,飞到大草原,落在牛羊身上……

示例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她们轻悠悠地飘过森林,穿越峡谷,又低低地落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国旗冉冉升起……

示例3肥皂泡轻悠悠地飘过屋顶,飞上树梢,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了小鸟的翅膀上,和小鸟一起去森林中旅行……


课外拓展:

1.说话练习

用先后顺序说说我是怎样吹肥皂泡的。说的时候用上“先……,然后……,再……”的句式。

我们先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2.仿写排比句

四个“那么……”是个排比句,本文用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请你模仿课文写一个排比句。

(1)一场春雨过后,远处的山那么清晰,空气那么清新,小草那么绿,好美。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空气是那么的温润、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


3、学写连动句。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地跟随着筷子。然后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这段文字抓住她吃的动作“伸”“夹”“端”“放”“品尝”,写出了她吃饭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同步练习

【生词解读】

我会写

我会认



【图文解读】


▍综合整理:小学语数外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如要转载,请必须标明出处。

同步微课

上下滑动点击标题查看内容

相关资料

人教1-6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练测

PEP人教3-6年级英语下册教学练测

学期资料

  1. 预习卡 课堂笔记 | 学生用书

  2. 一课一练 | 类文阅读 | 课后练习答案

  3. 教师用书 | 教学教案 预习卡

  4. 课堂全解 | 全解全析 | 名师全解

  5. 分级阅读训练 | 课时学练测

  6. 阅读训练 | 看图写话 | 必背课文

  7. 五E作文 | 思维导图 | 古诗译文

  8. 生词字帖 | 古诗词字帖 写作指导

  9. 内容考点 | 生字笔顺 感悟天天练

  10. 默写小达人 默写日日清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

第2课《燕子》  同步练习

第3课《荷花》  同步练习  

第4课《昆虫备忘录》 同步练习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同步练习

《语文园地一》 同步练习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范文 

阅读训练《故乡的芦苇(节选)》

第一单元知识点   考点清单知识填空

同步练习及答案  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二单元

第5课《守株待兔》  同步练习

第6课《陶罐和铁罐》  同步练习

第7课《鹿角和鹿腿》  同步练习

第8课《池子与河流》 同步练习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同步练习
习作《看图话,写一写·放风筝》  同步练习

《语文园地二》  同步练习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阅读专项练习莫高窟(节选)

考点清单、知识梳理填空

第二单元知识点    练习及答案 

单元达标AB卷    测试卷及答案

练习题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三单元

第9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

第10课《纸的发明》 同步练习

第11课《赵州桥》 同步练习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同步练习

《中华传统节日》 同步练习

语文园地三  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知识点    练习及答案    

测试卷及答案     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四单元

第13课《花钟》 同步练习第14课《蜜蜂》  同步练习第15课《小虾》 同步练习《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同步练习《语文园地四》  同步练习阅读专项练习《精彩的大象表演》第四单元知识点    练习及答案 考点清单、知识梳理填空带答案 测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期中测试卷两份及答案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一
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五单元

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 同步练习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同步练习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习作《奇妙的想象 》  同步练习

第五单元知识点  练习及答案

考点清单、知识梳理填空带答案

测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六单元

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同步练习

第19课《剃头大师》 同步练习

20《肥皂泡》 同步练习

21《我不能失信》 同步练习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同步练习

语文园地六

阅读专项练习《山茶花》

近反义词专项练习

第六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测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七单元

课文22《我们奇妙的世界》微课、知识点、练习

课文23《海底世界》微课、知识点、练习

24《火烧云》微课、知识点、练习

习作《国宝大熊猫》指导及范文、练习

语文园地七微课、知识点、练习

口语交际《劝说》、专项阅读《有趣的蝴蝶》

第七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测试题及练习

测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八单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微课、知识点、练习

26《方帽子店》微课、知识点、练习

27《漏》微课、知识点、练习

28《枣核》微课、知识点、练习

阅读专项练习《美丽的桥》、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语文园地八微课、知识点、练习

《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指导及范文

第八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卷及答案一  测试卷及答案二

期末评测

专题训练卷

  1. 辨字正音

  2. 字形区分

  3. 字义理解

  4. 新词积累

  5. 构词练习

  6. 词语运用

  7. 句式练习

  8. 修改病句

  9. 修辞手法

  10. 体会句意

  11. 标点符号

  12. 日积月累

  13. 主题讨论

  14. 构段方式

  15. 写作顺序、结构

  16. 把握主题

  17. 文体阅读

  18. 选材组材

  19. 问题引导

  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21. 期末复习题(组词、填空、古诗、看图写话)

  22. 期末测试卷带答案一

  23. 期末测试卷带答案二

  24. 期末测试题三套及答案

  25. 期末测试题四套及答案



--------------- 小学语数外 ---------------


长按左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获取更多小学语数外资料


感谢您的 “分享” ,让更多孩子受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数外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