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馨香丨冯川:我的同学同事金诤

2017-04-01 冯川 新三届

       老编注:清明将届,本号特设“馨香”专题,陆续选发一组追忆新三届故人的篇章,以此缅怀那些远逝天国的同窗学友。   


早年间的四川大学校门。


        昨天,赵楚在给我的微博上无意中提到金诤,勾起了我对这位老友的怀念。

        

        金诤是我大学同学,整整四年,我们都同住一间寝室;后来又一起读研,一起留校任教,一起因1989年的“北京风波”受到处分。一生坎坷、郁郁不乐的金诤,在“风波”之后即患重病,迁延反复了很久,终于2001年去世,年仅50岁。


        认识金诤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们那一届同学中,就数我的学历最低(初中二年级),后来才知道,金诤的学历比我还低。他读完小学之后,便因为父亲的“政治问题”,被剥夺了继续上中学的权利。


        金诤的父亲金绍先是国民党前高官。曾任国民党新疆省党部代主任委员、《新疆日报》社长、迪化(乌鲁木齐)市长、国民党立法委员等职。后与一批有影响的国民党高层人士一起举行“香港起义”,成为共-产党的盟友,并在民革中央高层中占有一席。1957年,金绍先响应毛泽东号召,帮助共产党整风,随即被打成重庆的大右派。“此后20多年中,金绍先受尽屈辱,艰辛度日,文化大革命中甚至一度被集中看管。直至1979年,终于得到平反。”(参看百度名片“金绍先”词条。


        在讲究“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岁月里,金诤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仅仅因为他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自己读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问题,才在文革结束后高分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


        记得那时,我们同寝室的10位同学中,金诤是最善于考试的人。每到期末考试,我们即便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也要设法把金诤的考前笔记借来看一看,因为他几乎不会遗漏任何重点。


        我记得,金诤从不拒绝我们对他的“剥削”。他总是一个人复习备考,且总是乐于把自己的备考提供给我们参考,自己却从不参考我们的备考。他有超强的记忆力,是公认的“百科宝典”。无论你问他什么,他几乎总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川大中文系学生刊物《锦江》创刊号,封面设计易丹。


        大学四年,金诤一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他一定刻骨铭心地知道,学习的机会,对他来说是多么地来之不易。与之相比,我却显得很不务正业——我先是迷恋于写小说,办杂志,后来又关心起人道主义等理论问题。


        我的小说《迷误》发表后,我用所得的稿费,请金诤和全寝室的同学去成都餐厅大吃了一顿。那是大学四年,我们在一起吃得最好的一次。


        大学毕业后,许多风华正茂的同学都选择了从政,说要用自己的新鲜血液去“纯净党、改造党。”金诤和我却选择了读研和留校任教。那时的研究生真可谓凤毛麟角。偌大一个中文系,一年招收的研究生也就不到20名。金诤学的是古典文学,他的导师成善楷,不幸也曾经是一右派。


        许多人都断定金诤会成为了不起的大学者,他的言谈著述,无不展示出深邃的学养、过人的才华。谁都没有料到,坎坷的身世也会铸成坎坷的命运。


        研究生毕业不久,金诤就写出了很有份量的专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书中对中国社会的体认,直到今天仍给人以深刻启示。遗憾的是,此书的出版周期较长,199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作者本人已经因1989年“风波”而不再被人看好其学术前程。

金诤学术专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搞古典文学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思想。金诤毕业留校不久,便以青年教师之身份,起而在校园中公开竞选武侯区人民代表——这件事,以及此后的卷入“风波”,遂成为他迟迟不能晋升高级职称的充分而“正当”的理由。怀才不遇、郁郁不乐的金诤,除了患病以外,似乎已无路可走。


        金诤患的是重症肝炎,或称亚急性肝坏死。此病很难治愈,最后一般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他就这样时好时歹地不断住院、出院、带病上课、写书、再住院、再出院,直至癌细胞转移到大脑。


        他去世那天,我和时任中文系主任的毛迅教授一直守在他身边,看着他痉挛、断气而无能为力。我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女儿带出病房,不希望此情此景给她的未来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金诤的女儿和金诤一样,也是读书的种子,还在川大外语系读研期间,便以优异成绩考上香港大学去读博士。她走这条路,离不开我的指点和鼓励。金诤临终前曾托付我多多关心他的女儿小天。我也曾于金诤去世后,在同学和同事中积极为生活拮据的金诤家人筹款募捐。


        之后,我又一直鼓励小天去香港读博,并把专门从香港带回的有关资料提供给她,还特别强调那边的博士生,所得之奖学金甚至超过这边教授的工资。我为金小天写的推荐信,港大曾专门来电话核实,说明他们的重视。此后不久,小天便以自己的实力被港大全奖学金录取。


        那时,我还是川大比较文学与对外汉语系的主任,记得我曾专门请小天来给对外汉语首届本科学生交流学英语和考博的心得。今天回想起来,我为小天所做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为了回报金诤为我儿子做的事情。


        在我1989年“风波”后入狱的那段日子,我读小学的儿子中午一直无人照管。他妈妈一早出门前给他做的饭菜,常常也不知道自己热来吃,却不时被“金叔叔”和川大其他老师请到家里去吃饭。


        朋友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而我们是患难之交。


        转眼之间,金诤去世已经11年了。往事不堪回首,但也不应忘记。不经意间想起,为逝者留下一点纪念的文字。


        (2012-12-12 )

本文作者冯川。


        作者简介:冯川,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特邀研究员。


(本号获作者许可推送,图片来自网络。)


馨香一瓣:

冯川:我认识的龚巧明

顾晓阳:怀念老同学吴方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徐建:"勿忘我" ——忆纪刚同学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肖玉环:告别白南生

李奇志:幽默豁达的智者王小波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同学中英语最棒的那位,最先走了……

杨莉莉:红叶时节忆海波

祁林一路走好,天堂没有杀戮没有伤害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

鲁晓晨: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龚炽荣:一起去北京上学的伙伴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新三届公众号推广交流

微信号:james_gz7

合作: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