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新:理财经营吞垃圾搏命,则危机不远
作者简介:
胡启新,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商业经济专业,百战商场、职场,投资界资深人士,现居北京。
近些年来,家庭主妇主夫对理财趋之若鹜,美滋滋地享受远高于定期存款利息的理财收益。理财收益比银行存款高出有限,但理财的风险极大,活像在只有一张纸薄的冰上狂舞,落水可期。参看拙作:写给理财家庭。
理财现状和近年的发展变化
据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提供的资料: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类资管产品中,银行理财最多,为26.3万亿元,基金专户16.5万亿元,信托计划15.3万亿元,券商资管计划14.8万亿元,公募基金8.4万亿元,私募基金5.6万亿元,保险资管2万亿元,总计88万亿元。
2012-2013年,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界迅猛发展,银行为满足低质量(较可能违约)客户的融资要求,大量吸收理财资金,以表外非标准贷款形式贷出去。这种贷款利率比正常贷款高,理财客户得到的回报也高。理财迅速发展起来,城市家庭争先恐后参加进去。
2014-2015年,房地产库存猛烈攀升、制造业产能过剩、基建投资回落,低质量贷款客户有些停工,有些倒闭,需要的贷款大幅减少,理财资金可投资的非标资产萎缩,出现了资产荒。同期监管层连续出台8号文与127号文,开始限制银行理财投资非标。于是理财资金投向债券市场,特别是城投债与产业债。理财家庭很少意识到变化,继续提出银行存款,踊跃投入理财。
但狼多肉少,太多资金涌向债券市场,债券价格猛升,收益率迅速下降,理财资产收益率逐渐小于付给理财户的收益。2016年,资产收益率倒挂普遍。按理说,到这境地,这业务该萎缩甚至停运才对。但同期央行力图撑住GDP增长率,不断印钞放水,资金十分宽松。客户不甘心将钱放在收益不断降低的定期存款里,理财需求大增。看着钱潮涌来,银行舍不得拒绝,竞相抬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争抢客户。任何一家的理财收益低于同行,立即出局。
客户中还有很多企业用户。因发债的成本低于理财收益,企业用发债的资金购买理财,套取收益。企业不再投向实体经营,而是把大部分的资金用于买理财。
结果大部分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脱离了实体经济。央行利率降多低都推动不了实体经济发展。
现在标值26万亿的理财资产背后是股市、债券、垃圾贷款(投给生产过剩行业包括房地产、钢铁、水泥、有色金属),是靠货币宽松、滥印票子堆起来的,有相当的泡沫,一旦流动性降低、利率提升,资产价格的价格的泡沫就会破裂。
理财经营吃垃圾搏命的不归路
各银行争相标出理财高收益时,银行自己无法提供高收益低风险项目,也为了规避风险,开始大规模委托银行外机构投资(俗称“委外”)。理财者要求高回报,目前委外成本大约为4-4.5%,高于要付给理财户的收益。俗话说:什么买卖都可以做,就是赔钱的买卖不能做。为满足客户收益,扣除经营成本,实现盈利,委外投资要把赔钱的买卖做成赚钱,走上了凶险的吃垃圾搏命不归路。
为把本来的赔钱变成赚钱,理财经营采取加风险、加杠杆、错配久期的策略增厚收益。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n
39 37749 39 15043 0 0 3550 0 0:00:10 0:00:04 0:00:06 3549bsp; 1.
2.
循环往复,不断抵押、购债。前后几次购买的债券的债息都是玩家的收入,玩家指望收入总和减去玩家几次抵押费和自己的管理费(房租、人工)之后,仍然高于玩家需要付出的理财收益,获得利润。这个游戏环节多,风险倍增。任何一个环节不顺畅或崩裂(如债券违约),玩家都完蛋。
3.
4.
5.
上述五条毒路,条条歪斜拧巴,拼出身家性命,博取蝇头小利,玩得多了,死是一定的。只要利率和流动性不利,玩家就崩溃。尤其是那些把几种斜招捆在一起玩的,生还成为奢望。
利率风险
利率上升对理财影响:
1.
2.
3.
目前来看,利率走高已不可避免。
1.
就算美国不想主动加息,也得被动加息。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TIC)报告称,全球央行抛售美债又一次创下新的纪录,尤其是中国(抛美债,买人民币,维持岌岌可危的汇率)和沙特在抛售美债。报告称,截止9月底的12个月内,因美元指数上升,各国美元稀缺,全球央行抛售的美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747亿美元,上个月该数据为3464亿美元。根据美国财政部的TIC报道,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国,日本9月也减持了76亿美元至1.14万亿美元。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上升已突破3%。
全球国债也都遭遇大规模抛售。不仅仅是美国,其它国家,比如德国、英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债收益率也开始普遍上扬,英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一度攀升4个基点至1.30%,创英国脱欧公投来最高。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3个基点至1.64%,创2月来最高。
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将带动美国利息上升。美国加息必定带动世界各国加息(如加拿大、土耳其最近加息),中国也得跟着加息,不然外汇储备就得耗尽。
2.
欧洲的意大利的五星运动党很可能当政,这个党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要脱离欧洲。加上以玛丽·勒庞代表的极右翼很可能在法国选举获胜,将为欧洲和世界政治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引起欧洲加息和债券大面积违约,中国不得不以加息应付。
3.
2015年股灾之后,国内资金开始寻找各类投资渠道,其中一部分流入大宗商品市场。
Wind资讯显示,截至10月底,蒜头批发价已经突破13.5元/公斤。从去年初起,大蒜批发价涨幅高达180.62%。
截至11月1日,CZCE棉花期货价格涨幅已达到了32.68%。
棉纱暴涨半年,价格上涨一倍以上。
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涤纶产品也开始暴涨,有时竟然一天上涨40%。
获得资本宠爱的还有生姜。Wind资讯统计发现,截至10月底,北京新发地生姜批发价已达到了6.8元/公斤,创出近18个月新高,与年内1.7元/公斤价格低点相比,涨幅高达300%。
白砂糖价格也有24.76%的涨幅。
“药你命”卷土重来,早些年受到游资爆炒的各类中药材,过去一年再度受到资本青睐,价格上浮惊人。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0月份,中药材方面,当归同比涨幅达37.7%;党参同比涨幅达99.5%;三七同比涨幅达80.4%;五味子同比涨幅达103.6%。
黑色系可谓是“一骑绝尘”。其中,DCE焦煤价格今年涨幅达到了132.39%,DCE焦炭价格更是猛增了177.29%。而BOCE动力煤价格也录得65.63%的涨幅。
通货膨胀是维稳的大敌,加息武器不可不用,不然维稳人员都吃不饱。至于用资本管制遏制加息,请参看拙作:救汇率 只好加息和管制双管齐下。
4.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海外并购规模等同去年全年两倍,交易总金额达到1643亿美元。据香港保险业的数据,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数量8年内暴涨了23倍,最近两年暴增,今年上半年的内地新造投保额达到301亿港币,超过了去年全年。
将要开通的深港通,有一个重要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取消总额度管理,尽管每天的额度仍然受到管理,实际上还是保留了对资金流出的规模控制。这个口子一开,资金是哗哗地外流。
从国际收支形势看,2016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74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856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2941亿美元。其中,仅第三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就高达712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了1363亿美元。
减缓资金外流,加息箭在弦上。
5.
6.
11月份截至目前,公开市场逆回购的加权平均操作期限已拉长至10.49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已经连续数个交易日持续上涨。一年期SHIBOR最近快速从3.0附近蹿升到3.08。
央行为降杠杆,不宣而战,温柔加息,是怕社会反应过大,引起恐慌。央行用较高利率资金替代低利率资金,实际就是在加息,只不过央行深知突然消解泡沫的经济和社会危害难以承受。当前市场仍然佯作不知,只不过对低利率的好日子依恋不舍。大家都想舔完最后一滴蜜。看看别人,一旦有人率先离去,后面蜂拥跟上,当然就是资产价格垮塌。
7.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进入流通的资金流入速度减缓、甚至停止。理财加杠杆、加风险、加期限的策略基本已到达极限,资金链一紧绷,立即崩溃。流动性风险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5.
目前的理财产品仍在扩张,哪知资金源头有人在慢慢关阀门,路已走到尽头。
理财的人们,不该警惕吗?
(原载作者新浪博客:。小号获许可转载)
相关阅读: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