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故事 | 吴桂琴:每次选择都会收获更大的世界

李熔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2024-11-04



【校友名片】

吴桂琴,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学位;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家禽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校外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禽业标准化工作组委员、畜禽良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等十多个重大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全国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奖项。





吴桂琴在工作中




吴桂琴参加国际半程马拉松



01


遇挑战有魄力,步步登攀

=========

1999年,刚刚结束了高考的吴桂琴正在翻阅志愿填报手册,决定自己第一个人生节点的走向。在面对众多院校不知如何选择时,父亲的话提醒了她。“我家是江苏农村的,父亲当时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怀揣着对农业的热情和去远方磨练自我的念头,吴桂琴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动物科技学院。“当时我非常幸运,是擦着分数线被录取。高中的老师们都特别高兴,说这个专业好,尤其是日后深造的平台很广。”谈起这段经历,吴桂琴的语气中洋溢着当初进入心仪大学的喜悦。

可惜这种喜悦在入学后并没有延续太久,由于对校园生活的心理预期不充分,吴桂琴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于是在第一学期,她的高数挂科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滑铁卢,是严重挫折,以至于我春节回家时不敢说这件事,最后是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出了重修的钱。”然而祸福相依,吸取教训的吴桂琴此后转正学习态度,顺利地完成了本科学业。由于考虑到本科学历在求职过程中十分受限,她选择充分备战考研,最终高数分数超过了140分,以全院第二(只比第一名低1分)的总成绩成为了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生。

在选择导师时,她依据自己活泼外向的性格选择了年轻的杨宁教授。不论是物质福利还是精神支持,杨老师都给予了学生们最大的帮助。同时,老师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也使吴桂琴受益匪浅。“我的老师非常严格,每次我们找他去汇报时都很紧张,不论问题大小,甚至PPT上的一个错字他都能看出来。”于是,精细严实的行事风格贯穿了吴桂琴的求学生涯,也让她在日后的工作中难有失误、频出佳绩。除去细节上的培养,杨老师还鼓励她在大型会议上进行英文报告。“虽然当时也发了英文文章,但大一时的挫折提醒我不能放松。所以我摆正态度,一遍遍地写稿子、练稿子,力求完美。”尽管发言时难掩紧张,但吴桂琴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整个流程,她的学术能力与英语水平都在观众的掌声中得到肯定。再后来,她成功取得国家公费博士资格,博士期间前往美国交流学习,并在海兰国际公司进行实习。


02


临大事有静气,功到事成

=========

博士毕业后,吴桂琴的就业方向非常开阔。留校任教、进入企业或者去欧洲做博士后,每一条路都能引向不错的未来。在综合了自身研究方向、实习经历以及导师建议后,她最终选择进入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谁知刚刚入职,吴桂琴就遇到了挑战。

当时峪口禽业与美国海兰公司在种鸡供应方面已有摩擦,而吴桂琴作为一名曾在海兰公司实习的高知人才又在此时进入了峪口禽业,使得海兰公司大为恼怒。最终双方谈判失败,峪口禽业的产品供应链中断,整个公司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吴桂琴与团队成员蹈厉奋发,加快了自主育种工作。“那时我们在山里面建厂,没信号,休息的时候大家都站在电线杆下打电话。每天都很累,简单的午饭大家都觉得特别香。”提起新品种的研发过程,尽管条件艰苦,但她感到幸福与自豪。“从前我们做国际企业的代理商,商品的数量、质量、价格以及各环节的时间规划一直受制于人。不仅公司发展受到制约,禽流感一来,百姓的餐桌安全也没有保障。然而经过这次努力,我们自主育种成功了,直接开创了一种新局面。”

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后,吴桂琴带领团队不断优化革新“京系列”蛋鸡品种,脱离对国外的模仿,最终成功培育了符合中国消费需求、养殖需求、制种需求的蛋鸡品种,彻底打破了国外在这一方面的垄断。在政府、科研院所和公司客户的多方帮助下,峪口禽业自主研发的蛋鸡品种渐渐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疾风知劲草, 烈火炼真金”,在2009年、2016年、2018年的三次大规模禽类传染病中,进口产品均出现了严重问题,而国产育种产品依然质量坚挺、供销稳定。于是,在周期性的考验中,市场对于国产品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峪口禽业公司也因此发展成为世界三大蛋鸡育种公司之一。

尽管成绩斐然,但吴桂琴并不就此满足。在蛋鸡育种工作基本收官后,她又带领团队开启了白羽肉鸡育种以及肉、蛋鸡杂交育种工作,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对于未来,吴桂琴充满信心:“我们的产品是稳扎稳打培育出来的,运用了双向选择思维,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多方面的高要求。不管未来市场怎么变,我们都能充分驾驭。”



03


新征程有担当,不忘初心

=========

2017年,吴桂琴成为我校动物科技学院的校外导师。在新一代农大人身上,她看到很多希望。“我在讲课的时候遇到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思路清晰、想法独特,让我感觉到一代代的整体素质在提升。”作为一位80后,吴桂琴见证了中国从20世纪末到今天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在这背景之下中国农大的飞速发展。“贫困的比例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更容易因为热爱和兴趣去做事情,一门心思、不受干扰。同时,这一代孩子一出生就感受着国家的强大,他们的自信与心态会让农大更加出彩。”

谈及对于同学们的期望,吴桂琴提出了两点。

首先要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大一的挂科事件尽管给了她莫大的打击,但是也让她在未来的每一次重要任务中持有认真刻苦的态度。面对失败,不能选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胆怯,而是应该选择客观理性分析、奋进超越自我。“其实尝试过后发现,只要认真付出,很多事情没那么难。就算结果不理想,但是努力了才能心安。”

然后是要保持对于“三农”事业的热情。她表示,尽管从事农业类工作很艰苦,但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只要我们迈入了农大的校门,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要承担起“天下的保暖与安康”这份责任。“目前欧美国家已经进入农业4.0阶段,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初心、奋力追赶。”奋力追赶,离不开对自身专业的深耕研学,更离不开对校风校训的躬身笃行。农大校风一贯朴实,正是这份朴实支持着一代代农大人愿意贴近泥土,沉下心来研究民生之“艰”。

吴师姐对母校师弟师妹提出的期望,让我感慨万千。从1905年建校到现在的2022年,千千万万忧国奉公的农大人像吴桂琴一样,以不懈奋斗打破国外垄断、保障民生安全。这些事迹可能宣传甚少,比如谁能想到餐桌上常见的鸡蛋,在十年前其种鸡也被国外垄断呢?我觉得,如盾形校徽所蕴含的一种精神那样,无论是否深藏功与名,农大人都会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参与到铸就祖国阔步向前的底气与后盾的光荣事业中。



04


结语

=========

采访结束后,当我整理材料、回溯吴桂琴师姐成长过程中的一幕幕时,发现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她所做的选择总是恰到好处。面对重大的打击时,她选择破除桎梏、奋起直追;面对毕业的迷茫时,她选择精雕自身、逐步攀登;面对艰巨的任务时,她选择迎难而上、尽力而为。还有报考时的选择、就业时的选择,都令人感叹这一步对于她今天的成就是如此关键且难以替代。除去那不可捉摸的运气,成功的根源还是师姐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获得的知识、练就的本领。是她自身的积淀,带给她准确的判断,保障了每一次选择,推动着她一步步迈入更大的世界。

在这个农业飞速发展、乡村逐渐振兴的时代,每一个农大学生都可以把握机遇、大有所为。然而前路漫漫,我们总会面对拥有各种可能的分叉路径,只有在每一次选择中注入初心、热情、理性、认真与勤奋,才能在迈步之后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故事 | 梅旭荣(84届本):潜心科研 守望初心

校友故事 | “农民教授”朱有勇  “顶天”更“立地”

校友故事 | 马再兴、张桂芬夫妇:执子之手   “田埂”上走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逯学军:想唱给你听,老师你好!

校友故事 | 李继扬:毕业五十载,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校友故事 | 杨丽(10届本):推开世界的门

校友故事 | 袁晓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忠实践行者

校友故事 | 王思博:从橄榄球运动员到光绘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校友故事 | 林宝龙、钟虹黎夫妇:爱,让彼此相互成就

校友故事 | 他们,用青春守护国旗!

校友故事 | 陈红涛:长路奉献给远方

校友故事 | 李寰旭:气度非凡的新时代“橄牛人”

校友故事 | 沈庆:民谣诗人,《青春》永驻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采写:李熔

编辑:荆彦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