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15期 计量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15期 计量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识点: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对待其局限性的态度
思政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先说明下,这一期的内容可能更适合老师们看,尤其想分享给那些很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成批量挖掘思政素材的老师们,所以本期内容对于正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同学们来讲可能会有些难度。
我们这学期的栏目已经接近尾声了,但计量经济学中可以挖掘的思政素材绝对不会局限在这十几期的内容当中。当然,这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计量经济学,也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以便从不同角度看待计量经济学的知识。
这几个学期一连写了四个思政专栏,尤其本学期,选择了一个含有大量数学公式的课程进行思政素材的系统性挖掘,这一学期的专栏写作让我相信思政素材的挖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而这个方法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个视角,使得一切素材都是从这个视角看过去所得到的。尤其是这几个学期思政元素的挖掘,总体上让我有这样一个感觉——当你面对一门课的知识体系时,就像眼前摆着一块结构坚固的巨石。而思政素材的的挖掘就像要把这个石头转动一个角度,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但是却是换了一个视角去观察它。而对于本学期的计量经济学,我找到搬动巨石的力量或角度就是“认识论”。
本栏目在第一期的时候就提到过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所以可以从认识世界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门学科,而学生们在大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正好为我们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找到了一个总体的视角。
而上述“认识论”视角的确立还有这样的一个背景:学生在大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接触过认识论的内容,只是在之后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将学到的内容与新知识相结合,造成只把哲学当做一门考试课来对待的情况,考试后学到的很多内容都忘掉了,哲学本身的思辨能力没能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得到应用与强化。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计量经济学进行思政素材的挖掘就可以使学生在新的一门课中、在哲学之外的一门课中,从新熟悉、运用、认可大一学过的马哲知识,这也是本栏目挖掘思政素材的初衷之一。
因此,在2020国社课题申请中,我也将上述想法完善为课题申请书,部分思路见下图,本学期的栏目内容也大致遵循这个思路与方法。所以,这个专栏写了一个学期,基本可以证明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学科,尤其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并从中挖掘思政素材是可行的、收获的,希望有更多人可以根据这个思路挖掘更多相关专业的思政素材。
本期的思政融入可以是一道思考题,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搜集对计量经济学这一学科评价的论文。这些论文中,有捍卫这是科学的,也有彻底否定这一学科的。让学生对比研究。
第二步:用“绝对真理vs相对真理”的原理、“可知论vs不可知论”的原理来评价计量经济学及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1]保罗·罗默,邓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J].金融市场研究,2016(05):118-125
[2]陆蓉,邓鸣茂.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及反思[J].管理世界,2017(11):10-21.
[3]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05):139-153.
[4]余斌.计量经济学批判[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03):14-20.
往期链接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1期:计量经济学与人的渴望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2期 从样本到总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3期 经典假设与“乌托邦情结”(上)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4期 经典假设与“乌托邦情结”(下)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5期 大样本中的偶然与必然(上)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6期 大样本理论中的偶然与必然(下)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7期 计量模型的形式与内容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政》 第8期 多元回归与人生的加减法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9期 时间序列:从审视周边,到审视自己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10期 假设检验与“存伪弃真”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第11期 内生性:英雄造时势vs时势造英雄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12期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的不对称性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13期 相关不是因果,现象不是规律
《趋近理想: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 第14期 定量趋近vs定性趋近
图文|崔佳宁
排版|院新闻网络中心 崔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